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客官要點什麽?”
許是見兩人衣著光鮮談吐不凡,斐賀兩人進樓內剛尋著一處靠窗處坐好後,便有一肩搭汗巾的小二擁著副笑臉迎上前來道。
“蟹黃蝦盅、香炸琵琶蝦、魚咬羊各來一份。”像是早已對這裏提供的菜肴了如指掌,斐棲遲輕車熟路地衝那小二報上了幾道招牌菜名,末了像是又想起些什麽,還不忘補上一句,“哦,對了,先來一壺上好的桐馬酒和兩盤小食開開胃。”
說罷,斐棲遲便麻利地拿出半貫銅錢拍在桌上,語氣有幾分江湖俠客的豪情逸致,亦有幾分富家子弟的倜儻不羈:
“剩下的當給你的小費得了,不用找。”
那店小二見錢眼開,見斐棲遲出手如此闊綽,眼睛都笑得眯成了條縫,將那半貫沉甸甸的銅錢拿到手中後,一邊朝後走去,一邊大聲吆喝道:“給這兩位客官上兩壺上好的桐馬酒和兩碟小食,要快!”
在等待飯菜上桌的罅隙,賀重霄撩開窗牖前的竹簾,朝外望去,樓後的湖泊正是不久前人為開鑿的永安湖。
湖中碧波浩渺,水光瀲灩,鯉魚翻跳,微波點點;湖後山色綿延,一望無際,山光水色,相得益彰。而這醉霄樓不愧為京都第一食肆,雖雕梁畫棟,飛簷畫角,卻絲毫未影響永安湖的分毫自然之美,反而給這其增添了幾分鬼斧神工的悠遠意境。
不知是因店小二先前的那一聲吆喝,還是樓內此時的食客並不算多,沒過多先前點的飯菜便全部上了桌。像是有某種特殊的默契,兩人彼此心照不宣,隻是各自喝著酒夾著菜,耳邊除了碗筷碰撞發出的輕微細響外,便不再有任何雜音。
“怎麽?為何如此魂不守舍。”
見在自己麵前一向聒噪的斐棲遲,今天居然一反常態的一聲不吭,倒是素來沉靜的賀重霄先開了口。
“唉……還不是我爹這幾日總是催著,讓我快點和杜家三小姐成婚來鞏固家族勢力,我都被他嘮叨得耳朵快要起繭了。”
聽見賀重霄如此問道,斐棲遲夾菜的手微微一滯,苦著張臉,歎了口氣後,便出聲抱怨道。
“傳聞杜家三小姐杜思荻乃是京都城中一等一的絕色美人,知書達溫文爾雅,有林下詠絮之風,你又為何不願。”雖是問句,說出口的語氣卻極為平淡。見斐棲遲頗愛這口感鮮美的蟹黃蝦盅,賀重霄便不再夾這道菜中的蝦蟹,轉而夾其餘的兩道菜去了。
“也算不得什麽願意不願意的,”像是吃急而被這海味嗆到,斐棲遲輕咳兩聲,斟上小半杯桐馬酒後將其一飲而盡,“隻是,以我的性格,讓我在外頭和小姑娘們玩玩還好,若是真讓我成家,那可真的不合適。”
畢竟是別人的家事,賀重霄也不好多過問些什麽,隻是吃菜喝酒,不再言語些什麽。
斐棲遲長賀重霄兩歲,如今已二十有三,皮相亦是氣宇軒昂豐神俊朗,泱泱大煜,至此年歲卻依舊未曾婚配的青年才俊本就是少之又少,更何況他還是當今太尉之子,年紀輕輕便已官至二品,前途無限不可估量,不知多少家的千金小姐都想破了腦袋地想往斐家門裏擠。但也不知他是心有所屬或真是不想成家,斐棲遲至今都未曾與哪家姑娘結為連理。
兩人均沉默著,不發一語,氣氛一時間有些莫名的尷尬。正在此時,便聽得鄰桌上幾個身著直裾深衣的貢生一邊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一邊七嘴八舌地議論著當下朝政。
“今日的朝野之事你們都聽說了沒?”
帶著幾分朦朧的醉意,其中一人高舉酒盞,輕飄飄地灌下一滿杯清酒後,便衝身旁幾人如是問道,語氣裏透著幾分誇耀幾分憂慮。
“這天大的事情哪能沒聽說。”另外一位還算清醒的貢生放下了手中的酒杯,輕歎一口,幽幽接下了話頭,“眼下這邊陲未定,朝野中又是波譎雲詭,著實令人擔憂。”
“唉,可不是。前幾日還是林大人權傾朝野,今日又是斐家乍然驚現,你方唱罷我登場,你們說說,這天究竟是會變還是不會變呀?”
