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王國(阿拉伯語:????????????,英語:thekingdomofbahrain),簡稱巴林(bahrain),位於波斯灣西南部的島國,介於卡塔爾和沙特阿拉伯之間,與沙特有跨海大橋相連接。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炎熱、潮濕,7至9月平均氣溫為36c。冬季溫涼時有降雨,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氣溫10c-20c。其他時間(3至5月、10至11月)氣溫在20c-30c。年平均降水量71毫米,國土麵積779.95平方千米。巴林全國分為4個省,分別是首都省、穆哈拉克省、北方省、南方省,首都為麥納麥。截至2022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顯示,巴林王國人口150萬,外籍人占55%。


    公元前3000年即建有城市。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到此。公元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隸屬巴士拉省。1507年至1602年遭葡萄牙人占領。1602年至1782年處於波斯帝國的統治之下。1783年宣告獨立。1820年英國入侵巴林,強迫其簽訂波斯灣和平條約。1880年淪為英國保護國。1971年3月英國宣布其同波斯灣諸酋長國簽訂的所有條約在同年年底終止。1971年8月15日巴林宣告獨立並建立巴林國。2002年更改國名為巴林王國。


    巴林是海灣地區最早開采石油的國家,奉行自由經濟政策,1995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注重經濟多元化發展,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擴大對外開放。巴林鋁業較發達,鋁製品是巴林重要出口產品。2021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國內生產總值:391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6.8%。


    基本信息


    中文名:巴林王國


    英文名稱:thekingdomofbahrain


    簡稱:巴林


    所屬洲:亞洲


    首都:麥納麥


    主要城市:麥納麥


    國慶日:1971年8月15日


    國歌:《我們的巴林》


    國家代碼:bhr


    官方語言:阿拉伯語


    貨幣:巴林第納爾


    時區:utc+3


    政治體製:二元製君主立憲製


    國家領袖:國王哈馬德本伊薩阿勒哈利法


    人口數量:136.2萬人(2014年)


    人口密度:1646人/平方公裏


    主要民族:阿拉伯民族


    主要宗教:伊斯蘭教


    國土麵積:750平方公裏


    水域率:0%


    國際電話區號:+973


    國際域名縮寫:.bh


    道路通行:靠右行駛


    國名釋義:來自阿拉伯語,意為“兩個海”


    與中國關係:1989年4月18日建交


    人均收入:美元(2013年)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17.9公噸(2011年)


    出生時預計壽命:77歲(2013年)


    收入水平:高收入非經合組織國家


    人類發展指數:0.815(2014年)


    曆史


    公元前3000年左右蘇美爾人定居並建有城市。


    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定居於此,成為當時重要的貿易中心。


    公元前6世紀起先後被伊朗的波斯帝國和薩珊王朝占據。


    公元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巴士拉省的一部分。


    1507-1602年被葡萄牙人占領(1521年的巴林之戰後被實際攻占,葡萄牙人於1559年的巴林圍攻戰打退了奧斯曼帝國的進攻)。894年,巴林的卡爾馬特派發動起義,脫離阿拉伯帝國建立了獨立政權卡爾馬特共和國,1077年被阿拔斯王朝吞並。


    1602-1702年被伊朗人占領,隸屬於薩非王朝法爾斯省。


    1703年趕走波斯人,宣布獨立。1820年英國人入侵,強迫其簽訂波斯灣總和平條約。1880年和1892年英國又先後迫其簽訂政治、軍事條約,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33年英國攫取了巴林石油開采權。


    1957年11月,英政府聲明巴林是“英國保護下的獨立酋長國”。1971年3月英國宣布,英同波斯灣諸酋長國簽訂的所有條約在同年年底終止。


    1971年8月14日,巴林獲得完全獨立,改巴林酋長國名為巴林國。


    2002年2月14日,巴林國改國名為“巴林王國”,guojiayuanshou埃米爾改稱為國王。現政府為君主立憲。由元首授權“國務會議”掌理行政。國會則由44名議員組成,由內閣(國務會議)成員及人民選舉產生。現為阿拉伯聯盟會員國之一,亦為1982年5月26日成立的海灣合作委員會6個成員國之一。對外號稱中立,參加不結盟國家組織。


    地理


    位置境域


    巴林是一個位處沙特阿拉伯東部、鄰近波斯灣西岸,地勢平坦且幹旱的群島。它由一個低沙漠平原上升至134米的最高點煙霧山。巴林總麵積為665平方公裏,但由於填海造陸工程,麵積增加至780平方公裏,較英國曼島稍大。


