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55年6月到11月,俄軍圍攻卡爾斯。11月25日,處於半饑餓狀態的卡爾斯被俄軍攻占。在這之前,土耳其已派遣援軍前來解圍。


    1855年9月6日,土耳其最好的指揮官奧馬爾·盧特菲帕夏離開克裏米亞前往高加索,9月29日他的部隊登船從克裏米亞出發。另一隻土耳其軍隊在特拉布鬆登陸也在趕往卡爾斯。得知卡爾斯陷落後,12月8日,奧馬爾的部隊向高加索山脈的南方撤退。俄軍取得高加索戰場的勝利。


    在波羅的海,俄軍有一支27艘戰列艦組成的艦隊。聯軍決定阻止這隻艦隊可能進入北海。英國海軍部派遣那皮爾爵士指揮一個由不熟練水手操縱的艦隊執行這個任務,此外這隻艦隊人員不足、缺乏彈藥。為鼓舞士氣,維多利亞女王親自到樸次茅斯檢閱了艦隊。


    1854年3月10日,艦隊出發。此時距英法向俄羅斯宣戰還有18天,聯軍的行動隻能解釋為蓄謀已久。那皮爾的任務是消滅俄國波羅的海艦隊。英國艦隊首先到達基爾,然後進入丹麥海峽到達哥本哈根的南麵,那皮爾認為這裏是控製北海出入口的最佳地點。俄羅斯艦隊駐紮在200英裏外芬蘭灣的喀琅施塔得,喀琅施塔得建有堅固的要塞,拱衛聖彼得堡海上的出入口。那皮爾在哥本哈根呆了3星期,訓練船員航海和炮擊。戰爭爆發後,他的任務是封鎖芬蘭灣和臨近俄國港口,攔截俄羅斯運輸船和評估占領博馬鬆、萊沃克和其他要塞的可能性。


    4月17日,那皮爾艦隊到達芬蘭灣。隨後的暴風雨和領航員的缺乏使得艦隊退迴到斯德哥爾摩。在那裏,那皮爾勸說瑞典國王加入戰爭,但是徒勞無功。5月天氣轉好,那皮爾艦隊再次出動炮擊了翰戈要塞。6月,艦隊勘察了斯維堡,發現那裏的要塞十分強大,8000俄軍固守在花崗岩要塞裏。一隻分艦隊被派出襲擊俄國運輸船隊。在托尼亞,一隻登陸隊遇到強大的俄軍損失慘重。


    6月21日,三艘皇家海軍軍艦在領航員的帶領下炮擊了博馬鬆要塞,除了浪費彈藥外一無所獲。22日,聯軍的18艘風帆戰列艦和9艘蒸汽船向喀琅施塔得進發。其中英國戰列艦12艘,法國6艘。9艘戰列艦和6艘護衛艦被留下監視斯維堡。6月26日,聯軍艦隊到達喀琅施塔得外海,發現港內俄羅斯30艘軍艦分為三個縱隊駐泊。聯軍仔細偵察了3天,認為己方18艘戰列艦無法對付港口要塞和22艘俄羅斯戰列艦,因此放棄了攻擊。後來斯皮爾為此遭到嚴厲的責難。霍亂也在軍艦上發生,聯軍艦隊隻得返迴斯維堡。


    7月2日,英國海軍部通知聯軍艦隊,6000法軍攜帶10門大炮已經出發將參加登陸作戰,目標是博馬鬆或是斯維堡。鑒於斯維堡的強大要塞,博馬鬆被列為攻擊目標。博馬鬆有三個炮台,深入大海的主炮台三麵環水,擁有120門炮。另兩個炮台在內陸的兩座山上,分別擁有24門炮,炮台頂部有鐵製屋頂,可以抵禦炮彈打擊。聯軍人(法軍人、英軍1000人)在博馬鬆的南北兩麵登陸,包圍了博馬鬆。


