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琭迴到家的時候,白三秀正在廚房忙碌著,隻是明顯能看得出,她有些心不在焉。
“咳。”
“啊,徽明,你迴來了!”李琭一聲輕咳,她才迴過神。“洗手吧,一會兒可以吃了。”
李琭指尖搔搔她的臉頰,笑道:“垮著臉想什麽呢?”
“哪裏垮了!”
白三秀不依地嚷了一聲,躲開他的魔爪,頓了一下,才正色道:“我去靖恭坊問過了,怪病開始後不久,麻老太的鄰居聞到過一股清香,這在以前是沒有的。這說明湯藥的配方和之前並不一樣,治愈怪病絕不是巧合。”
李琭有些訝異:“你怎麽想到問香氣?”
他派去查問的差役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已經很擅長引導迴憶,但是有些東西卻是需要有針對性的詢問,否則被問的人根本意識不到。
“呃,我嚐藥的時候,喝出來了。那個味道比較奇特,我就試試看。”
李琭幫著她一塊兒端菜,一邊思索著,道:“麻老太的身世我們仔細調查過,經曆和人際關係都很簡單。如果湯藥刻意改過方子,現在也沒有更多線索來確定,她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利用,還是直接參與其中。根據太醫署的反饋,目前四坊居民仍然普遍出現虛弱無力症狀,但是當時被接迴去休養的官員卻沒有任何不適。”
“跟是否喝藥有什麽關聯嗎?”
“還看不出來。”
“所以現在就是不知道,這是怪病本身病程沒結束,還是後遺症,抑或喝了藥才會有。”
她又想了想,猶豫地問:“會不會……我是說可能,麻老太也像朱倩那樣,換了個人?”
李琭望著她,眸中劃過一抹幽邃的光,若有所思。但他不動聲色,隻是嗯了一聲,轉而說起自己的調查結果。
“我去祠部問過了,也看了相關檔案。前年下半年有一陣子,城郊連發數起盜墓案,你聽說過嗎?”
“嗯。還有一些寺觀也被光顧了。”白三秀點點頭。她當時在華月樓,要論消息靈通程度,北裏這地方也是數一數二的。
“被盜墓地都是二十多年前下葬的,樂言懷疑有人在找東西。”
“找箱子?”
“極有可能。”
對於這個推論,白三秀也很意外。
“會是什麽人?會不會就是送箱子的人?”
“應該不是。”
“為什麽?”
李琭溫和地分析給她聽:“從盜掘案的卷宗看,案犯知道埋藏時間,卻不知道具體埋藏地點,在寺觀也是試挖,並沒有什麽章法。結合我的經曆,很顯然那個黝黑男人就是負責在長安接洽的提貨人,結果他死了,第二個箱子到了年底才有人取。
當年的委托人假借豫王府的名義委托商隊運貨進京,就是想掩人耳目。如果委托人或者提貨人計劃日後再把箱子挖出來,直接自己找個地方偷偷埋了就行,根本沒必要牽扯王鐵一家。因為多做多錯,會增加泄密的風險。
但是從王鐵親朋的證詞可以看出,王鐵隻從提貨人那裏得到了‘福蔭之地’這個模糊的要求,而沒有具體指示。提貨人讓王鐵自己選定埋藏地點,說明對箱子到底藏在哪,並不是很在意。
總之,如果現在尋找箱子的人,就是當年的委托人,那麽很多行為是矛盾的。我想應該是相關知情者。近幾年才知道寶箱的事,利用自己在官府的信息渠道,四處探挖。”
白三秀疑惑道:“這幕後之人費盡周折把箱子送來長安,秘密埋葬又不準備挖出來,這是要幹嘛?”
“這就知不道了。”
“現在我們手上的線索好像還不足以找到這個盜墓者,你打算怎麽辦?”
李琭一笑:“找不到,就讓他自己出來。”
“咳。”
“啊,徽明,你迴來了!”李琭一聲輕咳,她才迴過神。“洗手吧,一會兒可以吃了。”
李琭指尖搔搔她的臉頰,笑道:“垮著臉想什麽呢?”
“哪裏垮了!”
白三秀不依地嚷了一聲,躲開他的魔爪,頓了一下,才正色道:“我去靖恭坊問過了,怪病開始後不久,麻老太的鄰居聞到過一股清香,這在以前是沒有的。這說明湯藥的配方和之前並不一樣,治愈怪病絕不是巧合。”
李琭有些訝異:“你怎麽想到問香氣?”
他派去查問的差役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已經很擅長引導迴憶,但是有些東西卻是需要有針對性的詢問,否則被問的人根本意識不到。
“呃,我嚐藥的時候,喝出來了。那個味道比較奇特,我就試試看。”
李琭幫著她一塊兒端菜,一邊思索著,道:“麻老太的身世我們仔細調查過,經曆和人際關係都很簡單。如果湯藥刻意改過方子,現在也沒有更多線索來確定,她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利用,還是直接參與其中。根據太醫署的反饋,目前四坊居民仍然普遍出現虛弱無力症狀,但是當時被接迴去休養的官員卻沒有任何不適。”
“跟是否喝藥有什麽關聯嗎?”
“還看不出來。”
“所以現在就是不知道,這是怪病本身病程沒結束,還是後遺症,抑或喝了藥才會有。”
她又想了想,猶豫地問:“會不會……我是說可能,麻老太也像朱倩那樣,換了個人?”
李琭望著她,眸中劃過一抹幽邃的光,若有所思。但他不動聲色,隻是嗯了一聲,轉而說起自己的調查結果。
“我去祠部問過了,也看了相關檔案。前年下半年有一陣子,城郊連發數起盜墓案,你聽說過嗎?”
“嗯。還有一些寺觀也被光顧了。”白三秀點點頭。她當時在華月樓,要論消息靈通程度,北裏這地方也是數一數二的。
“被盜墓地都是二十多年前下葬的,樂言懷疑有人在找東西。”
“找箱子?”
“極有可能。”
對於這個推論,白三秀也很意外。
“會是什麽人?會不會就是送箱子的人?”
“應該不是。”
“為什麽?”
李琭溫和地分析給她聽:“從盜掘案的卷宗看,案犯知道埋藏時間,卻不知道具體埋藏地點,在寺觀也是試挖,並沒有什麽章法。結合我的經曆,很顯然那個黝黑男人就是負責在長安接洽的提貨人,結果他死了,第二個箱子到了年底才有人取。
當年的委托人假借豫王府的名義委托商隊運貨進京,就是想掩人耳目。如果委托人或者提貨人計劃日後再把箱子挖出來,直接自己找個地方偷偷埋了就行,根本沒必要牽扯王鐵一家。因為多做多錯,會增加泄密的風險。
但是從王鐵親朋的證詞可以看出,王鐵隻從提貨人那裏得到了‘福蔭之地’這個模糊的要求,而沒有具體指示。提貨人讓王鐵自己選定埋藏地點,說明對箱子到底藏在哪,並不是很在意。
總之,如果現在尋找箱子的人,就是當年的委托人,那麽很多行為是矛盾的。我想應該是相關知情者。近幾年才知道寶箱的事,利用自己在官府的信息渠道,四處探挖。”
白三秀疑惑道:“這幕後之人費盡周折把箱子送來長安,秘密埋葬又不準備挖出來,這是要幹嘛?”
“這就知不道了。”
“現在我們手上的線索好像還不足以找到這個盜墓者,你打算怎麽辦?”
李琭一笑:“找不到,就讓他自己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