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d,英語: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簡稱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製國家,在創新領域排名第一, 東鄰波蘭、捷克,南毗奧地利、瑞士,西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陸地邊界全長3876公裏,海岸線長2389公裏,國土麵積35.8萬平方公裏。位於北緯47-55度之間的北溫帶,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1月-5~1c,7月14~19c。德國行政區劃分為聯邦、州、市鎮三級,共有16個州,個市鎮,首都為柏林。【人 口】8430萬。


    德國人的祖先為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德國各邦建立德意誌帝國,曾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誌民主共和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約、申根公約、八國集團、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製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德國在基礎科學與應用研究方麵十分發達,以理學、工程技術而聞名的科研機構和發達的職業教育支撐了德國的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征。


    基本信息:


    中文名:德意誌聯邦共和國


    國家領袖:聯邦總統,總理


    外文名: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d,英語: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人口數量:8430萬人


    簡稱:德國


    人口密度:240.4 人\/平方公裏(2020年)


    所屬洲:歐洲


    主要民族:德意誌人、索布人


    首都:柏林


    主要宗教:基督新教、天主教


    主要城市:漢堡,慕尼黑,科隆,法蘭克福,多特蒙德,斯圖加特,波恩等


    國土麵積:平方千米


    國慶日:10月3日


    水域率:2.416%


    國歌:《德意誌之歌》


    gdp總計:3.57 萬億歐元(2021年,國際匯率)


    國家代碼:deu


    人均gdp: 歐元(2021年,國際匯率)


    官方語言:德語


    國際電話區號:+49


    貨幣:歐元


    國際域名縮寫:.de


    時區:utc+1(夏時製:utc+2)


    道路通行:靠右駕駛


    政治體製:議會製共和製


    行政區劃分:16個州


    最大行政區:巴伐利亞州(亦稱拜仁州)


    地理最高點:阿爾卑斯山脈楚格峰


    中央銀行:德國聯邦銀行


    人類發展指數:0.931(世界第6,極高,2014年)


    汽車品牌:保時捷,奔馳,寶馬,奧迪,大眾


    著名賽道:紐伯格林北環


    國花:矢車菊


    國鳥:白鸛


    曆史沿革:


    早期曆史


    毛厄原人(英語:mauer 1)下頜骨化石的發掘表明至少600,000年前在德國即有古人類活動。自舍寧根的煤礦中亦出土三支380,000年前的標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狩獵wuqi。在尼安德河穀發現史上第一枚非現代人類化石,這一物種被稱為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1(英語:neanderthal 1)化石具有近40,000年的曆史。烏爾姆附近施瓦本汝拉山洞穴中亦有同一時期的現代人類生存跡象,包括42,000年前的鳥骨和猛獁象牙笛,為至今出土的最早樂器;40,000年前大冰期的獅子人為世界已知無爭議的最古老雕塑品;距今35,000年前的霍勒費爾斯維納斯(英語:venus of hohle fels)則為無爭議的最古老人類雕塑。內布拉星象盤於薩克森-安哈爾特的內布拉附近出土,為一歐洲青銅時代銅製文物,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名錄。


    日耳曼部落及法蘭克王國


    日耳曼部落最早可追溯至北歐銅器時代(德語:nordische bronzezeit)(公元前17至前5世紀)或者最晚是前羅馬鐵器時代(英語:pre-roman iron age)(公元前5~4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公元前1世紀,部落開始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和德國北部逐漸向南、向東和向西擴散,與伊朗人、波羅的人、凱爾特人的高盧部落以及東歐的斯拉夫人發生接觸。在奧古斯都的統治時代,羅馬帝國軍隊開始入侵日耳曼地區,該地區約為萊茵河至烏拉爾山脈之間。公元9年時,謝魯斯克(德語:cherusker)部落主阿爾米尼烏斯擊敗由瓦盧斯領導的三個羅馬軍團,使奧古斯都放棄將羅馬帝國邊界擴張至易北河的意圖。塔西佗於公元100年完成日耳曼尼亞誌時,日耳曼部落已在萊因河、多瑙河沿岸定居,占據現今德國的大部分地區,而奧地利、巴伐利亞南部及萊茵蘭西部則為羅馬帝國所管轄。


    3世紀時出現許多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拉曼人、法蘭克人、夏登人(德語:chatten)、撒克遜人、弗裏西人、斯卡姆布裏人(英語:sicambri)和圖靈吉人(德語:thuringer)等。日耳曼人約於公元260年進入羅馬帝國控製地區。匈人於375年西移至羅馬帝國統治地區後,羅馬帝國勢力自395年起衰弱,日耳曼部落因而得以進一步向西南方遷移,同時,今日德國境內出現較大的部落取代或吸收先前的小型部落。日耳曼地區大片土地(即墨洛溫王朝時所稱的奧斯特拉西亞、紐斯特利亞和阿基坦一帶)為法蘭克人所占領,建立起法蘭克王國,並向東征服薩克森和巴伐利亞;今德國東部地區則由西斯拉夫民族(包括索布人、維萊蒂人(英語:veleti)和奧博特人)定居。


