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共和國(立陶宛語:lietuvos respublika;英語:republic of lithuania),簡稱立陶宛(立陶宛語:lietuvos;英語:lithuania),位於波羅的海東岸,北接拉脫維亞,東連白俄羅斯,南鄰波蘭,西瀕波羅的海和俄羅斯加裏寧格勒州。國境線總長1644公裏,海岸線長90公裏,國土麵積6.53萬平方公裏。全國由7個城市、43個區、8個自治機構和2個療養區共60個地方行政單位構成,首都為維爾紐斯。截至2022年6月,立陶宛總人口279.5萬。
公元1009年史書首次提及立陶宛。1240年成立統一的立陶宛大公國。1385年後立陶宛與波蘭三次聯合,1387年接受天主教為國教。維陶塔斯大公執政期間(1392~1430年)是立陶宛鼎盛時期,成為當時歐洲麵積最大的國家之一。1795年後逐步被沙俄吞並。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立陶宛曾一度被德國占領。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獨立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1920年10月9日,波蘭占領維爾紐斯和立東部地區,第二大城市考納斯成為立臨時首都。1944年蘇聯軍隊進入立陶宛,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並加入蘇聯。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通過恢複獨立宣言,宣布脫離蘇聯獨立。 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約,同年5月1日加入歐盟。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成為歐元區第19個成員國,此時恰逢歐元誕生15年紀念日。
2021年,立陶宛國內生產總值554億歐元,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交通物流、生物技術、激光技術為立陶宛的優勢產業。
基本信息:
中文名:立陶宛共和國
國家領袖:總統 、總理
外文名:立陶宛語:lietuvos respublika;英語:republic of lithuania
人口數量:279.5 萬(截至2022年6月)
簡稱:立陶宛
人口密度:43.4 人\/平方公裏(2020年)
所屬洲:歐洲
主要民族:立陶宛族,波蘭族等
首都:維爾紐斯
主要宗教:天主教
主要城市:考納斯,克萊佩達
國土麵積:平方公裏
國慶日:1918年2月16日
水域率:1.35%
國歌:《國歌(立陶宛)》
gdp總計:554 億歐元(2021年)
國家代碼:ltu
人均gdp:.5 歐元(2021年)
官方語言:立陶宛語
國際電話區號:+370
貨幣:立特
國際域名縮寫:.lt
時區:utc+2(夏時製:utc+3)
道路通行:靠右駕駛
政治體製:議會製共和製
通貨膨脹率:8.5%(2008年)
曆史沿革:
早期曆史
末次冰期後(約公元前10萬年前)立陶宛一帶出現了昆達文化(英語:kunda culture)、尼曼文化(英語:neman culture)與納爾瓦文化等中石器-新石器時代文化,居民以遊獵維生,尚未形成定居點。公元前8000年左右因氣候變暖,當地森林漸茂,人群也漸趨定居生活,但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當地才有農業出現,並開始有手工藝製作與貿易,印歐人(英語:indo-european migrations)也約於此時期來到立陶宛,和當地人混血產生了多支波羅的人部落。
波羅的人部落與羅馬帝國有一些商業往來,透過琥珀之路將琥珀運往羅馬,但受羅馬的文化與政治影響不大,羅馬曆史學家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亞誌》提到了埃斯蒂人,可能即為波羅的海東南岸的一支波羅的人。波羅的人中居住地較靠西的部落與外地的接觸較早,公元2世紀托勒密已經知道加林迪亞人(英語:galindians)與約特維恩格人(英語:yotvingians),中世紀前期的文獻也有提到古普魯士人、庫洛尼亞人(英語:curonians)與瑟米加裏亞人(英語:semigallians)。
立陶宛語被認為是印歐語係中相當存古(英語:linguistic conservati)的一種語言,約於7世紀時和拉脫維亞語分家。立陶宛傳統的多神信仰與習俗保留了很長的時間,當地傳統會在統治者死後將其火化,文獻中可見中世紀的立陶宛大公阿爾吉爾達斯與科斯圖提斯死後火化儀式的記載。
立陶宛大公國
9世紀至11世紀海岸的波羅的人常受維京人侵擾,當地王公向基輔羅斯進貢。12世紀中葉立陶宛人開始侵略魯塞尼亞人的領地,12世紀末已有穩定且有組織的軍事力量,用於對外劫掠財寶與奴隸,1183年立陶宛人襲擊了今波拉次克和普斯科夫,甚至距離更遠的諾夫哥羅德共和國也是其侵略範圍,這些軍事行動也帶動立陶宛社會的轉型,逐漸形成國家的雛形,並發展成立陶宛大公國?,1219年21位立陶宛公爵與加裏西亞-沃裏尼亞王國簽署和平條約,為波羅的部落聯合最早的證據。
當時立陶宛為立窩尼亞十字軍入侵,1236年9月22日蘇勒戰役中首位立陶宛大公明道加斯手下將領擊敗了寶劍騎士團,引發原本已被騎士團征服的庫洛尼亞人、瑟米加裏亞人與瑟羅尼亞人起義,重挫騎士團在道加瓦河左岸的戰果,2000年立陶宛與拉脫維亞議會因此決定將9月22日訂為波羅的團結日。1251年明道加斯皈依羅馬天主教,於1253年接受教宗意諾增爵四世加冕為國王,建立立陶宛王國。1263年明道加斯被暗殺後立陶宛恢複傳統的多神信仰,在立陶宛十字軍戰役中為條頓騎士團與立窩尼亞騎士團征討,皮爾奈圍城戰(英語:pil?nai)即為其中著名的戰役,此時期立陶宛仍持續向東擴張,占領數個原屬基輔羅斯的公國。
據傳說記載,14世紀初期的立陶宛大公格迪米納斯有一次在維爾尼亞河附近狩獵後在當地過夜,夢見一隻站在山丘上的大隻鐵狼大聲嚎叫,祭司利茲代卡(立陶宛語:lizdeika)認為鐵狼象征城堡,格迪米納斯遂遵神意建城,以維爾尼亞河之名將其取名為維爾紐斯城並以其為都,即今立陶宛的首都。1362年或1363年立陶宛大公阿爾吉爾達斯在藍水之戰(英語:battle of blue waters)中大敗金帳汗國,占領基輔、波多裏亞與烏克蘭原野,東麵與莫斯科大公國接壤,14世紀末的立陶宛大公國為全歐洲麵積最大的國家,領土範圍包括今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波蘭和俄羅斯的一部分,因地緣關係其文化與宗教均多元,官方文件除拉丁文也使用chancery vonic(書麵的羅塞尼亞語)。
1386年波蘭公主雅德維加與立陶宛大公約蓋拉成婚,兩國組成共主邦聯,約蓋拉統治期間立陶宛逐漸基督教化,為歐洲最晚接受基督教的地區之一,其北邊地區於12世紀末即被數個騎士團征服而信仰基督教,立陶宛因當時擊敗了寶劍騎士團,遲至14世紀末才接受基督教。約蓋拉死後,維陶塔斯在內戰中勝出,於1392年成為立陶宛公爵,他治下的立陶宛國勢達到頂峰,開始中央集權,1399年維陶塔斯與脫脫迷失的聯軍在沃爾斯克拉河戰役(英語:battle of the vors)敗於金帳汗國,不過1410年波蘭與立陶宛聯軍在格倫瓦德之戰擊敗條頓騎士團,此戰為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戰役之一,1429年維陶塔斯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德封為國王,但運送王冠的使節在波蘭被截住而耽擱,維陶塔斯於隔年皇冠送抵的前幾天逝世。維陶塔斯逝世後立陶宛貴族一度試圖脫離與波蘭的聯盟,但15世紀末被迫重新與其結盟對抗興起的莫斯科大公國,先後爆發莫斯科-立陶宛戰爭與立窩尼亞戰爭,前者持續至16世紀初,據《莫斯科公國劄記(英語:notes on muscovite affairs)》記載,1514年的奧爾沙戰役(英語:battle of orsha)中波蘭與立陶宛聯軍以寡擊眾擊敗了莫斯科大公國,並抓獲其將領;立窩尼亞戰爭則於1558年爆發,於1583年以波蘭與立陶宛(當時已組成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勝利告終,簽署的亞姆—紮波利斯克停戰協定(英語:truce of yam-zapolsky)中聯邦獲得立窩尼亞、波拉次克與韋利日,波蘭立陶宛軍隊則退出大盧基與普斯科夫等俄國領土。
波蘭立陶宛聯邦
1569年,立陶宛與波蘭締結盧布林聯合,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立陶宛保有自己的軍隊、貨幣與法律(立陶宛大公國法規(英語:statutes of lithuania)),此時期波蘭文化對立陶宛的政治、語言、文化與國族意識等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英語:polonization)。聯邦初期國力強盛,在文藝複興與宗教改革影響下文化、藝術與教育勃興,並對外與沙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瑞典帝國征戰,在俄羅斯混亂時期進攻俄羅斯,甚至在1610年至1612年間占領莫斯科。
十七世紀中葉聯邦國力衰退,再次與沙俄爆發大規模衝突,1655年維爾紐斯之戰(英語:battle of vilnius (1655))中聯邦敗於沙俄,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被沙俄占領,為曆史上該城首次被外國軍隊攻占,俄軍在城中大肆搶掠破壞,直至1661年聯邦才收複維爾紐斯,立陶宛許多文物與國家檔案lithuanian metrica(英語:lithuanian metrica)均在戰爭中佚失。同時期的第二次北方戰爭中聯邦全境一度被瑞典軍隊攻占,經濟受到嚴重破壞,是為波立聯邦的“大洪水時代”。不久後聯邦國力未能恢複前又爆發了大北方戰爭,同時爆發瘟疫(英語:great northern war gue outbreak)與饑荒(英語:great frost of 1709),聯邦失去了近40%人口。
1791年,聯邦的四年議會通過五三憲法,為世界第二部成文憲法,試圖改革貴族民主製的缺陷,向君主立憲製轉型,主張貴族與城鎮居民權利均等,將農民置於政府的保護之下以減輕虐用農奴的情形。最終波立聯邦仍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為俄羅斯、普魯士及奧地利三次瓜分後滅亡。立陶宛大公國的領土大多被俄羅斯帝國吞並。
俄羅斯帝國