    地形


    巴林原本為33個島嶼組成的群島,但大量的填海造陸工程已經改變了現況:2008年8月,該國島嶼數量已增至84個。巴林有161公裏的海岸線,而其國界並沒有與其他國家共享。巴林亦宣布擁有22公裏(12海裏)的領海和44公裏(24海裏)的毗連區。巴林島嶼照麵積大小依序為巴林島、侯瓦爾群島、穆哈拉格島烏姆安納珊島與錫特拉島。相對於潮濕、炎熱的夏季,巴林的冬天顯得相當溫和。該國的自然資源包括在近海大量的石油、天然氣以及魚類。可耕地僅占巴林總麵積的2.82%。沙漠占巴林總麵積的92%,巴林的自然災害主要有規律性幹旱與沙塵暴等。


    氣候


    巴林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炎熱、潮濕,7月-9月平均氣溫為35c。冬季溫和宜人,11月-4月氣溫在15-24c之間。年平均降水量77毫米。受到波斯灣北方、伊朗境內的紮格羅斯山脈影響,巴林經常出現低層風。6至7月時,伊拉克及沙特阿拉伯產生的沙塵暴由西北風吹揚至巴林,造成該國能見度降低。巴林夏季非常炎熱。巴林周圍的海域很淺,在夏天會迅速升溫,亦會產生高濕度,尤其是在夜間。在正常狀況下,夏季的氣溫可能會上升至50°c(122°f)。巴林的降雨並不規則且微小,降雨主要發生在冬季,曆史紀錄全年累計最大雨量僅71.8毫米。


    環境問題


    巴林麵臨的環境問題,包括耕地荒漠化、海岸線倒退(珊瑚礁和植被等損害)等。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大型油輪、煉油廠、發電廠等危害,尤其在非法開荒的地方更為嚴重,如都柏利灣。此外,農業和家庭部門過度利用巴林的主要含水層-達曼含水層,導致其鹽化為半鹹水和鹽水水體。因此巴林開始了水化學研究,並確定含水層開始鹽堿化的位置,並劃定其影響的區域。


    自然資源


    生物多樣性


    巴林群島鳥況豐富,擁有超過330種鳥類,其中26種會於巴林繁殖。數以百萬計的候鳥會於秋冬季經過波斯灣地區。其中包含全球瀕危物種翎頜鴇,是巴林秋季普通的候鳥。巴林的許多島嶼和淺海是世界重要的為鸕鶿生育地,於侯瓦爾群島記錄多達10萬對以上。巴林僅有發現18種哺乳動物:羚羊、沙漠兔子和刺蝟是該國常見的野生動物,但是阿拉伯羚羊卻因被獵殺而滅絕。兩棲類和爬蟲類共記載25種,亦有21種蝴蝶和307種植物。海洋生物也相當多元,包括廣泛的海草床和泥灘,斑狀珊瑚礁等,海草床是儒艮和綠海龜等瀕危物種重要的食物來源。2003年,巴林政府禁止在其領海捕捉海牛、海龜和海豚。


    侯瓦爾群島保護區為各種遷徙的海鳥提供了飼養和繁殖地,是國際公認鳥類遷徙的地區之一,亦是全球最大的鸕鶿繁殖地。巴林周圍的群島形成繼澳大利亞之後,世界第二大儒艮聚集地。目前巴林有侯瓦爾群島、馬斯坦島、阿瑞德海灣、都柏利灣及艾爾艾林野生動物園五個指定保護區,其中前四個保護區為海洋環境。


    區劃


    政區


    巴林全國分為5個省,分別是首都省、穆哈拉克省、北方省、中部省和南方省。


    首都省(麥納麥)穆哈拉格省


    巴林中央省巴林北方省


    巴林南方省


    首都


    麥納麥市(manama)麵積達30平方公裏,是巴林的首都,全國第一大城市,全國經濟、交通、貿易和文化中心。同時也是海灣地區重要的金融中心、重要港口及貿易中轉站,享有“波斯灣明珠”的美譽。位於波斯灣中段,巴林島的東北角。氣候溫和,風光旖麗,每年11-3月溫和宜人,6-9月雨水較少,是焱熱的夏季。人口26萬,占巴林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國家象征


    國名


    巴林王國(thekingdomofbahrain),簡稱巴林(bahrain)。


    阿拉伯語巴林ba?rayn是bahr?的雙數型態,所以al-bahrayn就是指“這兩處海洋”。這詞出現在古蘭經五次,但最初並不是指巴林島,而是指東阿拉伯半島。此區域從波斯灣的巴士拉南部延伸,包括巴林、科威特、哈薩綠洲、卡提夫、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伊拉克南部,一直到阿曼北部。整個阿拉伯東部的沿海地帶千年之中都稱作巴林。


