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琭摩挲了一下小金鎖,發現背麵觸感有異,他翻過來一看,原來是背麵雕飾著樹鳥紋案。這金鎖做工十分精巧,但紋飾抽象又誇張,他從來沒有見過,看著就不像中原所有。
於是他將小金鎖遞給白三秀,“這圖案很特別,是有什麽講究嗎?”
白三秀好奇地接過來,看清紋飾的瞬間,她杏眸一凝。
“怎麽了?”
“沒,隻是看著覺得奇怪。”白三秀搖搖頭道,“這是小姐的貼身物件,我並不負責伺候她更衣打理,所以也是第一次仔細看這個金鎖。”
李琭也沒多說什麽,隻用帕子一包,將小金鎖收好。
“這就是司直說的什麽案件妖怪嗎?”
“是。有些未決的案件中,亡者執念較重,就會致使相關證物異化成妖,常來作祟。”
“噢,我懂了。我聽說東邊的扶桑國有一種付喪神,年久的老物件就會化妖。案件妖怪就類似這個,對嗎?”
“嗯。”
“那他們會說話嗎?”
“不會。”
“可惜了呀。要是會說話那多方便。不過,如果讓小妖怪上公堂指認兇手,會不會被縣令大人叉出去?”
“……”
————
西市旁邊的延壽坊,坊內多有鬻賣金銀珠玉者,無論隨身飾品、日常用具或是各類裝飾擺件,都能在坊內找到合心意的那一樣。
李琭接連問了幾家金銀器鋪子,都無功而返。幾個老板都認為這小金鎖從材料做工來看,品質上乘,但那樹鳥紋的紋飾,卻是無一人見過。他正要繼續詢問,門外忽然冒出一張鵝蛋小臉,笑意盈盈。
“李司直!”
“三秀姑娘。”李琭雖然有些意外,但也沒有太過驚訝,仍是那般神色平淡,“你怎麽在這?”這迴他可沒有告訴慕容恪他的行動,她應該沒法再從那個貪吃鬼那套取情報。
“我想司直肯定要查查小金鎖的來曆啊,那要說金飾那裏最多最全,當然是延壽坊了。所以我就到這來蹲守大人了,嘿嘿。”
“你是要跟著我一起查案?”
白三秀輕聲道:“司直說亡者執念重,才會出現案件妖怪,那我希望能幫上點忙,讓小姐早日沉冤昭雪。”
李琭聞言,也就沒說什麽,繼續往下一家金店去。白三秀卻攔住他,從懷裏掏出一個油紙包,“司直查了半天也累了吧,先吃點填填肚子唄。我早上剛做的。”
紙包打開,是幾塊米白糕點,正是上元節前後流行的玉梁糕。
李琭挑眉:“這算賄賂嗎?”
“慕容禦史不知道,就不算。”
李琭被她俏皮的迴答逗笑了,露出一絲淡淡笑意。正好腹中也確實餓了,他便沒再推辭,拈起糕點不客氣地吃了起來。
雖然他沒有多說,但是自他的反應,白三秀知道自己做得很符合他的口味。恰逢飯點,二人索性先去吃了頓羊肉羹,吃飽了,再幹活。
當然,是李琭請客。
吃完,二人又問過剩下的鋪子,仍是一無所獲。直到一家老板掂著金鎖,眉頭微微蹙了一下,若有所思。不僅李琭看到了,白三秀也注意到了。
“掌櫃的,你是不是見過這種鎖?”
這店老板五十多歲,顯然是見多了世事,閱曆深厚。他沒否認,隻道:“既然是姑娘朋友的物件,那已經有些年頭了。或者二位去找吳金手問問?”
“吳金手?請問是哪家門臉?”
“他早就不做啦,迴家養老去了。老吳最擅長打金銀器,以前是坊裏有名的能工巧匠,專門給貴人們做首飾。你們過去不遠,就在長壽坊。”
長壽坊在西市南麵,確實不算遠,但是三個坊的距離用腿走,路程可就不短了。而且關鍵是隻有白三秀需要走,李琭是騎了馬來的。
“司直……”
“……上來吧。”
“嘿嘿,謝大人!”
——
二人很容易就問到了吳金手的宅子,才走到院外,便聽見裏麵傳來叮叮當當的敲擊聲。雖然已經年逾七十,還家養老,吳金手還是舍不得一輩子的手藝,經常自己打些小玩意兒。
“沒想到哇,還能再見到這金鎖。”老人摩挲著小金鎖,露出懷想的神色。
李琭一看有戲,“老師傅認得這東西?”