1831年與1863年波蘭與立陶宛地區兩次起義對抗沙俄統治均告失敗,沙俄則推行俄羅斯化政策,1840年廢除立陶宛大公國法規,1865年起禁止立陶宛語出版品,此外還關閉數個文教機構與天主教堂,但因有許多人走私立陶宛語書籍(英語:lithuanian book ugglers),以及在家庭內部秘密推行立陶宛文化教育,俄羅斯化的效果不彰。西蒙納斯·道坎塔斯(英語:simonas daukantas)等人推動立陶宛民族複興(英語:lithuanian national revival),試圖脫離俄羅斯與波蘭的影響,從波立聯邦以前的古代立陶宛曆史、語言與文化逐步建構立陶宛獨立的民族意識。
1877年-1878年年俄土戰爭後沙俄與德國的關係惡化,亞曆克山大二世接受其將領的建議在西部邊境(立陶宛境內)建造考納斯要塞,為第一線的大型防禦工事。
一戰間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羅斯帝國軍隊不敵德軍而大撤退後,立陶宛於1915年底被德意誌帝國占領,被並入東部領地,立陶宛人的政治、出版與人身自由再次受到打壓,1917年俄國接連爆發二月革命及十月革命,最後由列寧主導成立蘇維埃政權,此時的立陶宛知識分子試圖利用政治形勢發動獨立運動,同年9月維爾紐斯會議(英語:vilnius conference)選出了立陶宛國民大會的20名成員,1918年2月16日國民大會簽署立陶宛獨立法案,宣布立陶宛恢複獨立,以維爾紐斯為首都,盡管如此,德國軍隊才是實際控製者,國民大會並沒有任何權力。1918年3月占領著立陶宛的德國承認其獨立並作為德國的附屬國存在。6月立陶宛王國被建立。
一戰結束後立陶宛王國被撤銷,隨後奧古斯丁納斯·沃爾德馬拉斯頒行臨時憲法,奧古斯丁納斯·沃爾德馬拉斯成為首名立陶宛總理,組織政府與軍隊,開始為期三年的獨立戰爭,對抗蘇聯支持的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立陶宛-蘇聯戰爭)、西俄羅斯誌願軍與波蘭(波蘭-立陶宛戰爭),1919年波蘭第二共和國對立陶宛發動了一場政變(英語:1919 polish coup d''état attempt in lithuania),企圖建立親波政權並組成共主聯邦,但最終失敗。1920年10月爆發熱利戈夫斯基兵變,波蘭軍隊占領了維爾紐斯地區,先建立了傀儡政權中立陶宛共和國,1922年再將其並入維爾諾省,立陶宛政府遷至考納斯,但仍以維爾紐斯為法律上的首都,戰間期立陶宛與波蘭的關係均非常緊張。1923年1月立陶宛在克萊佩達起義後占領了原為國際聯盟托管的克萊佩達地區。1938年3月波蘭因歐洲局勢緊張而欲鞏固北方邊界,向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立陶宛政府和波蘭重新建交否則出兵入侵,立陶宛政府知道自身實力不足以抵禦波蘭軍隊,因此接受了最後通牒,與波蘭恢複外交關係。
內政方麵,民選的立陶宛憲法會議(英語:constituent assembly of lithuania)於1920年5月31日首次召開,通過暫時憲法,1922年又通過了正式憲法。政府著手進行土地、經濟與教育改革,發行立陶宛立特,設立立陶宛大學(今維陶塔斯·馬格努斯大學),並與多國建立外交關係,於1921年加入國聯。1926年立陶宛爆發政變,曾任首任總統的安塔納斯·斯梅托納推翻了民主政府,保守的立陶宛民族主義聯盟(英語:lithuanian nationalist union)登台掌權,1927年解散國會,並於1928年通過支持總統獨裁的新憲法,查禁反對黨並限製言論自由,少數族裔的權益也受到限縮。
戰間期立陶宛事實上的首都考納斯有小巴黎之稱,生活水準接近西歐國家,受薪階級的薪資也與西歐國家相仿,1913年至1940年立陶宛人口與工業生產(英語:industrial production)均快速增長。但經濟情況受到國際經濟蕭條影響,1935年因農產品價格劇降,蘇瓦凱加與祖基亞均有農民罷工。政府積極鎮壓國內反對力量,1936年初有四名農民因發起暴動而被處死。
二戰
1939年3月20日納粹德國向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交出克萊佩達地區,立陶宛政府在兩天後同意,同年德蘇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條約附帶的秘密附加協議中,立陶宛被劃入納粹德國勢力範圍。
構成波羅的海諸國(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各地區如果發生領土與政治重組,立陶宛的北部邊境將充當德國與蘇聯兩國利益範圍的邊境。在此種情況下,立陶宛與維爾紐斯地區的相關利益將得到雙方承認。
8月29日,德國駐立陶宛特使埃裏希·策希林宣稱,戰爭開始後德國將要求立陶宛保持完全中立,但實際上德國政府希望立陶宛人在波蘭遭到襲擊時采取措施奪取維爾紐斯爭議區。迫於英國與法國的外交壓力,立陶宛並沒有按照德國的意願行事,而是宣布了中立。9月19日,蘇聯軍隊占領維爾紐斯,蘇聯政府獲得了波羅的海領土與政治談判的主動權。9月25日,斯大林建議變更現有的蘇德秘密協議,德國放棄了除去立陶宛西南部以外的所有立陶宛領土以換取波蘭的盧布林及周邊區域,默許了立陶宛成為蘇聯勢力範圍。德國人試圖與蘇聯和立陶宛方麵作進一步的交涉,但在莫洛托夫和斯大林的精心策劃下,10月立陶宛被迫簽訂蘇聯-立陶宛互助條約(英語:soviet–lithuanian mutual assistance treaty),準許蘇聯在立陶宛設立5個軍事基地與駐軍2萬人以交換蘇軍交還入侵波蘭時占領的維爾紐斯,隨後蘇聯被冬季戰爭耽擱,1940年6月14日蘇聯政府向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英語:soviet ultimatum to lithuania),要求改組立陶宛政府並允許紅軍隨意駐軍,立陶宛政府因境內已有蘇聯駐軍,無武力反抗的可能而被迫同意,斯梅托納總統出逃,超過20萬名蘇聯紅軍進入立陶宛境內,隔天蘇聯又向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提出最後通牒,將波羅的海三國完全占領。
弗拉基米爾·格奧爾吉耶維奇·捷卡諾佐夫被派往立陶宛監督傀儡政府立陶宛人民政府(英語:people''s government of lithuania)與人民議會(英語:people''s seimas)成立與選舉,7月21日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並於8月3日加入蘇聯,隨後立陶宛被快速的蘇維埃化(英語:sovietiza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除立陶宛共產黨外的政黨與許多組織都被宣布非法,約人被逮捕後送往古拉格關押,大量私人財產被充公,貨幣也改為蘇聯盧布,糧稅大幅上升,立陶宛軍隊則被改編為蘇聯紅軍第29步兵軍(英語:29th rifle corps)。1941年6月14日至18日(納粹德國進攻前一周)有約名立陶宛人被流放至西伯利亞,其中許多因不人道的環境而死亡,史稱六月遣送。6月22日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立陶宛行動前線(英語: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發動六月起義,建立臨時政府,但德國北方集團軍占領立陶宛(英語:german upation of lithuania during world war ii)後臨時政府即瓦解,立陶宛被並入德國的奧斯蘭總督轄區。
納粹德國在立陶宛展開猶太人大屠殺,將猶太人送往集中營中屠殺,6月25日阿爾吉爾達斯·克利馬蒂斯即在黨衛軍監督下發起了考納斯反猶騷亂,殺害大量猶太人,1941年12月已有超過12萬名立陶宛猶太人遇害,納粹占領期間共有91%至95%的猶太人被屠殺,其中近十萬人死於波納裏大屠殺。許多立陶宛人冒生命危險保護猶太人,截至2018年1月以色列政府已向893名立陶宛人頒授國際義人;但也有約名立陶宛人加入了立陶宛輔助警察營(英語:lithuanian auxiliary police battalions),其中許多與納粹黨衛隊別動支隊(英語:einsatzkommando)一起屠殺猶太人,另外也有立陶宛安全警察與黨衛軍和納粹安全警察合作,鎮壓猶太人、波蘭反抗軍與地下共產黨。
二戰對立陶宛的經濟造成了巨大衝擊。據蘇聯方麵記載,德國占領期間至少有21個村莊被摧毀,56個發電站在德軍撤退時停止了工作,1140多座橋梁被毀,工業區和基礎設施的嚴重損毀使得本就疲弱的經濟雪上加霜。
蘇聯重新占領
1944年德軍撤退後蘇軍再次占領(英語:soviet upa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 (1944))波羅的海三國,繼續將大量政治犯流放至西伯利亞,直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方止,立陶宛共產danglingdao人安塔納斯·尤奧佐維吉呂·斯涅奇庫斯(1940年至1974年擔任領導人)從旁協助逮捕與流放的行動。蘇聯試圖將立陶宛融入其社會,禁止一切立陶宛國家象征,立陶宛的反抗勢力則組成遊擊隊對抗蘇聯,共有約5萬人參加,自1944年活躍至1953年,試圖重建獨立的立陶宛國,甚至大量的天主教神職人員也積極為抵抗戰士提供庇護和援助,反蘇抵抗運動的核心力量是1944年建立的立陶宛防衛力量(英語:lithuanian territorial defense force)(lvr),該組織在波維拉斯·普萊恰維丘斯(英語:povs plechavi?ius)將軍領導下由德國人建立,在這位領導者於同年5月因反對德國軍方被捕後,lvr的成員遵循他最後的命令分散成小組前往鄉下繼續活動,將遊擊隊擴散到整個立陶宛,強烈的民族主義傾向使他們同時與德國占領軍和蘇聯軍隊為敵。到了1949年,全立陶宛的各個遊擊組織進一步聯合並組建了立陶宛自由戰士聯盟(英語:union of lithuanian freedom fighters),其領導人約納斯·熱梅蒂斯(英語:jonas ?emaitis)於2009年被追認為立陶宛總統。遊擊隊未能成功抵抗蘇聯的統治,但展現了立陶宛非自願加入蘇聯、追求獨立的意誌。事後歐洲人權法院與立陶宛法院均判決蘇聯鎮壓立陶宛遊擊隊的行動為種族滅絕。
遊擊隊被鎮壓後,立陶宛仍有地下反抗勢力散發出版報刊與天主教書籍,活躍成員包括vincentas dkevi?ius(英語:vincentas dkevi?ius)、西吉塔斯·坦克維休斯(英語:sigitas tamkevi?ius)與妮月蕾·薩杜奈特等。1972年時年19歲的學生羅馬斯·卡蘭塔在考納斯自焚以抗議蘇聯統治,造成考納斯數日騷亂。
