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寧玩笑般的誇讚道:「顧大師聞名大祁,所做之畫千金難求,他教的學生也是個個出色,好幾位成為宮廷畫師。六妹妹能得顧大師指點,成材指日可待,到時一定要向妹妹討一副墨寶。」
才開始學就得到全府關注,與成靖寧料想的低調全然不同。好在很快開始上課,課堂之上,班氏抽查前日所教的論語,作為首次上閨學的成靖寧,自然受到老師的重點關照,被抽起背誦全文。
初來咋到為了掙表現,成靖寧下學之後迴去就將白日所教的內容背下。作為一個飽受應試教育荼毒的現代學生,背書做作業不在話下,想當初她是能背誦小學到高中,所有要求全文背誦的古文古詩的人,更別提大學那麽多的專業知識。
成靖寧背誦得極為流利,斷句清楚,班氏聽後拿著戒尺不住點頭。「隻能背誦還算不上什麽,我來問你,‘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做何解?」
成靖寧上課有認真做筆記,迴去之後溫習鞏固了幾遍,加上年輕記性好,早已爛熟於心,朗聲答道:「孔子告訴我們,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重兄長和朋友。在行動上要謹慎誠信,在思想上要博愛眾生,要親近道德高尚之人。如果這些都做到了,還有精力的話,那便可學習更深的文化修養。」
班氏緊繃的臉上露出肯定的笑容來,「迴答得很好,看來六姑娘迴去有認真複習功課。這些教育君子的話,小姐們也要記牢了,對你們將來做人做事大有益處。」
考察完成靖寧,班氏又讓成馨寧起來背誦。之後就再也沒有抽查,開始講《學而》的下篇。成靖寧做事踏實,課堂上的筆記做得滿滿當當,班氏在她身邊站了一會兒,發覺她這套法子雖然笨拙,但不失為一個好法子,忍不住又點了點頭。
課間休息時間,照舊是四撥人,成安寧端了凳子坐成靖寧身邊,笑臉迎人:「我還以為六妹妹初來不習慣,見你剛才答得那麽好我這心也就放下了。」
「班師傅之前誇二姐、四妹和五妹是讀書的好苗子,今日看來六妹沒也不差,看來我們家又要出一位才女了。」成馨寧也挨著成靖寧坐了下來。
成靖寧被她們兩個誇得臉紅,當下十分謙虛:「三姐謬讚了,我笨得很,隻好下苦功了。笨鳥先飛,比不上二姐、四姐和五姐。」
「六妹別謙虛了,會讀書是好事。」成安寧看到書桌上密密麻麻整整齊齊的小字,俯身認真看了一遍,又道:「原來六妹的字寫得這樣好,看來我白擔心了一場。咦,這不是剛才課上老師講的內容嗎?你全記下了,還厲害!」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樣能記得更踏實。」成靖寧忍不住汗顏,這對姐妹,不必如此驚訝吧?
一旁的成康寧冷寂又孤傲,見著成安寧姐妹兩個對成靖寧的奉承,當即冷笑道:「一對馬屁精!」
成安寧隻微笑著看了成康寧一眼,繼續看成靖寧的筆記,成馨寧挽著成靖寧的胳膊請求道:「六妹這個法子好,我以前就沒想過這個法子。你把最近兩日的筆記都借我謄一下吧,我在這方麵做得不夠好。」
成靖寧把記筆記的冊子交給成馨寧,「拿去吧,如果看不清楚的地方就來問我。」
成馨寧抱著冊子感激道:「多謝六妹妹。」
班氏教完論語的《八佾》篇之後,正好是四月二十,大捷的軍隊凱旋歸來。成永皓今日迴家,早晨起,瓊華院就處在忙碌的氛圍中。成振清今日當值,去天香樓的隻有顧子衿母女。早晨收拾好之後,母女二人穿戴整齊後坐車出了門。
大街上人聲鼎沸,歡騰之聲不絕於耳。臨街的雅間中,成靖寧已摘下帷帽,趴在窗邊俯瞰下麵的街市。這是一個慕強的時代,人們對鎮守邊疆的戰士十分尊敬,對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推崇之至。加上大祁朝之前是混亂的十六國,諸國林立,割據延續百年,四周皆是強悍的馬背民族,趙家統一半個北方和南方之前,中土一直戰亂不斷。
趙家以武立國,尚武之風從開國延續至今。加上還有西方和北方還有大片土地未收迴,邊關一直戰事不斷,所以大祁朝的武將十分風光,直到前朝成帝重視文官,才有了現今朝中文武並重的局麵。開國太·祖壯誌未酬身先死,傳位明帝時叮囑子孫後輩,一定要收迴國土,重塑統一的天朝上國聲威,因此之後的兩位皇帝,一直以收複疆土為己任,今上更是雄心壯誌,想要富國強兵,建立前朝大周武帝那般的豐功偉業。他帝王生涯的首次大捷,更為他的霸圖添了幾分傲氣。
樓下人群攢動,歡唿聲漸起,凱旋的大軍過來了。成靖寧來了精神,迴頭對顧子衿說:「娘,大軍進城了!快來看!」
