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丹麥的銀行體係效率較高,電子化服務方便快捷。北歐地區主要銀行都在丹麥開展業務。丹麥銀行除普通銀行業務外,還提供其他金融服務,例如保險、抵押融資、不動產服務、資產管理和租賃服務。丹麥銀行的電子現金管理先進。電子銀行係統可以根據公司特定需求進行調整,包括金融管理係統的集成、處理在其他國家銀行開立的賬戶、查詢賬戶曆史信息、控製現金流量、有效管理國內外流動資金等。


    中央銀行


    丹麥的中央銀行是丹麥國家銀行(danishnationalbank),主要負責製訂金融和貨幣政策、發行貨幣、國際支付和結算、政府債管理等。


    商業銀行


    丹麥境內運營的銀行達100餘家,包括本土和跨國銀行。銀行業的突出特點是大型銀行較少,但占市場份額的絕大多數,同時存在大量中小型銀行。在丹麥業務規模相對較大的商業銀行主要包括:


    (1)danskebank(丹麥銀行):丹麥最大的銀行,在瑞典、挪威、芬蘭、愛爾蘭等16個國家設有234家分支機構,共有逾280萬個人、企業和機構客戶、2萬餘名員工。截至2019年底,總資產達3.76萬億丹麥克朗,存款額9629億丹麥克朗。2020年淨利潤45.89億丹麥克朗。


    (2)nordeabank(北歐銀行):北歐地區最大的銀行之一,總部位於赫爾辛基,在2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擁有1100萬個客戶,分支機構約1000個,員工超過2.9萬人,2020年淨利潤22.65億歐元。在丹麥設有分行。


    (3)jyskebank(日德蘭銀行):丹麥國內較大銀行之一,擁有3770名員工,總部位於丹麥錫爾克堡,網點遍布丹麥各地,在丹麥設有99家分支機構,在德國、直布羅陀等地設有分行。2020年淨利潤16.09億丹麥克朗。


    (4)sydbank(南方銀行):客戶主要集中在日德蘭半島地區,主要麵向個人客戶和中小企業,員工2100餘名,在丹麥17個地區設有112家分行,在德國設有分支機構。丹麥境內市場公司業務占比12%,零售業務占比6%。2020年稅後利潤為7.99億丹麥克朗。


    外資銀行


    在丹麥的外資銀行有瑞典商業銀行(handelsbanken)、花旗銀行(citibankinternationalplc)、forexbank(瑞典)、dnbnorbank(挪威)、盧森堡國際銀行(bil)等。


    證券市場


    哥本哈根證券交易所是北歐—波羅的海地區聯合證券交易所(omx)的一部分,經營股票、債券、金融衍生產品和其他貨幣市場工具交易,所有交易均通過電子途徑完成。2021年3月31日,哥本哈根證券交易所omxc20cap指數為1700點,較上年同期上漲49個點。


    對外投資貿易


    2008年對外直接投資1370億克朗,外國對丹直接投資510億克朗。對外援助2008年丹對外援助總額為114.7億克朗,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0.82%。援助重點為難民、醫療衛生、農村發展和環保。主要受援國有坦桑尼亞、莫桑比克、烏幹達、喀麥隆等。生產的胰島素和酶製劑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50%和40以上。


    外貿是丹經濟命脈。主要原料靠進口,產品銷售依賴國際市場。政府製訂優惠政策,鼓勵產品出口。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1987年以來一直保持較大順差。主要進口產品為運輸設備、電信產品、紙張、原油、煤炭、鋼鐵、機械和飼料等。主要出口產品為乳製品、肉、魚、家具、醫藥、電子產品、儀表、船舶、紡織品和服裝等。


    世界著名的服裝傑克瓊斯,歐洲服飾名牌,就在丹麥。


    貨幣


    丹麥貨幣為丹麥克朗(danishkrone-dkk)。丹麥雖然是歐盟成員國,但並未加入歐元區,丹麥對克朗實施有限製的浮動匯率製度,貨幣政策和匯率緊盯歐元,中間匯率為1歐元兌7.丹麥克朗,丹麥央行規定的浮動區間為2.25%。2021年3月31日,歐元對丹麥克朗匯率為1:7.4373,美元對丹麥克朗匯率為1:6.3431。2016年12月起,人民幣可與當地貨幣直接結算,2021年3月31日人民幣對丹麥克朗匯率為:1:0.9682。


    數字經濟


    丹麥數字化水平領先於大部分歐盟國家,在2020年歐盟數字經濟與社會指數(desi)評估中位居第三。丹麥企業普遍重視數字轉型,已有53%的企業實現高度數字化(歐盟平均水平為26%),33%的丹麥中小企業實現線上銷售(歐盟平均水平為18%),企業社交媒體使用率32%,雲服務使用率41%,大數據服務使用率14%。


    對外貿易


    丹麥屬於外向型經濟國家,倡導自由貿易,商業領域的市場化和規範化程度高,政策透明度高,貿易和投資風險較低。外貿是丹麥的經濟命脈。主要原料靠進口,產品銷售依賴國際市場。政府製訂優惠政策,鼓勵產品出口。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主要進口產品為運輸設備、電信產品、紙張、原油、煤炭、鋼鐵、機械和飼料等。主要出口產品為乳製品、肉、魚、家具、醫藥、電子產品、儀表、船舶、紡織品和服裝等。


    自1987年開始,丹麥對外貨物貿易改變了持續逆差的局麵,到2020年已連續34年保持貿易順差。據丹麥統計局統計,2020年丹麥貨物進出口總額為.6億丹麥克朗(約合2028.9億美元),比上年(下同)下降3.9%。其中,出口6991.7億丹麥克朗(約合1070.7億美元),下降4.7%;進口6266億丹麥克朗(約合959.6億美元),下降3.4%。貨物貿易順差725.7億丹麥克朗(約合111.1億美元),同比收窄15.5%。