1976年反蘇人士建立了立陶宛赫爾辛基小組,透過外國電台宣布立陶宛獨立,向西方國家宣傳蘇聯治下的立陶宛人權受到侵害的情形,隨著蘇聯推行開放政策,立陶宛獨立運動組織薩尤季斯於1988年6月3日成立,以追求立陶宛獨立為宗旨,維陶塔斯·蘭茨貝吉斯(日後擔任立陶宛國會的首任議長)為其領導人,在全國各地獲廣泛支持,1988年8月23日在維爾紐斯溫吉斯公園(英語:vingis park)舉辦的一場反蘇集會即有約25萬人參加。1989年8月23日,為紀念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訂50周年,使全世界關注波羅的海國家被占領的情形,立陶宛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發起大規模的反蘇示威波羅的海之路,薩尤季斯為組織者之一,共有200萬人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75千米的人鏈,穿越波羅的海三國。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立陶宛語:lietuvos taryb? socialistin? respublika,俄語:Лntoвckar coвetckar coцnaлnctnчeckar pecпy6лnka),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簡稱立陶宛或蘇維埃立陶宛,是1940年至1941年以及1944年至1990年間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在1946年之後除了與白俄羅斯之間的邊界略有調整以外,其疆域及國界與今天的立陶宛相同。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持續了四十五年。因此,許多西方國家當時承認立陶宛是一個獨立的、法律上的主權國家,受國際法約束,以1940年前波羅的海國家任命的使館為代表,這些使館通過立陶宛外交服務在各地發揮作用。
1989 年 5 月 18 日,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宣布自己是一個主權國家,但仍是蘇聯的一部分。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共和國重新建立獨立國家。
獨立至今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委員會(英語:supreme council – reconstituent seimas)宣布立陶宛恢複獨立,為第一個自蘇聯宣布獨立的共和國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委員會(英語:supreme council – reconstituent seimas)簽署立陶宛複國法案宣布立陶宛恢複獨立,為第一個自蘇聯宣布獨立的共和國,4月22日蘇聯宣布對立陶宛實行經濟封鎖(英語:soviet economic blockade of lithuania),停止向立陶宛供應石油等原物料,隔年1月蘇聯試圖策劃兵變推翻新獨立的立陶宛政府,莫斯科當局認為立陶宛經濟情況不佳,當地人應會強烈支持政變,便派遣軍隊進攻維爾紐斯政府大樓,是為立陶宛一月事件,但立陶宛人多支持獨立的政府,故政變未能成功,蘇聯在國際壓力下被迫撤軍。1月31日蘇軍在立陶宛與白俄羅斯的邊境攻擊立陶宛邊檢人員,造成7人死亡(梅迪尼恩凱大屠殺)。
1991年2月11日冰島議會決議指冰島政府1922年對立陶宛獨立的承認仍有效,且從未正式承認蘇聯占有立陶宛?,兩國應盡快恢複外交關係。1991年9月6日蘇聯才承認其獨立。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聯合國。1992年10月25日立陶宛公投製定現行憲法,1993年2月14日全民直選選出阿爾吉爾達斯·布拉藻斯卡斯為首任立陶宛總統,同年8月31日俄羅斯軍隊全數撤離立陶宛;2001年5月31日立陶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同年5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協議;2015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2018年7月4日加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2009年達利婭·格裏包斯凱特當選總統,為立陶宛第一任女總統,2014年成功連任。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立陶宛國土麵積為6.53萬平方公裏,位於歐洲中東部(北緯3°54''~56°27'',東經20°56‘~26°51’),北與拉脫維亞接壤,東、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南與俄羅斯加裏寧了格勒州和波蘭相鄰,西瀕波羅的海。國境線總長為1644公裏,海岸線長90公裏。
地形
立陶宛地形以平原為主,另有西部不大的丘陵及東南部的高低,最高點海拔293.6米。
水文
立陶宛是歐洲湖泊最多的國家之一,麵積超過0.5公頃的湖泊有2830個,湖泊總麵積達880平方公裏,其中,最大的druksiai湖麵積4479公頃;共有722條河流,最長的河流涅曼河全長937公裏,流經立陶宛境內長度475公裏,自東向西流入波羅的海。
氣候
立陶宛氣候介於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之間,冬季較長,多雨雪,日照少;9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溫度最低,1月份平均氣溫為-4°c-7°c;夏季較短而且涼爽,日照時間較長;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溫暖,7月平均氣溫16-20°c。
時區
立陶宛屬於東二區,與北京時間差6小時。每年3月最後一個周日至當年10月份最後一個周日實行夏令時,期間與北京時差5個小時。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立陶宛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比較貧乏,主要依賴進口。主要資源有西部地區和波羅的海大陸架的石油,泥煤、建築用石膏、石灰石、粘土和砂石等,東南部有鐵礦和花崗岩,還有白雲石、礦泉水、地熱等資源。
森林資源
立陶宛的森林和水資源較為豐富。麵積較大的森林主要集中在南部和東南部,森林麵積197.5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0%以上。多為針葉林,主要為鬆鼠。主要樹種是橡樹、樺樹。森林中的蘑菇、漿果、草藥資源也比較豐富。
動物資源
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動物提供了教教的棲息地,立陶宛共有70多種哺乳動物,13種飛鼠,還有被列入保護名單的白兔、猞猁並有狼出沒。立陶宛有330種鳥類,99種魚類,其中26種為海魚。1.5萬種昆蟲和無脊椎動物。
行政區劃:
政區
立陶宛全國劃分為10個縣,即維爾紐斯縣、考納斯縣、克萊佩達縣、首萊縣、潘涅維日縣、馬裏亞姆波列縣、陶拉格縣、泰爾夏伊縣、烏捷納縣、阿利圖斯縣。共44個區、92個市、22個鎮。主要城市有維爾紐斯、考納斯、克萊佩達、希奧利艾等。
首都
維爾紐斯(vilnius),位於立陶宛東南部的內裏斯河和維爾尼亞河匯合處(北緯54度41分、東經25度17分)。麵積401平方公裏,人口54.9萬(2011年12月)。1月平均氣溫—7.8c,7月平均氣溫20.8c。
國家象征:
國名
已知“立陶宛”(lietuva)之名最早的紀錄出自《奎德林堡編年史》中1009年3月關於傳教士奎爾富特的聖布魯諾(英語:bruno of querfurt)的一則故事,其中提到了lietuva的拉丁化名litua。此名稱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指波羅的海地區的許多族群名均來自水文名(英語:hydronym),lietuva一名即為來自克爾納韋附近的利耶塔瓦河(英語:lietava (neris)),有觀點認為這條河流很小,較不可能是立陶宛的名稱來源,但這種命名方式在曆史上有先例;另一說指此名來自當時組成立陶宛社會、臣服於統治者的軍事組織烈提司(英語:lei?iai)(lei?iai),14至16世紀的曆史文獻仍有用lei?iai稱唿立陶宛人者,與立陶宛語相近的拉脫維亞語至今在詩作中或描述曆史時也會使用這個詞稱唿立陶宛人。
國旗
立陶宛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由三個平行的橫長條組成,自上而下分別為黃、綠、紅三色。立陶宛於1918年宣布獨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采用黃、綠、紅三色旗作為國旗。1940年成為原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采用左上角有黃色五角星及鐮刀、鐵錘圖案,下部有白色窄條和綠色寬條的紅旗作為國旗。1990年宣布獨立,采用上述三色旗為國旗。2004年7月8日國旗的長寬比例從2:1變成5:3。
國徽
立陶宛國徽為盾徽。紅色盾麵上一位身著銀裝的騎士跨在一匹白色的駿馬上,右手揮一把銀劍,左手持藍地鑲金黃色雙十字的盾牌。前蘇聯時期曾經使用的加盟共和國國徽。另有大國徽,盾外有獨角獸和獅鷲守護,上有大公冠。下有三叉戟,並書以格言“讓統一盛放”。
國樹
樺樹是樺木屬植物的通稱。 全世界約有100種,主要分布於北溫帶,少數種類分布至寒帶。中國產29種。其中以白樺分布最廣,由東北、華北到西北、西南都有。此外還有紅樺、碩樺、黑樺等。 樺樹通常是灌木或中小型喬木,木材比較堅硬,抗腐能力差,受潮易變形,可作膠合板、細木工等用材,樹皮可熱解提取焦油,樹的汁液可以製作飲料,還可製工藝品;是園林綠化樹種。
樺樹屬樺木科(betceae)樺木屬(bet),是主要森林植物之一,其中中國分布最廣的是白樺(bettyphy suk),其資源豐富,樹形美觀,樹皮白色,是中國北方主要的園林木本觀賞植物,白樺材質優良,是一個重要的工業用材樹種,在餐飲業中也廣為利用??。
國花
芸香(學名:ruta graveolens?l.):芸香科、芸香屬莖基部木質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係發達,支根多,根皮淡硫黃色。植株高達1米,各部有濃烈特殊氣味。葉羽狀複葉,灰綠或帶藍綠色。花金黃色,花柱短,子房每室有胚珠多顆。果皮有凸起的油點;種子甚多,腎形,褐黑色。3-6月及冬季末期開花,7-9月結果。
該種原產地中海沿岸地區。中國南北有栽培,多盆栽。
該種莖枝及葉均用作草藥。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之功效。主治感冒發熱、風火牙痛、頭痛,跌打扭傷。枝葉外用擦皮膚引起皮膚紅腫。也是一種興奮刺激劑,主要刺激zigong及神經係統,孕婦不宜服食。
芸香特有的香味有殺蟲效果,可用來驅蠅;鮮豔的黃色花朵可以增添花壇色彩、或製成幹燥花,也是插花的好素材。芸香適合栽種在略微日陰的地方,隻要排水良好,即不必選擇土壤,春天時直接播下種子或是用插枝的方式,都可以輕鬆栽培成 。芸香還是立陶宛國花。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20年9月,立陶宛總人口約279.4萬人。??人口密度為45.5人\/平方公裏,城鎮居民占2\/3。華人數量為300人,主要集中在維爾紐斯、考納斯、克萊佩達、首萊和潘涅維日等大城市。
