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盤點家當
南宋末年:幫助呂文煥守襄陽 作者:京西南路製置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05章 盤點家當
餘玠當年領導四川軍民修築大小山城83座,經驗豐富。餘守直連忙喚來一人,名叫趙酉泰,正是當年在餘玠手下負責修築過山城的軍官。
趙酉泰計算一番,說道:“赤牛城是小城,城周不過二三裏,千餘勞役,兩個月可成。所耗材料與口糧,共計十萬貫。”
呂師聖當即喚來黃蓉,將趙定應抄家得到的140萬貫,拿出5萬貫,賄賂鮮汝忠,剩餘135萬貫,上繳軍庫。
又命令涪州統製陽立,升為梁山軍都統製。從白帝城守軍中劃撥一千人,交給陽立,鎮守赤牛城,在陸路上護衛萬州。
在軍庫中支出10萬貫,交給趙酉泰,命令他前往梁山軍,輔助陽立,重築赤牛城。
黃蓉之前在丐幫中挑選了數十個讀書識字,能寫會算的子弟,組成了呂家軍掌管輜重的團隊。
當即就派出一人,跟隨趙酉泰,前往赤牛城,隨時記賬、銷賬。
陽立負責護衛,趙酉泰負責築城工程指揮,丐幫子弟負責財務支出。以此來杜絕貪汙。
接著又有瀘州神臂城尹穀派遣士兵,押送了三艘大船的財物而來。是前任瀘州知州梅應春以及二百多名韃子軍官士卒抄家所得。合計50多萬貫,上繳軍庫。
兩天之後,黃蓉將目前呂師聖統治轄區內的各項數據整理完成。呂師聖喚來郭靖、郭襄、郭破虜、餘守直、王安節五人,一起來參詳。
目前呂師聖控製的地盤有夔州路全部府縣,以及屬於潼川府路的合州、瀘州兩地。
人口方麵,全部僅剩70餘萬人。其中夔州路45萬,合州釣魚城15萬,瀘州神臂城10萬。
在50年前的嘉定十六年(1223年),四川四路共有人口1295萬,其中夔州路104萬。
從1235年闊端攻宋開始,四川慘遭屠戮四十年,人口十不存一。其中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損失最為慘重,
因為釣魚城的堅守,夔州路一直沒有被攻占,隻是很多次被劫掠,所以人口損失了大約一半。北方陝西的一些流民,逃難到此,稍微增加了一些人口。
土地方麵,共有162萬畝。其中夔州路22萬畝,合州50萬畝,瀘州90萬畝。
四川當年共有3151萬畝耕地,曾經每年貢獻整個宋朝三分之一的稅賦。成都府路就有2161萬畝,潼川府路840萬畝,夔州路大多都是山地峽穀,僅有耕地22萬畝。
而瀘州作為潼川府路後期的府城,又處於長江和沱江的交匯處,境內大、中、小江河溪流眾多。有赤水河、古藺河、永寧河、塘河、瀨溪河、東門河等。
而且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非常適宜農業生產。
目前因為戰亂,今年的實際耕種麵積隻有大約100萬畝。宋朝的田賦是夏季收錢,秋季收糧。
征收的稅率各地不統一,而且差別很大。上、中、下三田的稅率也不一樣。
夔州路大多是下等田,加上合州、瀘州的上、中等田,平均大約畝產200斤。不過四川盆地是一年兩熟,每年可以收獲兩次。
加上其他折納、支移、腳錢等附加,上繳到呂師聖這裏的,征收稅率大約是每畝兩鬥糧,相當於十六稅一。
而各府州軍監還有扣留,再加上這一時期的地主收租,基本上是土地五成的產出。所以農民的負擔,其實已經非常的重了。
這100萬畝裏麵,也有少部分是屬於政府的官田,由佃戶耕種,需要繳納一半的地租。
這樣算起來,呂家軍今年秋糧可以收到30萬石。夔州路原有3萬士卒,每卒每月吃糧0.7石,一年需要25萬石。所以算起來,夔州路原有的糧食也就隻夠養三萬兵。
但是加上派來的援軍,扣減戰損,目前共有四萬六千人。呂師聖還打算擴軍到十萬,糧食肯定是不夠吃的。
