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也有集中營?”


    正當唐亮正在計劃到底是沿著第四縱隊的路線走北平北麵的燕山山脈快速挺進冀東,還是從冀中繞路從南邊殺入冀東之時,卻忽然有了新的消息。


    “這是此前第五軍分區派遊擊隊北上進攻張家口的下花園縣煤礦時,趁機逃出來的俘虜所提供的情報;北平的集中營內俘虜超過人,位置就在頤和園東南方向約一公裏的位置,集中營址原為國軍29軍的兵營。”


    既然都已經到了第5軍分區,離北平城也就一腳油門的問題,唐亮自然不想錯過對這個集中營的攻擊,何況直接對北平下手,不怕鬼子的兵力不向北平集中。


    哪怕對北平的攻擊無法做到讓關東軍支援北平,至少能讓華北派遣軍司令部不得不把兵力先收縮在北平城這兒,也算是給第四縱隊爭取時間了。


    況且打下了這個集中營,也能給晉察冀軍區補充大量的堅決抗戰的兵員,也算是實力上的此消彼長。


    隻是如果要進攻這個集中營,總得做好鬼子從北平城裏殺出來的準備,總不能打下了集中營,卻因為沒有擋住鬼子的反撲,結果俘虜沒救出來吧——這不白打了?


    “既然如此,不如再等幾天,等第一軍分區主力趕到門頭溝地區,再對北平集中營進行攻擊。”


    “保定則改由第三軍分區主力駐守,力爭將第110師團和第27師團主力遲滯5-10天。”


    “還有,剛改裝出來的【四式炮戰車】也跟隨一塊作戰。”


    雖然這玩意同樣走的很慢,但是既然隻是對北平的集中營進行突襲,而門頭溝到頤和園不過18公裏的路程,就是將這玩意拉上一塊打仗,要撤離迴第五軍分區根據地裏還是很容易做到的,不至於遭到損失。


    ——何況晉察冀軍區也不是不信任兄弟部隊和唐亮的說法,就是想看看150毫米的榴彈殺傷效果有多大!好歹給大家開開眼界。


    於是唐亮一時間又閑了下來,畢竟得等步兵兄弟們跟上才能去那兒虎口拔牙。


    既然閑了下來,也別浪費時間,唐亮於是將這陣子的“想法”報了上去,很快就讓晉察冀總部又是一陣雞飛狗跳。


    “黃河改道後會引發蝗災?”


    作為一支以農民為主體的部隊,晉察冀總部剛接到這個電報後,機要科長便嚇了一大跳,不顧已經是深夜時分,當即便敲響了總部首長的房門,很快,整個阜平的首長們便都被喊了過來。


    “他怎麽知道黃河改道後會有蝗災?”


    “曆史,唐亮的意思是,曆史上隻要黃河發生改道,則很容易在改道後的2-4年內發生大麵積蝗災。”


    “真的假的?”


    “給延安發報,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就是找人翻翻曆史書嘛,咱八路軍不就有一位在北大的圖書館幹過的人嘛。”


    ……


    延安


    “謔喲,都找到我頭上來了嘛,不過我當年在北大圖書館裏雖然看了很多書,但是倒沒注意過黃河改道後是不是很容易出現大麵積蝗災,不過印象裏確實是有一些蝗災發生,不忙,我們查一查。”


    隻是隨著翻閱曆史典籍越來越多,所有人的臉色都越來越凝重。


    “久旱必有蝗。”


    “先淹後旱 , 螞蚱連片。”


    “這到底是什麽緣故?莫非真有關聯?”


    “晉察冀軍區的抗大二分校就有生物學的學生,他們說每次變道或者洪災之後所留下的裸漏的河床就給蝗蟲的繁殖留下了土壤。蝗蟲可以在幹旱的土壤中大量產卵,如果當年是暖冬,或者第二年雨水較多的話,蟲卵就會大量變成成蟲。一旦繁殖起來又需要大量食物,幹旱區的食物吃完之後,就需要大批量的遷徙。所以造成蝗蟲成片聚集,就成為了蝗災。所以蝗災發生在華夏的區域往往是黃河的中下遊地區。”


    對於這個解釋,八路軍中很多人並不清楚是否正確,但是從曆史典籍中翻查的記錄看,黃河改道後,黃泛區確實很容易爆發大範圍的蝗災。


    “寧可信其有,給晉冀豫和晉察冀根據地發報,讓他們多儲備一些糧食,如果當真爆發蝗災,飛蝗往哪兒飛可是說不好的事情。”


    從查到的典籍看,蝗災爆發區肯定是黃泛區,但是等飛蝗漫天飛之時,可就不光是在黃泛區了,誰規定蝗蟲不能飛過黃河的?


    而一旦飛蝗過了黃河 ,晉冀豫就是首當其衝;甚至運氣不好,整個華北平原都要被波及到。


    是賭蝗蟲不會飛自己根據地裏來,還是賭蝗蟲會飛過來呢?


    ——當然按最壞打算準備!


    “唐亮建議各個根據地大力推廣大生產運動,我們跟鬼子的作戰絕不可能在短期內分出勝負,既然如此,必須手中有更多的糧食;有更多的糧食,也能更好的應對蝗災。”


    “是個好建議,立即讓各個根據地都將重心放在荒地開墾和糧食增產增收上,以防萬一。”


    “此外,唐亮還有個建議——多種土豆之類的糧食,這玩意蝗蟲它不吃。”


    “還有這事?”


    很快晉察冀的抗大二分校生物學生也肯定了這點,隻是大家很是好奇,唐亮怎麽連這個都知道,他到底家裏是幹啥的?在學校裏又是學啥的。


    這個時空的人們自然無法理解知識大爆炸的未來,尤其是互聯網的大規模普及後,無數“雜學”都被人們所知,尤其是唐亮穿越過來前還經曆過一次東非蝗災一路飛到南亞次大陸,當時對於討論這些蝗蟲是否會飛越喜馬拉雅山脈抵達華夏搞破壞,網上很是熱炒了一番。


    因此也讓唐亮知道了華夏開發的一係列專供蝗蟲的“套餐”。


    如果不是這個時代缺乏抗生素,大規模養鴨養雞除蝗蟲不現實,隻怕這個“計策”唐亮也端上去了。


    “我們華夏的蝗蟲稱為‘亞洲飛蝗’,它們不愛吃土豆和苜蓿。”


    苜蓿先不提,這畢竟是喂牲口的玩意,雖然饑荒年景百姓連觀音土都吃,別說苜蓿了,草根和樹皮都不在話下,但是能吃糧食還是盡量吃糧食。


    “土豆也稱山藥蛋,大家平時也就在山上貧瘠土地上種一些,種的並不多。”


    “這玩意太不好保存了,挖出來就得趕緊吃掉,如果發久了很容易長芽,而長芽的土豆沒把芽根挖幹淨,還容易中毒,哪怕是作為雜糧百姓們都不喜歡這玩意;而且土豆清洗啥的也廢水廢人工。”


    “既然蝗蟲不喜歡吃這玩意,我們還是要趕緊動員各個根據地把土豆種起來,萬一真來了蝗災,可就指望這玩意活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我們的59在前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晚的芒果火龍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晚的芒果火龍果並收藏抗戰:我們的59在前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