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爾共和國(西班牙語:republicadelecuador,英語:therepublicofecuador),簡稱厄瓜多爾,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之一,位於南美洲西北部的國家,北與哥倫比亞相鄰,南接秘魯,西濱太平洋,與智利同為南美洲不與巴西相鄰的國家,另轄有距厄瓜多爾本土1000公裏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首都基多位於皮欽查火山的山麓。截至2021年,厄瓜多爾總人口1794萬。礦物以石油為主,主要分布於瓜亞基爾灣一帶,在亞馬遜平原地區也發現有油田。金和銀分布於馬查奇和薩魯馬等地。銅產於馬查奇。


    厄瓜多爾原為印加帝國一部分。1532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09年8月10日宣布獨立,但仍被西班牙殖民軍占領。1822年徹底擺脫了西班牙殖民統治。1825年加入大哥倫比亞共和國。1830年大哥倫比亞解體後,宣布成立厄瓜多爾共和國。建國後,厄瓜多爾政局一直動蕩,政變迭起。文人和軍人政府交替執政達19次之多。1979年8月文人政府執政,結束了自1972年以來的軍人統治。


    厄瓜多爾為南美地區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工業基礎薄弱,農業發展緩慢,石油業是厄瓜多爾第一大經濟支柱。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1089.53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325美元,經濟增長4.2%。截至2022年2月,外匯儲備84.27億美元,公共債務779.98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65%,失業率4.7%,通貨膨脹率1.94%。


    基本信息


    中文名:厄瓜多爾共和國


    國家領袖:總統吉列爾莫拉索(guillermsso)


    外文名:西班牙語:republicadelecuador,英語:therepublicofecuador


    人口數量:1794萬(2021年)


    簡稱:厄瓜多爾


    人口密度:71.0人/平方公裏


    所屬洲:南美洲


    主要民族:印歐混血種人、印第安人、白人、穆拉托人、黑人


    首都:基多


    主要宗教:天主教


    主要城市:瓜亞基爾、昆卡


    國土麵積:平方公裏


    國慶日:8月10日


    水域率:1.2%


    國歌:《祖國,我們向你敬禮》


    gdp總計:996.72億美元


    國家代碼:ecu


    人均gdp:5792美元


    官方語言:西班牙語


    國際電話區號:+593


    貨幣:蘇克雷、美元


    國際域名縮寫:.ec


    時區:utc-5至utc-6


    道路通行:靠右駕駛


    政治體製:總統製共和製


    國????花:白花修女蘭,玫瑰


    最大城市:瓜亞基爾


    人類發展指數:0.734


    國家格言:“上帝,祖國和自由“


    國????鳥:安第斯神鷲


    曆史沿革


    前印加時代


    在印加人到來之前,不同的民族已經在未來的厄瓜多爾地區定居。考古證據表明,古印第安人首次向美洲擴散是在末次冰河期末期,大約在至年前。第一個到達厄瓜多爾的印第安人可能是從北美和中美洲經陸路或乘船沿太平洋海岸線航行。很久以後移民到厄瓜多爾可能是通過亞馬遜支流,其他人從南美洲北部後裔,還有一些人從南美洲南部穿過安第斯山脈。他們發展出不同的語言,同時成為獨特的族群。


    盡管他們的語言不相關,但這些群體發展出相似的文化群體,每個文化群體都基於不同的環境。沿海地區的人們發展了捕魚、狩獵和采集文化;安第斯高地的人們發展了久坐不動的農業生活方式,人們亞馬遜盆地的人發展出遊牧狩獵采集的生存模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群體開始相互影響和融合,以至於一個地區的家庭群體成為一個社區或部落,具有相似的語言和文化。厄瓜多爾興起了許多文明,如沿海的瓦爾迪維亞文化和馬查利亞文化,基圖斯(今基多附近)和卡納裏(今昆卡附近)。每個文明都發展了自己獨特的建築、陶器和宗教興趣。


    在高原安第斯山脈,那裏的生活更為安定,部落群體合作並形成了村莊。因此,第一批以農業資源和動物馴化為基礎的民族形成了。最終,通過他們領導人的戰爭和婚姻聯盟,形成了一個國家集團聯合會。一個地區在一個名為shyris的聯盟下合並,該聯盟在不同地區之間進行有組織的貿易和易貨貿易。它的政治和軍事權力都在杜奇塞拉血統的統治之下。


    印加時代


    當印加人到達時,他們發現這些聯盟非常發達,以至於印加人經過兩代統治者——托帕印加尤潘基和瓦伊納卡帕克——才將他們並入印加帝國。給他們帶來最多問題的原住minlian合會被驅逐到遙遠的地區,如秘魯、玻利維亞和阿根廷北部。同樣,一些來自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忠誠的印加臣民被帶到厄瓜多爾以防止叛亂。因此,厄瓜多爾高地地區於1463年成為印加帝國的一部分,使用相同的語言。


    相比之下,當印加人入侵厄瓜多爾沿海和厄瓜多爾的亞馬遜東部叢林時,他們發現環境和土著人民都更加敵對。此外,當印加人試圖製服他們時,這些土著人撤退到內地,訴諸遊擊策略。結果,印加人向亞馬遜盆地和厄瓜多爾太平洋沿岸的擴張受到阻礙。在西班牙士兵和傳教士大舉抵達之前,亞馬遜叢林和厄瓜多爾沿海地區的土著居民保持相對自治。厄瓜多爾沿海地區是唯一抵抗印加和西班牙統治的群體,他們的語言和文化一直保持到21世紀。


    在西班牙人到來之前,印加帝國正處於內戰之中。繼承人尼南庫奇和皇帝華納卡帕克都死於一種蔓延到厄瓜多爾的歐洲疾病,造成了兩個派係之間的權力真空。北方派為首阿塔瓦爾帕聲稱皇帝華納卡帕克在他死前就如何劃分帝國給出了口頭法令。他將今厄瓜多爾和秘魯北部的領土交給了他最寵愛的兒子阿塔瓦爾帕,後者將在基多進行統治。他把剩下的給了瓦斯卡,從庫斯科統治。他立下遺囑,將自己的心髒安葬在他最喜歡的城市基多,而將身體的其餘部分安葬在庫斯科的祖先身邊。


    瓦斯卡不承認他父親的遺囑,因為它沒有遵循印加人通過祭司命名印加人的傳統。瓦斯卡命令阿塔瓦爾帕參加他們在庫斯科舉行的父親葬禮,並向他作為新的印加皇帝表示敬意。阿塔瓦爾帕和他父親的將軍們決定無視瓦斯卡,內戰隨之而來。發生了許多血腥的戰鬥,直到最終俘虜了瓦斯卡?。阿塔瓦爾帕向南進軍庫斯科,屠殺了與其兄弟有關聯的王室。