    不過在今日,這兩處海洋一般是指巴林島東邊和西邊的海灣,或是島北邊和南邊的海洋,又或是指從地上地下所湧出的鹹水和淡水。另一種說法認為這兩處海洋是指大綠海(波斯灣)和一座哈薩綠洲附近的湖泊。


    1971年8月15日,阿勒哈利法家族統治的巴林酋長國不再是英國的保護國,宣告完全獨立。


    國旗


    巴林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5:3。旗麵由紅、白兩色構成,靠旗杆一側為白色,約占旗麵的1/5,右側為紅色,紅、白相接處為鋸齒狀。


    國徽


    巴林國徽中心是一枚繪有國旗圖案的盾微,周圍簇擁著紅、白兩色華美豔麗的裝飾葉片。國徽頂端曾經繪有一頂象征王室威權的王冠,現已取消。


    人口民族


    截至2022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顯示,巴林王國人口150萬。阿拉伯人約占60%,7580%的居民住在城市裏,外籍人占55%。主要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伊朗、菲律賓和阿曼人。


    政治


    政體


    巴林是二元製君主製酋長國。guojiayuanshou由哈利法家族世襲,掌握政治、經濟和軍事大權。1999年3月6日,巴林老埃米爾伊薩因心髒病突發逝世。王儲哈馬德繼任新埃米爾。新埃米爾繼位後,注意保持內、外政策的連貫性,政權實現了平穩過渡。2002年2月14日,巴林國更名為巴林王國。2006年,巴林政局繼續保持穩定,經濟持續發展。2011年2月,受西亞北非地區部分國家政局突變影響,巴林爆發大規模反政府抗議活動,要求國王解散政府、改善民生、促進民主。應巴林政府要求,海合會軍隊進駐巴林協助維持秩序。2012年以來,巴林國內局勢逐步恢複穩定,但小規模示威遊行時有發生。2013年2月,巴林宣布重啟新一輪全國和解對話,包括反對派在內的各政治派別出席。


    憲法


    獨立後第一部憲法於1973年6月2日頒布,同年12月開始生效。2000年11月,哈馬德埃米爾發表敕令,成立民族憲章全國最高製定委員會,負責製定民族憲章。2001年2月,巴林舉行全國投票,以98.4%的支持率通過了《民族行動憲章》。2002年2月14日,頒布新憲法,改國體為王國製,修改國旗,確定新國歌,埃米爾改稱國王;解散協商議會,設兩院製議會,加強司法獨立,實行三權分立。


    議會


    1970年組成諮詢性質的12人國務委員會,負責內政和外交事務。1972年選出製憲議會。1973年建立國民議會,後被解散。現任國王繼位後,決定恢複議會民主。根據巴林新憲法的規定,2002年10月,巴林成立兩院製國民議會,協商會議由國王任命的40名議員組成;眾議院由40名直選議員組成,議長由議員選出。兩院議員任期均為4年,期滿可連任。國民議會通過的法律草案均需呈國王批準。本屆議會於2010年11月產生。眾議長哈利法本艾哈邁德紮哈拉尼(khalifabinahmedal-dhahrani);協商會議zhuxi阿裏薩利赫本阿卜杜拉薩利赫(alisalehbinabduhalsaleh)。


    2012年8月,巴林修改憲法,進一步擴大國民議會中眾議院權力,包括眾議院有權否決首相提出的組閣名單並對副首相及內閣大臣進行質詢,且有關官員本人必須應詢;有權對首相提出不信任案動議,三分之二議員同意即可通過;國民議會議長由協商會議zhuxi兼任改為由眾議院議長兼任;取消協商會議對內閣大臣的質詢權,使其僅成為立法機構,不再具有監督權;每年審議下年度政府財政預算,監督當年預算執行情況。


    政府


    本屆政府於2010年11月組成,2011年2月進行局部改組。現內閣主要成員:首相哈利法本薩勒曼哈利法(khalifabinsalmankhalifa)、副首相穆罕默德本穆巴拉克哈利法(mohammedbinmubarakkhalifa)、副首相阿裏本哈利法哈利法(alibinkhalifakhalifa)、副首相賈瓦德阿勒阿裏德(jawadarrayed)、副首相哈立德本阿卜杜拉哈利法(khalidbinabduhkhalifa)、國防事務國務大臣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哈利法(mohammedbinabduhkhalifa)、內政事務大臣拉希德本阿卜杜拉哈利法(rashidbinabduhkhalifa)、外交大臣哈立德本艾哈邁德本穆罕默德哈利法(khalidbinahmedbinmohammedkhalifa)、財政大臣艾哈邁德本穆罕默德哈利法(ahmedbinmohammedkhalifa)。


