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謙本來就沒有齷齪的想法,如今又被人類自以為不會被發覺的顯眼監控團團包圍,當然更不可能做出奇奇怪怪的事。
不過他確實有一些見不得人的事要做。
那就是打樁。
盡管黃謙已經取得了獅樁的實際控製權,但顯然隻是暫時的,人類什麽時候將獅樁從黃謙身邊帶離都是有可能的,而一旦研究結束,本著環保的精神,這東西更是不可能被黃謙留下。
黃謙當然也有過將獅樁偷偷裹挾,神不知鬼不覺藏起來的打算,即便知道暗度陳倉成功可能不大,也或者因為模型可能安裝定位裝置無法藏匿,但黃謙依舊打算嚐試一番。
然而在實際見到獅樁後,黃謙發現其實連嚐試的必要都沒有。
獅樁的材質並不如黃謙設想那般堅固,基本上不能承受獅子力量的摧殘,畢竟若是太堅硬,反而會傷到獅子。
不過黃謙懂得量力而行,作為獅樁用來揣摩戰鬥技巧還是綽綽有餘。
可想要將其瞞天過海偷走卻絕無可能。
因為獅子搬運這樣大件物體,能采取的方式依舊隻有依靠牙口。
擁有兩條手臂,已經更多人數的人類,搬動這個模型當然不存在任何困難,可黃謙獨自一獅,單是下口想要選擇一個合適的位置都相當困難。
尾巴太細,黃謙年幼時連奎的尾巴都不小心咬斷了,心理還有不小的陰影,當然不可能選擇尾巴作為突破口。
脖子被虛假的鬃毛護住,粗細更是超出黃謙一口的範圍。
牙齒原本應該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黃謙也不在意人類再多誹謗他一個“親吻狂獅”的名號,但模型的製作者也因為安全的考慮沒有將牙齒做到如同真正獅子一般牢固。
於是乎能夠選擇的就隻有四肢,當然五隻是不行的,不僅因為短,還因為平常都是縮迴去的,模型並沒有專門定製這種細節。
通過咬著四肢拖行獵物,黃謙雖然沒有拖過獅子,但卻也並不陌生,可獅樁卻並不能一概而論。
獵物的屍體雖然也是靜態的,但血肉與少許骨骼的構造是極其柔軟的,可以較為隨意改變姿態來配合黃謙的拖行。
獅樁則是完全固定形態的,這樣一來倒不是拖行不方便的問題,而是隨便一拖動就會損壞,而且絕不僅僅隻是剮蹭這種小傷。
要想避開人類,黃謙的偷竊勢必要速戰速決,這種情況下,造成獅樁缺胳膊少腿幾乎是可以預見的必然。
如此獅樁變成了“獅棍”,對於黃謙也等同於沒了價值。
所以,黃謙想要練習勢必要抓緊時間,這某種意義上是隻有人類才能提供的訓練設備。
不過,如此一來,這一圈圈監控依舊是巨大的阻礙。
獅子會打樁,甚至比獅子是同性戀還要聳人聽聞。
不能付諸行動,黃謙也隻能俯身一旁,眼中盯著獅樁,在視覺的幫助下腦補動作也更加簡單。
可終究還是有許多招式無法單純憑想象判斷,需要一點點實踐,黃謙還是忍不住上手了。
不過黃謙也沒有完全大意,盡可能輕柔緩慢地靠近獅樁,如同普通獅子那樣耳鬢廝磨。
畢竟此刻他隻需要研究架勢,專注於動作的流暢,沒必要拘泥於速度力量。
此外,黃謙還另有一些小想法。
獅子的戰法毫無疑問是仰仗於力量速度的剛猛型,哪怕是黃謙的坐姿戰術,也是通過見招拆招的防守反擊型打法,一樣也是萬變不離其宗,速度與力量是決定優勢的主要因素。
黃謙本就強壯,如此發揮自身特長的戰術當然要好好利用,不過如此硬碰硬,時間長了隻會留下一身創傷。
武術與技巧就是為了解決傷人時自己也會受傷的問題。
以己之所長攻敵最脆弱的部分隻是其中基本。
針對穴位關節的柔技,才是更進一步的技巧。
