李顯等人說幹就幹,立刻前去高宗宮中為李敬玄求情,本來依李賢的意思,這一次一定要把雙方所有的親信全都召集到一起,聯合向高宗施壓,迫使高宗答應,然而李顯卻勸告他,人多了未必能管用,反而有可能會引起高宗反感,更何況時間一長了未免打草驚蛇,如果讓武後得知了消息,估計就算是把朝中所有物品以上的官員都搬來,也未必能夠迫使武後改變主意。
所以,感覺有理的李賢沒有再堅持下去,而隻是邀請了幾位宰相,一起前往高宗的宮中請命。
不過作為當事人的李敬玄卻沒有去,李顯在這時候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突然中風”,無法成行,並且讓其子李思衝代寫奏章,以示不能出戰之意。
一行眾人很快便來到了高宗的宮中,當這一行人來到殿外的時候,守門的內侍一見是好幾個宰相聯合太子、周王一道“殺”了過來,早已嚇得一張麵色蒼白,立刻進去向高宗作了通報。
高宗聽說來了這麽多人,也是心中一驚,可是群臣都來了,自己作為君主,怎麽能不接見呢?所以隻好心情複雜的下令他們進來。
當高宗見到李義琰、戴至德、張文瓘、郝處俊這四個宰相和李賢、李顯兄弟全都到來,心中也頗犯怵,於是打了個哈哈道:“李愛卿、戴愛卿、張愛卿、郝愛卿、賢兒、顯兒,你們都來了,嗬嗬,坐坐,來人啊,賜坐。”
高宗自然知道他們是為了什麽事,可是一上來卻並不給他們機會,拉著兩個兒子和四個宰相東家長李家短的說了起來,就想著過上一段時間推托自己累了,然後就讓他們離開。
可是卻沒想到他剛剛閑聊了幾句,就見太子李賢突然開口打斷道:“父皇,其實兒臣與四位宰相及七弟來此,是為了一件要事,還請父皇恩準。”
李賢一邊說,一邊竟然大禮參拜起來。
而伴隨著李賢,四位宰相和李顯也都緊隨其後,對著高宗行起了大禮。
“你們,你們這是在做甚?怎麽突然間行起了這樣大禮?”高宗見狀不由得有些慌亂,連連說道。
卻聽得李賢立刻說道:“父皇,兒臣等此次向父皇所求者,乃是李相前去抵抗吐蕃一事,父皇有所不知,李相不通軍事,若是由他率兵前往,耽誤了自身倒也沒什麽,但那十八萬將士何其無辜?這可是十八萬忠勇的大唐熱血男兒,他們平時為國家繳納租調,戰時為了天下安危而奮勇作戰,舍生忘死,如若趕上一位通曉軍事、百戰百勝之名將軍神的話,還能為國立功,即便是犧牲性命也算是值了,但若遇到像李相那般不通軍事之將,所麵對的不僅是敗局,便是性命亦難保障,父皇乃聖明天子,心中有四海之仁,兒臣相信定然不忍那十八萬將士因為將領不明而無辜喪命,因此懇請父皇收迴成命,免去李相洮河道行軍大總管等軍職,另選名將前往,如此則那十八萬將士幸甚,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說完之後,李賢再次對高宗頓首行禮,砰砰砰的叩頭不止。
看著李賢這麽一番表演,李顯不由得暗暗冷笑,李賢這廝之所以如此自告奮勇,自然是為了能夠獲得一個好名聲,同時也是為了得到父皇的稱讚,不過這些對於李顯真的不重要,在李顯的心中,隻要能夠保全這十八萬將士,李賢願意怎麽嘚瑟就怎麽嘚瑟吧,更何況,這麽表演也是有危險的,因為首當其衝的也肯定會招致敵對方最多的恨意。
高宗聞言則是點了點頭,隨之輕輕歎息了一聲,暗暗苦笑道:“李敬玄不通軍事,此事朕又何嚐不知?可是媚娘說得好啊,李敬玄這廝久掌詮選,有多少官員出自其門下?他還與趙郡李氏聯宗,除此之外更三次與山東士族聯姻,這樣龐大的勢力如何令人放心?賢兒你休看這廝現在就像是喪家之犬一般,可是一旦給他機會了,定將威脅皇權,為父現在已經垂垂老矣,能有幾年活頭?可是一旦你做了皇帝,這廝絕對是一個權臣,為父想盡辦法,好不容易抓住一個機會對付這李敬玄,可是你卻不懂為父用心,為那廝求情,唉,為父真不知道你到底是聰明還是糊塗?可是不管如何,今日你都提出那十八萬將士了,如若為父熟視無睹,那可就會被認為是暴君了,這個罪名為父委實的不敢承擔,嘿嘿,你這可是把為父逼到了死胡同。”
略略想了想,高宗便看到了一旁默不作聲的李顯,又問道:“顯兒是如何看的?”