    政要


    國王哈馬德本伊薩阿勒哈利法:前埃米爾伊薩之長子。1950年1月28日生於麥納麥。曾在英、美軍事學院讀書,創建了巴林國防軍。1964年被封為王儲,其後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1971年巴林獨立後任國防大臣。1999年3月6日繼位,成為巴林第11任埃米爾,2002年2月14日改稱國王。喜愛運動,精通英語。已婚,有3子1女。


    首相哈利法本薩勒曼阿勒哈利法:1936年生,國王哈馬德之叔。1957年任教育委員會zhuxi。1959年任政府秘書長。1960年任財政大臣。1966-1970年主持國家行政委員會工作。1970年任國務委員會zhuxi。1973年被任命為首相。曾於2002年5月訪華。


    王儲薩勒曼本哈馬德阿勒哈利法:1969年10月21日生,為巴現任國王長子。1992年2月6日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獲政治學學士學位。1994年獲英國劍橋大學曆史哲學碩士學位。1995年被任命為國防部次大臣。1999年3月9日被立為王儲,同年3月22日被任命為巴林武裝部隊總司令。在國王哈馬德或首相哈利法出國期間任代國王或代首相,並主持內閣工作。已婚,有2子1女。


    經濟


    概況


    巴林是海灣地區最早開采石油的國家。2010年巴開始向多元化經濟發展,建立了煉油、石化及鋁製品工業,大力發展金融業,成為海灣地區銀行和金融中心。


    2012年主要經濟數據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43萬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3.9%


    進出口總額364億美元


    進口151億美元


    出口213億美元


    外匯儲備48.5億美元貨幣:巴林第納爾


    匯率匯率:1美元=0.376第納爾


    貨幣


    巴林第納爾(bahrainidinar),簡稱第納爾。


    1第納爾=1000費爾


    幣值:5、10、25、50、100、500費爾


    巴林第納爾匯率(2013年09月30日):1人民幣=0.0616巴林第納爾,1美元=0.377巴林第納爾,1歐元=0.5088巴林第納爾,1日元=0.0039巴林第納爾。


    工業


    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煉油和煉鋁業、船舶維修等。2008年石油總產量約912萬噸,煉油量約131萬噸,天然氣產量約152億立方米,鋁產量約87萬噸。2011年原油產量約6945.2萬桶,天然氣產量約156.3億立方米,鋁產量約89萬噸。


    農業


    預計可耕地麵積1.1萬公頃,約占全國總麵積的15.5%,截止2014年實際種植麵積4766公頃。農業人口約占勞動力總人口的1.5%。農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約為0.73%,糧食主要靠進口,本地農產品的供給量僅占巴食品需求總量的6%。主要農產品有水果、蔬菜、家禽、海產品等。


    文化


    語言


    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


    宗教


    巴林的國教是伊斯蘭教,大多數巴林公民都是musilin。什葉派和遜尼派在巴林musilin之間的比例沒有官方統計數字,但大約65-75%巴林musilin是什葉派,而巴林的執政當局卻是遜尼派。除了伊斯蘭教外,巴林還有基督宗教和印度教信仰。2010年的人口普查巴林非musilin居民人。


    節日


    獨立日:8月14日(1971年)


    國慶日:12月16日


    風俗


    巴林國人重義氣,待人結友喜親密;願同朋友並肩走,手若挽手增友誼;偏愛獵鷹喜歡馬,更是閑聊好話題;宗教傳統極重視,恪守教規和教義。


    巴林人以待客誠摯熱情而聞名天下。他們在迎送賓客時,總樂於同客人並肩而行,為了表達親密的情感,他們往往還要同來訪客人拉著手一起走路。這是阿拉伯人的一種表達熱情、友好、禮貌的特殊風俗習慣。他們為人實在、講究義氣、慷慨大方、喜歡交友。客人一旦誇獎或讚賞他們的某種東西時,他們一定會把受你讚美的東西送給你的。若你不接受,他們會生氣和產生反感的。


    在巴林人家中做客,你在飯桌上吃得越多,主人會越高興的。因為這樣才真正表達出你喜歡主人做的飯菜,並滿意主人對你的盛情歡迎之意。他們時間觀念較強。他們一般對約會都習慣遵守時間,有按時赴約的傳統。他們特別喜歡以獵鷹或馬為閑聊談論話題,因為這是他們非常喜愛的兩種動物。