    2020年,丹麥對歐盟國家(不含英國,下同)的出口額占丹麥出口總額的50.9%,自歐盟國家的進口占丹麥進口總額的69%。德國是丹麥最大的貿易夥伴。對德國、美國、瑞典、挪威和荷蘭的出口額分別占丹麥出口總額的13.6%、11.1%、9.5%、6.3%和6.2%。自德國、瑞典、荷蘭、中國和波蘭的進口額分別占丹麥進口總額的21.9%、12.6%、8.6%、8.2%和4.6%。2020年,中國是丹麥第4大貨物進口來源地和第6大貨物出口目的地。


    中丹貿易


    中國是丹麥在亞洲最大貿易夥伴和海外第二大投資國。中丹於1980年建立經貿聯委會機製,迄已舉行22次會議。近幾年來,雙邊貿易增長較快。2021年,中丹雙邊貿易額為178.5億美元,同比增長32.4%。其中,中方出口108.7億美元,同比增長45.7%;進口69.8億美元,同比增長16.1%。中方對丹麥主要出口機電、服裝、紡織品等,自丹麥進口農產品、醫藥品、精密儀器、發電及製冷設備等。


    外來投資


    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2020年丹麥吸收外資流量為11.51億美元;截至2020年末,吸收外資存量為1351.25億美元。丹麥中央銀行數據顯示,2020年丹麥吸收外資流量11.5億美元;截至2020年末,外資存量1188.8億美元。從外資存量看,資金來源國主要有美國、英國、挪威、瑞典、芬蘭和德國。


    對丹麥投資主要流向金融業和保險業、商業服務、批發和零售貿易、製造業、房地產以及信息和通信業。在丹麥投資的大型跨國企業包括微軟、ibm、愛立信、北歐銀行、拜耳等。


    中國對丹麥投資規模不大,投資企業數量不多,但近年來呈現積極發展態勢,民營企業主動參與,投資領域進一步拓寬,投資方式呈現多樣化。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20年中國對丹麥直接投資流量6322萬美元;截至2020年末,中國對丹麥直接投資存量3.54億美元。


    對外投資


    丹麥對華直接投資始於1982年。截至2022年2月底,丹麥在華投資項目共1219個,實際使用金額44.5億美元。丹在華投資主要集中在醫藥、製造業領域。丹在華投資企業約500家,主要有:馬士基(中國)有限公司、諾和諾德(中國)製藥有限公司、諾維信生物技術(中國)有限公司、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維斯塔斯風力技術(中國)有限公司、西藏拉薩啤酒有限公司等。


    對外援助


    2020年,丹麥官方發展援助支出為26.37億美元,占國民總收入(gni)的0.68%。主要關注減貧、婦女、教育、健康等。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丹麥向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提供援助,疫情初期也收到企業對丹麥捐贈的物資。除參與歐盟應對疫情合作機製以外,2021年5月丹麥宣布向發展中國家捐贈300萬劑新冠疫苗。


    文化


    宗教


    丹麥約74%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0.6%的居民信奉羅馬天主教。


    習俗


    丹麥人理性、務實,計劃性強,凡事按部就班,注重程序,在社交場合注意舉止,不大聲說話,亦不焦急慌張。丹麥社會注重平等,不鼓勵對任何人給予特殊優惠待遇。在丹麥想與對方見麵需事先預約,貿然到訪屬於不禮貌行為。無論工作會談還是私人約會,一定要準時。丹麥人在工作中注重效率和效果,會談前需做好充分準備,確保會議按時開始和結束。初次與丹麥人見麵,除起身握手和眼神交流外,不宜有更親密的肢體接觸。丹麥人看似“高冷”,實際上比較有幽默感,善於自嘲。與丹麥人初步交往時,丹麥及其傳統、文化、藝術都是較好的話題,但不宜打聽或評論對方或他人的私人生活、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等。


    飲食


    丹麥人的食物主要是麵包、魚、豬肉和馬鈴薯等。丹麥特色美食有嘉士伯及特波嘉啤酒、甜酒布甸、丹麥燒腿及特式三文治等。最有名的“丹麥酥”,在丹麥又叫wienerbroed,每個麵包店都陳列各種口味的丹麥酥。典型的丹麥菜包括豬肉丸(frikadeller)、水煮鱈魚配芥末醬、脆皮烤豬肉(eskesteg)、馬鈴薯燉牛肉(hvibskovs),以及牛肉漢堡配炸洋蔥(hakkeboef)。還有一種冷食自助餐(koldtbord),菜色有鯡魚、沙拉、各式冷肉片、熏魚和乳酪等。丹麥人對麵包感情極深,可以製出各式單層、雙層和多層的麵包夾700多種。在各層分別夾上熏肉片、西紅柿片、肝泥醬、水蘿卜片等。


    名人


    漢斯克裏斯蒂安安徒生,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他的作品有《海的女兒》、《國王的新衣》和《醜小鴨》等。其中以“美人魚”為形象的著名雕塑一直靜靜地矗立在哥本哈根海邊紀念這位大師。1975年開始的國際童話電影節每兩年在安徒生的故鄉歐登塞城(odense)舉行一次。