民族
立陶宛的族群自新石器時代起即沒有太大的變動,沒有大規模的人口取代,因此現今立陶宛人的遺傳組成可能與古代的立陶宛人相差不遠,且立陶宛人在遺傳上的同質性很高,沒有明顯的子群。2004年的一項線粒體dna分析顯示立陶宛人與斯拉夫民族與芬蘭-烏戈爾語族人較為接近,y染色體單倍群分析則顯示立陶宛人與愛沙尼亞人和拉脫維亞人最為接近。
立陶宛約有六分之五的人口為立陶宛人,為波羅的海三國中族群同質性最高的國家,2015年統計顯示全國2,921,262人中有84.2%為以立陶宛語為母語的立陶宛人,其他則為波蘭人(6.6%)、俄羅斯人(5.8%)、白俄羅斯人(1.2%)與烏克蘭人(0.5%)等少數族裔(英語:ethnic minorities in lithuania),波蘭裔立陶宛人是境內人數最多的少數族裔,多居住於立陶宛東南部(維爾紐斯地區);俄羅斯裔(英語:russians in lithuania)次之,多集中在維爾紐斯和克萊佩達兩市,分別占當地人口的12%與19.6%,並在東部城鎮維薩吉納斯占過半數人口(52%);立陶宛還有約3,000名羅姆人,多住在維爾紐斯、考納斯和帕內韋日斯;且有約3,000名利普卡韃靼人(立陶宛韃靼人),其祖先約於14世紀末開始自金帳汗國等地遷至立陶宛大公國。此外立陶宛原本有許多猶太人,自18世紀起即為歐洲重要的猶太社群(英語:history of the jews in lithuania),1941年6月(納粹入侵前)約有22萬名猶太人,幾乎都在大屠殺中遇害,2009年統計顯示立陶宛的猶太人僅有4,000人。
立陶宛的官方語言為立陶宛語,部分地區也有相當的波蘭語、俄語、白俄羅斯語和烏克蘭語人口,其中以沙爾奇寧凱區(80%人口為波蘭裔)、維爾紐斯區和維薩吉納斯最多,有極少數尚存的猶太人仍使用意第緒語。立陶宛法律將少數族裔的語言列入學校教育中,在少數族裔集中的地區設有許多公立學校教授這些語言。根據2011的統計資料,全國有85%人口立陶宛語為母語、7.2%以俄語為母語、5.3%以波蘭語為母語,另外全國有39%的人會說俄語、20%會說英語、9%會說德語、6%會說波蘭語、3%會說法語。大多數立陶宛學校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年輕世代有約80%會說英語。
在歐洲難民危機中,立陶宛依照歐盟成員國的協定接收了一些難民配額。2021年7月,越過白俄羅斯-立陶宛邊界進入立陶宛的非法移民數量大增,導致2021年立陶宛移民危機。
政治:
憲法
立陶宛憲法1992年10月25日經全民公決通過,11月2日生效,後多次修訂。現行憲法共15章、154條。規定立陶宛是獨立的民主共和國,主權屬於全體人民,公民權利一律平等。立為議會製國家。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批準或否決總統提名的總理人選;任命和解除國家領導人的職務;有權彈劾總統,但需經3\/5以上議員支持。總統由公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任期五年,最多任兩屆。凡年齡在40歲以上且近3年在立連續居住的立公民可競選總統。如總統病故、辭職、被彈劾或因健康原因無法履行職務等情況,其職責由議長代為行使。總統是國家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就重大外交問題做出決策,經議會同意任命和撤換總理,根據總理推薦任命和撤換部長。
政府
本屆政府為獨立後第16屆政府,由社民黨、勞動黨、秩序與正義黨和波蘭人選舉運動四個黨派聯合執政,於2012年12月組成,下設14個部。總理:阿爾吉爾達斯·布特克維丘斯(algirdas butkevicius)。內閣成員包括:外交部長利納斯·安塔納斯·林克維丘斯(linas antanas linkevicius)、環境部長瓦連京納斯·馬祖羅尼斯(valentinas mazuronis)、能源部長雅羅斯拉夫·涅韋羅維奇(jarov neverovic)、財政部長裏曼塔斯·沙久斯(rimantas sadzius)、國防部長尤奧紮斯·奧萊卡斯(juozas olekas)、wenhuabu長薩魯納斯·比魯蒂斯(sarunas birutis)、交通運輸部長裏曼塔斯·辛克維丘斯(rimantas sinkevicius)、衛生部長維佳尼斯·波維拉斯·安德留凱蒂斯(wytenis povs andriukaitis)、司法部長尤奧紮斯·比亞爾納托尼斯(juozas bernatonis)、經濟部長比魯捷·韋賽捷(birrute vesaite)、內務部長代利斯·阿爾方薩斯·巴拉考斯卡斯(dailis alfonsas barakauskas)、農業部長維爾吉利尤斯·尤克納(vigilijus jukna)、社會保障與勞動部長阿爾吉曼塔·帕別金斯基耶涅(algimanta pabedinskiene)、教育和科學部長代鈕斯·帕瓦爾基斯(dainius pavalkis)。
議會
立陶宛為議會製國家。議會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實行一院製,共有141個席位,任期4年。議員由25歲以上在立定居的立公民直接選舉產生,其中71名議員由全國71個選區中直接選出,其餘70名由進入議會的政黨產生,獲得5%以上選票的政黨和7%以上選票的政黨聯盟可進入議會,並根據各自獲得選票的比例分配議席。現議會於2012年10月選舉產生,其主要黨團及所占議席分別為:社會民主黨黨團38席、祖國聯盟—基督教民主黨黨團33席、勞動黨黨團29席,秩序與正義黨黨團11席、自由運動黨黨團10席、波蘭人選舉運動黨團8席、“勇敢之路”黨黨團7席、農民人民和綠黨聯盟黨團1席。現任議長維達斯·蓋德維拉斯(vydas gedvs),2012年11月當選。
司法
憲法法院院長羅穆阿爾達斯·凱斯圖蒂斯·烏爾拜蒂斯(romualdas k?stutis urbaitis),2011年4月就職,任期9年。最高法院院長金塔拉斯·克裏熱維丘斯(gintaras kry?evi?ius),2009年10月就職,任期9年。總檢察長達留斯·瓦利斯(darius va),2010年6月就職,任期5年。另外,設有地區行政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負責審理行政管理規定的合法性及行政糾紛等。檢察院是立司法調查、起訴機關,設有總檢察院、地區檢察院、地方檢察院。
政要
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在立陶宛仍是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時期長大,上世紀80年代畢業於維爾紐斯大學經濟學係。立陶宛1990年獨立後,瑙塞達前往德國曼海姆大學深造。2019年5月當選立陶宛總統。他在競選中說,德國求學經曆持續影響他的經濟觀點,使他篤信“西方生活方式和市場經濟”。他的政治偶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和冷戰時期的美國總統羅納德·裏根。
總理阿爾吉爾達斯·布特凱維丘斯(algirdas butkevicius)。生於1958年11月19日。1984年畢業於維爾紐斯理工大學建築經濟係。1995年獲考納斯技術大學碩士學位。2008年獲社會學博士學位。1992年加入立社會民主黨,1999年任該黨副zhuxi,2009年任zhuxi。1996年起連續5屆當選立議會議員。2001-2004年任議會預算和財政委員會zhuxi。2004-2005年任財政部部長。2006-2008年任交通運輸部長。2012年12月出任總理。
議長維達斯·格德維拉斯(vydas gedvs)。生於1959年5月17日。1981年畢業於立體育學院,1999年獲生物醫學博士學位。1996年至2002年任立國家女子籃球隊主教練。2004年加入勞動黨,之後連續三屆當選立議會議員。2012年11月當選議長。
黨派
截至2021年3月,立共有40餘個政黨和政治組織注冊登記,主要政黨有:
(1)祖國聯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homnd union—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s “lithuanian conservatives”):聯合執政黨。2008年5月成立,現有黨員1.37萬人。黨zhuxi蘭茨貝爾吉斯,前總統蘭茨貝爾吉斯之孫,現外長。
(2)自由運動黨(liberals movement of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聯合執政黨。2006年2月25日成立,主要由從自由中間聯盟中退出的成員組成,現有黨員7000餘人。zhuxi維克托麗婭·奇米莉特—尼爾森(viktorija ?milyt?-nielsen),現議長。
(3)自由黨(freedom party):聯合執政黨。2019年6月1日成立,主要由自由運動黨退出的成員組成,現有黨員3400餘人,zhuxi奧什麗內·阿爾莫奈特(au?rin? armonait?),現經濟與創新部長。
(4)農民與綠色聯盟黨(lithuanian peasant and greens union):在野黨。2001年創建,現黨員人數4500餘人。曆史上曾多次更名,一度影響了其政黨形象和知名度。2012年以來沿用現名。黨zhuxi:雷蒙納斯·卡爾包斯吉斯(ramunas karbauskis)。
(5)社會民主黨(lithuanian social democratic party):在野黨。1896年創建,是該國最古老的政黨。1989年8月12日重建,2001年1月27日與立陶宛勞動民主黨(前身為立陶宛共產黨)合並。現有黨員1.65萬餘人。zhuxi維利亞·布林凱維丘斯(vilija?blinkevi?iut?)。
(6)勞動黨:在野黨。2003年10月成立。現有黨員1萬餘人,zhuxi維克托爾·烏斯帕斯基茨赫 (viktor uspaskich),歐洲議會議員。
(7)地區黨(lithuanian regions party):在野黨,2021年由社會民主勞動黨更名為地區黨。2018年4月成立,主要成員來自2017年執政聯盟分裂後堅持與農綠黨繼續合作並退黨的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前黨員。現有成員3500餘人,zhuxi為約納斯·平斯庫斯(jonas?pinskus)。
(8)波蘭人選舉運動(electoral action of poles in lithuania):成立於1994年8月28日,現有成員2100餘人。zhuxi維爾德瑪·托馬舍夫斯基(valdemar tomasevski)。
(9)“以立陶宛之名”民主聯盟(democratic party “for lithuania”):在野黨,成立於2021年10月18日,主要由農民與綠色聯盟黨退出的成員組成,zhuxi薩烏柳斯·斯克維爾內利斯(saulius?skvernelis),上一任政府總理。