    東法蘭克王國與神聖羅馬帝國


    查理大帝於800年聖誕節於羅馬接受教宗利奧三世加冕,並建立卡洛林帝國,後於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分裂,分裂後出現的東法蘭克王國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雛型,領土西至萊茵河,東至易北河,北至北海,南至阿爾卑斯山。


    在奧托王朝(919年-1024年)統治期間,由各公國推舉間推舉共主,王位雖非世襲,但仍多為父死子繼的情形,而形成王室家族。德意誌國王奧托一世於962年經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薩利安王朝(1024年-1125年)統治期間,意大利北部及勃艮第並入神聖羅馬帝國,但由於敘任權鬥爭,皇帝權力遭到削弱。


    12世紀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年-1254年)統治期間,德意誌諸侯的影響力向南方和東方擴張至斯拉夫人定居地區;他們鼓勵德意誌人向這些區域移居,稱東向移民運動。多數由北部德意誌城鎮組成的漢薩同盟由於貿易的擴張而繁榮。南部的大拉芬斯堡貿易組織(gro?e ravensburger handelsgesellschaft)起到類似的作用。1356年查理四世頒布金璽詔書,確立帝國的基礎政治結構,規定七個最具勢力的公國統治者或大主教為選帝侯,通過多數製選舉皇帝。


    14世紀上半葉,德意誌人口大幅減少。1315年發生大饑huang,黑死病則於1348年至1350年流行。即便如此,德意誌的藝術家、工程師和科學家仍在這一時期發展一係列的技術,與同一時期在意大利諸城市州使用的科技類似。德意誌諸國的藝術和文化中心培養老漢斯·霍爾拜因(英語:hans holbein the elder)、其子小漢斯·霍爾拜因以及阿爾布雷希特·丟勒。約翰內斯·穀登堡將活字印刷術引入歐洲,為日後知識的大眾化創造條件。


    1517年,維滕貝格教士馬丁·路德撰寫九十五條論綱,挑戰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並引發宗教改革。1555年的《奧格斯堡和約》宣告路德宗為可接受的天主教替代信仰,但還規定諸侯的信仰應為其子民的信仰,這一原則稱“教隨君定”(cuius regio, eius religio)。和約未涉及其他信仰,由此歸正宗仍為異端,而其原則亦未涉及神權領袖改信的狀況(如1583年科隆選侯國的情形)。自科隆戰爭至三十年戰爭(1618–1648)的一係列宗教戰事對德意誌地區造成嚴重的破壞,其中後者導致諸邦國總人口減少近百分之三十,而在一些地區人口減少高達百分之八十。《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終結德意誌諸國的宗教戰事。1648年後,德意誌諸侯可選擇天主教、路德宗及歸正宗為其國教。


    18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由近1,800個領地所組成。由帝國改革(1450–1555年)推動的法律體係建立帝國政治體,並在其神權、世俗及世襲邦國中確定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權,由帝國議會代表。哈布斯堡王朝自1438年起保有帝國皇權。1740年查理六世過世;其生前無嗣,由此說服各選帝侯接受《國事遺詔》以確保王朝統治。這一問題通過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最終得到解決:《亞琛和約》規定瑪麗亞·特蕾西亞的丈夫將繼承神聖羅馬帝國皇位,而特蕾西亞將以皇後之名統治帝國。自1740年起,奧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國同普魯士王國的二元之爭主導德意誌地區的局勢。法國大革命戰爭及帝國議會最終會議之後,多數世俗的帝國自由城市均為各王朝吞並,而神權領土則被世俗化並吞並。1806年帝國終結,多數德意誌邦國(尤其是萊茵河畔諸國)為法國所統治。在拿破侖戰爭期間,法國、俄羅斯、普魯士及哈布斯堡對德意誌地區的霸權展開爭奪。


    德意誌邦聯及德意誌帝國


    拿破侖一世失敗後,歐洲各國於1814年召開維也納會議,並建立由39個主權邦組成的鬆散聯盟-德意誌邦聯。對歐洲協調政治的不滿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自由主義運動,但隨後遭奧地利政治家克萊門斯·梅特涅所鎮壓。於1834年成立的德意誌關稅同盟則促成日耳曼邦國的經濟整合。受法國大革命影響,民族主義及自由主義廣泛傳播,建立中央集權民族國家的觀點在德意誌人,尤其是年輕知識分子中日漸流行。受1848年歐洲革命和法國建立共和國影響,德意誌知識分子和平民也發動革命,國民議會決議由普魯士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擔任德意誌帝國皇帝,但威廉四世認為其權力將受限而拒絕,使革命運動暫時遭遇挫敗。


