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晚上都會跟黑色星期五聊天,是他給我灌輸了死亡潛意識的思維,他說死亡隻是開始,我們三個都曾經見過,並且待在一起……”
我定睛地看著死者,極力地控製著自己內心的波瀾壯闊,冷靜地說道:“三個受害者可能是認識的,她們曾經待在過一塊,而且都跟黑色星期五見過麵!”
趙雪晴立馬反應了過來:“你們去調查一下,三個受害者共同的行蹤,或許就能找出黑色星期五常去的位置了。”
“可是,第三個受害者的身份……”
鄭雄正說著,一個垃圾場的工作人員走了過來:“她是我們垃圾場的員工,名字是元小菱……”
“好,我調查!”
現場有不少痕檢員拍攝照片,初步驗屍唐麗琴和小董進行,不過屍體想放下來,還得處理掉她身上的繩子。
繩子被剪開後,夾在她手裏的夾指卻卡在死者的手裏一時間無法分離,我和唐麗琴小心地拿出老虎鉗夾斷夾指上的鎖鏈,這才讓死者的十根手指從新在苦海中脫離了出來。
死者的手指側麵有明顯的生活反應,證明她是在活著的時候就被人夾著手指的,十指痛歸心,當時元小菱肯定承受了比起分娩的時候,更加可怕的無法形容的痛楚……
看著這一幕幕的慘狀呈現在眼前,我第一個憤怒到了極點,雙手攥得關節發白,同時說道:“我以父親的獵鷹手槍起誓,這一次我一定要把此人緝拿歸案,一定要把他繩之以法!一定!!”
“你父親……”鄭雄和杜誌等人麵麵相覷,皆不知道我父親到底是何人,趙雪晴痛心地站在我的背後,默默地陪伴著。
唐麗琴拿出了肛溫計,按照現在的氣溫,可以用此來測試死亡時間。
小董看到了數據後說道:“按照現在的環境分析,肛溫計每一個小時下降0.5度計算,死亡時間應該為6個小時之前。”
“不,你沒有考慮到現在的氣溫,還有周圍的濕度,雖然屍體沒有在水中被發現,死者肛溫應該跟空氣的溫度差不多,但冬天的時候,每個小時下降的溫度會去到1度作用,所以死亡時間應該為3個小時之前。”唐麗琴迴答。
“哦,可是教科書上沒說啊。”
“盡信書,不如無書,屍體所處的環境如衣著服飾、氣溫、濕度、通風狀況等。若浸在冷水中或埋於土內的屍體,屍溫較陸地上的下降快。屍體衣著多時較衣著少的屍溫下降慢。通風條件好、空氣幹燥,屍溫下降快。
環境溫度是影響屍冷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環境溫度高,屍溫下降慢。春秋季室溫(16~18c)時,一般經3~4小時,顏麵、手掌等裸露部位的溫度即可與環境溫度一致;約經5~6小時,體表僅胸部有溫感;
到24小時,屍溫與室溫相等。中等身材的成人屍體,在16~18c室溫時,死後10小時內,平均每小時屍溫下降1c;此後下降速度減慢,平均每小時下降0.5c。
如氣溫超過40c,屍冷不發生;死於冰雪環境中的屍體,約經1小時可完全冷卻。
小董,要想成為一名專業的法醫,就要多實踐,多接觸屍體,如果隻是按照書中的內容去看事物,你永遠都隻能成為一名離不開解剖室的法醫,可是當法醫不僅僅是解剖,也要懂得如何勘察現場,從現場中收集到更加多有用的痕跡物證,以便偵查組後期的摸排走訪等一係列工作。”
小董被唐麗琴教訓得頓時滿臉通紅,卻非常謙虛地用力點頭,同時拿出筆使勁地記錄了起來。
這個時候痕檢員鄭雄過來了:“現場足跡太多了,都是垃圾場員工留下的,混亂而沒有調查價值,血跡都殘留在垃圾車上,我們分別收集了起來,一共有20份。”
“監控呢?”我問著,杜誌就說道:“沒有,這位置是垃圾場的背後,本來還有一個的,可是剛才負責人說,損壞了,還沒來得及修理。”
“雖然垃圾場內部腳印很混亂,但我們在東邊的方向,一些鬆軟的泥土上,發現了明顯的腳印,那條路,負責人說了,平時都很少人會走的,按照腳印新鮮程度分析,很有可能是來自兇手的,因為附近還有輪胎印,我比對過,應該是來自一輛四座的麵包車。”
“垃圾場的情況了解得如此清楚,兇手這一次又踩過點,可這些受害者出事相隔的時間也不長啊,他怎麽那麽多時間?”我說著,趙雪晴和梁逸凡等人也紛紛陷入了沉思。
難道這個人很閑,經常到處溜達?
