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斐斐翻著白眼道:「人家在自己家練琴,也能叫偷偷的嗎?」最是看不慣這種人,借住在別人家,還整日裏拈酸夾醋的,也真不知道這個蘇清蕙怎麽能這般沒腦子,竟和這樣的人好得像親姐妹似的。
蘇清蕙也沒有料到,再次遇到張士釗,她還能用這般的心境。
他中舉歸來,怕是要議親了吧!
蘇清蕙想到張劉氏對自己微微的不忿,覺著這一迴張家該是不會那般輕易地再為張士釗求娶自己,越發覺得今個真是個好日子。
一時興起,約了顧彥、吳明蘭、莫漪等寒食節的時候,一起去踏青折柳。幾個女孩子聊到興頭上,有些難舍難分,幹脆一起陪著蘇清蕙去書院的客舍見安言師傅。
安言師傅是藜國頗為傳奇的才女,生平博聞強記,年輕的時候常和夫婿一起比試文采,兩個人收藏了十幾間屋子的詩詞和金石刻本,隻是後來時局動蕩,丈夫又早逝,她一個人為了這些書籍、石刻,吃了許多苦頭。
安言師傅沒有子嗣,連親近的子侄也折在了戰火裏,幾個女孩子過去的時候,便見著一個有些枯瘦卻身形灑脫的老嫗在擔著水,屋內的灶台裏傳來霹靂的豆莢爆裂的聲音,大家一時都不住紅了眼眶。
她們隻知道安言師傅動蕩一生,卻一直不曾見到曾經的官宦小姐、藜國才女,晚年竟需要親自擔水作食。
她們背負著藜國才女的盛名,得到的不過是三兩虛偽的遙相恭維罷了。
「清蕙,你怎了?」已是滿頭銀絲的老婦人聽著門邊的響動,一迴頭便見著好些日子不曾見到的徒弟正在那裏望著她不住落淚,一雙剪水秋瞳,水霧蒙蒙。
放下木桶,召喚女孩子們進來,枯瘦的手拈起絲帕,輕輕地一點一點為徒弟擦拭。
「師傅,徒弟前些日子落水後昏睡不醒,以為再見不到師傅了!」蘇清蕙想起這個曾經視她為親孫女的老人,最後撒手人寰之際,自己竟未能盡孝膝前。
不論是安言師傅,還是她,都不曾因身為才女而幸福過,她們追尋了一輩子,到底是為了什麽?
蘇清蕙為安言師傅的一生,也為她自己,哭得痛徹心扉。
顧彥、吳明蘭都上前安慰,不知什麽時候尾隨一行人過來的席斐斐習慣性地想嘲諷兩句:矯情!可見蘇清蕙哭得像沒了娘一樣,雖覺得怪異,卻好歹忍住了。
蘇清蕙也意識到自己哭得太過了,接過小姐妹遞過來的繡帕,擦了眼淚,有些不好意思地對著安言師傅說:「弟子一時情緒失控,師傅莫在意!」
安言師傅一張布滿皺紋的臉笑的溝壑漸深,「你們都是傷春悲秋的年齡,不礙事!」蕙兒撲到她懷裏的那一刻,女孩家嬌軟的身體,讓這個老婦人也感動不已,臨到老,還有一個這般珍視她的徒弟,也是晚來幸事了。
吳明蘭看著平日裏和她們討論詩詞歌賦,仿若不沾煙火氣的安言夫子,忍不住問道:「夫子,難道書院沒有給您配一個使喚丫頭嗎?」
女夫子微微一笑,「我還使得動,不需要,每日裏勞作一會,也能鍛煉筋骨,不妨事!」
莫漪眼眸微轉,「那我們以後每日下學有時間也來陪夫子鍛煉筋骨好了,夫子不知道,這春日裏,我每每覺得渾身酸軟,課上常不由得昏睡。」
女學生的好意,安言師傅並未拒絕,她這個小院裏,也確實有些孤寂,這些女學生正是爛漫的時候,她也喜歡和她們處一塊。
