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當街下寨


    “我們發動了幾萬名勞役,在二十天內,將二十萬石糧草,從大良城、禮義城搬到榮城。如今大軍雲集,隨時可以出發攻打赤牛城。”汪惟正首先開口。


    如今蒙古東川行院的大軍,隻需要翻過明月山,就能再次進攻赤牛城,圍攻萬州。


    “此番大戰,我西川精兵盡出,將宋朝大軍全部拖在敘州、瀘州一帶。隻要王爺領大軍攻下萬州、涪州等地,呂師聖插翅難飛。到時候,攻占川蜀的功勞,都是王爺的。”


    李德輝見萬事俱備,又一次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聽我號令,全軍出擊!”合丹大王發出了軍令。


    大戰一觸即發!


    ...


    敘州城裏,留下餘守直、空見守城。呂師聖準備親自領軍去堵截劉垓。


    “呂帥,此去危險,讓我們去吧。你留在敘州城坐鎮指揮就行。”


    “不,正因為這是決定此戰成敗的關鍵,我更要親自上陣。”


    呂師聖非常堅決,決定命運的時刻,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毛主席當年在評論馬謖失街亭的時候,就說過“初戰亮宜自臨陣”。在決定戰役成敗的第一場惡戰時,主帥一定要親自到陣前指揮。


    岷江之上,數十艘的宋軍戰船逆流而上。蒙元的騎兵斥候在岸上追蹤。


    戰船並不停歇,一直開到紫雲城外,對著紫雲城連續炮轟了三日。


    這一個月來,宋軍的戰船經常跑來炮轟紫雲城,企圖攻破紫雲城後,逼迫劉垓後撤。


    劉垓認為自己已經判斷出宋軍的意圖,早就加強了紫雲城防守,宋軍戰船數次無功而返。


    這一次,宋軍的長時間炮擊,終於把紫雲城的城牆砸出了一條很小的豁口。但是宋軍依然無法衝到山坡上去。


    過了一個晚上,元軍就將豁口修補好了。對於宋軍來說,又是無功而返的一次出擊。


    看著宋軍戰船掉頭向下遊離去,紫雲城城頭的元兵都紛紛出言嘲諷:“迴去吧,下次別來了。來多少次都是一樣的。”


    宋軍毫不理會,升起風帆,船隻加速,向著下遊飛一般的衝去。


    船艙中,赫然坐著呂師聖、王安節、張世傑、陽頂天三人。


    “呂帥,你這一招真是高明。韃子對我們的襲擾已經習以為常,絲毫沒有防備。”


    “身處敵後,萬事都要小心戒備,不要得意忘形。”


    “是。之前潛伏的兄弟迴報,韃子在仙侶山大營裏儲存了一部分糧草,如今十日運一次糧。但是韃子騎兵每日早晚各兩次,在糧道上巡視。不定期還有斥候、信使往來。”


    “今夜抵達真溪口,按照演練的內容,迅速行動。在明早韃子騎兵巡視到這裏之前,要將營寨立起來。”


    王安節、張世傑、陽頂天三人答應一聲,連忙起身去各處檢查準備情況。


    黃昏時分,船隊抵達真溪口。戰船靠近南岸,然後紛紛拋錨。


    早就有在這裏潛伏的數十名士卒,在岸邊等候:“將軍,韃子的巡視騎兵已經離開了。”


    呂師聖一聲令下,眾人迅速按照演練的內容,有條不紊的開始行動。


    水師先是放下兩條小船,上百名士卒掏出漿板,一起用力,將小船劃到真溪。


    小船前行五十米後,就靠在岸邊,士卒下船。然後從小船裏分別扛出十幾根木頭,支在峽穀底部,真溪的兩側。


    不一會兒功夫就搭成了好幾個簡易的支架。士卒掏出滑輪,掛在支架上,穿好繩索。將繩子的另一端送到江邊的大船上。


    大船停靠在真溪口,船上的士卒將繩子緊緊的綁在原木上,然後將原木扔進江中。


    支架那邊的士卒,連忙拉動繩子,在滑輪的幫助下,將江麵上的原木一根一根的拉到真溪裏。


    早就有大批的步卒和工匠從大船裏下來,在河穀裏等候。一小隊人馬順著河穀在前開路,有的劈開荊棘,消除荒草樹木;有的負土填坑,挖開阻擋的石頭。


    河穀隻有三裏路,一千五百米,很快就鋪出一條可以供人行走的道路。


    士卒排著隊,接過繩子,拉動原木繼續往河穀裏麵走去。木頭在溪水上漂浮,士卒沿著剛剛鋪好的路,像纖夫一樣,拉動木頭往前走。這是最省力最快的搬運方式。


    前方開路的士卒,達到平地之後,迅速開始平整場地,夯實基礎。


    工匠們就開始按照操練時的步驟,快速的組裝原木。


    一艘大船上的木頭卸完之後,立即換下一艘。士卒們交替著把木頭扔到江中、拉入真溪、拖過河穀,最後交給工匠拚裝。


    流水線一樣的流程,大大的提高了效率。之前在瀘州經過多次演練,每個人對於自己要做的事都非常熟練。


    張世傑在船上指揮水師輪流卸下木頭,王安節在平地指揮士卒工匠搭建營寨,陽頂天領著虎賁營,分別往東西三裏之外埋伏,防備韃子信使、斥候靠近。


    呂師聖站在河穀旁邊的山嶺上,看著忙碌而有序的人群,居中策應。


    天色漸漸的完全黑了,眾人點亮火把、篝火,繼續完成各自的工序。


    一個個串樓被工匠組裝起來,高達五米,下麵由四根粗壯的木頭支撐,上麵有平台、圍欄、防護頂,就是一個箭塔模樣。


    每隔十步放一個串樓,用幾根原木橫著搭成橋,將串樓連接起來,士卒可以在上麵站立、奔跑。串樓之間再豎起木柵欄作為城牆,就組成了簡易的營寨。


    營寨長寬都是五百步。另外在營寨外圍,挖掘壕溝。挖出來的土,堆在木柵欄外麵,加固木柵。


    到了半夜子時,營寨逐漸成型。


    士卒和工匠又來到山嶺上,組裝滑輪和支架。把原木吊上山嶺,在這裏也要紮下一個小營地,搶占製高點,安放神炮和火炮。


    在士卒忙著裝卸原木的同時,其他的船隻也在卸載火炮。因為此處沒有棧橋,隻能是小船停在大船側麵,然後用滑輪把炮卸到小船上。再把小船劃到江邊,將重炮拖上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末年:幫助呂文煥守襄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京西南路製置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京西南路製置使並收藏南宋末年:幫助呂文煥守襄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