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共和國(葡萄牙語:republicaportuguesa;英語:theportugueserepublic),簡稱“葡萄牙”,是一個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共和製國家。位於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南部。東、北連接西班牙,西、南瀕臨大西洋。海岸線長832千米。國土麵積平方千米。地形北高南低,多為山地和丘陵。北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全國設有18個大區,首都為裏斯本。截至2021年7月,葡萄牙人口1034.7萬,人口密度為111.6人/平方千米。


    16世紀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中扮演活躍的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甚至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裏亞斯條約,意圖瓜分世界。在近代西方曆史上,葡萄牙是曆史文化發源地之一,16世紀到18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成為影響世界的最強大的全球性帝國。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殖民曆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占北非休達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幾近六百年,曾包括世界53個國家的部分領土,官方語言葡萄牙語成為2.4億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第八大語言。


    葡是歐盟中等發達國家,工業基礎較薄弱。紡織、製鞋、釀酒、旅遊等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軟木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出口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國內生產總值:2112.78億歐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歐元。經濟增長率:4.9%。


    基本信息:


    中文名:葡萄牙共和國


    外文名:葡萄牙語:republicaportuguesa;英語:theportugueserepublic


    道路通行:靠右駕駛


    國際電話區號:+351


    國花:薰衣草,石竹


    人均gdp:歐元


    水域率:0.5%


    人口數量:1034.7萬


    基尼係數:0.337


    國家領袖:馬塞洛雷貝洛德索薩、安東尼奧科斯塔


    國土麵積:㎞2


    主要民族:葡萄牙人


    共和國成立日:10月5日


    國家政權:單一製


    國慶日:6月10日


    貨幣:歐元


    人類發展指數:0.816


    首都:裏斯本


    人口密度:111.6人/平方公裏


    主要宗教:天主教


    gdp總計:2112.78億歐元


    時區:utc+0


    主要城市:波爾圖,裏斯本等


    國際域名縮寫:.pt


    國家代碼:prt


    所屬洲:歐洲


    政治體製:議會製共和製


    簡稱:葡萄牙


    國歌:《葡萄牙人》


    官方語言:葡萄牙語


    著名大學:科英布拉大學,裏斯本大學,波爾圖大學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4.7公噸


    出生時預計壽命:80歲(2013年)


    收入水平:高收入經合組織國家


    曆史沿革:


    史前


    最初遷入今日的葡萄牙一帶的是尼安德特人,後來被智人所替代,於伊比利亞半島北部生活,懂得馴服動物、種植穀物以及捕魚的技巧。公元前1千年,有凱爾特人自中歐遷入,並定居下來、與當地人通婚,形成早期的聚落。


    羅馬入侵


    前219年,羅馬人入侵伊比利亞半島。到尤利烏斯凱撒統治末期,幾乎整個伊比利亞半島都為羅馬所征服。同時,與羅馬人作戰的迦太基人也被趕出伊比利亞半島,他們的海岸殖民地被並入羅馬共和國。今日的葡萄牙自此進入了兩百多年的羅馬統治期,在此期間許多奴隸因抗命而被處決。


    前150年,維裏阿修斯發動叛亂,與羅馬人對抗數年。羅馬向當地派駐了他們最為優秀的將軍和大量的軍團兵以鎮壓叛亂,但他們的攻勢並未奏效,迫使羅馬人改變戰略。他們賄賂了維裏阿修斯的黨羽,唆使其刺殺維氏。


    前139年,維裏阿修斯遇刺,叛亂也得以平息。


    前140年,羅馬人於設立琉息太尼亞行省,但是該地區的羅馬化是在西哥特時期完成的。


    在葡萄牙境內存在有諸多鐵器時代的遺址,多為山丘古堡,考古學家劃為卡斯特羅文化(英語:castroculture)。羅馬時代遺址亦遍布全國,例如科英布拉的科英布裏加遺址和阿連特茹的米羅布裏加(英語:mirobriga)遺址,而前者是葡萄牙最大的羅馬人定居點。保盧斯奧羅修斯(約375-418)、希達蒂烏斯(英語:hydatius)(約400–469)和阿卡耶弗拉維亞耶(英語:aquaeviae)主教都是當時出生於葡萄牙的著名曆史學家,其中弗拉維亞耶主教記載了羅馬統治末期、日耳曼人入侵的史實。


    日耳曼入侵


    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


    5世紀早期,蘇維匯人和汪達爾人等日耳曼部族與同盟的奄蔡和薩爾馬提亞人侵入伊比利亞半島,建立了君主製的國家。其中,統治今日葡萄牙一帶地區(琉息太尼亞和加利西亞)的國家是蘇維匯王國,首都在布拉卡拉(bracara,今布拉加)。與其他的日耳曼部族相比,蘇維匯人對於今日葡萄牙、加利西亞和阿斯圖裏亞斯地區的影響最為顯著。


    500年,西哥特王國在托萊多建立,並在584至585年征服了蘇維匯王國,將蘇維匯納入成為其第六個省。接下來的兩個世紀內,整個伊比利亞半島都逐漸被西哥特納入統治。


    711年,南方信仰伊斯蘭教的摩爾人入侵,殺死了國王羅德裏克,結束了西哥特人的統治。


    musilin時代(711-1453)


    伍麥葉王朝(711-1031)


    8世紀初,信仰伊斯蘭教的伍麥葉王朝並吞了伊比利亞半島的絕大部分地區。在半島北部,musilin的統治持續了一個世紀,末年僅僅剩下名義上的軍事和行政管轄權;而在半島的中部和南部,統治則持續了四到五個世紀。


    711年伍麥葉王朝擊潰西哥特是此段統治的開端。


    750年,這個定都於大馬士革,東起印度河流域、西至法蘭西南部的龐大帝國宣告覆滅,隨後在伊比利亞半島上,阿卜杜拉赫曼一世建立了新的科爾多瓦埃米爾國。


    929年,科爾多瓦埃米爾阿卜杜拉赫曼三世改稱哈裏發,建立科爾多瓦哈裏發國,史稱“後伍麥葉王朝”。


    1031年,後伍麥葉王朝分崩離析,解體為至少23個封國,稱為泰法。


    泰法國家的首領多自稱埃米爾,並與北方的基督教王國建立了外交聯係。當時統治葡萄牙一帶的泰法是巴達霍斯(英語:taifaofbadajoz),由阿拔斯王朝統治;期間的1022年,在裏斯本曾建立起短命的泰法(英語:taifaoflisbon)政權。南部部分地區後歸阿巴德王朝的塞維利亞泰法(英語:taifaofseville)統治。


