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國(希伯來語:??????????,阿拉伯語:???????????,英語:thestateofisrael),簡稱以色列,位於亞洲西部,東接約旦,東北部與敘利亞為鄰,南連亞喀巴灣,西南部與埃及為鄰,西瀕地中海,北與黎巴嫩接壤,是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屬地中海氣候,地勢東高西低。根據1947年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分治決議的規定,以色列國的麵積為平方千米,目前實際控製麵積約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98千米,全國為6個區,30個分區,31個市。國時首都為特拉維夫,1950年,遷往耶路撒冷,但未獲國際社會普遍承認。截至2022年9月,以色列總人口為959萬人,信奉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官方語言為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通用英語。


    猶太人遠祖是古代閃族支脈,起源於約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後因躲避自然災害遷徙至埃及尼羅河三角洲東部,因而得名“希伯來人”。公元前13世紀末,開始從埃及遷居巴勒斯坦地區。公元前1000年左右,建立以色列國。公元70年,被羅馬人趕出巴勒斯坦地區。19世紀末,猶太人開始大批移居巴勒斯坦地區。1947年11月29日,聯大決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分別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和一個猶太國。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根據該決議正式成立。


    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一個自由民主製國家。以色列工業化程度較高,總體經濟實力較強。除此之外,以色列也是中東地區經濟發展程度、商業自由程度、新聞自由程度和整體人類發展指數最高的國家。


    基本信息


    中文名:以色列國


    國家領袖:艾薩克赫爾佐格、納夫塔利本內特外文名:希伯來語:??????????,阿拉伯語:???????????,英語:thestateofisrael


    人口數量:926萬


    簡稱:以色列


    人口密度:400人/平方公裏


    所屬洲:亞洲


    主要民族:猶太人,阿拉伯人,德魯茲人


    首都:耶路撒冷(法定)、特拉維夫-雅法(實際)


    主要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


    主要城市:海法、特拉維夫


    國土麵積:1.49萬平方公裏


    國慶日:5月14日此為公曆,采用猶太曆


    水域率:2%


    國歌:《希望之歌》


    gdp總計:3854.5億美元


    國家代碼:il


    人均gdp:美元


    官方語言:希伯來語,阿拉伯語


    國際電話區號:+00972


    貨幣:以色列謝克爾(israelshekel)


    國際域名縮寫:.il


    時區:東二區


    道路通行:靠右行駛


    政治體製:議會製共和製


    最大城市:耶路撒冷


    人類發展指數:0.900(2013年)


    夏時製:utc+3


    氣候:地中海氣候


    國花:銀蓮花、油橄欖


    曆史沿革


    以色列聯合王國


    以色列最初是指一個民族而非地名,可查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公元前1211年。在過去3000年的曆史中,猶太人視以色列地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稱之為“聖地”或“應許之地”。以色列在猶太教中具有特別的含義,包括聖殿遺跡和相關的宗教禮儀,都是現代猶太教傳統的重要基礎。根據聖經記載,以色列人的先祖亞伯拉罕原來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後受神唿召,遷居至迦南。以色列的先祖亦曾南下至埃及寄居,在埃及做奴工四百年。直至公元前14世紀,他們才集體離開埃及,迴到迦南定居,並逐漸占領當地。


    大衛王-所羅門王


    大衛王將以色列的都城遷到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為王33年。其子所羅門接任王位。所羅門承接大衛留下的這個強國,就大興土木,建築堡壘、宮室和耶路撒冷的聖殿。所羅門的統治時期可以說是以色列曆史的黃金時代的頂點。


    南北王國時期


    公元前931年所羅門死後,北方的十個支派便馬上脫離以色列聯合王國,由耶盧波安一世做王;而南方的兩個支派,即猶大支派和便雅憫支派,則依然由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領導,自此,約一百多年的以色列聯合王國結束,國家分裂為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


    南部群體(即南國猶大)有兩個部族,以較為強大的部族猶大來命名;而北部群體(即北國以色列)則有10個部族,仍然保持著以色列的名稱。因此,居住在南部猶大地區的人,自此被稱作猶太人;而居住在北部以色列地區的人,便保持以色列人的稱號,從而使猶太人與以色列人一樣,都具有種族和民族,乃至國家的多重意義。。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國被新亞述帝國所滅。南方的猶大王國作為亞述的附庸國苟活至亞述帝國被新巴比倫帝國取代。亞述滅亡後,猶大王國暫時受另一強權埃及第二十六王朝保護(作為埃及的附庸國),公元前588年埃及背棄承諾,撒迴了駐軍,因為沒了保護,新巴比倫帝國於公元前586年滅了猶大王國。