其他政黨有:勇敢之路黨(the way of courage)、農民黨聯盟(the peasants union)、綠黨(greens party)等。
公元1009年史書首次提及立陶宛。1240年成立統一的立陶宛大公國。1385年後立陶宛與波蘭三次聯合,1387年接受天主教為國教。維陶塔斯大公執政期間(1392~1430年)是立陶宛鼎盛時期,成為當時歐洲麵積最大的國家之一。1795年後逐步被沙俄吞並。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立陶宛曾一度被德國占領。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獨立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1920年10月9日,波蘭占領維爾紐斯和立東部地區,第二大城市考納斯成為立臨時首都。1944年蘇聯軍隊進入立陶宛,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並加入蘇聯。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通過恢複獨立宣言,宣布脫離蘇聯獨立。 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約,同年5月1日加入歐盟。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成為歐元區第19個成員國,此時恰逢歐元誕生15年紀念日。
2021年,立陶宛國內生產總值554億歐元,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交通物流、生物技術、激光技術為立陶宛的優勢產業。
基本信息:
中文名:立陶宛共和國
國家領袖:總統 、總理
外文名:立陶宛語:lietuvos respublika;英語:republic of lithuania
人口數量:279.5 萬(截至2022年6月)
簡稱:立陶宛
人口密度:43.4 人\/平方公裏(2020年)
所屬洲:歐洲
主要民族:立陶宛族,波蘭族等
首都:維爾紐斯
主要宗教:天主教
主要城市:考納斯,克萊佩達
國土麵積:平方公裏
國慶日:1918年2月16日
水域率:1.35%
國歌:《國歌(立陶宛)》
gdp總計:554 億歐元(2021年)
國家代碼:ltu
人均gdp:.5 歐元(2021年)
官方語言:立陶宛語
國際電話區號:+370
貨幣:立特
國際域名縮寫:.lt
時區:utc+2(夏時製:utc+3)
道路通行:靠右駕駛
政治體製:議會製共和製
通貨膨脹率:8.5%(2008年)
曆史沿革:
早期曆史
末次冰期後(約公元前10萬年前)立陶宛一帶出現了昆達文化(英語:kunda culture)、尼曼文化(英語:neman culture)與納爾瓦文化等中石器-新石器時代文化,居民以遊獵維生,尚未形成定居點。公元前8000年左右因氣候變暖,當地森林漸茂,人群也漸趨定居生活,但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當地才有農業出現,並開始有手工藝製作與貿易,印歐人(英語:indo-european migrations)也約於此時期來到立陶宛,和當地人混血產生了多支波羅的人部落。
波羅的人部落與羅馬帝國有一些商業往來,透過琥珀之路將琥珀運往羅馬,但受羅馬的文化與政治影響不大,羅馬曆史學家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亞誌》提到了埃斯蒂人,可能即為波羅的海東南岸的一支波羅的人。波羅的人中居住地較靠西的部落與外地的接觸較早,公元2世紀托勒密已經知道加林迪亞人(英語:galindians)與約特維恩格人(英語:yotvingians),中世紀前期的文獻也有提到古普魯士人、庫洛尼亞人(英語:curonians)與瑟米加裏亞人(英語:semigallians)。
立陶宛語被認為是印歐語係中相當存古(英語:linguistic conservati)的一種語言,約於7世紀時和拉脫維亞語分家。立陶宛傳統的多神信仰與習俗保留了很長的時間,當地傳統會在統治者死後將其火化,文獻中可見中世紀的立陶宛大公阿爾吉爾達斯與科斯圖提斯死後火化儀式的記載。
立陶宛大公國
9世紀至11世紀海岸的波羅的人常受維京人侵擾,當地王公向基輔羅斯進貢。12世紀中葉立陶宛人開始侵略魯塞尼亞人的領地,12世紀末已有穩定且有組織的軍事力量,用於對外劫掠財寶與奴隸,1183年立陶宛人襲擊了今波拉次克和普斯科夫,甚至距離更遠的諾夫哥羅德共和國也是其侵略範圍,這些軍事行動也帶動立陶宛社會的轉型,逐漸形成國家的雛形,並發展成立陶宛大公國?,1219年21位立陶宛公爵與加裏西亞-沃裏尼亞王國簽署和平條約,為波羅的部落聯合最早的證據。
當時立陶宛為立窩尼亞十字軍入侵,1236年9月22日蘇勒戰役中首位立陶宛大公明道加斯手下將領擊敗了寶劍騎士團,引發原本已被騎士團征服的庫洛尼亞人、瑟米加裏亞人與瑟羅尼亞人起義,重挫騎士團在道加瓦河左岸的戰果,2000年立陶宛與拉脫維亞議會因此決定將9月22日訂為波羅的團結日。1251年明道加斯皈依羅馬天主教,於1253年接受教宗意諾增爵四世加冕為國王,建立立陶宛王國。1263年明道加斯被暗殺後立陶宛恢複傳統的多神信仰,在立陶宛十字軍戰役中為條頓騎士團與立窩尼亞騎士團征討,皮爾奈圍城戰(英語:pil?nai)即為其中著名的戰役,此時期立陶宛仍持續向東擴張,占領數個原屬基輔羅斯的公國。
據傳說記載,14世紀初期的立陶宛大公格迪米納斯有一次在維爾尼亞河附近狩獵後在當地過夜,夢見一隻站在山丘上的大隻鐵狼大聲嚎叫,祭司利茲代卡(立陶宛語:lizdeika)認為鐵狼象征城堡,格迪米納斯遂遵神意建城,以維爾尼亞河之名將其取名為維爾紐斯城並以其為都,即今立陶宛的首都。1362年或1363年立陶宛大公阿爾吉爾達斯在藍水之戰(英語:battle of blue waters)中大敗金帳汗國,占領基輔、波多裏亞與烏克蘭原野,東麵與莫斯科大公國接壤,14世紀末的立陶宛大公國為全歐洲麵積最大的國家,領土範圍包括今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波蘭和俄羅斯的一部分,因地緣關係其文化與宗教均多元,官方文件除拉丁文也使用chancery vonic(書麵的羅塞尼亞語)。
1386年波蘭公主雅德維加與立陶宛大公約蓋拉成婚,兩國組成共主邦聯,約蓋拉統治期間立陶宛逐漸基督教化,為歐洲最晚接受基督教的地區之一,其北邊地區於12世紀末即被數個騎士團征服而信仰基督教,立陶宛因當時擊敗了寶劍騎士團,遲至14世紀末才接受基督教。約蓋拉死後,維陶塔斯在內戰中勝出,於1392年成為立陶宛公爵,他治下的立陶宛國勢達到頂峰,開始中央集權,1399年維陶塔斯與脫脫迷失的聯軍在沃爾斯克拉河戰役(英語:battle of the vors)敗於金帳汗國,不過1410年波蘭與立陶宛聯軍在格倫瓦德之戰擊敗條頓騎士團,此戰為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戰役之一,1429年維陶塔斯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德封為國王,但運送王冠的使節在波蘭被截住而耽擱,維陶塔斯於隔年皇冠送抵的前幾天逝世。維陶塔斯逝世後立陶宛貴族一度試圖脫離與波蘭的聯盟,但15世紀末被迫重新與其結盟對抗興起的莫斯科大公國,先後爆發莫斯科-立陶宛戰爭與立窩尼亞戰爭,前者持續至16世紀初,據《莫斯科公國劄記(英語:notes on muscovite affairs)》記載,1514年的奧爾沙戰役(英語:battle of orsha)中波蘭與立陶宛聯軍以寡擊眾擊敗了莫斯科大公國,並抓獲其將領;立窩尼亞戰爭則於1558年爆發,於1583年以波蘭與立陶宛(當時已組成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勝利告終,簽署的亞姆—紮波利斯克停戰協定(英語:truce of yam-zapolsky)中聯邦獲得立窩尼亞、波拉次克與韋利日,波蘭立陶宛軍隊則退出大盧基與普斯科夫等俄國領土。
波蘭立陶宛聯邦
1569年,立陶宛與波蘭締結盧布林聯合,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立陶宛保有自己的軍隊、貨幣與法律(立陶宛大公國法規(英語:statutes of lithuania)),此時期波蘭文化對立陶宛的政治、語言、文化與國族意識等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英語:polonization)。聯邦初期國力強盛,在文藝複興與宗教改革影響下文化、藝術與教育勃興,並對外與沙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瑞典帝國征戰,在俄羅斯混亂時期進攻俄羅斯,甚至在1610年至1612年間占領莫斯科。
十七世紀中葉聯邦國力衰退,再次與沙俄爆發大規模衝突,1655年維爾紐斯之戰(英語:battle of vilnius (1655))中聯邦敗於沙俄,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被沙俄占領,為曆史上該城首次被外國軍隊攻占,俄軍在城中大肆搶掠破壞,直至1661年聯邦才收複維爾紐斯,立陶宛許多文物與國家檔案lithuanian metrica(英語:lithuanian metrica)均在戰爭中佚失。同時期的第二次北方戰爭中聯邦全境一度被瑞典軍隊攻占,經濟受到嚴重破壞,是為波立聯邦的“大洪水時代”。不久後聯邦國力未能恢複前又爆發了大北方戰爭,同時爆發瘟疫(英語:great northern war gue outbreak)與饑荒(英語:great frost of 1709),聯邦失去了近40%人口。
1791年,聯邦的四年議會通過五三憲法,為世界第二部成文憲法,試圖改革貴族民主製的缺陷,向君主立憲製轉型,主張貴族與城鎮居民權利均等,將農民置於政府的保護之下以減輕虐用農奴的情形。最終波立聯邦仍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為俄羅斯、普魯士及奧地利三次瓜分後滅亡。立陶宛大公國的領土大多被俄羅斯帝國吞並。
俄羅斯帝國
1831年與1863年波蘭與立陶宛地區兩次起義對抗沙俄統治均告失敗,沙俄則推行俄羅斯化政策,1840年廢除立陶宛大公國法規,1865年起禁止立陶宛語出版品,此外還關閉數個文教機構與天主教堂,但因有許多人走私立陶宛語書籍(英語:lithuanian book ugglers),以及在家庭內部秘密推行立陶宛文化教育,俄羅斯化的效果不彰。西蒙納斯·道坎塔斯(英語:simonas daukantas)等人推動立陶宛民族複興(英語:lithuanian national revival),試圖脫離俄羅斯與波蘭的影響,從波立聯邦以前的古代立陶宛曆史、語言與文化逐步建構立陶宛獨立的民族意識。