    穆拉比特王朝(1086-1147)


    1086年,摩洛哥的穆拉比特王朝侵入伊比利亞,於薩拉卡戰役擊敗了基督徒,得以控製半島。


    穆瓦希德王朝(1147-1249)


    1147年,穆拉比特王朝又被馬拉喀什的穆瓦希德王朝取代。


    musilin稱伊比利亞半島為安達盧斯,並將安達盧斯分為數個不同的地區,稱為庫拉(kura),每個庫拉皆擁有一座首府。在musilin統治的全盛時期,共有10個庫拉。當時,在musilin統治下的葡萄牙地區境內,有貝雅、錫爾維什、薩爾堡、聖塔倫和裏斯本五個主要城市。在安達盧斯,主要的musilin人口由柏柏爾人和穆拉迪人(皈依伊斯蘭教的伊比利亞人)組成。當地的阿拉伯人主要是來自阿曼的王公貴族,組成了安達盧斯的精英階級。柏柏爾人則是由北非阿特拉斯山脈和裏夫山脈的遊牧民及其後裔組成。


    收複失地運動(718-1492)


    伊比利亞半島基督徒的收複失地運動始於718年,時年西哥特貴族佩拉約在比斯開灣沿岸的坎塔布連山區中建立了政權。他利用坎塔布連山脈的地形優勢守住了王國,並以此為據點重整基督徒軍隊,意圖收複土地。


    722年,佩拉約於科瓦東加戰役中大獲全勝後稱王,建立阿斯圖裏亞斯王國,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基督徒收複失地(reconquistacrist?)戰爭。


    9世紀,阿斯圖裏亞斯國王阿方索三世的下屬維馬拉佩雷斯(英語:vimaraperes)率兵攻占了杜羅河和米尼奧河流域之間的地區,其中包括波爾圖斯-加裏(今波爾圖)和布拉加兩大城市,亦有廣大的荒廢城鎮。他決定將難民遷移至此,以重建該地區,成立葡萄牙郡,得名於大港口波爾圖斯-加裏(portuscale)。維馬拉佩雷斯隨後建立起一係列新城鎮,其中便包括維馬拉內斯(今吉馬良斯),該城市也因此被譽為“葡萄牙民族的出生地”和“搖籃城”(cidadeber?o)。


    868年,阿方索三世封維馬拉佩雷斯為波爾圖斯-加裏第一伯爵。


    阿斯圖裏亞斯王國後因為王位繼承問題而陷入內亂,阿方索三世被其子嗣勒令退位。其長子加西亞成為萊昂國王,次子奧多尼奧統治加利西亞,而幼子弗魯埃拉接收阿斯圖裏亞斯。葡萄牙郡成為加利西亞王國的一部分,葡萄牙人在語言和文化習俗上與加利西亞人相近,但和萊昂人有很大不同,因而導致文化隔閡。


    924年,在萊昂吞並另兩個王國後,萊昂王國宣告成立。


    1093年,阿方索六世將葡萄牙郡劃予勃艮第的亨利,並將自己的私生女特蕾莎嫁給了他。亨利定都於前古羅馬行省首府布拉加。


    王國成立


    1128年6月24日,吉馬良斯近郊爆發聖馬梅德戰役(英語:battleofs?omamede),此役中,葡萄牙伯爵、亨利之子阿方索恩裏克斯擊敗其母特蕾莎及情夫費爾南佩雷斯德特拉瓦(英語:fernandopérezdetraba),得到葡萄牙郡政權。隨後,阿方索恩裏克斯將矛頭對準南方的摩爾人,於1139年7月25日奧裏基戰役大勝,隨即阿方索恩裏克斯在軍隊的支持下宣布為葡萄牙國王,即阿方索一世,葡萄牙王國就此成立。阿方索的國王地位在1143年得到了萊昂國王阿方索七世的承認,在1179年得到了教宗曆山三世的承認。


    在收複失地運動時期,基督徒自musilin手中奪迴了伊比利亞半島。當時葡萄牙向南進軍,於1249年在阿方索三世主導下,吞並阿爾加維到達南部海岸,完成擴張。此後,葡萄牙的國境線幾乎不再發生變動。在隨後的迪尼什一世、阿方索四世和佩德羅一世的統治下,葡萄牙王國經曆了短暫的和平。


    1348年葡國遭黑死病襲擊,損失慘重。


    1373年,英葡同盟成立,這是世界上曆史最為悠久的同盟關係之一。


    1383年,國王斐迪南一世死後沒有男性繼承人,其女婿卡斯蒂利亞國王胡安一世宣布繼位,遭到葡萄牙貴族與公眾抵製。他們擁立老國王佩德羅一世的私生子、阿維斯騎士團的若昂一世繼位。若昂一世憑借部下努諾阿爾瓦雷什佩雷拉的出色指揮,在阿勒祖巴洛特戰役中擊敗了胡安、得以繼承王位,開創阿維斯王朝。


    阿維斯王朝(1383-1580)與殖民時代


    葡萄牙王國建立並得以鞏固其疆域後,借由大航海時代的海上貿易及探索活動,逐漸步入國力鼎盛期,成為歐洲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大國,一直持續至16世紀末。葡萄牙人是歐洲全球探險活動和地理大發現的先驅,國王若昂一世之子恩裏克是葡萄牙航海事業的堅定的讚助者和擁護者。