    威廉四世的繼任者——威廉一世,與以自由派為主的議會漸生衝突,就軍事預算有相當歧異,於1862年任命奧托·馮·俾斯麥為普魯士首相,主導普魯士改革及建軍政策。普魯士於1864年普丹戰爭及1866年普奧戰爭獲得勝利後,並成立北德意誌邦聯,排除過去曾主導日耳曼地區事務的奧地利勢力。俾斯麥欲將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及達姆施塔特等地並入北德意誌邦聯,與法國衝突漸增,遂於1870年爆發普法戰爭,德國取勝,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德意誌皇帝,德意誌帝國宣布成立,統合奧地利以外的日耳曼國家,即采“小德意誌”路線。普魯士約占帝國三分之二的土地及人口,主導帝國事務,德意誌帝國由霍亨索倫王朝統治,首都柏林。


    德意誌統一後,作為威廉一世治下德國總理的俾斯麥在外交上試圖鞏固德國的大國地位,與外國結盟,孤立法國,避免戰爭。但在威廉二世治下,德國同其他歐洲列強一樣逐漸朝帝國主義方向發展,同周邊國家時有衝突。先前的同盟關係多數終止,由此德國同奧匈帝國結盟,保證一定程度中立並獲得軍事支持。1882年的三國同盟將意大利攬入,這也反映德、奧、意三國對法國、俄國的擔憂。同時,英國、法國、俄國亦各自結盟,以防奧地利對巴爾幹半島(俄羅斯利益)、德國對法國的幹預。


    1884年的柏林會議中,德國對東非、西南非洲、多哥和喀麥隆等殖民地提出宣稱。此後德國進一步擴張,將新幾內亞、密克羅尼西亞和薩摩亞納入其殖民地範圍。德國殖民政府在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對當地的赫雷羅人和納馬人展開滅絕行動,以報複其反抗運動,日後被稱為“二十世紀首次種族滅絕”。近十萬人(80%的赫雷羅人和50%的納馬人(英語:nama people))死於集中營內,多數死於疾病、虐待、積勞、脫水和饑荒。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遇刺,奧地利借此對塞爾維亞開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在四年的戰事中,德意誌帝國損失嚴重,超過200萬名軍人死亡。1918年11月11日停戰協定簽署,德軍士兵返迴國內。同年11月德國革命爆發,威廉二世及各州國統治者被迫遜位。1919年6月28日新政府簽署《凡爾賽條約》。作為同盟國成員,德國接受其為協約國所敗。德國民眾認為條約不公且使德國蒙羞,史學家日後稱這一態度最終導致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


    魏瑪共和國及納粹德國


    1918年11月德國革命初期,德國宣布改行共和製。1919年8月11日,總統弗裏德裏希·艾伯特簽署《魏瑪憲法》。在此後的權力鬥爭中,左翼激進共產主義者在巴伐利亞奪權,而德國其他地區的保守派則試圖通過卡普政變推翻共和國。後者一定程度上得到國家防衛軍、保守主義、民族主義、保皇主義的支持。此後的德國經曆工業中心的血腥街道戰,比利時和法國軍隊對魯爾區的占領,1922年至1923年的惡性通貨膨脹,債務重組計劃及1924年新貨幣的引入。此後黃金二十年代到來,德國進入一段文化及藝術的自由繁榮期。即便如此,對《凡爾賽條約》的恨意仍舊存在,刀刺在背傳說廣泛流傳,為此後二十年的反猶潮提供基礎。經濟仍然持續動蕩,史學家稱1924年至1929年間為“局部穩定期”。1929年大蕭條對德國造成衝擊。1930年聯邦選舉後,總統保羅·馮·興登堡授權海因裏希·布呂寧領導的政府不經議會批準采取舉措。布呂寧政府采取財政緊縮和通貨緊縮政策,導致大幅度的失業;1932年失業率高達30%。


    1932年特別聯邦選舉中納粹黨獲勝。在一係列失敗內閣後,1933年興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為德國總理。國會縱火案後,一項法令取消民眾的基本權利,在數周之內首個納粹集中營於達豪開始運作。《1933年授權法》授予希特勒無限立法權,由此其政府建立起中央集權的極權主義國家,通過全民投票退出國際聯盟(英語:german referendum, 1933),並開始重新武裝化。


    通過赤字財政政策,由政府支持的經濟複興計劃開始實施,主要著重於公共工程領域。1934年的公共工程項目中,170萬德國民眾投入工作,由此獲得收入和社會福利。最為著名的工程項目為全國高速公路。其他重要建設項目包括水力發電項目魯爾大壩(英語:rur dam)、供水項目如齊利爾河大壩(英語:zillierbach dam)及交通樞紐如茨維考火車站(英語:zwickau hauptbahnhof)。此後五年內,失業率大幅度下跌,時均和周均薪酬上升。


    1935年,當局宣布不再履行《凡爾賽條約》,並頒布紐倫堡法案,針對猶太人及其他少數族群。德國亦於1935年收迴薩爾,於1938年吞並奧地利,並於1939年初占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8月,希特勒政府同蘇聯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劃分雙方在東歐的勢力範圍。條約簽署後,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展開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展開。作為迴應,英、法亦對德國宣戰。1940年春,德國攻克丹麥及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並在德軍近乎占領法國全境後迫使其簽訂停戰協定。同年,英國抵禦德國的空中攻勢。1941年,德國入侵南斯拉夫、希臘及蘇聯。至1942年,德國及其他軸心國占領歐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區,但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獲勝,盟軍奪迴北非並入侵意大利,德國連續遭遇失敗。1944年6月,西方盟軍在法國登陸,法國複國,並且加入反擊德國的行動。蘇聯向東歐推進;年末,西方盟軍已進入德國境內,德軍最後一次反攻未果。在希特勒於柏林戰役中自殺身亡後,1945年5月8日,美、英、法、蘇攻入柏林,德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終結。