對此黃謙當然是兩眼一抹黑,他也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於柔技的理解大概就是扭,別,絞,夾如此這般的身體碰撞。
不過,以獅子的身體對付獅子,就算讓技巧出神入化的柔術大師來,也不過是從頭開始研究,比黃謙多得也隻是經驗,而非切實可行的技術。
所以,黃謙完全沒有心理負擔,一點點嚐試,摸索著從零開始建立獅子的柔術技巧。
黃謙不曾習武。
所以一直覺得習武時,與真人對練要遠勝對著樁子練習。
可隨著對獅樁的貼身研究,漸漸地他覺得自己錯了。
倒不是說打樁的鍛煉效果反而要勝過真刀真槍對練,而是兩者看似一致,實際上是鍛煉結果不同的兩種方式。
與獅子的實戰演練,所能提升的是對敵時的心態,經驗以及博弈技巧。
而打樁卻是實實在在磨煉技藝的鍛煉方法,當然,如果獅樁能夠更牢固一些,黃謙能全力以赴,效果還會更加顯著。
話雖如此,黃謙短時間所能感受到的也隻有獅樁是個好方法,但想要摸索出獅子的柔術,依舊任重而道遠。
除了要考慮獅子的弱點之外,如何以獅子之軀完成柔技要比想象中困難,因為哪怕身體力行,黃謙還總是時不時以人類的角度思考。
最基本的缺少抓握能力的前肢,就讓柔技的可能減少了太多。
此外應對獅子時,這樣的貼身戰法本身就有極大風險,必須要避開牙齒爪子這些鋒銳,進一步壓縮了黃謙施展的空間。
如此一番嚐試,沒有經驗的黃謙顯然放棄了從正麵研發可以繞開這些不利的複雜方式,轉而把視線轉移到獅子的身後。
背部從來都是獅子最大的命門,從後麵尋找合適的角度再好不過。
畢竟原本獅子從後進攻,雖然能通過爪牙輕易留下各種傷痕,但卻很難致命,而從後麵想辦法絞殺效果要強太多。
想到就做。
不過很快黃謙察覺了不對。
此時這個姿勢怎麽有些熟悉呢?
殊不知,黃謙輕柔的動作,來來迴迴的反複嚐試,確實瞞過了人類讓他們沒有往打樁的方麵思考。
但他們卻認為這是另一種打樁。
不過他確實有一些見不得人的事要做。
那就是打樁。
盡管黃謙已經取得了獅樁的實際控製權,但顯然隻是暫時的,人類什麽時候將獅樁從黃謙身邊帶離都是有可能的,而一旦研究結束,本著環保的精神,這東西更是不可能被黃謙留下。
黃謙當然也有過將獅樁偷偷裹挾,神不知鬼不覺藏起來的打算,即便知道暗度陳倉成功可能不大,也或者因為模型可能安裝定位裝置無法藏匿,但黃謙依舊打算嚐試一番。
然而在實際見到獅樁後,黃謙發現其實連嚐試的必要都沒有。
獅樁的材質並不如黃謙設想那般堅固,基本上不能承受獅子力量的摧殘,畢竟若是太堅硬,反而會傷到獅子。
不過黃謙懂得量力而行,作為獅樁用來揣摩戰鬥技巧還是綽綽有餘。
可想要將其瞞天過海偷走卻絕無可能。
因為獅子搬運這樣大件物體,能采取的方式依舊隻有依靠牙口。
擁有兩條手臂,已經更多人數的人類,搬動這個模型當然不存在任何困難,可黃謙獨自一獅,單是下口想要選擇一個合適的位置都相當困難。
尾巴太細,黃謙年幼時連奎的尾巴都不小心咬斷了,心理還有不小的陰影,當然不可能選擇尾巴作為突破口。
脖子被虛假的鬃毛護住,粗細更是超出黃謙一口的範圍。
牙齒原本應該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黃謙也不在意人類再多誹謗他一個“親吻狂獅”的名號,但模型的製作者也因為安全的考慮沒有將牙齒做到如同真正獅子一般牢固。
於是乎能夠選擇的就隻有四肢,當然五隻是不行的,不僅因為短,還因為平常都是縮迴去的,模型並沒有專門定製這種細節。
通過咬著四肢拖行獵物,黃謙雖然沒有拖過獅子,但卻也並不陌生,可獅樁卻並不能一概而論。