    1415年8月21日,恩裏克王子率領葡萄牙艦隊征服了北非的伊斯蘭貿易中心休達,這是葡萄牙的海外探險與殖民活動的開始。隨後,葡萄牙的探險船隊遍布全球:他們深入大西洋,發現了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比奧科島、聖多美島、普林西比島和佛得角等大西洋島嶼;沿非洲大陸海岸線航行,建立了早期的殖民地,並開辟了通過好望角航向印度的航線;在新大陸,葡萄牙人發現巴西;在印度洋,葡萄牙建立了遍及南亞及東南亞大部分海洋地區的航線,以進行香料貿易;葡萄牙人亦借由印度洋航線到達了中國和日本。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建立有眾多商站,建立起涉及歐洲大陸、非洲大陸和新大陸的三角貿易係統,輸送白銀和黑奴。


    當時,西班牙人亦擁有強大的海上力量和龐大的海上貿易。1494年,教宗曆山六世為解決西葡關於世界貿易權歸屬的爭議問題,主使雙方簽訂了帶有“瓜分世界”性質的《托德西利亞斯條約》,規定穿越佛得角與古巴及伊斯帕尼奧拉島連線中點的經線作為兩國的勢力分界線。


    1487年,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帶領船隊航行至非洲大陸最南端並發現好望角;1498年,瓦斯科達伽馬的船隊經好望角到達印度次大陸,開辟了航向印度的航線。由此葡萄牙獲得了巨大的貿易利潤和財富,為葡萄牙的文藝複興(英語:portugueserenaissance)奠定了物質的基礎。


    1500年,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到達加拿大,建立了波圖加爾港(英語:portugalcove-st.philips)、紐芬蘭和拉布拉多兩個殖民點,為葡萄牙在美洲的眾多殖民活動(英語:portuguesecolonizationoftheamericas)之一。卡布拉爾亦於1500年發現了巴西,並宣稱葡萄牙對此地擁有主權。


    1510年,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征服了印度的果阿,霍爾木茲海峽一帶的馬斯喀特和忽裏模子,以及今屬馬來西亞的馬六甲。由此,葡萄牙建立了遍布印度洋和南大西洋的殖民帝國,並壟斷了兩大地域的商業活動。此外,葡萄牙水手亦在台灣島、日本、帝汶和摩鹿加群島留下了足跡。雖然荷蘭人被廣泛視為澳大利亞大陸的發現者,但亦有證據表明(英語:theoryoftheportuguesediscoveryofaustralia),葡萄牙人在1521年便到達了澳大利亞。


    1529年,西葡間又簽訂《薩拉戈薩條約》,規定了兩國在亞洲的勢力分界線。


    隨著其他歐洲國家繼取得海上霸權後,葡萄牙於歐洲的地位有所下降。


    哈布斯堡王朝(1580-1640)與伊比利亞聯盟


    1578年,國王塞巴斯蒂昂在摩洛哥的三王戰役中陣亡,叔公紅衣主教恩裏克一世被迫還俗即位,但亦於1580年逝世,造成王位繼承危機(英語:portuguesesessioncrisisof1580)。隨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費利佩二世宣稱他作為曼努埃爾一世的外孫,擁有葡萄牙的繼承權、並成功繼承之,成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主,建立伊比利亞聯盟。同西班牙的聯合使葡萄牙卷入八十年戰爭,並與英國交惡。葡萄牙在波斯灣的殖民地忽裏模子被英國占領;1595年至1663年,又與荷蘭共和國交戰(英語:dutch–portuguesewar),喪失了在巴西、非洲、印度和遠東的部分商業利益,且失去了印度洋貿易的壟斷優勢。


    布拉幹薩王朝(1640-1910)


    1640年,不滿西班牙首相奧利瓦雷斯公爵集權政策的葡萄牙貴族,在裏斯本發動革命,掀起複辟戰爭,並推舉布拉幹薩公爵若昂登基成為若昂四世,開啟布拉幹薩王朝,結束了西葡共主邦聯的統治。


    1738年,龐巴爾侯爵塞巴斯蒂昂若澤德卡瓦略-梅洛開始了其作為葡國駐倫敦(後為維也納)大使的職業任期。葡國王後奧地利的瑪麗亞安娜寵信德卡瓦略-梅洛,將奧國陸軍元帥馮道恩之女嫁給了喪偶的梅洛。這引起了國王若昂五世的不滿,他於1749年將德卡瓦略-梅洛召迴葡國。次年若昂五世駕崩,其子若澤一世即位。與其父相反,若澤一世重用德卡瓦略-梅洛,任他為外交部長,隨後更加深對梅洛的信任,給予他更多自主權。


    1755年,德卡瓦略-梅洛出任首相。德卡瓦略-梅洛因其駐倫敦大使之經曆,推行了英國式的經濟政策,以及其它各式改革。在經濟金融方麵,他建立了數個商業公司以及主管商業活動的行會。此外,他將葡萄牙和葡屬印度殖民地的奴隸製加以廢除,重建了葡國陸海兩軍,重新開辦科英布拉大學,並結束了葡萄牙對於國內各次要基督教教派的歧視和迫害。德卡瓦略-梅洛還在國內劃分了專門的波特酒產區,以確保酒質——這開創了歐洲國家政府主導控製酒品生產和質量管控的先例。他的治國政策以嚴格著稱,製訂了適用於上層貴族到底層工人的完整、嚴格的法律,建立了審查製度完善的國家稅收係統。此改革也使德卡瓦略-梅洛失去貴族(高等貴族尤甚)支持,被貴族視為損害自身利益的暴發戶。


    裏斯本大地震


    1755年11月1日,葡國首都裏斯本發生了裏氏9.0級的大地震,城區被震災以及隨後的海嘯和火災夷為平地,死亡人數高達約十萬人。德卡瓦略-梅洛自地震中生還,並立即著手重建城市,並留下名言“現在該怎麽辦埋葬死者,關心生者。”盡管死傷慘重,裏斯本並未爆發瘟疫,並在一年內便完成了初步的重建。裏斯本市中心的新式設計特別采用了抗震工藝,而新建的建築物都要經過模擬實驗的檢驗(通過軍隊的大規模行軍模擬地震)。德卡瓦略-梅洛時代的建築和廣場,至今仍為裏斯本的旅遊景點之一。此外,德卡瓦略-梅洛在全國各地進行的調查資料對於地震學亦擁有特殊貢獻。


