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醒·零零七
然而主角早就看穿了一切 作者:蒹葭伴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夢境碎片一點點被翻找出來,從璀璨的星河,再到劃過天際的流星。最開始迴想的艱澀,總覺得蒙在一層混沌中,記起兩三個片段畫麵倒還覺得挺新奇。但是隨著迴想出來的越多,如同一個堵塞已久的水龍頭重新通了水,嘩啦啦的開始流的同時,本來隨著遺忘一起沉睡的鐵鏽也跟著一起流出來了。吳歸撐著肘關節難以自製的垂下了腦袋,恥度太高了,他默默的想,還來的毫無防備,已經完全超過了他預先準備的心理承受能力。
無論是對著一個怎麽看都是一個十來歲的小鬼喊“哥哥”,還是遵從了夢境中扯淡的人設甚至入戲的厲害來看……不,單單是對著一個小孩子滿懷尊崇和敬意的喊“哥哥”這一點,恥度就已經爆表了。
欒依依看著對方從鬢角的碎發間露出來逐漸泛紅的耳根,好奇的拿著筆頭戳了戳吳歸的胳膊:“不會吧?真被友人b給說中了?你做了一個以異世界為背景的春夢?那也太遲鈍了怎麽現在才想起來呀。”
“……並不是春夢。”
“唔?”
吳歸揉了把臉,深吸了口氣十指交握將劉海壓上去撐住額頭,神情嚴肅:“我真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小鬼頭。做夢的時候不覺得,現在想起來幼稚的想掐死自己。”
“完全入戲的那種?”
“完全入戲。一點兒也沒懷疑自己是誰,死心塌地的認為就是那麽迴事,甚至連忽然變成上帝視角了都覺得蠻理所當然。”
欒依依手一轉筆在她手指間轉了一個圓潤的圈,她歪了歪頭,道:“癔病中的仿同作用。”
“嗯?”
“在精神刺激和不良暗示後發病,伴隨著遺忘症和身份障礙,在同理心和心理感染的作用下,會選擇其他人的身份進行模仿。”欒依依道,“當然我隻是舉個類比啦。夢境和癔病相似的一點就是,自我的認知會減弱,畢竟它們都同樣是由心理原因導致的。在夢中成為其他人,改變年齡甚至性別,按照虛假身份為人處世,都是‘移情’的一種。你現在老老實實的告訴我你的夢比較重要哦,認為自己是一個小孩子應該沒有那麽見不得人吧?”
吳歸噗的一聲笑出了聲,欒依依歪了歪頭詢問的看向他。
吳歸做了一個沒事的手勢,說:“啊,我隻是覺得,講述專業知識的你一本正經的樣子一點也不比贏家a差。”
“那當然。”欒依依得意的揚了揚眉角,她眼眶周圍的紅已經開始逐漸的消退,“誰說我比他差一定要依附他了?行了行了,你快點組織語言交代清楚。”
打臉贏家a那個混蛋最有效的就是要做到比贏家a強,這一點欒依依很清楚。吳歸也斂下了笑容開始迴憶。具體的對話內容依舊零零散散的處於半遺忘狀態,不過夢見的情節已經大致完整了。吳歸整理了一下措辭和邏輯順序,語速低緩簡潔明了的向欒依依敘述了他的腦內世界。欒依依聽的挺認真,偶爾還會記下筆記,在她最開始記筆記的時候,吳歸會一時語塞的停頓下來,不過好在隨著迴憶的深入這種被審問式的錯覺就消散了。他描述到在地下室的鏡子中看到六芒星的時候——奇怪的是唯一清晰的圖案就是六芒星,他甚至還記得塗成它的紅色顏料在邊角上有流淌下來的痕跡,這顯得那個六芒星詭譎且不詳;但是同樣在鏡中,“他”的麵容卻完全模糊成一團,怎麽努力看都無法看清。欒依依拿著紅筆在紙上畫了一個中空的圖形,指給他:“是這樣?”
吳歸接過筆,沿著圖案凸出的棱角往內衍生,看上去就像兩個相交的三角形。
欒依依問:“你對宗教有了解?”
