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錢莊國有化(一)
崇禎二周目:什麽叫大明第一勇士 作者:龍騎士星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13章 錢莊國有化(一)
中國古代的錢莊,實際上和後世的銀行是兩個東西。
九出十三歸,很多人聽過這個說法,但是不清楚具體的操作流程。
實際上,所謂的九出十三歸也不複雜,指如果去借錢的時候,用十兩物品抵押,當期三個月,月息就是一兩。
但在當物時,當押物品價值十兩的話,當押店隻付出九兩銀子,這就是所謂的“九出”。兒當客人到期取贖時,卻要加收三個月的利息三兩,共收十三兩迴來,這就是所謂的“十三歸”。
可以說這張種借貸模式簡直血盆大口、重利盤剝。
但是這些還是正常操作,從元朝開始就走入了越來越離譜的情況。
自從元朝入主中原之後,因為無法進行有效的管理,因而,便大量地引入了色目人為他們進行商貸業務,同時,又籠絡地方的士紳對地方進行包稅。
這樣一來,色目人的商貸和士紳們的包稅製兩者結合了起來,就成了供養元朝上層貴族的主要財源。
請注意,這裏重點提到的就是元朝上層貴族,和底層的蒙古人沒有關係。
為什麽這麽說?因為底層的蒙古人也是被色目人剝削的對象。
色目商賈們利用商人的特權,勾結地方士紳,與當時元朝上層貴族,對於下層百姓的盤剝可謂是空前絕後,名目繁多的各種借貸,使無數人成為流民。
簡單的說,就是不斷的想盡一切辦法讓你去借貸,不許你還錢。
什麽,你說伱通過工作得到了本金和利息,現在要還錢?
做夢去吧,人家色目大老爺根本就沒打算讓你還錢。
你這叫惡意還款懂不懂?
你以為色目大老爺盯上的是你的利息?
錯了,人家盯上的是你的本金和抵押物。
在這張騷操作下,別說是當時的底層漢人被盤剝到了極致,哪怕是底層蒙古人,在各種借貸的引誘,同時搞什麽九出十三歸、驢打滾的借貸盤剝之下,很多人甚至也淪為了奴隸。
底層的蒙古人都被剝削成奴隸了,他們肯幹嗎?
顯然不肯啊。
所以最後出現的奇觀就是,底層活不下去的漢人和底層活不下去的蒙古人組成的紅巾軍,和上層漢人組成的元軍打的你死我活。
所以與其說是漢蒙之間的民族矛盾,但是從紅巾軍的民族構成來看,不如說是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
朱元璋建立大明,推平元朝的時候,不少底層蒙古人直接加入了明軍,反而和漢人士紳地主組成的元軍打個不停。
與其說是朱元璋建立大明,不如說是朱元璋領導下的漢蒙無產階級兄弟聯合起來,推翻色目人和漢人士紳地主聯合起來的暴政。
甚至可以說是一次偉大的革命。
而當年加入明軍的蒙古人,現在已經徹徹底底的變成了漢人,已經沒有了任何分別,你能說他們不屬於華夏嗎?這顯然就是愚蠢的。
同樣的,崇禎皇帝打敗林丹汗以後,大量的蒙古人投奔了崇禎,全麵漢化,最多兩代人,就能全麵的同化了。
所以到底是誰在刻意的轉移話題?
與這件事相對應的是,1950年華夏軍隊大規模進入新疆,結果在南北疆遇到很多維吾爾百姓自稱漢人之後。
經過了解發現他們確實是當年左宗棠率領的湘軍之後,駐守新疆各地娶本地穆斯林為妻,等70年後華夏軍隊到來時,隻剩下祖宗牌位能證明他們和漢人的關係了。
所以崇禎皇帝認為:胡入漢,則漢之。漢入胡,則胡之。
很早之前,老祖宗就看明白了。
同化,就是人多的同化人少的,跟文化先不先進沒啥關係。
胡人跑到漢人聚集區生活,兩代人時間就變得跟漢人沒啥區別。漢人跑到胡人聚集區生活,兩三代人之後就跟胡人沒啥區別。
所以崇禎皇帝要搞的,就是人多同化人少。
......