如果是固定工作者,不可能同時對那麽多不一樣的案發現場了解得那麽清楚的,我說:“杜誌、鄭雄,跟蹤輪胎印的方向,調取附近有關的監控,設法找到逃逸車輛的最終消失地。”
“收到!”
“雪晴、梁逸凡,你們兩去調查死者的人際關係,把三名死者的交接點找出來,設法從此找出突破口!”
“是!”
“蘇雅馨、唐麗琴、小董,你們三就使用自己的技術,配合黃馨進行調查,驗屍方麵,我也會參與。”
“明白!”
任務分配好,我就讓人先把這一次的女屍送到了附近的殯儀館。
早幾年中山的殯儀館大部分還沒有獨立的解剖室,即便有,都是比較簡陋的,但近一年來,情況就不一樣了,我市大部分分局都有了法醫科實驗室,但因為一些案發現場的距離問題,驗屍的工作都會就近處理。
畢竟人死後,每過一段時間變化都會很大的,能盡快驗屍當然最好不要耽擱。
時間長了,對後續驗屍的效果可能會造成較大的影響。
進入解剖室之前我們已經換上了所有合適的裝備,因為這女屍身上沒有潰瘍麵,隻要普通的解剖裝備就行了。
剃掉頭發,從顱骨開始入手,開始的時候我們還以為死者的主要在手指上,但我們開顱後才發現,死者顱內的左側頂部縱貫的骨折線下有不少出血……
我定睛地看著死者,極力地控製著自己內心的波瀾壯闊,冷靜地說道:“三個受害者可能是認識的,她們曾經待在過一塊,而且都跟黑色星期五見過麵!”
趙雪晴立馬反應了過來:“你們去調查一下,三個受害者共同的行蹤,或許就能找出黑色星期五常去的位置了。”
“可是,第三個受害者的身份……”
鄭雄正說著,一個垃圾場的工作人員走了過來:“她是我們垃圾場的員工,名字是元小菱……”
“好,我調查!”
現場有不少痕檢員拍攝照片,初步驗屍唐麗琴和小董進行,不過屍體想放下來,還得處理掉她身上的繩子。
繩子被剪開後,夾在她手裏的夾指卻卡在死者的手裏一時間無法分離,我和唐麗琴小心地拿出老虎鉗夾斷夾指上的鎖鏈,這才讓死者的十根手指從新在苦海中脫離了出來。
死者的手指側麵有明顯的生活反應,證明她是在活著的時候就被人夾著手指的,十指痛歸心,當時元小菱肯定承受了比起分娩的時候,更加可怕的無法形容的痛楚……
看著這一幕幕的慘狀呈現在眼前,我第一個憤怒到了極點,雙手攥得關節發白,同時說道:“我以父親的獵鷹手槍起誓,這一次我一定要把此人緝拿歸案,一定要把他繩之以法!一定!!”