    巴林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麵時,習慣先向客人問候,首先說:“阿薩拉姆阿拉伊庫姆”(你好),然後施握手禮並同時說:“凱伊菲哈魯克”(身體好)。他們在與親朋好友相見時,習慣施擁抱和親吻禮(既擁抱的同時與客人相互親吻麵頰)。但這僅限於男性之間。


    巴林人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極少數人信奉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他們認為左手是下賤之手。所以用左手來遞送東西或食物是極不禮貌的,有汙辱人的意思。他們忌諱以酒、女人照片或女人雕塑為禮品相贈。因為這是違犯他們的教規的。他們對當眾接吻極為反對。若被發現輕則會罰款,重則還要被判刑。


    巴林人不喜歡與客人一起談論有爭議的中東政治問題。巴林伊斯蘭教徒恪守教規,他們禁止飲酒,禁食豬肉,也不吃一切怪形食物;他們忌諱使用豬製品,也忌諱話題中談論豬。


    禁忌


    齋戒、朝拜期間不要前往。最好於12月至次年4月往訪。6月至10月又熱又濕。食物幾乎都是進口的,價格偏高。勿飲生水,淡化的海水約占二成,鹽分仍較多,不適於飲用,以改飲礦泉水為宜。吃蔬菜務必洗淨。


    出入境注意事項,商人、旅遊者都可在機場取得停留72小時的簽證,費用是6美元。海關免稅香煙4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草半磅,酒2瓶。貨幣出入無任何限製。小費計程車10%。飯店、旅舍已附加10%於賬單內。


    中國從1956年起,與巴林開始有貿易往來。1976年和1978年由中國貿促會先後兩次組織貿易代表團到巴林舉辦中國商品展銷會,展銷的商品有紡織品、絲綢製品、工藝產品、五金礦產產品、輕工業品、土畜產品、糧油製品、茶葉等,深受巴林人民的歡迎。


    軍事


    巴林係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執行該委員會統一的防禦政策。國王哈馬德本伊薩阿勒哈利法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實行誌願兵役製。武裝部隊總兵力人,其中陸軍8500人,海軍1000人,空軍1500人,國民衛隊等其他人員800人。巴林是美國第5艦隊司令部所在地。


    巴林國王哈馬德2011年3月15日宣布,從即日起,在全國實施為期三個月的緊急狀態。


    巴林國王在緊急狀態令中授予武裝部隊可以采取一切措施維護國家安全和穩定。


    巴林政府14日通過巴林通訊社發表聲明說,應巴林政府要求,沙特和阿聯酋的武裝部隊14日開進巴林,以幫助巴林“維護正處於危險之中的國家安全和秩序”。15日,巴林的反政府示威者和沙特部隊發生衝突,導致一名巴林示威者和一名沙特士兵死亡。巴林國家電視台報道:“鑒於巴林目前持續的局勢……哈馬德國王宣布從周二開始,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為期三個月。”聲明說,哈馬德國王下令武裝部隊司令,利用軍人、警察、國民警衛隊及必要時“任何其他部隊”,去恢複國家秩序。


    聲明裏說的“其他部隊”顯然是指,由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派出的軍隊。


    以沙特為首的波斯灣合作理事會周一派遣1000多名士兵到巴林,協助該國應付反政府示威。波斯灣合作理事會此舉說明,該區域其他國家擔心,巴林的示威活動會蔓延到鄰國。


    巴林首都麥納麥的許多地方至2014年已近乎空置,很多商店和購物中心都關閉,學校也停課。昨天,警察在主要道路設置路障,試圖限製示威者的行動。


    示威者仍駐守珍珠廣場數千名反政府示威者仍然駐守在麥納麥珍珠廣場,該處對反對派而言具有象征意義。不過,反對派領袖還沒有宣布,他們下一步要怎麽走。


    巴林反政府報社wasat的編輯賈穆裏表示,支持政府的暴民昨天清早闖入報社的印刷廠,利用鐵條、棍棒和斧頭,破壞廠內的設施。


    巴林的反對派昨天強烈指責波斯灣合作理事會的軍事行動,稱之為是在占領巴林,並說這將把巴林推向“不宣而戰”的處境。


    交通


    公路


    首都和主要城鎮有公路相連,公路交通便利。2020年,巴林境內公路總長4731千米。其中,鋪裝幹道585千米,二級道路834千米,未鋪裝道路730千米,其他道路2582千米。截至2019年8月底,巴林登記注冊的機動車數量達71.1萬輛,同比增長10%。


