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一世·彼得羅芙娜,史稱伊麗莎白一世(英語:elizabeth i),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十位沙皇,俄羅斯帝國第六位皇帝(1741年12月6日-1762年1月5日在位),彼得一世與葉卡捷琳娜一世的第三個女兒。
伊麗莎白是沙皇彼得大帝(1682-1725年)的次長女,在她同父異母的弟弟阿列克謝於1718年去世後,她的父親的後代經曆了混亂的繼承。王位先傳給了她的母親俄羅斯的凱瑟琳一世(1725-1727年),然後傳給了她的侄子彼得二世,彼得二世於1730年去世,由伊麗莎白的大表姐安娜繼承。安娜的幼年大侄子伊凡六世短暫執政後,伊麗莎白在軍方的支持下奪取了王位,並宣布自己的侄子,也就是未來的彼得三世為繼承人。
她是俄羅斯最受歡迎的君主之一,因為她在位期間決定不處死一個人,進行了大量的建設工程,並堅決反對普魯士的政策。
在1741年因宮廷政變推翻伊凡六世而即位。她宣布繼承彼得一世的傳統,廢除了聲名狼藉的內閣,恢複了俄羅斯元老院,並把權力集中於它。1762年病逝。
1730年,彼得大帝的孫子彼得二世駕崩,這對她來說本來是登上帝國寶座的天賜良機,因為她的姐姐安娜既已去世,她就是皇帝唯一的直係親屬了。然而,彼時的伊麗莎白卻把皇位讓給彼得大帝的一個侄女(彼得大帝長兄伊凡的女兒,另一個名叫安娜的庫爾蘭大公的遺孀)。這位安娜由於沒有生育,想把她侄女的兒子立為皇儲,那個侄女也叫安娜,是梅克倫堡公爵夫人。
1740年,安娜女皇駕崩,出生才幾個月的\"皇儲\"繼承王位,稱伊凡六世,由他母親(安娜,梅克倫堡公爵夫人)在一群德國顧問輔佐下攝政。而宮廷內,以法國使館為後盾的俄羅斯正統派眼看彼得大帝的外重孫承襲皇位,而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一世的親生女兒伊麗莎白·彼得洛夫娜卻被棄置一旁,極為不滿。
法國大使拉謝塔迪侯爵和禦醫萊斯托克都是伊麗莎白的情夫,他們向伊麗莎白進言道,假如她不采取行動,攝政太後安娜·梅克倫堡將會把她逮捕後幽禁在修道院。伊麗莎白大吃一驚,終於同意先下手為強。普列奧布拉任斯基禁衛軍的軍官是效忠於她的。轉瞬之間,小沙皇伊凡六世、安娜·梅克倫堡和丈夫布倫瑞克公爵被捕,並被投入地堡。
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寵愛烏克蘭歌手拉蘇莫夫斯基。對外政策方麵,在七年戰爭中與奧地利、法國結盟。1762年病逝。皇位由彼得三世繼承。
在位期間,伊麗莎白延續了她父親的政策,並開啟了俄國非凡的啟蒙時代。她的國內政策使貴族們在地方政府中獲得了主導權,同時縮短了他們為國家服務的期限。她鼓勵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創辦了莫斯科大學,這是俄羅斯最高級的教育機構。她的宮廷成為全歐洲最輝煌的宮廷之一,特別是在建築方麵:她使俄羅斯的道路現代化,鼓勵伊萬-舒瓦洛夫建立帝國藝術學院,並資助她最喜歡的建築師巴托洛梅奧-拉斯特雷利(bartolomeo rastrelli)的宏偉巴洛克式工程,特別是彼得霍夫宮。冬宮和聖彼得堡的斯莫爾尼大教堂是她統治時期的主要古跡之一。
1754年起廢除國內關稅。設立貴族銀行和商人銀行,以及組織國際貿易的公司,俄羅斯經濟呈現出生機。1755年創建莫斯科大學。1757年設立藝術院。另外一方麵,禁止貴族以外的人有土地所有權,同時把伏特加酒壟斷權給予貴族,還給予地主任意把犯罪農民流放到西伯利亞的權力。農民處境進一步惡化。