隻聽得李顯躬身說道:“啟稟父皇,兒臣認為太子如此仁義,實乃社稷之幸,如若十八萬將士因為太子這一番話而活命,太子仁德之名定當傳遍朝野,這可是比一切都更有價值的財富啊。”
李顯的意思其實很明顯,李賢這麽做的話,一定會獲得巨大聲望,而相對於這些名望,李敬玄的威脅又算得了什麽?甚至十八萬將士的性命都算不了什麽。
高宗自然聽得出李顯的話中之意,他聯想起近來武後越來越強勢,太子根本不能相製,朝堂幾乎陷入一麵倒的局勢,這讓他越來越有一種無力感,如今李顯這麽一說,自覺是太子崛起的一個契機,不過他再一想,這其中還有一個難題需要解決,便決定將這個難題交給太子,考驗一下其能力,所以,高宗的眼前頓時一亮,對李賢讚歎道:“吾兒能夠心懷仁德,為那十八萬將士請命,的確是難能可貴,然而朕之旨意已然下達,想要收迴成命實在是有違禮製,為之奈何?吾兒可否為朕定計?”
就在這時,卻聽得一道冷哼聲音傳來:“說甚心懷仁德?分明是假仁假義,企圖為自己賺取名聲,卻絲毫不顧及你父皇的聲譽,哼,旨意一下,如同潑出去之水,如何能夠收迴?你這分明是居心叵測,以損害你父皇之聲譽為自己賺取聲望,更有甚者,也是為了留住李敬玄,為你結黨謀利吧?”
那道聲音冰冷高亢,在場之人一聽,就知道是武後來了,盡皆心中一驚,有的甚至哀歎,看來這一次是沒有希望了。
高宗在聽了武後之言,麵色也是一遍,竟然驀然陰沉了起來。
“這,這,我這可恨的母後,你為何恰恰在這時來了?”李賢見武後到來,並且一針見血的指出了自己的目的,不由得心中有些慌亂,頓時抱怨了起來。
而一旁的李顯看到李賢這幅神情,心中卻是有些鄙夷,這廝有心沒膽,見到武後就像是老鼠見了貓一般,實在有些指望不上,如果再等一下的話,估計這十八萬將士的性命便再也挽不迴來了,看來在關鍵時期,還必須由自己出手。
想到這裏,李顯立刻挺身而出,朗聲說道:“父皇、母後,兒臣對此不敢苟同,太子兄長一心為了國家社稷,心懷仁德,為那十八萬將士請命,並非是損害父皇聲望,而提升自己聲望,而實在是義之所在,不得不爾,更何況,太子這樣做,才真正是為了維護父皇聲譽,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就算是能夠取勝,尚有無數將士死傷,更何況是打敗之後?李相不懂軍事,與一代名將噶爾欽陵作戰,兒敢料定必敗無疑,而這必敗之仗,十八萬將士十能存一否?十八萬將士死傷潰散,不僅父皇識人之明受到質疑,更會激發噶爾欽陵之野心,同時邊疆戰事糜爛,又需要填進去多少人命方能彌補?因此,兒臣願追隨太子,向父皇母後諫阻,希望父皇母後收迴成命,免去李相軍職,另行任命有統兵經驗之名將前去作戰,如此一來,真的是那十八萬將士之幸,社稷之幸,更是天下之幸!”
李顯說完之後,郝處俊也點了點頭說道:“陛下,天後,微臣也認為周王所言沒錯,太子殿下為十八萬將士請命,乃是內心仁德的真正表現,乃是為了我大唐千秋大業,更是為了維護陛下之英明,李敬玄不諳軍事,如何有資格領兵?微臣以領兵出征高句麗之經驗判斷,這一次若是讓李敬玄領兵,我軍必敗無疑,周王方才那句話說的很好,一將功成萬骨枯,勝仗亦會有不少傷亡,更何況是必敗之仗?十八萬將士之性命,萬萬不能兒戲,還請陛下準臣等所請,敬玄之軍職。”
郝處俊說完之後,李賢、戴至德、張文瓘等人也都立刻上前,對著高宗拱手說道:“臣等兒臣附議,還請陛下父皇、天後母後三思!”
“嗯?怎麽著?爾等莫非是要逼宮不成?爾等好大的膽子!”武後見狀不由得柳眉倒豎,盯著眾人,厲聲斥道。
李賢在眾人的支持下,也開始變的強硬了起來,大聲說道:“兒臣不敢,兒臣實是為了正義、為了國運而鬥膽向父皇、母後請命,還請父皇、母後允準,如此則不僅十八萬將士,便是天下黎庶,亦會感念父皇、母後之英明!”