讀書人雖大多向往安定,但骨子裏卻一直將“亂世出英雄”這條言論奉為圭臬,時值中原初定,新帝登基,正是有誌兒郎們建功立業保家衛國的大好時機。聞至此處,桌上的貢生齊齊來了興趣,便都圍聚過來,紛紛就此七言八語地議論了起來。
那些貢生你一言我一語,爭得沸沸揚揚麵紅耳赤,卻也依舊沒能議論出個所以然來,一位資曆明顯高於眾人的年長之人隻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默不作聲,直至眾人爭累了,混亂的場麵再度趨於平靜時,他才慢條斯理地開了口:
“各位,請聽我一言。眾所周知,如今西北大旱,這消息還未傳到京都,林相卻已派人趕赴北方提防蝗災,賑濟救災,修建水渠。你們說,究竟是斐家的錦上添花會,還是林家的雪中送炭會被百姓所銘記?”
見其餘的貢生麵麵相覷,一副未置可否的猶豫模樣,那人輕呷了口杯內剩餘的幾口清酒,末了,還不忘補上一句,語氣雖然平淡,但其中的自信卻是不言而喻。
“彗星,怕終是璀璨不久。”
說罷,恐是覺著在外過多地談論時政終是不妥,見有人小幅度地擺了擺手,那群貢生便心領神會地岔開了話題,繼續吃菜喝酒,不在這個話題上多加逗留。
聞言,賀重霄不由得皺了皺眉頭,他抬眸看了眼對麵的斐棲遲,果見斐棲遲眉頭如虯枝般緊緊糾結成一團,眼底有著幾分隱忍著的慍色。見狀,賀重霄便放下手中的青銅酒盞,兩人便一前一後地轉身走出了醉霄樓。
出了醉霄樓,又同了小半段路,待拐至一個岔路時,並肩而行的兩人便要至此分道揚鑣,斐棲遲卻有些躊躇,平日裏朗星般的眼眸好似一池枯井。猶豫些許,一貫不怎麽會說話的賀重霄終是有些笨拙地開口寬慰道:
“無稽之談,你毋須放在心上。”
“……他們說得對。”聽見賀重霄百年難遇的安慰,斐棲遲先是一怔,而後便搖了搖頭,眼中黯然依舊“我其實從未想過飛黃騰達,但我的父親,我的兄弟們卻都不是這麽想的。”
沒有在意賀重霄眼中複雜的神色,斐棲遲繼續自顧自似地說了下去,嗓音帶著莫名的喑啞與悵然。
“我其實本就隻會憑著這一身蠻力殺敵,衝鋒陷陣還行,雖說兒時被父親逼著讀了不少兵書古籍,但對兵法的認識不過隻是紙上談兵,與蕃人的這場戰役,若是沒有你在定是必敗無疑。”
“我本就不是個該做將軍的料,可我的父輩卻從來不會在意我究竟適不適合,喜不喜愛,他們所要的不過是一個能穩固家族的棋子罷了。”說至此處,像是察覺到賀重霄眼中的擔憂,斐棲遲扯了扯嘴角,衝他勉強笑了笑。
“不還,有時候我真的挺羨慕你的,沒有家族的羈絆,活得逍遙自在,我要是你定然退隱,不做這什麽亂七八糟的輔國將軍,以天為被以地為席,遊山玩水,樂得逍遙自在。”
聞言,賀重霄沒有言語,麵上無動於衷,但他的思緒卻已飄至十六年前的那個風虐雪饕的冬夜。在那個夜晚,一個遍體鱗傷的孩子將自己的自由連同一切交付了出去,隻為換得自己能在這個錯綜複雜的人世中,繼續苟延殘喘。
思及於此,賀重霄下意識地攥住了腰間係著的那塊龍頭魚身的鳳血玉璜,玉石溫良,色澤瑩潤,裏頭沁著的鮮紅鳳血栩栩如生,好似一隻水墨繪成的矯健鷹隼。賀重霄握著那塊有著不少刀痕的玉璜沉默良久,直至指尖泛白,玉石漸燙,才緩緩放開。
作者有話要說:
賀重霄,字不還,取“不破樓蘭終不還”之意。
第3章 天子怒
翌日黃昏,禦書房內。
明黃色的帷幔前,兩盞繪有龍鳳的八角紗燈的燈光朦朧而晦暗,照得牆壁兩側的山水畫卷、黑漆木櫃生出幾分無端的暖意,雀狀熏爐裏的龍涎香燃得正酣,篆香繚繞,沉悶而淡然的微甘盈滿了整間書房。
案前,放置著一摞各地近日呈上的奏章,期間大多便是關於西南近日的旱情,蕭憬淮手持狼毫筆,映著燈光,批閱著眼前的那一大摞奏章,手邊的長明燈燭火搖曳,忽明忽暗,似乎隨時都會熄滅。
昨日夜裏歸家,賀重霄終究還是抑製不住內心的憂慮,連夜擬寫了一份關於南詔邊疆事宜的奏章呈予聖上。蕭憬淮在看見那份奏章後沉吟半晌卻並未置可否,賀重霄本以為這份奏章已被駁迴,但方才卻又聽得傳喚讓他晚膳後移步禦書房,商榷此事。
賀重霄自知此時說給斐家鎮守的地區增添兵力並不恰當,但此去見與南詔相接的劍南道嶺南道等地連年幹旱顆粒無收,而今又因戰亂而又有不少災民落地為寇,百姓一個個叫苦不迭麵露菜色,賀重霄終究是心存憂慮。
雖說林相已經派人前去賑濟災民,先不說經過官吏的層層剝削真正能落到百姓手中的糧食又有多少,就算今年所需的糧食真的足夠了,放任山賊一直猖獗下去也絕非什麽長久之計。
但此次戰役後,除卻例行鎮守邊疆的一萬將士外,其餘士兵全都再度收歸中央,山賊窩點眾多且又極為彪悍,眼下著實無法抽出多餘的兵力對其進行圍剿,斐家心有而力不足,隻能任其繼續肆虐。