大軍士氣衝天,神色肅穆,又帶了幾分傲然和唿之欲出的喜悅。百姓們與有榮焉,歡唿聲一浪高過一浪。走在大軍最前頭的令國公沈曜年過五旬,生得相貌威儀,騎在全身漆黑的西域寶馬上,偉岸霸氣。身後跟著的是此次立下不小戰功的青年將領,個個都如蒼鬆般挺拔。
成靖寧在一群騎馬的小青年中尋找成永皓,都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身穿鎧甲,戴著包裹住半個頭的頭盔,她著實認不出誰是她的嫡親大哥,隻好求助顧子衿:「娘,哪一個是大哥?」
縱是相隔十年,顧子衿仍一眼就看出人群中的長子,指著那個高高瘦瘦,相貌偏陰柔,卻俊美無匹的少年對女兒說:「他是你大哥。」話間,顧子衿臉頰上已掛著兩行清淚。
在所有人中,成永皓是最耀眼的一個,嚴肅冷傲的眼,使他氣質如高嶺之花。陰柔白皙的臉,比手掌大不了多少,他眉目如畫,比女子還有美三分。他四肢修長,一身戎裝,平添幾分殺伐之氣。如果不考慮年齡,成永皓簡直就是永寧侯成啟銘的翻版,若年歲再大一些,隻怕會讓京城中的萬千少女瘋狂。難怪當年福樂郡主死活都要嫁給成啟銘為妻,原來一個男人也可以美成這般。饒是成靖寧見過許多美少年,卻不得不承認成永皓是最令人驚豔的一個,忍不住讚歎道:「大哥長得真好看。」成永安作為他的同胞弟弟,相貌已是上乘,卻遠比不上他。
「那一個又是誰?」成靖寧指著成永皓前邊的一個小將問道。成永皓雖美,氣勢卻被另一個身材高大的年輕人比了下去。他也是一身玄色戎裝,腰懸寶劍,相貌陽剛,臉上輪廓分明,雙目如鷹,氣質冷冽,犀利超然,騎著一匹棗紅馬,有千軍萬馬般難擋的氣勢,在人群中格外引人矚目。似覺察到有人看他,抬頭往上掃了一眼。成靖寧被他冰刀子一樣的目光嚇得後退兩步,趕忙藏好了,心道:好可怕的眼神。
顧子衿猜測說:「據說此次大捷多虧一位姓蕭的小將,他帶著一隊人馬繞背偷襲,放火燒了鵠奴的糧草,俘虜了其左賢王,才扭轉局勢,看樣子應該是他。據說他出身微寒,但足智多謀,武藝高強,有百夫不擋之勇,你舅公信中,對他極是推崇。」
才開始學就得到全府關注,與成靖寧料想的低調全然不同。好在很快開始上課,課堂之上,班氏抽查前日所教的論語,作為首次上閨學的成靖寧,自然受到老師的重點關照,被抽起背誦全文。
初來咋到為了掙表現,成靖寧下學之後迴去就將白日所教的內容背下。作為一個飽受應試教育荼毒的現代學生,背書做作業不在話下,想當初她是能背誦小學到高中,所有要求全文背誦的古文古詩的人,更別提大學那麽多的專業知識。
成靖寧背誦得極為流利,斷句清楚,班氏聽後拿著戒尺不住點頭。「隻能背誦還算不上什麽,我來問你,‘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做何解?」
成靖寧上課有認真做筆記,迴去之後溫習鞏固了幾遍,加上年輕記性好,早已爛熟於心,朗聲答道:「孔子告訴我們,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重兄長和朋友。在行動上要謹慎誠信,在思想上要博愛眾生,要親近道德高尚之人。如果這些都做到了,還有精力的話,那便可學習更深的文化修養。」
班氏緊繃的臉上露出肯定的笑容來,「迴答得很好,看來六姑娘迴去有認真複習功課。這些教育君子的話,小姐們也要記牢了,對你們將來做人做事大有益處。」
考察完成靖寧,班氏又讓成馨寧起來背誦。之後就再也沒有抽查,開始講《學而》的下篇。成靖寧做事踏實,課堂上的筆記做得滿滿當當,班氏在她身邊站了一會兒,發覺她這套法子雖然笨拙,但不失為一個好法子,忍不住又點了點頭。
課間休息時間,照舊是四撥人,成安寧端了凳子坐成靖寧身邊,笑臉迎人:「我還以為六妹妹初來不習慣,見你剛才答得那麽好我這心也就放下了。」
「班師傅之前誇二姐、四妹和五妹是讀書的好苗子,今日看來六妹沒也不差,看來我們家又要出一位才女了。」成馨寧也挨著成靖寧坐了下來。
成靖寧被她們兩個誇得臉紅,當下十分謙虛:「三姐謬讚了,我笨得很,隻好下苦功了。笨鳥先飛,比不上二姐、四姐和五姐。」
「六妹別謙虛了,會讀書是好事。」成安寧看到書桌上密密麻麻整整齊齊的小字,俯身認真看了一遍,又道:「原來六妹的字寫得這樣好,看來我白擔心了一場。咦,這不是剛才課上老師講的內容嗎?你全記下了,還厲害!」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樣能記得更踏實。」成靖寧忍不住汗顏,這對姐妹,不必如此驚訝吧?