    1532年,一小隊以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為首的西班牙人在通貝斯登陸,並翻越安第斯山脈,直到他們到達卡哈馬卡,新的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將在那裏與他們會麵。牧師巴爾韋德試圖說服阿塔瓦爾帕加入天主教會並宣布自己是西班牙的附庸。這激怒了阿塔瓦爾帕,他把聖經扔在地上。此時,憤怒的西班牙人奉巴爾韋德的命令,襲擊並屠殺了印加帝國手無寸鐵的護衛隊,並俘虜了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皮薩羅答應如果阿塔瓦爾帕兌現了用金子裝滿房間的承諾,就釋放他。但是,在模擬審判之後,西班牙人通過絞刑處決了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


    西班牙統治


    新的傳染病,如歐洲流行的天花,在西班牙統治的頭幾十年導致美洲印第安人死亡,因為他們沒有免疫力。與此同時,當地人被迫進入西班牙人的雇傭勞動製度。在1563年,基多成為西班牙真正的audiencia(行政區)所在地,並成為秘魯總督轄區的一部分,後來成為新格拉納達總督轄區。


    亞曆山大馮洪堡在1801年至1802年訪問該地區時研究了1797年裏奧班巴地震,該地震造成多達人傷亡。


    在西班牙統治近300年之後,基多仍然是一個隻有名居民的小城市。1809年8月10日,該市的克裏奧洛人唿籲從西班牙獨立(這是拉丁美洲人民中的第一個)。他們由juan?pio?montufar?、quiroga、salinas和bishop?cuero領導凱塞多。基多的綽號是“?luz?deamérica?”?(“美洲之光”),是因為它在爭取建立一個獨立的地方政府方麵發揮了主導作用。新政府雖然執政不到兩個月,卻產生了重要的反響,對獨立運動起到了鼓舞作用西班牙美洲的其他地區。8月10日現在被定為獨立日,國定假日。


    獨立


    “瓜亞基爾會議”是兩個主要的西班牙裔南美獨立領導人之間的會議。其中討論了新生國家的政府形式,聖馬丁選擇了君主製形式的統一南美洲,而玻利瓦爾選擇了同樣的形式但進入共和國。


    1820年10月9日,瓜亞基爾省成為厄瓜多爾第一個脫離西班牙獨立的領土,並催生了厄瓜多爾大部分沿海省份,建立了獨立國家。它的居民慶祝現在厄瓜多爾的官方獨立日1822年5月24日。安東尼奧若澤德蘇克雷在基多附近的皮欽查戰役中擊敗西班牙保皇黨軍隊後,厄瓜多爾其他地區獲得獨立。戰鬥結束後,厄瓜多爾加入了西蒙玻利瓦爾的大哥倫比亞共和國,該共和國還包括現代的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巴拿馬。1830年,厄瓜多爾脫離大哥倫比亞,成為一個獨立的共和國。


    19世紀的特點是厄瓜多爾不穩定,統治者迅速更替。厄瓜多爾的第一任總統是出生於委內瑞拉的胡安何塞弗洛雷斯,他最終被罷免,隨後幾位獨裁領導人如維森特羅卡富爾特;何塞華金德奧爾梅多;何塞瑪麗亞烏爾維納;迭戈諾波亞;佩德羅若澤德阿爾特塔;曼努埃爾德阿斯卡蘇比;和弗洛雷斯自己的兒子安東尼奧弗洛雷斯吉洪等。保守派加布裏埃爾加西亞莫雷諾在羅馬天主教會的支持下於1860年代統一了該國。在19世紀後期,世界對可可的需求與經濟掛鉤商品出口,並導致從高地向沿海農業前沿地區遷移。


    厄瓜多爾於1851年廢除了奴隸製並釋放了黑人奴隸。


    自由革命


    1895年埃洛伊阿爾法羅領導下的自由革命削弱了神職人員和保守的土地所有者的權力。這個自由派一直掌權,直到1925年的軍事“朱利安革命”?。1930年代和40年代的特點是不穩定和民粹主義政治家的出現,例如五次總統何塞瑪麗亞貝拉斯科伊瓦拉。


    自1830年以來失去宣稱的領土


    自1830年5月13日厄瓜多爾從哥倫比亞分離以來,其第一任總統胡安何塞弗洛雷斯將軍宣稱擁有被稱為基多真正的audiencia?(也稱為基多總統府)的領土。他用西班牙皇家法令或real?ceds支持他的主張,劃定了西班牙前海外殖民地的邊界。就厄瓜多爾而言,以弗洛雷斯為基地的厄瓜多爾對以下塞杜拉斯的法理索賠-?1563年、1739年和1740年的真正塞杜拉;亞馬遜盆地和安第斯山脈的修改,這些修改是通過條約引入的_瓜亞基爾(1829年),在安東尼奧何塞德蘇克雷率領的寡不敵眾的大哥倫比亞軍隊在塔爾基戰役中擊敗拉馬爾總統和將軍的秘魯入侵部隊後,秘魯勉強簽署了該協定。此外,厄瓜多爾東部與巴西的葡萄牙殖民地接壤的亞馬孫河流域_?_在獨立戰爭之前,西班牙帝國和葡萄牙帝國之間的第一個聖伊爾德豐索條約(1777年)對它進行了修改。此外,為了增加他的主張的合法性,?1840年2月16日,弗洛雷斯與西班牙簽署了一項條約,弗洛雷斯說服西班牙正式承認厄瓜多爾獨立以及它對西班牙前殖民地領土的殖民地所有權的唯一權利,這些領土在西班牙古代被稱為基多王國和總統府。


    厄瓜多爾在其漫長而動蕩的曆史中,其大部分有爭議的領土都被其每一個更強大的鄰國所奪取,例如1832年和1916年的哥倫比亞,1904年的巴西通過一係列和平條約,以及經過短暫戰爭後的秘魯,其中議定書的裏約熱內盧於1942年簽署。


    爭取獨立


    在爭取獨立的鬥爭中,在秘魯或厄瓜多爾成為獨立國家之前,新格拉納達前副王室的一些地區——瓜亞基爾、通貝斯和哈恩——宣布從西班牙獨立。幾個月後,秘魯解放軍的一部分桑馬丁決定占領獨立城市通貝斯和哈恩,意圖以這些城鎮為跳板,占領獨立城市瓜亞基爾,進而解放基多(厄瓜多爾)其餘地區。這是高級官員之間的常識來自南方的解放軍告訴他們,他們的領袖聖馬丁希望解放現在的厄瓜多爾,並將其並入未來的秘魯共和國,因為在西班牙人征服它之前,它曾是印加帝國的一部分。