派人通報了聲後,賀重霄便推門步入屋內,屋內的幾個侍從見此便極為有眼色的退出了房內,末了還不忘將房門闔上。而蕭憬淮卻像沒有察覺到有人到來似的,繼續專心致誌地批閱著手中的奏章。
賀重霄一時間有些犯難,他隻覺自己站著也不是,離開也不是,他雖然不是貪生怕死之輩,卻也不想因此種小事觸犯了聖上的逆鱗,正在他進退兩難之際,書桌前的蕭憬淮才緩緩開口道,卻是頭也不抬,莊嚴的神情沒有半分鬆動:
“過來,替朕研磨。”
“……是。”
雖覺有幾分僭越,但君命難違,踟躕片刻,賀重霄舉手行了個揖禮後,終是走至桌旁,握著墨錠研起了墨。
時值初秋,天氣雖已轉涼,但卻仍有著幾分盛夏殘存的溽熱,房內又門窗緊閉密不透風,不一會賀重霄的頭上便蒸起了一層汗珠,但他卻並未停下手中的動作去擦拭,研墨的動作也沒有絲毫的停滯或是紊亂,握著墨錠的手穩若持劍。
也不知過了多久,待到夜幕完全將大地籠罩,皇宮內外已是燈火通明之時,蕭憬淮終於提筆寫完最後一個字,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後,賀重霄才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閉目養神了須臾後,蕭憬淮便睜眼望向麵前的賀重霄,緩緩開口道,語氣淡然若水,聽不出任何感情:
“賀卿。
“臣在。”賀重霄忙退後一步,再度行了次揖禮。
“解釋下你呈上的這本奏章罷。”
蕭憬淮的眼神望向案上,賀重霄這才發現木桌中央單獨放著的那本奏章,正是今早自己呈上的那本,他定了定心神,也不多拐彎抹角,直接道:
“陛下,此戰南詔雖已敗退,但斐家鎮守的劍南道等地卻山賊猖獗民不聊生,斐家碧血丹心盡職盡責,大可撥兵數餘,委以重任。一來,可剿除此地山賊,將其搜刮的民脂民膏再度下放給百姓,以緩解連年旱情所帶來的災禍;二來,雖說南詔此次戰敗,短時間內應當不會再度進犯,但防患於未然終歸為上。”
原本麵上毫無表情的蕭憬淮聽完賀重霄的解釋,沉吟半晌,而後便冷笑出聲,麵上那似笑非笑的神情帶著股若即若離的壓迫,令人捉摸不透。
“……嗬,賀重霄,你膽子倒是不小,剛進京迴朝便忙著替朕指點朝政了?”猛然將手中握著的奏章丟擲於地,竹簡破空,與地麵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賀重霄見狀立馬抱拳跪至於地。
“稍放兵權,委以重任?嗬,你就這麽想幫斐家說話?”蕭憬淮山寺洪鍾般的厲聲詰問,自賀重霄的頭頂響起,語氣冰冷寒涼,宛若霜雪,其間未參帶任何一絲溫度,令人不寒而栗。
“臣不敢。”賀重霄垂下眼簾,卻依舊保持著雙手抱拳的姿勢,一動不動。
早在擬寫這份奏章之前,賀重霄便已料到這種行為完全是在鋌而走險,極有可能會被認為是在替斐家說話。但即便他此舉確實有此原因,那也僅是少到可以忽略的一點,他更多的隻是想履行那個約定,護這家國周全,邊陲子民亦能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僅此而已。
一時間,除去窗外秋蟬的輕微殘響,殿內針落可聞,隻有鎏金香爐內的龍涎香在一旁悄然蒸騰,帶起嫋嫋薄煙。
蕭憬淮從案前的檀木椅上起了身,厚重的龍靴敲擊在地麵上,發出沉悶的聲響,他徑直距離桌前行至僅有一步之遙的賀重霄麵前,居高臨下地俯視著筆直地跪在麵前的賀重霄。
蕭憬淮將賀重霄從下自上地打量了一遍,在看見他腰間係著的半塊鳳血玉璜後,他略微一怔,神色中流露出幾分詫異。但蕭憬淮旋即便恢複了常態,將視線停留在麵前這張棱角分明的俊逸臉頰上,靜靜地端詳良久後,便輕輕挑起了他的下巴。
“莫要忘了你的身份,雲麾將軍。”蕭憬淮俯下身來,在他耳邊輕聲告誡,溫熱的吐息混著清淺的龍涎香灌入耳內,令賀重霄下意識地便想迴避,但捏著下巴的指尖卻不依不饒,反而在暗處使了把勁,“不要再與斐棲遲走得太近。斐家,沒你想得那麽簡單。”
說罷,蕭憬淮便鬆了手,再度坐迴椅上,麵色陰沉不複,但地上散落的奏章卻是拾也不拾,也不再往底下多瞟一眼。賀重霄自知現下絕非諫言的時機,心神稍一平複,便立即行禮道退,退出了禦書房。
第4章 諾千金
狂風,驟雪;馬蹄,疾風。
冰冷的雪地裏,一個未及齠年的孩童正在被一身著裘衣的男人連踢帶踹地毒打著。一邊踢踹著,男人的嘴裏還一邊咒罵,但那孩子卻一聲不吭,隻是抱著頭,蜷縮成一團。刺骨的雪水打濕了孩子單薄的麻衣,殷紅的鮮血滴落在皚皚雪地上,宛若一朵朵綻放的紅蓮。
自始至終,孩子沒有哭喊一下,因為他深知即便如此也無濟於事,他自幼便沒有見過父母的麵,稍一長大便被收養自己的父母賣到此處來換幾頓飯錢的,又有誰會在乎一件工具的死活?