    巴比倫之囚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派兵攻打猶大王國,沒了先前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的保護(埃及為了自身利益不想和巴比倫起衝突),耶路撒冷很快淪陷,遭到了巴比倫軍隊的燒殺搶掠,大批幸存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留下的隻有一些老弱病殘。這次事件史稱“巴比倫囚虜“。


    盡管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但他們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宗教和文化,他們依然在一些祭司和利未人的後裔帶領之下舉行各種宗教活動,並開始在巴比倫建立猶太會堂。猶太人也在這段時間開始編纂典籍,《舊約聖經》被認為是在這段時期編纂的。


    前539年,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第一帝國的居魯士二世所滅。居魯士二世頒布居魯士文書,下令猶太人可以迴去重建家園,不少猶太人便迴到以色列重建耶路撒冷。他們在前520年開始重建第二聖殿,並於前445年至前443年重建耶路撒冷城牆,即今西牆的一部分。


    古典時代及中世紀前期


    經曆過新亞述、新巴比倫、波斯、希臘(以及繼業者托勒密埃及和塞琉古)等古國的統治,猶太人在這一地區逐漸衰落。


    哈斯蒙尼王朝


    由馬加比家族建立,存在在希臘塞琉古帝國時期半獨立國家,被視為獨立的以色列。最終在公元前37年被羅馬人滅亡,後來大希律王被羅馬共和國封為猶太王,開始了希律王朝(英語:herodiandynasty)。大希律王死後,羅馬帝國隨即將猶太地改為猶太行省,委任總督管治,而之後封的猶太王隻是象征性,實權在總督手上。


    羅馬帝國及希律王朝時期


    哈斯蒙尼王朝滅亡後,羅馬人任命了大希律王為猶太人的王,開始了服從羅馬帝國的希律王朝(英語:herodiandynasty)。大希律王統治時期的以色列叫希律猶太王國(英語:herodiankingdomofjudea)(公元前37年-前4年)。


    大希律王死後羅馬帝國將猶太地分為四個郡王統治,均為希律的後代:希律安提帕斯、希律亞基老(英語:herodarchus)、希律菲利普二世(英語:philipthetetrarch)和莎樂美一世。其中統治猶地亞核心地區的分封王希律亞基老因為殘暴統治而於公元6年被羅馬皇帝屋大維罷免,他的領地變為羅馬“猶太行省”,委任羅馬總督/長官管治,而其餘三位分封王:希律安提帕斯、希律菲利普二世和莎樂美一世的領地仍受猶太行省管治,因此三位分封王的存在是象征性。


    《聖經》由新約開始,記載的事件背景多為猶太行省和三位分封王領地等地方。羅馬長官(英語:prefect)的地位及權力亦比由羅馬皇帝指派的猶太地其餘的三位分封王更高。


    公元39及41年,希律亞基帕一世重新獲得整個猶太地,繼大希律王後又一位王作為猶太人的王,直到他在44年死亡,由希律亞基帕二世繼位,但隻擁有加利利和先前希律菲利普二世的封地,猶太行省仍然存在。公元66年和132年,為了反抗羅馬帝國統治,當地猶太人發起了猶太戰爭以及巴爾柯赫巴起義,但均遭到第十海峽軍團的鎮壓,亞基帕二世逃往羅馬城,希律王朝亦在此時終結。


    羅馬帝國後期及東羅馬帝國時期


    公元70年猶太戰爭結束後羅馬繼續管治,在132年的一次大規模起義失敗後,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將猶太人驅逐出這一地區,將地名改為“敘利亞-巴勒斯坦”,從此以色列地/猶太地多了一個家傳戶曉的名字一“巴勒斯坦”。雖然如此,千年來小部分猶太人一直留在巴勒斯坦,但主要的猶太人口從以色列南部移至北部、或其他大陸。猶太教最重要的兩本經籍《密西拿》和《塔木德》經也是在這段時期寫成。


    390年猶太行省正式被拆分為三個省份。395年羅馬帝國分裂後由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繼承。


    中世紀、近代至現代


    公元638年,阿拉伯帝國趁拜占廷帝國剛結束了激烈的拜占庭-薩珊戰爭奪取該地區的控製權,之後一千多年數個musilin帝國統治過這個地區;包括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法蒂瑪王朝、塞爾柱帝國,以及花剌子模(非常短的時間)。在1260年埃及馬木留克王朝進一步打擊在黎凡特的十字軍國家及蒙古勢力,1291年耶路撒冷王國亡於馬木留克,代表著在中東的十字軍全部被消滅。馬木留克統治這地區至1517年。


