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國,是北非的一個國家。位於地中海南岸,與埃及、蘇丹、乍得、尼日爾、阿爾及利亞跟突尼斯相鄰。麵積176萬平方公裏,首都的黎波裏。
公元前3世紀,利比亞人在反抗迦太基帝國統治的鬥爭中曾建立統一的努米底亞王國。7世紀,阿拉伯人擊敗拜占庭人,征服當地柏柏爾人,帶來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16世紀,奧斯曼帝國攻占的黎波裏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控製了沿海地區。1912年,利比亞在意土戰爭後成為意大利殖民地。1943年初,法、英分別占領利比亞南、北部。二戰後,由聯合國對利比亞全部領土行使管轄權。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亞宣告獨立,成立聯邦製的利比亞聯合王國,後改名為利比亞王國。1969年9月1日,以卡紮菲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伊德裏斯王朝,成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1977年3月改國名為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1986年4月改國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2011年,卡紮菲政權被推翻。2013年5月,國名定為利比亞國。
利比亞長期實行單一國營經濟,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曾一度富甲非洲,但由於局勢動蕩使石油出口一度停滯。利比亞內戰結束後,利比亞中央政府組建了專門的武裝保護油田,石油產量和出口量一度恢複到接近戰前水平,但2013年下半年,保護石油的部隊領導賈德蘭與中央鬧翻,控製了中東部主要的石油港口。利比亞石油出口銳減。
基本信息
中文名:利比亞國
國家領袖:總統委員會zhuxi曼菲,總理阿卜杜勒哈米德德拜巴。
外文名:stateoflibya??????????
人口數量:710萬(2022年)
簡稱:利比亞
人口密度:3.9萬人/平方公裏
所屬洲:非洲
主要民族:阿拉伯人,柏柏爾人
首都:的黎波裏
主要宗教:伊斯蘭教
主要城市:班加西,蘇爾特
國土麵積:1,759,541平方公裏
國慶日:1951年12月24日
水域率:忽略不計
國歌:《利比亞,利比亞,利比亞》
gdp總計:995億美元
國家代碼:lby
人均gdp:美元
官方語言:阿拉伯語
國際電話區號:+218
貨幣:利比亞第納爾
國際域名縮寫:.ly
時區:utc+2
道路通行:靠右駕駛
政治體製:總統製共和製
國????花:石榴花
最大城市:的黎波裏
人類發展指數:0.771
氣????候:地中海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
別????稱:沙漠王國、幹旱之國
曆史沿革
古代
公元前3世紀,利比亞人在反抗迦太基帝國統治的鬥爭中曾建立統一的努米底亞王國。
7世紀,阿拉伯人打敗拜占庭人,征服當地柏柏爾人,帶來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
16世紀,奧斯曼帝國攻占的黎波裏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控製了沿海地區。
近代
1912年,利比亞在意土戰爭後成為意大利殖民地。
1943年初,法、英分別占領利比亞南、北部。二戰後,由聯合國對利全部領土行使管轄權。
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亞宣告獨立,成立聯邦製聯合王國,伊德裏斯一世成為國王。
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卡紮菲1969年9月1日,以卡紮菲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九月革命,推翻伊德裏斯王朝,成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
1977年3月改國名為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1986年4月改國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卡紮菲時代的利比亞是非洲北部最發達的國家,而且會援助其他非洲國家。
卡紮菲執政時,利比亞政府持有143噸黃金儲備,卡紮菲欲借此創建一個泛非貨幣,與全球現行的美元係統相對抗。利比亞巨大的石油產量,也是美國軍事幹涉利比亞內政的原因。
美國和卡紮菲政權之間的積怨由來已久。1970年6月,利比亞宣布收迴美國設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附近的軍事基地。1980年,美國宣布利比亞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關閉了駐利比亞大使館。1981年,美國海軍的飛機擊落了兩架利比亞飛機,兩國斷交。1986年,時任美國總統裏根下令停止與利比亞的經濟和貿易關係,凍結利比亞在美國的資產。此後,美利接連發生軍事衝突,裏根下令空襲利比亞。1988年12月,美國泛美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機製造爆炸,機上的259名乘客和地麵11人罹難,即洛克比空難,美國認為是兩名利比亞情報官員所為(但當事人始終未認罪)。
美國政府在打敗薩達姆之後,在所謂的“戰後重建”中越陷越深,從而對卡紮菲采取了懷柔政策。而卡紮菲在威懾和利誘的情況下,也選擇了退讓。
1999年,利比亞同意移交兩名疑兇給聯合國受審。
21世紀初,美國已經開始從伊拉克脫身,而且有埃及政變這麽好的機會,美國會趁機順手推動卡紮菲下台。
2003年9月12日,聯合國安理會以13票讚成、2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第1506號決議,決定解除聯合國因1988年洛克比空難和1989年法國聯航空難事件而對利比亞實施的長達11年的製裁。
利比亞戰爭與卡紮菲家族的覆滅
利比亞民眾國的綠色國旗落地,標誌卡紮菲42年統治的終結2011年2月16日起,利比亞多個城市出現抗議活動,要求卡紮菲政府下台,抗議活動向全國蔓延,演變成武裝衝突;3月17日,聯合國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以法國、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利比亞展開“奧德賽黎明”軍事行動;8月21日,反對派攻入的黎波裏;兩天後,占領卡紮菲權力象征的阿齊齊亞兵營,卡紮菲政權正式倒台,反對派成為利比亞執政當局。
10月20日,執政當局稱完全占領卡紮菲殘餘最後一個據點蘇爾特,卡紮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被俘身亡。??執政當局武裝將兩人遺體送至米蘇拉塔一處肉類冷藏庫中向市民展覽了4天??後秘密下葬。卡紮菲身亡後,利比亞分崩離析。
2013年1月9日利比亞國民議會正式批準停止使用“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名稱的決定,改國號為“利比亞國”。
後卡紮菲時代
2011年,卡紮菲政權被推翻。曆史上,利比亞由的黎波裏塔尼亞(西部)、昔蘭尼加(東部)和費讚(南部)三個地區構成。2012年3月6日,利比亞東部的拜爾蓋地區(舊稱“昔蘭尼加”)宣布實行聯邦自治。
2018年12月19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北京宣布其理事會已批準新一批6個意向成員加入,其中包括利比亞。
截至2020年6月,利比亞兩大勢力割據對峙。民族團結政府和支持它的武裝控製的黎波裏等西部地區;國民代表大會與“國民軍”結盟,控製東部和中部地區、南部主要城市及部分西部城市??。
利比亞位於非洲北部,瀕臨地中海,自2011年卡紮菲政權被推翻後陷入動蕩。得到聯合國承認的民族團結政府與支持該政府的武裝力量,控製利比亞西部部分地區。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則與“國民軍”結盟,主要控製東部和中部地區。
2023年10月19日,聯合國安理會19日通過兩項決議,分別延長針對海地黑幫的製裁措施和針對利比亞石油非法出口的禁令。
安理會還一致通過第2701號決議,將針對利比亞石油非法出口的禁令延長15個月至2025年2月1日,將協助利比亞製裁委員會工作的專家小組的授權延長至2025年2月15日。決議要求聯合國會員國切實執行對利比亞的武器禁運以及旅行禁令和資產凍結等製裁措施,避免軍事介入利比亞衝突或采取加劇衝突的其他行動。決議敦促利比亞各方全麵落實2020年10月23日停火協議,敦促聯合國會員國尊重和支持該停火協議的全麵落實,包括立即從利比亞撤出外國軍隊和雇傭軍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利比亞行政區劃利比亞地處非洲北部,位於東經9°-25°,北緯18°-33°。利比亞國土麵積175.954萬平方公裏,東西長(從東部的ghat到alkufrah)1196.81公裏,南北長(從南部的zawiyah到ghan)922.25公裏。東接埃及和蘇丹,西鄰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南界尼日爾和乍得,北瀕地中海,海岸線長1900餘公裏。
地形地貌
利比亞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沿海和東北部內陸區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其他地區基本上為沙礫覆蓋,為向北傾斜的高原和內陸盆地。最高海拔2267米(在bikkubitti),高原上分布一些海拔500米到1,500米左右的山脈,最低海拔-47米(在sabkhatghuzayyi)。高原和意大利隔海相望,境內無常年河流,無大湖泊,但地下水資源豐富,井泉分布較廣,成為主要水源。