這一日裏,待莫家、吳家、席家、顧家的馬車都接了各家小姐迴去後,安言師傅拉著蘇清蕙進了內室,摸摸索索地從一個小匣子裏取出一封信來,「清蕙,這是我夫家的侄孫給我寄的信,說想接我迴去終老,不怕你笑話,我一輩子無所出,即使迴去,孤零零的一人,也未必比這好!」
「師傅留在這便好,徒弟一定好好孝敬您!」蘇清蕙懇誠地說道,師傅和這侄孫怕是一麵都未見過,想到這裏,蘇清蕙忽覺得前一世她辜負了許多人,包括安言師傅。
安言師傅搖搖頭苦笑:「傻孩子,女孩子家一嫁人,可就由不得你嘍!」見徒弟張著口要辯駁,安言師傅擺手製止道:「我和你說這個,是有事要托你!」
見安言師傅一臉鄭重,蘇清蕙也忙端坐好,便聽安言師傅說:「我和亡夫花了畢生心血,收集這些金石孤本,待我百年後,自是要妥當歸置它們的。你是我唯一的入室弟子,我是準備留一半給你的。」
「至於另一半,」安言師傅搖了搖手裏的信,「你到時幫我托付給這位子侄,他現在在蜀地任宣節校尉,好歹也讓亡夫後代有一半留存啊!」安言師傅麵上不由有些淒涼。
聽是蜀地,蘇清蕙心裏微動。藜國的武官不逢戰事,一般會長期駐在一個地方,試探著問道:「不知師傅的這位侄孫,姓甚名誰?」
「我亡夫姓程,這位侄孫名修,字子休!」
蘇清蕙「噌」地一下子站了起來,程子休竟是師傅的侄孫,那前世,他為何不曾對她說起?她一直當程子休真的與張士釗有著深厚的兄弟情誼,故此才會在張士釗去世後,對自己百般照顧!
「清蕙,有什麽不對嗎?」安言師傅見徒弟像受了驚嚇似的,有些茫然地問道。
蘇清蕙努力壓下心頭的悸動,盡量平靜地說:「師傅,沒有什麽,這名字我聽了好像小時候的一個玩伴,仔細一想,那玩伴不姓程的。」
安言師傅聽著徒弟聲音有些顫抖,直覺清蕙並沒有說實話,見徒弟麵色潮紅,似有心事,一事也沒有就這事多提。
蘇家派馬車來接的時候,好些人家屋頂已經飄了炊煙,蘇清蕙由牡丹扶著上車,一路上腦子一直處於空白的狀態。
她曾經陪著張士釗在蜀地待了三年,張士釗任知州,程修任宣威將軍,蜀地匪患多,二人時常聯手剿匪,程子休一直未娶妻,張士釗常請他過府飲酒暢談。
她與他的話並不多,蘇清蕙忽地想起,程子休是問過她:「嫂夫人是否曾師從安言夫子?」她當時也以為他是客套地詢問一句而已,並不曾知曉,她是與他一起接管了師傅的畢生心血。
「小姐,你可是不適?」牡丹仰著頭擔憂地問道,她隱約覺得小姐今個下學後有些不對勁,額上竟隱約可見淡淡青色的筋絡,像是心緒急劇起伏一般。
「沒事,可是今日有一闕詞怎麽都填不好。來,和我說說最近城上有什麽趣事不曾?」蘇清蕙見牡丹溜溜轉的一雙杏眼,便覺得靈動有趣,一時也不想去想那些事,這輩子她不會嫁給張士釗,估計,也遇不到蜀地的程子休了吧!
「小姐,有趣的事倒沒有,奴婢今天在課間,聽其他小姐妹八卦說,大老爺似乎要將湄小姐嫁給東城張家三房的老爺。」牡丹猶猶豫豫地啟口道,說完便垂下了頭,主子家的事,一向不容她們下人置喙的,隻是她知道小姐和湄小姐一向交好。
蘇清蕙一時思緒沒有反應過來,半晌才恍然道:「你說湄姊姊要嫁給張家三老爺?」
牡丹覷著眼看了眼小姐,鈍鈍地點頭。
蘇清蕙也沒有料到,再次遇到張士釗,她還能用這般的心境。
他中舉歸來,怕是要議親了吧!
