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1836)


    然而佩德羅憲章的施行並不持久,1836年9月,裏斯本爆發革命,革命者推翻了憲章派(cartistas)政權,宣布改行1822年憲法。他們被稱為“九月黨人”(setembristas)。九月黨人上任後,宣布廢除奴隸製。1837年,憲章派軍人發動了失敗的軍事政變;盡管九月黨人保住政權,但內亂隨之而生,走向覆亡,1842年被安東尼奧·卡布拉爾(英語:antonio bernardo da costa cabral, 1st marquis of tomar)推翻,又恢複1826年憲章。卡布拉爾是偏激進的改革者,造成基層農民、特別是婦女的反對。1846年,爆發反卡布拉爾的瑪麗亞·達豐特革命(英語:revolution of maria da fonte),革命者得到了九月黨和米格爾派的支持,又將卡布拉爾政府推翻。隨後女王委任軍人薩爾達尼亞公爵(英語:jo?o carlos de saldanha oliveira e daun, 1st duke of saldanha)維持局麵。此後政權又幾度更迭,1851年,薩爾達尼亞公爵通過政變奪得政權,建立了“複興黨”(partido regenerador)的統治。複興黨人修訂憲章為新憲法,並重建了選舉製度。葡萄牙政壇的主要表征改為了複興黨人和進步黨人(partido progressista,九月黨改組而來)的長時間爭鬥,但不安局麵已經結束。


    殖民地擴張


    19世紀是歐洲殖民擴張的又一個高峰,但對於葡萄牙來說,19世紀初是本國曆史上的低穀,葡國失去了在南美洲的全部殖民地。為恢複其殖民帝國的地位,葡萄牙參與了歐洲列強瓜分非洲的浪潮,再次在非洲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地。


    參與瓜分非洲前,葡國在非洲的舊殖民地包括羅安達、本吉拉、比紹、洛倫索-馬克斯(今馬普托)、安博因港和莫桑比克島。1884年柏林西非會議劃定了葡屬非洲殖民地的邊界線。此後,葡萄牙人在非洲建立或重建了新裏斯本(今萬博)、薩達班代拉(今盧班戈)、席爾瓦港(今奎托)、馬蘭熱、太特、容凱魯(今古魯埃)、佩裏(今希莫尤)和卡布拉爾(今利欣加)等;貝拉、木薩米迪什(今納米貝)、洛比托、若昂貝洛(今賽賽)、納卡拉和阿梅利亞港(今彭巴)亦是此時期建立的海岸城市。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葡國又出資搭建本格拉鐵路和貝拉鐵路(英語:beira railroad corporation),以連接沿海與內陸地區。19世紀末葡萄牙提出粉紅地圖計劃,聲稱自身對葡屬西非(今安哥拉)和葡屬東非(今莫桑比克)之間的土地擁有主權。這個計劃與英國人的開羅-開普敦鐵路計劃相衝突,葡國的殖民活動最終導致1890年的英國最後通牒(英語:1890 british ultimatum),最終葡萄牙人向英國妥協。在亞洲,葡萄牙於1887年與大清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將經營數世紀的澳門正式劃為殖民地。


    到19世紀末,葡萄牙在全球擁有的殖民地有非洲的葡屬佛得角、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葡屬幾內亞、葡屬西非和葡屬東非以及達荷美海岸的聖若昂·巴普蒂斯塔·德阿茹達堡壘以及亞洲的葡屬印度、葡屬帝汶以及葡屬澳門。


    革命(1910)與建立共和


    盡管19世紀下半葉葡萄牙迎來了短暫的經濟複蘇,但好景不長,在世紀之交,葡萄牙經濟始現疲態。在卡洛斯一世統治時期,葡萄牙分別於1892年5月以及1902年5月兩次宣布破產——這造成社會危機,並動搖了葡萄牙曆史悠久的君主製的根基。1908年2月1日,卡洛斯一世與王儲路易斯·菲利佩在裏斯本遭到刺殺,史稱裏斯本弑君事件(英語:lisbon regicide)。曼努埃爾二世繼承了王位,但此時葡萄牙布拉幹薩王朝的統治已幾近走到盡頭。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布拉幹薩王朝,建立共和國。共和政府宣布實行政教分離原則,次年頒布新憲法。10月5日被葡萄牙定為共和國日,作為公眾假期。


    政變(1926)與薩拉查的統治(1932-1968)


    新建立的共和政府並未改變葡萄牙經濟的頹勢,且社會局麵欠缺穩定,罷工及動亂頻發,政權亦不斷更迭。


    從1910到1926年,該國共換了45屆不同類型的政府,1915年曾曆經幾個月的軍人執政,1917到1918年又有過早期法西斯特征的短暫軍人獨裁,這段期間政治暴力日漸猖狂,軍方對無能的多元政治不滿,盡管軍方內部不合卻能推翻政府,像是1925年一場軍事政變雖被挫敗,但隔年軍方克服內部分歧,在1926年,發生5月28日政變,建立“全國獨裁”。1928年安東尼奧·卡爾莫納於隨後的權力爭鬥中掌權、出任總統;1933年葡萄牙頒布新憲法,建立“新國家”(estado novo)體製,又迎來安東尼奧·薩拉查的右翼獨裁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葡萄牙的右翼親法西斯政權對外宣稱中立,但在取態上親近軸心國,葡萄牙本土雖沒有被戰火洗禮,惟其殖民地葡屬帝汶卻遭日本入侵及占領。戰後,薩拉查政府堅持fangong政策,於美蘇冷戰中偏向美國。葡萄牙成為當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創始成員國。薩拉查政權亦製定有多項經濟發展計劃,此外,還努力推動葡萄牙人前往非洲殖民地定居,以逐步對殖民地完成同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樓嗩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樓嗩呐並收藏史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