水文
利比亞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為主要水源。
氣候
利比亞北部沿海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冬暖多雨,夏熱幹燥。夏季常受來自南部撒哈拉沙漠的幹熱風的侵害,氣溫可高達50c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為100-600毫米。內陸區屬熱帶沙漠氣候,幹熱少雨。季節和晝夜溫差均較大,冬季平均氣溫為15c,夏季平均氣溫為35c;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幹燥的地區之一。
時區
格林尼治中午12時,為利比亞14時,即北京時間20時。
自然資源
石油和天然氣探明儲量位居非洲第一,分別為430億桶和1.54萬億立方米。以石油為主,利比亞石油儲量430億桶,其次為天然氣,探明儲量達1.54萬億立方米,居非洲第四位。目前受到東部地區封鎖油田港口影響,利比亞石油生產由戰前的130萬桶/日下降至約20萬桶/日。
沿海水產主要有金槍魚、沙丁魚、海綿等。全國森林總麵積2200平方公裏。
截止2014年9月統計,利比亞天然氣儲量1.54萬億立方米,居非洲第四位。
利比亞其他資源有鐵(蘊藏量20-30億噸)、鉀、錳、磷酸鹽、銅、錫、硫碘、鋁礬土等。沿海水產主要有金槍魚、沙丁魚、海綿等。
行政區劃
區劃
1990年利比亞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將原來的13省合並為7個省,下設42個地區。各省名稱如下:沙拉拉、巴延奧盧、五點、蘇爾特灣、的黎波裏、綠山、西山。
主要城市:的黎波裏、班加西、米蘇拉塔、紮維耶、塞卜哈、貝達、艾季達比耶、德爾納、圖卜魯格、邁爾季、茲利坦。
主要城市
首都的黎波裏市(tripoli),位於沿海西北部,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人口約200多萬;是利比亞政治、文化和商業中心,也是利比亞重要港口之一,每年經此進口貨物量占全國進口貨物總量的60%,達500萬噸。其他主要城市有:
班加西市(benghazi)。利比亞第二大城市,位於沿海東北部,距的黎波裏市約1000公裏,人口100多萬;是利比亞重要的商業城市和港口,每年經此進口貨物量占全國進口貨物量的30%。班加西是利比亞王國時期的首都,也是2011年2月利比亞革命的發源地。2013年,國家石油公司(noc)、利比亞航空公司、利比亞保險公司和利比亞國家投資公司從的黎波裏遷至班加西。
蘇爾特市(surt)。新興的沿海城市,距的黎波裏市約600公裏。利比亞政府主要機構均設於此。米蘇拉塔市(misurata)。位於的黎波裏市以東240公裏,建有利比亞唯一的鋼鐵聯合企業,該市隨著鋼鐵廠及其附屬設施的興建而繁榮起來。人口40多萬。
拉斯烏努夫市(rasalunuf)。位於班加西市以西300公裏,是重要的石油出口港,建有利比亞最大的煉油廠,設計能力達日煉原油22萬桶;並建有號稱非洲最大的聯合化工企業,設計能力為年產聚乙烯16萬噸。
卜雷加市(burayqah)。重要的化學工業城市,建有氨水廠、尿素廠、甲醇廠及乙烯廠等石油化工廠。
塞卜哈市(sebha)。利比亞南部重鎮,位於西南部的沙漠地區,位於的黎波裏市以南740公裏,人口10多萬。
國家象征
國名
卡紮菲執政時期國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thegreatsocialistpeopleslibyanarabjamahiriya),2011年,卡紮菲政權被推翻,國名暫定為利比亞(libya)。2013年1月9日利比亞國民大會(議會)正式批準停止使用“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名稱的決定,報道稱,國會大會議員們批準了“利比亞國”(stateoflibya)作為現國名,在新憲法確立以前,將一直使用這一國名。國民大會領導層的消息稱,“通過這個決定的目的是讓政府可以修改所有官方文件,這些文件至今仍采用以前的國名。”國名源於希臘語,意為“白種人居住的地方”。
國旗
利比亞國旗為紅、黑、綠三色橫旗。中間黑色帶子代表昔蘭尼加地區,闊度是紅色和綠色帶子的兩倍。黑色帶子中央的新月和五芒星是多數阿拉伯musilin國家的傳統標誌,這個設計來源自塞努西musilin教派黑底新月五芒星旗。紅色帶子代表費讚地區,亦象征人民的鮮血;而綠色帶子代表的黎波裏塔尼亞地區和伊斯蘭教,亦是繁榮的象征。
國徽
利比亞自2011年利比亞內戰後,利比亞政府尚未設計確定新國徽。2013年起,利比亞國駐外使館及護照所使用的星月徽章作為國徽。
2021年3月16日,利比亞新民族團結政府正式上任。??根據利比亞政府網的信息顯示,政府采用了包含新月和星星的圖案,並用阿拉伯語包圍:??????????????????-?????????“民族團結政府-利比亞國”的新國徽。
國歌
《zhenzhu真偉大》
歌詞大意:zhenzhu最偉大,洞察侵略者的陰謀。zhenzhu將永遠與受壓迫者同在。我將用信仰和武器保衛祖國。真理之光將在我的手中閃爍。齊聲歌頌,zhenzhu,zhenzhu,zhenzhu最偉大!啊,這個世界的人們,看吧!聽吧!敵軍正在緊逼,妄想消滅我們。我將用正義和槍杆擊退敵人,如果我犧牲,就與敵同歸於盡。共同唱響帝國主義的安魂曲zhenzhu高於一切邪惡的暴君們。zhenzhu最偉大,啊,祖國,讚美zhenzhu。我們抓住暴君的額頭將他滅!
人口民族
【人口】710萬(2022年),主要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爾人。阿拉伯語為國語。絕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9年利比亞全國人口總數677.75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3.6人,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1.08:1。城市和農村人口分別占80.1%和19.9%,城市和農村人口增長率分別為1.83%和1.05%。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26.52%,15-24歲的人口占總人口的17.77%,25-5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46.62%,55-64歲人口占4.97%,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4.12%。全國人口的平均壽命72歲。首都的黎波裏(最大城市)人口115.77萬,占城市總人口的21.64%。2015年,移民人數占利比亞總人口的12.3%。
阿拉伯人占利比亞總人口的87%,柏柏爾人和猶太人占7%,其他少數族裔占3%,包括希臘人,馬耳他,意大利人,埃及人,巴基斯坦人,土耳其人,印第安人和突尼斯人等。
2021年,人口698萬。
政治
政要
利比亞前駐希臘大使穆罕默德尤努斯曼菲當選總統委員會zhuxi。
利比亞“未來運動”政danglingdao人阿卜杜勒哈米德德拜巴當選過渡政府總理。
政局
2011年2月中旬以後,利局勢持續動蕩,民眾示威遊行遭到當局鎮壓後,迅速演變為內戰。反對派在東部城市班加西成立“國家過渡委員會”,與卡紮菲政權分庭抗禮,雙方在多處戰略要地展開激戰。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第1970、1973號決議,對利實施製裁,並授權在利設立“禁飛區”。北約隨後對利發動軍事行動。8月20日,“國家過渡委員會”武裝攻占的黎波裏。10月20日,卡紮菲被俘身亡。10月23日,“國家過渡委員會”宣布全國解放。11月22日成立“過渡政府”。24日宣誓就職。2012年8月8日,利比亞國民議會議長默罕默德阿裏賽裏姆正式接受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zhuxi賈利勒代表的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的權力移交,為期一年多的過渡委正式結束使命並立即解散。
2013年5月,國民大會通過《政治隔離法》,禁止曾在卡紮菲政權時期擔任高官者在新政權中擔任要職,馬格裏夫宣布辭職。6月,國民大會選舉努裏阿布薩赫明(nouriabusahmin)為新議長。2014年3月,紮伊丹總理被國民大會解職,臨時政府國防部長阿卜杜拉薩尼(abduhthinni)任代總理。6月,利比亞舉行國民代表大會(新一屆製憲議會)選舉,7月公布最終選舉結果,8月國民代表大會在利比亞東部城市圖卜魯格舉行首次會議。2014年5月後,利比亞各派政治、軍事鬥爭日趨激烈,局勢急劇惡化。國際社會特別是聯合國逐步加大斡旋力度,主持召開數次利比亞問題國際會議。2015年12月,利比亞各派在摩洛哥簽署《利比亞政治協議》,設立總理委員會,並由其組建民族團結政府。2016年初,總理委員會兩次向國民代表大會提交民族團結政府名單草案,但均遭否決。民族團結政府始終未得到國民代表大會承認。2017年,加桑薩拉邁出任聯合國秘書長利比亞問題特別代表,提出解決利比亞問題的路線圖。2018年5月,法國倡議召開利比亞問題國際會議,會後利比亞各派發表《巴黎宣言》,就年內舉行大選達成初步共識。8月下旬至9月中旬,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再次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經聯合國調解,衝突各派於9月26日達成停火協議。2018年11月中旬,意大利政府倡議召開的利比亞問題國際會議在西西裏島首府巴勒莫舉行,薩拉邁特別代表提出推進利比亞政治過渡“三步走”方案,即2019年上半年先後舉行利比亞全國對話會、製憲公投、總統和議會選舉。2019年4月,利比亞東部國民軍以反恐為名進攻民族團結政府控製的首都的黎波裏,雙方持續在首都周邊激烈交戰。11月,利民族團結政府總理薩拉吉訪問土耳其,同土總統埃爾多安簽署兩國安全合作、海上劃界兩個合作文件。2020年1月5日,土耳其宣布應利民族團結政府要求向利部署軍隊,引發地區國家和歐洲多國強烈反對。