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朝爭
南宋末年:幫助呂文煥守襄陽 作者:京西南路製置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6章 朝爭
【叮!宿主學會龍象般若功第四層,內力修為增加至160年】
呂師聖、郭襄兩人努力探索了十餘天,初步掌握了龍象般若功的雙修辦法。
他們原來就有深厚的內力基礎,因此呂師聖直接升到了四層。郭襄也達到了三層的境界,擁有120年內力。
兩人忍不住實戰較量了一下,竟然打了個平手。
雖然呂師聖內力更高強,但是他每一項武功的熟練度都偏低,與高手實戰起來經常招數不連貫,很多必勝的機會也抓不住。
而郭襄所學的武功繁雜,熟練度普遍在精通以上,實戰經驗也更豐富。
呂師聖調出了自己的屬性麵板:
【內力修為:九陽神功+龍象般若功四層,內力160年(世所罕見100~300年)】
【武功一:張阿生掌法,熟練度40(初學1~50)】
【武功二:越女劍法,熟練度250(熟練51~500)】
【武功三:韓寶駒馬術,熟練度900(精通501~5000)】
【武功四:哲別神射,熟練度5600(宗師5001~)】
【武功五:降龍十八掌,熟練度1150(精通501~5000)】
【武功六:李元霸鎏金錘,熟練度200(熟練51~500)】
【副職一:鐵匠,熟練度100(熟練51~500)】
在援救壽春的戰鬥中,頻繁使用的馬術、神射都有較大提升,降龍十八掌也有小幅提升。
如今學會了龍象般若功,呂師聖頓時就想起了金輪法王那五個鋒利的輪子。兼具防禦和攻擊屬性,特別適合在冷兵器戰場上使用。
再加上後世看過的美國隊長,盾牌上下翻飛的場景,對呂師聖的吸引力非常高。
於是他就傳信,從襄陽的鋼鐵廠運來了一批上好的鋼錠。然後來到侍衛馬軍的鐵匠作坊裏,發動鐵匠技能,給自己打製了一個圓圓的精鋼盾牌。
金輪法王留下的秘籍裏,也有記載他的金輪神功。呂師聖就練了左手持盾、右手拿錘的簡單招式,用於戰場搏殺。
這日,史進忽然秘密來報,已經探知了伯顏撤軍的原因。呂師聖聽他講完之後,忍不住說道:
“海都、昔裏吉、乃顏三路反叛,這對於我們是絕好的時機,應該乘機領兵北上。至少不能讓忽必烈輕易的平定叛亂。”
幾天之後,朝廷也得到了蒙元北方叛亂的情報。各路消息接踵而來:
呂文煥、李庭芝、夏貴分別從南陽、信陽、壽春向北哨探,伯顏留下十五萬大軍,鎮守荊湖與淮西,其中還有三萬蒙古騎兵。
也就是說,他隻率領了兩萬仆從騎兵和三萬步兵迴去平叛,大軍主要留下防備南宋。
宋軍缺乏戰馬,目前呂文煥手下有七千騎兵,李庭芝手下三千騎,夏貴淮西三千騎,侍衛馬軍三千騎。
再往北就是河南、山東的平原地區。依靠宋朝的這一點騎兵,根本不可能打贏蒙古三萬鐵騎。
於是朝廷又陷入了爭論中:
主戰派以江南西路安撫使汪立信為首,堅持要趁機北上,收複兩京。
理由是,與元朝叛軍前後夾擊,消耗蒙元實力。
主和派以刑部尚書陳宜中為首,堅持趁機與蒙元簽訂和議,換得二十年太平。
理由是蒙元南方兵力依然強大,貿然出擊,難以取勝,不如談和。
陳宜中這個人非常有意思,年輕的時候,嫉惡如仇,聯合士子攻擊奸臣丁大全,被削職拘禁。
後來換了賈似道為相,重新啟用他,從此陳宜中就成了賈似道的鐵杆心腹,在朝堂上屢次幫他攻訐政敵。
因此,朝野上下都明白,是賈相想要與蒙元和談,用陳宜中的嘴說出來而已。
呂師聖這個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人微言輕,又算不上是賈相的鐵杆心腹,於是在這種國家大事上,完全沒有發言的機會。
“吵吵吵,再這麽吵幾個月,伯顏就平叛迴來了。難怪會亡國,一點也不冤。”呂師聖心情煩悶,在家裏生悶氣。
郭襄興衝衝的跑了過來,出了個主意:“朝廷既然不願北上,那麽趁機收複川蜀也可以啊。”
“好主意!川蜀多山,蒙古騎兵發揮不了太大的優勢。拿下川蜀,還能隔絕大理。如果再攻下興元府,就可以把川蜀盆地和南陽盆地連接起來。”
南陽盆地畢竟太小,人口也少。如果以後想要爭奪天下,占據川蜀才是正途。
“郭襄,你怎麽想出這麽好的主意?”