    在日後稱猶太人大屠殺中,納粹對少數族裔進行迫害,並通過集中營和滅絕營對其所稱劣等種族進行種族滅絕。超過1000萬平民被係統性殺害,包括600萬猶太人、22萬至150萬羅姆人、27.5萬身心障礙者、數千耶和華見證人、數千同性戀者及成千上萬政治和宗教異見者。在占領區內的政策導致270萬波蘭人、130萬烏克蘭人、及近280萬蘇聯戰俘死亡。德國約有320萬至530萬士兵陣亡,近200萬平民死亡。前東部領土的損失導致近1200萬德意誌裔人被東歐驅逐。其戰前領土損失近四分之一。戰略轟炸及地麵戰事導致許多城市及文化遺產被摧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前納粹政權參與者於紐倫堡審判中接受戰爭罪審判。


    東西德分裂時期


    德國投降後,德國領土及柏林由同盟國中的四強美、英、法、蘇分區占領,這些地區接受650萬名來自東部領土的德意誌人。1949年5月23日,法國、英國及美國占領區合並,成立德意誌聯邦共和國,1949年10月7日,蘇聯占領區成立德意誌民主共和國,一般也以西德及東德稱之。東德首都設於柏林,西德將波恩設為臨時首都,以強調兩國分治僅為暫時性的現狀。


    西德為議會民主製共和國,采行“社會市場經濟”。自1948年起,西德成為馬歇爾計劃的主要受援國之一,通過援助重建其工業基礎。1949年康拉德·阿登納當選為首任聯邦總理,並任至1963年。在他和路德維希·艾哈德領導之下,西德自1950年代起經曆長期的經濟增長,被稱為經濟奇跡。1955年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並為1957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創始國。


    東德為一東方集團國家,蘇聯通過其軍力和華沙條約組織在政治和軍事上對其進行控製。雖然其名義上為民主國家,政治權力僅由德國統一社會黨高官(政治局成員)行使,並由控製社會諸多領域的秘密機構斯塔西支持。民主德國采行蘇聯式統治經濟,後成為經濟互助委員會成員國。雖然東德官方對其社會政策進行大規模宣傳,並鼓吹西德入侵威脅,諸多東德公民仍然向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及經濟繁榮。1961年建成的柏林牆旨在阻止東德人逃亡西德,成為冷戰的象征之一。在此羅納德·裏根於1987年6月12日發表《推倒這堵牆!》演說,與約翰·肯尼迪於1963年6月26日的《我是柏林人》演講相應合。1989年柏林牆倒塌成為共產主義垮台、兩德統一和東德轉型的象征


    東、西德間的緊張關係在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於1970年代初期通過東方政策稍獲緩解。1989年夏,匈牙利放棄鐵幕並開放邊界,數千名東德國民經匈牙利成功進入西德,事件也對東德造成衝擊,大型抗議活動獲得更多支持。東德當局放鬆邊境限製,使東德居民能自由前往西德旅遊,以維持東德的國家地位,而實際上此舉加速了轉向改革的進程。1990年9月12日,四個占領國簽署《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放棄其在投降書中獲得的權力,德國重獲完整主權。由此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前東德五個聯邦州重新建立並加入德國。


    兩德統一與歐盟


    兩德統一以來的德國被認為是西德的擴大延續而非改朝換代,由此其獲得西德在所有國際組織中的成員資格。根據1994年《柏林-波恩法案》,柏林重新成為統一德國首都,而波恩則獲得“聯邦城市”(bundesstadt)這一獨有地位,保有一些聯邦機關。政府遷移於1999年全部完成。1998年選舉(英語:german federal election, 1998)後德國社會民主黨政治家格哈特·施羅德當選首位紅綠聯盟德國總理,與聯盟90\/綠黨共同組建政府。


    東德經濟的現代化及集合為一長期過程,計劃至少持續至2019年,每年由西部向東部轉移金額近800億歐元。


    自統一後,德國在歐洲聯盟中日漸扮演重要角色。1992年德國與其歐洲夥伴共同簽署《馬斯特裏赫特條約》,1999年建立歐元區,2007年簽署《裏斯本條約》。德國派出維和部隊以穩定巴爾幹地區局勢,並在塔利班政權被推翻後,以北約成員身份派出軍隊維護阿富汗安全局勢。由於國內法律規定德國隻能部署軍隊進行國防行動,這些舉措產生一定的爭議。


    2005年選舉後,基督教民主聯盟領袖安格拉·梅克爾成為首位女性德國總理。2009年德國政府批準一項總額達5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以保護其產業免受經濟危機衝擊。