1877年-1878年年俄土戰爭後沙俄與德國的關係惡化,亞曆克山大二世接受其將領的建議在西部邊境(立陶宛境內)建造考納斯要塞,為第一線的大型防禦工事。
一戰間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羅斯帝國軍隊不敵德軍而大撤退後,立陶宛於1915年底被德意誌帝國占領,被並入東部領地,立陶宛人的政治、出版與人身自由再次受到打壓,1917年俄國接連爆發二月革命及十月革命,最後由列寧主導成立蘇維埃政權,此時的立陶宛知識分子試圖利用政治形勢發動獨立運動,同年9月維爾紐斯會議(英語:vilnius conference)選出了立陶宛國民大會的20名成員,1918年2月16日國民大會簽署立陶宛獨立法案,宣布立陶宛恢複獨立,以維爾紐斯為首都,盡管如此,德國軍隊才是實際控製者,國民大會並沒有任何權力。1918年3月占領著立陶宛的德國承認其獨立並作為德國的附屬國存在。6月立陶宛王國被建立。
一戰結束後立陶宛王國被撤銷,隨後奧古斯丁納斯·沃爾德馬拉斯頒行臨時憲法,奧古斯丁納斯·沃爾德馬拉斯成為首名立陶宛總理,組織政府與軍隊,開始為期三年的獨立戰爭,對抗蘇聯支持的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立陶宛-蘇聯戰爭)、西俄羅斯誌願軍與波蘭(波蘭-立陶宛戰爭),1919年波蘭第二共和國對立陶宛發動了一場政變(英語:1919 polish coup d''état attempt in lithuania),企圖建立親波政權並組成共主聯邦,但最終失敗。1920年10月爆發熱利戈夫斯基兵變,波蘭軍隊占領了維爾紐斯地區,先建立了傀儡政權中立陶宛共和國,1922年再將其並入維爾諾省,立陶宛政府遷至考納斯,但仍以維爾紐斯為法律上的首都,戰間期立陶宛與波蘭的關係均非常緊張。1923年1月立陶宛在克萊佩達起義後占領了原為國際聯盟托管的克萊佩達地區。1938年3月波蘭因歐洲局勢緊張而欲鞏固北方邊界,向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立陶宛政府和波蘭重新建交否則出兵入侵,立陶宛政府知道自身實力不足以抵禦波蘭軍隊,因此接受了最後通牒,與波蘭恢複外交關係。
內政方麵,民選的立陶宛憲法會議(英語:constituent assembly of lithuania)於1920年5月31日首次召開,通過暫時憲法,1922年又通過了正式憲法。政府著手進行土地、經濟與教育改革,發行立陶宛立特,設立立陶宛大學(今維陶塔斯·馬格努斯大學),並與多國建立外交關係,於1921年加入國聯。1926年立陶宛爆發政變,曾任首任總統的安塔納斯·斯梅托納推翻了民主政府,保守的立陶宛民族主義聯盟(英語:lithuanian nationalist union)登台掌權,1927年解散國會,並於1928年通過支持總統獨裁的新憲法,查禁反對黨並限製言論自由,少數族裔的權益也受到限縮。
戰間期立陶宛事實上的首都考納斯有小巴黎之稱,生活水準接近西歐國家,受薪階級的薪資也與西歐國家相仿,1913年至1940年立陶宛人口與工業生產(英語:industrial production)均快速增長。但經濟情況受到國際經濟蕭條影響,1935年因農產品價格劇降,蘇瓦凱加與祖基亞均有農民罷工。政府積極鎮壓國內反對力量,1936年初有四名農民因發起暴動而被處死。
二戰
1939年3月20日納粹德國向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交出克萊佩達地區,立陶宛政府在兩天後同意,同年德蘇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條約附帶的秘密附加協議中,立陶宛被劃入納粹德國勢力範圍。
構成波羅的海諸國(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各地區如果發生領土與政治重組,立陶宛的北部邊境將充當德國與蘇聯兩國利益範圍的邊境。在此種情況下,立陶宛與維爾紐斯地區的相關利益將得到雙方承認。
8月29日,德國駐立陶宛特使埃裏希·策希林宣稱,戰爭開始後德國將要求立陶宛保持完全中立,但實際上德國政府希望立陶宛人在波蘭遭到襲擊時采取措施奪取維爾紐斯爭議區。迫於英國與法國的外交壓力,立陶宛並沒有按照德國的意願行事,而是宣布了中立。9月19日,蘇聯軍隊占領維爾紐斯,蘇聯政府獲得了波羅的海領土與政治談判的主動權。9月25日,斯大林建議變更現有的蘇德秘密協議,德國放棄了除去立陶宛西南部以外的所有立陶宛領土以換取波蘭的盧布林及周邊區域,默許了立陶宛成為蘇聯勢力範圍。德國人試圖與蘇聯和立陶宛方麵作進一步的交涉,但在莫洛托夫和斯大林的精心策劃下,10月立陶宛被迫簽訂蘇聯-立陶宛互助條約(英語:soviet–lithuanian mutual assistance treaty),準許蘇聯在立陶宛設立5個軍事基地與駐軍2萬人以交換蘇軍交還入侵波蘭時占領的維爾紐斯,隨後蘇聯被冬季戰爭耽擱,1940年6月14日蘇聯政府向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英語:soviet ultimatum to lithuania),要求改組立陶宛政府並允許紅軍隨意駐軍,立陶宛政府因境內已有蘇聯駐軍,無武力反抗的可能而被迫同意,斯梅托納總統出逃,超過20萬名蘇聯紅軍進入立陶宛境內,隔天蘇聯又向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提出最後通牒,將波羅的海三國完全占領。
弗拉基米爾·格奧爾吉耶維奇·捷卡諾佐夫被派往立陶宛監督傀儡政府立陶宛人民政府(英語:people''s government of lithuania)與人民議會(英語:people''s seimas)成立與選舉,7月21日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並於8月3日加入蘇聯,隨後立陶宛被快速的蘇維埃化(英語:sovietiza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除立陶宛共產黨外的政黨與許多組織都被宣布非法,約人被逮捕後送往古拉格關押,大量私人財產被充公,貨幣也改為蘇聯盧布,糧稅大幅上升,立陶宛軍隊則被改編為蘇聯紅軍第29步兵軍(英語:29th rifle corps)。1941年6月14日至18日(納粹德國進攻前一周)有約名立陶宛人被流放至西伯利亞,其中許多因不人道的環境而死亡,史稱六月遣送。6月22日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立陶宛行動前線(英語: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發動六月起義,建立臨時政府,但德國北方集團軍占領立陶宛(英語:german upation of lithuania during world war ii)後臨時政府即瓦解,立陶宛被並入德國的奧斯蘭總督轄區。
納粹德國在立陶宛展開猶太人大屠殺,將猶太人送往集中營中屠殺,6月25日阿爾吉爾達斯·克利馬蒂斯即在黨衛軍監督下發起了考納斯反猶騷亂,殺害大量猶太人,1941年12月已有超過12萬名立陶宛猶太人遇害,納粹占領期間共有91%至95%的猶太人被屠殺,其中近十萬人死於波納裏大屠殺。許多立陶宛人冒生命危險保護猶太人,截至2018年1月以色列政府已向893名立陶宛人頒授國際義人;但也有約名立陶宛人加入了立陶宛輔助警察營(英語:lithuanian auxiliary police battalions),其中許多與納粹黨衛隊別動支隊(英語:einsatzkommando)一起屠殺猶太人,另外也有立陶宛安全警察與黨衛軍和納粹安全警察合作,鎮壓猶太人、波蘭反抗軍與地下共產黨。
二戰對立陶宛的經濟造成了巨大衝擊。據蘇聯方麵記載,德國占領期間至少有21個村莊被摧毀,56個發電站在德軍撤退時停止了工作,1140多座橋梁被毀,工業區和基礎設施的嚴重損毀使得本就疲弱的經濟雪上加霜。
蘇聯重新占領
1944年德軍撤退後蘇軍再次占領(英語:soviet upa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 (1944))波羅的海三國,繼續將大量政治犯流放至西伯利亞,直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方止,立陶宛共產danglingdao人安塔納斯·尤奧佐維吉呂·斯涅奇庫斯(1940年至1974年擔任領導人)從旁協助逮捕與流放的行動。蘇聯試圖將立陶宛融入其社會,禁止一切立陶宛國家象征,立陶宛的反抗勢力則組成遊擊隊對抗蘇聯,共有約5萬人參加,自1944年活躍至1953年,試圖重建獨立的立陶宛國,甚至大量的天主教神職人員也積極為抵抗戰士提供庇護和援助,反蘇抵抗運動的核心力量是1944年建立的立陶宛防衛力量(英語:lithuanian territorial defense force)(lvr),該組織在波維拉斯·普萊恰維丘斯(英語:povs plechavi?ius)將軍領導下由德國人建立,在這位領導者於同年5月因反對德國軍方被捕後,lvr的成員遵循他最後的命令分散成小組前往鄉下繼續活動,將遊擊隊擴散到整個立陶宛,強烈的民族主義傾向使他們同時與德國占領軍和蘇聯軍隊為敵。到了1949年,全立陶宛的各個遊擊組織進一步聯合並組建了立陶宛自由戰士聯盟(英語:union of lithuanian freedom fighters),其領導人約納斯·熱梅蒂斯(英語:jonas ?emaitis)於2009年被追認為立陶宛總統。遊擊隊未能成功抵抗蘇聯的統治,但展現了立陶宛非自願加入蘇聯、追求獨立的意誌。事後歐洲人權法院與立陶宛法院均判決蘇聯鎮壓立陶宛遊擊隊的行動為種族滅絕。
遊擊隊被鎮壓後,立陶宛仍有地下反抗勢力散發出版報刊與天主教書籍,活躍成員包括vincentas dkevi?ius(英語:vincentas dkevi?ius)、西吉塔斯·坦克維休斯(英語:sigitas tamkevi?ius)與妮月蕾·薩杜奈特等。1972年時年19歲的學生羅馬斯·卡蘭塔在考納斯自焚以抗議蘇聯統治,造成考納斯數日騷亂。
1976年反蘇人士建立了立陶宛赫爾辛基小組,透過外國電台宣布立陶宛獨立,向西方國家宣傳蘇聯治下的立陶宛人權受到侵害的情形,隨著蘇聯推行開放政策,立陶宛獨立運動組織薩尤季斯於1988年6月3日成立,以追求立陶宛獨立為宗旨,維陶塔斯·蘭茨貝吉斯(日後擔任立陶宛國會的首任議長)為其領導人,在全國各地獲廣泛支持,1988年8月23日在維爾紐斯溫吉斯公園(英語:vingis park)舉辦的一場反蘇集會即有約25萬人參加。1989年8月23日,為紀念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訂50周年,使全世界關注波羅的海國家被占領的情形,立陶宛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發起大規模的反蘇示威波羅的海之路,薩尤季斯為組織者之一,共有200萬人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75千米的人鏈,穿越波羅的海三國。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立陶宛語:lietuvos taryb? socialistin? respublika,俄語:Лntoвckar coвetckar coцnaлnctnчeckar pecпy6лnka),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簡稱立陶宛或蘇維埃立陶宛,是1940年至1941年以及1944年至1990年間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在1946年之後除了與白俄羅斯之間的邊界略有調整以外,其疆域及國界與今天的立陶宛相同。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持續了四十五年。因此,許多西方國家當時承認立陶宛是一個獨立的、法律上的主權國家,受國際法約束,以1940年前波羅的海國家任命的使館為代表,這些使館通過立陶宛外交服務在各地發揮作用。
