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醒·零十八
然而主角早就看穿了一切 作者:蒹葭伴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太太是帶了行李過來的。手提袋、蛇皮袋、行李箱堆壘整齊的靠在資料室的牆邊。大約是一到學校就直接摸索著徑直到了圖書館找忙昏過頭的孫女。吳歸和這位老人對視了兩眼,她和肖老婆子完全不同,這位老人家盤著整齊的發髻,白發梳的一絲不苟,衣著樸素且得體。但那雙打量著吳歸的眼睛中卻透著莫名的沉思和冷漠,吳歸覺得眼熟,可又實實在在的不記得是在什麽時候見過她。
欒依依將資料室的鑰匙遞給吳歸,並且扯著他的袖子將他拉進資料室。書室內充斥著一股淡淡的樟腦丸和冰片的味道。長桌上則放滿了手抄本和堆的高高的專業書籍。
欒依依吐了下舌頭:“就交給你啦。這項工作就算是外行人也能完全的勝任的,為我即將省下的大幅度時間誠摯的感謝你!”
“行了,就一個上午的話還是沒問題的。你快去陪你奶奶吧。”
欒奶奶並沒有進來,隻是站在門口。外界的陽光將她剪成一個灰色的影子,欒依依雙手合十對著吳歸鞠了個小躬,就歡快的小跑出來挽住欒奶奶的手走到走廊中去了。吳歸在房間內,在開始尚還可以聽到她們在走廊上說笑和搬動行李的窸窣聲,其後就是輕緩的腳步。吳歸從窗口向外探了一眼,恰好看到這對祖孫倆挽著手往走廊盡頭走去的背影。欒依依一手將蛇皮袋和手提袋提起,欒奶奶拖著行李箱,欒依依歪著頭,親密的靠在她身邊已經比她要矮小的多的親人身邊。
吳歸收迴視線,將椅子拖開靠了上去。他對著桌上那一壘壘的書發了一會兒小呆——直到腳步聲和小聲的談笑聲徹底消失在聽力範圍內。安靜如同一場赤身*中卻驟然麵臨上的大雪一般降臨下來。無人的資料室寂靜的令人不安。
吳歸拖開椅子,木椅腳在地板上發出了尖銳的挪動聲。但又很快的被寂靜吞噬。吳歸翻閱了一會欒依依留下的筆記本,簡單掃過了她記錄的內容和接下來大致的流程,很快就明白了欒依依需要整理的重點。他開始翻閱書籍,從檢索頁和目錄開始,最開始是在另一本稿紙上簡單的記錄,書頁的翻動聲和書寫的沙沙聲響起又落下。
人類總是在渴求自己所沒有的東西。這一天性埋在促使種族不斷進化的基因中,同時也是作為個體名為“*”的痛苦的來源。
但總有虛無縹緲無可琢磨,竭盡全力都難以拿到的東西。比如說感情。有人一出生就都收獲父母全部的愛,輕而易舉的摘取到親情;然而另外一部分人,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明白自小教科書和兒歌中歌頌的無私。
吳歸壓下對欒依依一閃而過的豔羨,麵無表情的開始整理起桌上跨專業的書籍來。最開始他讀的晦澀,整理的也就異常艱難;但之後很快他就讀懂了。老實說,隻要克服那些彎彎繞繞的專業詞匯和文獻中奇怪的翻譯腔,大部分書籍中論談的東西都隻圍繞著一點,那就是夢境。
人類從自古以來皆有夢,人們接受它就像接受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但人類從未完整的捕捉控製過它,古代人們將它視為神昭;近代解剖學發展人們才說它是大腦皮層和細胞活動的衍生產物。從周莊夢蝶到南柯一夢,從心理學到神經發展。古往今來已經有太多人提到過它了,它像是某種容易遺失的霧氣和光點,迷幻的猶如一支深沼之歌。
現在心理學家認為夢境可以反映人的精神麵貌,他們認為那是藏在做夢者心中的渴求和願望。每一個夢都有原因,可能是當日,也可能是經期多日現實的刺激。而另一部分研究者認為夢境可以反映人身體隱在的健康狀態,他們堅持在醫學儀器或審疾者監測出髒器的問題之前,夢境中就有過提醒。市場上至今上流傳著有關解夢的書籍,神學家依舊堅持夢是通神的觀點,而玄學家則認為,夢中是過去、未來和現在的某個可能性,亦或是靈魂在異世界的一遊。
甚至有小部分研究者樂衷於研究刺激大腦皮層,以控製人類的夢;這一行為備受爭議,因為它太過於毛骨悚然——甚至令吳歸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缸中之腦”。