興許是嫌踢踹太過費力,那個男人嫌惡地撣了撣錦衣上並不存在的纖塵,轉手便從腰間抽出一根極為結實的馬鞭,抬手便往孩子背上抽去,長鞭淩空,發出驚雷般的瘮人巨響,一鞭下去,孩子悶哼一聲,背上立馬便被抽得皮開肉綻。
正當男人罵罵咧咧了兩句,正當揮下的第二鞭快觸及孩子時,劍光閃過,那馬鞭竟被人硬生生地削去了一大截!
男人先是一驚,而後便急忙抬頭環顧四周,發覺麵前站著的不是什麽行俠仗義的江湖俠客,也不是什麽多管閑事的達官貴人,隻是一個未及舞勺的俊美少年。
少年右手握著一把削金如泥的赤霄寶劍,身上披著的藏藍鑲金大氅在風中獵獵作響,一頭墨發均用發帶束至頭頂,衣著在百越這個靠海外貿易發展起來的富人堆裏算不得多麽顯眼,但渾身卻透著一股不容忽視的淺淡威懾。
少年見狀便緩緩收了劍,麵上雖並無表情,但他那雙攝人心魂的狹長鳳眸僅是朝男人斜睨了一眼,便讓男人的頭皮沒來由地一陣發麻。
即便心下悚然,男人卻也是白手起家,在大風大浪裏摸爬滾打過來的,心道自己難不成還會怕一個乳臭未幹的黃發小子?便定了定心神,衝著麵前的少年怒目而視:
“我管教我的家奴關你這毛頭小子什麽事!?”
少年身後跟著的幾個侍從顯然對男人的話語頗為不滿,其中一個心直口快的侍從立馬拔劍向前,揚眉厲喝道:
“大膽!你可知道我家主人可是京……”
“你們都先退下。”
但那侍從還未將話語說完,少年便抬手打住了他的話語,侍從雖對男人的囂張氣焰極為惱火,但也隻得聽從少年的命令,齊齊朝後退了兩步。
少年上前一步,站在男人麵前,望向比自己高了一大截的男人,明明該是處於劣勢的仰視,卻偏偏讓男人感不到絲毫優越,反而有一種說不清道不盡的壓迫。
“五百兩白銀,換這個人,夠麽?”
聞言,男人先是一愣,將少年打量了一番,見他的穿著有幾分京都人的風格,的確不像是本地人後,不由得嗤笑出聲,神情也帶上了幾分趾高氣揚:
“我說這位小郎君,你也不先去打聽打聽我是誰,我可是這方圓幾千裏最大的商賈。我們這雖說是你們京都人認為的蠻夷之地,但最不缺的可就是錢。而且這小子當初可是我從雪地裏撿來的,要不是我大發慈悲,這小子早就凍死街頭了。你這區區五百兩白銀就想買我一個家奴,說出去……哼,也不怕人笑話。”
男人極為不屑地輕哼一聲,身上橫肉亂顫,衣服上墜著的金珠玉器便隨之而震,金石相撞,發出有些刺耳的沉悶聲響。
“如果我沒有記錯,時下中原初定,新帝登基,海關盤查極為嚴格,百越等地的商賈未曾出海貿易也有些時日了罷。”
不去理會男人的故意嘲諷,少年極為隨意地開了口,語氣雖淡然依舊,但他說出的話語卻令男人臉上的笑意瞬間凝固。少年垂眸望了一眼男人身後那個血跡斑斑但卻仍在嚐試站起身來的孩童,從腰間抽出一個明晃晃的金製令牌放至對方麵前:
“你拿著這個令牌去,市舶司的盤查依舊,但海關自不會為難於你,要與不要,全憑於你。”
“……哼,倒是便宜你了。”
不由自主的,男人怔怔地接下了那塊做工極為精致的黃金令牌,明知自己這次算是占了個大便宜,卻還不忘輕蔑地補上一句,也不知究竟是對少年還是對孩子所說。
許是見兩人衣著光鮮談吐不凡,斐賀兩人進樓內剛尋著一處靠窗處坐好後,便有一肩搭汗巾的小二擁著副笑臉迎上前來道。
“蟹黃蝦盅、香炸琵琶蝦、魚咬羊各來一份。”像是早已對這裏提供的菜肴了如指掌,斐棲遲輕車熟路地衝那小二報上了幾道招牌菜名,末了像是又想起些什麽,還不忘補上一句,“哦,對了,先來一壺上好的桐馬酒和兩盤小食開開胃。”
說罷,斐棲遲便麻利地拿出半貫銅錢拍在桌上,語氣有幾分江湖俠客的豪情逸致,亦有幾分富家子弟的倜儻不羈:
“剩下的當給你的小費得了,不用找。”
那店小二見錢眼開,見斐棲遲出手如此闊綽,眼睛都笑得眯成了條縫,將那半貫沉甸甸的銅錢拿到手中後,一邊朝後走去,一邊大聲吆喝道:“給這兩位客官上兩壺上好的桐馬酒和兩碟小食,要快!”