1月6日,利東部國民軍宣布攻占沿海城市蘇爾特,並繼續向西推進,在首都的黎波裏郊區同民族團結政府對峙交火。1月19日,利比亞問題柏林峰會召開並發表公報,唿籲在利實現持久停火,重啟政治進程,嚴格執行對利武器禁運,反對外部勢力對利幹涉。2月12日,安理會通過2510號決議,核可柏林峰會公報。4月27日,國民軍司令哈夫塔爾宣布2015年底簽署的《利比亞政治協議》失效,國民軍將根據利人民授權接管國家政權,美國、俄羅斯、法國、土耳其、歐盟等均對此表示反對。此後,民族團結政府在土耳其支持下逐步收複西部戰略要地,重新控製首都的黎波裏周邊並繼續向東追擊,拒絕同國民軍和談。國民軍向東撤退,與民族團結政府在利中部蘇爾特-朱夫拉一線對峙。國際社會積極斡旋,推動利各派重啟談判。聯合國推動利衝突雙方舉行“5+5”聯合軍事委員會談判。10月23日,聯合國促成利衝突雙方簽署停火協議。11月,聯合國主導的利政治對話論壇在突尼斯召開首次會議,推動利各派就政治安排達成共識,並宣布將於2021年12月24日舉行大選。2021年2月5日,利政治對話論壇選舉產生新的總統委員會和過渡政府總理,利前駐希臘大使穆罕默德尤努斯曼菲當選總統委員會zhuxi,利“未來運動”政danglingdao人阿卜杜勒哈米德德拜巴當選過渡政府總理。3月10日,利比亞新一屆過渡政府民族統一政府通過國民代表大會信任投票宣告成立,接替民族團結政府執政直至2021年12月24日利全國大選日。6月23日,德國同聯合國主持召開第二屆利問題柏林會議並發表公報,強調支持利過渡政府及有關各方積極推動按期舉行大選,敦促外國武裝人員和雇傭軍盡快從利撤出。11月12日,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聯合國共同舉辦利比亞問題巴黎峰會,唿籲支持利政治過渡進程並推動按期舉行大選。因利國內各派矛盾尖銳,大選未能如期舉行。2022年2月,利東部國民代表大會推選前內政部長巴沙加為總理組建新過渡政府,現任民族統一政府總理德拜巴拒絕交權。5月,巴沙加試圖進入首都的黎波裏接管政府,其武裝同德拜巴麾下武裝爆發嚴重衝突,巴沙加被迫撤出首都,退踞利中部城市錫爾特履職。8月,分別支持東、西政府的武裝再次在首都爆發武裝衝突。
2020年3月24日,利比亞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截至2022年9月底,累計確診約51萬例,死亡逾6400例。
憲法
1969年12月曾頒布臨時憲法。1973年,卡紮菲發動“文化革命”,宣布停止執行一切現行法律。2011年8月,“國家過渡委員會”公布《利比亞憲法宣言》,在政治過渡階段發揮臨時憲法作用。《利比亞憲法宣言》規定,利比亞將建立多黨製民主國家,實行法治,保障全體人民平等享有基本自由和人權。伊斯蘭教為國教,教法是國家立法的主要依據,國家保護非musilin民眾的宗教信仰自由。《利比亞憲法宣言》還公布了利政治過渡的時間表。2012年2月27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正式公布選舉法最終版本。新選舉法規定,利比亞製憲議會設200個議席,其中120個為獨立候選人席位,其餘80個為政黨席位。議會不為女性單獨設立席位,男性議員與女性議員身份完全平等。
政黨
1969年9月1日,卡紮菲領導“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伊德裏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1977年3月2日,改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出任革命指揮委員會zhuxi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並晉升為上校。此後,卡紮菲執政長達42年。在卡紮菲執政時期,成立政黨被視為“叛國罪”。在2011年利比亞內戰中,卡紮菲政權被推翻。2012年7月7日利比亞舉行了首次多黨製國民議會選舉,主要政黨有:
(1)全國力量聯盟,成立於2012年2月,是利比亞第一個宣布成立的政黨組織,是一個世俗化自由主義政黨。該黨尋求建設一個民主的公民國家,提倡尊重婦女權利和其他民主變革。該黨21世紀初是利比亞國民議會第一大黨,前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執行局zhuxi馬哈茂德吉卜裏勒是該黨zhuxi。
(2)公正與建設黨,是利比亞的一個伊斯蘭主義政黨,由musilin兄弟會成員於2012年3月3日在的黎波裏創建成立。該黨21世紀初是議會第二大黨。
(3)全國陣線黨,是一個利比亞自由主義、世俗主義和進步主義政黨,成立於2012年5月。該黨的前身為1981年成立的反抗卡紮菲統治的抵抗組織——拯救利比亞全國陣線(nationalfrontforthesalvationoflibya,nfsl)。該黨主要活躍於利比亞東部地區,21世紀初是利國民議會第三大黨。
除此之外,還有祖國聯盟和全國中間派黨等其他政黨組織。
政府
【政府】2015年12月,利比亞各派在摩洛哥簽署《利比亞政治協議》,成立總理委員會,行使guojiayuanshou職責,由其負責組建民族團結政府,法伊茲穆斯塔法薩拉吉擔任總理委員會zhuxi兼民族團結政府總理。2021年2月,利政治對話論壇選舉阿卜杜勒哈米德德拜巴為過渡政府總理,3月,新一屆過渡政府民族統一政府獲國民代表大會信任投票宣告成立。2022年2月,利東部國民代表大會推選前內政部長巴沙加為總理組建新過渡政府,但民族統一政府總理德拜巴拒絕交權,利再次出現“兩個政府”並立局麵。5月,利國民代表大會撤換東部政府總理巴沙加,任命哈馬德為新總理。
議會
【議會】卡紮菲政權時期設有總人民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卡紮菲政權被推翻後,2012年7月,利比亞舉行國民大會選舉,共有200名代表當選,穆罕默德尤素福馬格裏夫任首任議長。2013年5月,馬格裏夫議長辭職,努裏阿布薩赫明任新議長。2014年6月,利比亞舉行國民代表大會選舉,以接替任期屆滿的國民大會。8月,國民代表大會在東部城市圖卜魯格召開首次會議,選舉阿吉萊薩利赫伊薩卡維德爾為新議長(至今在任)。但國民大會拒絕停止運作,於同月在的黎波裏宣布重啟運行,阿布薩赫明任議長。2015年12月,利比亞各派在摩洛哥簽署《利比亞政治協議》。根據該協議,國民代表大會成為利比亞最高立法機構,國民大會更名為國家最高委員會,成為利比亞最高諮詢和協商機構。目前,國家最高委員會zhuxi是哈立德邁什裏。
司法
1979年9月卡紮菲宣布由司法人民委員會掌管司法權。原由最高法院等機構基本上被各地革命委員會建立的特別法庭和革命法庭等取代。為統一審判工作,1988年3月成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1990年10月迴複最高法院。
經濟
概況
【經濟】利比亞長期實行單一國營經濟,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曾一度富甲非洲。1992年開始,因洛克比空難問題遭受國際製裁,經濟下滑。1999年聯合國中止對利比亞製裁後,隨著國際油價上升,利比亞石油收入大幅增加,利經濟曾出現較好的發展勢頭。2003年起,利比亞開始實行經濟改革,嚐試建立股票市場,加快部分國營企業和銀行的私有化進程。2011年內戰爆發前,利比亞原油日產量約160萬桶。局勢動蕩使利比亞石油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內戰結束後,利比亞石油生產一度恢複至戰前水平。2014年5月後,利比亞局勢再度動蕩,石油日產量大幅波動。2018年,利比亞石油生產趨向穩定,日產量約95萬桶。2019年4月爆發武裝衝突後,石油生產再次波動。2020年1月,利國民軍宣布關閉中部、東部油田、油港,利原油日產量一度大幅下降至不足10萬桶。2020年9月,國民軍宣布恢複石油生產和出口。2021年利比亞原油產量達到4.1億桶,同比增長310%。2022年4月至7月,由於武裝派別封鎖油田設施,利主要油田油港多次關閉。7月,民族統一政府總理德拜巴任命前央行行長卡達拉接替薩納拉擔任國家石油公司董事長,石油生產和出口逐步恢複,目前原油日產量達120萬桶。
2022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388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465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5.5%。
貨幣名稱:第納爾。
匯率:1美元≈4.99第納爾
利比亞資源豐富,特別是氣儲量十分豐富,是世界主要產油國和石油輸出國之一。這正是利比亞吸引外資的關鍵因素之一。
石油生產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2004年,利比亞原油產量達到160萬桶/日,國內消費約25萬桶/日,淨出口約120萬桶/日(2012)(2004年6月恢複對美出口石油),出口占總產量的83.75%。還出口鐵礦石、花生、皮革等,進口以機器設備、車輛、糧食為大宗。除石油外,天然氣儲量也較多,其它資源有鐵、鉀、錳、磷酸鹽、銅等。1985年石油探明儲量29.18億噸,產油5000餘萬噸,已探明天然氣儲量6053億立方米。主要工業部門是石油開采、煉油,還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發電、采礦、紡織業等。鐵、錳、銅、錫、鋁土、磷灰石、鉀鹽等礦藏尚少開發。可耕地麵積約占全國總麵積的2%。糧食不能自給,大量靠進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花生、柑桔、橄欖、煙草、椰棗、蔬菜等。畜牧業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農業人口一半以上。
工業
