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喜歡種花?」


    成靖寧兩世都種了許多花花草草,說:「是呀,看著自己種的花開花,無論什麽品種,都會覺著高興。」


    「有人愛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有人愛蘭花品行高潔,你很兼愛嘛。」他記得,她喜歡芍藥。


    「各花的品性由人賦予,自是自己怎麽想,所愛之花便有什麽品格。所有花木沒有尊卑貴賤,都是天地中的生靈,不同時節開花,不過是自然賦予的習性罷了。就好比人一樣,總不能說冬日裏出生的,就如梅花傲骨不畏嚴寒吧。」她就俗人一個,沒有那麽多的高雅淡薄,就喜歡花團錦簇的,就好比牡丹,怎就俗氣了?


    蕭雲旌笑了笑,並沒說話,好像是這個道理。哪一種花不是從泥裏長出來的?也不見得就被塵埃染汙穢了。「最後一個燈了,你放嗎?」


    「這是你為蕭夫人放的燈,我怎好插手?」成靖寧揮著雙手拒絕。


    蕭雲旌已把火折子交到她手上,「不是說要給我母親畫畫像嗎?先了解一下她吧。你放最後一個燈,她不會介意的。」


    墨竹覺著新鮮,看過花後慫恿著道:「小姐放吧放吧, 蕭大人都開口了。」


    「那我試試。」成靖寧點燃蕭雲旌手裏拿著的最後一盞孔明燈, 燈火應著蕭雲旌英挺的麵龐,在夜色中格外好看。


    不過成靖寧卻是:「飛起來了!好高啊!」心裏想著蕭夫人的冤屈一定要得以昭雪, 太平郡王一家子早些完蛋。


    一旁的墨竹也拍著手道:「姑娘,中秋我們在府裏放吧!」


    「這不錯。」成靖寧讚同道。蕭雲旌默默無語,隻好一起盯著天上九個飛遠的孔明燈。


    子夜,曇花全部盛開, 成靖寧忍著痛,扶著墨竹在花間跳來跳去,這裏聞聞那裏看看,像隻進城的鄉下小土狗,哇哇叫著驚奇不已。「我決定了,最近這段時日隻畫曇花。」


    臨近醜時,成靖寧主仆仍是意猶未盡,戀戀不舍的離開半山, 不過上山容易下山難,剛才被忽視的疼痛這時一股腦的全湧上來。「姑娘, 還能走嗎?」墨竹比成靖寧小了半個月,身板差不多,自是不能背著她走那麽遠的路。


    「我背你下山。」蕭雲旌手腳快,不等成靖寧同意, 人已趴在他背上了。大祁朝男女大防不甚嚴,但這類親密接觸還是不能被人接受, 於是沉默一陣後又道:「不會有第四個人知道。」


    「多謝蕭大人!」墨竹哪有想那麽多,能下山立刻道謝。在她眼中,蕭雲旌是和成永皓同等的存在,和成靖寧等於是大哥和小妹,沒那麽多旖旎的心思。


    成靖寧也難堪著:「多謝蕭大哥。」


    墨竹提著燈籠在前邊指路,心情是賞完月下美人的歡快。蕭雲旌背著成靖寧,一路安安靜靜的,隻覺背上的丫頭輕得出奇,好像沒有重量。不好好吃飯嗎?要不要叫聞大夫給她看看?


    到廂房時,成靖寧昏昏欲睡,被蕭雲旌輕輕搖醒,才揉了揉眼睛道謝。「蕭大哥迴去早些休息吧,你還得上朝呢。」迷迷糊糊的進門關門,倒下就睡。


    可可送蕭雲旌到廂房門口,溫柔的叫了一聲。蕭雲旌心情大好,大力揉著它的頭,「你也該睡了,別在寺裏亂跑。」


    早晨沐浴過之後,墨竹來告訴她王老夫人已經下山迴府了。提起昨夜的曇花,無不得意道:「花月聽說奴婢和小姐去半山賞花,這會兒後悔得腸子都青了,說下次再去一定一定要叫醒她。」