    然而,玻利瓦爾的意圖是在由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組成的被解放的西班牙新格拉納達領土之外建立一個名為大哥倫比亞的新共和國。玻利瓦爾在安東尼奧何塞德元帥的幫助下阻止了聖馬丁的計劃蘇克雷和大哥倫比亞解放軍,從安第斯山脈下山,占領了瓜亞基爾;他們還將新解放的audiencia?de?quito並入大哥倫比亞共和國。這發生在聖馬丁的秘魯軍隊到達並占領瓜亞基爾前幾天,_打算將瓜亞基爾並入基多(厄瓜多爾)的其他audiencia地區和未來的秘魯共和國。曆史文獻多次指出,聖馬丁告訴玻利瓦爾他來到瓜亞基爾是為了從西班牙手中解放印加人的土地。玻利瓦爾通過派遣瓜亞基爾歡迎聖馬丁和他的部隊來到哥倫比亞土地的消息。


    哈恩、通貝斯和瓜亞基爾的秘魯占領。


    在南部,厄瓜多爾在法律上對位於紮魯米拉河和通貝斯河之間的名為通貝斯的太平洋沿岸的一小塊土地擁有主權。在馬拉尼翁河橫穿的厄瓜多爾南部安第斯山脈地區,厄瓜多爾在法律上對一個地區擁有主權它叫做jaéndebracamoros。1819年12月17日,在大哥倫比亞共和國成立的安哥斯圖拉會議期間,玻利瓦爾將這些地區劃為大哥倫比亞領土的一部分。通貝斯於1821年1月17日宣布從西班牙獨立,哈恩德布拉卡莫羅斯於1821年6月17日在沒有革命軍隊的任何外部幫助的情況下。然而,同年,即1821年,參加特魯希略革命的秘魯軍隊占領了哈恩和通貝斯。一些秘魯將軍,沒有任何合法頭銜支持他們,厄瓜多爾仍然與大哥倫比亞,曾想以犧牲大哥倫比亞為代價,將厄瓜多爾並入秘魯共和國,覺得厄瓜多爾曾經是印加帝國的一部分。


    1821年7月28日,解放者聖馬丁在利馬宣布秘魯獨立,被秘魯占領軍納入特魯希略革命的通貝斯和哈恩讓整個地區宣誓效忠新的秘魯國旗並合並自己並入秘魯,盡管秘魯並未完全從西班牙手中解放出來。在1824年12月9日的阿亞庫喬戰役中,玻利瓦爾和安東尼奧何塞德蘇克雷率領的愛國者軍隊將秘魯從西班牙手中完全解放後,一些秘魯人強烈希望複活印加帝國並包括玻利維亞和厄瓜多爾。其中一位秘魯將軍是出生於厄瓜多爾的何塞德拉馬爾,他在玻利瓦爾辭去秘魯獨裁者職務並返迴哥倫比亞後成為秘魯總統之一。大哥倫比亞一直抗議秘魯歸還哈恩和通貝斯將近十年,然後在就哈恩、通貝斯和邁納斯部分地區的歸還進行了長期而徒勞的討論之後,最終玻利瓦爾宣戰。出生於厄瓜多爾的總統兼將軍若澤德拉馬爾相信他的機會已經到來,並吞並了該地區1828年11月28日,厄瓜多爾親自率領秘魯軍隊入侵並占領了厄瓜多爾南部洛哈地區的瓜亞基爾和幾座城市。


    1829年2月27日,在安東尼奧何塞德蘇克雷率領的塔爾基戰役中,一支人數遠遠超過南方大哥倫比亞軍隊的勝利結束了戰爭,擊敗了拉馬爾總統率領的秘魯入侵部隊。這次失敗導致了《條約》的簽署瓜亞基爾日期為9月1829年22日,秘魯及其國會承認大哥倫比亞對通貝斯、哈恩和梅納斯的權利。通過秘魯和大哥倫比亞代表之間的協議會議,邊界被設定為西部的通貝斯河和東部的馬拉農河和亞馬遜河_?_沿著巴西作為它們之間最自然的邊界。_?然而,懸而未決的是哈恩地區周圍的新邊界是沿著欽奇佩河還是沿著萬卡班巴河。根據和平談判,秘魯同意歸還瓜亞基爾、通貝斯和哈恩;盡管如此,秘魯歸還了瓜亞基爾,但沒有歸還通貝斯和哈恩,聲稱它沒有義務遵守這些協議,因為大哥倫比亞在分裂為三個不同的國家——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時不複存在。


    大哥倫比亞的解散


    首都位於波哥大的大哥倫比亞中央區,即首都位於波哥大的昆迪納馬卡或新格拉納達(現代哥倫比亞),不承認首都位於基多的大哥倫比亞南區與大哥倫比亞聯邦的分離。1830年5月13日,厄瓜多爾分離後,考卡省因波哥大中央政局不穩,自願決定與厄瓜多爾聯合。委內瑞拉出生的厄瓜多爾總統胡安何塞弗洛雷斯將軍經厄瓜多爾議會批準兼並考卡省1830年12月20日,因為考卡政府早在1830年4月就唿籲與南部地區聯合。此外,考卡地區在其悠久的曆史中與南部地區的人民有著非常牢固的經濟和文化聯係厄瓜多爾。此外,考卡包括帕斯托、波帕揚和布埃納文圖拉等城市在內的地區一直依賴於基多的總統府或觀眾席。


    波哥大和基多政府之間的談判無果而終,直到1832年5月戰爭爆發,波哥大政府才承認厄瓜多爾或考卡從大哥倫比亞分離。事實上,大多數厄瓜多爾武裝部隊是由來自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的叛逆憤怒的無償退伍軍人組成的,他們不想與同胞作戰。弗洛雷斯總統看到手下的軍官們正在造反、嘩變和倒戈,別無選擇,隻能勉強與新格拉納達講和。1832年簽署的帕斯托條約將考卡省移交給新格拉納達(今哥倫比亞),波哥大政府承認厄瓜多爾為一個獨立國家,邊界沿著萊伊德大哥倫比亞領土劃分法於1824年6月25日通過。該法將邊界設在卡爾奇河,東部邊界在卡克塔河延伸至巴西。後來,厄瓜多爾爭辯說,哥倫比亞共和國在重組其政府的同時,非法將其東部邊界設為臨時邊界,哥倫比亞將其領土主張向南延伸至納波河,因為它聲稱波帕揚政府將其控製權一直延伸至納波河。