    2009年,梅克爾領導下(英語:second merkel cab)的自由-保守聯盟當政。2013年,第三屆梅克爾內閣(英語:third merkel cab)組建大聯合政府。21世紀的德國主要政治目標包括推進歐洲統合、向可持續能源進行轉移(energiewende)、平衡預算、提升生育率及高科技主導的德國經濟未來轉型(“工業4.0”)。


    2015年德國受到歐洲移民危機的影響,其為多數進入歐盟移民的最終目的地。其接受超過一百萬難民,並通過配額機製將移民根據稅收及人口密度分配至各州。


    2021年,社民黨政治家奧拉夫·朔爾茨與綠黨、自由民主黨共組“紅綠燈聯合政府”,是一中間偏左的政權。


    地理環境:


    位置


    德意誌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地形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征的區域:北部低地、中部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北部低地的特征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幹燥地和粘土台地與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前方向南伸展的黃土地之間有星羅棋布的湖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則將德國分成南北兩片。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南部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亞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亞丘陵地區和多瑙窪地。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則包括阿爾高原的阿爾卑斯山、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和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在這些山區散落著風景如畫的湖泊。德國境內有六個山脈。


    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穀地區,兩旁是山地,穀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


    氣候


    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c左右,南部山地為20c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c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c左右。屬於例外的是氣候溫潤的上萊茵河穀,以及經常可以感到從阿爾卑斯山吹來的燥熱南風的上巴伐利亞和山風刺骨、夏季涼爽、冬季多雪,從而構成自己獨特氣候區的哈爾茨山區。因各地區地理條件的不同,德國最高溫度在攝氏20~30c之間,最低溫度在1.5-﹣10c之間。


    德國的北部是海洋性氣候,相對於南部較暖和。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c,1月-5~1c。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


    水文


    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流經境內865公裏)、易北河、威悉河、奧得河、多瑙河。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裏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c,1月-5~1c。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1995年1月1日起,根據1982年國際海洋法協定,德國在北海和東海的領海由3海裏增至12海裏(約22公裏),其麵積各增加4100和1700km2。


    自然資源:


    德國自然資源較為貧乏,除硬煤、褐煤和鹽的儲量豐富外,在原料供應和能源方麵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2\\3的初級能源需進口。天然氣儲量約3820億立方米,能滿足國內需求量的1\/4。硬煤、褐煤豐富;其他礦藏的探明儲量為:鉀鹽約130億噸,鐵礦石16億噸,石油5000萬噸,天然氣約5000億立方米。東南部有少量鈾礦。德國森林覆蓋麵積為1076.6萬公頃,占全國麵積約30%。水域麵積86萬公頃,占全國麵積占2.4%。


    2012年德國能源消耗居世界第5位,其中60%的主要能源依賴進口,政府政策為促進節約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德國履行京都議定書及其他條約以促進生物多樣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資源迴收、使用可再生能源,並支持全球性的永續發展。


    行政區劃:


    區劃


    德國行政區劃分為聯邦、州、市鎮三級,共有16個州,個市鎮。各州的名稱是:巴登—符騰堡州、巴伐利亞州、柏林市、勃蘭登堡州、不來梅市、漢堡市、黑森州、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下薩克森州、北萊茵—威斯特falun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薩爾州、薩克森州、薩克森—安哈特州、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和圖林根州。其中柏林、不來梅和漢堡為市州。


    首都


    柏林(德文:berlin),位於德國東北部,是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國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人口約363.4萬(2018年9月30日)。


    柏林四麵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弗爾河流經該市,城市中心坐標為52°31′,東經13°2′。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來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城市州。2016年,柏林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689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被分割為兩個區域,東柏林成為了東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實上成為了西德在東德的一塊飛地,被柏林牆圍住。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柏林重新獲得了德國首都的地位,並駐有147個外國大使館。


    柏林與世界上的許多城市都有友城關係,如洛杉磯、巴黎、倫敦和馬德裏等。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七名。??2023年世界夏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柏林舉行。


    國家象征:


    國名


    德意誌最初是單指脫離加洛林王朝獨立的四個日耳曼民族,施瓦本人、巴伐利亞人、撒克遜人和法蘭克尼亞人,他們於10世紀初建立德意誌王國。源自約1080年一本關於科隆大主教阿諾(anno)的德語傳記作品阿諾之歌(annolied)。


    中文“德意誌”一詞是德語deutsch的音譯,日韓對德國的稱唿漢字寫法則都是“獨逸”,日文寫作“ドイツ(獨逸,doitsu)”,韓文寫作“??(獨逸,dokil)”。而日耳曼一詞是來自於拉丁語日耳曼尼亞,尤利烏斯·凱撒以日耳曼尼亞稱唿萊茵河東岸的各個部落,日耳曼尼亞紀載於公元100年的《日耳曼尼亞誌》,後來英語單詞的德國(germany)由此演變而來。而德語中的德國(deutd,德意誌人的土地,起初為diutisciund)來自deutsch,由古高地德語的diutisc(大眾的,指屬於diot或diota\"人\"的)一詞而來,該詞最初用以區別源自拉丁語及羅曼語族的地方話。diutisc一詞依序來自原始日耳曼語的tiudiskaz(大眾的),tiudiskaz又來自於teudo,teudo又承繼自原始印歐語的tewtéh(人)。