    伊薩克迪內森是丹麥著名女作家,原名卡琳布利克森(karinblixen),1885年4月17日生於西蘭島倫斯特德一個貴族家庭。1934年發表描寫非洲生活的小說集《七個神奇的故事》(sevengothictales),這本書在丹麥不大受歡迎,在美國卻成為暢銷書。1937年她的第二部作品自傳體小說《走出非洲》(outofafrica)出版。迪內森1943年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冬天的故事》(winterstales)。二戰期間,丹麥被納粹占領,迪內森用皮爾安德烈塞爾的化名寫了小說《天使的複仇》(1944年),對法西斯侵略者進行嘲諷。晚年她遭受疾病折磨,但仍堅持寫作,在戰後出版了小說《最後的故事》(1947年)、《命運的軼事》(1958年)和《草坪上的影子》(shadowsonthegrass)(1960年)。


    哲學家克爾愷郭爾(s?renkierkegaard)物理學家尼爾斯波耳,他和學生維爾納海森堡一起創立的著名量子力學學派就稱為“哥本哈根學派”。


    曆史上尼爾斯玻爾等共有13位丹麥人獲諾貝爾獎。在生物學、環境學、氣象學、免疫學等方麵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奉行使每個社會成員在文化方麵具有平等發展的文化方針,鼓勵地方發展文化事業。


    德萊葉卡爾西奧多,丹麥電影大師,丹麥藝術電影創始人之一。德萊葉影響了後來很多導演,其中包括一些著名電影大師,例如羅伯特布列鬆、拉斯馮特裏爾、西奧安哲羅普洛斯等。德萊葉拍攝了其最卓越的影片之一《憤怒的日子》,本片敘述了17世紀發生的一宗有關妖術的案件,其情節之奇特讓人驚歎,含有很深的寓意。1955年拍攝了影片《諾言》,並因本片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大獎。


    卡倫布裏森是20世紀著名的女小說家,她在非洲生活了20年,作品在世界廣泛傳播。電影《走出非洲》(1985年)即根據其迴憶錄改編。


    丹麥的銀器設計也相當有名,如喬治延森是經典的銀器藝術家。


    節日


    法定節假日包括:新年(1月1日);懺悔節;聖周四(複活節的前一個星期四);耶穌受難日(複活節的前一個星期五);複活節(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複活節第二天(複活節次日);大祈禱日(複活節後的第四個星期五);耶穌升天日(複活節40天後的第一個星期四);聖靈降臨節(複活節後的第七個星期日);憲法日(6月5日);仲夏夜;平安夜(12月24日);聖誕節(12月25日);聖誕節次日(12月26日);新年夜(12月31日)。丹麥實行5天工作製,每周六、日為公休日。


    軍事體製


    國防


    根據丹麥憲法,瑪格麗特二世女王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防部是武裝力量最高行政機關,國防大臣為文職,向議會和首相負責,對武裝力量實施行政領導。國防司令部是武裝力量最高指揮機構,負責丹三軍的作戰、訓練和後勤保障。現任國防司令是漢斯傑斯帕赫爾旭(hansjesperhels?,2002年5月上任),國防參謀長為蒂姆斯洛斯約根森(timslothj?rgensen)。實行義務兵與誌願兵相結合的兵役製。義務兵服役期8~12個月,誌願兵服役期為54~72個月。


    軍力


    丹麥武裝力量由陸、海、空三軍和國民衛隊組成,其中陸、海、空三軍為現役正規軍隊。截至2004年年底,丹軍總員額人,陸軍、海軍和空軍兵力分別為人(占總兵力的61.1%)、3800人(占18.5%)和6471人(占20.4%)。其中,陸軍裝備主戰坦克281輛、裝甲車732輛、100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315餘門、直升機25架;海軍編成水麵艦艇部隊(下設6個中隊)和海防艦艇部隊(分轄3個海區),主要裝備艦艇64艘(其中護衛艦7艘、巡邏艇36艘、用於偵察和漁業監護的直升機8架);空軍編為6個航空兵中隊(其中4個戰鬥機中隊、1個運輸機中隊、1個直升機中隊)、1個雷達中隊(轄6個雷達站),裝備各種飛機111架(其中f-16a/b型戰鬥機68架、c-130型運輸機3架)。


    軍費


    2004年國防預算為164.92億克朗,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2%。2005年預算總額為186億丹麥克朗,約占財政年度預算的4%。


    交通運輸


    公路


    截至2020年1月1日,丹麥公路總長公裏,其中高速公路1346公裏,占比1.8%。截止2021年1月1日,丹麥共有各種機動車約472.4萬輛,其中小轎車272.4萬輛、貨車40.4萬輛、巴士1.2萬輛。丹麥擁有發達、完善的公路交通網絡,可迅捷地通往北歐地區各大市場。連接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和瑞典第三大城市馬爾默的厄勒大橋2000年開通後,丹麥成為通往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和波羅的海地區的門戶。


    鐵路


    截至2020年1月1日,丹麥鐵路裏程2682公裏。鐵路網密度為每1000平方公裏國土擁有鐵路60公裏。丹麥鐵路與德國和瑞典聯通,許多鐵路線鋪設在大型橋梁上,如連接西蘭島和菲英島的大貝爾特海峽大橋和連接哥本哈根和馬爾默的厄勒海峽大橋。2020年丹麥鐵路貨運量為862.1萬噸,客運人數達2.05億人次。


    丹麥首條高速鐵路線為哥本哈根至靈斯泰茲高速鐵路(k?benhavn-ringsted-banen),於2019年5月正式啟用。該線路全長約60公裏,設計速度250公裏/小時,設計最小發車間隔為2.5分鍾。哥靈高鐵是丹麥主要城市間高鐵1小時交通圈規劃(onehourtarget)的一部分,該規劃覆蓋城市包括哥本哈根、歐登塞、奧胡斯、奧爾堡等。