    奧斯曼時期


    接著在1517年埃及被奧斯曼帝國征服,這地區亦順理成章地成為奧斯曼帝國一個省份。至1918年奧斯曼帝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1920年由英國托管到1948年。


    英國托管時期與錫安主義和猶太人迴歸


    近幾個世紀以來,諸多流亡海外的猶太人一直試圖返迴以色列。1800年,在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總人口約1萬人,據奧斯曼帝國人口統計,此時約30萬總人口劃分為猶太人3%,基督徒10%,musilin87%。18世紀開始有數波小型的迴歸潮,從數百到上千人不等。


    在1878年,佩塔提克瓦出現第一個大型的猶太人農場社區,此時在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總人口約3萬7千人。第一次大規模的迴歸浪潮則始於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區的猶太人來到中東定居,並從奧斯曼帝國的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1896年,基於猶太人在東歐受到種種迫害,維也納記者和劇作家西奧多赫茨爾發起了錫安主義運動,又稱“猶太複國主義運動”。該運動號召散居全世界的猶太人“迴歸故土”,恢複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爾,他召集第一屆“世界錫安主義大會”,大會決議建立“一個得到公眾承認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園(或國家)”。“猶太國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開發公司”等相應機構成立,幫助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錫安主義運動的發展推動“第二次迴歸浪潮”(1904-1914年),約有4萬名猶太人返迴定居,至1914年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總人口約9萬4千人,占總人口70萬的13%。此時當地尚極少發生musilin、基督徒和猶太教徒的宗教及民族衝突。


    此時該地區仍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一個省。一戰中,1915年,在丘吉爾的主導下,英法軍隊對奧斯曼帝國發動了加裏波利之戰,遭遇慘敗。隨後1915年7月至1916年1月,英國高級專員亨利麥克馬洪與地方首領侯賽因本阿裏互通信函,達成著名的麥克馬洪-侯賽因協定,並由英國陸軍中尉軍官,阿拉伯的勞倫斯,組織當地以貝都因人部落為主的軍事力量與奧斯曼帝國作戰,有效削弱了奧斯曼帝國的勢力。1916年5月16日,英國的中東專家“馬克賽克斯”和法國外交官“弗朗索瓦皮科”又簽訂了賽克斯-皮科協定,以圖獲得法國中東軍事力量的支持。1917年一戰尚未結束時,英國外長貝爾福發表《貝爾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讚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並將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亦試圖獲得猶太人支持,雖然當時猶太人在約旦河西岸今巴以地區擁有土地為0%,人口不足10%。在戰中,英國分別向阿拉伯人、法國、猶太人三方允諾了存在矛盾的對當時奧斯曼帝國領土的劃分。


    一戰結束後,奧斯曼帝國完全退出中東地區並於1923年瓦解,而阿拉伯部落之間紛爭不斷,最後1918年默認由英國占領。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英國決定將今敘利亞地區轉交法國,將今伊拉克地區劃給費薩爾伊本侯賽因;1920年,國際聯盟委托英國管轄其餘部分。1922年英國將托管地劃分為兩部分:東部外約旦地區(現約旦)為哈希姆家族管理,西部內約旦地區被正式稱作巴勒斯坦地區為英國管理。在東西約旦,猶太人原本與阿拉伯人混居,1922年在約旦河西岸今巴以地區猶太人略降約8萬4千人,占總人75萬的11%。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猶太人掀起“第三和第四次迴歸浪潮”,1931年猶太人在約旦河西岸今巴以地區占總人口的17%。隨著猶太居民的增多,他們與阿拉伯人之間的關係也日趨緊張,導致與當地阿拉伯人爆發衝突。如泛阿拉伯主義者,阿敏阿侯賽因在1920年發動一場巴勒斯坦暴動。1931年今巴以地區猶太人口達到17萬,約1百萬總人口劃分為猶太人17%,基督徒9%,musilin74%。


