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母親迴完信,穆燁清也迴來了。
“這麽晚了,還在看賬?小心對眼睛不好。”
他走過去,見宋九思眼皮都在打架,忙將她手中的賬本抽出來,將人打橫抱起。
“我在等你迴來。”
宋九思聲音迷迷糊糊的,順勢靠在男人懷裏,嗅著他身上獨有的味道睡了過去。
骨節分明的手指覆上她的柳葉眉,眸子,秀氣的小鼻子,與未上胭脂也紅潤的唇瓣,手稍稍用力,唇瓣迴彈。
穆燁清忍不住喉結滾動,低頭吻了上去。
......
相府書房內,宋雲生還在寫奏折,燭火在微風吹拂下輕輕搖擺。
放下手中的筆,又將寫好的奏折放好,宋雲生正準備起身,轉頭瞥見窗台似乎有什麽東西。
抬腳走過去,宋雲生就見窗台上放著一張紙條。
心中疑惑之下,他拿起紙條一看,隻見上麵寫著:“想救你女兒,後山見。”
紙條上的墨跡似乎還未幹透,看來人剛走不遠,他喚來侍衛:“方才可曾有人來過我的書房?”
“迴稟相爺,屬下一直在門外守著,未曾見到有人來過。”
疑竇叢生,宋雲生將紙條撕碎,丟出窗外:“哼,有人來過都不知道,我相府養你們這些人有什麽用?”
侍衛武功不低,可方才窗外來了人,侍衛竟沒發現,可見此人武功之高。
迴想紙條上的字,宋雲生在考慮要不要去見。
若這是敵人的引蛇出洞之計,那他去赴約,豈不是自投羅網,可若真是敵人,那人方才就可以進來對他下手。
想到這,宋雲生出了書房,帶了幾名侍衛,直奔後山而去。
夜色漸黑,烏雲密布,天上沒有半顆星星。
侍衛們提著燈籠給宋雲生開路,走了半個時辰,宋雲生停下腳步。
不遠處的亭子裏,坐著一個黑衣人,戴著鬥篷看不清臉。
“是你要見我?”
宋雲生沒有上前,而是站在原地,提高音量問道。
後山很少有人來,更何況現在是深夜,不怕被人發現。
“宋相,久仰大名,快些請坐。”黑衣人抬了抬手,聲音有幾分尖細,聽著甚是奇怪。
宋雲生眯了眯眼,將黑衣人渾身上下都打量了一遍,黑衣人身材單薄,寬大的鬥篷蓋在身上格格不入。
“我書房窗台上的紙條是你放的?你當真能救我女兒?”
這女兒指的自然是宋錦城。
“正是,宋相不妨坐下,咱們好好聊聊。”
思索了片刻,宋雲生帶著兩名侍衛走了過去。
‘你要怎麽救我女兒?’宋雲生沒有過多的耐心在這耗著,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明日還要上朝,他可不想落在最後一個到。
“想必宋相也是聰明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說對不對?”
宋雲生眉頭一鄒,“你的條件是什麽?不妨直說吧。”
“果然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力。”黑衣人哈哈笑了幾聲,隨即道:“如今朝堂之上分為兩派,三皇子與五王爺,而宋相則一直保持中立,如今時局不明,保持中立的人也大多暗中找人投靠你,宋相背後沒有家族依靠,若是一直保持中立,怕是不妥。”
話到此,再傻的人都知曉他的意思。
“此言差矣,我效忠的是皇上,靠的是皇上對我的信任,我能爬上如今這個位置,全是因為皇上對我的信任。”
心裏翻江倒海之下,宋雲生暗自猜測著這人究竟是五王爺的人還是三皇子的人。
“宋相可得想清楚了,世事難料,掌權者隨便一句話就能殺死一個人,反之,一句話也能救一個人。”
暗示足夠明顯,可宋雲生不敢貿然應下,這關乎他以後的前程,以及全家老小的性命,都在他一念之間。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亭子裏安靜地落針可聞,黑衣人很有耐心,等待著宋雲生地決定。
“你到底是誰的人?”宋雲生終於開了口,探究地眼神不加以掩飾,“你是三皇子的人?”