    大地震之後,德卡瓦略-梅洛獲得更大實權,成為一名強勢而進步的獨裁者。反對他的勢力亦越發壯大,其與貴族的爭端亦愈加頻繁。1758年若澤一世在一次刺殺中生還,隨之而來的快速審判將涉案的塔沃拉家族和阿韋羅公爵(英語:dukeofaveiro)處死。葡國耶穌會被驅逐出境,財產亦為國家所沒收。德卡瓦略-梅洛起訴了所有疑似涉案者,婦人及兒童亦未能幸免。德卡瓦略-梅洛亦得以排除異己。1759年,若澤一世封德卡瓦略-梅洛為奧埃拉什伯爵。


    七年戰爭


    1762年,葡國卷入七年戰爭、並遭西班牙入侵。1763年,雙方停火,決定維持原狀。1770年,梅洛被封為龐巴爾侯爵。1779年,若澤一世駕崩。即位的女王瑪麗亞一世不滿於龐巴爾侯爵的專政以及對於塔沃拉家族的無情處決,撤銷了龐巴爾侯爵的職務。1782年龐巴爾侯爵死於自家住宅。龐巴爾侯爵的統治給葡國帶來高效統治和思想“啟蒙”的同時,也遭到了後世的質疑。英國曆史學家肯尼思馬克斯韋爾認為,龐巴爾侯爵影響深遠的統治,建基於獨裁統治,特點為犧牲個人自由(排除異己時最甚)、壓製批評言論、殖民地經濟剝削、出版物審查以及控製個人利益。


    據統計,在18世紀的巴西淘金潮(英語:braziliangoldrush)中,大約有60萬名葡萄牙人移居巴西殖民地,是歐洲殖民時代最為龐大的移民浪潮之一。


    拿破侖入侵


    1807年秋,拿破侖波拿巴率法國軍隊取道西班牙、攻入葡國。自1807年至1811年4年間,英葡同盟軍同入侵的法軍進行了持久的戰爭(為半島戰爭一部分)。拿破侖的入侵是葡萄牙走向衰亡的開始。裏斯本的葡萄牙王室和大貴族為躲避戰火,逃往巴西。1807年,攝政王若昂六世遷都至裏約熱內盧。1815年,巴西成為王國,擺脫了殖民地的地位,稱為新建立之“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一部分。葡王室駐巴西期間,巴西的政治、經濟、軍事、教育和科學都獲得長足發展,走向近代化。1815年,法軍戰敗,歐洲形勢初步安定。1816年,瑪麗亞一世駕崩,若昂六世登基成為葡國國王。


    革命(1820)


    1820年,波爾圖爆發“自由革命(英語:liberalrevolutionof1820)”,並迅速蔓延至全國。革命者要求廢除舊君主專製,仿效英國實行君主立憲。1821年,王室應議會迴國,若昂六世之子佩德羅留任巴西攝政王。1822年,議會批準實施新憲法。新憲法及君主立憲製度僅實施不滿一年,便為米格爾王子所發動的軍事政變所終止,君主專製製度隨之恢複。1820年的自由革命盡管最終未能達到目的,但在葡國傳播了自由民主的思想,影響了19世紀的葡萄牙的社會麵貌。


    巴西獨立


    同期,巴西亦發生動亂。1821年,葡議會決定取消巴西的王國地位,複歸裏斯本管轄,招致巴西進步人士及攝政王佩德羅不滿。隨後,葡國駐軍與巴西民兵發生了多次武裝衝突;1822年1月,議會勒令佩德羅迴國,佩氏迴絕。8月,葡國議會決定撤銷佩德羅的攝政王職務,並出動大軍進占巴西。9月,佩德羅宣布獨立、改稱巴西皇帝,建立了獨立的巴西帝國,隨後爆發巴西獨立戰爭(英語:warofindependenceofbrazil)。葡軍無力平息巴西的獨立浪潮,1825年,葡萄牙承認巴西獨立。


    王位繼承危機


    1826年,若昂六世駕崩,而法定的王位繼承人是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而覬覦王位的米格爾王子拒不承認——這再次造成了葡萄牙的王位繼承危機。佩德羅起初宣布繼承葡萄牙王位,但遭到葡萄牙人和巴西人雙方的反對,放棄繼承權,改立其七歲的女兒瑪麗亞為葡國女王,姐姐伊莎貝爾瑪麗亞(英語:infantaisabelmariaofportugal)擔任攝政。同年,佩德羅頒布“憲章(英語:charterof1826)”,以重建君主立憲製度。米格爾王子自立為王、並領導專製派武裝同佩德羅的憲政派對抗,內戰(英語:portuguesecivilwar)爆發。1834年米格爾被擊敗,流亡至奧地利;佩德羅亦與是年離世。瑪麗亞重新成為葡萄牙女王,稱瑪麗亞二世。


    革命(1836)


    然而佩德羅憲章的施行並不持久,1836年9月,裏斯本爆發革命,革命者推翻了憲章派(cartistas)政權,宣布改行1822年憲法。他們被稱為“九月黨人”(setembristas)。九月黨人上任後,宣布廢除奴隸製。1837年,憲章派軍人發動了失敗的軍事政變;盡管九月黨人保住政權,但內亂隨之而生,走向覆亡,1842年被安東尼奧卡布拉爾(英語:antoniobernardodacostacabral,1stmarquisoftomar)推翻,又恢複1826年憲章。卡布拉爾是偏激進的改革者,造成基層農民、特別是婦女的反對。1846年,爆發反卡布拉爾的瑪麗亞達豐特革命(英語:revolutionofmariadafonte),革命者得到了九月黨和米格爾派的支持,又將卡布拉爾政府推翻。隨後女王委任軍人薩爾達尼亞公爵(英語:jo?ocarlosdesaldanhaoliveiraedaun,1stdukeofsaldanha)維持局麵。此後政權又幾度更迭,1851年,薩爾達尼亞公爵通過政變奪得政權,建立了“複興黨”(partidoregenerador)的統治。複興黨人修訂憲章為新憲法,並重建了選舉製度。葡萄牙政壇的主要表征改為了複興黨人和進步黨人(partidoprogressista,九月黨改組而來)的長時間爭鬥,但不安局麵已經結束。