在等待飯菜上桌的罅隙,賀重霄撩開窗牖前的竹簾,朝外望去,樓後的湖泊正是不久前人為開鑿的永安湖。
湖中碧波浩渺,水光瀲灩,鯉魚翻跳,微波點點;湖後山色綿延,一望無際,山光水色,相得益彰。而這醉霄樓不愧為京都第一食肆,雖雕梁畫棟,飛簷畫角,卻絲毫未影響永安湖的分毫自然之美,反而給這其增添了幾分鬼斧神工的悠遠意境。
不知是因店小二先前的那一聲吆喝,還是樓內此時的食客並不算多,沒過多先前點的飯菜便全部上了桌。像是有某種特殊的默契,兩人彼此心照不宣,隻是各自喝著酒夾著菜,耳邊除了碗筷碰撞發出的輕微細響外,便不再有任何雜音。
“怎麽?為何如此魂不守舍。”
見在自己麵前一向聒噪的斐棲遲,今天居然一反常態的一聲不吭,倒是素來沉靜的賀重霄先開了口。
“唉……還不是我爹這幾日總是催著,讓我快點和杜家三小姐成婚來鞏固家族勢力,我都被他嘮叨得耳朵快要起繭了。”
聽見賀重霄如此問道,斐棲遲夾菜的手微微一滯,苦著張臉,歎了口氣後,便出聲抱怨道。
“傳聞杜家三小姐杜思荻乃是京都城中一等一的絕色美人,知書達溫文爾雅,有林下詠絮之風,你又為何不願。”雖是問句,說出口的語氣卻極為平淡。見斐棲遲頗愛這口感鮮美的蟹黃蝦盅,賀重霄便不再夾這道菜中的蝦蟹,轉而夾其餘的兩道菜去了。
“也算不得什麽願意不願意的,”像是吃急而被這海味嗆到,斐棲遲輕咳兩聲,斟上小半杯桐馬酒後將其一飲而盡,“隻是,以我的性格,讓我在外頭和小姑娘們玩玩還好,若是真讓我成家,那可真的不合適。”
畢竟是別人的家事,賀重霄也不好多過問些什麽,隻是吃菜喝酒,不再言語些什麽。
斐棲遲長賀重霄兩歲,如今已二十有三,皮相亦是氣宇軒昂豐神俊朗,泱泱大煜,至此年歲卻依舊未曾婚配的青年才俊本就是少之又少,更何況他還是當今太尉之子,年紀輕輕便已官至二品,前途無限不可估量,不知多少家的千金小姐都想破了腦袋地想往斐家門裏擠。但也不知他是心有所屬或真是不想成家,斐棲遲至今都未曾與哪家姑娘結為連理。
兩人均沉默著,不發一語,氣氛一時間有些莫名的尷尬。正在此時,便聽得鄰桌上幾個身著直裾深衣的貢生一邊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一邊七嘴八舌地議論著當下朝政。
“今日的朝野之事你們都聽說了沒?”
帶著幾分朦朧的醉意,其中一人高舉酒盞,輕飄飄地灌下一滿杯清酒後,便衝身旁幾人如是問道,語氣裏透著幾分誇耀幾分憂慮。
“這天大的事情哪能沒聽說。”另外一位還算清醒的貢生放下了手中的酒杯,輕歎一口,幽幽接下了話頭,“眼下這邊陲未定,朝野中又是波譎雲詭,著實令人擔憂。”
“唉,可不是。前幾日還是林大人權傾朝野,今日又是斐家乍然驚現,你方唱罷我登場,你們說說,這天究竟是會變還是不會變呀?”