“你,你,你好啊,你可真好啊”武後麵色鐵青,指著李賢、李顯等人,大聲說道。
便在此時,忽然聽得上官婉兒入內稟報道:“啟稟陛下、天後,中書令李敬玄有本上奏,昨日李相突然中風,無法出戰吐蕃,心中有愧,請陛下、天後見諒。”未完待續。
所以,感覺有理的李賢沒有再堅持下去,而隻是邀請了幾位宰相,一起前往高宗的宮中請命。
不過作為當事人的李敬玄卻沒有去,李顯在這時候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突然中風”,無法成行,並且讓其子李思衝代寫奏章,以示不能出戰之意。
一行眾人很快便來到了高宗的宮中,當這一行人來到殿外的時候,守門的內侍一見是好幾個宰相聯合太子、周王一道“殺”了過來,早已嚇得一張麵色蒼白,立刻進去向高宗作了通報。
高宗聽說來了這麽多人,也是心中一驚,可是群臣都來了,自己作為君主,怎麽能不接見呢?所以隻好心情複雜的下令他們進來。
當高宗見到李義琰、戴至德、張文瓘、郝處俊這四個宰相和李賢、李顯兄弟全都到來,心中也頗犯怵,於是打了個哈哈道:“李愛卿、戴愛卿、張愛卿、郝愛卿、賢兒、顯兒,你們都來了,嗬嗬,坐坐,來人啊,賜坐。”
高宗自然知道他們是為了什麽事,可是一上來卻並不給他們機會,拉著兩個兒子和四個宰相東家長李家短的說了起來,就想著過上一段時間推托自己累了,然後就讓他們離開。
可是卻沒想到他剛剛閑聊了幾句,就見太子李賢突然開口打斷道:“父皇,其實兒臣與四位宰相及七弟來此,是為了一件要事,還請父皇恩準。”
李賢一邊說,一邊竟然大禮參拜起來。
而伴隨著李賢,四位宰相和李顯也都緊隨其後,對著高宗行起了大禮。
“你們,你們這是在做甚?怎麽突然間行起了這樣大禮?”高宗見狀不由得有些慌亂,連連說道。
卻聽得李賢立刻說道:“父皇,兒臣等此次向父皇所求者,乃是李相前去抵抗吐蕃一事,父皇有所不知,李相不通軍事,若是由他率兵前往,耽誤了自身倒也沒什麽,但那十八萬將士何其無辜?這可是十八萬忠勇的大唐熱血男兒,他們平時為國家繳納租調,戰時為了天下安危而奮勇作戰,舍生忘死,如若趕上一位通曉軍事、百戰百勝之名將軍神的話,還能為國立功,即便是犧牲性命也算是值了,但若遇到像李相那般不通軍事之將,所麵對的不僅是敗局,便是性命亦難保障,父皇乃聖明天子,心中有四海之仁,兒臣相信定然不忍那十八萬將士因為將領不明而無辜喪命,因此懇請父皇收迴成命,免去李相洮河道行軍大總管等軍職,另選名將前往,如此則那十八萬將士幸甚,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說完之後,李賢再次對高宗頓首行禮,砰砰砰的叩頭不止。
看著李賢這麽一番表演,李顯不由得暗暗冷笑,李賢這廝之所以如此自告奮勇,自然是為了能夠獲得一個好名聲,同時也是為了得到父皇的稱讚,不過這些對於李顯真的不重要,在李顯的心中,隻要能夠保全這十八萬將士,李賢願意怎麽嘚瑟就怎麽嘚瑟吧,更何況,這麽表演也是有危險的,因為首當其衝的也肯定會招致敵對方最多的恨意。
高宗聞言則是點了點頭,隨之輕輕歎息了一聲,暗暗苦笑道:“李敬玄不通軍事,此事朕又何嚐不知?可是媚娘說得好啊,李敬玄這廝久掌詮選,有多少官員出自其門下?他還與趙郡李氏聯宗,除此之外更三次與山東士族聯姻,這樣龐大的勢力如何令人放心?賢兒你休看這廝現在就像是喪家之犬一般,可是一旦給他機會了,定將威脅皇權,為父現在已經垂垂老矣,能有幾年活頭?可是一旦你做了皇帝,這廝絕對是一個權臣,為父想盡辦法,好不容易抓住一個機會對付這李敬玄,可是你卻不懂為父用心,為那廝求情,唉,為父真不知道你到底是聰明還是糊塗?可是不管如何,今日你都提出那十八萬將士了,如若為父熟視無睹,那可就會被認為是暴君了,這個罪名為父委實的不敢承擔,嘿嘿,你這可是把為父逼到了死胡同。”
略略想了想,高宗便看到了一旁默不作聲的李顯,又問道:“顯兒是如何看的?”