利比亞擁有非洲最大的石油儲量,自20世紀50年代發現石油後,利比亞石油開采及煉油工業發展迅速。石油是利比亞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據利比亞統計和人口調查局統計,利比亞出口收入的95%來自石油,占政府收入的99%。利比亞原有油質好,含硫量低,蠟油產量高,廣受原油進口商的青睞。能源部門的巨額收入以及人口相對少,曾使利比亞成為非洲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之一。2012年石油出口創匯達516億美元,日產原油約145萬桶,日出口128萬桶,主要出口至意大利、德國、西班牙、法國等國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油氣工業占到了利比亞出口收入的70%以上。由於國內衝突,自2013年以來,利比亞石油產業遭受了產量、出口、收入銳減。2013年7月,受民兵武裝多次圍攻油田影響,日產原油從戰前每天160萬桶下降至20萬桶以下。此外,石油價格下降更是給利比亞石油收入帶來毀滅性打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4年10月發表的《中東和北非地區經濟展望》報告稱,2014年石油價格下降給政府預算帶來壓力。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5年5月《地區經濟展望:中東和北非》報告稱,利比亞石油出口收入損失重大,超過gdp的20%以上。2015年利比亞石油產量還不到30萬桶/日,遠遠低於卡紮菲倒台之前160萬桶/日。在敵對武裝派係與另外兩個在2014年湧現的反對派政府的聯合控製之下,利比亞國內大批油田與港口紛紛關停。
利比亞南部石油護衛隊控製著alwafa、gulf、al-khamsa、el-feel、el-sharara和senawang六大油田,此外還有大量的油井與石油管道。其中el-sharara和senawang兩個油田已經處於停運狀態。
石油收入是利比亞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幫助飽受戰亂的利比亞恢複經濟,石油輸出國組織同意赦免利比亞石油減產。imf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底利比亞開始大幅增加石油產量,提振了2017年的增長預期。位於的黎波裏的利比亞中央銀行2018年1月稱,2017年利比亞石油總收入達140億美元,遠高於2016的48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9年5月《地區經濟展望:中東和北非》報告顯示,2017年利比亞石油日產量從上年的39萬桶增加到81萬桶。
根據利比亞中央銀行數據,2019年石油和天然氣收入將占總財政收入的92.8%。除石油產業外,利比亞工業還包括石化、鋁、鋼鐵、建材、電力、采礦、紡織業、食品加工、手工業和水泥等。
農業
利比亞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8.9%。農業用地占國土麵積的8.72%;可耕地麵積占全國總麵積的0.98%;水澆地不到1%。利比亞農業非常落後,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花生、柑橘、橄欖、煙草、椰棗、蔬菜、大豆等。2013年農業產值14.18億美元,占gdp的2%,80%的糧食依賴進口。畜牧業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全國有牧場850萬公頃。養殖的牲畜約1160萬頭,主要為牛、羊、駱駝,其中牛107萬頭,羊1038萬隻,駱駝23萬峰。2017年,穀物產量17.82萬噸,減產20%。利比亞近一半的糧食和畜牧產品依賴進口。
金融
利比亞貨幣為第納爾(dinar,簡稱“利第”)。利比亞中央銀行成立於1956年,既是國家中央銀行,又是最大的商業銀行,前利比亞有兩個中央銀行,位於的黎波裏的西部中央銀行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掌管著利比亞的石油收入;而位於東部城市貝達的東部中央銀行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被稱為“平行中央銀行”。利比亞當地主要商業銀行有:新共和國銀行、撒哈拉銀行、瓦哈達銀行、國家商業銀行、農業銀行、城市銀行、商業發展銀行等。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截至2017年,利比亞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分布密度為每10萬人擁有11.8家商業銀行分支,atm機分布密度為每10萬人擁有3.8個atm機。截至2019年,有24家外國銀行在利比亞設立代表機構,包括匯豐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和迪拜國民銀行等。
利比亞證券交易市場(lse),是根據前政府總人委2006年第134號決議和伊曆1369年(公曆2001年)第21號商業法組建。始建於2006年6月3日,於2007年7月1日完成商業注冊,始注冊資本2000萬利第。
對外貿易
由於利比亞是以石油業為主的單一經濟體,除石油及石油衍生品和部分農產品外,90%商品依賴進口。地緣政治危機和衝突嚴重影響了利比亞的貿易環境。據利比亞中央銀行統計,2014年利比亞進出口總額為670.06億利第,其中,出口額為245.11億利第(其中,石油出口額為229.514億利第),進口額為424.95億利第,貿易逆差為179.84億利第,石油占利比亞出口總額的93.6%。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5年和2016年利比亞對外貿易大幅下滑,2017年貨物進出口貿易額迴升至273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63%,出口額增長1.6倍,實現貿易順差。貨物進出口總額占gdp的53.5%。2018年,利比亞貨物和服務貿易占其gdp的118.4%,貨物貿易占gdp的69.8%。
2017年利比亞主要出口目的地為:意大利(占出口總額的19%)、西班牙(12.5%)、法國(11%)、埃及(8.6%)、德國(8.6%)、中國(8.3%)、美國(4.9%)、英國(4.6%)和荷蘭(4.5%)。進口主要貿易夥伴為:中國(占進口總額的13.5%)、土耳其(11.3%)、意大利(6.9%)、韓國(5.9%)、法國(6.4%)和西班牙(4.8%)。主要出口產品為:原油、精煉油、天然氣、化學品等;主要進口產品為:機械、半成品、食品、運輸設備和消費品等。
外資
利比亞於1997年出台了旨在鼓勵外國人投資的第5號法律《鼓勵外國資本投資法》,該法律就外資項目立項的條件、對外資項目的豁免、外國投資者享受的權利和優惠、允許外國投資的領域、外國投資的保護和保障等做出了規定,由隸屬於經貿投資部的外國投資促進局負責實施。此後利比亞對該法進行了多次調整。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20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9年,利比亞吸收外資無統計,對外直接投資3.45億美元;截至2019年底,利比亞吸收外資累計估計為184.62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為209.43億美元。由於利比亞石油資源優勢,外國投資主要集中在石油領域。石油行業的知名跨國公司eni、bp、exxon、shell、omv、repsol等在利比亞石油領域均有投資。由於利比亞的非石油領域工業基礎薄弱、產業鏈缺陷、效率不高等原因,造成投資環境欠佳,其非石油領域吸引外資的總體規模不大。
外商投資的主要領域是服務業(42%)、旅遊業(25%)和房地產業(22%)。戰後利比亞進行重建,水泥廠、鋼廠及製磚廠大量投產。非石油領域的十大外資來源國是英國、美國、馬耳他、阿聯酋、科威特、毛裏求斯、突尼斯、約旦、巴拿馬和意大利。
外國援助
據世界銀行統計,截至2018年,利比亞接受的官方發展援助(oda)淨額為3.03億美元,人均oda從2017年的65.6美元降至45.4美元,淨oda占其國民總收入(gni)的0.57%。截至2018年,利比亞接受發展援助委員會(dac)成員國雙邊援助淨額40,242萬美元,提供捐款最多的國家依次為:德國(1.72億美元)、意大利(6037萬美元)、美國(4464萬美元)、英國(1896萬美元)、瑞士(521萬美元)等。
公元前3世紀,利比亞人在反抗迦太基帝國統治的鬥爭中曾建立統一的努米底亞王國。7世紀,阿拉伯人擊敗拜占庭人,征服當地柏柏爾人,帶來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16世紀,奧斯曼帝國攻占的黎波裏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控製了沿海地區。1912年,利比亞在意土戰爭後成為意大利殖民地。1943年初,法、英分別占領利比亞南、北部。二戰後,由聯合國對利比亞全部領土行使管轄權。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亞宣告獨立,成立聯邦製的利比亞聯合王國,後改名為利比亞王國。1969年9月1日,以卡紮菲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伊德裏斯王朝,成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1977年3月改國名為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1986年4月改國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2011年,卡紮菲政權被推翻。2013年5月,國名定為利比亞國。
利比亞長期實行單一國營經濟,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曾一度富甲非洲,但由於局勢動蕩使石油出口一度停滯。利比亞內戰結束後,利比亞中央政府組建了專門的武裝保護油田,石油產量和出口量一度恢複到接近戰前水平,但2013年下半年,保護石油的部隊領導賈德蘭與中央鬧翻,控製了中東部主要的石油港口。利比亞石油出口銳減。
基本信息
中文名:利比亞國
國家領袖:總統委員會zhuxi曼菲,總理阿卜杜勒哈米德德拜巴。
外文名:stateoflibya??????????