    殖民地擴張


    19世紀是歐洲殖民擴張的又一個高峰,但對於葡萄牙來說,19世紀初是本國曆史上的低穀,葡國失去了在南美洲的全部殖民地。為恢複其殖民帝國的地位,葡萄牙參與了歐洲列強瓜分非洲的浪潮,再次在非洲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地。


    參與瓜分非洲前,葡國在非洲的舊殖民地包括羅安達、本吉拉、比紹、洛倫索-馬克斯(今馬普托)、安博因港和莫桑比克島。1884年柏林西非會議劃定了葡屬非洲殖民地的邊界線。此後,葡萄牙人在非洲建立或重建了新裏斯本(今萬博)、薩達班代拉(今盧班戈)、席爾瓦港(今奎托)、馬蘭熱、太特、容凱魯(今古魯埃)、佩裏(今希莫尤)和卡布拉爾(今利欣加)等;貝拉、木薩米迪什(今納米貝)、洛比托、若昂貝洛(今賽賽)、納卡拉和阿梅利亞港(今彭巴)亦是此時期建立的海岸城市。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葡國又出資搭建本格拉鐵路和貝拉鐵路(英語:beirarailroadcorporation),以連接沿海與內陸地區。19世紀末葡萄牙提出粉紅地圖計劃,聲稱自身對葡屬西非(今安哥拉)和葡屬東非(今莫桑比克)之間的土地擁有主權。這個計劃與英國人的開羅-開普敦鐵路計劃相衝突,葡國的殖民活動最終導致1890年的英國最後通牒(英語:1890britishultimatum),最終葡萄牙人向英國妥協。在亞洲,葡萄牙於1887年與大清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將經營數世紀的澳門正式劃為殖民地。


    到19世紀末,葡萄牙在全球擁有的殖民地有非洲的葡屬佛得角、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葡屬幾內亞、葡屬西非和葡屬東非以及達荷美海岸的聖若昂巴普蒂斯塔德阿茹達堡壘以及亞洲的葡屬印度、葡屬帝汶以及葡屬澳門。


    革命(1910)與建立共和


    盡管19世紀下半葉葡萄牙迎來了短暫的經濟複蘇,但好景不長,在世紀之交,葡萄牙經濟始現疲態。在卡洛斯一世統治時期,葡萄牙分別於1892年5月以及1902年5月兩次宣布破產——這造成社會危機,並動搖了葡萄牙曆史悠久的君主製的根基。1908年2月1日,卡洛斯一世與王儲路易斯菲利佩在裏斯本遭到刺殺,史稱裏斯本弑君事件(英語:lisbonregicide)。曼努埃爾二世繼承了王位,但此時葡萄牙布拉幹薩王朝的統治已幾近走到盡頭。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布拉幹薩王朝,建立共和國。共和政府宣布實行政教分離原則,次年頒布新憲法。10月5日被葡萄牙定為共和國日,作為公眾假期。


    政變(1926)與薩拉查的統治(1932-1968)


    新建立的共和政府並未改變葡萄牙經濟的頹勢,且社會局麵欠缺穩定,罷工及動亂頻發,政權亦不斷更迭。


    從1910到1926年,該國共換了45屆不同類型的政府,1915年曾曆經幾個月的軍人執政,1917到1918年又有過早期法西斯特征的短暫軍人獨裁,這段期間政治暴力日漸猖狂,軍方對無能的多元政治不滿,盡管軍方內部不合卻能推翻政府,像是1925年一場軍事政變雖被挫敗,但隔年軍方克服內部分歧,在1926年,發生5月28日政變,建立“全國獨裁”。1928年安東尼奧卡爾莫納於隨後的權力爭鬥中掌權、出任總統;1933年葡萄牙頒布新憲法,建立“新國家”(estadonovo)體製,又迎來安東尼奧薩拉查的右翼獨裁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葡萄牙的右翼親法西斯政權對外宣稱中立,但在取態上親近軸心國,葡萄牙本土雖沒有被戰火洗禮,惟其殖民地葡屬帝汶卻遭日本入侵及占領。戰後,薩拉查政府堅持fangong政策,於美蘇冷戰中偏向美國。葡萄牙成為當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創始成員國。薩拉查政權亦製定有多項經濟發展計劃,此外,還努力推動葡萄牙人前往非洲殖民地定居,以逐步對殖民地完成同化。


    殖民地戰爭


    1954年,葡屬印度的達德拉-納加爾哈維利被獨立的印度共和國並吞,這是葡萄牙殖民帝國走向解體的開始。亂局開始於1961年——在亞洲,印軍入侵果阿,葡屬印度全境並入印度共和國;在西非,達荷美共和國吞並聖若昂巴普蒂斯塔德阿茹達,成為達荷美威達市一部分;葡屬安哥拉、葡屬莫桑比克和葡屬幾內亞亦於該年爆發獨立鬥爭,打響葡萄牙殖民地戰爭。薩拉查政權拒絕放棄殖民地的利益、試圖維持領土總麵積約平方公裏的共和國——他主張與殖民地獨立武裝進行持續作戰,隨之遭受越來越多的國際異議,使得葡國遭到武器禁運等國際懲罰性製裁。


    康乃馨革命(1974)與重建民主


    1968年,薩拉查因健康問題結束其統治,將大權交給了馬塞洛卡埃塔諾。盡管葡軍在一定程度上控製了戰局,但到1973年,連年戰爭開支不菲、拖累葡國經濟,而葡國與其他聯合國會員國的外交關係亦發生惡化。1974年4月,裏斯本爆發了左派軍官領導的不流血政變,推翻了“新國家”體製,是為康乃馨革命。過渡政權救國軍政府(英語:juntadesalva??onacional)宣布進行“持續性革命進程(英語:processorevolucionárioemcurso)”,進入民主轉型期(英語:portuguesetransitiontodemocracy)——新的左翼政府試圖重建民主製度,但時年政局欠缺穩定。新政府宣布實行非殖民化政策,放棄其海外殖民地,並召迴殖民地政府及駐軍;100多萬葡人難民因而自殖民地啟程迴國——其白人身份大多不能得到新國家的認可。政府委派馬裏奧蘇亞雷斯和安東尼奧德阿爾梅達桑托斯(英語:antoniodealmeidasantos)負責處理殖民地的獨立事務,到1975年,葡萄牙的全部非洲殖民地得到獨立;同年,葡國舉行製憲議會選舉(英語:portugueseconstituentassemblyelection,1975),是為50年來首次民主選舉。