隻聽得李顯躬身說道:“啟稟父皇,兒臣認為太子如此仁義,實乃社稷之幸,如若十八萬將士因為太子這一番話而活命,太子仁德之名定當傳遍朝野,這可是比一切都更有價值的財富啊。”
李顯的意思其實很明顯,李賢這麽做的話,一定會獲得巨大聲望,而相對於這些名望,李敬玄的威脅又算得了什麽?甚至十八萬將士的性命都算不了什麽。
高宗自然聽得出李顯的話中之意,他聯想起近來武後越來越強勢,太子根本不能相製,朝堂幾乎陷入一麵倒的局勢,這讓他越來越有一種無力感,如今李顯這麽一說,自覺是太子崛起的一個契機,不過他再一想,這其中還有一個難題需要解決,便決定將這個難題交給太子,考驗一下其能力,所以,高宗的眼前頓時一亮,對李賢讚歎道:“吾兒能夠心懷仁德,為那十八萬將士請命,的確是難能可貴,然而朕之旨意已然下達,想要收迴成命實在是有違禮製,為之奈何?吾兒可否為朕定計?”
就在這時,卻聽得一道冷哼聲音傳來:“說甚心懷仁德?分明是假仁假義,企圖為自己賺取名聲,卻絲毫不顧及你父皇的聲譽,哼,旨意一下,如同潑出去之水,如何能夠收迴?你這分明是居心叵測,以損害你父皇之聲譽為自己賺取聲望,更有甚者,也是為了留住李敬玄,為你結黨謀利吧?”
那道聲音冰冷高亢,在場之人一聽,就知道是武後來了,盡皆心中一驚,有的甚至哀歎,看來這一次是沒有希望了。
高宗在聽了武後之言,麵色也是一遍,竟然驀然陰沉了起來。
“這,這,我這可恨的母後,你為何恰恰在這時來了?”李賢見武後到來,並且一針見血的指出了自己的目的,不由得心中有些慌亂,頓時抱怨了起來。
而一旁的李顯看到李賢這幅神情,心中卻是有些鄙夷,這廝有心沒膽,見到武後就像是老鼠見了貓一般,實在有些指望不上,如果再等一下的話,估計這十八萬將士的性命便再也挽不迴來了,看來在關鍵時期,還必須由自己出手。
想到這裏,李顯立刻挺身而出,朗聲說道:“父皇、母後,兒臣對此不敢苟同,太子兄長一心為了國家社稷,心懷仁德,為那十八萬將士請命,並非是損害父皇聲望,而提升自己聲望,而實在是義之所在,不得不爾,更何況,太子這樣做,才真正是為了維護父皇聲譽,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就算是能夠取勝,尚有無數將士死傷,更何況是打敗之後?李相不懂軍事,與一代名將噶爾欽陵作戰,兒敢料定必敗無疑,而這必敗之仗,十八萬將士十能存一否?十八萬將士死傷潰散,不僅父皇識人之明受到質疑,更會激發噶爾欽陵之野心,同時邊疆戰事糜爛,又需要填進去多少人命方能彌補?因此,兒臣願追隨太子,向父皇母後諫阻,希望父皇母後收迴成命,免去李相軍職,另行任命有統兵經驗之名將前去作戰,如此一來,真的是那十八萬將士之幸,社稷之幸,更是天下之幸!”
李顯說完之後,郝處俊也點了點頭說道:“陛下,天後,微臣也認為周王所言沒錯,太子殿下為十八萬將士請命,乃是內心仁德的真正表現,乃是為了我大唐千秋大業,更是為了維護陛下之英明,李敬玄不諳軍事,如何有資格領兵?微臣以領兵出征高句麗之經驗判斷,這一次若是讓李敬玄領兵,我軍必敗無疑,周王方才那句話說的很好,一將功成萬骨枯,勝仗亦會有不少傷亡,更何況是必敗之仗?十八萬將士之性命,萬萬不能兒戲,還請陛下準臣等所請,敬玄之軍職。”
郝處俊說完之後,李賢、戴至德、張文瓘等人也都立刻上前,對著高宗拱手說道:“臣等兒臣附議,還請陛下父皇、天後母後三思!”
“嗯?怎麽著?爾等莫非是要逼宮不成?爾等好大的膽子!”武後見狀不由得柳眉倒豎,盯著眾人,厲聲斥道。
李賢在眾人的支持下,也開始變的強硬了起來,大聲說道:“兒臣不敢,兒臣實是為了正義、為了國運而鬥膽向父皇、母後請命,還請父皇、母後允準,如此則不僅十八萬將士,便是天下黎庶,亦會感念父皇、母後之英明!”
“你,你,你好啊,你可真好啊”武後麵色鐵青,指著李賢、李顯等人,大聲說道。
便在此時,忽然聽得上官婉兒入內稟報道:“啟稟陛下、天後,中書令李敬玄有本上奏,昨日李相突然中風,無法出戰吐蕃,心中有愧,請陛下、天後見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