人口數量:710萬(2022年)
簡稱:利比亞
人口密度:3.9萬人/平方公裏
所屬洲:非洲
主要民族:阿拉伯人,柏柏爾人
首都:的黎波裏
主要宗教:伊斯蘭教
主要城市:班加西,蘇爾特
國土麵積:1,759,541平方公裏
國慶日:1951年12月24日
水域率:忽略不計
國歌:《利比亞,利比亞,利比亞》
gdp總計:995億美元
國家代碼:lby
人均gdp:美元
官方語言:阿拉伯語
國際電話區號:+218
貨幣:利比亞第納爾
國際域名縮寫:.ly
時區:utc+2
道路通行:靠右駕駛
政治體製:總統製共和製
國????花:石榴花
最大城市:的黎波裏
人類發展指數:0.771
氣????候:地中海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
別????稱:沙漠王國、幹旱之國
曆史沿革
古代
公元前3世紀,利比亞人在反抗迦太基帝國統治的鬥爭中曾建立統一的努米底亞王國。
7世紀,阿拉伯人打敗拜占庭人,征服當地柏柏爾人,帶來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
16世紀,奧斯曼帝國攻占的黎波裏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控製了沿海地區。
近代
1912年,利比亞在意土戰爭後成為意大利殖民地。
1943年初,法、英分別占領利比亞南、北部。二戰後,由聯合國對利全部領土行使管轄權。
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亞宣告獨立,成立聯邦製聯合王國,伊德裏斯一世成為國王。
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卡紮菲1969年9月1日,以卡紮菲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九月革命,推翻伊德裏斯王朝,成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
1977年3月改國名為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1986年4月改國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卡紮菲時代的利比亞是非洲北部最發達的國家,而且會援助其他非洲國家。
卡紮菲執政時,利比亞政府持有143噸黃金儲備,卡紮菲欲借此創建一個泛非貨幣,與全球現行的美元係統相對抗。利比亞巨大的石油產量,也是美國軍事幹涉利比亞內政的原因。
美國和卡紮菲政權之間的積怨由來已久。1970年6月,利比亞宣布收迴美國設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附近的軍事基地。1980年,美國宣布利比亞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關閉了駐利比亞大使館。1981年,美國海軍的飛機擊落了兩架利比亞飛機,兩國斷交。1986年,時任美國總統裏根下令停止與利比亞的經濟和貿易關係,凍結利比亞在美國的資產。此後,美利接連發生軍事衝突,裏根下令空襲利比亞。1988年12月,美國泛美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機製造爆炸,機上的259名乘客和地麵11人罹難,即洛克比空難,美國認為是兩名利比亞情報官員所為(但當事人始終未認罪)。
美國政府在打敗薩達姆之後,在所謂的“戰後重建”中越陷越深,從而對卡紮菲采取了懷柔政策。而卡紮菲在威懾和利誘的情況下,也選擇了退讓。
1999年,利比亞同意移交兩名疑兇給聯合國受審。
21世紀初,美國已經開始從伊拉克脫身,而且有埃及政變這麽好的機會,美國會趁機順手推動卡紮菲下台。
2003年9月12日,聯合國安理會以13票讚成、2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第1506號決議,決定解除聯合國因1988年洛克比空難和1989年法國聯航空難事件而對利比亞實施的長達11年的製裁。
利比亞戰爭與卡紮菲家族的覆滅
利比亞民眾國的綠色國旗落地,標誌卡紮菲42年統治的終結2011年2月16日起,利比亞多個城市出現抗議活動,要求卡紮菲政府下台,抗議活動向全國蔓延,演變成武裝衝突;3月17日,聯合國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以法國、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利比亞展開“奧德賽黎明”軍事行動;8月21日,反對派攻入的黎波裏;兩天後,占領卡紮菲權力象征的阿齊齊亞兵營,卡紮菲政權正式倒台,反對派成為利比亞執政當局。
10月20日,執政當局稱完全占領卡紮菲殘餘最後一個據點蘇爾特,卡紮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被俘身亡。??執政當局武裝將兩人遺體送至米蘇拉塔一處肉類冷藏庫中向市民展覽了4天??後秘密下葬。卡紮菲身亡後,利比亞分崩離析。
2013年1月9日利比亞國民議會正式批準停止使用“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名稱的決定,改國號為“利比亞國”。
後卡紮菲時代
2011年,卡紮菲政權被推翻。曆史上,利比亞由的黎波裏塔尼亞(西部)、昔蘭尼加(東部)和費讚(南部)三個地區構成。2012年3月6日,利比亞東部的拜爾蓋地區(舊稱“昔蘭尼加”)宣布實行聯邦自治。
2018年12月19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北京宣布其理事會已批準新一批6個意向成員加入,其中包括利比亞。
截至2020年6月,利比亞兩大勢力割據對峙。民族團結政府和支持它的武裝控製的黎波裏等西部地區;國民代表大會與“國民軍”結盟,控製東部和中部地區、南部主要城市及部分西部城市??。
利比亞位於非洲北部,瀕臨地中海,自2011年卡紮菲政權被推翻後陷入動蕩。得到聯合國承認的民族團結政府與支持該政府的武裝力量,控製利比亞西部部分地區。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則與“國民軍”結盟,主要控製東部和中部地區。
2023年10月19日,聯合國安理會19日通過兩項決議,分別延長針對海地黑幫的製裁措施和針對利比亞石油非法出口的禁令。
安理會還一致通過第2701號決議,將針對利比亞石油非法出口的禁令延長15個月至2025年2月1日,將協助利比亞製裁委員會工作的專家小組的授權延長至2025年2月15日。決議要求聯合國會員國切實執行對利比亞的武器禁運以及旅行禁令和資產凍結等製裁措施,避免軍事介入利比亞衝突或采取加劇衝突的其他行動。決議敦促利比亞各方全麵落實2020年10月23日停火協議,敦促聯合國會員國尊重和支持該停火協議的全麵落實,包括立即從利比亞撤出外國軍隊和雇傭軍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利比亞行政區劃利比亞地處非洲北部,位於東經9°-25°,北緯18°-33°。利比亞國土麵積175.954萬平方公裏,東西長(從東部的ghat到alkufrah)1196.81公裏,南北長(從南部的zawiyah到ghan)922.25公裏。東接埃及和蘇丹,西鄰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南界尼日爾和乍得,北瀕地中海,海岸線長1900餘公裏。
地形地貌
利比亞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沿海和東北部內陸區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其他地區基本上為沙礫覆蓋,為向北傾斜的高原和內陸盆地。最高海拔2267米(在bikkubitti),高原上分布一些海拔500米到1,500米左右的山脈,最低海拔-47米(在sabkhatghuzayyi)。高原和意大利隔海相望,境內無常年河流,無大湖泊,但地下水資源豐富,井泉分布較廣,成為主要水源。
水文
利比亞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為主要水源。
氣候
利比亞北部沿海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冬暖多雨,夏熱幹燥。夏季常受來自南部撒哈拉沙漠的幹熱風的侵害,氣溫可高達50c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為100-600毫米。內陸區屬熱帶沙漠氣候,幹熱少雨。季節和晝夜溫差均較大,冬季平均氣溫為15c,夏季平均氣溫為35c;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幹燥的地區之一。
時區
格林尼治中午12時,為利比亞14時,即北京時間20時。
自然資源
石油和天然氣探明儲量位居非洲第一,分別為430億桶和1.54萬億立方米。以石油為主,利比亞石油儲量430億桶,其次為天然氣,探明儲量達1.54萬億立方米,居非洲第四位。目前受到東部地區封鎖油田港口影響,利比亞石油生產由戰前的130萬桶/日下降至約20萬桶/日。