    1933年,納粹在德國上台後開始驅逐猶太人,同期美國經濟大蕭條引發反猶風潮拒絕接收猶太移民,而此時中東相對平靜,導致“第五次猶太人迴歸浪潮”。接著1937年起錫安主義者多次發動對阿拉伯平民的恐怖襲擊,在1936年-1939年又有數場暴動發生。對此英國在1939年頒布一份白皮書,規定1939年起的五年之內猶太人可再移民7萬5千人,此後不再接受猶太移民。這份白皮書被許多猶太人和錫安主義者視為是對猶太人的背叛,並且認為那違背貝爾福宣言。阿拉伯人的抵抗也並沒有就此平息,他們希望完全停止猶太人的移民。1940年,猶太人已占當地居民總數的30%。1942年後在歐洲發生納粹的猶太人最終解決方案,進一步推動猶太人迴歸。1944至1948年之間,約20萬猶太人通過各種途徑輾轉來到巴勒斯坦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勒斯坦地區已經有60萬猶太居民。1947年,猶太人達到63萬占當地總人口197萬的將近1/3,已擁有6%的土地,根據聖經中描述建立的“傳統聚居點”實際建在當時阿拉伯人擁有的土地上。


    以色列複國和第一次中東戰爭


    1947年,鑒於錫安主義者與阿拉伯人兩者之間的衝突不斷升級、批評聲浪增加,猶太人宣布將於1948年5月14日建立以色列國。1948年5月15日,英國政府決定切割巴勒斯坦托管者的身份。


    猶太人的移民數量自從19世紀末以來一直保持增長;受到二戰中的猶太人大屠殺影響,移民數量驟增,伴隨著與阿拉伯人的衝突,猶太人複國主義情緒高漲。分別建立猶太人以色列和阿拉伯人巴勒斯坦國的分治理念也獲得聯合國支持。聯合國成立“巴勒斯坦專門委員會”,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表決《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33國讚成(包括美國和蘇聯),13國反對,10國棄權(包括英國),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再分為兩個國家(之前約旦河東岸的上巴勒斯坦領區77%於一戰結束不久的巴黎和會已劃給哈希姆家族管理,成為今天的約旦,但當時猶太複國主義尚未極端化,阿拉伯人與猶太人尚和平混居);約旦河西岸劃為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分治,分為多塊交錯的領土,兩國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耶路撒冷被置於聯合國的管理之下,以避免雙方發生衝突。分裂方案在已開發領土上大致采取照顧傳統聚居點、按人口比例均分的原則,但考慮到未來大量猶太難民的遷入,將南部人煙稀少的內蓋夫沙漠劃入猶太國,故猶太人以相對少的人口占據較多的領土。聯大決議使當時實際隻控製了巴勒斯坦6%的土地和隻占巴勒斯坦人口1/3的猶太人得到了巴勒斯坦地區56%的土地(約1.52萬平方公裏),而已經控製了巴勒斯坦94%的土地和占巴勒斯坦人口2/3的阿拉伯人僅得到43%的土地(約1.15萬平方公裏)。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通過分治方案的當日,本-古裏安接受該方案,但阿拉伯國家聯盟認為聯合國無權幹涉當地事務不予承認,堅持不讓以色列複國,作為占領和托管方的英國對決議表決棄權。於是阿盟國家對以色列展開為期三天的軍事行動,緊接著猶太人組織民兵部隊展開還擊,這些戰鬥很快便蔓延為大規模的衝突,繼而引發1948年的第一次中東戰爭。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的托管期結束前一天,以色列國正式宣布成立;以色列在1949年5月11日已經被承認為聯合國的成員國;與之相反以色列並未承認及遵循聯合國181決議劃定的領土與國界。


    在以色列複國的隔天,英國宣布結束托管,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以及黎巴嫩對以色列“驅逐”(阿拉伯不承認以色列國,因此名為宣戰,但實際是沒有這樣的正式宣言),幾天內集結軍隊開始第一次中東戰爭的進攻。北邊的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軍隊都在接近邊界的地方被阻擋下來,來自東麵的約旦軍隊則攻下耶路撒冷的東部,並且對城市的西部展開攻擊。在缺乏外國正式軍援的情況下,猶太人民兵部隊阻擋約旦軍隊,而地下的國民軍組織部隊也阻止來自南方的埃及軍隊。從6月11日開始,聯合國宣布一個月的停火令即“28日停火”,在這段期間裏以色列秘密備戰,以色列國防軍正式成立,7月9日,經過充分準備的以色列軍隊向阿拉伯軍隊發動攻擊,這次進攻名為“十天進攻”,取得勝利。在數個月的戰鬥後,雙方在1949年達成一則停火協議並劃清暫時的邊界,這條邊界線被稱為“綠線”(greenline)。以色列在約旦河的西方侵占額外的23.5%的管轄領域,約旦則占有東耶路撒冷、以色列南部一塊山地區域和撒馬利亞,後來那裏被稱為西岸地區。埃及在沿海地區占有一小塊的土地,後來被稱為加沙地帶。