    爭奪亞馬遜流域的所有權


    當厄瓜多爾脫離大哥倫比亞時,秘魯決定不遵守1829年的瓜亞基爾條約或所達成的議定書協議。秘魯以1802年新發現的real?ced為厄瓜多爾的主張提出異議,秘魯聲稱西班牙國王已轉讓這些土地從新格拉納達總督轄區到秘魯總督轄區。在殖民時期,這是為了阻止不斷擴大的葡萄牙定居點進入西班牙領土,在耶穌會傳教士被驅逐出亞馬遜盆地的基地後,西班牙領土空置和混亂。厄瓜多爾通過將1802年的ced標記為與政治邊界無關的教會工具來反擊。秘魯在1851年簽署了一項有利於巴西的秘密和平條約後,開始事實上占領有爭議的亞馬遜領土。該條約無視西班牙的權利在殖民時期,西班牙-葡萄牙關於亞馬遜河的條約證實了這一點,該條約涉及非法葡萄牙定居者持有的領土。


    秘魯開始占領mainas或maynas地區手無寸鐵的傳教士村莊,並開始將其稱為洛雷托,首都在伊基托斯。在與巴西的談判中,秘魯表示,根據1802年的皇家塞杜拉,它聲稱擁有亞馬遜河流域直到卡克塔的領土北部河流,流向安第斯山脈,剝奪了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對亞馬遜盆地的所有權利。哥倫比亞抗議說,它的領土主張向南延伸至納波河和亞馬遜河。厄瓜多爾抗議稱它聲稱擁有卡克塔河之間的亞馬遜盆地河和馬拉尼翁-亞馬遜河。秘魯無視這些抗議,於1853年成立了洛雷托省,首都設在伊基托斯,最近它入侵並開始係統地使用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聲稱擁有主權的所有領土的河流係統占領該地區。秘魯1860年,秘魯再次短暫占領瓜亞基爾,因為秘魯認為厄瓜多爾將部分有爭議的土地出售給英國債券持有人用於開發,但幾個月後又歸還了瓜亞基爾。1880年至1910年,邊界爭端被提交給西班牙仲裁,但沒有用。


    20世紀初,厄瓜多爾曾努力通過談判與鄰國和平劃定東亞馬遜河邊界。1904年5月6日,厄瓜多爾簽署了《托巴爾-裏奧布蘭科條約》,承認巴西對亞馬遜的主權,承認厄瓜多爾聲稱1851年10月23日,一個亞馬遜河國家反對秘魯與巴西簽訂的早期條約。然後在與哥倫比亞政府代表舉行了幾次會議後,達成了一項協議,並於1916年7月15日簽署了《穆尼奧斯韋爾納紮-蘇亞雷斯條約》?,其中哥倫比亞有權普圖馬約河以及厄瓜多爾對納波河的權利得到承認,新邊界是兩條河流之間的中點線。通過這種方式,厄瓜多爾放棄了它對卡克塔河和納波河之間的亞馬遜領土的要求,讓給了哥倫比亞,從而切斷了與巴西的聯係。後來,哥倫比亞和秘魯因秘魯對卡克塔地區的主權而爆發了一場短暫的戰爭,最終秘魯於1922年3月24日不情願地簽署了所羅門-洛薩諾條約。厄瓜多爾抗議這項秘密條約,因為哥倫比亞放棄了厄瓜多爾聲稱擁有的領土1916年厄瓜多爾給哥倫比亞的土地給了秘魯。


    1924年7月21日,厄瓜多爾和秘魯簽署了龐塞-卡斯特羅奧揚古倫議定書,雙方同意進行直接談判,以公平的方式解決爭端,並將爭端的不同點提交美國仲裁。之間的談判厄瓜多爾和秘魯代表於1935年9月30日在華盛頓開始談判。這些談判漫長而令人厭煩。雙方都順理成章地陳述了自己的論點,但似乎沒有人放棄自己的主張。然後在1937年2月6日,厄瓜多爾提出了一項被秘魯拒絕的交易額度第二天。在接下來的7個月裏,談判變成了激烈的爭論,最終在1937年9月29日,秘魯代表決定中斷談判而不將爭端提交仲裁,因為直接談判無處可去。


    四年後的1941年,在紮魯米拉河周圍有爭議的領土內緊張局勢迅速加劇的情況下,與秘魯爆發了戰爭。秘魯聲稱厄瓜多爾在秘魯宣稱擁有主權的領土上的軍事存在是一種入侵;厄瓜多爾則聲稱,秘魯最近在zarumi河和秘魯自厄瓜多爾從西班牙獨立以來,係統地占領了tumbez?、jaen以及putomayo和mara?on河之間的亞馬遜盆地的大部分有爭議的領土。1941年7月,兩國都動員了軍隊。秘魯有一支11,681人的軍隊2,300人的厄瓜多爾部隊補給不足且武裝不足,其中隻有1,300人部署在南部省份。1941年7月5日爆發了敵對行動,當時秘魯軍隊在幾個地點越過zarumi河,考驗了厄瓜多爾邊境部隊。最後,在1941年7月23日,秘魯人發動了大規模入侵,強行渡過zarumi河並挺進厄瓜多爾的el?oro省。


    厄秘魯戰爭期間,秘魯控製了部分爭議領土、埃爾奧羅省部分地區和洛哈省部分地區,要求厄瓜多爾政府放棄領土要求。秘魯海軍封鎖了瓜亞基爾港,幾乎切斷了厄瓜多爾軍隊的所有補給。經過幾周的戰爭,在美國和幾個拉丁美洲國家的壓力下,所有的戰鬥都停止了。厄瓜多爾和秘魯達成了一項在裏約議定書中正式確定的協議,1942年1月29日簽署,支持半球統一反對二戰中的軸心國,有利於秘魯及其在戰爭結束時占領的領土。


    1944年的光榮五月革命是在軍民叛亂和隨後的公民罷工之後發生的,罷工成功地將卡洛斯阿羅約德爾裏奧從厄瓜多爾政府中趕下台。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衰退和民眾動蕩導致民粹主義政治和國內政治迴歸1960年代的軍事幹預,而外國公司則在厄瓜多爾亞馬遜開發石油資源。1972年,安第斯管道建成。這條管道將石油從安第斯山脈東側輸送到海岸,使厄瓜多爾成為南美第二大石油出口國。然而,厄瓜多爾南部的管道並沒有解決厄瓜多爾和秘魯之間的緊張局勢。


    《裏約議定書》未能準確解決厄瓜多爾南部偏遠的科迪勒拉德爾康多地區一條小河沿線的邊界問題。這引起了厄瓜多爾和秘魯之間醞釀已久的爭端,最終導致了兩國之間的戰鬥;首先是1月至2月的邊界衝突1981年被稱為paquisha事件,最終在1995年1月爆發了全麵戰爭,厄瓜多爾軍隊擊落了秘魯飛機和直升機,秘魯步兵進軍厄瓜多爾南部。每個國家都將敵對行動的發生歸咎於對方,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塞內帕戰爭。厄瓜多爾總統西斯托杜蘭巴倫曾著名地宣稱,他不會放棄厄瓜多爾的一厘米。厄瓜多爾的民眾情緒變得強烈反對秘魯:在基多的牆上可以看到塗鴉,稱秘魯為“拉丁美洲的該隱”?,在創世記中提到亞伯被他的兄弟該隱謀殺。