1989 年 5 月 18 日,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宣布自己是一個主權國家,但仍是蘇聯的一部分。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共和國重新建立獨立國家。
獨立至今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委員會(英語:supreme council – reconstituent seimas)宣布立陶宛恢複獨立,為第一個自蘇聯宣布獨立的共和國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委員會(英語:supreme council – reconstituent seimas)簽署立陶宛複國法案宣布立陶宛恢複獨立,為第一個自蘇聯宣布獨立的共和國,4月22日蘇聯宣布對立陶宛實行經濟封鎖(英語:soviet economic blockade of lithuania),停止向立陶宛供應石油等原物料,隔年1月蘇聯試圖策劃兵變推翻新獨立的立陶宛政府,莫斯科當局認為立陶宛經濟情況不佳,當地人應會強烈支持政變,便派遣軍隊進攻維爾紐斯政府大樓,是為立陶宛一月事件,但立陶宛人多支持獨立的政府,故政變未能成功,蘇聯在國際壓力下被迫撤軍。1月31日蘇軍在立陶宛與白俄羅斯的邊境攻擊立陶宛邊檢人員,造成7人死亡(梅迪尼恩凱大屠殺)。
1991年2月11日冰島議會決議指冰島政府1922年對立陶宛獨立的承認仍有效,且從未正式承認蘇聯占有立陶宛?,兩國應盡快恢複外交關係。1991年9月6日蘇聯才承認其獨立。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聯合國。1992年10月25日立陶宛公投製定現行憲法,1993年2月14日全民直選選出阿爾吉爾達斯·布拉藻斯卡斯為首任立陶宛總統,同年8月31日俄羅斯軍隊全數撤離立陶宛;2001年5月31日立陶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同年5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協議;2015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2018年7月4日加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2009年達利婭·格裏包斯凱特當選總統,為立陶宛第一任女總統,2014年成功連任。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立陶宛國土麵積為6.53萬平方公裏,位於歐洲中東部(北緯3°54''~56°27'',東經20°56‘~26°51’),北與拉脫維亞接壤,東、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南與俄羅斯加裏寧了格勒州和波蘭相鄰,西瀕波羅的海。國境線總長為1644公裏,海岸線長90公裏。
地形
立陶宛地形以平原為主,另有西部不大的丘陵及東南部的高低,最高點海拔293.6米。
水文
立陶宛是歐洲湖泊最多的國家之一,麵積超過0.5公頃的湖泊有2830個,湖泊總麵積達880平方公裏,其中,最大的druksiai湖麵積4479公頃;共有722條河流,最長的河流涅曼河全長937公裏,流經立陶宛境內長度475公裏,自東向西流入波羅的海。
氣候
立陶宛氣候介於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之間,冬季較長,多雨雪,日照少;9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溫度最低,1月份平均氣溫為-4°c-7°c;夏季較短而且涼爽,日照時間較長;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溫暖,7月平均氣溫16-20°c。
時區
立陶宛屬於東二區,與北京時間差6小時。每年3月最後一個周日至當年10月份最後一個周日實行夏令時,期間與北京時差5個小時。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立陶宛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比較貧乏,主要依賴進口。主要資源有西部地區和波羅的海大陸架的石油,泥煤、建築用石膏、石灰石、粘土和砂石等,東南部有鐵礦和花崗岩,還有白雲石、礦泉水、地熱等資源。
森林資源
立陶宛的森林和水資源較為豐富。麵積較大的森林主要集中在南部和東南部,森林麵積197.5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0%以上。多為針葉林,主要為鬆鼠。主要樹種是橡樹、樺樹。森林中的蘑菇、漿果、草藥資源也比較豐富。
動物資源
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動物提供了教教的棲息地,立陶宛共有70多種哺乳動物,13種飛鼠,還有被列入保護名單的白兔、猞猁並有狼出沒。立陶宛有330種鳥類,99種魚類,其中26種為海魚。1.5萬種昆蟲和無脊椎動物。
行政區劃:
政區
立陶宛全國劃分為10個縣,即維爾紐斯縣、考納斯縣、克萊佩達縣、首萊縣、潘涅維日縣、馬裏亞姆波列縣、陶拉格縣、泰爾夏伊縣、烏捷納縣、阿利圖斯縣。共44個區、92個市、22個鎮。主要城市有維爾紐斯、考納斯、克萊佩達、希奧利艾等。
首都
維爾紐斯(vilnius),位於立陶宛東南部的內裏斯河和維爾尼亞河匯合處(北緯54度41分、東經25度17分)。麵積401平方公裏,人口54.9萬(2011年12月)。1月平均氣溫—7.8c,7月平均氣溫20.8c。
國家象征:
國名
已知“立陶宛”(lietuva)之名最早的紀錄出自《奎德林堡編年史》中1009年3月關於傳教士奎爾富特的聖布魯諾(英語:bruno of querfurt)的一則故事,其中提到了lietuva的拉丁化名litua。此名稱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指波羅的海地區的許多族群名均來自水文名(英語:hydronym),lietuva一名即為來自克爾納韋附近的利耶塔瓦河(英語:lietava (neris)),有觀點認為這條河流很小,較不可能是立陶宛的名稱來源,但這種命名方式在曆史上有先例;另一說指此名來自當時組成立陶宛社會、臣服於統治者的軍事組織烈提司(英語:lei?iai)(lei?iai),14至16世紀的曆史文獻仍有用lei?iai稱唿立陶宛人者,與立陶宛語相近的拉脫維亞語至今在詩作中或描述曆史時也會使用這個詞稱唿立陶宛人。
國旗
立陶宛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由三個平行的橫長條組成,自上而下分別為黃、綠、紅三色。立陶宛於1918年宣布獨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采用黃、綠、紅三色旗作為國旗。1940年成為原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采用左上角有黃色五角星及鐮刀、鐵錘圖案,下部有白色窄條和綠色寬條的紅旗作為國旗。1990年宣布獨立,采用上述三色旗為國旗。2004年7月8日國旗的長寬比例從2:1變成5:3。
國徽
立陶宛國徽為盾徽。紅色盾麵上一位身著銀裝的騎士跨在一匹白色的駿馬上,右手揮一把銀劍,左手持藍地鑲金黃色雙十字的盾牌。前蘇聯時期曾經使用的加盟共和國國徽。另有大國徽,盾外有獨角獸和獅鷲守護,上有大公冠。下有三叉戟,並書以格言“讓統一盛放”。
國樹
樺樹是樺木屬植物的通稱。 全世界約有100種,主要分布於北溫帶,少數種類分布至寒帶。中國產29種。其中以白樺分布最廣,由東北、華北到西北、西南都有。此外還有紅樺、碩樺、黑樺等。 樺樹通常是灌木或中小型喬木,木材比較堅硬,抗腐能力差,受潮易變形,可作膠合板、細木工等用材,樹皮可熱解提取焦油,樹的汁液可以製作飲料,還可製工藝品;是園林綠化樹種。
樺樹屬樺木科(betceae)樺木屬(bet),是主要森林植物之一,其中中國分布最廣的是白樺(bettyphy suk),其資源豐富,樹形美觀,樹皮白色,是中國北方主要的園林木本觀賞植物,白樺材質優良,是一個重要的工業用材樹種,在餐飲業中也廣為利用??。
國花
芸香(學名:ruta graveolens?l.):芸香科、芸香屬莖基部木質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係發達,支根多,根皮淡硫黃色。植株高達1米,各部有濃烈特殊氣味。葉羽狀複葉,灰綠或帶藍綠色。花金黃色,花柱短,子房每室有胚珠多顆。果皮有凸起的油點;種子甚多,腎形,褐黑色。3-6月及冬季末期開花,7-9月結果。
該種原產地中海沿岸地區。中國南北有栽培,多盆栽。
該種莖枝及葉均用作草藥。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之功效。主治感冒發熱、風火牙痛、頭痛,跌打扭傷。枝葉外用擦皮膚引起皮膚紅腫。也是一種興奮刺激劑,主要刺激zigong及神經係統,孕婦不宜服食。
芸香特有的香味有殺蟲效果,可用來驅蠅;鮮豔的黃色花朵可以增添花壇色彩、或製成幹燥花,也是插花的好素材。芸香適合栽種在略微日陰的地方,隻要排水良好,即不必選擇土壤,春天時直接播下種子或是用插枝的方式,都可以輕鬆栽培成 。芸香還是立陶宛國花。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20年9月,立陶宛總人口約279.4萬人。??人口密度為45.5人\/平方公裏,城鎮居民占2\/3。華人數量為300人,主要集中在維爾紐斯、考納斯、克萊佩達、首萊和潘涅維日等大城市。
民族