沿海水產主要有金槍魚、沙丁魚、海綿等。全國森林總麵積2200平方公裏。
截止2014年9月統計,利比亞天然氣儲量1.54萬億立方米,居非洲第四位。
利比亞其他資源有鐵(蘊藏量20-30億噸)、鉀、錳、磷酸鹽、銅、錫、硫碘、鋁礬土等。沿海水產主要有金槍魚、沙丁魚、海綿等。
行政區劃
區劃
1990年利比亞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將原來的13省合並為7個省,下設42個地區。各省名稱如下:沙拉拉、巴延奧盧、五點、蘇爾特灣、的黎波裏、綠山、西山。
主要城市:的黎波裏、班加西、米蘇拉塔、紮維耶、塞卜哈、貝達、艾季達比耶、德爾納、圖卜魯格、邁爾季、茲利坦。
主要城市
首都的黎波裏市(tripoli),位於沿海西北部,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人口約200多萬;是利比亞政治、文化和商業中心,也是利比亞重要港口之一,每年經此進口貨物量占全國進口貨物總量的60%,達500萬噸。其他主要城市有:
班加西市(benghazi)。利比亞第二大城市,位於沿海東北部,距的黎波裏市約1000公裏,人口100多萬;是利比亞重要的商業城市和港口,每年經此進口貨物量占全國進口貨物量的30%。班加西是利比亞王國時期的首都,也是2011年2月利比亞革命的發源地。2013年,國家石油公司(noc)、利比亞航空公司、利比亞保險公司和利比亞國家投資公司從的黎波裏遷至班加西。
蘇爾特市(surt)。新興的沿海城市,距的黎波裏市約600公裏。利比亞政府主要機構均設於此。米蘇拉塔市(misurata)。位於的黎波裏市以東240公裏,建有利比亞唯一的鋼鐵聯合企業,該市隨著鋼鐵廠及其附屬設施的興建而繁榮起來。人口40多萬。
拉斯烏努夫市(rasalunuf)。位於班加西市以西300公裏,是重要的石油出口港,建有利比亞最大的煉油廠,設計能力達日煉原油22萬桶;並建有號稱非洲最大的聯合化工企業,設計能力為年產聚乙烯16萬噸。
卜雷加市(burayqah)。重要的化學工業城市,建有氨水廠、尿素廠、甲醇廠及乙烯廠等石油化工廠。
塞卜哈市(sebha)。利比亞南部重鎮,位於西南部的沙漠地區,位於的黎波裏市以南740公裏,人口10多萬。
國家象征
國名
卡紮菲執政時期國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thegreatsocialistpeopleslibyanarabjamahiriya),2011年,卡紮菲政權被推翻,國名暫定為利比亞(libya)。2013年1月9日利比亞國民大會(議會)正式批準停止使用“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名稱的決定,報道稱,國會大會議員們批準了“利比亞國”(stateoflibya)作為現國名,在新憲法確立以前,將一直使用這一國名。國民大會領導層的消息稱,“通過這個決定的目的是讓政府可以修改所有官方文件,這些文件至今仍采用以前的國名。”國名源於希臘語,意為“白種人居住的地方”。
國旗
利比亞國旗為紅、黑、綠三色橫旗。中間黑色帶子代表昔蘭尼加地區,闊度是紅色和綠色帶子的兩倍。黑色帶子中央的新月和五芒星是多數阿拉伯musilin國家的傳統標誌,這個設計來源自塞努西musilin教派黑底新月五芒星旗。紅色帶子代表費讚地區,亦象征人民的鮮血;而綠色帶子代表的黎波裏塔尼亞地區和伊斯蘭教,亦是繁榮的象征。
國徽
利比亞自2011年利比亞內戰後,利比亞政府尚未設計確定新國徽。2013年起,利比亞國駐外使館及護照所使用的星月徽章作為國徽。
2021年3月16日,利比亞新民族團結政府正式上任。??根據利比亞政府網的信息顯示,政府采用了包含新月和星星的圖案,並用阿拉伯語包圍:??????????????????-?????????“民族團結政府-利比亞國”的新國徽。
國歌
《zhenzhu真偉大》
歌詞大意:zhenzhu最偉大,洞察侵略者的陰謀。zhenzhu將永遠與受壓迫者同在。我將用信仰和武器保衛祖國。真理之光將在我的手中閃爍。齊聲歌頌,zhenzhu,zhenzhu,zhenzhu最偉大!啊,這個世界的人們,看吧!聽吧!敵軍正在緊逼,妄想消滅我們。我將用正義和槍杆擊退敵人,如果我犧牲,就與敵同歸於盡。共同唱響帝國主義的安魂曲zhenzhu高於一切邪惡的暴君們。zhenzhu最偉大,啊,祖國,讚美zhenzhu。我們抓住暴君的額頭將他滅!
人口民族
【人口】710萬(2022年),主要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爾人。阿拉伯語為國語。絕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9年利比亞全國人口總數677.75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3.6人,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1.08:1。城市和農村人口分別占80.1%和19.9%,城市和農村人口增長率分別為1.83%和1.05%。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26.52%,15-24歲的人口占總人口的17.77%,25-5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46.62%,55-64歲人口占4.97%,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4.12%。全國人口的平均壽命72歲。首都的黎波裏(最大城市)人口115.77萬,占城市總人口的21.64%。2015年,移民人數占利比亞總人口的12.3%。
阿拉伯人占利比亞總人口的87%,柏柏爾人和猶太人占7%,其他少數族裔占3%,包括希臘人,馬耳他,意大利人,埃及人,巴基斯坦人,土耳其人,印第安人和突尼斯人等。
2021年,人口698萬。
政治
政要
利比亞前駐希臘大使穆罕默德尤努斯曼菲當選總統委員會zhuxi。
利比亞“未來運動”政danglingdao人阿卜杜勒哈米德德拜巴當選過渡政府總理。
政局
2011年2月中旬以後,利局勢持續動蕩,民眾示威遊行遭到當局鎮壓後,迅速演變為內戰。反對派在東部城市班加西成立“國家過渡委員會”,與卡紮菲政權分庭抗禮,雙方在多處戰略要地展開激戰。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第1970、1973號決議,對利實施製裁,並授權在利設立“禁飛區”。北約隨後對利發動軍事行動。8月20日,“國家過渡委員會”武裝攻占的黎波裏。10月20日,卡紮菲被俘身亡。10月23日,“國家過渡委員會”宣布全國解放。11月22日成立“過渡政府”。24日宣誓就職。2012年8月8日,利比亞國民議會議長默罕默德阿裏賽裏姆正式接受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zhuxi賈利勒代表的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的權力移交,為期一年多的過渡委正式結束使命並立即解散。
2013年5月,國民大會通過《政治隔離法》,禁止曾在卡紮菲政權時期擔任高官者在新政權中擔任要職,馬格裏夫宣布辭職。6月,國民大會選舉努裏阿布薩赫明(nouriabusahmin)為新議長。2014年3月,紮伊丹總理被國民大會解職,臨時政府國防部長阿卜杜拉薩尼(abduhthinni)任代總理。6月,利比亞舉行國民代表大會(新一屆製憲議會)選舉,7月公布最終選舉結果,8月國民代表大會在利比亞東部城市圖卜魯格舉行首次會議。2014年5月後,利比亞各派政治、軍事鬥爭日趨激烈,局勢急劇惡化。國際社會特別是聯合國逐步加大斡旋力度,主持召開數次利比亞問題國際會議。2015年12月,利比亞各派在摩洛哥簽署《利比亞政治協議》,設立總理委員會,並由其組建民族團結政府。2016年初,總理委員會兩次向國民代表大會提交民族團結政府名單草案,但均遭否決。民族團結政府始終未得到國民代表大會承認。2017年,加桑薩拉邁出任聯合國秘書長利比亞問題特別代表,提出解決利比亞問題的路線圖。2018年5月,法國倡議召開利比亞問題國際會議,會後利比亞各派發表《巴黎宣言》,就年內舉行大選達成初步共識。8月下旬至9月中旬,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再次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經聯合國調解,衝突各派於9月26日達成停火協議。2018年11月中旬,意大利政府倡議召開的利比亞問題國際會議在西西裏島首府巴勒莫舉行,薩拉邁特別代表提出推進利比亞政治過渡“三步走”方案,即2019年上半年先後舉行利比亞全國對話會、製憲公投、總統和議會選舉。2019年4月,利比亞東部國民軍以反恐為名進攻民族團結政府控製的首都的黎波裏,雙方持續在首都周邊激烈交戰。11月,利民族團結政府總理薩拉吉訪問土耳其,同土總統埃爾多安簽署兩國安全合作、海上劃界兩個合作文件。2020年1月5日,土耳其宣布應利民族團結政府要求向利部署軍隊,引發地區國家和歐洲多國強烈反對。1月6日,利東部國民軍宣布攻占沿海城市蘇爾特,並繼續向西推進,在首都的黎波裏郊區同民族團結政府對峙交火。