    德國的名詞變遷為theodiscus ( 8世紀開始,意指加洛林王朝領土內的日耳曼民族)和teutonicus(10世紀開始德意誌王國成立後的德意誌名稱,又可稱條頓)演變成teutsch(16世紀開始的德意誌名稱)最後變成deutsch(19世紀開始至今的德國名稱)。


    歐洲人對德國的稱謂甚多,詞源分別代表過去不同的日耳曼部落,如法語、西班牙語的“阿勒芒”(allemagne)、“阿拉曼尼亞”(alemania)源自阿勒曼尼部(alemanni);芬蘭語、愛沙尼亞語中的“薩沙”(saksa)、“薩沙瑪”(saksamaa)源自撒克遜部(saxons);匈牙利語中的“涅米多薩”(németország)則源自涅米特部(nemetes)。


    國旗


    德國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自上而下由黑、紅、黃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三色旗的來曆眾說紛紜,最早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紀的古羅馬帝國,在後來16世紀的德國農民戰爭和17世紀的德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代表共和製的三色旗也飄揚在德意誌大地上。1918年德意誌帝國垮台後,魏瑪共和國也采用黑、紅、黃三種顏色的旗幟為國旗。1949年9月德意誌聯邦共和國成立,依然采用魏瑪共和國時期的三色旗;同年10月成立的德意誌民主共和國也采用三色旗,隻是在旗麵正中加了包括錘子、量規、麥穗等國徽圖案,以示區別。1990年10月3日,統一後的德國仍沿用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國旗。三色國旗可在機場、賓館、宴會和其他場合懸掛。聯邦政府機構和駐外使館等懸掛帶有黑鷹圖案的國旗。


    德國的國色即徽章的顏色,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徽章顏色相同:金盾黃色,鷹身黑色,喙、爪均為紅色。在1813-1815年德意誌民族解放戰爭時期,即德意誌統一浪潮逐漸高漲時,它們出現在呂佐自由軍的製服上(黑色大衣、紅色鑲邊和下擺金色紐扣)。1848年,黑-紅-金三色橫條旗成為德聯邦國旗,1867年被黑-白-紅三色旗取代,直到1919年;1933-1935年再度使用。


    旗麵自上而下依次由黑、紅、黃三道條紋平行相等組成。盾形徽章“聯邦之盾”位於中央。黑鷹象征著力量和勇氣。黑色代表勤勉與力量,紅色象征國民的熱情,金色則代表重視榮譽。


    國徽


    德國國徽以土黃色盾牌為背景,背景上是一隻黑色的雄鷹,雄鷹的喙和兩爪為紅色。據考證,這一雄鷹圖案的淵源可追溯到12世紀曾經統治過普魯士、後成為德國王室的霍亨索倫家族。自古以來,德國人對雄鷹的崇敬都是虔誠而深沉的。早在古羅馬時代,雄鷹被看作是至高無上的上帝的象征,它保護著上帝的子孫和信徒不受侵害。上帝把自己比作雄鷹,誰相信它,誰就可以像雄鷹一樣展翅高飛,不斷獲得新的生命活力。同時它又是太陽之鳥,它的銳眼能經受住太陽神的照射。在封建王朝時代,雄鷹是皇權的象征,帝王們希望以此使皇位永固。以雄鷹入圖,早在九世紀就已經出現。據說,該圖案是由法蘭克國王查理一世的軍隊從羅馬帝國傳入德國的。


    國歌


    《德意誌之歌》的第三段,歌詞是奧古斯特·海因利希和霍夫曼·馮·法勒斯雷本(1798年—1874年)於1841年撰寫的,曲調采用“交響樂之父”弗朗茨·約瑟夫·海頓(1732年—1809年)所創作的歌曲《上帝保佑弗朗茲皇帝》的旋律。1922年在紀念魏瑪共和國成立三周年之際,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弗裏德裏希·艾伯特將“德意誌之歌”升格為國歌。1952年,在聯邦總統豪伊斯和聯邦總理阿登納之間的一次通信中,這首歌重新被承認為國歌。聯邦總統魏茨澤克和聯邦總理科爾在1991年8月的通信中確認了“德意誌之歌”對統一的德國的傳統意義。


    國石


    琥珀,琥珀的英文名稱為amber,來自拉丁文ambrum,意思是“精髓”。也有說法認為是來自阿拉伯文anbar,意思是“膠”,因為西班牙人將埋在地下的阿拉伯膠和琥珀稱為amber。中國古代認為琥珀為“虎魄”。


    國花


    矢車菊,又名藍芙蓉、荔枝菊、翠藍,屬於菊科。經過德國人多年的培育,這種“原野上的小花”已經有淺藍、藍紫、深藍、深紫、雪青、淡紅、玫瑰紅、白等多種顏色。頭狀花序生在纖細莖稈的頂端,仿佛一位雋秀的少女,向著“生命之光”——太陽,祈禱幸福和歡樂。矢車菊是德國的名花,德國人用她象征日耳曼民族愛國、樂觀、頑強、儉樸的特征,並認為她有吉祥之兆,因而被譽為“國花”。