    大量的阿拉伯人在該次的衝突中被迫逃離,以色列在獨立戰爭取勝後,並不許這些巴勒斯坦難民重返家園,但承認留守的阿拉伯人擁有以色列國籍。阿拉伯人將此次流亡稱為“??????(大災難)”,估計有至名阿拉伯人流亡,後來稱為巴勒斯坦難民,聯合國估計有人。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軍事衝突、以及巴勒斯坦難民的問題一直持續至今。隨著1948年的戰爭,約旦河西岸地區和加沙地帶的猶太人口開始遷入以色列,大量來自阿拉伯國家的猶太難民使得以色列的人口遽增兩倍。在接下來幾年裏將近名瑟法底猶太人移民,其中約有人遷移至以色列,其他的人則移民至歐洲和美國。


    第二次中東戰爭


    亦稱蘇伊士運河戰爭,在1954年至1955年間,擔任以色列總理的摩西夏裏特為報複埃及對以色列封閉亞喀巴灣,阻止以色列船隻使用蘇伊士運河,試圖轟炸埃及未遂而爆發醜聞,造成以色列在政治上蒙羞。埃及在1956年國有化蘇伊士運河,又引發英國和法國對此相當不滿。以色列“在遭到一連串阿拉伯地下民兵部隊的襲擊後”,秘密地與英法兩國結盟,對埃及宣戰。在蘇伊士運河危機後,英法以三國的行動遭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指責。作為三國盟友的美國也不滿這次秘密行動,他們將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義的再次體現。英法以三個國家遭到聯合國的譴責,以色列被迫從西奈半島撤軍。1955年,大衛本-古理安再次成為以色列總理,直到1963年才辭職。在古理安辭職後,列維艾希科爾繼任總理。


    第三次中東戰爭


    在1961年,納粹的領導人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遭到以色列情報特務局(俗稱摩薩德)情報局人員綁架並送迴以色列,被接受審判。艾希曼成為以色列曆史上唯一遭到法庭判處死刑的人。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在1967年5月再趨緊張。敘利亞、約旦和埃及可能有開戰的意圖,埃及隨即驅逐在加沙地帶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埃及並且封鎖以色列戰略要地堤藍海峽,接著又在接壤以色列的邊界部署大量戰車和戰機。以色列於是以埃及挑釁為由,違反之前訂立的條約、在6月5日對埃及展開軍事攻擊。在這場六日戰爭中,以色列擊敗所有阿拉伯鄰國的軍隊。以色列一口氣掠奪整個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戈蘭高地及西奈半島,控製全境。而1949年劃定的綠線則成以色列管轄國內領土和占領區域的行政分界線。直到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後,1977年簽訂《戴維營和約》,以色列將西奈半島還給埃及。而在戰爭中,以色列空軍誤炸一艘美軍的情報船自由號(ussliberty),造成34名美軍死亡。因彼此的軍事利益交換,美國和以色列認定是一場誤擊意外,因自由號辨識困難而造成。


    1969年,梅厄夫人成為以色列首任女總理。


    埃以消耗戰爭


    1968年至1972年這段期間被稱為埃以消耗戰爭,以色列和敘利亞、埃及間的邊界頻繁爆發許多小規模的衝突。除此之外,在1970年代早期,巴勒斯坦武裝部隊對以色列和各國的猶太人展開規模空前的恐怖攻擊,在197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爆發慕尼黑慘案,巴勒斯坦的武裝民兵挾持以色列的代表團成員作為人質,最後所有人質皆遭殺害。以色列對此展開報複性的“天譴行動”,由摩薩德特工在世界各地行刺那些籌劃慕尼黑慘案的幕後兇手。


    第四次中東戰爭


    最後,在1973年10月6日,正值猶太教的贖罪節那天,埃及和敘利亞對以色列發起突襲攻勢,分別攻擊六年前六日戰爭中被以色列占領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美蘇分別支持以阿雙方,盡管阿拉伯國家在戰爭初期成功打擊準備不足的以色列軍隊,隨著美國向以色列提供衛星偵察結果,主導製定戰略,實施五分錢救援行動並緊急調遣美國空軍f-4幽靈ii式戰鬥機,在塗改軍徽後由美國飛行員從美國本土經多次加油,飛至以色列作為以色列空軍直接參戰,埃及和敘利亞最終仍被以色列擊退。戰後的幾年局勢變的較為平靜,以色列和埃及終於得以達成和平協議。