立陶宛的族群自新石器時代起即沒有太大的變動,沒有大規模的人口取代,因此現今立陶宛人的遺傳組成可能與古代的立陶宛人相差不遠,且立陶宛人在遺傳上的同質性很高,沒有明顯的子群。2004年的一項線粒體dna分析顯示立陶宛人與斯拉夫民族與芬蘭-烏戈爾語族人較為接近,y染色體單倍群分析則顯示立陶宛人與愛沙尼亞人和拉脫維亞人最為接近。
立陶宛約有六分之五的人口為立陶宛人,為波羅的海三國中族群同質性最高的國家,2015年統計顯示全國2,921,262人中有84.2%為以立陶宛語為母語的立陶宛人,其他則為波蘭人(6.6%)、俄羅斯人(5.8%)、白俄羅斯人(1.2%)與烏克蘭人(0.5%)等少數族裔(英語:ethnic minorities in lithuania),波蘭裔立陶宛人是境內人數最多的少數族裔,多居住於立陶宛東南部(維爾紐斯地區);俄羅斯裔(英語:russians in lithuania)次之,多集中在維爾紐斯和克萊佩達兩市,分別占當地人口的12%與19.6%,並在東部城鎮維薩吉納斯占過半數人口(52%);立陶宛還有約3,000名羅姆人,多住在維爾紐斯、考納斯和帕內韋日斯;且有約3,000名利普卡韃靼人(立陶宛韃靼人),其祖先約於14世紀末開始自金帳汗國等地遷至立陶宛大公國。此外立陶宛原本有許多猶太人,自18世紀起即為歐洲重要的猶太社群(英語:history of the jews in lithuania),1941年6月(納粹入侵前)約有22萬名猶太人,幾乎都在大屠殺中遇害,2009年統計顯示立陶宛的猶太人僅有4,000人。
立陶宛的官方語言為立陶宛語,部分地區也有相當的波蘭語、俄語、白俄羅斯語和烏克蘭語人口,其中以沙爾奇寧凱區(80%人口為波蘭裔)、維爾紐斯區和維薩吉納斯最多,有極少數尚存的猶太人仍使用意第緒語。立陶宛法律將少數族裔的語言列入學校教育中,在少數族裔集中的地區設有許多公立學校教授這些語言。根據2011的統計資料,全國有85%人口立陶宛語為母語、7.2%以俄語為母語、5.3%以波蘭語為母語,另外全國有39%的人會說俄語、20%會說英語、9%會說德語、6%會說波蘭語、3%會說法語。大多數立陶宛學校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年輕世代有約80%會說英語。
在歐洲難民危機中,立陶宛依照歐盟成員國的協定接收了一些難民配額。2021年7月,越過白俄羅斯-立陶宛邊界進入立陶宛的非法移民數量大增,導致2021年立陶宛移民危機。
政治:
憲法
立陶宛憲法1992年10月25日經全民公決通過,11月2日生效,後多次修訂。現行憲法共15章、154條。規定立陶宛是獨立的民主共和國,主權屬於全體人民,公民權利一律平等。立為議會製國家。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批準或否決總統提名的總理人選;任命和解除國家領導人的職務;有權彈劾總統,但需經3\/5以上議員支持。總統由公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任期五年,最多任兩屆。凡年齡在40歲以上且近3年在立連續居住的立公民可競選總統。如總統病故、辭職、被彈劾或因健康原因無法履行職務等情況,其職責由議長代為行使。總統是國家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就重大外交問題做出決策,經議會同意任命和撤換總理,根據總理推薦任命和撤換部長。
政府
本屆政府為獨立後第16屆政府,由社民黨、勞動黨、秩序與正義黨和波蘭人選舉運動四個黨派聯合執政,於2012年12月組成,下設14個部。總理:阿爾吉爾達斯·布特克維丘斯(algirdas butkevicius)。內閣成員包括:外交部長利納斯·安塔納斯·林克維丘斯(linas antanas linkevicius)、環境部長瓦連京納斯·馬祖羅尼斯(valentinas mazuronis)、能源部長雅羅斯拉夫·涅韋羅維奇(jarov neverovic)、財政部長裏曼塔斯·沙久斯(rimantas sadzius)、國防部長尤奧紮斯·奧萊卡斯(juozas olekas)、wenhuabu長薩魯納斯·比魯蒂斯(sarunas birutis)、交通運輸部長裏曼塔斯·辛克維丘斯(rimantas sinkevicius)、衛生部長維佳尼斯·波維拉斯·安德留凱蒂斯(wytenis povs andriukaitis)、司法部長尤奧紮斯·比亞爾納托尼斯(juozas bernatonis)、經濟部長比魯捷·韋賽捷(birrute vesaite)、內務部長代利斯·阿爾方薩斯·巴拉考斯卡斯(dailis alfonsas barakauskas)、農業部長維爾吉利尤斯·尤克納(vigilijus jukna)、社會保障與勞動部長阿爾吉曼塔·帕別金斯基耶涅(algimanta pabedinskiene)、教育和科學部長代鈕斯·帕瓦爾基斯(dainius pavalkis)。
議會
立陶宛為議會製國家。議會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實行一院製,共有141個席位,任期4年。議員由25歲以上在立定居的立公民直接選舉產生,其中71名議員由全國71個選區中直接選出,其餘70名由進入議會的政黨產生,獲得5%以上選票的政黨和7%以上選票的政黨聯盟可進入議會,並根據各自獲得選票的比例分配議席。現議會於2012年10月選舉產生,其主要黨團及所占議席分別為:社會民主黨黨團38席、祖國聯盟—基督教民主黨黨團33席、勞動黨黨團29席,秩序與正義黨黨團11席、自由運動黨黨團10席、波蘭人選舉運動黨團8席、“勇敢之路”黨黨團7席、農民人民和綠黨聯盟黨團1席。現任議長維達斯·蓋德維拉斯(vydas gedvs),2012年11月當選。
司法
憲法法院院長羅穆阿爾達斯·凱斯圖蒂斯·烏爾拜蒂斯(romualdas k?stutis urbaitis),2011年4月就職,任期9年。最高法院院長金塔拉斯·克裏熱維丘斯(gintaras kry?evi?ius),2009年10月就職,任期9年。總檢察長達留斯·瓦利斯(darius va),2010年6月就職,任期5年。另外,設有地區行政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負責審理行政管理規定的合法性及行政糾紛等。檢察院是立司法調查、起訴機關,設有總檢察院、地區檢察院、地方檢察院。
政要
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在立陶宛仍是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時期長大,上世紀80年代畢業於維爾紐斯大學經濟學係。立陶宛1990年獨立後,瑙塞達前往德國曼海姆大學深造。2019年5月當選立陶宛總統。他在競選中說,德國求學經曆持續影響他的經濟觀點,使他篤信“西方生活方式和市場經濟”。他的政治偶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和冷戰時期的美國總統羅納德·裏根。
總理阿爾吉爾達斯·布特凱維丘斯(algirdas butkevicius)。生於1958年11月19日。1984年畢業於維爾紐斯理工大學建築經濟係。1995年獲考納斯技術大學碩士學位。2008年獲社會學博士學位。1992年加入立社會民主黨,1999年任該黨副zhuxi,2009年任zhuxi。1996年起連續5屆當選立議會議員。2001-2004年任議會預算和財政委員會zhuxi。2004-2005年任財政部部長。2006-2008年任交通運輸部長。2012年12月出任總理。
議長維達斯·格德維拉斯(vydas gedvs)。生於1959年5月17日。1981年畢業於立體育學院,1999年獲生物醫學博士學位。1996年至2002年任立國家女子籃球隊主教練。2004年加入勞動黨,之後連續三屆當選立議會議員。2012年11月當選議長。
黨派
截至2021年3月,立共有40餘個政黨和政治組織注冊登記,主要政黨有:
(1)祖國聯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homnd union—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s “lithuanian conservatives”):聯合執政黨。2008年5月成立,現有黨員1.37萬人。黨zhuxi蘭茨貝爾吉斯,前總統蘭茨貝爾吉斯之孫,現外長。
(2)自由運動黨(liberals movement of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聯合執政黨。2006年2月25日成立,主要由從自由中間聯盟中退出的成員組成,現有黨員7000餘人。zhuxi維克托麗婭·奇米莉特—尼爾森(viktorija ?milyt?-nielsen),現議長。
(3)自由黨(freedom party):聯合執政黨。2019年6月1日成立,主要由自由運動黨退出的成員組成,現有黨員3400餘人,zhuxi奧什麗內·阿爾莫奈特(au?rin? armonait?),現經濟與創新部長。
(4)農民與綠色聯盟黨(lithuanian peasant and greens union):在野黨。2001年創建,現黨員人數4500餘人。曆史上曾多次更名,一度影響了其政黨形象和知名度。2012年以來沿用現名。黨zhuxi:雷蒙納斯·卡爾包斯吉斯(ramunas karbauskis)。
(5)社會民主黨(lithuanian social democratic party):在野黨。1896年創建,是該國最古老的政黨。1989年8月12日重建,2001年1月27日與立陶宛勞動民主黨(前身為立陶宛共產黨)合並。現有黨員1.65萬餘人。zhuxi維利亞·布林凱維丘斯(vilija?blinkevi?iut?)。
(6)勞動黨:在野黨。2003年10月成立。現有黨員1萬餘人,zhuxi維克托爾·烏斯帕斯基茨赫 (viktor uspaskich),歐洲議會議員。
(7)地區黨(lithuanian regions party):在野黨,2021年由社會民主勞動黨更名為地區黨。2018年4月成立,主要成員來自2017年執政聯盟分裂後堅持與農綠黨繼續合作並退黨的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前黨員。現有成員3500餘人,zhuxi為約納斯·平斯庫斯(jonas?pinskus)。
(8)波蘭人選舉運動(electoral action of poles in lithuania):成立於1994年8月28日,現有成員2100餘人。zhuxi維爾德瑪·托馬舍夫斯基(valdemar tomasevski)。
(9)“以立陶宛之名”民主聯盟(democratic party “for lithuania”):在野黨,成立於2021年10月18日,主要由農民與綠色聯盟黨退出的成員組成,zhuxi薩烏柳斯·斯克維爾內利斯(saulius?skvernelis),上一任政府總理。
其他政黨有:勇敢之路黨(the way of courage)、農民黨聯盟(the peasants union)、綠黨(greens part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