    厄瓜多爾和秘魯於1998年10月26日簽署了巴西利亞總統法案和平協議,結束了敵對行動,有效地結束了西半球持續時間最長的領土爭端。裏約議定書的擔保國(阿根廷、巴西、智利和美利堅合眾國)裁定未劃定區域的邊界將設置在科迪勒拉德爾康多爾的線上。雖然厄瓜多爾不得不放棄其幾十年來對科迪勒拉山脈東坡以及塞內帕源頭整個西部地區的領土要求,秘魯被迫以永久租約但沒有主權的方式向厄瓜多爾提供1平方公裏(?0.39平方英裏)的領土,該地區位於厄瓜多爾蒂溫紮基地——戰爭的焦點——位於秘魯領土內,厄瓜多爾軍隊在此期間舉行衝突。最終邊界劃分於1999年5月13日生效,多國momep(厄瓜多爾和秘魯軍事觀察團)部隊部署於1999年6月17日撤出。


    軍政府(1972–79)


    1972年,“革命和民族主義”軍政府推翻了貝拉斯科伊瓦拉政府。政變由吉列爾莫羅德裏格斯將軍領導,由海軍指揮官豪爾赫奎羅洛?g處決。新總統將何塞瑪麗亞貝拉斯科流放到阿根廷。他一直掌權到1976年,當他被另一個軍政府撤職時。該軍政府由海軍上將阿爾弗雷多波韋達領導,他被宣布為最高委員會zhuxi。最高委員會包括另外兩名成員:guillermo?durán?arcentales將軍和luis?leorofranco將軍。公民社會越來越多_更堅決地唿籲進行民主選舉。政府部長黎塞留勒沃耶上校提出並實施了一項通過普選迴歸憲政的計劃。該計劃使新的民選總統能夠承擔行政辦公室的職責。


    迴歸民主


    根據新憲法,選舉於1979年4月29日舉行。傑米roldos阿奎萊拉當選總統,獲得超過一百萬張選票,在厄瓜多爾曆史上最多。他於8月10日就職,成為曆經近十年文武雙全的第一位依憲選舉總統專政。1980年,他退出組織concentracionde民黨後成立了黨,執政至1981年5月24日,與妻子和國防部長馬爾科蘇比亞馬丁內斯,當時他的空軍飛機在秘魯邊境附近的大雨中墜毀。許多人認為他是被中央情報局暗殺的,因為他因改革主義議程而受到多次死亡威脅,兩名關鍵證人在車禍中喪生。他們可以在調查期間作證,有時對事件的描述相互矛盾。


    羅爾多斯立即由副總統奧斯瓦爾多烏爾塔多繼任,1984年,來自社會基督教黨的萊昂費布雷斯科爾德羅繼任。民主左翼黨的羅德裏戈borjacevallos贏得了1988年的總統職位,在第二輪選舉中擊敗了abdbucaram。他的政府致力於改善人權保護並進行了一些改革,特別是厄瓜多爾對外貿易開放。博爾哈政府達成了一項導致解散小組織的協議恐怖組織“carajo?alfaro萬歲!,以埃洛伊阿爾法羅命名。然而,持續的經濟問題削弱了id的普及,反對黨在1999年控製了國會。


    列寧莫雷諾總統、第一夫人羅西奧岡薩雷斯納瓦斯和他的前任拉斐爾科雷亞,2017年4月3日


    近年來,美洲印第安人作為活躍選民的出現加劇了該國的民主動蕩。政府未能兌現土地改革、降低失業率和提供社會服務的承諾,以及曆史上的曆史地主精英的剝削。他們的運動,連同精英和左派運動不斷破壞穩定的努力,導致了行政辦公室的惡化。民眾和其他政府部門給總統的政治資本很少,因為2005年4月,國會總統從國會辦公室將總統盧西奧古蒂爾雷斯(luciogutiérrez?)從辦公室撤職。


    2008年12月,科雷亞總統宣布厄瓜多爾的國債是非法的,理由是這是腐敗和專製的前政權承包的惡債。他宣布該國將違約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債券;然後他承諾與債權人作鬥爭國際法院,並成功將未償付債券的價格降低了60?%以上。他於2009年6月將厄瓜多爾納入美洲玻利瓦爾聯盟。迄今為止,科雷亞政府已成功減少厄瓜多爾的高貧困率和失業率。


    在2017年當選總統後,列寧莫雷諾政府采取了經濟自由政策:減少公共支出、貿易自由化、勞動法的靈活性等。他還於2018年8月離開了左翼的玻利瓦爾美洲聯盟。生產力發展法案奉行緊縮政策政策,並減少以前任務的開發和再分配政策。在稅收方麵,當局旨在通過特赦欺詐者並提出降低大公司稅率的措施來“鼓勵投資者迴歸”。_此外,政府放棄權利__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外匯匯迴征稅。


    2019緊急狀態


    2019年10月3日開始了一係列抗議活動,反對厄瓜多爾總統列寧莫雷諾及其政府采取的燃料補貼和緊縮措施的終止。10月10日,抗議者占領了首都基多,導致厄瓜多爾政府遷往瓜亞基爾,但據報道,政府仍有計劃返迴基多。


    2023年6月2日,厄瓜多爾總統拉索2日宣布,不會作為候選人參加今年8月20日提前舉行的厄總統選舉。


    拉索當天對媒體發表講話說,經深思熟慮,他將不再參加此次總統選舉,原因是當前國家仍有許多挑戰需要應對,許多目標有待完成,在這一階段服務人民比參加競選活動更有意義。拉索沒有透露誰將代表執政黨創造機會運動參加此次總統選舉。


    厄瓜多爾全國選舉委員會5月24日宣布,厄總統和國民代表大會(議會)選舉定於今年8月20日提前舉行,將選出總統、副總統以及議會137名議員,任期至2025年。


    拉索於2021年5月24日正式宣誓就任總統,任期4年。今年3月以來,厄瓜多爾議會中的反對派議員以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為由對拉索發起彈劾。拉索否認相關指控,並於5月17日宣布決定依據憲法解散議會,要求厄全國選舉委員會準備舉行新一屆總統和議會選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厄瓜多爾共和國位於南美洲西北部。東北同哥倫比亞毗鄰,東南與秘魯接壤,西臨太平洋。麵積平方千米,海岸線長約930千米。赤道橫貫國境北部,厄瓜多爾就是西班牙語“赤道”的意思。