說遠了,還是說錢莊的問題,當年的元朝錢莊和漢人士紳聯合起來盤剝老百姓盤剝的太厲害了。
以至於朱元璋喜提全家被逼死的成就,一家老小幾乎死的幹幹淨淨、整整齊齊。
正因如此,朱元璋對於色目人商賈可謂是深惡痛絕。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頒布了禁胡令,針對色目人政策如下:
第一條規定就是,在大明境內的色目人,可以免遭屠戮,但是必須使用漢字,學習漢語說漢語,同時以前的色目人姓氏也要簡化為漢姓。
第二條就是,色目人嚴禁再穿各民族的傳統服裝,包括佩戴首飾,必須穿漢服,否則斬。
第三條則是規定色目女子必須與漢人男子結婚,不許與本族類自相嫁娶,違者男女兩家抄沒,全家都變為奴隸,永世不得翻身。
《明律》:色目人,聽與中國人為婚姻,不許自相嫁娶。違者杖八十,男女入官為奴。
這就是朱元璋對於色目人的態度,總得來說就是色目人必須漢化,並且禁胡服,胡語,胡俗,如果敢違抗,輕者打入奴籍,重者直接送上西土極樂世界,這就是所謂的複唐宋衣冠,禁胡服胡語。
但是朱元璋還是太好說話了,蒙古大汗還搞車輪斬呢。
至於現在的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是直接學習盎格魯撒克遜人好榜樣的,這叫盎格魯撒克遜正統在大明,盎格魯撒克遜領袖叫崇禎。
至於具體效果,要不你去采訪一下印第安人?
......
好吧,又說遠了,還是說錢莊的事情吧。
錢莊如此暴利,就導致了借貸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九出十三歸,很多人是連這個都不守的,真正的民間借貸,八出十六歸都是基本操作。
而帝國主義能發展起來的核心,就是借貸成本不要過於離譜。
你猜什麽生意能做到八出十六歸?
基本上都在刑法上。
比方說,現在的大明海軍,之前的大明海盜。
人家就一條命,搞成了,八出十六歸都還得起。
要是失敗了,人都死了,就隻能去找閻王要賬了。
在大明,除了孫悟空,目前還沒有人有這個能力,哪怕是崇禎皇帝也不行。
所以認認真真搞九出十三歸的鄭芝龍,就被認為是“有良心的大善人”。
而崇禎皇帝要搞的大明帝國主義,顯然是要給實體經濟,提供大量的廉價資金。
不能讓他們拿到錢就想著去搞什麽刑法上的生意。
當然,海盜生意也是要做的,不過不許華夏子民之間相互搞海盜,學著昂撒去搞對外海盜嘛。
這叫學習昂撒好榜樣!
中國古代的錢莊,實際上和後世的銀行是兩個東西。
九出十三歸,很多人聽過這個說法,但是不清楚具體的操作流程。
實際上,所謂的九出十三歸也不複雜,指如果去借錢的時候,用十兩物品抵押,當期三個月,月息就是一兩。
但在當物時,當押物品價值十兩的話,當押店隻付出九兩銀子,這就是所謂的“九出”。兒當客人到期取贖時,卻要加收三個月的利息三兩,共收十三兩迴來,這就是所謂的“十三歸”。
可以說這張種借貸模式簡直血盆大口、重利盤剝。
但是這些還是正常操作,從元朝開始就走入了越來越離譜的情況。
自從元朝入主中原之後,因為無法進行有效的管理,因而,便大量地引入了色目人為他們進行商貸業務,同時,又籠絡地方的士紳對地方進行包稅。
這樣一來,色目人的商貸和士紳們的包稅製兩者結合了起來,就成了供養元朝上層貴族的主要財源。
請注意,這裏重點提到的就是元朝上層貴族,和底層的蒙古人沒有關係。
為什麽這麽說?因為底層的蒙古人也是被色目人剝削的對象。
色目商賈們利用商人的特權,勾結地方士紳,與當時元朝上層貴族,對於下層百姓的盤剝可謂是空前絕後,名目繁多的各種借貸,使無數人成為流民。
簡單的說,就是不斷的想盡一切辦法讓你去借貸,不許你還錢。
什麽,你說伱通過工作得到了本金和利息,現在要還錢?
做夢去吧,人家色目大老爺根本就沒打算讓你還錢。
你這叫惡意還款懂不懂?
你以為色目大老爺盯上的是你的利息?
錯了,人家盯上的是你的本金和抵押物。
在這張騷操作下,別說是當時的底層漢人被盤剝到了極致,哪怕是底層蒙古人,在各種借貸的引誘,同時搞什麽九出十三歸、驢打滾的借貸盤剝之下,很多人甚至也淪為了奴隸。
底層的蒙古人都被剝削成奴隸了,他們肯幹嗎?