    空運


    丹麥共擁有23個機場,包括4個國際機場。哥本哈根機場是歐洲四大機場之一,為北歐地區的重要空運樞紐,也是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最大的機場,歐洲主要城市均在該機場2小時飛行區覆蓋範圍內。哥本哈根機場2015年獲得多項國際榮譽,包括全球最佳路線發展獎、全球最準時中型機場、歐洲最高效機場、歐洲最佳行李交付機場和北歐最佳機場。此外,該機場安全性排名全球第二。該機場距離市中心僅8公裏,到達哥本哈根中央火車站僅需15分鍾。


    共有超過60家航空公司在哥本哈根機場運營,服務全球120多個目的港,2019年客運量為3025.7萬人次,未來將增至每年4000萬人次。北京、上海已開通直飛哥本哈根航線。2018年5月2日,國泰航空公司開通香港—哥本哈根直飛航線(已停飛)。2018年12月10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開通成都—哥本哈根直飛航線(因疫情暫停)。除哥本哈根外,丹麥還有三座國際機場,分別位於日德蘭半島上的奧胡斯、奧爾堡和貝倫市。2017年丹麥空運貨物總量為27萬噸。


    水運


    丹麥海岸線長7314公裏,海運肩負著主要的對外貿易運輸。擁有146個海港,奧胡斯港和菲德烈西亞港貨運量居前列。其中1/4的港口年貨物吞吐量達到50萬噸,占海運貨物總量的90%,丹麥港口與世界各主要港口間有貨運線路。水運發達,水路總長為400公裏。2020年,丹麥各主要港口的停靠船隻合計52.4萬艘。港口中有74個為客運港口,一半以上客運港口年客運量達到25萬人次。許多交通港口在國內有渡船航線。2020年丹麥水運貨物總量8688.9萬噸,客運量3086.2萬人次。


    其他


    出租車:丹麥的大部分城鎮都有出租車,哥本哈根的出租車收費是起步費24克郎,周日白日收費每公裏10.2克郎,夜晚和周末收費每公裏12.6克郎。大部分出租車接受信用卡支付。


    自行車:在丹麥,自行車是十分便捷的交通工具,在道路上都會另設自行車車道。遊客可以在丹麥任何地方按日或周來租車。當地的旅遊信息中心會告訴旅客如何前往附近的自行車出租處,租車費用為每天40—60克郎或每周150—400克郎。在哥本哈根,也有免費的市區自行車出租。自行車可以被帶上輪渡、火車和長途客車,但都需另外付費。


    社會福利


    教育


    丹麥素有重視教育的傳統,教育事業發達。1973年起實行九年製免費義務教育。根據丹麥統計局數據,2020年,18-25歲丹麥人中,80%完成或正在接受高中教育;25-45歲丹麥人中,44%完成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丹麥對於終身教育也極為重視,對僅受過初級教育的在職員工的再教育投入了巨大精力,這使得丹麥勞動力素質較高。在義務教育完成後,可以申請免費青年教育課程,包括預備課程或職業技術課程,通常為期3年或4年。學生年滿18歲就可以申請國家教育助學金或貸款項目(su)。高中的學製為2年或3年,通過高中畢業考試可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自2006年起,丹麥對非歐盟國家學生在丹麥就讀大學實行收費管理。


    職業教育持續時間為1年半至5年半,取決於學習的專業領域。培訓結束時要參加一次學徒期滿測試或最終職業測試。25歲以下青年如果還沒有完成青年教育,可去工業學校就讀。在丹麥全國有大約100所工業學校,集理論培訓和工廠實習為一體。此外,對管轄範圍內在找工作或接受教育方麵有困難的不滿30歲青年,地方市政府提供特別的基本職業教育和培訓計劃。成年人教育方麵,可選擇接受普及教育課程、全日製教育或再教育培訓課程。丹麥教育係統針對各種文化程度的成年人開設各種課程。


    丹麥擁有綜合性大學8所、高等職業學院7所、文化藝術高等院校3所、商學院8所、海事教育機構10所,2020年在校學生約15萬人。最著名的高等學府有哥本哈根大學(建於1479年,有學生人)、奧胡斯大學(建於1928年,約有學生人)、丹麥技術大學(建於1829年,約有學生人)、哥本哈根商學院(建於1917年,有學生人)、丹麥via大學學院(建於1910年,有學生人)。


    衛生


    所有丹麥公民無論經濟狀況如何,都可以享受國家醫療體係提供的免費服務。醫療費由國家稅收支持。但對牙科護理及其他非醫生或醫院提供的其他類型治療,個人須承擔部分費用,這些費用也可根據收入狀況報銷。每個丹麥居民都擁有一位社區醫生,負責提供疾病預防方麵的建議,治療一些輕微病症,並確認患者是否應接受專業檢查。持有個人身份號碼(cpr)與國家醫療健康保險的居民,可接受免費急診治療。在丹麥醫療體係中,看全科醫生是就診第一步,全科醫生負責前期檢查治療,必要時再把病人轉給專科醫生或醫院。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8年丹麥醫療衛生支出占gdp的10.1%,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人均醫療衛生支出6217美元。根據丹麥統計局數據,2019-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為81.5歲。


    科技


    丹麥擁有高水平的大學和良好的科研氣氛,科技水平在歐洲地區首屈一指,在生物學、環境學、氣象學和免疫學等方麵位於世界領先水平。丹麥科技與創新政策的宏觀管理職能由丹麥高等教育和科學部負責。此外,為開展有關政策調研和評估,實施項目和計劃的具體管理,丹麥還設置了研究理事會係統。一類是負責基礎研究的理事會,根據科學界提出的原發設想和觀點,提供資金資助,並支持相關活動;另一類是負責戰略研究的理事會,根據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優先重點,支持相關研究,通過加強不同領域的跨學科合作,確保國家戰略的實施。丹麥的科技優勢領域主要為新能源技術、生物醫藥、納米技術和聲學等。