    氣候


    厄瓜多爾分西部沿海、中部山區、東部亞馬遜河流域和加拉帕格斯群島四中地區,氣候條件多樣。


    西部沿海平原地區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平均氣溫23~25c。


    中部安第斯山區。該區山間盆地屬熱帶草原氣候,山地屬亞熱帶森林氣候,海拔4000米以上常年積雪。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12月~次年6月為雨季,7~11月為旱季。


    東部亞馬遜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全年濕熱多雨,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3000毫米之間。


    地形地貌


    全國分為西部沿海、中部山地和東部地區三個部分。


    西部沿海:包括沿海平原和山麓地帶,東高西低,一般海拔200米以下,有一些海拔600~700米的丘陵和低山。屬熱帶雨林氣候,最南端開始向熱帶草原氣候過渡。年平均降水量從北往南由3000多毫米遞減到500毫米左右。


    中部山地:安第斯山脈自哥倫比亞入厄瓜多爾國境後,分為東、西科迪勒拉山脈,兩山之間為北高南低的高原,海拔平均在2500米到3000米之間。安第斯山脈縱貫國境中部。山脊縱橫交錯,把高原分成十多個山間盆地。最重要的是基多盆地和南部的昆卡盆地。境內火山眾多,地震頻繁。著名的科托帕希火山,海拔5897米,為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位於厄瓜多爾中部的欽博拉索山,海拔6262米,為厄瓜多爾最高峰,厄瓜多爾的欽博拉索山處。從地心到山峰峰頂為6384.1公裏。欽博拉索峰位於安第斯山脈西科迪勒拉山,曾長期被誤認為是安第斯山脈的最高峰。它是一座休眠火山,有許多火山口,山頂多冰川,在約4694米以上,終年積雪。


    東部地區:為亞馬遜河流域的一部分。海拔1200~250米的山麓地帶河水湍急,250米以下為衝積平原,河麵開闊,水流平緩,多河曲。


    科隆群島(加拉帕戈斯群島)位於太平洋中,東距大陸海岸約900多千米,麵積7800平方千米,包括7個大島和約70個小島,全部由火山錐和火山熔岩組成。


    自然資源


    礦物以石油為主,主要分布於瓜亞基爾灣一帶,在亞馬遜平原地區也發現有油田。金和銀分布於馬查奇和薩魯馬等地。銅產於馬查奇。科隆群島上有硫磺礦。此外還有鐵、鉛等。森林麵積約占全國麵積的68%,大部分分布在東部地區,盛產貴重木材,如紅木和香膏木(或稱巴爾薩木)。沿海盛產金槍魚和蝦類。科隆島上多巨龜和大蜥蜴。


    生物多樣性


    根據保護國際組織的數據,厄瓜多爾是世界上17個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國家之一,厄瓜多爾在本土有1,600種鳥類(占世界已知鳥類的15%),在加拉帕戈斯有38種地方性鳥類。除了16,000多種植物外,該國還有106種地方爬行動物、138種地方兩棲動物和6,000種蝴蝶。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24個省,省下設215個市。


    各省名稱如下:皮欽查、阿蘇艾、博利瓦爾、卡尼亞爾、卡爾契、科多托帕克希、欽博拉索、埃爾奧羅、埃斯梅拉達斯、瓜亞斯、因巴布拉、洛哈、洛斯裏奧斯、馬納維、薩莫拉-欽奇佩、納波、莫羅納-聖地亞哥、帕斯塔薩、通古拉瓦、加拉帕戈斯、蘇古姆比奧斯和弗朗西斯科~德奧雷利亞納。


    主要城市


    首都


    基多(西班牙語:quito),厄瓜多爾首都,厄瓜多爾皮欽查省首府,全國經濟、文化中心。位於國境北部,平均海拔2852米??,雖然距離赤道隻有24公裏?,但因地勢高峻,所以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是理想的避暑勝地。基多是氣溫年較差最小的城市。


    基多原本是基圖印第安人的中心,“基多”在印第安語中的意思是“有人居住的地方”,是印加帝國北部疆土的首都,城市建設與自然環境巧妙地融為一體,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2017年12月,入選2017世界春城十佳。??2019年10月12日,厄瓜多爾總統莫雷諾宣布在厄首都基多市及周邊地區實施宵禁和軍事管製,以應對在首都地區發生的大規模騷亂。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299名。


    瓜亞基爾


    瓜亞基爾(西班牙語:guayaquil),厄瓜多爾瓜亞斯省省會。海拔4米。全國第一大城市。位於瓜亞斯河入海處,靠近瓜亞基爾灣。建於1536年10月9日。是厄瓜多爾工業中心、主要外貿港口和鐵路、公路、航空樞紐。


    瓜亞基爾瀕臨太平洋瓜亞基爾灣,因位於瓜亞斯河西岸而得名,被稱為“太平洋的濱海明珠”,為厄瓜多爾的最大城市和主要海港,是瓜亞斯省首府,也是厄瓜多爾的工業和漁業中心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331名。


    瓜亞基爾港


    瓜亞基爾港是厄瓜多爾最大的海港。它麵對太平洋,背靠聖安娜山。近處有普納島作為天然屏障,可使海港少受風暴襲擊。南麵有碼頭,長達900多米。港內停泊著來自世界不同地區、掛著各色國旗的輪船。港口鐵路通向首都基多,一條條高速公路將基多和國內其他成市連接起來。來自全國各地的香蕉、可可、咖啡、棉花等產品都在這裏集散。在中國和厄瓜多爾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曆史上,瓜亞基爾也起過重要作用。早在18世紀,中國的服裝、紡織等物品就是通過瓜亞基爾運往厄瓜多爾各城市的。1978年8月,中國“嘉陵江號”貨輪首次抵達這裏。兩國的進出口貨物也多是經過瓜亞基爾轉運的。


    昆卡市


    昆卡市,厄第三大城市,位於南部高原,人口30萬,海拔2500米。


    國家象征


    國名


    厄瓜多爾共和國(英語:therepublicofecuador;西班牙語republicadeecuador)簡稱厄瓜多爾。西班牙語意為“赤道”。別稱有“赤道之國”、“香蕉之國”。


    國旗


    厄瓜多爾共和國國旗(英語:thenationalgoftherepublicofecuador,西班牙語banderanacionaldrepublicadelecuador),是厄瓜多爾共和國的國旗,呈長方形,長寬比為3∶2,旗麵由黃、藍、紅三種顏色的橫長方形相連組成,其中黃色部分位於旗麵的上半部分,占整個旗麵的二分之一,藍色部分居中,紅色部分在最下方,藍色和紅色部分各占整個旗麵的四分之一,旗麵中央繪有厄瓜多爾國徽圖案。


    厄瓜多爾自1830年成為獨立國家後,國旗在黃、藍、紅三色旗和藍、白雙色旗之間幾經變動,最終於1900年10月31日通過法令確定了國旗圖案的最終式樣,2009年11月16日,將國旗的長寬比例確定為3∶2。