1月19日,利比亞問題柏林峰會召開並發表公報,唿籲在利實現持久停火,重啟政治進程,嚴格執行對利武器禁運,反對外部勢力對利幹涉。2月12日,安理會通過2510號決議,核可柏林峰會公報。4月27日,國民軍司令哈夫塔爾宣布2015年底簽署的《利比亞政治協議》失效,國民軍將根據利人民授權接管國家政權,美國、俄羅斯、法國、土耳其、歐盟等均對此表示反對。此後,民族團結政府在土耳其支持下逐步收複西部戰略要地,重新控製首都的黎波裏周邊並繼續向東追擊,拒絕同國民軍和談。國民軍向東撤退,與民族團結政府在利中部蘇爾特-朱夫拉一線對峙。國際社會積極斡旋,推動利各派重啟談判。聯合國推動利衝突雙方舉行“5+5”聯合軍事委員會談判。10月23日,聯合國促成利衝突雙方簽署停火協議。11月,聯合國主導的利政治對話論壇在突尼斯召開首次會議,推動利各派就政治安排達成共識,並宣布將於2021年12月24日舉行大選。2021年2月5日,利政治對話論壇選舉產生新的總統委員會和過渡政府總理,利前駐希臘大使穆罕默德尤努斯曼菲當選總統委員會zhuxi,利“未來運動”政danglingdao人阿卜杜勒哈米德德拜巴當選過渡政府總理。3月10日,利比亞新一屆過渡政府民族統一政府通過國民代表大會信任投票宣告成立,接替民族團結政府執政直至2021年12月24日利全國大選日。6月23日,德國同聯合國主持召開第二屆利問題柏林會議並發表公報,強調支持利過渡政府及有關各方積極推動按期舉行大選,敦促外國武裝人員和雇傭軍盡快從利撤出。11月12日,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聯合國共同舉辦利比亞問題巴黎峰會,唿籲支持利政治過渡進程並推動按期舉行大選。因利國內各派矛盾尖銳,大選未能如期舉行。2022年2月,利東部國民代表大會推選前內政部長巴沙加為總理組建新過渡政府,現任民族統一政府總理德拜巴拒絕交權。5月,巴沙加試圖進入首都的黎波裏接管政府,其武裝同德拜巴麾下武裝爆發嚴重衝突,巴沙加被迫撤出首都,退踞利中部城市錫爾特履職。8月,分別支持東、西政府的武裝再次在首都爆發武裝衝突。
2020年3月24日,利比亞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截至2022年9月底,累計確診約51萬例,死亡逾6400例。
憲法
1969年12月曾頒布臨時憲法。1973年,卡紮菲發動“文化革命”,宣布停止執行一切現行法律。2011年8月,“國家過渡委員會”公布《利比亞憲法宣言》,在政治過渡階段發揮臨時憲法作用。《利比亞憲法宣言》規定,利比亞將建立多黨製民主國家,實行法治,保障全體人民平等享有基本自由和人權。伊斯蘭教為國教,教法是國家立法的主要依據,國家保護非musilin民眾的宗教信仰自由。《利比亞憲法宣言》還公布了利政治過渡的時間表。2012年2月27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正式公布選舉法最終版本。新選舉法規定,利比亞製憲議會設200個議席,其中120個為獨立候選人席位,其餘80個為政黨席位。議會不為女性單獨設立席位,男性議員與女性議員身份完全平等。
政黨
1969年9月1日,卡紮菲領導“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伊德裏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1977年3月2日,改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出任革命指揮委員會zhuxi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並晉升為上校。此後,卡紮菲執政長達42年。在卡紮菲執政時期,成立政黨被視為“叛國罪”。在2011年利比亞內戰中,卡紮菲政權被推翻。2012年7月7日利比亞舉行了首次多黨製國民議會選舉,主要政黨有:
(1)全國力量聯盟,成立於2012年2月,是利比亞第一個宣布成立的政黨組織,是一個世俗化自由主義政黨。該黨尋求建設一個民主的公民國家,提倡尊重婦女權利和其他民主變革。該黨21世紀初是利比亞國民議會第一大黨,前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執行局zhuxi馬哈茂德吉卜裏勒是該黨zhuxi。
(2)公正與建設黨,是利比亞的一個伊斯蘭主義政黨,由musilin兄弟會成員於2012年3月3日在的黎波裏創建成立。該黨21世紀初是議會第二大黨。
(3)全國陣線黨,是一個利比亞自由主義、世俗主義和進步主義政黨,成立於2012年5月。該黨的前身為1981年成立的反抗卡紮菲統治的抵抗組織——拯救利比亞全國陣線(nationalfrontforthesalvationoflibya,nfsl)。該黨主要活躍於利比亞東部地區,21世紀初是利國民議會第三大黨。
除此之外,還有祖國聯盟和全國中間派黨等其他政黨組織。
政府
【政府】2015年12月,利比亞各派在摩洛哥簽署《利比亞政治協議》,成立總理委員會,行使guojiayuanshou職責,由其負責組建民族團結政府,法伊茲穆斯塔法薩拉吉擔任總理委員會zhuxi兼民族團結政府總理。2021年2月,利政治對話論壇選舉阿卜杜勒哈米德德拜巴為過渡政府總理,3月,新一屆過渡政府民族統一政府獲國民代表大會信任投票宣告成立。2022年2月,利東部國民代表大會推選前內政部長巴沙加為總理組建新過渡政府,但民族統一政府總理德拜巴拒絕交權,利再次出現“兩個政府”並立局麵。5月,利國民代表大會撤換東部政府總理巴沙加,任命哈馬德為新總理。
議會
【議會】卡紮菲政權時期設有總人民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卡紮菲政權被推翻後,2012年7月,利比亞舉行國民大會選舉,共有200名代表當選,穆罕默德尤素福馬格裏夫任首任議長。2013年5月,馬格裏夫議長辭職,努裏阿布薩赫明任新議長。2014年6月,利比亞舉行國民代表大會選舉,以接替任期屆滿的國民大會。8月,國民代表大會在東部城市圖卜魯格召開首次會議,選舉阿吉萊薩利赫伊薩卡維德爾為新議長(至今在任)。但國民大會拒絕停止運作,於同月在的黎波裏宣布重啟運行,阿布薩赫明任議長。2015年12月,利比亞各派在摩洛哥簽署《利比亞政治協議》。根據該協議,國民代表大會成為利比亞最高立法機構,國民大會更名為國家最高委員會,成為利比亞最高諮詢和協商機構。目前,國家最高委員會zhuxi是哈立德邁什裏。
司法
1979年9月卡紮菲宣布由司法人民委員會掌管司法權。原由最高法院等機構基本上被各地革命委員會建立的特別法庭和革命法庭等取代。為統一審判工作,1988年3月成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1990年10月迴複最高法院。
經濟
概況
【經濟】利比亞長期實行單一國營經濟,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曾一度富甲非洲。1992年開始,因洛克比空難問題遭受國際製裁,經濟下滑。1999年聯合國中止對利比亞製裁後,隨著國際油價上升,利比亞石油收入大幅增加,利經濟曾出現較好的發展勢頭。2003年起,利比亞開始實行經濟改革,嚐試建立股票市場,加快部分國營企業和銀行的私有化進程。2011年內戰爆發前,利比亞原油日產量約160萬桶。局勢動蕩使利比亞石油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內戰結束後,利比亞石油生產一度恢複至戰前水平。2014年5月後,利比亞局勢再度動蕩,石油日產量大幅波動。2018年,利比亞石油生產趨向穩定,日產量約95萬桶。2019年4月爆發武裝衝突後,石油生產再次波動。2020年1月,利國民軍宣布關閉中部、東部油田、油港,利原油日產量一度大幅下降至不足10萬桶。2020年9月,國民軍宣布恢複石油生產和出口。2021年利比亞原油產量達到4.1億桶,同比增長310%。2022年4月至7月,由於武裝派別封鎖油田設施,利主要油田油港多次關閉。7月,民族統一政府總理德拜巴任命前央行行長卡達拉接替薩納拉擔任國家石油公司董事長,石油生產和出口逐步恢複,目前原油日產量達120萬桶。
2022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388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465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5.5%。
貨幣名稱:第納爾。
匯率:1美元≈4.99第納爾
利比亞資源豐富,特別是氣儲量十分豐富,是世界主要產油國和石油輸出國之一。這正是利比亞吸引外資的關鍵因素之一。
石油生產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2004年,利比亞原油產量達到160萬桶/日,國內消費約25萬桶/日,淨出口約120萬桶/日(2012)(2004年6月恢複對美出口石油),出口占總產量的83.75%。還出口鐵礦石、花生、皮革等,進口以機器設備、車輛、糧食為大宗。除石油外,天然氣儲量也較多,其它資源有鐵、鉀、錳、磷酸鹽、銅等。1985年石油探明儲量29.18億噸,產油5000餘萬噸,已探明天然氣儲量6053億立方米。主要工業部門是石油開采、煉油,還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發電、采礦、紡織業等。鐵、錳、銅、錫、鋁土、磷灰石、鉀鹽等礦藏尚少開發。可耕地麵積約占全國總麵積的2%。糧食不能自給,大量靠進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花生、柑桔、橄欖、煙草、椰棗、蔬菜等。畜牧業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農業人口一半以上。