    為了報複美國支援以色列,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oapec)、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裏的阿拉伯國家,由沙特阿拉伯領導,在10月17日決定每個月減低石油產量5%,並威脅徹底禁運。然而尼克森還是在10月18日向美國國會請求提供了以色列$22億元的軍火。利比亞立即宣布對美國實行石油禁運。由此又導致第一次石油危機,直至1977年,在美國斡旋下簽訂《戴維營和約》,以色列將西奈半島還給埃及,“石油危機”得以緩解。


    在1974年,伊紮克拉賓繼承梅厄夫人成為第五任總理。1977年的國會選舉成為以色列政治曆史上的主要轉捩點,從1948年來一直支配以色列政壇的工黨遭到梅納赫姆貝京領導的團結黨擊敗,這次選舉在以色列還被稱為是一場“革命”。工黨結束長達三十年的執政,而右翼黨派從此在以色列國會取得多數地位。


    接著,在當年的11月,埃及總統沙達特史無前例的拜訪以色列,在以色列國會演講,這是以色列建國以來第一次獲得阿拉伯國家的承認。以色列軍隊的後備軍官也組成和平運動以支持這次和談。在沙達特拜訪之後,兩國和平談判後簽下大衛營和約。在1979年3月,貝京和沙達特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達成《以色列-埃及和平條約》。隨著條約的簽訂,以色列逐漸從西奈半島撤軍,並且撤離自從1970年代開始在那裏建立的移民區。以色列也同意依據1949年劃定的綠線讓巴勒斯坦暫時獲得自治權。


    第五次中東戰爭


    在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軍轟炸伊拉克在奧西拉克(osirak)建立的核子反應堆,阻止伊拉克製造核武器的企圖,這次任務又被稱為巴比倫行動。


    在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發動攻勢,卷入1975年開始的黎巴嫩內戰。以色列的開戰理由為保護以色列在北方的殖民區。在建立四十公裏的障礙區後,以色列國防軍繼續前進,攻下首都貝魯特。之後在以色列國防軍的默許下,黎巴嫩長槍黨策劃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在數日內殺害千名以上的伊斯蘭教徒,這次屠殺後來成為以色列動畫電影《和巴什爾跳華爾茲》的故事背景。以色列軍隊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逐出黎巴嫩,迫使巴解轉移基地至突尼斯。由於無法承擔戰爭帶來的壓力,總理貝京在1983年辭職,由伊紮克沙米爾繼任。以色列最後在1986年撤出大部分在黎巴嫩的軍隊,邊界的緩衝地帶則一直被維持著,直到2000年以色列撤軍完畢。


    在1980年代裏,原本由伊紮克沙米爾領導的右派政府被左派的希蒙佩雷斯取代。佩雷斯從1984年開始擔任總理,但在1986年又被沙米爾取代,沙米爾達成一個政黨聯盟的協議。在1987年爆發的巴勒斯坦大起義引燃占領區域的一連串行動,事後沙米爾再次於1988年的選舉中連任總理職位。


    奧斯陸協議


    在波斯灣戰爭中,雖然以色列不是反伊拉克的聯盟國之一、也沒有實際參與伊拉克戰事,以色列仍遭到39枚飛毛腿導彈擊中。


    在1990年代早期,隨著蘇聯解體,大量猶太人開始移民至以色列,依據以色列的迴歸法,這些人在抵達以色列時便能取得以色列公民權。大約有人在1990-1991年抵達以色列。雖然以色列大眾最初相當支持迴歸法,新移民造成的許多問題被工黨作為選戰中的把柄,批評執政的團結黨沒有解決他們的工作和住房問題。結果在1992年的選舉中,新移民們大量投票給工黨,使得左派再次抬頭。


    拉賓與《奧斯陸協議》


    1994年10月,阿拉法特、以色列外交部長佩雷斯(中)和總理拉賓因達成《奧斯陸協議》分享諾貝爾和平獎。


    1995年11月4日,拉賓在特拉維夫市政府大樓旁遇刺,中東和談進程遭受重創。


    在選舉之後,伊紮克拉賓再次成為總理。在選舉中工黨曾經承諾將會大力改善以色列的國內治安和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到了1993年底,以色列政府拋棄了1991年的馬德裏協議框架,改與巴解簽訂奧斯陸協議。在1994年,約旦成為繼埃及之後第二個承諾與以色列和平共處的阿拉伯國家。