顯然不肯啊。
所以最後出現的奇觀就是,底層活不下去的漢人和底層活不下去的蒙古人組成的紅巾軍,和上層漢人組成的元軍打的你死我活。
所以與其說是漢蒙之間的民族矛盾,但是從紅巾軍的民族構成來看,不如說是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
朱元璋建立大明,推平元朝的時候,不少底層蒙古人直接加入了明軍,反而和漢人士紳地主組成的元軍打個不停。
與其說是朱元璋建立大明,不如說是朱元璋領導下的漢蒙無產階級兄弟聯合起來,推翻色目人和漢人士紳地主聯合起來的暴政。
甚至可以說是一次偉大的革命。
而當年加入明軍的蒙古人,現在已經徹徹底底的變成了漢人,已經沒有了任何分別,你能說他們不屬於華夏嗎?這顯然就是愚蠢的。
同樣的,崇禎皇帝打敗林丹汗以後,大量的蒙古人投奔了崇禎,全麵漢化,最多兩代人,就能全麵的同化了。
所以到底是誰在刻意的轉移話題?
與這件事相對應的是,1950年華夏軍隊大規模進入新疆,結果在南北疆遇到很多維吾爾百姓自稱漢人之後。
經過了解發現他們確實是當年左宗棠率領的湘軍之後,駐守新疆各地娶本地穆斯林為妻,等70年後華夏軍隊到來時,隻剩下祖宗牌位能證明他們和漢人的關係了。
所以崇禎皇帝認為:胡入漢,則漢之。漢入胡,則胡之。
很早之前,老祖宗就看明白了。
同化,就是人多的同化人少的,跟文化先不先進沒啥關係。
胡人跑到漢人聚集區生活,兩代人時間就變得跟漢人沒啥區別。漢人跑到胡人聚集區生活,兩三代人之後就跟胡人沒啥區別。
所以崇禎皇帝要搞的,就是人多同化人少。
......
說遠了,還是說錢莊的問題,當年的元朝錢莊和漢人士紳聯合起來盤剝老百姓盤剝的太厲害了。
以至於朱元璋喜提全家被逼死的成就,一家老小幾乎死的幹幹淨淨、整整齊齊。
正因如此,朱元璋對於色目人商賈可謂是深惡痛絕。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頒布了禁胡令,針對色目人政策如下:
第一條規定就是,在大明境內的色目人,可以免遭屠戮,但是必須使用漢字,學習漢語說漢語,同時以前的色目人姓氏也要簡化為漢姓。
第二條就是,色目人嚴禁再穿各民族的傳統服裝,包括佩戴首飾,必須穿漢服,否則斬。
第三條則是規定色目女子必須與漢人男子結婚,不許與本族類自相嫁娶,違者男女兩家抄沒,全家都變為奴隸,永世不得翻身。
《明律》:色目人,聽與中國人為婚姻,不許自相嫁娶。違者杖八十,男女入官為奴。
這就是朱元璋對於色目人的態度,總得來說就是色目人必須漢化,並且禁胡服,胡語,胡俗,如果敢違抗,輕者打入奴籍,重者直接送上西土極樂世界,這就是所謂的複唐宋衣冠,禁胡服胡語。
但是朱元璋還是太好說話了,蒙古大汗還搞車輪斬呢。
至於現在的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是直接學習盎格魯撒克遜人好榜樣的,這叫盎格魯撒克遜正統在大明,盎格魯撒克遜領袖叫崇禎。
至於具體效果,要不你去采訪一下印第安人?
......
好吧,又說遠了,還是說錢莊的事情吧。
錢莊如此暴利,就導致了借貸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九出十三歸,很多人是連這個都不守的,真正的民間借貸,八出十六歸都是基本操作。
而帝國主義能發展起來的核心,就是借貸成本不要過於離譜。
你猜什麽生意能做到八出十六歸?
基本上都在刑法上。
比方說,現在的大明海軍,之前的大明海盜。
人家就一條命,搞成了,八出十六歸都還得起。
要是失敗了,人都死了,就隻能去找閻王要賬了。
在大明,除了孫悟空,目前還沒有人有這個能力,哪怕是崇禎皇帝也不行。
所以認認真真搞九出十三歸的鄭芝龍,就被認為是“有良心的大善人”。
而崇禎皇帝要搞的大明帝國主義,顯然是要給實體經濟,提供大量的廉價資金。
不能讓他們拿到錢就想著去搞什麽刑法上的生意。
當然,海盜生意也是要做的,不過不許華夏子民之間相互搞海盜,學著昂撒去搞對外海盜嘛。
這叫學習昂撒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