“一點點。”
“我就知道——你的表述是‘六芒星’而並非‘六角星’。一般來說這個圖案發揚於古印度的一個女陰崇拜的宗教派別,代表著男女交合。但是魔法陣的組成一般而言是由五芒星和圓圈組成,一般來說,你不應該在一個流行魔法的夢中對一個六芒星印象深刻。”欒依依攤攤手,笑起來,“我忍不住插話了,對不起,請你繼續說下去。”
吳歸繼續說了,隻是他下意識隱去了最後男孩子看向他的那個細節。他在夢境中的意識是模糊的,盡管他清楚在“弟弟”的身體裏時候,操控者是他自己。作為哥哥的那個男孩明顯發現了人格之間的區別,但是他卻不動聲色——直到最後。可偏偏吳歸在使用“弟弟”身份的時候,是下意識的貼合了那個世界的世界觀和身份,盡管他並沒有接受到“弟弟”的記憶。當然,對於本身就應該邏輯絮亂的夢境來說,這些分析本來就是架在虛空之上的樓閣。
可是吳歸不太想把他視為一個單純的夢境。他在夢裏擁有過的感情太真實了,無論是作為“弟弟”和主角對話時細微的踏實和溫暖,還是目睹到結局的不可置信和恐慌。夢是假的,但在虛幻中,這份感情卻是唯一的真實。
欒依依沒再打斷他,最後在吳歸表示說完後才笑著說道:“挺流暢的嘛,所以你並不是一直是‘弟弟’的身份哦?”
“嗯,中間和最後都像是在看電視,成了徹徹底底的局外人。”
現在迴想起來,吳歸還記得魔法陣的光芒淹沒上來掩蓋一切的時候,夢中自己於事無補的擔憂。
“白天呢?有發生什麽印象深刻的事嗎?”
吳歸遲疑了。欒依依睜著雙圓溜溜的眼睛看著他,他在心裏歎了一口氣,開口道:“我去給……我爸上墳了,順便把這個月的養老費給我奶奶。睡前在看那部網絡小說。”
欒依依“哦”了一聲:“難怪你不在校呢。”過了片刻又問,“小說內容是什麽?”
吳歸掂量了一下夢中男孩子和他弟弟的身份,想了想說:“我夢到的男孩子應該是主角。不過書中倒是也沒有提到他有雙生弟弟,不過如果是在劇情開始前被殺了也說的通。”
“什麽劇情開始前啊,你的腦迴路能跟作者一樣不成?”欒依依白了他一樣,繼續問,“主角的具體身份呢?網絡小說的話,身份方麵十有*會開個掛吧?”
吳歸道:“惡魔之子。”他笑了一笑,低垂下頭,漫不經心的扯了扯鬢角的碎發,“從人類倫理和道德規範的角度來說,身世倒跟我挺像。”
欒依依不說話了。在片刻的詭異安靜後,吳歸似乎聽到了對方歎了一聲氣。
“我一直想問。”欒依依開口,“你不喜歡你奶奶。阿姨更不可能喜歡她……你為什麽還要給她匯贍養費過去?”
吳歸臉上沒有表情。他靠在椅背上,嘴角抿成一條直線:“總要有人要給她養老。她有臉來找我,就有臉去找我媽。我媽憑什麽隔了那麽年還要被他們家人找上門來折騰?”
欒依依注視著他。吳歸的表情和語氣像是在一瞬間僵硬起來的;他半點都不願意對他人提及那些“親人”,欒依依是知道的。她輕聲的轉移了話題。
“想聽分析嗎?我現在能告訴你的分析也是基於前人的研究成果,夢境和心理,夢境和身體疾病;我想從中研究出屬於自己的東西,但這並不影響我用他們的理論給你做分析。”
吳歸沒說話。
他知道欒依依想說什麽。大多數夢境是為了滿足自我願望而開始的,本身就是逃避了自省和自我譴責以及社會規則的枷鎖而誕生的;就像他在現實中絕對不會殺人,但是在夢中卻樂衷於將他早就死去的父親分屍一樣;就像他在現實中心底對著教授無比的尊敬,在夢裏卻敢直接和教授叫板一樣。深夜中那是一個野性的,幹幹淨淨沒有負擔,也沒有被任何鎖鏈禁錮的,卻也從未被認真了解過的自己。
所以他不想講述那些和現實掛鉤的夢境。
再仔細想想,按照夢境心理學來看,這個夢的含義也挺清楚。
“你把自己割裂了。”欒依依說,“你把被無視,被責罵的自己遷移到那個男孩子身上去了,夢境中的那個母親就代表著伯母,你渴求母愛所以你在夢境裏是被偏愛的一方。但是你潛意識裏清楚這種訴求是不會得到迴應的,所以被偏愛的弟弟負擔了罪惡死了……這是你對你自己的安慰。”
安慰?他想起那個被毫不猶豫割下來的頭顱,倒是覺得荒唐的很。吳歸唿了一口氣,笑起來:“行了行了,分析解釋就寫在你自己的調查報告上好了。我不需要解釋。我寧願把它當成一個經曆……我寧願把它當成真的。”
欒依依點了點頭,如同吳歸猜想到的那樣,這個分享過他一段成長的鄰居家夥伴知道他的家庭。她站了起來,遲疑了一會兒才說;“贏家a的那個夢,‘無法被點燃的酒精燈’是他對失敗的遷移。他承認自己的失敗,並且還在滿心歡喜的期待我課題的失敗。所以我絕度不能輸——所以謝謝你,你所說的對我幫助很大。”
她準備離開的時候吳歸叫住了她。
“你知道怎麽在夢境中保持清醒嗎?”
