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城市


    埃裏溫是外高加索的機械工業中心,生產移動式電站、汽車、變壓器、電機、機床、儀表等;合成橡膠、化肥、煉鋁、建材、紡織、製鞋、釀酒、罐頭等工業亦較重要。全市共分7個區。大部坐落在拉茲丹河左岸。列寧廣場位於市中心,為亞美尼亞共和國和該市的行政機關所在地。從60年代起在西北部的阿恰普尼亞克和東北部的諾爾-澤通、諾爾克區進行居住小區的建設。城市周圍有環形綠化帶。埃裏溫設有科學院、研究所和埃裏溫大學,以及曆史博物館、文學和藝術博物館、植物園。有鐵路通第比利斯、列寧納坎等地,並為通過伊朗首都德黑蘭的鐵路要站,有數條公路匯集於此,並有機場設備。1988年12月7日遭大地震,損失嚴重。


    久姆裏位於亞美尼亞西北部,距離首都埃裏溫120千米,是希拉克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是全國第二大城市。城市的名字在其曆史上變換了多次。最初稱為kumayri或gyumri,然後改為“亞曆山德羅波爾”(1840年-1924年),再後來是列寧納坎(1924年-1990年),最後是久姆裏。


    瓦納佐,位於亞美尼亞北部,是洛裏省的首府和該國第三大城市,人口人(2001年)。


    首都


    埃裏溫(yerevan,epeвah),海拔850~1300米。麵積約90平方千米,人口109.2萬。 位於拉茲丹河畔,是亞美尼亞共和國的首都和經濟、文化中心。


    國家象征:


    國名


    亞美尼亞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armenia)簡稱亞美尼亞。國名舊譯為“阿爾明尼亞”。


    國旗


    亞美尼亞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自上而下由紅、藍、橙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紅色象征烈士的鮮血和國家革命的勝利,藍色代表國家豐富的資源,橙色象征光明、幸福和希望。這是1918年成立的亞美尼亞第一共和國就采用的國旗。1920年至1991年,亞美尼亞曾是原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當時的國旗是在原蘇聯國旗的旗麵中間加一個稍寬的藍色橫條。1991年宣布獨立,正式恢複紅、藍、橙三色旗為國旗。


    國徽


    亞美尼亞國徽啟用於1992年4月19日,仿照亞美尼亞民主共和國的國徽設計。為一盾徽,由鷹和獅子護持。中間的小盾所畫的圖像為諾亞方舟停於阿拉臘山山頂。代表亞美尼亞的自然風光。盾的其餘部分分為四個象限,周圍的四組圖案代表曆史上的4個王國:左下角為雙鷹迴頭對視,象征阿爾塔什斯王朝;左上角為背負十字架的獅子,象征巴格拉提德王朝;右上角為雙頭鷹,象征阿薩息斯王朝;右下角為爪持十字架的獅子,象征魯本王朝。四個象限象征國家悠久的曆史。盾下下方是一條被利劍斬斷的鎖鏈,交叉著綠色樹枝和箭頭,還有麥穗、羽毛和綬帶。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2年1月1日,亞美尼亞總人口數為327.43萬,其中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高達11.5%(聯合國人口老齡化指標為老齡人口比例在7-8%以上)。這就意味著,亞美尼亞人口已出現快速老化的趨勢。


    2011年上半年亞美尼亞新生兒總數為,同比下降4.4%。同期淨離境人數(離開亞美尼亞的亞藉人數減去期間返迴亞美尼亞境內的亞藉人數)為8.93萬。


    民族


    亞美尼亞族占97.9%,其次是占1.3%的雅茲迪人和占0.5%的俄羅斯人。其他少數民族有亞述人、烏克蘭人、黑海希臘人(通常高加索希臘人)、庫爾德人、格魯吉亞人和白俄羅斯人。瓦拉幾人、摩爾多瓦人、奧塞梯人、尤迪人和塔特人設立了小社區,還有被俄羅斯化的波蘭人和德裔高加索人。


    蘇聯時期,阿塞拜疆人曆史上為該國第二大族群(1989年大約占2.5%)。然而,由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火不斷,幾乎所有的阿塞拜疆族人移迴了阿塞拜疆。相對,亞美尼亞接收了大量從阿塞拜疆湧入的亞美尼亞族難民,使得亞美尼亞國內的主體民族的比例更高。


    僑民


    由於發生在20世紀初期奧斯曼帝國時,土耳其實施的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導致亞美尼亞人在奧斯曼帝國境內的眾多人口大減,許多亞美尼亞人逃亡到世界各地,因此亞美尼亞發展出了龐大的海外社區。亞美尼亞的僑民比較多(預計有800萬人,大大超過該國本身的300萬人口),如今他們在世界各地有很多移民團體。最大的海外亞美尼亞人社區位於俄羅斯、法國、伊朗、美國、格魯吉亞、敘利亞、黎巴嫩、阿根廷、澳大利亞、加拿大、希臘、塞浦路斯、以色列、波蘭和烏克蘭。有4萬至7萬名亞美尼亞人在土耳其居住,主要集中在伊斯坦布爾及周邊地區。 此外,約有1000名亞美尼亞人居住在耶路撒冷老城亞美尼亞區,那裏有曾經是大型社區的遺址。位於意大利威尼斯瀉湖的島嶼聖·拉紮羅·得利·阿爾梅尼,被亞美尼亞天主教會一修道院mechitarists完全占領。此外,約13.9萬名亞美尼亞人生活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是那裏的第一大民族。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也有不少亞美尼亞人移民中國,這些移民絕大部分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離開中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樓嗩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樓嗩呐並收藏史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