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
境內地勢大部分平坦,南部是起伏的平原;北部和東部有少數低山分布;西南部土地肥沃;東南部多斜坡草地。大庫奇利亞山脈由南向東北延伸至巴西邊境,海拔450—600米。
烏拉圭河為烏與阿根廷的界河。內格羅河發源於巴西高原,流經國境中部,注入烏拉圭河,全長800多公裏。位於內格羅河上的內羅格水庫,是南美最大的人工湖之一(麵積約1萬平方公裏)。
氣候
烏拉圭屬溫帶氣候,1月至3月為夏季,平均氣溫為17至28c;7月至9月為冬季,平均氣溫6至14c。年降水量由南至北從950毫米遞增到1250毫米,烏拉圭大部分地區終年都有降雨。
自然資源
烏拉圭盛產大理石、紫水晶石、瑪瑙、乳白石等。已探明有鐵、錳等礦藏。位於烏中部的33人省(treinta y tres)擁有豐富的磁鐵礦,初步估計鐵礦石藏量不少於5億噸。與33人省相鄰的“佛羅裏達”(florida)省和杜拉斯諾(durazno)省也發現有鐵礦,但藏量可能低於5億噸。 林業和漁業資源豐富,盛產黃魚、魷魚和鱈魚。烏拉圭的林業發展始於20世紀60年代初,80年代,烏的人工造林麵積隻有1.4萬公頃,90年代初烏開始實行大規模的植樹造林。至2003年,烏全國天然林總麵積擴大到74萬公頃。
行政區劃
區劃
全國劃分為19個省(departamento)。
首都
蒙得維的亞是烏拉圭首都、最大的城市,位於拉普拉塔河口,與河對岸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相距約190公裏。麵積530平方公裏,人口138.1萬(2017年,烏拉圭國家統計局) ,占全國總人口的44.6%。 城市坐落在一個喇叭口形三角港內向南突出的岬角上,港闊水深,為南美洲主要港口之一。海拔22米,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16c,年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
蒙得維的亞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中心和交通樞紐。鐵路、公路、航空線皆自此通向全國,各地農牧產品(牛、羊肉,皮革,穀物等)多在此集散和加工。集中全國工業的3\/4,以肉類冷藏、加工規模最大,其次為紡織、麵粉、製革、化學、石油提煉、造船、水泥;此外還有服裝、製乳、煙酒、造紙、製鞋等。全國對外貿易的90%由此進出,主要輸出羊毛、肉類、皮革等。建於馬蹄形港灣東側的老城以立法宮為中心,房屋建築具有典型的西班牙風格,街區狹窄,教堂林立。新城與老城緊連,介於其間的獨立廣場為市中心區,匯集全市主要大道,政府宮、議會大廈、市府大廈等都在廣場周圍。7月18日大街是市區最繁華的商業大街,整潔寬闊,街道兩側矗立著許多白色的高層建築。市內有共和國大學和烏拉圭特拉巴納大學以及美術、曆史、自然、海洋、現代技術、軍事等各類博物館,並多廣場、公園、紀念碑和塑像。普拉多公園以玫瑰花引人入勝,種類達800多種。巴特利公園有可容納8萬人的大型體育場。海灘風光秀麗,為著名遊覽勝地。城東21公裏的卡拉斯科國際機場是國內最大機場。
人口民族
人口
烏拉圭全國總人口339萬(2013年,烏拉圭21世紀委員會數據),其中131.91萬人居住在蒙得維的亞和周邊地區,其他人口密集城市分布在烏拉圭河沿的派桑杜和薩爾托,以及首都附近的石頭城。
世界上14歲兒童和老年人比是14:1,而烏拉圭是2:1,照此下去,到2050年,烏拉圭將遇到更為嚴重的人口老年化問題。截止2004年底,烏拉圭總人口為人。其中1-14歲占29.93%,15-64歲勞動力人口占62.71%,餘為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13.36%。
烏拉圭人口迅速老年化是由於出生率下降和大量移民造成的。1996年出生率為16\/1000,2004年降至15\/1000;1997-2005年間,對外移民10.8萬人,與此同時外國來烏移民僅為1.25萬人, 這導致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了一半。
民族
烏拉圭為移民國家,白種人占總人口的90.8%,大多為意大利、西班牙、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移民的後裔。印歐混血種人占4.9%。
截至2020年,共有約450名華人在烏拉圭生活工作。
國家象征
國名
烏拉圭得名於烏拉圭河,“烏拉圭”為該河流瓜拉尼語名稱的西班牙語發音。對於這一名稱有多種不同釋義,如“鳥河”(查魯亞語“烏拉河”,其中“烏拉”(uru)意為雞雁)。此名稱亦有可能源自與當地盛行的稱“烏拉瓜”(uruguá)的河流蝸牛。
西班牙殖民時期及其後,烏拉圭及其周邊地區稱“內普拉塔”(cistina)及“東岸區”(banda oriental),後亦稱“東岸省(英語:provincia oriental)”,而在獨立後則最終稱為“烏拉圭東岸共和國” repu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
中文譯稱方麵,在1956年以前,新華社、《世界知識》等將其譯為“烏拉圭東方共和國”,但因為“東方”容易讓人對該國產生錯覺及歧義,故在1956年烏拉圭駐英屬香港領事訪問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接受了外交部美大司司長徐勇煥的建議,將“東方”改成“東岸”,延續至今。