    到8月13日,聯軍炮兵就位開始炮擊。俄軍炮台沒有迴擊,山上兩炮台在2天內被聯軍占領。聯軍艦隊炮擊主炮台,俄軍在炮台被摧毀後投降,博馬鬆落入聯軍之手。聯軍艦隊隨後又轉向芬蘭的阿博。那裏有17艘俄羅斯炮艇,通向港口的峽灣兩邊樹林裏隱藏有大量俄軍步兵。法軍拒絕參戰,因為法軍士兵大量感染霍亂。


    9月4日,法軍艦隊撤退過冬。到了10月,英國艦隊也分批撤出波羅的海。


    1855年春天,鄧達斯從黑海趕來接替了那皮爾。他此時擁有19艘螺旋槳推進的戰列艦和1艘風帆戰列艦,14艘護衛艦,12艘蒸汽船,21艘武裝蒸汽艦和15艘炮艇。法軍有3艘戰列艦、3艘護衛艦和10艘炮艇。3月,聯軍艦隊再次進入波羅的海執行封鎖任務。聯軍偵察發現俄軍要塞的防禦都大大加強,登陸作戰變的極為不可能。聯軍隻能從海上炮擊,盡管破壞巨大,但沒有采取任何登陸行動。11月,聯軍艦隊再次撤退過冬,波羅的海的戰鬥結束了。


    在北太平洋,英法艦隊也參加了戰爭。聯軍艦隊攻擊了勘察加半島的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登陸的陸戰隊和海員遭受了重大的傷亡。


    1855年,兩個皇家海軍編隊,後來從中國(清)香港又派出一個編隊加入到北太平洋戰區。俄軍防禦強大,更主要的是這裏遠離主戰場,對戰爭影響很小,因此,英國艦隊沒有采取大行動。


    1854年8月,在遙遠的白海,3艘皇家海軍軍艦執行封鎖任務。他們一共檢查了300艘商船並炮擊了科拉半島。


    1854年,交戰雙方在奧地利的調停下開始進行停戰談判。俄羅斯認為同盟國所提條件無法接受,和談於1855年4月中斷。


    1855年12月16日,埃斯特哈茲伯爵帶著奧地利帝國的最後通牒到達聖彼得堡,要求俄羅斯接受停戰。很多曆史學家認為這是促使俄羅斯決定停戰的關鍵,俄羅斯已經無力拒絕奧地利的最後通牒。


    1856年1月16日,沙皇亞曆山大二世接受奧地利的要求。2月25日,巴黎和會召開。英、法、土、撒丁和俄國參加,奧地利因為提出\"維也納四點\"方案也參加了和會。俄羅斯希望普魯士出席,以得到它的支持。但英國反對,理由是普魯士沒有參戰。3月16日,討論黑海問題時,普魯士才以1841年《海峽公約》簽字國的身份參加。和會上俄羅斯全賴拿破侖三世的支持,後者也不希望俄羅斯遭到過分削弱而讓英國在近東一家獨大,拿破侖三世另一個用心是讓俄羅斯更加記恨奧地利而在將來親近法國。奧地利企圖霸占已經占領的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但遭到法俄的強烈反對。


    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3月30日《巴黎和約》簽字,列強共同保證土耳其的\"獨立與完整\";土耳其保證不分種族與信仰改善境內人民的狀況;俄羅斯收複克裏米亞半島被占領土,把多瑙河口和比薩拉比亞南部割讓給摩爾達維亞,高加索的卡爾斯歸還給土耳其,並放棄對土耳其境內的東正教的保護權;塞爾維亞、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的宗主權仍歸土耳其,由列強共同保證;黑海中立化,禁止各國軍艦通過兩海峽,禁止俄羅斯在黑海沿岸建立或保有兵工廠;多瑙河航行自由。俄羅斯被迫接受了苛刻的條件,和約禁止俄羅斯在黑海擁有艦隊和海軍基地,不準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阿蘭群島上設防。俄羅斯將比薩拉比亞南部割讓給土耳其,並歸還卡爾斯,承認由各強國對處在蘇丹宗主權之下的摩爾達維亞、瓦拉幾亞和塞爾維亞三公國實行集體保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樓嗩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樓嗩呐並收藏史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