讀書人雖大多向往安定,但骨子裏卻一直將“亂世出英雄”這條言論奉為圭臬,時值中原初定,新帝登基,正是有誌兒郎們建功立業保家衛國的大好時機。聞至此處,桌上的貢生齊齊來了興趣,便都圍聚過來,紛紛就此七言八語地議論了起來。
那些貢生你一言我一語,爭得沸沸揚揚麵紅耳赤,卻也依舊沒能議論出個所以然來,一位資曆明顯高於眾人的年長之人隻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默不作聲,直至眾人爭累了,混亂的場麵再度趨於平靜時,他才慢條斯理地開了口:
“各位,請聽我一言。眾所周知,如今西北大旱,這消息還未傳到京都,林相卻已派人趕赴北方提防蝗災,賑濟救災,修建水渠。你們說,究竟是斐家的錦上添花會,還是林家的雪中送炭會被百姓所銘記?”
見其餘的貢生麵麵相覷,一副未置可否的猶豫模樣,那人輕呷了口杯內剩餘的幾口清酒,末了,還不忘補上一句,語氣雖然平淡,但其中的自信卻是不言而喻。
“彗星,怕終是璀璨不久。”
說罷,恐是覺著在外過多地談論時政終是不妥,見有人小幅度地擺了擺手,那群貢生便心領神會地岔開了話題,繼續吃菜喝酒,不在這個話題上多加逗留。
聞言,賀重霄不由得皺了皺眉頭,他抬眸看了眼對麵的斐棲遲,果見斐棲遲眉頭如虯枝般緊緊糾結成一團,眼底有著幾分隱忍著的慍色。見狀,賀重霄便放下手中的青銅酒盞,兩人便一前一後地轉身走出了醉霄樓。
出了醉霄樓,又同了小半段路,待拐至一個岔路時,並肩而行的兩人便要至此分道揚鑣,斐棲遲卻有些躊躇,平日裏朗星般的眼眸好似一池枯井。猶豫些許,一貫不怎麽會說話的賀重霄終是有些笨拙地開口寬慰道:
“無稽之談,你毋須放在心上。”
“……他們說得對。”聽見賀重霄百年難遇的安慰,斐棲遲先是一怔,而後便搖了搖頭,眼中黯然依舊“我其實從未想過飛黃騰達,但我的父親,我的兄弟們卻都不是這麽想的。”
沒有在意賀重霄眼中複雜的神色,斐棲遲繼續自顧自似地說了下去,嗓音帶著莫名的喑啞與悵然。
“我其實本就隻會憑著這一身蠻力殺敵,衝鋒陷陣還行,雖說兒時被父親逼著讀了不少兵書古籍,但對兵法的認識不過隻是紙上談兵,與蕃人的這場戰役,若是沒有你在定是必敗無疑。”
“我本就不是個該做將軍的料,可我的父輩卻從來不會在意我究竟適不適合,喜不喜愛,他們所要的不過是一個能穩固家族的棋子罷了。”說至此處,像是察覺到賀重霄眼中的擔憂,斐棲遲扯了扯嘴角,衝他勉強笑了笑。
“不還,有時候我真的挺羨慕你的,沒有家族的羈絆,活得逍遙自在,我要是你定然退隱,不做這什麽亂七八糟的輔國將軍,以天為被以地為席,遊山玩水,樂得逍遙自在。”
聞言,賀重霄沒有言語,麵上無動於衷,但他的思緒卻已飄至十六年前的那個風虐雪饕的冬夜。在那個夜晚,一個遍體鱗傷的孩子將自己的自由連同一切交付了出去,隻為換得自己能在這個錯綜複雜的人世中,繼續苟延殘喘。
思及於此,賀重霄下意識地攥住了腰間係著的那塊龍頭魚身的鳳血玉璜,玉石溫良,色澤瑩潤,裏頭沁著的鮮紅鳳血栩栩如生,好似一隻水墨繪成的矯健鷹隼。賀重霄握著那塊有著不少刀痕的玉璜沉默良久,直至指尖泛白,玉石漸燙,才緩緩放開。
作者有話要說:
賀重霄,字不還,取“不破樓蘭終不還”之意。
第3章 天子怒
翌日黃昏,禦書房內。
明黃色的帷幔前,兩盞繪有龍鳳的八角紗燈的燈光朦朧而晦暗,照得牆壁兩側的山水畫卷、黑漆木櫃生出幾分無端的暖意,雀狀熏爐裏的龍涎香燃得正酣,篆香繚繞,沉悶而淡然的微甘盈滿了整間書房。
案前,放置著一摞各地近日呈上的奏章,期間大多便是關於西南近日的旱情,蕭憬淮手持狼毫筆,映著燈光,批閱著眼前的那一大摞奏章,手邊的長明燈燭火搖曳,忽明忽暗,似乎隨時都會熄滅。
昨日夜裏歸家,賀重霄終究還是抑製不住內心的憂慮,連夜擬寫了一份關於南詔邊疆事宜的奏章呈予聖上。蕭憬淮在看見那份奏章後沉吟半晌卻並未置可否,賀重霄本以為這份奏章已被駁迴,但方才卻又聽得傳喚讓他晚膳後移步禦書房,商榷此事。
賀重霄自知此時說給斐家鎮守的地區增添兵力並不恰當,但此去見與南詔相接的劍南道嶺南道等地連年幹旱顆粒無收,而今又因戰亂而又有不少災民落地為寇,百姓一個個叫苦不迭麵露菜色,賀重霄終究是心存憂慮。
雖說林相已經派人前去賑濟災民,先不說經過官吏的層層剝削真正能落到百姓手中的糧食又有多少,就算今年所需的糧食真的足夠了,放任山賊一直猖獗下去也絕非什麽長久之計。
但此次戰役後,除卻例行鎮守邊疆的一萬將士外,其餘士兵全都再度收歸中央,山賊窩點眾多且又極為彪悍,眼下著實無法抽出多餘的兵力對其進行圍剿,斐家心有而力不足,隻能任其繼續肆虐。