    為緩解和改善日益擁擠的地麵交通,巴林計劃修建輕軌,已委托國際諮詢顧問公司進行項目可行性論證。


    巴林通過法赫德國王大橋連接沙特。此外,巴林和沙特之間的第二條大橋——哈馬德國王大橋項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


    鐵路


    巴林目前沒有鐵路。海灣合作委員會第30屆峰會規劃修建連接海灣六國的鐵路網項目,從科威特城延伸至馬斯喀特,投資總額155億美元。線路總長度2170千米,預計為客貨兩用,客運時速200千米,貨運時速80~120千米。目前,各國正在製定詳細的工程設計方案,海合會總秘書處負責協調各國工作,保證工程質量符合國際標準。


    作為海灣合作委員會鐵路網的一部分,巴林—沙特鐵路橋預計長度約30千米。但由於財政困難等原因,巴林段進度落後於海合會整體規劃。2020年,巴林交通部通報哈馬德國王大橋及鐵路等工程最新進展,表示巴林將首期建設25千米線路,設24座車站,載客能力為每日8000~人次。但是尚未確定是地上還是地下設計。待全部四條線路通車後,運營總裏程將達到105千米。


    空運


    巴林是連接東西方的空中交通樞紐,現有5座機場。位於穆哈拉克島的巴林國際機場,飛機日均起落300餘架次,是中東地區繁忙的空港之一。


    巴林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已於2020年初完成,並投入運行。巴林國際機場具備年接待旅客1400萬人次的能力。


    目前,巴林國際機場有41家航空公司入駐,能夠飛往世界大部分國家和主要城市。


    水運


    巴林的哈利法本薩勒曼港於2009年4月正式啟動商業運營,港區麵積為90萬平方米,倉庫麵積為2.36萬平方米,集裝箱堆場可存放標準貨櫃1.08萬個。港口泊位水深15米,長1800米,其中貨櫃船泊位900米、滾裝船泊位600米,客輪泊位300米。港口年吞吐能力110萬個集裝箱,實際吞吐量53萬個。


    此外,巴林還有米納薩勒曼港、穆哈拉克港以及其他6個企業自有的專用碼頭。米納薩勒曼港曾是巴林最大的海港,麵積86.7萬平方米。自哈利法本薩勒曼港於2009年4月正式啟用後,薩勒曼港口便結束了國際商業運行,目前由國防部管理。


    社會


    醫療衛生


    全國實行免費醫療,居民衛生服務普及率達100%,人均壽命73歲。有公立醫院8所,醫療中心41所,醫護人員2000餘人,另有一所軍事醫院。


    教育


    實行免費教育和普及9年一貫製的中等教育製度。教育宗旨是普及和完善教育種類,提高教學水平。巴林大學和阿拉伯海灣大學(由海灣合作委員會資助)分別於1978年和1987年建成開學。此外還有一所成人教育中心。巴林文盲率為4.9%,15至25歲青年受教育率達99%,為中東海灣地區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


    體育


    巴林石油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國家雖然富有,但在體育項目上一直沒有好的表現。從1984年參加奧運會至今隻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取得一枚田徑項目的銅牌。本國體育項目除男足一枝獨秀外,其他項目難與對手抗衡。


    媒體


    巴林全國共有報紙13種,主要報紙有:《海灣日報》(gulfdailynews),《光明日報(brightdaily),《巴林灣日報》(bahraingulfdailynews),《海灣每周鏡報》(gulfweeklymirror),《天天報》(dailynewspaper),《海灣消息報》(gulfnewsreported)等。巴林廣播電台1955年開始播音,用阿拉伯語和英語廣播。有4個波段。巴林電視台共有3個頻道,其中兩個阿拉伯語頻道,一個英語頻道。


    外交


    對外政策


    奉行中立不結盟政策,主張加強海灣國家之間的團結與合作,反對外來勢力幹涉海灣地區事務。巴林係聯合國、阿拉伯國家聯盟和海灣合作委員會的成員國。截止2014年已同156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1981年巴林同5個海灣國家籌組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在中東問題上,巴林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義鬥爭,反對以色列的侵略政策。對兩伊戰爭持中立立場。支持阿拉伯三方委員會為解決黎巴嫩問題所作的努力。同美國關係較密切。巴林與中國於1989年4月18日正式建交。


