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下來了,封沈玉屏為妃,賜封號“華”。賜住華音殿。
“恭喜華妃娘娘。”
眾人紛紛跪地祝賀,沈玉屏心中激動不已,但臉上卻保持著淡淡的微笑,她輕輕點頭表示感謝,然後緩緩站起身來,眼神堅定地看著前方。
“你們都下去吧。本宮一個人靜靜。”華妃揮揮手,示意眾人退下。她獨自坐在梳妝台前,對著鏡子發愣。
“封妃又如何,皇上又不愛本宮了。”華妃喃喃自語道。她想起了曾經與皇上共度的美好時光,但如今卻感覺一切都變了。
一旁的貼身宮女文煙見狀,輕聲安慰道:“娘娘,千萬不要這麽說。”她走到華妃身邊,輕輕拍著她的肩膀。
華妃抬頭看著文煙,眼中閃過一絲淚光:“本宮知道自己不該如此消沉,可心裏就是難受。”
文煙心疼地看著華妃,說:“娘娘,您可是這後宮中的翹楚,怎能因一時失意而自暴自棄呢?”
華妃歎了口氣,說:“本宮明白,隻是這心中的苦澀難以言說。”
文煙微笑著勸道:“娘娘,您要相信皇上對您還是有感情的。也許他最近忙於政務,才疏忽了您。隻要您好好打扮自己,皇上一定會迴心轉意的。”
華妃聽了文煙的話,心情稍稍好了一些。她點點頭,說:“嗯,本宮不能就這樣放棄。”
於是,華妃開始精心打扮起來。她挑選了一件華麗的衣裳,梳起精致的發髻,戴上珍貴的首飾。她決心重新振作起來,以最美的姿態出現在皇上麵前。
華妃來到乾清宮門前,靜靜地站著,等待著皇帝的傳召。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和不安,仿佛在期盼著什麽重要的事情。然而,就在這時,一個身影出現在了她的視線之中——靜妃挺著肚子緩緩地走了出來,身後緊跟著一群宮女。
華妃的目光瞬間被靜妃吸引住了,她的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就恢複了鎮定。她微笑著向靜妃行禮道:\"靜妃姐姐。\"
靜妃也微笑著迴應道:\"華妃妹妹。\" 兩人的對話簡短而客氣,似乎都在努力保持著表麵的和諧。但在這短暫的交流中,華妃和靜妃的眼神卻交織在一起,流露出一種複雜的情感。
明明才三個月,肚子就挺起來了,真是仗著懷有身孕。
華妃看著靜妃的肚子,眼中閃過一絲嫉妒。她強忍著內心的不快,微笑著對靜妃說:“姐姐真是好福氣,這麽快就有了身孕。”靜妃輕撫著肚子,淡淡地說:“這都是托皇上的福。”華妃心中一陣刺痛,華妃咬緊牙關,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靜,“姐姐如今身懷六甲,行動不便,可要好好保重身體。”
靜妃笑了笑,說道:“多謝妹妹關心,妹妹今日也是來求見皇上的吧?”
華妃心中一沉,她本以為自己來得夠早了,沒想到靜妃已經先一步見過皇上了。
這時,一名太監走了出來,高聲宣道:“皇上有旨,今日不見任何人。”
華妃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靜妃對著華妃說道“華妃妹妹,真是不巧。”
華妃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憤怒,但她還是強忍著情緒說道:“無礙,本就無事。妹妹先走了。”說完,她轉身離開了這個讓她感到羞辱的地方。
而另一邊,靜妃則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自言自語道:“哼,跟本宮鬥。不就是個內閣學士之女,太後侄女嘛。還不是鬥不過本宮。”她似乎對自己的手段非常滿意,覺得自己成功地打壓了對手。
然而,她卻不知道,這場鬥爭並沒有結束,而是剛剛開始。
華妃迴到宮中,越想越氣。
“娘娘,消消火。”貼身宮女遞上一杯茶,“那靜妃如今有孕在身,自然得皇上偏愛些。咱們日後再尋機會便是。”
“偏愛?憑什麽!”華妃猛地將茶杯摔在地上,“我堂堂內閣學士之女,陪伴皇上多年,卻比不上一個剛進宮的妃子!”