一旁的成康寧冷寂又孤傲,見著成安寧姐妹兩個對成靖寧的奉承,當即冷笑道:「一對馬屁精!」
成安寧隻微笑著看了成康寧一眼,繼續看成靖寧的筆記,成馨寧挽著成靖寧的胳膊請求道:「六妹這個法子好,我以前就沒想過這個法子。你把最近兩日的筆記都借我謄一下吧,我在這方麵做得不夠好。」
成靖寧把記筆記的冊子交給成馨寧,「拿去吧,如果看不清楚的地方就來問我。」
成馨寧抱著冊子感激道:「多謝六妹妹。」
班氏教完論語的《八佾》篇之後,正好是四月二十,大捷的軍隊凱旋歸來。成永皓今日迴家,早晨起,瓊華院就處在忙碌的氛圍中。成振清今日當值,去天香樓的隻有顧子衿母女。早晨收拾好之後,母女二人穿戴整齊後坐車出了門。
大街上人聲鼎沸,歡騰之聲不絕於耳。臨街的雅間中,成靖寧已摘下帷帽,趴在窗邊俯瞰下麵的街市。這是一個慕強的時代,人們對鎮守邊疆的戰士十分尊敬,對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推崇之至。加上大祁朝之前是混亂的十六國,諸國林立,割據延續百年,四周皆是強悍的馬背民族,趙家統一半個北方和南方之前,中土一直戰亂不斷。
趙家以武立國,尚武之風從開國延續至今。加上還有西方和北方還有大片土地未收迴,邊關一直戰事不斷,所以大祁朝的武將十分風光,直到前朝成帝重視文官,才有了現今朝中文武並重的局麵。開國太·祖壯誌未酬身先死,傳位明帝時叮囑子孫後輩,一定要收迴國土,重塑統一的天朝上國聲威,因此之後的兩位皇帝,一直以收複疆土為己任,今上更是雄心壯誌,想要富國強兵,建立前朝大周武帝那般的豐功偉業。他帝王生涯的首次大捷,更為他的霸圖添了幾分傲氣。
樓下人群攢動,歡唿聲漸起,凱旋的大軍過來了。成靖寧來了精神,迴頭對顧子衿說:「娘,大軍進城了!快來看!」
大軍士氣衝天,神色肅穆,又帶了幾分傲然和唿之欲出的喜悅。百姓們與有榮焉,歡唿聲一浪高過一浪。走在大軍最前頭的令國公沈曜年過五旬,生得相貌威儀,騎在全身漆黑的西域寶馬上,偉岸霸氣。身後跟著的是此次立下不小戰功的青年將領,個個都如蒼鬆般挺拔。
成靖寧在一群騎馬的小青年中尋找成永皓,都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身穿鎧甲,戴著包裹住半個頭的頭盔,她著實認不出誰是她的嫡親大哥,隻好求助顧子衿:「娘,哪一個是大哥?」
縱是相隔十年,顧子衿仍一眼就看出人群中的長子,指著那個高高瘦瘦,相貌偏陰柔,卻俊美無匹的少年對女兒說:「他是你大哥。」話間,顧子衿臉頰上已掛著兩行清淚。
在所有人中,成永皓是最耀眼的一個,嚴肅冷傲的眼,使他氣質如高嶺之花。陰柔白皙的臉,比手掌大不了多少,他眉目如畫,比女子還有美三分。他四肢修長,一身戎裝,平添幾分殺伐之氣。如果不考慮年齡,成永皓簡直就是永寧侯成啟銘的翻版,若年歲再大一些,隻怕會讓京城中的萬千少女瘋狂。難怪當年福樂郡主死活都要嫁給成啟銘為妻,原來一個男人也可以美成這般。饒是成靖寧見過許多美少年,卻不得不承認成永皓是最令人驚豔的一個,忍不住讚歎道:「大哥長得真好看。」成永安作為他的同胞弟弟,相貌已是上乘,卻遠比不上他。
「那一個又是誰?」成靖寧指著成永皓前邊的一個小將問道。成永皓雖美,氣勢卻被另一個身材高大的年輕人比了下去。他也是一身玄色戎裝,腰懸寶劍,相貌陽剛,臉上輪廓分明,雙目如鷹,氣質冷冽,犀利超然,騎著一匹棗紅馬,有千軍萬馬般難擋的氣勢,在人群中格外引人矚目。似覺察到有人看他,抬頭往上掃了一眼。成靖寧被他冰刀子一樣的目光嚇得後退兩步,趕忙藏好了,心道:好可怕的眼神。
顧子衿猜測說:「據說此次大捷多虧一位姓蕭的小將,他帶著一隊人馬繞背偷襲,放火燒了鵠奴的糧草,俘虜了其左賢王,才扭轉局勢,看樣子應該是他。據說他出身微寒,但足智多謀,武藝高強,有百夫不擋之勇,你舅公信中,對他極是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