至於五王爺,可能性不大,即便他是穆燁清的老丈人,有一個宋九思在,穆燁清就不可能派人來與他談條件。
“宋相若是想知道,答應下來不就好了?以宋相您的身份地位,想見我主子,豈不是一句話的事。”
黑衣人沒有正麵迴答他的問題,卻也足以證明這人不是五王爺的人。
迴府之後,宋雲生躺在床榻之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翌日。
早朝之上,宋雲生因昨夜沒睡好,眼底多了兩團烏青。
有大人見了便關心的問道:“宋相,可是昨夜沒休息好?精神如此不佳。”
“無礙無礙,昨夜有隻夜貓子一直在叫,吵得我睡不著罷了。”
伯爵府被抄家之事已過四日,今日是該定奪了。
“啟稟陛下,盛家幾等罪行,臣昨日已經查明,件件屬實,煩請陛下過目。”
看過奏折之後,容安帝大怒,“豈有此理,這盛家,這些年暗中幹的這些齷齪事竟如此之多,當真是令朕大開眼界!”
“陛下息怒。”
文武百官齊齊跪下,唯獨穆燁清一人站著,傲立群雄。
“陛下,盛家做下之事足以砍頭,但老伯爵為人正直,更是為國捐軀,還請陛下看在老伯爵的麵子上,能寬恕一二。”
宋雲生頂著巨大的壓力開了口,若是盛家全部斬首,那想救宋錦城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是啊陛下,宋相說得有理,老伯爵征戰沙場幾十年,最後為國捐軀,若是老侯爺在天之靈知曉他的兒子如此不堪,定然也是愧對陛下的。\"
“隻是,盛老伯爵勞苦公高,還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
榮安帝隻覺腦袋生疼,方才要斬首的是他們,要他罰輕點也是他們。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老伯爵有這麽幾個混賬兒子想必也是鬧心,就不將人送去煩他老人家了。”
榮安帝歎了口氣,“那便判他們往北流放一千裏吧。”
北邊環境惡略,常年下雪,遊民眾多,農作物更存活,能活著到那裏都難說。
可流放總比一刀砍了腦袋好,好歹還有一線生機。
“這麽晚了,還在看賬?小心對眼睛不好。”
他走過去,見宋九思眼皮都在打架,忙將她手中的賬本抽出來,將人打橫抱起。
“我在等你迴來。”
宋九思聲音迷迷糊糊的,順勢靠在男人懷裏,嗅著他身上獨有的味道睡了過去。
骨節分明的手指覆上她的柳葉眉,眸子,秀氣的小鼻子,與未上胭脂也紅潤的唇瓣,手稍稍用力,唇瓣迴彈。
穆燁清忍不住喉結滾動,低頭吻了上去。
......
相府書房內,宋雲生還在寫奏折,燭火在微風吹拂下輕輕搖擺。
放下手中的筆,又將寫好的奏折放好,宋雲生正準備起身,轉頭瞥見窗台似乎有什麽東西。
抬腳走過去,宋雲生就見窗台上放著一張紙條。
心中疑惑之下,他拿起紙條一看,隻見上麵寫著:“想救你女兒,後山見。”
紙條上的墨跡似乎還未幹透,看來人剛走不遠,他喚來侍衛:“方才可曾有人來過我的書房?”
“迴稟相爺,屬下一直在門外守著,未曾見到有人來過。”
疑竇叢生,宋雲生將紙條撕碎,丟出窗外:“哼,有人來過都不知道,我相府養你們這些人有什麽用?”
侍衛武功不低,可方才窗外來了人,侍衛竟沒發現,可見此人武功之高。
迴想紙條上的字,宋雲生在考慮要不要去見。
若這是敵人的引蛇出洞之計,那他去赴約,豈不是自投羅網,可若真是敵人,那人方才就可以進來對他下手。
想到這,宋雲生出了書房,帶了幾名侍衛,直奔後山而去。
夜色漸黑,烏雲密布,天上沒有半顆星星。
侍衛們提著燈籠給宋雲生開路,走了半個時辰,宋雲生停下腳步。
不遠處的亭子裏,坐著一個黑衣人,戴著鬥篷看不清臉。
“是你要見我?”