    媒體


    丹麥的主要報紙:《日德蘭郵報》(1871年)、《政治報》(1884年)、《貝林時報》(1749年)。


    丹麥通訊社(ritzausbureau):1866年創建。丹唯一的全國性通訊社,由各大報紙合辦。


    丹麥廣播公司:1925年創立。丹麥最大的全國性廣播電台和電視台。


    丹麥電視二台:1988年創立,1989年開播。


    通信


    丹麥擁有歐洲最先進的通信設施和數字化網絡。固定電話網用戶約為169萬戶,30%的家庭擁有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用戶為727萬戶,平均每人使用1.3部手機;98%的丹麥家庭擁有移動電話(移動電話普及率高於歐洲平均水平)。


    丹麥政府重視互聯網和數字化建設。近年來,丹麥政府采取一係列措施打造“數字丹麥”。丹麥是歐洲國家中互聯網使用率最高的國家,實現4g網絡100%覆蓋,光纖入戶率(67%)遠高於歐盟平均水平(34%)。丹麥5g網絡就緒率33%,居歐盟國家第4位。丹麥數字化程度高,網民占總人口的95%,其中94%的網民使用線上銀行、86%網上購物。網上商戶在消費者中有較高的信任指數;社交網站在丹麥人中也非常流行,網民社交網站賬戶普及率82%,高於歐盟平均水平(65%)。


    電力


    丹麥共有6000多個發電廠,主要使用煤、風能、天然氣、生物沼氣發電,其中風力發電占47%。丹麥政府提出,到2020年風力發電量的占比要達到50%,到2050年徹底告別化石燃料,能源需求100%由清潔能源提供。丹麥電網已與北歐實現網絡對接,丹麥、瑞典、挪威、芬蘭之間建立了北歐電力市場,進行電力的相互輸送。中資企業到丹麥投資設廠不需自備發電設備。


    民生


    丹麥直接工資水平與其他北歐國家接近,在歐洲排位最高。歐盟統計局(eurostat)數據顯示,2020年歐盟成員國中丹麥的平均時薪最高,為38.3歐元。由於政府承擔較大部分社會福利和失業保險金支出,雇主直接支付給員工的福利和雇主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用較低。總體上,丹麥雇主支付給員工的總用工費用高於瑞典、德國和英國等國。


    目前,丹麥沒有出台關於最低工資標準的法律法規,因為這違背丹麥勞務自由的原則。通常情況下,行業工會或對該行業的最低工資有指導建議,但不存在國家性質的硬性法律規定。據丹麥投資促進局介紹,丹麥雇主沒有義務繳納社會保障繳款,隻需繳納丹麥勞動力市場補充養老保險(atp,其中,雇主支付2/3,約為189.35丹麥克朗/月;員工支付1/3,約為94.65丹麥克朗/月)以及每年每位員工共約1000-1300歐元的類似社保費。


    治安


    丹麥社會治安狀況較好,在2019年全球和平指數排名中位列第五。丹麥居民允許合法持槍。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事處(unodc)統計數據顯示,丹麥2018年發生兇殺案每10萬人比率為1,遠低於歐洲的平均比率2.8。根據丹麥統計局數據,2020年,丹麥共發生兇殺、搶劫、盜竊、性侵等刑事犯罪案件共42.1萬起,其中多為盜竊等侵犯他人和公共財產的案件。沒有發生恐怖襲擊,也沒有發生直接針對中資企業或公民的綁架案件。


    外交關係


    國策


    冷戰結束後,丹麥對傳統上以北約、歐共體、北歐合作和聯合國為支柱的外交政策進行了調整,突出以歐盟為重點,並增加了“共同安全、民主和人權、經濟和社會發展及環境”等內容。丹重視歐盟建設,堅持依托北約,加強歐洲安全合作,積極拓展以北歐合作為基礎的環波羅的海合作,重視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同154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國際問題傾向


    關於國際形勢:認為國際形勢總體趨向緩和,但恐怖主義、民族和宗教問題等非傳統安全因素已成為威脅國際安全與穩定的突出問題,911事件對世界政治和安全格局影響深遠。認為世界政治形勢向多極化方向發展,但美國“一超”地位短期內不會受到挑戰,相反卻有進一步加強的趨勢。主張各大國間應加強對話和合作,共同應對麵臨的挑戰。


    關於聯合國作用和改革:視聯合國為國際社會構架的基礎和國際安全與穩定的保障。認為聯合國須在伊戰後重樹權威,發揮更大作用。支持安理會改革,主張增加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國數目,限製使用否決權。積極參與聯合國事務,2004年10月當選安理會2005年-2006年非常任理事國。


    關於國際反恐:譴責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重視建立全球反恐聯盟,支持反恐鬥爭。認為貧窮落後是滋生恐怖主義的溫床,強調重視發展問題有助於從根本上消除恐怖主義。911事件後,丹國內出台反恐法案,支持並參與美國和北約打擊恐怖主義的軍事行動及聯合國有關維和行動。於2005年3月出任安理會反恐委員會zhuxi一職。


    關於美國建立國家導彈防禦係統問題:主張有關國家應嚴肅對待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問題,支持美建立nmd計劃,2004年與美簽署協定,同意將格陵蘭圖勒基地納入美導彈防禦係統。


    關於人權和民主問題:視人權和民主為其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奉行將保護人權和少數民族權利置於國家主權之上的“積極的人權政策”,主張所有國家和地區認同和遵守國際公認的人權標準。支持和推行“人權高於主權”、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觀念,認為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政治和人道原因為由進行“人道主義幹涉”。