    厄瓜多爾共和國國旗中,黃色象征著國家的財富,藍色象征著天空、海洋和河流,紅色象征著為自由和正義而戰的愛國者們的鮮血。


    國徽


    厄瓜多爾國徽啟用於1900年,和哥倫比亞國徽相似。一隻兇猛的“美洲神鷹”禿鷲展翅立於國徽上方,它是厄瓜多爾國鳥,象征主權和獨立。厄瓜多爾國徽設計構思獨特,充分展示出國家的風情:厄瓜多爾最高峰欽博拉索山白雪皚皚,在藍天映襯下,巍峨矗立在太平洋岸邊,山下林木蔥蘢,一條大河從群山深處蜿蜒而出,逐漸匯入蔚藍色的海洋之中。一艘厄瓜多爾人引以自豪的南美洲最早的蒸汽遠洋輪船停泊在出海口。雪峰之上,一輪象征瑪雅文化的“五月的太陽”光芒四射。太陽兩旁標有3、4、5、6月月份符號的“黃道十二官”,代表1845年厄瓜多爾人民維護國家獨立抗擊外來入侵的艱苦歲月。底部的束棒代表共和國的國家機構,象征正義和權威。


    國花


    白花修女蘭(學名:lycastevirginalis?linden):是一種健壯的附生性蘭花。像所有蘭花一樣,有三個花瓣和三個萼片。這種植物的花通常是三角形的,從球形假鱗莖的基部長出,長約10-15厘米。顏色純白,唇瓣和花蕊有稍許淡黃色,唇部(腹側瓣)與其他兩個花瓣非常相似,顏色非常明顯,花朵中等大小,平均約5-10厘米。有一些著名的培育品種,花瓣和萼片從不同的粉紅色到薰衣草的顏色,這些顏色的純度是它們雜交形成的。花期在11月到來年4月之間,最繁盛在1月底和2月初。一株成熟的植物在開花期間可以開出4-12朵花,持續6-8周。


    生長在墨西哥、危地馬拉、薩爾瓦多和洪都拉斯的濕潤森林中,在危地馬拉森林最豐富。生長的海拔高度在1400-2800米之間。對夜間溫度變化非常敏感,溫度變化範圍為18-27c,其生長的理想濕度為50-70%。


    白花修女蘭非常芳香,這種蘭花的主要價值是觀賞和用於家庭園林種植。這種蘭花也被稱為蒙加布蘭卡(monjanca),在1934年2月11日,危地馬拉共和國總統頒布了一項法令,將白花修女蘭定為國花。


    玫瑰花


    玫瑰(英文名稱:rose??):是薔薇目,薔薇科、薔薇屬多種植物和培育花卉的通稱名字。直立、蔓延或攀援灌木,多數被有皮刺、針刺或刺毛,稀無刺,有毛、無毛或有腺毛。葉互生;花單生;花托球形、壇形至杯形;花瓣5,稀4,開展,覆瓦狀排列,白色、黃色,粉紅色至紅色;花柱頂生至側生,外伸,離生或上部合生;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花有紫紅色、黃色、粉色、白色和各種複色。枝條較為柔弱軟垂且多密刺,每年花期隻有一次。


    玫瑰是所有花卉中最著名和最受歡迎的一類。幾個世紀以來,玫瑰一直備受推崇。曆史證據表明,它們大約在5000年前在中國生長,從那時起它們就一直在曆史中發揮作用。無論是古希臘人、羅馬人、基督徒、共濟會或其他人,玫瑰始終是愛、美和平等的永恆象征。雖然每種顏色表達愛,美和平衡有點不同,但主要的信息仍然是愛。


    玫瑰有許多不同的含義,這取決於它的顏色。然而,任何玫瑰通常都可以被視為象征:愛、榮譽、信仰、美麗、平衡、熱情、智慧、奉獻和永恆。


    玫瑰作為經濟作物時,其花朵主要用於食品及提煉香精玫瑰油,玫瑰油應用於化妝品、食品、精細化工等工業。


    在歐洲諸語言中,薔薇、玫瑰、月季都是使用同一個詞,如英語是rose,德語是dierose。玫瑰是英國、美國等14個國家的國花。通俗意義中的“玫瑰”已成為多種薔薇屬植物的通稱。且事實上雜交玫瑰也是由薔薇屬下各物種雜交選育所產生。


    國鳥


    安第斯神鷲(學名:vulturgryphus):是美洲鷲科、安第斯神鷲屬動物。體長130厘米,體重達10千克,翼展可超過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飛禽。雄性喙基部具肉瘤,臉裸露成紅色。喙彎曲,可以撕開腐肉。雄鷲的瞳孔褐色,而雌鷲的則是深紅色。眼皮沒有睫毛。與一般猛禽不同,雌鷲體型小於雄鷲


    棲息在海拔3000-5000米的岩壁。善於翱翔,能借助山間的上升氣流升高,並悄無聲息地飛越溝壑大川。它們可以以任何動物的屍體為食,尤其愛吃牛羊的屍體。


    當地安第斯人把安第斯神鷲當作“安第斯文明之魂”而加以尊敬,象征威嚴。是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等國的國鳥,也是國旗和國徽上的主要象征之一。


    格言


    上帝,祖國和自由(西班牙語,dios,patriaylibertad)


    人口


    厄瓜多爾國土麵積28萬3560平方千米,人口1724.98萬人(2019年數據),由於曾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境內人種複雜,其中印歐混血人口(麥士蒂索人,mestizos)占總人口的41%,印第安人占34%,白種人占15%,除此之外還有被從非洲送至南美洲作為勞動人力的黑人與黑白混血人口。如同拉丁美洲大部分國家,厄瓜多爾的居民信奉的是一種融入部分印地安文化色彩的天主教,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但印地安族群間則通用克丘亞語。


    政治


    政體


    厄瓜多爾實行總統製。2006年11月26日,主權祖國聯盟運動候選人科雷亞在第二輪總統選舉中當選總統,並於2007年1月15日就職。科就職後即推動召開製憲大會。2007年4月15日,厄全民公決以81.72%的支持率決定召開製憲大會。9月,厄舉行製憲大會代表選舉,執政黨主權祖國聯盟獲61%的席位。2008年7月,製憲大會通過新憲法草案。9月,新憲法在全民公投中以63.94%的支持率獲得通過。10月,新憲法正式頒布實施。2009年4月,厄根據新憲法重新舉行總統、議會和地方政府選舉,科雷亞再次當選總統。2010年9月30日,為抗議國民代表大會通過包含削減警察和軍人福利待遇條款的《公共服務法》,厄瓜多爾首都基多等主要城市爆發大規模警察抗議活動並引發騷亂,科雷亞總統遭襲並一度被困,後在軍方、議會及國際社會支持下脫困。2011年5月7日,厄舉行司法改革和媒體管控等十項政治和社會議題全民公投,有關議題均獲得通過。2012年開始,厄政局保持穩定。