“我之前在峨眉山修行,對川蜀一帶的地形比較了解。今天正好想起了峨眉山,所以就想著,我們能不能一起打迴去。”
“很好。但是朝廷不一定願意派我去經營四川,我得想個好辦法。”
呂師聖先找到陸秀夫,兩人一番交談,卻是不謀而合,都想要趁機收複川蜀。
“自從端平三年,韃子占據了利州路,從此在川蜀進出自由,大肆屠戮。川中百姓,十不存一。如今正應趁此良機,收複川蜀,也可緩解京師壓力。”
當下陸秀夫就與李庭芝通信,闡述了自己的想法。李庭芝也非常讚同。
於是兩人一起上書朝廷,正式提出第三個方向:收複川蜀。
沒想到的是,這個提出來之後,最先上書表示讚同的人,居然是淮西安撫使夏貴。因為收複川蜀的話,他的淮西就不用出兵攻打蒙古人了。
汪立信的主戰派,也立即全體上書表示支持收複川蜀。反正是主戰,打四川也是打。
朝野上下立即就形成了一股合力,紛紛喊戰。尤其是太學的學生,熱血上頭。跑到丞相府和葛嶺私第前麵集體請願,要求朝廷發兵,收複川蜀。
其實賈似道此前已經派遣宋京前去聯絡蒙元議和,但是蒙古根本沒人跟他談議和的事。
因為在蒙古人那裏,賈似道的信用早就已經破產了。
當年蒙哥死後,賈似道瞞著朝廷,和忽必烈在鄂州和議。
忽必烈撤軍之後,賈似道卻向朝廷報捷,聲稱自己擊退了忽必烈,對和議完全不提,更不用說履行歲幣了。
忽必烈見和議條款沒履行,派遣大儒郝經出使南宋。
賈似道害怕鄂州和議的真相暴露,將郝經拘押在真州。現在郝經還在真州,已經被關了13年。
蒙元的使者還被他關在真州,他卻派遣使者妄想去和議,有時候簡直不知道這位丞相腦子在想什麽。
眼看和議不成,國內請戰的民意又無法壓製。賈似道終於決定,遣一大將,收複川蜀。
【叮!宿主學會龍象般若功第四層,內力修為增加至160年】
呂師聖、郭襄兩人努力探索了十餘天,初步掌握了龍象般若功的雙修辦法。
他們原來就有深厚的內力基礎,因此呂師聖直接升到了四層。郭襄也達到了三層的境界,擁有120年內力。
兩人忍不住實戰較量了一下,竟然打了個平手。
雖然呂師聖內力更高強,但是他每一項武功的熟練度都偏低,與高手實戰起來經常招數不連貫,很多必勝的機會也抓不住。
而郭襄所學的武功繁雜,熟練度普遍在精通以上,實戰經驗也更豐富。
呂師聖調出了自己的屬性麵板:
【內力修為:九陽神功+龍象般若功四層,內力160年(世所罕見100~300年)】
【武功一:張阿生掌法,熟練度40(初學1~50)】
【武功二:越女劍法,熟練度250(熟練51~500)】
【武功三:韓寶駒馬術,熟練度900(精通501~5000)】
【武功四:哲別神射,熟練度5600(宗師5001~)】
【武功五:降龍十八掌,熟練度1150(精通501~5000)】
【武功六:李元霸鎏金錘,熟練度200(熟練51~500)】
【副職一:鐵匠,熟練度100(熟練51~500)】
在援救壽春的戰鬥中,頻繁使用的馬術、神射都有較大提升,降龍十八掌也有小幅提升。
如今學會了龍象般若功,呂師聖頓時就想起了金輪法王那五個鋒利的輪子。兼具防禦和攻擊屬性,特別適合在冷兵器戰場上使用。
再加上後世看過的美國隊長,盾牌上下翻飛的場景,對呂師聖的吸引力非常高。
於是他就傳信,從襄陽的鋼鐵廠運來了一批上好的鋼錠。然後來到侍衛馬軍的鐵匠作坊裏,發動鐵匠技能,給自己打製了一個圓圓的精鋼盾牌。
金輪法王留下的秘籍裏,也有記載他的金輪神功。呂師聖就練了左手持盾、右手拿錘的簡單招式,用於戰場搏殺。
這日,史進忽然秘密來報,已經探知了伯顏撤軍的原因。呂師聖聽他講完之後,忍不住說道:
“海都、昔裏吉、乃顏三路反叛,這對於我們是絕好的時機,應該乘機領兵北上。至少不能讓忽必烈輕易的平定叛亂。”