伊麗莎白在兩次重大歐洲衝突中領導了俄羅斯帝國:奧地利繼承戰爭(1740-48年)和七年戰爭(1756-63年)。她和外交家阿列克謝-別斯圖熱夫-留民通過與奧地利和法國結成聯盟解決了第一個事件,但間接導致了第二個事件。俄國軍隊對普魯士取得了幾次勝利,並短暫地占領了柏林,但當腓特烈大帝終於在1762年1月考慮投降時,俄國女皇去世了。
伊麗莎白1709年出生,逝世於1762年,1741年登基,在位21年。她是彼得大帝和瑪爾塔·斯卡夫隆斯卡婭(即後來的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小女兒。
傾城之貌
伊麗莎白出生那天,正逢彼得一世從波爾塔瓦戰役凱旋。為慶祝這次勝利,莫斯科為彼得一世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入城儀式。彼得一世入城後,得知女兒誕生的消息,欣喜萬分,下旨把歡慶勝利的宴席改為慶祝公主誕生。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一世對這個女兒都是珍愛有加,尤其是晚年的彼得大帝,他最親近的人隻有伊麗莎白一人而已。
伊麗莎白自幼美貌出眾,許多來俄羅斯的外國使臣都注意到俄羅斯公主的傾城之貌。有一次少女時代的伊麗莎白和姐姐安娜·彼得羅芙娜迎接從國外歸來的父皇彼得一世,姐妹倆特意穿上了西班牙的宮廷禮服,令在場的歐洲使者為之傾倒。1732年,在慶祝安娜女皇登基舉行的盛大宴會上,俄羅斯貴族們向前來祝賀的各國使臣詢問,哪位前來赴宴的女貴賓最美,各國使臣不約而同地都指向二十三歲的伊麗莎白公主。
閨中待字
等到伊麗莎白年已及笄,彼得大帝曾想把她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但法國波旁王朝對這門婚事並不熱心,非常禮貌並堅決地迴絕了俄羅斯的提議。於是彼得大帝降低要求,轉而想在德國諸城邦公爵中給伊麗莎白找一位丈夫。挑來挑去,選擇落在了荷爾施泰因公國王子卡爾·奧古斯特頭上,但這位王子未來得及和伊麗莎白訂婚就病故了。後來葉卡捷琳娜一世成為女皇,已經顧不上女兒的婚事,就這樣伊麗莎白一直就閨中待字,沒有嫁人。而伊麗莎白的姐姐,安娜此時已經遠嫁給德國荷爾施泰因-戈托普公爵卡爾·腓特烈為妻。
伊麗莎白是沙皇彼得大帝(1682-1725年)的次長女,在她同父異母的弟弟阿列克謝於1718年去世後,她的父親的後代經曆了混亂的繼承。王位先傳給了她的母親俄羅斯的凱瑟琳一世(1725-1727年),然後傳給了她的侄子彼得二世,彼得二世於1730年去世,由伊麗莎白的大表姐安娜繼承。安娜的幼年大侄子伊凡六世短暫執政後,伊麗莎白在軍方的支持下奪取了王位,並宣布自己的侄子,也就是未來的彼得三世為繼承人。
她是俄羅斯最受歡迎的君主之一,因為她在位期間決定不處死一個人,進行了大量的建設工程,並堅決反對普魯士的政策。
在1741年因宮廷政變推翻伊凡六世而即位。她宣布繼承彼得一世的傳統,廢除了聲名狼藉的內閣,恢複了俄羅斯元老院,並把權力集中於它。1762年病逝。
1730年,彼得大帝的孫子彼得二世駕崩,這對她來說本來是登上帝國寶座的天賜良機,因為她的姐姐安娜既已去世,她就是皇帝唯一的直係親屬了。然而,彼時的伊麗莎白卻把皇位讓給彼得大帝的一個侄女(彼得大帝長兄伊凡的女兒,另一個名叫安娜的庫爾蘭大公的遺孀)。這位安娜由於沒有生育,想把她侄女的兒子立為皇儲,那個侄女也叫安娜,是梅克倫堡公爵夫人。
1740年,安娜女皇駕崩,出生才幾個月的\"皇儲\"繼承王位,稱伊凡六世,由他母親(安娜,梅克倫堡公爵夫人)在一群德國顧問輔佐下攝政。而宮廷內,以法國使館為後盾的俄羅斯正統派眼看彼得大帝的外重孫承襲皇位,而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一世的親生女兒伊麗莎白·彼得洛夫娜卻被棄置一旁,極為不滿。
法國大使拉謝塔迪侯爵和禦醫萊斯托克都是伊麗莎白的情夫,他們向伊麗莎白進言道,假如她不采取行動,攝政太後安娜·梅克倫堡將會把她逮捕後幽禁在修道院。伊麗莎白大吃一驚,終於同意先下手為強。普列奧布拉任斯基禁衛軍的軍官是效忠於她的。轉瞬之間,小沙皇伊凡六世、安娜·梅克倫堡和丈夫布倫瑞克公爵被捕,並被投入地堡。