“嗬,何止認得,這就是我做的。”
白三秀聞言一喜,李琭還是很淡定,“這金鎖的用料做工都不是給一般人家打造的,老師傅還記得這是哪家請您打造的嗎?”
卻不料吳金手搖搖頭,搖得二人心一沉,老頭兒卻又道:“這鎖原本就不是專門打造的。二位年紀輕,估計沒聽說過。二十多年前,西南地區有個長生教,說是能保佑人長生不老,吸引了很多教徒。傳到咱們京畿來,就變成什麽喝水辟穀,後來因為私加稅賦被官府端掉,也就成了禁忌,不許再提。長安是天子腳下,雖然沒搞出什麽教壇,但那長生教的教義也著實流行了一陣子。”
“老師傅是說,這金鎖上的紋飾,與那長生教有關?”
“正是如此。這個神樹鳥紋就是長生教的象徽,所以當時很流行打這個紋飾的長命鎖。這一批的確是供給了長安的貴人們,但這個金鎖具體是哪一家買去的,我就不知道了。”
自吳金手那出來,李琭理了理思路。既然是二十多年前流行過的紋飾,延壽坊肯定有些金店是見過這圖樣的,隻不過礙於長生教這樁舊案,都不敢照實說。隻有吳金手這樣迴家養老的,不怕惹上什麽麻煩。
照老爺子所言,這批金鎖都被長安的貴人買了去,那就說明趙秋霽的身世一定不一般。
想到這兒,他低頭問白三秀:“你可知道趙姑娘父母何在?”
白三秀搖搖頭:“小姐的母親也是北裏中人,早就去世了。父親是誰,我從來沒聽她提起過。我來長安也才大半年,小晴是自幼跟著小姐的,興許知道一二。還有十娘,她在北裏待得可久,也許知道小姐的身世。”
“好,那就勞煩三秀姑娘迴去問問。”
“嗯,好的。那司直呢?”
李琭隻道:“我先送你迴去。”
這樁連環殺人案仍是萬年縣的案子,如果不是小金鎖妖化,他是不會出麵的。因此接下來的摸排工作,自然還是交給徐朝宗,至於他嗎……
長生教,似乎值得他去翻一翻卷宗。
於是他將小金鎖遞給白三秀,“這圖案很特別,是有什麽講究嗎?”
白三秀好奇地接過來,看清紋飾的瞬間,她杏眸一凝。
“怎麽了?”
“沒,隻是看著覺得奇怪。”白三秀搖搖頭道,“這是小姐的貼身物件,我並不負責伺候她更衣打理,所以也是第一次仔細看這個金鎖。”
李琭也沒多說什麽,隻用帕子一包,將小金鎖收好。
“這就是司直說的什麽案件妖怪嗎?”
“是。有些未決的案件中,亡者執念較重,就會致使相關證物異化成妖,常來作祟。”
“噢,我懂了。我聽說東邊的扶桑國有一種付喪神,年久的老物件就會化妖。案件妖怪就類似這個,對嗎?”
“嗯。”
“那他們會說話嗎?”
“不會。”
“可惜了呀。要是會說話那多方便。不過,如果讓小妖怪上公堂指認兇手,會不會被縣令大人叉出去?”
“……”
————
西市旁邊的延壽坊,坊內多有鬻賣金銀珠玉者,無論隨身飾品、日常用具或是各類裝飾擺件,都能在坊內找到合心意的那一樣。
李琭接連問了幾家金銀器鋪子,都無功而返。幾個老板都認為這小金鎖從材料做工來看,品質上乘,但那樹鳥紋的紋飾,卻是無一人見過。他正要繼續詢問,門外忽然冒出一張鵝蛋小臉,笑意盈盈。
“李司直!”
“三秀姑娘。”李琭雖然有些意外,但也沒有太過驚訝,仍是那般神色平淡,“你怎麽在這?”這迴他可沒有告訴慕容恪他的行動,她應該沒法再從那個貪吃鬼那套取情報。
“我想司直肯定要查查小金鎖的來曆啊,那要說金飾那裏最多最全,當然是延壽坊了。所以我就到這來蹲守大人了,嘿嘿。”
“你是要跟著我一起查案?”