蘇清蕙想到張劉氏對自己微微的不忿,覺著這一迴張家該是不會那般輕易地再為張士釗求娶自己,越發覺得今個真是個好日子。
一時興起,約了顧彥、吳明蘭、莫漪等寒食節的時候,一起去踏青折柳。幾個女孩子聊到興頭上,有些難舍難分,幹脆一起陪著蘇清蕙去書院的客舍見安言師傅。
安言師傅是藜國頗為傳奇的才女,生平博聞強記,年輕的時候常和夫婿一起比試文采,兩個人收藏了十幾間屋子的詩詞和金石刻本,隻是後來時局動蕩,丈夫又早逝,她一個人為了這些書籍、石刻,吃了許多苦頭。
安言師傅沒有子嗣,連親近的子侄也折在了戰火裏,幾個女孩子過去的時候,便見著一個有些枯瘦卻身形灑脫的老嫗在擔著水,屋內的灶台裏傳來霹靂的豆莢爆裂的聲音,大家一時都不住紅了眼眶。
她們隻知道安言師傅動蕩一生,卻一直不曾見到曾經的官宦小姐、藜國才女,晚年竟需要親自擔水作食。
她們背負著藜國才女的盛名,得到的不過是三兩虛偽的遙相恭維罷了。
「清蕙,你怎了?」已是滿頭銀絲的老婦人聽著門邊的響動,一迴頭便見著好些日子不曾見到的徒弟正在那裏望著她不住落淚,一雙剪水秋瞳,水霧蒙蒙。
放下木桶,召喚女孩子們進來,枯瘦的手拈起絲帕,輕輕地一點一點為徒弟擦拭。
「師傅,徒弟前些日子落水後昏睡不醒,以為再見不到師傅了!」蘇清蕙想起這個曾經視她為親孫女的老人,最後撒手人寰之際,自己竟未能盡孝膝前。
不論是安言師傅,還是她,都不曾因身為才女而幸福過,她們追尋了一輩子,到底是為了什麽?
蘇清蕙為安言師傅的一生,也為她自己,哭得痛徹心扉。
顧彥、吳明蘭都上前安慰,不知什麽時候尾隨一行人過來的席斐斐習慣性地想嘲諷兩句:矯情!可見蘇清蕙哭得像沒了娘一樣,雖覺得怪異,卻好歹忍住了。
蘇清蕙也意識到自己哭得太過了,接過小姐妹遞過來的繡帕,擦了眼淚,有些不好意思地對著安言師傅說:「弟子一時情緒失控,師傅莫在意!」
安言師傅一張布滿皺紋的臉笑的溝壑漸深,「你們都是傷春悲秋的年齡,不礙事!」蕙兒撲到她懷裏的那一刻,女孩家嬌軟的身體,讓這個老婦人也感動不已,臨到老,還有一個這般珍視她的徒弟,也是晚來幸事了。
吳明蘭看著平日裏和她們討論詩詞歌賦,仿若不沾煙火氣的安言夫子,忍不住問道:「夫子,難道書院沒有給您配一個使喚丫頭嗎?」
女夫子微微一笑,「我還使得動,不需要,每日裏勞作一會,也能鍛煉筋骨,不妨事!」
莫漪眼眸微轉,「那我們以後每日下學有時間也來陪夫子鍛煉筋骨好了,夫子不知道,這春日裏,我每每覺得渾身酸軟,課上常不由得昏睡。」
女學生的好意,安言師傅並未拒絕,她這個小院裏,也確實有些孤寂,這些女學生正是爛漫的時候,她也喜歡和她們處一塊。
這一日裏,待莫家、吳家、席家、顧家的馬車都接了各家小姐迴去後,安言師傅拉著蘇清蕙進了內室,摸摸索索地從一個小匣子裏取出一封信來,「清蕙,這是我夫家的侄孫給我寄的信,說想接我迴去終老,不怕你笑話,我一輩子無所出,即使迴去,孤零零的一人,也未必比這好!」