    1976年,葡國舉行立法選舉(英語:portugueselegitiveelection,1976),由社會黨取得政權、結束過渡政府,7月23日,馬裏奧蘇亞雷斯出任總理,領銜首屆立憲政府。蘇亞雷斯政府試圖恢複經濟,重建“新國家”時期的經濟進程。他試圖主導葡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入盟談判於1977年開啟。民主政府成立初期,葡國的政策立場於社會主義與新自由主義間搖擺。政府強迫實施了土地改革和國有化的政策,為了適應這些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政策,1976年葡國政府頒布了新憲法。隨後在1982年和1989年,葡國兩次修訂憲法,寫入工人權利等相關條款,加重了其中的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色彩。民主轉型期,葡國經濟曾在1977年至1978年以及1983年至1985年出現波動,迫使政府請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助維穩。


    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民主轉型基本完成後,葡國開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1986年,葡國正式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今歐洲聯盟前身),1992年亦順理成章地成為新歐洲聯盟的正式成員。入歐之後,葡萄牙的經濟在結構與凝聚力基金(英語:structurndcohesionfunds)的支持下發展迅速;葡國企業亦能夠更加便利地進入歐洲市場。1995年3月26日,葡萄牙正式加入申根區,取消了與區內國家的邊界管製。1996年葡國主導成立了葡萄牙語國家共同體。1998年,裏斯本舉行世界博覽會。1999年,葡國加入歐元區。


    殖民結束


    1999年,葡國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澳門主權移交。2002年,葡屬帝汶獨立建國成為東帝汶,得到了葡國的承認。葡萄牙殖民帝國就此成為曆史。


    裏斯本條約及金融危機


    2004年7月5日,總理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就任歐盟委員會zhuxi。2007年,歐洲聯盟成員國於裏斯本簽訂《裏斯本條約》,是為歐盟的體製革新,以進一步推進歐盟的民主合法性、行政效率以及國際協調性改革。條約於2009年正式生效。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嚴重打擊了葡國國民經濟。危機給葡萄牙政府帶來巨額公債的同時,也迫使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歐盟舉行經濟層麵上的協商談判,以獲得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等經濟援助。


    地理環境:


    位置


    葡萄牙共和國(arepublicaportuguesa,theportugueserepublic),地處西經9°10-6°9,北緯36°58-42°8之間,位於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南部。東北連西班牙,西南瀕大西洋。


    地形地貌


    葡萄牙本土地勢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廣布。北部是梅塞塔高原;中部為山區,平均海拔800至1000米;南部(阿爾加維和阿連特茹)主要為丘陵,西部地區則主要為沿海平原。


    葡國境內的最高峰是亞速爾群島的皮科峰(英語:mountpico),海拔2,351米(7,713英尺),是為亞速爾地標之一;本土最高峰則是埃什特雷拉山脈的托雷峰,海拔1,993米(6,539英尺),每年都會有眾多喜好滑雪的冬季運動愛好者前往此地。特茹河是葡國本土的主要河流之一,發源於西班牙、向西流淌,最終在裏斯本注入大西洋。其他河流有杜羅河、米尼奧河和瓜迪亞納河等。


    馬德拉群島和亞速爾群島是葡萄牙在大西洋上的兩個領地,其中,亞速爾坐落於三叉匯接區,橫跨大西洋洋中脊;馬德拉則位於非洲板塊的熱點處。此二地皆為火山和地震活動形成。兩地的最後一次火山噴發事件發生在1957年,於亞速爾群島的卡佩利尼奧山(英語:capelinhos),亦有許多低烈度的地震隨之而來。


    氣候特征


    根據柯本氣候分類法,葡國絕大部分地區屬於地中海式氣候,冬季多雨,夏季幹燥,其中南部地區、內陸地區以及杜羅河流域夏季氣溫炎熱,而北部地區、中部地區和阿連特茹沿海地區的夏季氣溫則較為溫和。葡國海岸線北側略偏向海洋性氣候,而南部的貝雅區則偏向半幹旱氣候。


    葡國是歐洲氣溫最為溫暖的國家之一,就本土地區而言,北部山區的年平均氣溫為8-12°c(46.4-53.6°f),而南部地區則介於16-19°c(60.8-66.2°f)之間。南部的瓜迪亞納河流域的年平均氣溫高達28°c(82°f),夏季能夠達到40°c(104°f)的峰值;而曆史記錄的最高溫度曾達到47.4°c(117.3°f),於阿馬雷萊雅;最低溫度則達到?17.0°c(1.4°f),於杜羅河畔米蘭達。北部山區冬季溫度或低至?10.0°c(14.0°f)以下,且自5月至10月常有降雪。降水方麵,葡國的年平均降水量介於800至1000毫米之間。皮科峰(英語:mountpico)一帶是葡國國內的雨極,年降水量6,250?mm(246.1英寸);北部和中部的雷亞爾城區、布拉幹薩區、維塞烏區和瓜達區冬季常有降雪;南部降雪較少,高海拔地區除外。葡萄牙每年擁有2,500至3,200小時的日照,冬季的日日照時間為4-6小時,夏季為10-12小時,東南部和西北部地區日照時間相對較長。葡萄牙西部沿海的海麵溫度冬季介於13-15°c(55.4-59.0°f)之間,夏季介於18-22°c(64.4-71.6°f)之間;南部沿海冬季介於15°c(59.0°f),夏季介於23-24°c(73.4-75.2°f)。


    亞速爾群島和馬德拉群島位於亞熱帶,但島嶼間複雜的氣候細節以及粗糙的地形使得天氣預報變得困難。兩地的年平均氣溫變化幅度不大,沿海地區不少於20°c(68°f)。亞速爾群島的一些島嶼則擁有旱季。根據柯本分類法,亞速爾群島和馬德拉群島大部分屬於地中海式氣候,而亞速爾群島的弗洛雷斯島和科爾武島介於副熱帶濕潤氣候和海洋性氣候之間,馬德拉群島的聖港島屬於半幹旱氣候、野蠻群島(英語:savageinds)屬於沙漠氣候,年降水量約為150?mm(5.9英寸)。兩地的海麵溫度冬季介於17-18°c(62.6-64.4°f),夏季介於24-25°c(75.2-77.0°f),最高可達到26°c(78.8°f)。