    「就她那樣子,除了值夜之外,睡著了誰能叫醒她?」成靖寧笑著換鞋,墨竹雖大大咧咧,但在她睡前幫著抹了藥,今晨早起已不大疼了,不過走起路來仍有些別扭。


    六月十九之後,廂房周遭恢複平靜,日子照舊,不過曇花花期還在,花月難得得起了一次,和水袖三個去半山看花。


    可可來寺裏之後,儼然是成靖寧的尾巴,無論做何事,總要跟在她身邊,像個好奇的小孩,伸長脖子去看。「有你在真好。」成靖寧抄寫完經書,忍不住摸可可的頭。


    風平浪靜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已是七月末,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已過,但早秋的天炎熱如舊。掰著指頭算日子,已有四十九日,成靖寧將抄寫好的經書供奉在佛前,再拜了一圈菩薩,之後跟著家仆離開大覺寺。


    今夏熱得晚,到六月下旬沈老夫人才帶著兒媳和長孫到京郊的莊子避暑了。成靖寧離開大覺寺之後,直接驅車去鄉下莊子。沿途一派田園風光,成靖寧不似其他大家閨秀那般矜持,趴在車窗上,看外麵的景色。三木莊是顧子衿的陪嫁莊子,有五十畝良田,帶了一個種了棗樹的小山丘。


    搖搖晃晃的走了兩個時辰,成靖寧下馬車時精神頭甚好,還能爬坡摘棗子。顧子衿總算落下了心裏的石頭,說:「可見靖寧那一套真的有效,這不現在還活蹦亂跳的,若是剛迴來那陣,指不定又吐又累的。」


    「永皓說靖寧在大覺寺過得極好,起先我還不信,現在可是真的了。」沈老夫人也笑道。


    晚上吃的是莊子上的新鮮時蔬,還有獵來的野兔子和麅子肉,茹素一個多月的成靖寧,晚上狠狠的扒了兩碗飯。顧子衿心疼女兒,一個勁兒的給她夾菜。


    由於要為荀太夫人準備生辰禮物,又是佛禮,本著敬畏的心態,成靖寧沐浴之後點上檀香,才開始繼續繡剩下部分的經文。繡架就架別莊的院子裏,榕樹蔭下十分涼快,點上驅蚊香,倒是很享受。


    沈老夫人忙碌依舊,忙著巡視附近的田莊,盤查手下嫁妝鋪子的賬目,見著成靖寧在樹蔭下做女紅,忍不住多問幾句:「是你自己畫的嗎?」樣式很新奇,構圖和配色很出眾。


    「是我畫的,八月十三是老祖母的七十大壽,我想著她老人家身體不好,就想著送一幅觀音屏風給她,描好花樣之後,在佛前供了九日,驅邪避害,很有用處。」 成靖寧停下手上的活計迴道。


    沈老夫人不住地點頭,小孩子家送長輩禮物不用太貴重,有誠心就行。「你做得很好,太夫人一定會喜歡。繼續繡吧,到時候我拿去裝上。」


    為表誠心,描圖,分線,刺繡,皆由成靖寧一人來做,不假他人之手。迴莊子後,又專心致誌的繡了幾日才大功告成。剩下的工作,交由沈老夫人去完成。八月的天依舊炎熱,不過想著即將到來的中秋和太夫人的七十大壽,一家人準備八月十一迴府。


    山坡上的棗子已經成熟,完成今天功課的成靖寧,換了一身家常布衣,提了一個竹籃,帶著可可就去棗林,同行的小廝抬著人字梯跟在後麵。十日前成靖寧畫出人字梯圖紙,交給莊子上的木匠製作而成,現在正好用來摘大棗。


    成靖寧把竹籃放在人字梯頂端,開始摘新鮮的大棗,用手摘雖然慢,不過比起用竹竿打的棗成果更好。可可好奇,也爬上梯子來,仰著頭看著成靖寧摘大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才氣閨秀 卷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簡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簡塵並收藏才氣閨秀 卷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