派人通報了聲後,賀重霄便推門步入屋內,屋內的幾個侍從見此便極為有眼色的退出了房內,末了還不忘將房門闔上。而蕭憬淮卻像沒有察覺到有人到來似的,繼續專心致誌地批閱著手中的奏章。
賀重霄一時間有些犯難,他隻覺自己站著也不是,離開也不是,他雖然不是貪生怕死之輩,卻也不想因此種小事觸犯了聖上的逆鱗,正在他進退兩難之際,書桌前的蕭憬淮才緩緩開口道,卻是頭也不抬,莊嚴的神情沒有半分鬆動:
“過來,替朕研磨。”
“……是。”
雖覺有幾分僭越,但君命難違,踟躕片刻,賀重霄舉手行了個揖禮後,終是走至桌旁,握著墨錠研起了墨。
時值初秋,天氣雖已轉涼,但卻仍有著幾分盛夏殘存的溽熱,房內又門窗緊閉密不透風,不一會賀重霄的頭上便蒸起了一層汗珠,但他卻並未停下手中的動作去擦拭,研墨的動作也沒有絲毫的停滯或是紊亂,握著墨錠的手穩若持劍。
也不知過了多久,待到夜幕完全將大地籠罩,皇宮內外已是燈火通明之時,蕭憬淮終於提筆寫完最後一個字,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後,賀重霄才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閉目養神了須臾後,蕭憬淮便睜眼望向麵前的賀重霄,緩緩開口道,語氣淡然若水,聽不出任何感情:
“賀卿。
“臣在。”賀重霄忙退後一步,再度行了次揖禮。
“解釋下你呈上的這本奏章罷。”
蕭憬淮的眼神望向案上,賀重霄這才發現木桌中央單獨放著的那本奏章,正是今早自己呈上的那本,他定了定心神,也不多拐彎抹角,直接道:
“陛下,此戰南詔雖已敗退,但斐家鎮守的劍南道等地卻山賊猖獗民不聊生,斐家碧血丹心盡職盡責,大可撥兵數餘,委以重任。一來,可剿除此地山賊,將其搜刮的民脂民膏再度下放給百姓,以緩解連年旱情所帶來的災禍;二來,雖說南詔此次戰敗,短時間內應當不會再度進犯,但防患於未然終歸為上。”
原本麵上毫無表情的蕭憬淮聽完賀重霄的解釋,沉吟半晌,而後便冷笑出聲,麵上那似笑非笑的神情帶著股若即若離的壓迫,令人捉摸不透。
“……嗬,賀重霄,你膽子倒是不小,剛進京迴朝便忙著替朕指點朝政了?”猛然將手中握著的奏章丟擲於地,竹簡破空,與地麵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賀重霄見狀立馬抱拳跪至於地。
“稍放兵權,委以重任?嗬,你就這麽想幫斐家說話?”蕭憬淮山寺洪鍾般的厲聲詰問,自賀重霄的頭頂響起,語氣冰冷寒涼,宛若霜雪,其間未參帶任何一絲溫度,令人不寒而栗。
“臣不敢。”賀重霄垂下眼簾,卻依舊保持著雙手抱拳的姿勢,一動不動。
早在擬寫這份奏章之前,賀重霄便已料到這種行為完全是在鋌而走險,極有可能會被認為是在替斐家說話。但即便他此舉確實有此原因,那也僅是少到可以忽略的一點,他更多的隻是想履行那個約定,護這家國周全,邊陲子民亦能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僅此而已。
一時間,除去窗外秋蟬的輕微殘響,殿內針落可聞,隻有鎏金香爐內的龍涎香在一旁悄然蒸騰,帶起嫋嫋薄煙。
蕭憬淮從案前的檀木椅上起了身,厚重的龍靴敲擊在地麵上,發出沉悶的聲響,他徑直距離桌前行至僅有一步之遙的賀重霄麵前,居高臨下地俯視著筆直地跪在麵前的賀重霄。
蕭憬淮將賀重霄從下自上地打量了一遍,在看見他腰間係著的半塊鳳血玉璜後,他略微一怔,神色中流露出幾分詫異。但蕭憬淮旋即便恢複了常態,將視線停留在麵前這張棱角分明的俊逸臉頰上,靜靜地端詳良久後,便輕輕挑起了他的下巴。
“莫要忘了你的身份,雲麾將軍。”蕭憬淮俯下身來,在他耳邊輕聲告誡,溫熱的吐息混著清淺的龍涎香灌入耳內,令賀重霄下意識地便想迴避,但捏著下巴的指尖卻不依不饒,反而在暗處使了把勁,“不要再與斐棲遲走得太近。斐家,沒你想得那麽簡單。”
說罷,蕭憬淮便鬆了手,再度坐迴椅上,麵色陰沉不複,但地上散落的奏章卻是拾也不拾,也不再往底下多瞟一眼。賀重霄自知現下絕非諫言的時機,心神稍一平複,便立即行禮道退,退出了禦書房。
第4章 諾千金
狂風,驟雪;馬蹄,疾風。
冰冷的雪地裏,一個未及齠年的孩童正在被一身著裘衣的男人連踢帶踹地毒打著。一邊踢踹著,男人的嘴裏還一邊咒罵,但那孩子卻一聲不吭,隻是抱著頭,蜷縮成一團。刺骨的雪水打濕了孩子單薄的麻衣,殷紅的鮮血滴落在皚皚雪地上,宛若一朵朵綻放的紅蓮。
自始至終,孩子沒有哭喊一下,因為他深知即便如此也無濟於事,他自幼便沒有見過父母的麵,稍一長大便被收養自己的父母賣到此處來換幾頓飯錢的,又有誰會在乎一件工具的死活?