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寵愛烏克蘭歌手拉蘇莫夫斯基。對外政策方麵,在七年戰爭中與奧地利、法國結盟。1762年病逝。皇位由彼得三世繼承。
在位期間,伊麗莎白延續了她父親的政策,並開啟了俄國非凡的啟蒙時代。她的國內政策使貴族們在地方政府中獲得了主導權,同時縮短了他們為國家服務的期限。她鼓勵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創辦了莫斯科大學,這是俄羅斯最高級的教育機構。她的宮廷成為全歐洲最輝煌的宮廷之一,特別是在建築方麵:她使俄羅斯的道路現代化,鼓勵伊萬-舒瓦洛夫建立帝國藝術學院,並資助她最喜歡的建築師巴托洛梅奧-拉斯特雷利(bartolomeo rastrelli)的宏偉巴洛克式工程,特別是彼得霍夫宮。冬宮和聖彼得堡的斯莫爾尼大教堂是她統治時期的主要古跡之一。
1754年起廢除國內關稅。設立貴族銀行和商人銀行,以及組織國際貿易的公司,俄羅斯經濟呈現出生機。1755年創建莫斯科大學。1757年設立藝術院。另外一方麵,禁止貴族以外的人有土地所有權,同時把伏特加酒壟斷權給予貴族,還給予地主任意把犯罪農民流放到西伯利亞的權力。農民處境進一步惡化。
伊麗莎白在兩次重大歐洲衝突中領導了俄羅斯帝國:奧地利繼承戰爭(1740-48年)和七年戰爭(1756-63年)。她和外交家阿列克謝-別斯圖熱夫-留民通過與奧地利和法國結成聯盟解決了第一個事件,但間接導致了第二個事件。俄國軍隊對普魯士取得了幾次勝利,並短暫地占領了柏林,但當腓特烈大帝終於在1762年1月考慮投降時,俄國女皇去世了。
伊麗莎白1709年出生,逝世於1762年,1741年登基,在位21年。她是彼得大帝和瑪爾塔·斯卡夫隆斯卡婭(即後來的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小女兒。
傾城之貌
伊麗莎白出生那天,正逢彼得一世從波爾塔瓦戰役凱旋。為慶祝這次勝利,莫斯科為彼得一世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入城儀式。彼得一世入城後,得知女兒誕生的消息,欣喜萬分,下旨把歡慶勝利的宴席改為慶祝公主誕生。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一世對這個女兒都是珍愛有加,尤其是晚年的彼得大帝,他最親近的人隻有伊麗莎白一人而已。
伊麗莎白自幼美貌出眾,許多來俄羅斯的外國使臣都注意到俄羅斯公主的傾城之貌。有一次少女時代的伊麗莎白和姐姐安娜·彼得羅芙娜迎接從國外歸來的父皇彼得一世,姐妹倆特意穿上了西班牙的宮廷禮服,令在場的歐洲使者為之傾倒。1732年,在慶祝安娜女皇登基舉行的盛大宴會上,俄羅斯貴族們向前來祝賀的各國使臣詢問,哪位前來赴宴的女貴賓最美,各國使臣不約而同地都指向二十三歲的伊麗莎白公主。
閨中待字
等到伊麗莎白年已及笄,彼得大帝曾想把她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但法國波旁王朝對這門婚事並不熱心,非常禮貌並堅決地迴絕了俄羅斯的提議。於是彼得大帝降低要求,轉而想在德國諸城邦公爵中給伊麗莎白找一位丈夫。挑來挑去,選擇落在了荷爾施泰因公國王子卡爾·奧古斯特頭上,但這位王子未來得及和伊麗莎白訂婚就病故了。後來葉卡捷琳娜一世成為女皇,已經顧不上女兒的婚事,就這樣伊麗莎白一直就閨中待字,沒有嫁人。而伊麗莎白的姐姐,安娜此時已經遠嫁給德國荷爾施泰因-戈托普公爵卡爾·腓特烈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