    國鳥


    白鸛(學名:ciconia ciconia)為鸛科鸛屬的大型涉水鳥。在歐洲,自古以來白鸛就被認為是“帶來幸福的鳥”,是吉祥的象征,是上帝派來的“天使”,是專門來拜訪交好運的人的。白鸛被選為國鳥後,不少德國家庭特地在煙囪上築造了平台,供它們造巢用。


    人口民族:


    2022年德國國民總收入2.84萬億歐元,2021年家庭月平均收入為4979歐元,全職雇員平均月收入為3136歐元。


    截至2016年,德國總人口8267萬,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226人,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主體民族是德意誌人,有少數丹麥人和索布人。通用德語。另外有721.4萬名外籍人,占人口總數的8.9%,其中最多的是土耳其人,共161萬(2011年底數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網站)。居民中29.2%(2389.6萬人)信奉新教,30.2%(2465.1萬人)信奉羅馬天主教(2012年底數據)。


    截至2022年6月,德國人口8322萬。主要是德意誌人。


    當地時間2022年5月11日,德國聯邦人口研究所發布報告稱,2021年德國新生兒人數比去世者少22.8萬人,創二戰後曆年最高值。報告說,2021年德國新生兒數量約79.6萬人,去世者為102.4萬人。


    政治:


    憲法


    《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於1949年5月23日生效。基本法確定了德國五項基本製度:共和製、民主製、聯邦製、法製國家和社會福利製度。1956年、1968年曾作過較大修改。1990年8月兩德“統一條約”對《基本法》某些條款又作了適應性修訂,10月3日起適用於全德國。


    《基本法》規定,德國是聯邦製國家,外交、國防、貨幣、海關、航空、郵電屬聯邦管轄。國家政體為議會共和製。聯邦總統為國家yuanshou。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議院行使立法權,監督法律的執行,選舉聯邦總理,參與選舉聯邦總統和監督聯邦政府的工作等。聯邦議院選舉通常每四年舉行一次,在選舉中獲勝的政黨或政黨聯盟將擁有組閣權。德國實行兩票製選舉製度。德國的《基本法》是聯邦德國法律和政治的基石。


    2005年5月12日,德國聯邦議院表決通過了《歐盟憲法條約》。2006年,德國通過了聯邦製改革法案,采取“以權力換權力”的辦法,重新調整和明確了聯邦與各聯邦州的管轄權限,將部分立法權下放到聯邦州,同時減少主要代表各州利益的聯邦參議院的立法參與權和審批權,從而提高了政府決策能力和立法效率。


    根據德國《選舉法》規定,凡年滿18周歲的具有德國國籍的公民都有選舉權,每位選民擁有兩張選票。第一票用於選出選民所在選區的議員候選人,並根據簡單多數原則,由獲得選票最多的人當選。選民的第二票用於選舉政黨。各黨獲得第二票的多少將決定其在聯邦議院中擁有席位的比例,對該黨能否上台執政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議會


    議會實行兩院製,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議院行使立法權,監督法律的執行,選舉聯邦總理,參與選舉聯邦總統和監督聯邦政府的工作等。每屆任期4年。參加聯邦議院的各黨議員分別組成議會黨團。2021年9月26日德國舉行第二十屆聯邦議院選舉。10月26日,德國第二十屆聯邦議院召開首次全會,社民黨議員貝貝爾·巴斯(b?rbel bas)當選新一屆聯邦議院議長。新一屆聯邦議院共有736席,各黨席位分配為:社民黨206席,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197席,聯盟90\/綠黨118席,zimin黨92席,選擇黨78席,左翼黨39席,無黨團議員6席。


    聯邦參議院參與聯邦立法並對聯邦的行政管理施加影響,維護各州的利益。按各州人口比例由各州政府指派3-6名州政府成員組成,共69席。參議長由各州州長輪流擔任,任期1年,總統因故不能行使職權時代行總統職務。現任參議長由漢堡市市長彼得·辰切爾(peter tschentscher,社民黨)擔任,2022年11月1日就任,任期至2023年10月31日。


    司法


    聯邦憲法法院是德國憲法機構之一,主要負責解釋《基本法》,監督《基本法》的執行,並對是否違憲作出裁定。共有16名法官,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各推選一半,由總統任命,任期一般為12年。正、副院長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輪流推舉。現任院長施特凡·哈爾巴特(stephan harbarth),2020年6月就任。


    此外設有聯邦法院(負責民事和刑事案件)、聯邦行政法院、聯邦財政法院、聯邦勞工法院、聯邦社會法院等。


    聯邦和州法院相應設有檢察院,但不受法院的管轄,不幹預法院的審判工作,其任務主要是領導刑事案件的偵查並提起公訴。檢察院受聯邦或州政府司法部的領導,在行使職權時相對獨立。聯邦檢察院由聯邦總檢察長和若幹名聯邦檢察官組成,聯邦總檢察長彼得·弗蘭克(peter frank)於2015年10月就任。