獵物的屍體雖然也是靜態的,但血肉與少許骨骼的構造是極其柔軟的,可以較為隨意改變姿態來配合黃謙的拖行。
獅樁則是完全固定形態的,這樣一來倒不是拖行不方便的問題,而是隨便一拖動就會損壞,而且絕不僅僅隻是剮蹭這種小傷。
要想避開人類,黃謙的偷竊勢必要速戰速決,這種情況下,造成獅樁缺胳膊少腿幾乎是可以預見的必然。
如此獅樁變成了“獅棍”,對於黃謙也等同於沒了價值。
所以,黃謙想要練習勢必要抓緊時間,這某種意義上是隻有人類才能提供的訓練設備。
不過,如此一來,這一圈圈監控依舊是巨大的阻礙。
獅子會打樁,甚至比獅子是同性戀還要聳人聽聞。
不能付諸行動,黃謙也隻能俯身一旁,眼中盯著獅樁,在視覺的幫助下腦補動作也更加簡單。
可終究還是有許多招式無法單純憑想象判斷,需要一點點實踐,黃謙還是忍不住上手了。
不過黃謙也沒有完全大意,盡可能輕柔緩慢地靠近獅樁,如同普通獅子那樣耳鬢廝磨。
畢竟此刻他隻需要研究架勢,專注於動作的流暢,沒必要拘泥於速度力量。
此外,黃謙還另有一些小想法。
獅子的戰法毫無疑問是仰仗於力量速度的剛猛型,哪怕是黃謙的坐姿戰術,也是通過見招拆招的防守反擊型打法,一樣也是萬變不離其宗,速度與力量是決定優勢的主要因素。
黃謙本就強壯,如此發揮自身特長的戰術當然要好好利用,不過如此硬碰硬,時間長了隻會留下一身創傷。
武術與技巧就是為了解決傷人時自己也會受傷的問題。
以己之所長攻敵最脆弱的部分隻是其中基本。
針對穴位關節的柔技,才是更進一步的技巧。
對此黃謙當然是兩眼一抹黑,他也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於柔技的理解大概就是扭,別,絞,夾如此這般的身體碰撞。
不過,以獅子的身體對付獅子,就算讓技巧出神入化的柔術大師來,也不過是從頭開始研究,比黃謙多得也隻是經驗,而非切實可行的技術。
所以,黃謙完全沒有心理負擔,一點點嚐試,摸索著從零開始建立獅子的柔術技巧。
黃謙不曾習武。
所以一直覺得習武時,與真人對練要遠勝對著樁子練習。
可隨著對獅樁的貼身研究,漸漸地他覺得自己錯了。
倒不是說打樁的鍛煉效果反而要勝過真刀真槍對練,而是兩者看似一致,實際上是鍛煉結果不同的兩種方式。
與獅子的實戰演練,所能提升的是對敵時的心態,經驗以及博弈技巧。
而打樁卻是實實在在磨煉技藝的鍛煉方法,當然,如果獅樁能夠更牢固一些,黃謙能全力以赴,效果還會更加顯著。
話雖如此,黃謙短時間所能感受到的也隻有獅樁是個好方法,但想要摸索出獅子的柔術,依舊任重而道遠。
除了要考慮獅子的弱點之外,如何以獅子之軀完成柔技要比想象中困難,因為哪怕身體力行,黃謙還總是時不時以人類的角度思考。
最基本的缺少抓握能力的前肢,就讓柔技的可能減少了太多。
此外應對獅子時,這樣的貼身戰法本身就有極大風險,必須要避開牙齒爪子這些鋒銳,進一步壓縮了黃謙施展的空間。
如此一番嚐試,沒有經驗的黃謙顯然放棄了從正麵研發可以繞開這些不利的複雜方式,轉而把視線轉移到獅子的身後。
背部從來都是獅子最大的命門,從後麵尋找合適的角度再好不過。
畢竟原本獅子從後進攻,雖然能通過爪牙輕易留下各種傷痕,但卻很難致命,而從後麵想辦法絞殺效果要強太多。
想到就做。
不過很快黃謙察覺了不對。
此時這個姿勢怎麽有些熟悉呢?
殊不知,黃謙輕柔的動作,來來迴迴的反複嚐試,確實瞞過了人類讓他們沒有往打樁的方麵思考。
但他們卻認為這是另一種打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