宋雲生沒有上前,而是站在原地,提高音量問道。
後山很少有人來,更何況現在是深夜,不怕被人發現。
“宋相,久仰大名,快些請坐。”黑衣人抬了抬手,聲音有幾分尖細,聽著甚是奇怪。
宋雲生眯了眯眼,將黑衣人渾身上下都打量了一遍,黑衣人身材單薄,寬大的鬥篷蓋在身上格格不入。
“我書房窗台上的紙條是你放的?你當真能救我女兒?”
這女兒指的自然是宋錦城。
“正是,宋相不妨坐下,咱們好好聊聊。”
思索了片刻,宋雲生帶著兩名侍衛走了過去。
‘你要怎麽救我女兒?’宋雲生沒有過多的耐心在這耗著,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明日還要上朝,他可不想落在最後一個到。
“想必宋相也是聰明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說對不對?”
宋雲生眉頭一鄒,“你的條件是什麽?不妨直說吧。”
“果然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力。”黑衣人哈哈笑了幾聲,隨即道:“如今朝堂之上分為兩派,三皇子與五王爺,而宋相則一直保持中立,如今時局不明,保持中立的人也大多暗中找人投靠你,宋相背後沒有家族依靠,若是一直保持中立,怕是不妥。”
話到此,再傻的人都知曉他的意思。
“此言差矣,我效忠的是皇上,靠的是皇上對我的信任,我能爬上如今這個位置,全是因為皇上對我的信任。”
心裏翻江倒海之下,宋雲生暗自猜測著這人究竟是五王爺的人還是三皇子的人。
“宋相可得想清楚了,世事難料,掌權者隨便一句話就能殺死一個人,反之,一句話也能救一個人。”
暗示足夠明顯,可宋雲生不敢貿然應下,這關乎他以後的前程,以及全家老小的性命,都在他一念之間。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亭子裏安靜地落針可聞,黑衣人很有耐心,等待著宋雲生地決定。
“你到底是誰的人?”宋雲生終於開了口,探究地眼神不加以掩飾,“你是三皇子的人?”
至於五王爺,可能性不大,即便他是穆燁清的老丈人,有一個宋九思在,穆燁清就不可能派人來與他談條件。
“宋相若是想知道,答應下來不就好了?以宋相您的身份地位,想見我主子,豈不是一句話的事。”
黑衣人沒有正麵迴答他的問題,卻也足以證明這人不是五王爺的人。
迴府之後,宋雲生躺在床榻之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翌日。
早朝之上,宋雲生因昨夜沒睡好,眼底多了兩團烏青。
有大人見了便關心的問道:“宋相,可是昨夜沒休息好?精神如此不佳。”
“無礙無礙,昨夜有隻夜貓子一直在叫,吵得我睡不著罷了。”
伯爵府被抄家之事已過四日,今日是該定奪了。
“啟稟陛下,盛家幾等罪行,臣昨日已經查明,件件屬實,煩請陛下過目。”
看過奏折之後,容安帝大怒,“豈有此理,這盛家,這些年暗中幹的這些齷齪事竟如此之多,當真是令朕大開眼界!”
“陛下息怒。”
文武百官齊齊跪下,唯獨穆燁清一人站著,傲立群雄。
“陛下,盛家做下之事足以砍頭,但老伯爵為人正直,更是為國捐軀,還請陛下看在老伯爵的麵子上,能寬恕一二。”
宋雲生頂著巨大的壓力開了口,若是盛家全部斬首,那想救宋錦城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是啊陛下,宋相說得有理,老伯爵征戰沙場幾十年,最後為國捐軀,若是老侯爺在天之靈知曉他的兒子如此不堪,定然也是愧對陛下的。\"
“隻是,盛老伯爵勞苦公高,還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
榮安帝隻覺腦袋生疼,方才要斬首的是他們,要他罰輕點也是他們。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老伯爵有這麽幾個混賬兒子想必也是鬧心,就不將人送去煩他老人家了。”
榮安帝歎了口氣,“那便判他們往北流放一千裏吧。”
北邊環境惡略,常年下雪,遊民眾多,農作物更存活,能活著到那裏都難說。
可流放總比一刀砍了腦袋好,好歹還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