“你父親……”鄭雄和杜誌等人麵麵相覷,皆不知道我父親到底是何人,趙雪晴痛心地站在我的背後,默默地陪伴著。
唐麗琴拿出了肛溫計,按照現在的氣溫,可以用此來測試死亡時間。
小董看到了數據後說道:“按照現在的環境分析,肛溫計每一個小時下降0.5度計算,死亡時間應該為6個小時之前。”
“不,你沒有考慮到現在的氣溫,還有周圍的濕度,雖然屍體沒有在水中被發現,死者肛溫應該跟空氣的溫度差不多,但冬天的時候,每個小時下降的溫度會去到1度作用,所以死亡時間應該為3個小時之前。”唐麗琴迴答。
“哦,可是教科書上沒說啊。”
“盡信書,不如無書,屍體所處的環境如衣著服飾、氣溫、濕度、通風狀況等。若浸在冷水中或埋於土內的屍體,屍溫較陸地上的下降快。屍體衣著多時較衣著少的屍溫下降慢。通風條件好、空氣幹燥,屍溫下降快。
環境溫度是影響屍冷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環境溫度高,屍溫下降慢。春秋季室溫(16~18c)時,一般經3~4小時,顏麵、手掌等裸露部位的溫度即可與環境溫度一致;約經5~6小時,體表僅胸部有溫感;
到24小時,屍溫與室溫相等。中等身材的成人屍體,在16~18c室溫時,死後10小時內,平均每小時屍溫下降1c;此後下降速度減慢,平均每小時下降0.5c。
如氣溫超過40c,屍冷不發生;死於冰雪環境中的屍體,約經1小時可完全冷卻。
小董,要想成為一名專業的法醫,就要多實踐,多接觸屍體,如果隻是按照書中的內容去看事物,你永遠都隻能成為一名離不開解剖室的法醫,可是當法醫不僅僅是解剖,也要懂得如何勘察現場,從現場中收集到更加多有用的痕跡物證,以便偵查組後期的摸排走訪等一係列工作。”
小董被唐麗琴教訓得頓時滿臉通紅,卻非常謙虛地用力點頭,同時拿出筆使勁地記錄了起來。
這個時候痕檢員鄭雄過來了:“現場足跡太多了,都是垃圾場員工留下的,混亂而沒有調查價值,血跡都殘留在垃圾車上,我們分別收集了起來,一共有20份。”
“監控呢?”我問著,杜誌就說道:“沒有,這位置是垃圾場的背後,本來還有一個的,可是剛才負責人說,損壞了,還沒來得及修理。”
“雖然垃圾場內部腳印很混亂,但我們在東邊的方向,一些鬆軟的泥土上,發現了明顯的腳印,那條路,負責人說了,平時都很少人會走的,按照腳印新鮮程度分析,很有可能是來自兇手的,因為附近還有輪胎印,我比對過,應該是來自一輛四座的麵包車。”
“垃圾場的情況了解得如此清楚,兇手這一次又踩過點,可這些受害者出事相隔的時間也不長啊,他怎麽那麽多時間?”我說著,趙雪晴和梁逸凡等人也紛紛陷入了沉思。
難道這個人很閑,經常到處溜達?
如果是固定工作者,不可能同時對那麽多不一樣的案發現場了解得那麽清楚的,我說:“杜誌、鄭雄,跟蹤輪胎印的方向,調取附近有關的監控,設法找到逃逸車輛的最終消失地。”
“收到!”
“雪晴、梁逸凡,你們兩去調查死者的人際關係,把三名死者的交接點找出來,設法從此找出突破口!”
“是!”
“蘇雅馨、唐麗琴、小董,你們三就使用自己的技術,配合黃馨進行調查,驗屍方麵,我也會參與。”
“明白!”
任務分配好,我就讓人先把這一次的女屍送到了附近的殯儀館。
早幾年中山的殯儀館大部分還沒有獨立的解剖室,即便有,都是比較簡陋的,但近一年來,情況就不一樣了,我市大部分分局都有了法醫科實驗室,但因為一些案發現場的距離問題,驗屍的工作都會就近處理。
畢竟人死後,每過一段時間變化都會很大的,能盡快驗屍當然最好不要耽擱。
時間長了,對後續驗屍的效果可能會造成較大的影響。
進入解剖室之前我們已經換上了所有合適的裝備,因為這女屍身上沒有潰瘍麵,隻要普通的解剖裝備就行了。
剃掉頭發,從顱骨開始入手,開始的時候我們還以為死者的主要在手指上,但我們開顱後才發現,死者顱內的左側頂部縱貫的骨折線下有不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