“娘娘息怒,此時動氣傷了身子可不好。”宮女趕忙俯身收拾碎片,“奴婢聽說,這幾日內務府新得了幾支西域進貢的珊瑚簪,不如娘娘也去討一支來戴戴,也好壓一壓那靜妃的風頭。”
華妃聽了,心中稍稍平息了一些怒火,“也罷,暫且忍耐一時。總有一天,我會讓那靜妃知道本宮的厲害。”
與此同時,禦書房內,皇帝正為國事煩心。
“皇上,臣妾有一事相求。”皇後緩緩走來,柔聲說道。
“何事?”皇帝抬起頭,看了一眼皇後。
“臣妾聽聞近日江南水患嚴重,百姓受苦。臣妾願捐出部分私財,為災民盡一份力。”皇後微微低頭,一臉虔誠。
皇帝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皇後有心了。隻是後宮不得幹政,此事朕自有安排。”
“臣妾明白。”皇後笑了笑,“臣妾隻是想盡一份綿薄之力。”
皇帝點點頭,對皇後越發讚賞。於是讓皇後在後宮捐籌一點用來賑災。
皇後離開後,皇帝不禁想起了華妃。盡管華妃有錯,但她的父親也就是舅舅在內閣中確實能助他一臂之力。如今華妃正在氣頭上,他決定晚些時候還是去安撫一下為好。
而另一邊,華妃得知皇後向皇帝請求為災民捐款後,更加憤怒。她認為皇後這是在故意顯擺,博得皇帝的好感。
“可惡!居然讓她搶了先機。”華妃咬牙切齒道。
“娘娘莫急。”宮女獻計道,“我們可以也向災區捐贈財物,而且要比皇後更多,更豐厚,這樣才能顯示出娘娘的仁德。”
華妃覺得有理,便吩咐下去準備捐贈事宜。她要讓所有人知道,她才是後宮中最有權勢和地位的女人。
一個小太監急匆匆地跑了進來,向華妃行了個禮後說道:“華妃娘娘,皇上傳話來說今晚要過來您這兒坐坐呢!”
聽到這個消息,華妃的臉上露出了欣喜之色,但她還是故作鎮定地點了點頭,應道:“嗯。知道了。有勞公公了。”然後示意身邊的宮女賞點銀子給這位前來傳信的太監。
太監謝過之後便離開了。
“恭喜華妃娘娘。”
眾人紛紛跪地祝賀,沈玉屏心中激動不已,但臉上卻保持著淡淡的微笑,她輕輕點頭表示感謝,然後緩緩站起身來,眼神堅定地看著前方。
“你們都下去吧。本宮一個人靜靜。”華妃揮揮手,示意眾人退下。她獨自坐在梳妝台前,對著鏡子發愣。
“封妃又如何,皇上又不愛本宮了。”華妃喃喃自語道。她想起了曾經與皇上共度的美好時光,但如今卻感覺一切都變了。
一旁的貼身宮女文煙見狀,輕聲安慰道:“娘娘,千萬不要這麽說。”她走到華妃身邊,輕輕拍著她的肩膀。
華妃抬頭看著文煙,眼中閃過一絲淚光:“本宮知道自己不該如此消沉,可心裏就是難受。”
文煙心疼地看著華妃,說:“娘娘,您可是這後宮中的翹楚,怎能因一時失意而自暴自棄呢?”
華妃歎了口氣,說:“本宮明白,隻是這心中的苦澀難以言說。”
文煙微笑著勸道:“娘娘,您要相信皇上對您還是有感情的。也許他最近忙於政務,才疏忽了您。隻要您好好打扮自己,皇上一定會迴心轉意的。”
華妃聽了文煙的話,心情稍稍好了一些。她點點頭,說:“嗯,本宮不能就這樣放棄。”
於是,華妃開始精心打扮起來。她挑選了一件華麗的衣裳,梳起精致的發髻,戴上珍貴的首飾。她決心重新振作起來,以最美的姿態出現在皇上麵前。
華妃來到乾清宮門前,靜靜地站著,等待著皇帝的傳召。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和不安,仿佛在期盼著什麽重要的事情。然而,就在這時,一個身影出現在了她的視線之中——靜妃挺著肚子緩緩地走了出來,身後緊跟著一群宮女。
華妃的目光瞬間被靜妃吸引住了,她的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就恢複了鎮定。她微笑著向靜妃行禮道:\"靜妃姐姐。\"
靜妃也微笑著迴應道:\"華妃妹妹。\" 兩人的對話簡短而客氣,似乎都在努力保持著表麵的和諧。但在這短暫的交流中,華妃和靜妃的眼神卻交織在一起,流露出一種複雜的情感。
明明才三個月,肚子就挺起來了,真是仗著懷有身孕。
華妃看著靜妃的肚子,眼中閃過一絲嫉妒。她強忍著內心的不快,微笑著對靜妃說:“姐姐真是好福氣,這麽快就有了身孕。”靜妃輕撫著肚子,淡淡地說:“這都是托皇上的福。”華妃心中一陣刺痛,華妃咬緊牙關,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靜,“姐姐如今身懷六甲,行動不便,可要好好保重身體。”
靜妃笑了笑,說道:“多謝妹妹關心,妹妹今日也是來求見皇上的吧?”