    關於中東問題:認為國際社會應對中東問題予以更多關注,促進中東地區各方的互信與合作,以避免不同文明之間的衝突和原教旨主義的蔓延。強調美在解決中東危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主張歐盟與中東-環地中海國家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積極促進中東和平進程。唿籲以從加沙地帶撤軍。承諾增加對中東地區的民主援助以改善該地區民主、人權和實施良政,但以執行更為“中立、平衡”的中東政策為由,取消了一些援巴項目。


    關於朝核問題:支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及和平解決朝核問題,要求朝放棄發展核武,唿籲美朝通過對話改善關係。高度評價我主持六方會談,認為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認為歐盟可在適當時機參與解決進程,特別是在促進朝鮮發展經濟及推動朝融入國際社會方麵發揮作用。每年向朝提供約1500萬克朗(約合259萬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


    關於伊朗核問題:關注伊朗核問題的發展,認為伊應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接受監督和核查。主張國際社會就此問題加強磋商和合作,盡快以和平方式妥善解決問題,避免伊問題危及世界和平,成為新的動亂因素。


    關於伊拉克問題:支持美采取軍事行動推翻薩政權,曾派遣護衛艦、潛艇各一艘以及150多名士兵參戰。主張聯合國在伊戰後維和、重建和推動民主建設等方麵發揮更大作用,譴責伊出現的反美英占領暴力活動。積極參與伊拉克重建及“巴黎俱樂部”關於伊債務問題談判,支持並唿籲國際社會盡最大努力減免伊債務並提供援助,已提供3.5億丹麥克朗(約合6034萬美元)用於伊重建工作。丹駐敘利亞大使曾一度任伊巴士拉地區行政長官。2004年在伊駐軍520人;6月,丹駐伊大使正式赴伊上任。


    關於阿富汗問題:關注並參與對阿富汗的援助及戰後重建工作。重點援助民主和法製建設,先後向阿提供3億克朗(約合5172萬美元)的人道主義及重建援助。通過北約向阿派有4架戰鬥機和147名士兵。2004年撥款2350萬克朗(約合405萬美元)專項資助阿總統選舉。認為阿總統民主選舉有助於打擊阿極端勢力,促進阿和平與穩定。選舉基本公正,希阿各派尊重選舉結果的合法性。2003年以來丹曾因強製遣返阿在丹難民並將援助與難民遣返事務掛鉤受到阿政府和聯合國難民署的批評。


    國際關係


    與印度關係


    2011年8月16日,丹麥外交大臣埃斯珀森證實,因丹麥拒絕向印度引渡曾在1995年向印度走私武器的丹麥公民尼爾斯霍爾克,丹麥和印度間的合作已被全麵凍結。


    與俄羅斯關係


    2010年4月,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與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進行會談,會後雙方發表了關於兩國建立“現代化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與中國關係


    1950年1月9日,丹麥承認新中國。同年5月11日,兩國正式建交。丹麥是繼瑞典之後第二個同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1956年2月15日,兩國將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並互派大使。中丹建交以來,兩國在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逐步開展。50年代,丹麥支持恢複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57年兩國簽訂了政府貿易協定和支付協定。


    60至70年代,中丹兩國交往增多,貿易關係發展較快。1974年10月,丹首相哈特林訪華,這是丹政府首腦首次正式訪華。1979年9月,丹女王瑪格麗特二世訪華,成為第一位訪華的丹guojiayuanshou。80年代,兩國政府首腦實現互訪。2008年10月,丹麥首相安諾斯福格拉斯穆森出席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並正式訪華,兩國共同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丹麥王國政府關於建立全麵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中國是丹麥在亞洲最大貿易夥伴和海外第二大投資國。中丹於1980年建立經貿聯委會機製,迄已舉行22次會議。近幾年來,雙邊貿易增長較快。中丹在文化領域的交往趨向活躍,兩國文藝團體互訪頻繁。上海木偶劇團、武漢京劇團、河南雜技團、廣東雜技團、西藏歌舞團等先後赴丹演出,丹特裏多努斯合唱團、皇家芭蕾舞團也曾來華訪問。此外,兩國還多次舉辦電影周、藝術展等文化活動。


    1974年起中丹開始互派留學生。目前,浙江大學、複旦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和廣西醫科大學等高校與丹哥本哈根大學、丹麥技術大學、奧胡斯大學、奧爾堡大學及哥本哈根經濟學院等建有校際交流關係。2008年10月,北京外國語大學開設丹麥語課程,2015年、2018年,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分別成立丹麥研究中心。我國在丹麥設有1所孔子學院和1所孔子課堂。


    與韓國關係


    2011年5月12日,就進一步加強雙邊關係和發展綠色經濟等問題達成共識。兩國簽署了在安全、經濟和全球性問題上進行密切合作的戰略夥伴關係協議,並宣布結成“綠色增長聯盟”。兩國政府和企業還簽署了一係列在可持續能源、智能電網、風力發電和燃料電池開發等領域開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與加拿大關係


    當地時間2022年6月14日,加拿大與丹麥就北極地區的一座麵積約1.2平方千米的島嶼歸屬達成協議,兩國同意在該島嶼上建立陸地邊界以解決兩國在該島嶼的主權爭端。


    著名人物


    索倫克爾凱郭爾(sornaabyekierkegaard,1813年5月5日—1855年11月11日),丹麥最偉大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是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主要著作有《或此或彼》(1843年)、《恐懼和顫栗》(1843年)、《畏的概念》(1844年)、《非科學的最後附言》(1846年)、《致死的痼疾》(1849年)。