有關夢境的書籍和研究其實並不多,卻已經涉及到方方麵麵極盡想象。因為這是每個人都擁有卻又難以掌握;既親民又玄妙如宇宙的未知領域。吳歸快速簡略的翻完一本書,想贏家a最開始的托詞也沒錯。這是個入圍容易,但是極難有新的創新和突破的課題。
他一抬手,一個邊角還佩著一小串鑰匙的小錢包忽然被撞落地。吳歸俯身將錢包撿起來,拿在手裏掂了掂。不用猜想他就知道這是欒依依遺落在這裏的包,並且大概校園卡和飯卡都在其中。忘了這玩意的欒依依差不多會寸步難行。
吳歸打了欒依依手機,但是並沒有接通。他歎一口氣,將小錢包揣口袋裏,站起身準備追出資料室找到那對祖孫倆。找她們其實並不難,校園裏差不多已經進入全線戒嚴和兩極分化的狀態了。忙的人差不多已經變成了陀螺忙昏了頭,閑的人雖然少但還是無所事事。這也導致路上學生大幅度減少的情況,吳歸簡單向保安諮詢了欒依依的走向,果不其然,欒依依將欒奶奶帶向的首站就是女生宿舍。
吳歸向生活區方向走去。
女生宿舍區建築是個迴字型,其中灌木和喬木覆蓋如蔭。小歇亭和石頭雕像樹立在綠化帶中,道路自帶石子的彎彎繞繞。美化程度大約是男生宿舍的兩倍,圍繞著中心的小亭子,綠化帶則設計成了出口為寢室單元門迷宮式的齊人高的高茶灌木,在其中能夠聽到各處的聲音,但是卻完全被樹木及茂盛的灌木叢擋住了視野。園林式的綠化帶平時傍晚有非常多的女生在其中散步,而直接通往大馬路的卻又是另外一條路。
吳歸來女生宿舍次數少的不可略計,他一時間分神就從繞進了高茶灌木石子道中。
沒走兩步,遠遠的他就聽見了欒依依和聲音:“誒我把校園卡扔哪去了——奶奶你確定不在你的手提袋裏嗎?我記得我把我手機扔你那了來著……”
“手提袋都要被你翻了個遍喲。”
“不行我得打電話問問炮灰c!沒準會落在資料室——啊可惡,手機居然沒電了……”
吳歸差點笑出來,他剛想隔著高大的灌木喊聲欒依依,卻正巧聽到欒奶奶緩慢但嚴肅的聲音。
“依依呀,你說的那個炮什麽來著的,是你叫來的那個後生吧?”
“是的。他和我以前是鄰居來著。”
“那就沒錯了。”欒奶奶語重心長道,“我看著他眼熟,想了很久才想到是住在我們家隔壁的那戶人家的兒子。依依呀,你以後少跟他來往。”
“……呃?”
欒奶奶的聲音不輕不重的從樹葉和枝條的縫隙中飄過來:“真是作孽喲。吳家的女兒本來是個好孩子的,以前還和你媽媽是同學。但是突然有一天她消失了,吳家上下找瘋了她,當媽的那個過於焦心病倒在了醫院,當爹的在後來也出了意外。差不多整了個家破人亡之後,吳家的那個女兒在兩年後抱著孩子迴來了,有鄰居說她是跟男人跑了,也有人說是被死刑犯強奸了。但是不管怎麽說,吳家那後生在單親家庭長大,親媽還是那種有汙點的人,家教不會好。如果他父親是死刑犯就更可怕了,血液裏都透著髒。依依呀,你絕對不要再接近那種人。”
欒依依沒了聲音。
吳歸挪動腳步時,才發現自己手腳冰涼。他深吸了一口氣,將剩下的路徑走完,越走一步他的麵容上就越加麵無表情一分,直到走到站在宿舍門口門禁之外的欒依依祖孫倆之前。
欒依依看到他,一臉驚愕和慌張。欒奶奶臉上的尷尬一閃而過,卻又很快歸於平靜,她移開視線,不看吳歸,也不說話。
“你的錢包忘在資料室了。”吳歸麵色平靜的說,他伸手將錢包遞給欒依依,轉頭就走。
他聽到欒依依在身後跺了跺腳,責怪似的對老太太喊了聲:“奶奶!”但身後的對白很快消逝在風中,吳歸沒感覺到生氣,甚至也沒察覺到難過。他返迴資料室,將隻開了一個頭的工作繼續做下去。大概是因為心無雜念精神高度集中的關係,原本是一個上午的工作量在兩個小時中被他解決了。
他將資料室的鑰匙遞還給圖書館管理員,下樓。中午的時候陽光很盛,樹蔭下全是一個一個眼睛似的光圈。吳歸有些目眩神離,他還曾天真的以為來自於“父輩”的、過去很久已經泛起黴跡的汙點記住的隻有他自己。
然而鄰居牢牢的記住了。社會牢牢的記住了。這些過去的事,根本不是自己不提,別人不提就能夠輕易過去的。
吳歸歎出一口氣,往前方實驗區走去。
這時,遠遠的,他似乎看到幾個年輕人正向他的方向走來。
欒依依將資料室的鑰匙遞給吳歸,並且扯著他的袖子將他拉進資料室。書室內充斥著一股淡淡的樟腦丸和冰片的味道。長桌上則放滿了手抄本和堆的高高的專業書籍。
欒依依吐了下舌頭:“就交給你啦。這項工作就算是外行人也能完全的勝任的,為我即將省下的大幅度時間誠摯的感謝你!”