境內地勢大部分平坦,南部是起伏的平原;北部和東部有少數低山分布;西南部土地肥沃;東南部多斜坡草地。大庫奇利亞山脈由南向東北延伸至巴西邊境,海拔450—600米。
烏拉圭河為烏與阿根廷的界河。內格羅河發源於巴西高原,流經國境中部,注入烏拉圭河,全長800多公裏。位於內格羅河上的內羅格水庫,是南美最大的人工湖之一(麵積約1萬平方公裏)。
氣候
烏拉圭屬溫帶氣候,1月至3月為夏季,平均氣溫為17至28c;7月至9月為冬季,平均氣溫6至14c。年降水量由南至北從950毫米遞增到1250毫米,烏拉圭大部分地區終年都有降雨。
自然資源
烏拉圭盛產大理石、紫水晶石、瑪瑙、乳白石等。已探明有鐵、錳等礦藏。位於烏中部的33人省(treinta y tres)擁有豐富的磁鐵礦,初步估計鐵礦石藏量不少於5億噸。與33人省相鄰的“佛羅裏達”(florida)省和杜拉斯諾(durazno)省也發現有鐵礦,但藏量可能低於5億噸。 林業和漁業資源豐富,盛產黃魚、魷魚和鱈魚。烏拉圭的林業發展始於20世紀60年代初,80年代,烏的人工造林麵積隻有1.4萬公頃,90年代初烏開始實行大規模的植樹造林。至2003年,烏全國天然林總麵積擴大到74萬公頃。
行政區劃
區劃
全國劃分為19個省(departamento)。
首都
蒙得維的亞是烏拉圭首都、最大的城市,位於拉普拉塔河口,與河對岸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相距約190公裏。麵積530平方公裏,人口138.1萬(2017年,烏拉圭國家統計局) ,占全國總人口的44.6%。 城市坐落在一個喇叭口形三角港內向南突出的岬角上,港闊水深,為南美洲主要港口之一。海拔22米,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16c,年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
蒙得維的亞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中心和交通樞紐。鐵路、公路、航空線皆自此通向全國,各地農牧產品(牛、羊肉,皮革,穀物等)多在此集散和加工。集中全國工業的3\/4,以肉類冷藏、加工規模最大,其次為紡織、麵粉、製革、化學、石油提煉、造船、水泥;此外還有服裝、製乳、煙酒、造紙、製鞋等。全國對外貿易的90%由此進出,主要輸出羊毛、肉類、皮革等。建於馬蹄形港灣東側的老城以立法宮為中心,房屋建築具有典型的西班牙風格,街區狹窄,教堂林立。新城與老城緊連,介於其間的獨立廣場為市中心區,匯集全市主要大道,政府宮、議會大廈、市府大廈等都在廣場周圍。7月18日大街是市區最繁華的商業大街,整潔寬闊,街道兩側矗立著許多白色的高層建築。市內有共和國大學和烏拉圭特拉巴納大學以及美術、曆史、自然、海洋、現代技術、軍事等各類博物館,並多廣場、公園、紀念碑和塑像。普拉多公園以玫瑰花引人入勝,種類達800多種。巴特利公園有可容納8萬人的大型體育場。海灘風光秀麗,為著名遊覽勝地。城東21公裏的卡拉斯科國際機場是國內最大機場。
人口民族
人口
烏拉圭全國總人口339萬(2013年,烏拉圭21世紀委員會數據),其中131.91萬人居住在蒙得維的亞和周邊地區,其他人口密集城市分布在烏拉圭河沿的派桑杜和薩爾托,以及首都附近的石頭城。
世界上14歲兒童和老年人比是14:1,而烏拉圭是2:1,照此下去,到2050年,烏拉圭將遇到更為嚴重的人口老年化問題。截止2004年底,烏拉圭總人口為人。其中1-14歲占29.93%,15-64歲勞動力人口占62.71%,餘為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13.36%。
烏拉圭人口迅速老年化是由於出生率下降和大量移民造成的。1996年出生率為16\/1000,2004年降至15\/1000;1997-2005年間,對外移民10.8萬人,與此同時外國來烏移民僅為1.25萬人, 這導致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了一半。
民族
烏拉圭為移民國家,白種人占總人口的90.8%,大多為意大利、西班牙、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移民的後裔。印歐混血種人占4.9%。
截至2020年,共有約450名華人在烏拉圭生活工作。
國家象征
國名
烏拉圭得名於烏拉圭河,“烏拉圭”為該河流瓜拉尼語名稱的西班牙語發音。對於這一名稱有多種不同釋義,如“鳥河”(查魯亞語“烏拉河”,其中“烏拉”(uru)意為雞雁)。此名稱亦有可能源自與當地盛行的稱“烏拉瓜”(uruguá)的河流蝸牛。
西班牙殖民時期及其後,烏拉圭及其周邊地區稱“內普拉塔”(cistina)及“東岸區”(banda oriental),後亦稱“東岸省(英語:provincia oriental)”,而在獨立後則最終稱為“烏拉圭東岸共和國” repu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
中文譯稱方麵,在1956年以前,新華社、《世界知識》等將其譯為“烏拉圭東方共和國”,但因為“東方”容易讓人對該國產生錯覺及歧義,故在1956年烏拉圭駐英屬香港領事訪問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接受了外交部美大司司長徐勇煥的建議,將“東方”改成“東岸”,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