    安徒生(hanschristianandersen,1805年~1875年)是丹麥作家。安徒生是一個有高度創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運用丹麥下層人民的日常口語和民間故事的結構形式。安徒生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紹到中國,《新青年》雜誌1919年1月號刊載了周作人所譯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譯文。人民文學出版社於1955年、1958年、1978年多次出版了葉君健先生譯的《安徒生童話選集》。


    伊薩克迪內森(isakdinesen)是丹麥著名女作家,原名卡琳布利克森(karinblixen),1885年4月17日生於西蘭島倫斯特德一個貴族家庭。1934年發表描寫非洲生活的小說集《七個神奇的故事》(sevengothictales),這本書在丹麥不大受歡迎,在美國卻成為暢銷書。1937年她的第二部作品自傳體小說《走出非洲》(outofafrica)出版。迪內森1943年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冬天的故事》(winterstales)。二戰期間,丹麥被納粹占領,迪內森用皮爾安德烈塞爾的化名寫了小說《天使的複仇》(1944年),對法西斯侵略者進行嘲諷。晚年她遭受疾病折磨,但仍堅持寫作,在戰後出版了小說《最後的故事》(1947年)、《命運的軼事》(1958年)和《草坪上的影子》(shadowsonthegrass)(1960年)。


    尼爾斯玻爾(nielsbohr,1885年-1962年)是近代著名的物理學家、原子核物理學創始人。1885年10月7日生於哥本哈根。1905年,20歲的玻爾寫出的關於水表麵張力測量的論文獲得了丹麥科學院金質獎章。1911年獲哥本哈根大學博士學位後開始研究金屬中電子運動的理論,並自1912年起擔任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的助手。1913年初,玻爾提出了他著名的原子理論,這個理論隨即被用於分析各種譜線,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對原子結構模型的研究成果,使他獲得了1922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玻爾接著提出了著名的“對應原理”。玻爾對中國的文化和中國人民一直有著深厚的感情,他的徽章上用的就是中國陰陽太極的圖案。1937年夏天,玻爾夫婦和兒子漢斯來中國。他在前中央研究院、浙大、北大等單位做了關於原子和原子核的演講。


    地方風俗


    美食特產


    丹麥特色美食有嘉士伯及特波嘉啤酒、甜酒布甸、丹麥燒腿及特式三文治等。最有名的“丹麥酥”,在丹麥又叫wienerbroed,每個麵包店都陳列各種口味的丹麥酥。典型的丹麥菜包括豬肉丸(frikadeller)、水煮鱈魚配芥末醬、脆皮烤豬肉(eskesteg)、馬鈴薯燉牛肉(hvibskovs),以及牛肉漢堡配炸洋蔥(hakkeboef)。還有一種冷食自助餐(koldtbord),菜色有鯡魚、沙拉、各式冷肉片、熏魚和乳酪等。


    丹麥三明治(smoerrebroed)是具有代表性的丹麥食物,這是一種開口三明治,從最簡單的到複雜得像雕塑品的都有。丹麥是世界上食用豬肉最多的國家。舉世聞名的“丹麥酥”(danish),在丹麥叫做wienerbroed,幾乎每隔一個街角就有麵包店陳列著許多令人流口水的不同種類。典型的丹麥菜包括豬肉丸(frikadeller)、水煮鱈魚配芥末醬(kogttorsk)、脆皮烤豬肉(eskesteg)、馬鈴薯燉牛肉(hvibskovs),以及牛肉漢堡配洋蔥(hakkeboef),還有一種冷食自助餐(koldtbord),菜色有鯡魚、沙拉、各式冷肉片和乳酪。丹麥的嘉士伯和杜伯兩廠都生產極佳的啤酒,購買酒精類飲料的法定最低年齡是16歲。丹麥人對麵包感情極深,他們可以製出各式單層、雙層和多層的麵包夾700多種.若您將各層分別夾上熏肉片、西紅柿片、肝泥醬、水蘿卜片等,那真堪稱得上一頓美餐;他們喜歡吃桔汁拌鴨塊,據說這道菜通常是作為他們宴會席上“壓軸兒”的佳肴;習慣吃西餐,對中餐也頗感興趣。


    飲食


    丹麥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1講究菜肴香、脆,注意菜肴多樣質精;2口味一般不喜太鹹,愛微酸帶甜味;3主食以麵食為主,愛吃麵包等食品;4副食愛吃魚類、雞、鴨、蛋類、豬肉、牛肉、羊肉、凍肉、幹肉、奶酪等;蔬菜喜歡土豆、西紅柿、蔥頭、洋白菜等;調料愛用丁香、莞荽子、番茄醬、醋、糖等;5製法:對涼拌、炒、烤、炸、燒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肴偏愛;6中餐:喜愛中國的粵菜;7菜譜:很欣賞冷拚盤、茄汁煎鴨腿、脆炸肉丸、滑蛋牛肉、杏仁水魚、果汁魚塊、脆皮雞、幹燒大蝦、玉蘭炒肉絲、草菇魚片湯等風味菜肴;8水酒:喜歡喝啤酒;愛喝桔子汁、礦泉水、酸牛奶、咖啡、可可;也樂於品嚐香片花茶;9果品:愛吃柑、桔、蘋果、葡萄等;幹果愛吃杏仁、葡萄幹等。


    丹麥與瑞典、瑞士、芬蘭、挪威、被稱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丹麥也被稱為歐洲的乳酪市場。


    娛樂


    早年北歐素以“開放”聞名於世,哥本哈根尤為一著名的觀光都市,電影及劇院林立,每周皆有不同的觀光節目任人選擇參加,夜生活的場所,如酒吧pub、bodega之類,為正當消遣聊天之處所,收費尚合理,但夜總會(nightclub)宜結伴前往,問清費額或由熟識此道的當地人士陪同前往較宜。