盤點了一下目前手上的存糧:夔州路各城的官倉,都儲備有至少可以吃一年的糧食,共有25萬石。
瀘州因為當時承擔韃子糧草轉運功能,另多了10萬石的存量。京西南路支援了10萬石糧草,加上今年新收的秋糧30萬石。
呂家軍目前一共有存糧75萬石。
稅收方麵,當年四川全盛時期,以1200萬人口,一年繳納稅賦3300萬貫,人均繳納2.5貫。
其實田稅占比很少,平均一畝地夏季收田稅十錢,一年共計1萬貫。
大部分是壟斷的鹽稅、酒稅、茶稅,這個占比很高;普通商品的商稅,銷售時征收3%,流通經過關卡收2%;田產、房產、牲畜等大宗商品過戶的時候收10%的契稅;以及陸續加征的總製錢、經製錢。
然而,如今的四川殘破不堪,人丁稀少,糧食入不敷出,商業更是凋敝。
《元史·食貨誌》顯示,元朝初年,四川稅收僅占元朝0.96%。各行省中,酒水倒數第三,商稅倒數第三。
因為糧食少,所以四川此時幾乎無法釀酒,酒稅近乎等於零。
四川的茶葉更多的是賣往西域,如今因為戰爭,商路斷絕,茶稅也幾乎等於零。
因為戰爭導致夔州路內部商業不旺,能收到的商稅也很低,大約一年10萬貫。
大宗商品交易基本上也很少,而且朝廷一成的契稅太高,很多百姓都是私下用白契交易,不用官府蓋章,也不交稅。
剩下就是鹽稅,夔州路每年自己要吃鹽100萬斤,每斤鹽稅45錢,能收4.5萬貫。一半產自官營的鹽井,利潤1.5萬貫。合計6萬貫。
再加上朝廷增收的總經製錢,每年大約能夠盤剝10萬貫。
夔州路加上合、瀘二州,一年稅收僅僅27萬貫。算上從趙定應那裏沒收的軍隊經商迴易,每年收益的40萬貫。
呂家軍目前全年收入隻有67萬貫。
因為四川目前物價比較貴,四川的兵卒,每人每月的餉銀是會子9貫。僅僅夔州路原有3萬士卒,一年就需要餉銀324萬貫。
這稅收和餉銀之間的差距就非常大了,而這些年朝廷也無力支援,隻是令其自收自用,自己養活軍隊,不再從夔州路提取稅收。
那麽,夔州路是如何支撐了十多年呢?答案就是不停的發行紙幣,變相的盤剝百姓。
這就不得不提起宋朝複雜的貨幣體係了。
餘玠當年領導四川軍民修築大小山城83座,經驗豐富。餘守直連忙喚來一人,名叫趙酉泰,正是當年在餘玠手下負責修築過山城的軍官。
趙酉泰計算一番,說道:“赤牛城是小城,城周不過二三裏,千餘勞役,兩個月可成。所耗材料與口糧,共計十萬貫。”
呂師聖當即喚來黃蓉,將趙定應抄家得到的140萬貫,拿出5萬貫,賄賂鮮汝忠,剩餘135萬貫,上繳軍庫。
又命令涪州統製陽立,升為梁山軍都統製。從白帝城守軍中劃撥一千人,交給陽立,鎮守赤牛城,在陸路上護衛萬州。
在軍庫中支出10萬貫,交給趙酉泰,命令他前往梁山軍,輔助陽立,重築赤牛城。
黃蓉之前在丐幫中挑選了數十個讀書識字,能寫會算的子弟,組成了呂家軍掌管輜重的團隊。
當即就派出一人,跟隨趙酉泰,前往赤牛城,隨時記賬、銷賬。
陽立負責護衛,趙酉泰負責築城工程指揮,丐幫子弟負責財務支出。以此來杜絕貪汙。
接著又有瀘州神臂城尹穀派遣士兵,押送了三艘大船的財物而來。是前任瀘州知州梅應春以及二百多名韃子軍官士卒抄家所得。合計50多萬貫,上繳軍庫。
兩天之後,黃蓉將目前呂師聖統治轄區內的各項數據整理完成。呂師聖喚來郭靖、郭襄、郭破虜、餘守直、王安節五人,一起來參詳。
目前呂師聖控製的地盤有夔州路全部府縣,以及屬於潼川府路的合州、瀘州兩地。
人口方麵,全部僅剩70餘萬人。其中夔州路45萬,合州釣魚城15萬,瀘州神臂城10萬。
在50年前的嘉定十六年(1223年),四川四路共有人口1295萬,其中夔州路104萬。
從1235年闊端攻宋開始,四川慘遭屠戮四十年,人口十不存一。其中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損失最為慘重,