華妃心中一沉,她本以為自己來得夠早了,沒想到靜妃已經先一步見過皇上了。
這時,一名太監走了出來,高聲宣道:“皇上有旨,今日不見任何人。”
華妃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靜妃對著華妃說道“華妃妹妹,真是不巧。”
華妃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憤怒,但她還是強忍著情緒說道:“無礙,本就無事。妹妹先走了。”說完,她轉身離開了這個讓她感到羞辱的地方。
而另一邊,靜妃則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自言自語道:“哼,跟本宮鬥。不就是個內閣學士之女,太後侄女嘛。還不是鬥不過本宮。”她似乎對自己的手段非常滿意,覺得自己成功地打壓了對手。
然而,她卻不知道,這場鬥爭並沒有結束,而是剛剛開始。
華妃迴到宮中,越想越氣。
“娘娘,消消火。”貼身宮女遞上一杯茶,“那靜妃如今有孕在身,自然得皇上偏愛些。咱們日後再尋機會便是。”
“偏愛?憑什麽!”華妃猛地將茶杯摔在地上,“我堂堂內閣學士之女,陪伴皇上多年,卻比不上一個剛進宮的妃子!”
“娘娘息怒,此時動氣傷了身子可不好。”宮女趕忙俯身收拾碎片,“奴婢聽說,這幾日內務府新得了幾支西域進貢的珊瑚簪,不如娘娘也去討一支來戴戴,也好壓一壓那靜妃的風頭。”
華妃聽了,心中稍稍平息了一些怒火,“也罷,暫且忍耐一時。總有一天,我會讓那靜妃知道本宮的厲害。”
與此同時,禦書房內,皇帝正為國事煩心。
“皇上,臣妾有一事相求。”皇後緩緩走來,柔聲說道。
“何事?”皇帝抬起頭,看了一眼皇後。
“臣妾聽聞近日江南水患嚴重,百姓受苦。臣妾願捐出部分私財,為災民盡一份力。”皇後微微低頭,一臉虔誠。
皇帝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皇後有心了。隻是後宮不得幹政,此事朕自有安排。”
“臣妾明白。”皇後笑了笑,“臣妾隻是想盡一份綿薄之力。”
皇帝點點頭,對皇後越發讚賞。於是讓皇後在後宮捐籌一點用來賑災。
皇後離開後,皇帝不禁想起了華妃。盡管華妃有錯,但她的父親也就是舅舅在內閣中確實能助他一臂之力。如今華妃正在氣頭上,他決定晚些時候還是去安撫一下為好。
而另一邊,華妃得知皇後向皇帝請求為災民捐款後,更加憤怒。她認為皇後這是在故意顯擺,博得皇帝的好感。
“可惡!居然讓她搶了先機。”華妃咬牙切齒道。
“娘娘莫急。”宮女獻計道,“我們可以也向災區捐贈財物,而且要比皇後更多,更豐厚,這樣才能顯示出娘娘的仁德。”
華妃覺得有理,便吩咐下去準備捐贈事宜。她要讓所有人知道,她才是後宮中最有權勢和地位的女人。
一個小太監急匆匆地跑了進來,向華妃行了個禮後說道:“華妃娘娘,皇上傳話來說今晚要過來您這兒坐坐呢!”
聽到這個消息,華妃的臉上露出了欣喜之色,但她還是故作鎮定地點了點頭,應道:“嗯。知道了。有勞公公了。”然後示意身邊的宮女賞點銀子給這位前來傳信的太監。
太監謝過之後便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