    每年5月1日,哥本哈根遊樂場tivoligarden開幕,丹麥正式進入觀光季節。9月第二星期日為該遊樂場關閉之日,至此時,觀光季也告結束。


    地方特色


    童話王國


    因為《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衣》等這些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安徒生使丹麥冠上了“童話王國”的美譽。


    1913,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edvarderiksen)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了一座美人魚銅像。銅像坐落在哥本哈根的長堤公園ngelinie)內,已成為丹麥的象征。此外,在哥本哈根的市政廳廣場,佇立著一座安徒生的全身銅像。路過的每個遊客,都要上去與“童話之父”握握手,捧著安徒生的書籍與其留影。在安徒生的故鄉歐登塞,建有安徒生故居博物館,無數對安徒生童話著迷的人前往那裏瞻仰、參觀。


    古老皇族


    丹麥王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國。從有史可考的哈拉爾國王(公元940~986年在位)到現任君主瑪格麗特二世女王,王室的血脈已繼承了千年之久。


    丹麥的曆史相當於一部丹麥王族史。千年以來,丹麥王族中出現不少叱吒風雲、建樹頗多的君主,流傳下眾多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其中最為傑出的君主是瑪格麗特一世女王(1387~1397年在位)和克裏斯欽四世國王(1588~1648年在位)。


    自1849年立憲建立了君主立憲製,丹麥王室雖然放棄了國家統治權,但作為國家的代表,王族一直得到丹麥人民的支持與敬仰。王族已經成為丹麥王國根深蒂固一條曆史紐帶,一種不可放棄的重要傳統。


    皇宮林立


    作為皇族的象征,丹麥這斯堪的維亞地區(丹麥、瑞典、挪威)最小的國家,卻擁有著眾多的皇宮城堡。千年的皇族曆史,使皇宮的建造一直未曾停怠過。


    由於城堡眾多,名字繁瑣,丹麥的皇宮又有一個個別稱。例如,菲登斯堡宮(fredensborg)被稱為“和平宮”、菲德烈堡宮(frederiksborgslot)又稱“水晶宮”、克隆堡宮(kronborgslot)因被莎士比亞作為《哈姆萊特》的創作背景,又叫做“哈姆萊特堡”。


    這些宮殿建築都由當時著名的建築師來建築設計,從古典式樣,到融合了新世紀的建築風格,姿態各異。每一座宮殿都是一件傳世的藝術品。


    格陵蘭島


    作為丹麥的一個自治領,世界第一大島嶼——格陵蘭島(麵積平方公裏)上,居住著5萬多居民,其中90%為愛斯基摩人。長久以來,他們用冰雪來堆砌房子,稱為“冰屋”;穿著經過婦女的咀嚼後的馴鹿皮特製而成的衣服——“阿奴拉古”;吃著打獵來的生肉以便獲取足夠的熱量。如今,與其他地區的過著土著生活、受到歧視和屠殺的愛斯基摩人不同,格陵蘭島愛斯基摩人受丹麥政府的幫助,搬出世代居住的“冰屋”,建立自己的議會、電視台,與丹麥人通婚。


    由於地處北極圈內,每到冬季,格陵蘭島就會出現持續數個月的極夜,格陵蘭上空隅爾還會出現色彩絢麗的北極光。而在夏季,太陽終日懸掛頭頂,格陵蘭便成為極晝下的日不落島。


    旅遊資源


    美人魚銅像


    “美人魚”銅像(littlemermaid)位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朗厄裏尼港入口處的一塊巨大鵝卵石上,它是丹麥雕塑家埃德華埃裏克森於1912年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中的女主角用青銅雕鑄的。“小美人魚”是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於1837年所寫的一篇童話《海的女兒》中的主角。銅像於1913年8月23日被安置在哥本哈根港,現已成為丹麥的象征。2006年3月,哥本哈根市政府決定將美人魚雕像向深海處搬遷,原因是過多的遊客對雕塑造成太多的破壞。


    安徒生博物館


    安徒生博物館(h.canderssonshouse)位於丹麥菲茵島中部的奧登塞市區。為紀念丹麥偉大童話作家安徒生(1805年-1875年)誕生100周年(1905年)而建。博物館是一座紅瓦白牆的平房,坐落在一條鵝卵石鋪的街巷裏。這裏臨街的一幢幢古老式樣的建築,使人感到仿佛迴到了19世紀安徒生生活的年代。博物館共有陳列室18間。


    圓塔


    圓塔(roundtower)坐落在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附近。建於1642年克裏斯欽四世統治時期。克裏斯欽四世(1577年-1648年)為丹麥和挪威之王,喜建建築,屢建立城市,有“國王建築師”之稱。圓塔高36米,直徑15米。它的建立與三一大教堂(基督教中指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有關。


    蒂沃利公園


    蒂沃利公園(tivoligardens)位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鬧市中心,占地20英畝,是丹麥著名的遊樂園,有“童話之城”之稱。每年4月22日至9月19日對外開放。興建蒂沃利公園的是一名記者兼出版商喬治卡斯滕森,他向當時丹麥國王克裏斯蒂八世進言,表示“若人民耽於玩樂,便不會幹涉政治”,於是獲準修建這座公園。公園於1843年8月15日起即開始接待當地居民和外來遊客。最初公園隻是群眾集會、跳舞,看表演和聽音樂的場所。後來幾經改造,才逐漸形成一個老少皆宜的遊樂場所。


    大貝爾特海峽大橋


    大貝爾特海峽大橋(storebaeltbridge)建在丹麥西蘭島與菲英島之間18公裏寬的大貝爾特海峽上,該橋上的懸索橋長1624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樓嗩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樓嗩呐並收藏史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