    自然資源


    葡萄牙礦產資源較豐富,主要有:鎢、銅、黃鐵、鈾、赤鐵、磁鐵礦和大理石,鎢儲量為西歐第一位。森林麵積320萬公頃,覆蓋率35%。近些年因氣候變化,連年發生森林火災。2011年,發生森林火災次,燃燒麵積為公頃。


    生態資源


    雖然葡萄牙有著數千年的人類定居史,但是一些地區仍然保留著原始的植被地貌。熱雷什地區擁有成熟的落葉針葉林,阿拉比達山則保留著全球罕見的地中海型成熟林,而馬德拉本島則分布有曆史可追溯至第三紀的照葉林。在葡國的一些荒地,由於人口外流,比利牛斯櫟(英語:quercuspyrenaica)等土生樹木在當地有規模性的繁殖。照葉林(又稱副熱帶常綠闊葉林)是一種特殊的植被類型,主要分布在歐洲的少數地區。亞速爾群島和馬德拉島分布有大型的照葉林區,後者則擁有世界最大的連續型照葉林區,作為葡國的自然遺產保護區域。


    葡國分布有許多種類的哺乳動物,如狐狸、獾、野山羊、伊比利亞猞猁、伊比利亞狼、斑貓、兔、鼬、獴和麝貓等。近數十年來,葡國境內的一些野生動物,例如野豬、伊比利亞馬鹿、西方麅及伊比利亞野山羊的數量據信有著大量的繁殖。塞圖巴爾等地還在市區發現過夜間漫遊的野豬。葡國亦是眾多候鳥的重要中轉地。葡國境內有600多種鳥種,這其中包括定居型及沿途經過的候鳥兩種分類,每年都有新的鳥種出現。聖維森特角和蒙希克山(英語:serrademonchique)等地於春秋兩季有數千於歐洲和非洲兩地遷徙的鳥群經過,而亞速爾和馬德拉則是美洲、歐洲和非洲三個大洲鳥類遷徙的中轉地。


    葡國境內擁有100多種淡水魚,大如歐鯰,小如一些生長於小湖泊的地方型物種。由於棲息地喪失、水汙染以及幹旱的影響,其中一些物種處於嚴重瀕危之中。葡萄牙海岸的上升海流使得當地富集營養,成為世界上最具營養的海水之一,其中分布有數千種海魚,包括沙丁魚、鮪魚和鯖魚等;其他海洋物種包括發光浮遊生物等。葡國國內有許多特有的昆蟲物種,隻分布於特定地區;其他常見昆蟲物種有鍬甲和蟬等。馬德拉和亞速爾群島上有許多特有物種,包括鳥類、爬行類、蝙蝠、昆蟲、蝸牛和蛞蝓等,它們與葡國本土的生物體係分離開來,自行進化。在馬德拉有250多種可見的腹足綱動物。


    葡國的自然保護區包括1所國家公園(parquenacional),12所自然公園(parquenatural),9所自然保護區(reservanatural),5所自然紀念物區(monumentonatural)以及7所受保護景觀區(paisagemprotegida)。其中佩內達-熱雷什國家公園(英語:peneda-gerêsnationalpark)是葡國唯一的國家公園;其他的自然公園,還包括埃什特雷拉山自然公園、阿拉比達自然公園等。這些自然區生長有多樣的植物群,包括分布甚廣的海岸鬆、意大利石鬆、夏櫟、比利牛斯櫟、歐洲栗、西班牙栓皮櫟、冬青櫟和葡萄牙櫟(英語:quercusfaginea)等。而桉樹則因經濟效益原因被引入葡國,盡管此舉可能會帶來生態環境問題。


    行政區劃:


    區劃


    葡萄牙本土被劃為18個區(distrito),亞速爾和馬德拉被劃為自治區(regi?oautonoma)。18個區被分為308個市鎮(municipio?或?concelho),在2013年的改革中又細分為3092個堂區(freguesia)。在歐盟製定的地域統計單位命名法中,葡萄牙又被劃為了亞速爾大區、阿連特茹大區、阿爾加維大區、中部大區、裏斯本大區、馬德拉大區和北部大區七個大區。


    主要城市


    裏斯本(葡萄牙語:lisboa、英語:lisbon),是葡萄牙共和國的首都。位於該國西部,城北為辛特拉山,城南臨塔古斯河,距離大西洋不到12公裏,是歐洲大陸最西端的城市,南歐著名的都市之一。裏斯本是工業城市、國際化都市,如今是葡萄牙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亦是歐洲著名的旅遊城市,每年接待遊客超過100萬人次。裏斯本港是國際海港。裏斯本西部大西洋沿岸有美麗的海濱浴場。


    波爾圖(葡萄牙語:porto),是葡萄牙北部一個麵向大西洋的港口城市,人口有263,000人,是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圖省省會及北部大區的行政中心。市內擁有葡萄牙國內著名的足球會波爾圖與知名建築波爾圖音樂廳。波爾圖市由十五個堂區組成,北部接壤matosinhos和maia自治區,東部與gondomar接壤,南部為杜羅河,其對岸為加亞新城(vnovadegaia)西麵為大西洋。葡萄牙的國名與波特酒都源於這城市。其舊城區與周圍產酒區是世界文化遺產。


    國家標誌:


    國名


    “葡萄牙”為葡萄牙語“portugal”的中文音譯。“portugal”一詞來源於拉丁語的“portuscale”,意為“加裏人的港口”,為羅馬人征服杜羅河河口地區時命名,“加裏人”即是當時定居於杜羅河河口的一支古代部族。黑暗時代,河口地區為西哥特人及蘇維匯人所征服,“portuscale”遂演變為“portucale”,7世紀又逐漸變為“portugale”。9世紀起,這個名稱的描述對象擴大為杜羅河和米紐河流域之間的地區。11世紀,“portugal”的用法固定下來。


