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0年的統計,老撾66%的人口信仰上座部佛教,1.5%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有32.3%的人口信仰台語民族民間的原始鬼神崇拜,主要是老聽族群。上座部佛教是老撾曆史上的國教,也是老撾分布最廣的宗教,是老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老撾有近2,000座佛寺,2萬多名佛教僧侶。老撾佛教徒使用貝葉經,多用巴利文刻寫。佬族的每個村寨基本都建有佛寺,建在村寨中心的平坦地帶。傳統觀念認為所有老撾男子佛教徒都必須出家一次,是否曾出家為僧成為判斷人品的標準,許多老撾兒童在7歲便剃度成為沙彌,在佛寺學習;成年後需繼續在佛寺修行一段時間。寺院也成為老撾人進行教育、醫療、體育和娛樂的重要場所。許多兒童在佛寺中完成幼年教育,大的佛寺會開設教授佛學的巴利語學校,佛寺中還會教授雕刻、木工、陶瓷等技術;佛寺中存有傳統草藥藥材和藥方,由僧侶在佛寺中為民眾治病;寺院成為當地居民的議事所、社交場所和歇息場所,也用於體育和娛樂活動;佛寺中收藏文學藝術作品,甚至是佛教聖物,成為文化傳播的中心。老撾人會在佛曆12月(公曆11月)的滿月期間慶祝塔鑾節,聚集至萬象塔鑾慶祝、朝拜、布施。老撾的語言、藝術、曆法和習俗等各方麵都受到上座部佛教文化的深重影響。
盡管老撾人民革命黨主張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支持無神論,曆史上的巴特寮和老撾人民革命黨並未針對老撾佛教文化作出大規模的批判或毀壞,而是利用佛教的影響力進行自我宣傳,達到“宣傳、教育、團結各民族”的目的,在官方宣傳中將佛教信條和馬克思主義相結合,如聲稱佛教的許多主張和信念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聯係,都倡導人人平等、實現終極福祉;嚐試論證佛教佛法的“革命性”和“進步性”;聲稱佛教是有益而正義的思想,唯因發源於前工業時代而具有一定局限性,而馬克思主義則是工業時代的科學思想,二者可以在取得兼容——但須舍棄佛教信條中有關因果、業報和鬼神之說的落後思想。政府要求佛教僧侶研究政府官方的解讀,遵守老撾人民革命黨的宗教政策;政府官員也大量參與佛教活動,在塔鑾節期間會有政治局成員供養僧侶,佛教文化也被視為老撾的民族文化而被黨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尊崇,塔鑾出現在老撾國徽上。如今老撾的僧人和一切宗教事務都由政府宗教事務部管理。
老撾佛教的一些觀念也融合了本地原始信仰的元素,老撾人的日常習俗中也保留有許多民間信仰成分,如認為人體中有靈氣,在重大的人生節點前舉行特殊儀式,稱為招魂儀式、拴線儀式或“巴西”,以召迴失散的靈氣。在歡迎賓客和歸來的旅者、慶祝病患康複時也會舉行招魂儀式。招魂儀式仍然是老撾人婚禮和起名儀式的重要環節。老撾政府如今禁止佛教僧侶拜神,但允許民間的靈氣崇拜;同時,老撾政府取締法宗派,獨尊大宗派。法宗派是泰國君主製衍生的佛教教派,老撾政府視之為異端和帝國主義文化滲透的工具。
文學
老撾傳統社會重視文學。老撾文學涵蓋的領域很廣,包括宗教、哲學、散文、史詩、詩歌、戲劇、曆史紀實、法律、占星學、民俗儀式、語言學、喜劇、虛構故事和紀實等。在老撾文學中,宗教和哲學故事常常和民間故事結合。老撾人認為文學創作的意義在於追求更深層次的宗教和哲學造詣。同時,口頭傳統也和書麵文學共存互補。古典文學和宗教文學並沒有個人著作權的概念,沒有固定的原本形式,而是在不斷的敘述和再創作之中演變著,這些作品一般刻寫在貝葉上,存儲在木匣中,藏於佛寺之內。
老撾曆史上最早的文學創作始於高棉帝國統治時期,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的史詩故事流傳較廣,也成為諸多詩歌的重要的創作和翻譯來源。佛教傳入後,老撾誕生了許多以佛經故事為來源的文學作品,著名的有源於巴利三藏中本生經的《佛本生經故事》,又稱摩訶迦陀卡,是包含了500多篇本生經故事的總集,其中須達拿太子的故事最為傑出著名。羅摩衍那的老撾語版本《帕拉拉帕拉蘭》被視為老撾的民族史詩,“帕拉拉”(phrak)即羅什曼那,“帕拉蘭”(phra ram)即羅摩。羅摩並非毗濕奴的化身,而是佛陀的化身;故事的地點發生在湄公河邊,其中還包含不少和民間信仰相關的情節,如殺牛祭祀等。在老撾新年慶典期間,會有帕拉拉帕拉蘭的公開誦讀和表演環節。瀾滄王國是老撾文學創作的高峰時期,在16世紀除翻譯佛教經典外,出現了無韻詩的體裁,還出現了首部傳說故事——《坤布倫故事》(nithan khun borom),講述了傳說中的民族始祖坤布倫的事跡。