    巴林同鄰國卡塔爾有領土糾紛。1986年底雙方曾因法什特迪貝爾珊瑚礁群島的主權歸屬問題發生武裝衝突。經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調停,1988年雙方同意協商解決領土爭端。卡塔爾於1991年7月向海牙國際法院提起訴訟。8月,巴林外交部發表聲明,唿籲召開卡塔爾、巴林和沙特阿拉伯3國委員會會議,以求友好解決,或兩國聯合提交國際法院裁決。1992年4月16日卡塔爾發表40號埃米爾令,宣布“卡塔爾領海為12海裏”,17日巴林發表聲明予以拒絕。


    國際立場


    伊朗核問題:主張中東、海灣地區無核化。一方麵認為伊朗有和平利用和發展核能的權利;另一方麵,希望一切核活動應置於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有效監管下,並確保限於民用。對伊核問題升級表示擔憂,強調該問題應通過聯合國安理會及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調解得到最終和平解決,認為任何極端的解決方式都將使本地區陷入災難。


    伊拉克問題:認為一個統一、穩定、擁有主權的伊拉克是中東地區實現和平的基礎。主張聯合國在伊戰後政治安排上發揮主導作用。支持伊政府為實現民族和解采取的措施,要求停止暴力和亂殺無辜,認為外來幹涉是造成武裝襲擊的根源。


    中東問題:支持中東和平進程,主張全麵、公正、持久地解決阿以爭端。要求以色列全麵執行聯合國有關決議,歸還阿拉伯國家被占領土。主張建立巴勒斯坦國。認為哈馬斯通過合法選舉獲得勝利代表了廣大巴勒斯坦人民的意願,其結果應得到各方尊重和認同。希望巴領導人克服分歧,組建民族團結政府。支持在阿盟有關決議和框架內向哈馬斯組成的巴新政府提供財政援助。


    對外關係


    巴美關係


    兩國關係密切,巴係美非北約盟國。美國是巴林重要貿易夥伴。巴主要向美出口鋁錠、鋁粉、氨、服裝及其他工業產品。巴從美主要進口汽車、汽車配件、輪胎、發電機和其他科技產品。美在巴注冊的商業機構達830多家,在巴設立的分公司也有50多家。1999年2月美巴簽署了兩國投資保護協定,巴成為與美簽署類似協定的第一個海灣國家。2004年9月,巴美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2006年8月1日起實施。2006年,美商務部長古鐵雷斯、副國務卿羅伯特等訪巴,巴王儲薩勒曼訪美。


    巴英關係


    同英國有傳統的交往。2006年,巴國王哈馬德、王儲薩勒曼、首相哈利法、外交大臣哈馬德分別訪英,英外交事務國務大臣豪厄爾斯訪巴。


    巴卡關係


    巴林與卡塔爾對兩國海域間的哈瓦爾群島和卡塔爾半島上的祖巴拉地區的歸屬存有爭議,兩國為此曾兵戎相見。卡主張將爭端提交國際法院裁決,國際法院於1995年2月受理此案,但巴方表示反對並抵製了隨後在多哈舉行的第17屆國家首腦會議。後在沙特等調解下,兩國緊張關係趨緩。1999年底2000年初,巴、卡兩國元首實現互訪,雙方就理順兩國關係、盡快實現兩國一體化達成共識,並決定成立以兩國王儲為首的最高混委會,互派大使,卡還開通兩國直航。2000年2月,卡王儲賈西姆訪問巴林,並主持了兩國最高混委會首次會議。4月,巴林王儲薩勒曼訪卡。同月,兩國互派大使到任並遞交了國書。5月,國際法院就卡巴領土糾紛舉行最後一次聽辯會,兩國關係又出現齟齬。2001年3月16日,國際法院就巴、卡爭端做出最終裁決,基本維持了兩國邊界現狀,將巴方要求的祖巴拉地區仍屬卡,卡方提出領土要求的哈瓦爾群島仍劃歸巴,若幹小島重定歸屬,並明確劃分了兩國海上邊界。巴、卡均表示接受裁決。2021年1月,與卡塔爾恢複全麵外交關係。


    巴中關係


    1989年4月18日與中國建交。建交後,兩國關係發展順利。巴首相哈利法(2002年)、國王夫人賽碧凱(2002年)、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2004年)等訪華,巴外交大臣哈立德來華出席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二屆部長級會議(2006年),首相哈利法出席南京第四屆“世界城市論壇”(2008),國防國務大臣謝赫穆罕默德(2009)和國家安全局長謝赫哈利法本阿卜杜勒阿勒哈利法(2009)分別對華進行正式訪問,文化大臣謝赫梅來華出席中阿文化論壇、上海世博會開幕式(2010)、外交國務大臣尼紮爾來華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2010)、工商會zhuxi伊薩姆訪華並出席第108屆廣交會(2010)等。