    最初以色列大眾廣泛支持奧斯陸協議,然而在協議簽訂之後以色列仍然持續遭到哈馬斯武裝團體的頻繁攻擊,協議受到的支持也開始大量減少。在1995年11月4日,拉賓遭到一名極端的以色列民族主義者刺殺。由於拉賓的遇刺,大眾對於奧斯陸協議的觀感也稍有好轉,大為提升希蒙佩雷斯的支持度。不過,新的一波自殺炸彈攻勢加上阿拉法特讚美炸彈客的聲明,使得公眾輿論再次扭轉,佩雷斯在1996年5月以微弱差距輸給聯合黨的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雖然內塔尼亞胡被視為是奧斯陸協議的堅定反對者,他仍然決定從希伯倫撤軍,並且簽下懷伊備忘錄(wyerivermemorandum),給予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更大的自治權力。在內塔尼亞胡任內巴勒斯坦團體對以色列平民的襲擊活動大為減少,然而他的聯合政府仍然在1999年垮台。在1999年選舉中工黨的埃胡德巴拉克以大幅票數差距擊敗內塔尼亞胡而繼任總理。


    以黎衝突


    巴拉克在2000年決定單邊從黎巴嫩撤軍,這次撤軍也是為了阻撓zhenzhu黨對以色列的攻擊,迫使他們不得不跨越以色列邊界才能發動攻擊。巴拉克和亞西爾阿拉法特曾在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的斡旋下於2000年在大衛營協商,然而協商最後失敗了,亞西爾阿拉法特提出的條件是一個由73%西岸地區和100%加沙地帶組成的巴勒斯坦國家,並且在10至25年時間內將西岸地區的巴勒斯坦領域擴展至90%(排除耶路撒冷郊區則是94%),但巴拉克拒絕這個提議。


    在談判破裂後,巴勒斯坦開始第二次的暴動,被稱為阿克薩群眾起義,開始的時間就發生在以色列反對派領袖阿裏埃勒沙龍訪問耶路撒冷聖殿山之後不久。協商的失敗以及新戰爭的爆發使得許多以色列人對巴拉克政府感到失望,並且也使和平協議的支持度大減。


    在一場總理的特別選舉後,沙龍在2001年3月成為新總理,稍後又在2003年的選舉中成功連任。然而,鷹派的沙龍政府開始從加沙地帶單邊撤軍,這次撤軍在2005年8月至9月間實行完成,沙龍的決定遭到黨內的強烈不滿,他其後退出利庫德集團,另組前進黨,並提前大選。內塔尼亞胡其後重奪黨的領導權。


    以色列也在西岸地區建立圍牆,表麵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以色列免遭武裝巴勒斯坦團體的攻擊。事實上長達681公裏的圍牆及其緩衝地區侵占9.5%的西岸地區麵積,使得巴勒斯坦居民的經濟狀況遭遇困難。圍牆的建立遭致國際間的許多批評,也遭到一些以色列極左派的批評,不過,圍牆的確減少對以色列的恐怖攻擊事件,也壓迫巴勒斯坦的土地與平民。。


    在沙龍嚴重中風之後,總理權力轉移給艾胡德奧爾默特。在2006年4月14日,在前進黨贏得大選後,奧爾默特當選為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的前進黨也在2006年的選舉中贏得第一大黨席位。


    在2006年6月28日,哈馬斯的民兵部隊從加沙地帶挖地道潛入以色列境內攻擊以色列國防軍的據點,俘虜一名以色列士兵並且殺害其他兩名。以色列以此為借口展開報複性的夏雨行動,大量轟炸黎巴嫩唯一的國際機場貝魯特-拉菲克哈裏裏國際機場以及其他橋梁、道路、以及發電站等民用設施,以色列也派軍占領此地區,並稱此行動與伊斯蘭份子無關。


    2006年6月13日爆發的以黎衝突發生在以色列北部和黎巴嫩地區,主要是介於zhenzhu黨和以色列之間的衝突。衝突始於zhenzhu黨之前在一次跨越邊界的軍事行動中殺害八名以色列士兵並且俘虜其他兩名,以色列以此認為黎巴嫩政府必須對這次攻擊負起責任,因此從海上和空中對黎巴嫩展開轟炸,並且進軍黎巴嫩南部。zhenzhu黨繼續使用火箭攻擊以色列北部,並且以遊擊隊的打帶跑戰術襲擊以色列軍隊。最後以色列在2006年8月14日達成一則停火令。這場衝突導致一千名黎巴嫩平民、440名zhenzhu黨民兵、以及119名以色列士兵喪生,也對黎巴嫩城市的基礎建設造成龐大損害。