白三秀輕聲道:“司直說亡者執念重,才會出現案件妖怪,那我希望能幫上點忙,讓小姐早日沉冤昭雪。”
李琭聞言,也就沒說什麽,繼續往下一家金店去。白三秀卻攔住他,從懷裏掏出一個油紙包,“司直查了半天也累了吧,先吃點填填肚子唄。我早上剛做的。”
紙包打開,是幾塊米白糕點,正是上元節前後流行的玉梁糕。
李琭挑眉:“這算賄賂嗎?”
“慕容禦史不知道,就不算。”
李琭被她俏皮的迴答逗笑了,露出一絲淡淡笑意。正好腹中也確實餓了,他便沒再推辭,拈起糕點不客氣地吃了起來。
雖然他沒有多說,但是自他的反應,白三秀知道自己做得很符合他的口味。恰逢飯點,二人索性先去吃了頓羊肉羹,吃飽了,再幹活。
當然,是李琭請客。
吃完,二人又問過剩下的鋪子,仍是一無所獲。直到一家老板掂著金鎖,眉頭微微蹙了一下,若有所思。不僅李琭看到了,白三秀也注意到了。
“掌櫃的,你是不是見過這種鎖?”
這店老板五十多歲,顯然是見多了世事,閱曆深厚。他沒否認,隻道:“既然是姑娘朋友的物件,那已經有些年頭了。或者二位去找吳金手問問?”
“吳金手?請問是哪家門臉?”
“他早就不做啦,迴家養老去了。老吳最擅長打金銀器,以前是坊裏有名的能工巧匠,專門給貴人們做首飾。你們過去不遠,就在長壽坊。”
長壽坊在西市南麵,確實不算遠,但是三個坊的距離用腿走,路程可就不短了。而且關鍵是隻有白三秀需要走,李琭是騎了馬來的。
“司直……”
“……上來吧。”
“嘿嘿,謝大人!”
——
二人很容易就問到了吳金手的宅子,才走到院外,便聽見裏麵傳來叮叮當當的敲擊聲。雖然已經年逾七十,還家養老,吳金手還是舍不得一輩子的手藝,經常自己打些小玩意兒。
“沒想到哇,還能再見到這金鎖。”老人摩挲著小金鎖,露出懷想的神色。
李琭一看有戲,“老師傅認得這東西?”
“嗬,何止認得,這就是我做的。”
白三秀聞言一喜,李琭還是很淡定,“這金鎖的用料做工都不是給一般人家打造的,老師傅還記得這是哪家請您打造的嗎?”
卻不料吳金手搖搖頭,搖得二人心一沉,老頭兒卻又道:“這鎖原本就不是專門打造的。二位年紀輕,估計沒聽說過。二十多年前,西南地區有個長生教,說是能保佑人長生不老,吸引了很多教徒。傳到咱們京畿來,就變成什麽喝水辟穀,後來因為私加稅賦被官府端掉,也就成了禁忌,不許再提。長安是天子腳下,雖然沒搞出什麽教壇,但那長生教的教義也著實流行了一陣子。”
“老師傅是說,這金鎖上的紋飾,與那長生教有關?”
“正是如此。這個神樹鳥紋就是長生教的象徽,所以當時很流行打這個紋飾的長命鎖。這一批的確是供給了長安的貴人們,但這個金鎖具體是哪一家買去的,我就不知道了。”
自吳金手那出來,李琭理了理思路。既然是二十多年前流行過的紋飾,延壽坊肯定有些金店是見過這圖樣的,隻不過礙於長生教這樁舊案,都不敢照實說。隻有吳金手這樣迴家養老的,不怕惹上什麽麻煩。
照老爺子所言,這批金鎖都被長安的貴人買了去,那就說明趙秋霽的身世一定不一般。
想到這兒,他低頭問白三秀:“你可知道趙姑娘父母何在?”
白三秀搖搖頭:“小姐的母親也是北裏中人,早就去世了。父親是誰,我從來沒聽她提起過。我來長安也才大半年,小晴是自幼跟著小姐的,興許知道一二。還有十娘,她在北裏待得可久,也許知道小姐的身世。”
“好,那就勞煩三秀姑娘迴去問問。”
“嗯,好的。那司直呢?”
李琭隻道:“我先送你迴去。”
這樁連環殺人案仍是萬年縣的案子,如果不是小金鎖妖化,他是不會出麵的。因此接下來的摸排工作,自然還是交給徐朝宗,至於他嗎……
長生教,似乎值得他去翻一翻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