興許是嫌踢踹太過費力,那個男人嫌惡地撣了撣錦衣上並不存在的纖塵,轉手便從腰間抽出一根極為結實的馬鞭,抬手便往孩子背上抽去,長鞭淩空,發出驚雷般的瘮人巨響,一鞭下去,孩子悶哼一聲,背上立馬便被抽得皮開肉綻。
正當男人罵罵咧咧了兩句,正當揮下的第二鞭快觸及孩子時,劍光閃過,那馬鞭竟被人硬生生地削去了一大截!
男人先是一驚,而後便急忙抬頭環顧四周,發覺麵前站著的不是什麽行俠仗義的江湖俠客,也不是什麽多管閑事的達官貴人,隻是一個未及舞勺的俊美少年。
少年右手握著一把削金如泥的赤霄寶劍,身上披著的藏藍鑲金大氅在風中獵獵作響,一頭墨發均用發帶束至頭頂,衣著在百越這個靠海外貿易發展起來的富人堆裏算不得多麽顯眼,但渾身卻透著一股不容忽視的淺淡威懾。
少年見狀便緩緩收了劍,麵上雖並無表情,但他那雙攝人心魂的狹長鳳眸僅是朝男人斜睨了一眼,便讓男人的頭皮沒來由地一陣發麻。
即便心下悚然,男人卻也是白手起家,在大風大浪裏摸爬滾打過來的,心道自己難不成還會怕一個乳臭未幹的黃發小子?便定了定心神,衝著麵前的少年怒目而視:
“我管教我的家奴關你這毛頭小子什麽事!?”
少年身後跟著的幾個侍從顯然對男人的話語頗為不滿,其中一個心直口快的侍從立馬拔劍向前,揚眉厲喝道:
“大膽!你可知道我家主人可是京……”
“你們都先退下。”
但那侍從還未將話語說完,少年便抬手打住了他的話語,侍從雖對男人的囂張氣焰極為惱火,但也隻得聽從少年的命令,齊齊朝後退了兩步。
少年上前一步,站在男人麵前,望向比自己高了一大截的男人,明明該是處於劣勢的仰視,卻偏偏讓男人感不到絲毫優越,反而有一種說不清道不盡的壓迫。
“五百兩白銀,換這個人,夠麽?”
聞言,男人先是一愣,將少年打量了一番,見他的穿著有幾分京都人的風格,的確不像是本地人後,不由得嗤笑出聲,神情也帶上了幾分趾高氣揚:
“我說這位小郎君,你也不先去打聽打聽我是誰,我可是這方圓幾千裏最大的商賈。我們這雖說是你們京都人認為的蠻夷之地,但最不缺的可就是錢。而且這小子當初可是我從雪地裏撿來的,要不是我大發慈悲,這小子早就凍死街頭了。你這區區五百兩白銀就想買我一個家奴,說出去……哼,也不怕人笑話。”
男人極為不屑地輕哼一聲,身上橫肉亂顫,衣服上墜著的金珠玉器便隨之而震,金石相撞,發出有些刺耳的沉悶聲響。
“如果我沒有記錯,時下中原初定,新帝登基,海關盤查極為嚴格,百越等地的商賈未曾出海貿易也有些時日了罷。”
不去理會男人的故意嘲諷,少年極為隨意地開了口,語氣雖淡然依舊,但他說出的話語卻令男人臉上的笑意瞬間凝固。少年垂眸望了一眼男人身後那個血跡斑斑但卻仍在嚐試站起身來的孩童,從腰間抽出一個明晃晃的金製令牌放至對方麵前:
“你拿著這個令牌去,市舶司的盤查依舊,但海關自不會為難於你,要與不要,全憑於你。”
“……哼,倒是便宜你了。”
不由自主的,男人怔怔地接下了那塊做工極為精致的黃金令牌,明知自己這次算是占了個大便宜,卻還不忘輕蔑地補上一句,也不知究竟是對少年還是對孩子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