“行了,就一個上午的話還是沒問題的。你快去陪你奶奶吧。”
欒奶奶並沒有進來,隻是站在門口。外界的陽光將她剪成一個灰色的影子,欒依依雙手合十對著吳歸鞠了個小躬,就歡快的小跑出來挽住欒奶奶的手走到走廊中去了。吳歸在房間內,在開始尚還可以聽到她們在走廊上說笑和搬動行李的窸窣聲,其後就是輕緩的腳步。吳歸從窗口向外探了一眼,恰好看到這對祖孫倆挽著手往走廊盡頭走去的背影。欒依依一手將蛇皮袋和手提袋提起,欒奶奶拖著行李箱,欒依依歪著頭,親密的靠在她身邊已經比她要矮小的多的親人身邊。
吳歸收迴視線,將椅子拖開靠了上去。他對著桌上那一壘壘的書發了一會兒小呆——直到腳步聲和小聲的談笑聲徹底消失在聽力範圍內。安靜如同一場赤身*中卻驟然麵臨上的大雪一般降臨下來。無人的資料室寂靜的令人不安。
吳歸拖開椅子,木椅腳在地板上發出了尖銳的挪動聲。但又很快的被寂靜吞噬。吳歸翻閱了一會欒依依留下的筆記本,簡單掃過了她記錄的內容和接下來大致的流程,很快就明白了欒依依需要整理的重點。他開始翻閱書籍,從檢索頁和目錄開始,最開始是在另一本稿紙上簡單的記錄,書頁的翻動聲和書寫的沙沙聲響起又落下。
人類總是在渴求自己所沒有的東西。這一天性埋在促使種族不斷進化的基因中,同時也是作為個體名為“*”的痛苦的來源。
但總有虛無縹緲無可琢磨,竭盡全力都難以拿到的東西。比如說感情。有人一出生就都收獲父母全部的愛,輕而易舉的摘取到親情;然而另外一部分人,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明白自小教科書和兒歌中歌頌的無私。
吳歸壓下對欒依依一閃而過的豔羨,麵無表情的開始整理起桌上跨專業的書籍來。最開始他讀的晦澀,整理的也就異常艱難;但之後很快他就讀懂了。老實說,隻要克服那些彎彎繞繞的專業詞匯和文獻中奇怪的翻譯腔,大部分書籍中論談的東西都隻圍繞著一點,那就是夢境。
人類從自古以來皆有夢,人們接受它就像接受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但人類從未完整的捕捉控製過它,古代人們將它視為神昭;近代解剖學發展人們才說它是大腦皮層和細胞活動的衍生產物。從周莊夢蝶到南柯一夢,從心理學到神經發展。古往今來已經有太多人提到過它了,它像是某種容易遺失的霧氣和光點,迷幻的猶如一支深沼之歌。
現在心理學家認為夢境可以反映人的精神麵貌,他們認為那是藏在做夢者心中的渴求和願望。每一個夢都有原因,可能是當日,也可能是經期多日現實的刺激。而另一部分研究者認為夢境可以反映人身體隱在的健康狀態,他們堅持在醫學儀器或審疾者監測出髒器的問題之前,夢境中就有過提醒。市場上至今上流傳著有關解夢的書籍,神學家依舊堅持夢是通神的觀點,而玄學家則認為,夢中是過去、未來和現在的某個可能性,亦或是靈魂在異世界的一遊。
甚至有小部分研究者樂衷於研究刺激大腦皮層,以控製人類的夢;這一行為備受爭議,因為它太過於毛骨悚然——甚至令吳歸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缸中之腦”。
有關夢境的書籍和研究其實並不多,卻已經涉及到方方麵麵極盡想象。因為這是每個人都擁有卻又難以掌握;既親民又玄妙如宇宙的未知領域。吳歸快速簡略的翻完一本書,想贏家a最開始的托詞也沒錯。這是個入圍容易,但是極難有新的創新和突破的課題。
他一抬手,一個邊角還佩著一小串鑰匙的小錢包忽然被撞落地。吳歸俯身將錢包撿起來,拿在手裏掂了掂。不用猜想他就知道這是欒依依遺落在這裏的包,並且大概校園卡和飯卡都在其中。忘了這玩意的欒依依差不多會寸步難行。