    憲法


    厄瓜多爾現行憲法於2008年9月28日通過。新憲法建立了五權分立的政治體製,在加強行政權、改革立法權和司法權的基礎上,增設公民參與社會管理權和選舉權。加強政府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規劃和計劃性指導,嚴格控製涉及國計民生的戰略性部門,加強金融監管,取消中央銀行自主權。成立債務委員會,嚴格審查和批準舉借外債手續。


    議會


    厄瓜多爾國民代表大會,實行一院製。議員共137名,其中全國議員15人,省議員116人,海外議員6人。本屆國會於2021年5月14日正式成立,任期4年。國會zhuxi、副zhuxi由國民代表大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任期兩年,可連選連任。2022年5月,厄國會罷免國會zhuxi瓜達盧佩略裏(guadalupe?llori),第一副zhuxi獨立議員比爾希略薩基塞拉(virgiliosaquic)接任國會zhuxi一職,同年7月改選希望聯盟國會黨團協調員、議員馬爾塞拉奧爾古因(marc?holguin)為第一副zhuxi為民主左派黨議員葉塞尼亞瓜馬尼(yese?a?guamani),帕恰庫蒂克多民族團結運動持不同政見議員達裏文佩雷拉(darwin?pereira)為國會第二副zhuxi略裏已向省級法院提出上訴,厄政府表示此罷免違法。


    政府


    厄瓜多爾總統為國家最高行政首腦。現政府於2021年5月組成,後多次調整,現組成如下:


    政府部長弗朗西斯科希門尼斯(francisco?jiménez),內政部長胡安薩帕塔(juanzapata),外交和移民事務部長胡安卡洛斯奧爾古因(juancarlosholguin),公共衛生部長何塞魯阿萊斯(josé?ruales),教育部長瑪利亞布朗佩雷斯(mariabrownpérez,女),經濟與社會包容部長馬埃蒙塔尼奧(maemonta?o,女),城市發展與住房部長瑪麗亞阿吉萊拉(mariaaguilera,女),文化和遺產部長瑪利亞埃萊娜馬丘卡(mariaelenamachuca,女),能源和不可再生資源部長哈維爾貝拉格魯諾爾(xavierveragrunauer),電信和信息化社會部長比亞納邁諾(vianna?maino),交通和公共工程部長裏奧埃雷拉(darioherrera),環境和水資源部長古斯塔沃曼裏克(gustavo?manrique),國防部長拉臘哈拉米略ra?jaramillo),經濟財政部長巴勃羅阿羅塞梅納(pabloarosemena?),生產、外貿、投資和漁業部長胡裏奧何塞普拉多(juliojoséprado),農業和畜牧業部長貝爾納多曼薩諾(bernardo?manzano),勞動部長帕特裏西奧多諾索(patriciodonoso),旅遊部長尼爾斯奧爾森(niels?olsen),體育部長塞瓦斯蒂安帕拉西奧斯(sebastián?pcios)。


    司法


    厄瓜多爾國家司法法院(cortenacionaldejusticia)為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共有25名法官(包括院長在內)。現任院長伊萬薩基塞拉(ivánsaquic)。總檢察長迪亞娜薩拉薩爾(dianaszar),總監察長伊尼戈薩爾瓦多(i?igosalvador)。


    政黨


    厄瓜多爾主要政黨如下:


    (1)創造機會運動(movimientocreooportunidad):執政黨,2012年1月由現任總統拉索建立。中右翼政黨,倡導代議製民主,反對國家幹預,要求摒棄以原材料出口和舉債為動力的發展模式,主張優先同美國發展關係。黨zhuxi吉多奇裏沃加(guidochiriboga),擁有12個國會議席。


    (2)公民革命黨(partidoderevolucionciudadana,原主權祖國聯盟運動科雷亞派):反對黨,2018年1月,由前總統科雷亞及其支持者脫離主權祖國聯盟運動後創立,唿籲扞衛科雷亞執政時期“公民革命”成果,反對莫雷諾總統的“背叛行為”和保守主義。黨的領導人為前總統科雷亞,但該黨尚未獲得合法政黨身份。2020年,該黨加入社會承諾力量運動,並聯合民主中間運動、全國婦女常設論壇、人民和農民土著組織聯合會等8個中左翼黨團組成“希望聯盟”,推舉科雷亞派領導人阿勞斯作為總統候選人參加2021年大選,在大選第二輪中敗選。黨zhuxi馬塞拉阿吉尼亞加(marcagui?aga),擁有49個國會議席。


    (3)帕恰庫蒂克多民族團結運動(movimientodeunidadplurinacionalpachakutik):反對黨,1995年6月建立。主張建立團結、公正、平等的新式民主和多元文化國家,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基礎上發展對外關係,反對全球化。黨zongshuji馬隆桑蒂(marlonsanti),擁有25個國會議席。


    (4)民主左派黨(?partidoizquierdademocrática?):反對黨,1977年建立,由厄瓜多爾激進自由黨分裂出的一派組成。主張民主、自由、社會正義,發展民族經濟,建立民主社會主義社會,維護民族獨立和主權。黨zongshuji哈維爾埃爾瓦斯(xavierhervas),擁有18個國會議席。


    (5)基督教社會黨(partidosocialcristiano):1945年成立時稱基督教民主黨,1951年改為現名。1956-1960年和1984-1988年兩次執政。代表企業家利益,主張基督教民主。黨zhuxi阿爾弗雷多塞拉諾(alfredo?serrano),擁有16個國會議席。2021年與創造機會運動結為競選聯盟,其候選人拉索當選總統。


    (6)主權祖國聯盟運動(movimientoalianzapais):在野黨,曾為厄瓜多爾第一大黨,2005年11月由前總統科雷亞建立。前總統莫雷諾與前總統科雷亞決裂後,該黨分裂。現有黨員141萬人。主張通過參與式和代議製民主,鞏固國家法治和人民自由,反對腐敗;致力於滿足人民的物質和文化需要,增加人民福祉,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尊重國際法。2020年3月3日,該danglingdao委員會召開會議,決定將莫開除出黨,截至目前黨zhuxi暫時空缺。在本屆議會沒有獲得議席。


    政要


    拉索總統。1956年11月16日生於厄瓜多爾瓜亞基爾市。厄瓜多爾美洲大學榮譽博士,銀行家。曾任厄瓜多爾經濟部長、瓜亞斯省省督等職務。2012年1月建立全國性中右翼政黨創造機會運動並擔任黨zhuxi。2021年5月就任總統,任期4年。已婚,有3子2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樓嗩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樓嗩呐並收藏史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