    2008年12月19日,哈馬斯與以色列簽署的停火協議到期,哈馬斯向以色列境內發射大約百枚huojiandan和迫擊彈,以色列發動反擊,從12月27日開始對加沙地帶實行空中軍事攻勢,造成至少228人死亡和約780人受傷,加沙戰爭爆發。2009年1月3日,以軍開始從地麵軍事行動。此外,以軍在攻擊中使用被聯合國禁止的白磷彈,並因此遭到各方相當的抗議,以軍才在2010年2月1日承認曾使用白磷彈。經過連續20多天對加沙的進攻後,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17日晚宣布,以軍將於當地時間18日淩晨2時開始在加沙地帶實施單邊停火。據悉,以國防軍已經得到命令,在實施單邊停火期間,將僅對針對以方城鎮的huojiandan襲擊和針對以軍的攻擊火力進行還擊。以軍強調說,將對敵方任何攻擊行為予以強力迴應。哈馬斯一名發言人當晚表示,哈馬斯將繼續抵抗,直到以軍撤出加沙。他說,以色列應該“停止侵略並完全撤出加沙,開放口岸,解除封鎖”。


    以色列自向加沙地帶發動大規模地麵進攻以來,已造成超過91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超過5300人受傷。相較下,以色列方麵隻有13人死亡,120受傷。埃及方麵一直努力調解以色列和哈馬斯實現停火,並提出三點停火倡議,包括巴以雙方立刻實現一定期限的停火,然後開始長期停火條件談判。


    內塔尼亞胡執政


    2009年以色列國會選舉,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及其他右翼宗教政黨取得多數,組建聯合政府,內塔尼亞胡再次出任總理。


    防務之柱行動和2014年以巴衝突


    以色列因在2010年5月襲擊聯合國為加沙提供物資的國際援助船隊,導致慘重的人員傷亡,其中土耳其蒙受的損失最嚴重。在聯合國大會9月23日上午的一般性辯論中,時任土耳其總統阿卜杜拉居爾稱以色列的行為明顯違反國際法,他要求以色列對此事件道歉,並且賠償受害者家庭。當船隊行至距離加沙海岸40多海裏的公海上時,以色列國防軍對船隊進行攔截,並在與船上救援人員發生衝突的過程中導致九人死亡,十多人受傷。死者幾乎全部是土耳其人。這一事件在國際社會引起軒然大波,在土耳其國內更是引發大規模的抗議示威。土耳其與以色列至此十分緊張。2012年11月14日以色列擊斃策劃2007年加沙之戰、綁架以色列士兵吉拉德等事件的加沙地區哈瑪斯軍事首領艾哈邁德賈巴裏,同時召集7萬5千名後備軍人展開雲柱行動,直到11月21日停止行動。


    2013年以色列國會選舉,內塔尼亞胡成功連任總理,成為以色列複國以來任期第二長的總理。2014年6月,以色列3名青年疑遭哈馬斯綁架殺害,事隔不到1日,1名巴勒斯坦青年遭人拖入車中殺害棄屍,巴勒斯坦懷疑是以色列的報複行動。這場“青年之死”成了引爆以色列與哈馬斯衝突的導火線。7月8日,以色列國防部隊發動保護邊緣行動,導致加沙地區的巴勒斯坦平民死傷慘重,引發國際關注。2015年5月14日以色列第34屆內閣宣誓就職,總理納唐亞胡兼任外長,外交部副部長由likud國會議員tzipihotovely擔任。2016年9月14日美國和以色列簽署了裏程碑式的10年軍事援助協議,協議保證從2019年至2028年美國將向以色列提供創紀錄的380億美元軍事援助,將每年的30億美元軍援提高至35億美元,此外還承諾向以色列的導彈防禦係統每年另外提供5億美元。2016年9月28日前總統裴瑞斯simonperes中風兩周後於本日過世,30日舉行國葬,各國元首外長等來以參加。2018年12月24日以色列第二十屆國會宣布解散重新大選,惟之後2019年4月、2019年9月、2020年3月連續舉行三次國會大選,才終於在2020年5月17日由納唐亞胡及甘茲共同領導的新政府宣誓組成,將由兩人分別擔任總理一職一年半的時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樓嗩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樓嗩呐並收藏史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