17世紀誕生了老撾文學史上的傑出史詩作品《桑信賽》,講述了英勇的王子信賽(sin xay)擊退邪惡,成功拯救被流放的母親和姑母、繼承王位的故事。信賽的故事深入人心,相關的藝術形象常常以繪畫和雕刻的形式出現在老撾的佛寺中;現代革命者凱山·豐威漢被譽為“新時代的信賽”。2005年,老撾政府將信賽列為國家文化遺產,予以保護。桑信賽、須達拿太子和克木人的口頭史詩陶洪(thao hung thao cheuang)並稱老撾文學的三大名著。
現代老撾的文學創作逐漸脫離宗教影響。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誕生了許多老撾內戰曆史相關小說或紀實創作,多包含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內容。
盡管老撾人民革命黨主張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支持無神論,曆史上的巴特寮和老撾人民革命黨並未針對老撾佛教文化作出大規模的批判或毀壞,而是利用佛教的影響力進行自我宣傳,達到“宣傳、教育、團結各民族”的目的,在官方宣傳中將佛教信條和馬克思主義相結合,如聲稱佛教的許多主張和信念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聯係,都倡導人人平等、實現終極福祉;嚐試論證佛教佛法的“革命性”和“進步性”;聲稱佛教是有益而正義的思想,唯因發源於前工業時代而具有一定局限性,而馬克思主義則是工業時代的科學思想,二者可以在取得兼容——但須舍棄佛教信條中有關因果、業報和鬼神之說的落後思想。政府要求佛教僧侶研究政府官方的解讀,遵守老撾人民革命黨的宗教政策;政府官員也大量參與佛教活動,在塔鑾節期間會有政治局成員供養僧侶,佛教文化也被視為老撾的民族文化而被黨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尊崇,塔鑾出現在老撾國徽上。如今老撾的僧人和一切宗教事務都由政府宗教事務部管理。
老撾佛教的一些觀念也融合了本地原始信仰的元素,老撾人的日常習俗中也保留有許多民間信仰成分,如認為人體中有靈氣,在重大的人生節點前舉行特殊儀式,稱為招魂儀式、拴線儀式或“巴西”,以召迴失散的靈氣。在歡迎賓客和歸來的旅者、慶祝病患康複時也會舉行招魂儀式。招魂儀式仍然是老撾人婚禮和起名儀式的重要環節。老撾政府如今禁止佛教僧侶拜神,但允許民間的靈氣崇拜;同時,老撾政府取締法宗派,獨尊大宗派。法宗派是泰國君主製衍生的佛教教派,老撾政府視之為異端和帝國主義文化滲透的工具。
文學
老撾傳統社會重視文學。老撾文學涵蓋的領域很廣,包括宗教、哲學、散文、史詩、詩歌、戲劇、曆史紀實、法律、占星學、民俗儀式、語言學、喜劇、虛構故事和紀實等。在老撾文學中,宗教和哲學故事常常和民間故事結合。老撾人認為文學創作的意義在於追求更深層次的宗教和哲學造詣。同時,口頭傳統也和書麵文學共存互補。古典文學和宗教文學並沒有個人著作權的概念,沒有固定的原本形式,而是在不斷的敘述和再創作之中演變著,這些作品一般刻寫在貝葉上,存儲在木匣中,藏於佛寺之內。
老撾曆史上最早的文學創作始於高棉帝國統治時期,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的史詩故事流傳較廣,也成為諸多詩歌的重要的創作和翻譯來源。佛教傳入後,老撾誕生了許多以佛經故事為來源的文學作品,著名的有源於巴利三藏中本生經的《佛本生經故事》,又稱摩訶迦陀卡,是包含了500多篇本生經故事的總集,其中須達拿太子的故事最為傑出著名。羅摩衍那的老撾語版本《帕拉拉帕拉蘭》被視為老撾的民族史詩,“帕拉拉”(phrak)即羅什曼那,“帕拉蘭”(phra ram)即羅摩。羅摩並非毗濕奴的化身,而是佛陀的化身;故事的地點發生在湄公河邊,其中還包含不少和民間信仰相關的情節,如殺牛祭祀等。在老撾新年慶典期間,會有帕拉拉帕拉蘭的公開誦讀和表演環節。瀾滄王國是老撾文學創作的高峰時期,在16世紀除翻譯佛教經典外,出現了無韻詩的體裁,還出現了首部傳說故事——《坤布倫故事》(nithan khun borom),講述了傳說中的民族始祖坤布倫的事跡。
17世紀誕生了老撾文學史上的傑出史詩作品《桑信賽》,講述了英勇的王子信賽(sin xay)擊退邪惡,成功拯救被流放的母親和姑母、繼承王位的故事。信賽的故事深入人心,相關的藝術形象常常以繪畫和雕刻的形式出現在老撾的佛寺中;現代革命者凱山·豐威漢被譽為“新時代的信賽”。2005年,老撾政府將信賽列為國家文化遺產,予以保護。桑信賽、須達拿太子和克木人的口頭史詩陶洪(thao hung thao cheuang)並稱老撾文學的三大名著。
現代老撾的文學創作逐漸脫離宗教影響。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誕生了許多老撾內戰曆史相關小說或紀實創作,多包含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