    與伊朗關係


    2016年1月4日,巴林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並責令伊朗外交人員在48小時內離境。


    與以色列關係


    2020年10月18日,巴林與以色列簽署聯合公報,正式建立全麵外交關係。


    旅遊


    國際賽道


    巴林國際賽道由德國專家赫爾曼蒂爾克設計,用了16個月建設,估計耗資1.5億美元。在施工最高峰時,工地上有3000多人同時在工作。賽道建設用了立方米水泥、8500噸鋼、隻輪胎和5000米國際汽聯製造的護欄。


    從賽道設計來看,f1賽車的平均圈速預計為1分33秒,賽車的平均時速為210公裏。賽場內可容納觀眾,大看台的觀眾席位為席,停車位個。巴林賽道共由六條賽道組成,單圈長5.4m,比賽共進行57圈,總行程308.427km,最大上坡度3.6%,最大下坡度5.6%,有15個彎道,6個左彎,9個右彎,大直路長1090米。在其他指標方麵:巴林賽道修建了高達9層的貴賓觀看塔,賽道的觀眾容量設計為5萬人,包括非永久性席位,其中正麵看台為1萬個,還有可供500個記者工作的媒體中心等等。


    國王大橋


    法赫德國王大橋是分別連接巴林與沙特的跨海公路大橋,大橋全長25公裏,橋麵由瀝青和混凝土鋪設而成,有上下4個汽車道,兩側還有人行道。


    連接沙特的法赫德國王大橋也為巴林的旅遊產業增加了不少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巴林旅遊業的發展。法赫德國王大橋建於1986,截至去年年底,通過該座大橋往來於兩國的總人數達到1億左右。據最新統計,2004年,通過該座大橋抵達巴林王國的人數約為1200萬,而經由巴林國際機場到達的人數則僅為200萬左右,由此可見該座大橋的重要性,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麵反映出沙特遊客對於巴林旅遊業的重大作用。


    塚林


    巴林是波斯灣一個島國,靠近沙特阿拉伯海岸,麵積僅669.4平方公裏,人口不到40萬。主島巴林島562平方公裏,周圍有32個小島。就是這麽一個小島,存在著世界上最大的史前時期的塚林,因被稱為“萬塚之島”、“死島”。這墳林墓海,盤踞在巴林島北部,位於首都麥納麥以西,綿延數十裏,占地30多平方公裏。一個個人工土丘,橫排豎列,蔚為奇觀。從飛機上俯瞰,若萬千起伏的浪頭,似十萬大軍集結的帳篷。1879年,英國人初次進行發掘,才知道這些土丘是墳墓。


    由於年代久遠,前人之墓被泥沙埋沒,後人複葬其上,一層疊一層,終成山丘,最高達10米,比三層樓還高!據不完全統計,全部墳塋當在17萬座以上!對已掘的70多座墳的考證,古墓的曆史上限在公元前三千年的青銅器時代。在墳層之下和墳林附近,發現古人的聚落和城鎮的遺址。由此可見,巴林古代出現過燦爛的文明,有過人口眾多的城市。巴林古墓有兩類。多數是單墓,比較簡陋,可能是葬平民的。墓道用灰石砌成,地上鋪細砂,墓頂蓋石板,墓門開在西方,遺骸頭朝東、足朝西,作弓形側臥。


    雙墓並葬的不多,大概屬上層人物所有。墓如兩層樓,墳頭高出地麵4.6米,直徑20米。墓室設在東向終點,兩側有耳室,底層右牆開了兩個窗戶。


    陪葬品甚為豐富,除了羊、羚羊、狗等動物的骨殖,大量的條紋陶罐、紅釉花瓶、金屬矛頭、匕首外,還有黃金製的辟邪佩物,刻有精細花紋的青銅器、銀器,鴕鳥蛋殼製的飾物,象牙製的小盒子等。


    清真寺


    哈米斯市場清真寺位於麥納麥市郊。建於公元692年,是哈裏發奧馬爾阿卜杜勒阿齊茲時代的,至今還保持完整。考古學家2010年以來在這座保存完好的清真寺下發現伊斯蘭教傳播前的古建築的殘垣斷壁及古墓。


    巴爾巴爾廟


    巴爾巴爾廟位於巴林島北岸巴爾巴爾地區,是一座建於公元前2500年的宏大廟宇遺址。有用石料砌成的大門、大型祭壇、施行宗教滌罪儀式的水池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樓嗩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樓嗩呐並收藏史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