吳歸打了欒依依手機,但是並沒有接通。他歎一口氣,將小錢包揣口袋裏,站起身準備追出資料室找到那對祖孫倆。找她們其實並不難,校園裏差不多已經進入全線戒嚴和兩極分化的狀態了。忙的人差不多已經變成了陀螺忙昏了頭,閑的人雖然少但還是無所事事。這也導致路上學生大幅度減少的情況,吳歸簡單向保安諮詢了欒依依的走向,果不其然,欒依依將欒奶奶帶向的首站就是女生宿舍。
吳歸向生活區方向走去。
女生宿舍區建築是個迴字型,其中灌木和喬木覆蓋如蔭。小歇亭和石頭雕像樹立在綠化帶中,道路自帶石子的彎彎繞繞。美化程度大約是男生宿舍的兩倍,圍繞著中心的小亭子,綠化帶則設計成了出口為寢室單元門迷宮式的齊人高的高茶灌木,在其中能夠聽到各處的聲音,但是卻完全被樹木及茂盛的灌木叢擋住了視野。園林式的綠化帶平時傍晚有非常多的女生在其中散步,而直接通往大馬路的卻又是另外一條路。
吳歸來女生宿舍次數少的不可略計,他一時間分神就從繞進了高茶灌木石子道中。
沒走兩步,遠遠的他就聽見了欒依依和聲音:“誒我把校園卡扔哪去了——奶奶你確定不在你的手提袋裏嗎?我記得我把我手機扔你那了來著……”
“手提袋都要被你翻了個遍喲。”
“不行我得打電話問問炮灰c!沒準會落在資料室——啊可惡,手機居然沒電了……”
吳歸差點笑出來,他剛想隔著高大的灌木喊聲欒依依,卻正巧聽到欒奶奶緩慢但嚴肅的聲音。
“依依呀,你說的那個炮什麽來著的,是你叫來的那個後生吧?”
“是的。他和我以前是鄰居來著。”
“那就沒錯了。”欒奶奶語重心長道,“我看著他眼熟,想了很久才想到是住在我們家隔壁的那戶人家的兒子。依依呀,你以後少跟他來往。”
“……呃?”
欒奶奶的聲音不輕不重的從樹葉和枝條的縫隙中飄過來:“真是作孽喲。吳家的女兒本來是個好孩子的,以前還和你媽媽是同學。但是突然有一天她消失了,吳家上下找瘋了她,當媽的那個過於焦心病倒在了醫院,當爹的在後來也出了意外。差不多整了個家破人亡之後,吳家的那個女兒在兩年後抱著孩子迴來了,有鄰居說她是跟男人跑了,也有人說是被死刑犯強奸了。但是不管怎麽說,吳家那後生在單親家庭長大,親媽還是那種有汙點的人,家教不會好。如果他父親是死刑犯就更可怕了,血液裏都透著髒。依依呀,你絕對不要再接近那種人。”
欒依依沒了聲音。
吳歸挪動腳步時,才發現自己手腳冰涼。他深吸了一口氣,將剩下的路徑走完,越走一步他的麵容上就越加麵無表情一分,直到走到站在宿舍門口門禁之外的欒依依祖孫倆之前。
欒依依看到他,一臉驚愕和慌張。欒奶奶臉上的尷尬一閃而過,卻又很快歸於平靜,她移開視線,不看吳歸,也不說話。
“你的錢包忘在資料室了。”吳歸麵色平靜的說,他伸手將錢包遞給欒依依,轉頭就走。
他聽到欒依依在身後跺了跺腳,責怪似的對老太太喊了聲:“奶奶!”但身後的對白很快消逝在風中,吳歸沒感覺到生氣,甚至也沒察覺到難過。他返迴資料室,將隻開了一個頭的工作繼續做下去。大概是因為心無雜念精神高度集中的關係,原本是一個上午的工作量在兩個小時中被他解決了。
他將資料室的鑰匙遞還給圖書館管理員,下樓。中午的時候陽光很盛,樹蔭下全是一個一個眼睛似的光圈。吳歸有些目眩神離,他還曾天真的以為來自於“父輩”的、過去很久已經泛起黴跡的汙點記住的隻有他自己。
然而鄰居牢牢的記住了。社會牢牢的記住了。這些過去的事,根本不是自己不提,別人不提就能夠輕易過去的。
吳歸歎出一口氣,往前方實驗區走去。
這時,遠遠的,他似乎看到幾個年輕人正向他的方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