    政府


    本屆聯邦政府由社民黨、綠黨和zimin黨於2021年12月8日組成。奧拉夫·朔爾茨(f scholz,社民黨)任總理。政府其他主要成員有: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綠黨),財政部長克裏斯蒂安·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zimin黨),內政和國土部長南希·費澤(nancy faeser,社民黨),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綠黨),司法部長馬爾科·布施曼(marco buschmann,zimin黨),勞工和社會保障部長胡貝圖斯·海爾(hubertus heil,社民黨),國防部長克裏斯蒂娜·蘭布雷希特(christinembrecht,社民黨),食品和農業部長傑姆·厄茲代米爾(cem ?zdemir,綠黨),家庭、老年、婦女和青年部長莉薩·保斯(lisa paus,綠黨),衛生部長卡爾·勞特巴赫(karluterbach,社民黨),數字化和交通部長福爾克·維辛(volker wissing,zimin黨),環境、自然保護、核安全和消費者保護部長施特菲·萊姆克(steffi lemke,綠黨),教育和研究部長貝蒂娜·施塔克-瓦青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zimin黨),經濟合作與發展部長斯韋尼婭·舒爾策(svenja schulze,社民黨),住房、城市發展和建設部長克拉拉·蓋維茨(ra geywitz,社民黨),總理府部長沃爾夫岡·施密特(wolfgang schmidt,社民黨)。


    政黨


    德國實行多黨製,主要有以下政黨。


    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ds):簡稱基民盟。主要執政黨。1945年6月成立。曾於1949~1969年,1982~1998年執政。2005年至今為主要執政黨,現有黨員人(2013年4月),黨zhuxi安格拉·默克爾(ang merkel)。


    基督教社會聯盟(christlich- soziale union in bayern e.v.):簡稱基社盟。執政黨。1945年成立。根據與基民盟達成的協議,該黨隻在巴伐利亞州發展組織並開展活動,在聯邦議院與基民盟組成聯盟黨議會黨團。現有黨員15萬人(2012年12月),黨zhuxi霍斯特·澤霍夫(horst seehofer)。


    德國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ds):簡稱社民黨。成立於1863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工人黨之一。1878年,被俾斯麥政府宣布為非法,1890年重新獲得合法地位。1933年,社民黨被納粹政權取締,戰後重建。1990年9月,東、西德社民黨合並。現有黨員人(2013年4月),黨zhuxi西格瑪·加布裏爾(sigmar gabriel)。


    自由民主黨(freie demokratische partei):簡稱zimin黨。成立於1948年12月。現有黨員人(2013年2月),黨首菲利普·羅斯勒( r?sler)。2013年9月22日大選中,zimin黨遭遇慘敗,未能進入議會,羅斯勒宣布辭職。


    左翼黨die linke:在野黨。2007年6月16日由左翼黨—民社黨(demokratische linke—pds)和勞動與社會公平選舉抉擇黨(walternative arbeit und soziale gerechtigkeit)合並而成。現有黨員6.4萬人(2013年1月),黨zhuxi卡提亞·基平(katja kipping,女)和貝爾恩德·裏克辛爾(bernd riexinger)。


    聯盟90\/綠黨(bundnis 90\/die grunen):簡稱綠黨。在野黨。德國西部的綠黨成立於1980年1月。1993年5月與東部的聯盟90\/綠黨合並。現有黨員人(2013 年2 月),黨zhuxi西蒙娜·彼特(simone peter,女)和策姆·約茨德米爾(cem ?zdemir)。


    德國海盜黨(piratenpartei deutd),2006年9月成立。現有黨員人(2013年4月),黨zhuxi貝爾恩德·施洛姆爾(bernd schl?mer)。


    德國的共產黨(deutsche kommunistische partei):1968年成立,前身為1956年被禁止的德國共產黨,現有黨員3500人(2013年1月),黨zhuxi帕特裏克·科波勒(patrik k?bele)。


    德國另外選擇黨(alternative fur deutd):2013年2月成立,黨員人(2013年6月),現任黨zhuxi為康拉德·亞當(konrad adam),弗勞克·佩特裏(frauke petry),貝爾恩德·盧克(bernd luck)。


    政要


    1、總統弗蘭克·施泰因邁爾,1956年1月5日生於北萊茵-威斯特falun州的代特莫爾德市,是德國社會民主黨(spd)內的一名重要人物,曾任德國外長。2017年2月12日當選為德國總統, 2017年3月22日正式宣誓就任。


    當地時間2021年10月26日,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在默克爾政府卸任儀式上,向默克爾遞交了任期結束通知,默克爾正式卸任總理。


    2、聯邦議院議長諾貝特·拉默特(norbertmmert),2005年10月18日當選,2009年10月27日再次當選。


    3、現任德國總理:


    當地時間2021年12月8日上午,德國社會民主黨(社民黨)總理候選人奧拉夫·朔爾茨正式當選德國總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樓嗩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樓嗩呐並收藏史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