「師傅留在這便好,徒弟一定好好孝敬您!」蘇清蕙懇誠地說道,師傅和這侄孫怕是一麵都未見過,想到這裏,蘇清蕙忽覺得前一世她辜負了許多人,包括安言師傅。
安言師傅搖搖頭苦笑:「傻孩子,女孩子家一嫁人,可就由不得你嘍!」見徒弟張著口要辯駁,安言師傅擺手製止道:「我和你說這個,是有事要托你!」
見安言師傅一臉鄭重,蘇清蕙也忙端坐好,便聽安言師傅說:「我和亡夫花了畢生心血,收集這些金石孤本,待我百年後,自是要妥當歸置它們的。你是我唯一的入室弟子,我是準備留一半給你的。」
「至於另一半,」安言師傅搖了搖手裏的信,「你到時幫我托付給這位子侄,他現在在蜀地任宣節校尉,好歹也讓亡夫後代有一半留存啊!」安言師傅麵上不由有些淒涼。
聽是蜀地,蘇清蕙心裏微動。藜國的武官不逢戰事,一般會長期駐在一個地方,試探著問道:「不知師傅的這位侄孫,姓甚名誰?」
「我亡夫姓程,這位侄孫名修,字子休!」
蘇清蕙「噌」地一下子站了起來,程子休竟是師傅的侄孫,那前世,他為何不曾對她說起?她一直當程子休真的與張士釗有著深厚的兄弟情誼,故此才會在張士釗去世後,對自己百般照顧!
「清蕙,有什麽不對嗎?」安言師傅見徒弟像受了驚嚇似的,有些茫然地問道。
蘇清蕙努力壓下心頭的悸動,盡量平靜地說:「師傅,沒有什麽,這名字我聽了好像小時候的一個玩伴,仔細一想,那玩伴不姓程的。」
安言師傅聽著徒弟聲音有些顫抖,直覺清蕙並沒有說實話,見徒弟麵色潮紅,似有心事,一事也沒有就這事多提。
蘇家派馬車來接的時候,好些人家屋頂已經飄了炊煙,蘇清蕙由牡丹扶著上車,一路上腦子一直處於空白的狀態。
她曾經陪著張士釗在蜀地待了三年,張士釗任知州,程修任宣威將軍,蜀地匪患多,二人時常聯手剿匪,程子休一直未娶妻,張士釗常請他過府飲酒暢談。
她與他的話並不多,蘇清蕙忽地想起,程子休是問過她:「嫂夫人是否曾師從安言夫子?」她當時也以為他是客套地詢問一句而已,並不曾知曉,她是與他一起接管了師傅的畢生心血。
「小姐,你可是不適?」牡丹仰著頭擔憂地問道,她隱約覺得小姐今個下學後有些不對勁,額上竟隱約可見淡淡青色的筋絡,像是心緒急劇起伏一般。
「沒事,可是今日有一闕詞怎麽都填不好。來,和我說說最近城上有什麽趣事不曾?」蘇清蕙見牡丹溜溜轉的一雙杏眼,便覺得靈動有趣,一時也不想去想那些事,這輩子她不會嫁給張士釗,估計,也遇不到蜀地的程子休了吧!
「小姐,有趣的事倒沒有,奴婢今天在課間,聽其他小姐妹八卦說,大老爺似乎要將湄小姐嫁給東城張家三房的老爺。」牡丹猶猶豫豫地啟口道,說完便垂下了頭,主子家的事,一向不容她們下人置喙的,隻是她知道小姐和湄小姐一向交好。
蘇清蕙一時思緒沒有反應過來,半晌才恍然道:「你說湄姊姊要嫁給張家三老爺?」
牡丹覷著眼看了眼小姐,鈍鈍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