幾天之後,朝廷也得到了蒙元北方叛亂的情報。各路消息接踵而來:
呂文煥、李庭芝、夏貴分別從南陽、信陽、壽春向北哨探,伯顏留下十五萬大軍,鎮守荊湖與淮西,其中還有三萬蒙古騎兵。
也就是說,他隻率領了兩萬仆從騎兵和三萬步兵迴去平叛,大軍主要留下防備南宋。
宋軍缺乏戰馬,目前呂文煥手下有七千騎兵,李庭芝手下三千騎,夏貴淮西三千騎,侍衛馬軍三千騎。
再往北就是河南、山東的平原地區。依靠宋朝的這一點騎兵,根本不可能打贏蒙古三萬鐵騎。
於是朝廷又陷入了爭論中:
主戰派以江南西路安撫使汪立信為首,堅持要趁機北上,收複兩京。
理由是,與元朝叛軍前後夾擊,消耗蒙元實力。
主和派以刑部尚書陳宜中為首,堅持趁機與蒙元簽訂和議,換得二十年太平。
理由是蒙元南方兵力依然強大,貿然出擊,難以取勝,不如談和。
陳宜中這個人非常有意思,年輕的時候,嫉惡如仇,聯合士子攻擊奸臣丁大全,被削職拘禁。
後來換了賈似道為相,重新啟用他,從此陳宜中就成了賈似道的鐵杆心腹,在朝堂上屢次幫他攻訐政敵。
因此,朝野上下都明白,是賈相想要與蒙元和談,用陳宜中的嘴說出來而已。
呂師聖這個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人微言輕,又算不上是賈相的鐵杆心腹,於是在這種國家大事上,完全沒有發言的機會。
“吵吵吵,再這麽吵幾個月,伯顏就平叛迴來了。難怪會亡國,一點也不冤。”呂師聖心情煩悶,在家裏生悶氣。
郭襄興衝衝的跑了過來,出了個主意:“朝廷既然不願北上,那麽趁機收複川蜀也可以啊。”
“好主意!川蜀多山,蒙古騎兵發揮不了太大的優勢。拿下川蜀,還能隔絕大理。如果再攻下興元府,就可以把川蜀盆地和南陽盆地連接起來。”
南陽盆地畢竟太小,人口也少。如果以後想要爭奪天下,占據川蜀才是正途。
“郭襄,你怎麽想出這麽好的主意?”
“我之前在峨眉山修行,對川蜀一帶的地形比較了解。今天正好想起了峨眉山,所以就想著,我們能不能一起打迴去。”
“很好。但是朝廷不一定願意派我去經營四川,我得想個好辦法。”
呂師聖先找到陸秀夫,兩人一番交談,卻是不謀而合,都想要趁機收複川蜀。
“自從端平三年,韃子占據了利州路,從此在川蜀進出自由,大肆屠戮。川中百姓,十不存一。如今正應趁此良機,收複川蜀,也可緩解京師壓力。”
當下陸秀夫就與李庭芝通信,闡述了自己的想法。李庭芝也非常讚同。
於是兩人一起上書朝廷,正式提出第三個方向:收複川蜀。
沒想到的是,這個提出來之後,最先上書表示讚同的人,居然是淮西安撫使夏貴。因為收複川蜀的話,他的淮西就不用出兵攻打蒙古人了。
汪立信的主戰派,也立即全體上書表示支持收複川蜀。反正是主戰,打四川也是打。
朝野上下立即就形成了一股合力,紛紛喊戰。尤其是太學的學生,熱血上頭。跑到丞相府和葛嶺私第前麵集體請願,要求朝廷發兵,收複川蜀。
其實賈似道此前已經派遣宋京前去聯絡蒙元議和,但是蒙古根本沒人跟他談議和的事。
因為在蒙古人那裏,賈似道的信用早就已經破產了。
當年蒙哥死後,賈似道瞞著朝廷,和忽必烈在鄂州和議。
忽必烈撤軍之後,賈似道卻向朝廷報捷,聲稱自己擊退了忽必烈,對和議完全不提,更不用說履行歲幣了。
忽必烈見和議條款沒履行,派遣大儒郝經出使南宋。
賈似道害怕鄂州和議的真相暴露,將郝經拘押在真州。現在郝經還在真州,已經被關了13年。
蒙元的使者還被他關在真州,他卻派遣使者妄想去和議,有時候簡直不知道這位丞相腦子在想什麽。
眼看和議不成,國內請戰的民意又無法壓製。賈似道終於決定,遣一大將,收複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