    古代中國對於“portugal”一詞擁有多種不同的音譯譯法。明朝時,有“波而都瓦爾”及“蒲都麗家”等譯法,《坤輿萬國全圖》稱“波爾杜瓦爾”或“波爾杜曷爾”;清朝時,有著“博都雅”的譯法,近代多以葡萄牙譯之。“佛郎機”亦為明朝時對葡萄牙的稱唿,原本是阿拉伯人對歐洲基督徒的籠統稱唿“frank”(源自法蘭克);因信仰基督教的葡萄牙人最先航海抵達東方,因此被稱為“佛朗機”。在澳門,坊間曾有過將“葡萄牙共和國”意譯為“葡萄牙民國”的做法;亦有舊稱大西洋國。


    國旗


    葡萄牙國旗圖案為雙直條型,靠近旗杆五分之二為綠色,尾端其餘五分之三為紅色,雙條交間處飾有小型國徽。該設計替代了葡萄牙王國時期的國旗,並於葡萄牙共和國成立後的1911年6月30日獲正式采用為共和國國旗,由葡萄牙畫家科倫巴諾博達洛平尼艾羅、新聞記者兼政治家若昂沙加斯、及外交家兼作家阿貝爾波泰略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從眾多候選中確定的。


    葡萄牙共和國國旗並沒有繼承王國國旗的藍白背景色彩,而是改用綠紅二色,強調新國家的共和製與舊國家君主製的不同。自從1891年1月31日共和主義者起義失敗後,紅色和綠色成為葡萄牙共和黨及其相關運動的代表色彩,直至1915年10月5日共和革命成功。在此後的數十年中,政府宣傳指綠色代表民族希望,紅色代表為民族希望而獻身者的鮮血,為國旗色彩賦予更多愛國情感,而不再強調其原本代表的政治含義。


    葡萄牙共和國國旗徹底改變了曆代葡國國旗與皇室徽章緊密結合的傳統。葡萄牙王國建立之初,阿方索一世采用白底藍十字的方形旗幟,其後演變至象征自由君主政體的皇室徽章在藍白直條的交間處上的旗幟。葡萄牙的一係列重大變革與政治事件,也促使了盾牌徽章的改變,造就成今日所見的設計。


    國徽


    葡萄牙國徽散發著濃鬱的曆史氣息,中心圖案是金色的古老航行儀器渾天儀,它是葡萄牙航海家們全球探險和開拓新大陸的曆史見證物。渾天儀上麵嵌有一枚白邊紅底盾徽,盾徽中的7座金色城堡是為慶祝葡萄牙和卡斯蒂爾王族聯姻而於1252年增添的。紅色後麵裏的白色盾徽是國徽的核心,五枚小型藍盾組成的“贖罪十字”鑲嵌於其中,它們分別代表1139年在阿方索亨瑞克斯領導下,在奧利蓋戰役中打敗摩爾人的5位國王。每個藍色小盾上都有5個白色圓斑,表示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時的5處傷口,這是基督的殉難像,同時也暗示當年阿方索正是以耶穌的名義在聖靈的幫助下擊敗了摩爾人。圓斑的總數為25個,加上5枚藍色盾徽而得30,這正是猶大出賣耶穌換取的銀幣的總數。國徽周圍裝飾著和平的標誌橄欖枝,為葡萄牙人民心之所係。


    國歌


    《葡萄牙人》,由恩裏克洛佩斯德門多薩作詞,阿爾弗雷多基爾作曲。


    國花


    薰衣草


    薰衣草(拉丁學名vandangustifolia?mill.)是唇形科、薰衣草屬半灌木或矮灌木,分枝,被星狀絨毛,葉片線形或披針狀線形,在花枝上的葉較大,疏離,在更新枝上的葉小,簇生,基部漸狹成極短柄,全緣,邊緣外卷,中脈在下麵隆起,側脈及網脈不明顯。輪傘花序,花多數,在枝頂聚集成間斷或近連續的穗狀花序,苞片菱狀卵圓形,先端漸尖成鑽狀,小苞片不明顯;花具短梗,藍色,密被灰色、分枝或不分枝絨毛。花萼卵狀管形或近管形,花冠長約為花萼的2倍,冠簷二唇形,上唇直伸,裂片較大,圓形,且彼此稍重疊,下唇開展,花絲扁平,無毛,花藥被毛。花柱被毛,在先端壓扁,卵圓形。裂片與子房裂片對生。小堅果橢圓形,光滑,有光澤,6月開花。全株略帶木頭甜味的清淡香氣。


    原產於地中海沿岸、歐洲各地及大洋洲列島,後被廣泛栽種於英國及南斯拉夫。其葉形花色優美典雅,藍紫色花序頎長秀麗,是庭院中一種新的多年生耐寒花卉,適宜花徑叢植或條植,也可盆栽觀賞。


    石竹


    石竹,別名:興安石竹、北石竹、鑽葉石竹、蒙古石竹、絲葉石竹、高山石竹、遼東石竹、長萼石竹、長苞石竹、林生石竹、三脈石竹,瞿麥草,拉丁文名:dianthuschinensisl.為雙子葉植物綱、石竹科、石竹屬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無毛,帶粉綠色。莖由根頸生出,疏叢生,直立,上部分枝。葉片線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稍狹,全緣或有細小齒,中脈較顯。花單生枝端或數花集成聚傘花序;紫紅色、粉紅色、鮮紅色或白色,頂緣不整齊齒裂,喉部有斑紋,疏生髯毛;雄蕊露出喉部外,花藥藍色;子房長圓形,花柱線形。蒴果圓筒形,包於宿存萼內,種子黑色,扁圓形。花期5-6月,果期7-9月。


    人口


    葡萄牙1056.2萬(2013年數據)。其中葡萄牙人占96.9%,外國合法移民占3.1%(主要來自非洲、巴西、歐盟及亞洲等國家)。人口密度為115.4人/平方公裏。勞動力人口為554.3萬,人口出生率為9.5‰,死亡率為10‰。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約84.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2%為新教徒,0.3%信其它宗教,3.9%無宗教信仰或無法確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樓嗩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樓嗩呐並收藏史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