因為釣魚城的堅守,夔州路一直沒有被攻占,隻是很多次被劫掠,所以人口損失了大約一半。北方陝西的一些流民,逃難到此,稍微增加了一些人口。
土地方麵,共有162萬畝。其中夔州路22萬畝,合州50萬畝,瀘州90萬畝。
四川當年共有3151萬畝耕地,曾經每年貢獻整個宋朝三分之一的稅賦。成都府路就有2161萬畝,潼川府路840萬畝,夔州路大多都是山地峽穀,僅有耕地22萬畝。
而瀘州作為潼川府路後期的府城,又處於長江和沱江的交匯處,境內大、中、小江河溪流眾多。有赤水河、古藺河、永寧河、塘河、瀨溪河、東門河等。
而且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非常適宜農業生產。
目前因為戰亂,今年的實際耕種麵積隻有大約100萬畝。宋朝的田賦是夏季收錢,秋季收糧。
征收的稅率各地不統一,而且差別很大。上、中、下三田的稅率也不一樣。
夔州路大多是下等田,加上合州、瀘州的上、中等田,平均大約畝產200斤。不過四川盆地是一年兩熟,每年可以收獲兩次。
加上其他折納、支移、腳錢等附加,上繳到呂師聖這裏的,征收稅率大約是每畝兩鬥糧,相當於十六稅一。
而各府州軍監還有扣留,再加上這一時期的地主收租,基本上是土地五成的產出。所以農民的負擔,其實已經非常的重了。
這100萬畝裏麵,也有少部分是屬於政府的官田,由佃戶耕種,需要繳納一半的地租。
這樣算起來,呂家軍今年秋糧可以收到30萬石。夔州路原有3萬士卒,每卒每月吃糧0.7石,一年需要25萬石。所以算起來,夔州路原有的糧食也就隻夠養三萬兵。
但是加上派來的援軍,扣減戰損,目前共有四萬六千人。呂師聖還打算擴軍到十萬,糧食肯定是不夠吃的。
盤點了一下目前手上的存糧:夔州路各城的官倉,都儲備有至少可以吃一年的糧食,共有25萬石。
瀘州因為當時承擔韃子糧草轉運功能,另多了10萬石的存量。京西南路支援了10萬石糧草,加上今年新收的秋糧30萬石。
呂家軍目前一共有存糧75萬石。
稅收方麵,當年四川全盛時期,以1200萬人口,一年繳納稅賦3300萬貫,人均繳納2.5貫。
其實田稅占比很少,平均一畝地夏季收田稅十錢,一年共計1萬貫。
大部分是壟斷的鹽稅、酒稅、茶稅,這個占比很高;普通商品的商稅,銷售時征收3%,流通經過關卡收2%;田產、房產、牲畜等大宗商品過戶的時候收10%的契稅;以及陸續加征的總製錢、經製錢。
然而,如今的四川殘破不堪,人丁稀少,糧食入不敷出,商業更是凋敝。
《元史·食貨誌》顯示,元朝初年,四川稅收僅占元朝0.96%。各行省中,酒水倒數第三,商稅倒數第三。
因為糧食少,所以四川此時幾乎無法釀酒,酒稅近乎等於零。
四川的茶葉更多的是賣往西域,如今因為戰爭,商路斷絕,茶稅也幾乎等於零。
因為戰爭導致夔州路內部商業不旺,能收到的商稅也很低,大約一年10萬貫。
大宗商品交易基本上也很少,而且朝廷一成的契稅太高,很多百姓都是私下用白契交易,不用官府蓋章,也不交稅。
剩下就是鹽稅,夔州路每年自己要吃鹽100萬斤,每斤鹽稅45錢,能收4.5萬貫。一半產自官營的鹽井,利潤1.5萬貫。合計6萬貫。
再加上朝廷增收的總經製錢,每年大約能夠盤剝10萬貫。
夔州路加上合、瀘二州,一年稅收僅僅27萬貫。算上從趙定應那裏沒收的軍隊經商迴易,每年收益的40萬貫。
呂家軍目前全年收入隻有67萬貫。
因為四川目前物價比較貴,四川的兵卒,每人每月的餉銀是會子9貫。僅僅夔州路原有3萬士卒,一年就需要餉銀324萬貫。
這稅收和餉銀之間的差距就非常大了,而這些年朝廷也無力支援,隻是令其自收自用,自己養活軍隊,不再從夔州路提取稅收。
那麽,夔州路是如何支撐了十多年呢?答案就是不停的發行紙幣,變相的盤剝百姓。
這就不得不提起宋朝複雜的貨幣體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