工業
利比亞擁有非洲最大的石油儲量,自20世紀50年代發現石油後,利比亞石油開采及煉油工業發展迅速。石油是利比亞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據利比亞統計和人口調查局統計,利比亞出口收入的95%來自石油,占政府收入的99%。利比亞原有油質好,含硫量低,蠟油產量高,廣受原油進口商的青睞。能源部門的巨額收入以及人口相對少,曾使利比亞成為非洲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之一。2012年石油出口創匯達516億美元,日產原油約145萬桶,日出口128萬桶,主要出口至意大利、德國、西班牙、法國等國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油氣工業占到了利比亞出口收入的70%以上。由於國內衝突,自2013年以來,利比亞石油產業遭受了產量、出口、收入銳減。2013年7月,受民兵武裝多次圍攻油田影響,日產原油從戰前每天160萬桶下降至20萬桶以下。此外,石油價格下降更是給利比亞石油收入帶來毀滅性打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4年10月發表的《中東和北非地區經濟展望》報告稱,2014年石油價格下降給政府預算帶來壓力。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5年5月《地區經濟展望:中東和北非》報告稱,利比亞石油出口收入損失重大,超過gdp的20%以上。2015年利比亞石油產量還不到30萬桶/日,遠遠低於卡紮菲倒台之前160萬桶/日。在敵對武裝派係與另外兩個在2014年湧現的反對派政府的聯合控製之下,利比亞國內大批油田與港口紛紛關停。
利比亞南部石油護衛隊控製著alwafa、gulf、al-khamsa、el-feel、el-sharara和senawang六大油田,此外還有大量的油井與石油管道。其中el-sharara和senawang兩個油田已經處於停運狀態。
石油收入是利比亞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幫助飽受戰亂的利比亞恢複經濟,石油輸出國組織同意赦免利比亞石油減產。imf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底利比亞開始大幅增加石油產量,提振了2017年的增長預期。位於的黎波裏的利比亞中央銀行2018年1月稱,2017年利比亞石油總收入達140億美元,遠高於2016的48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9年5月《地區經濟展望:中東和北非》報告顯示,2017年利比亞石油日產量從上年的39萬桶增加到81萬桶。
根據利比亞中央銀行數據,2019年石油和天然氣收入將占總財政收入的92.8%。除石油產業外,利比亞工業還包括石化、鋁、鋼鐵、建材、電力、采礦、紡織業、食品加工、手工業和水泥等。
農業
利比亞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8.9%。農業用地占國土麵積的8.72%;可耕地麵積占全國總麵積的0.98%;水澆地不到1%。利比亞農業非常落後,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花生、柑橘、橄欖、煙草、椰棗、蔬菜、大豆等。2013年農業產值14.18億美元,占gdp的2%,80%的糧食依賴進口。畜牧業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全國有牧場850萬公頃。養殖的牲畜約1160萬頭,主要為牛、羊、駱駝,其中牛107萬頭,羊1038萬隻,駱駝23萬峰。2017年,穀物產量17.82萬噸,減產20%。利比亞近一半的糧食和畜牧產品依賴進口。
金融
利比亞貨幣為第納爾(dinar,簡稱“利第”)。利比亞中央銀行成立於1956年,既是國家中央銀行,又是最大的商業銀行,前利比亞有兩個中央銀行,位於的黎波裏的西部中央銀行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掌管著利比亞的石油收入;而位於東部城市貝達的東部中央銀行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被稱為“平行中央銀行”。利比亞當地主要商業銀行有:新共和國銀行、撒哈拉銀行、瓦哈達銀行、國家商業銀行、農業銀行、城市銀行、商業發展銀行等。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截至2017年,利比亞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分布密度為每10萬人擁有11.8家商業銀行分支,atm機分布密度為每10萬人擁有3.8個atm機。截至2019年,有24家外國銀行在利比亞設立代表機構,包括匯豐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和迪拜國民銀行等。
利比亞證券交易市場(lse),是根據前政府總人委2006年第134號決議和伊曆1369年(公曆2001年)第21號商業法組建。始建於2006年6月3日,於2007年7月1日完成商業注冊,始注冊資本2000萬利第。
對外貿易
由於利比亞是以石油業為主的單一經濟體,除石油及石油衍生品和部分農產品外,90%商品依賴進口。地緣政治危機和衝突嚴重影響了利比亞的貿易環境。據利比亞中央銀行統計,2014年利比亞進出口總額為670.06億利第,其中,出口額為245.11億利第(其中,石油出口額為229.514億利第),進口額為424.95億利第,貿易逆差為179.84億利第,石油占利比亞出口總額的93.6%。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5年和2016年利比亞對外貿易大幅下滑,2017年貨物進出口貿易額迴升至273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63%,出口額增長1.6倍,實現貿易順差。貨物進出口總額占gdp的53.5%。2018年,利比亞貨物和服務貿易占其gdp的118.4%,貨物貿易占gdp的69.8%。
2017年利比亞主要出口目的地為:意大利(占出口總額的19%)、西班牙(12.5%)、法國(11%)、埃及(8.6%)、德國(8.6%)、中國(8.3%)、美國(4.9%)、英國(4.6%)和荷蘭(4.5%)。進口主要貿易夥伴為:中國(占進口總額的13.5%)、土耳其(11.3%)、意大利(6.9%)、韓國(5.9%)、法國(6.4%)和西班牙(4.8%)。主要出口產品為:原油、精煉油、天然氣、化學品等;主要進口產品為:機械、半成品、食品、運輸設備和消費品等。
外資
利比亞於1997年出台了旨在鼓勵外國人投資的第5號法律《鼓勵外國資本投資法》,該法律就外資項目立項的條件、對外資項目的豁免、外國投資者享受的權利和優惠、允許外國投資的領域、外國投資的保護和保障等做出了規定,由隸屬於經貿投資部的外國投資促進局負責實施。此後利比亞對該法進行了多次調整。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20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9年,利比亞吸收外資無統計,對外直接投資3.45億美元;截至2019年底,利比亞吸收外資累計估計為184.62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為209.43億美元。由於利比亞石油資源優勢,外國投資主要集中在石油領域。石油行業的知名跨國公司eni、bp、exxon、shell、omv、repsol等在利比亞石油領域均有投資。由於利比亞的非石油領域工業基礎薄弱、產業鏈缺陷、效率不高等原因,造成投資環境欠佳,其非石油領域吸引外資的總體規模不大。
外商投資的主要領域是服務業(42%)、旅遊業(25%)和房地產業(22%)。戰後利比亞進行重建,水泥廠、鋼廠及製磚廠大量投產。非石油領域的十大外資來源國是英國、美國、馬耳他、阿聯酋、科威特、毛裏求斯、突尼斯、約旦、巴拿馬和意大利。
外國援助
據世界銀行統計,截至2018年,利比亞接受的官方發展援助(oda)淨額為3.03億美元,人均oda從2017年的65.6美元降至45.4美元,淨oda占其國民總收入(gni)的0.57%。截至2018年,利比亞接受發展援助委員會(dac)成員國雙邊援助淨額40,242萬美元,提供捐款最多的國家依次為:德國(1.72億美元)、意大利(6037萬美元)、美國(4464萬美元)、英國(1896萬美元)、瑞士(521萬美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