“夢境和清醒本來就是矛盾的呀。不過,誰知道呢?”欒依依彎起眉眼粲然一笑,她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說,“你知道‘太一’嗎?也有個觀點,你夢見了三千世界,但最終醒來,可夢中的世界卻是真正的存在著的。這個時候,你就是那個世界的‘太一’。”
·
欒依依走後沒多久友人b就和老大迴來了。至於贏家a,是快到寢室門禁的時候醉醺醺的迴來的。他砰地一聲將門摔的轟然作響,連洗漱都未洗就爬上床躺著了,吳歸聽見他似乎還在神神叨叨的自言自語著什麽。老大和友人b麵麵相覷,也沒辦法看下書,拿著臉盆就去洗漱了。吳歸合上書,靠在椅子上發了會呆,洗漱過後熄燈上床,拿著手機追了會兒更新,但卻依然覺得恍惚。
他對夢境中那個削瘦的男孩子的印象,竟要比追了那麽久的小說中的殷絕要深的多。
如果那孩子是主角的話,大概就如他所言拿了弟弟的名字生活。所以“殷絕”才真正的成為了“殷絕”。他從一出生並未有名字,就連存在的證明,都需要通過奪取才能夠擁有,想到這一點,吳歸不由有些難過。
但想想的話這份經曆確確實實是自己通過夢腦補出來的。《煉金之途》中從未說明主角有兄弟,讀者也從未覺得主角需要同情。那個看似溫文爾雅實則心狠手辣的男人正隨著劇情的發展逐漸向世界之巔攀爬,他所經受的磨難和崛起之後的報複隻讓書評區的讀者覺得爽快,反正讓所有人感同身受的,從來都不是主角遭受的創傷。
在看完今天的更新之後,吳歸將手機隨手塞入枕頭底下,在一片漆黑中閉上了眼睛。
無論是對著一個怎麽看都是一個十來歲的小鬼喊“哥哥”,還是遵從了夢境中扯淡的人設甚至入戲的厲害來看……不,單單是對著一個小孩子滿懷尊崇和敬意的喊“哥哥”這一點,恥度就已經爆表了。
欒依依看著對方從鬢角的碎發間露出來逐漸泛紅的耳根,好奇的拿著筆頭戳了戳吳歸的胳膊:“不會吧?真被友人b給說中了?你做了一個以異世界為背景的春夢?那也太遲鈍了怎麽現在才想起來呀。”
“……並不是春夢。”
“唔?”
吳歸揉了把臉,深吸了口氣十指交握將劉海壓上去撐住額頭,神情嚴肅:“我真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小鬼頭。做夢的時候不覺得,現在想起來幼稚的想掐死自己。”
“完全入戲的那種?”
“完全入戲。一點兒也沒懷疑自己是誰,死心塌地的認為就是那麽迴事,甚至連忽然變成上帝視角了都覺得蠻理所當然。”
欒依依手一轉筆在她手指間轉了一個圓潤的圈,她歪了歪頭,道:“癔病中的仿同作用。”
“嗯?”
“在精神刺激和不良暗示後發病,伴隨著遺忘症和身份障礙,在同理心和心理感染的作用下,會選擇其他人的身份進行模仿。”欒依依道,“當然我隻是舉個類比啦。夢境和癔病相似的一點就是,自我的認知會減弱,畢竟它們都同樣是由心理原因導致的。在夢中成為其他人,改變年齡甚至性別,按照虛假身份為人處世,都是‘移情’的一種。你現在老老實實的告訴我你的夢比較重要哦,認為自己是一個小孩子應該沒有那麽見不得人吧?”
吳歸噗的一聲笑出了聲,欒依依歪了歪頭詢問的看向他。
吳歸做了一個沒事的手勢,說:“啊,我隻是覺得,講述專業知識的你一本正經的樣子一點也不比贏家a差。”
“那當然。”欒依依得意的揚了揚眉角,她眼眶周圍的紅已經開始逐漸的消退,“誰說我比他差一定要依附他了?行了行了,你快點組織語言交代清楚。”
打臉贏家a那個混蛋最有效的就是要做到比贏家a強,這一點欒依依很清楚。吳歸也斂下了笑容開始迴憶。具體的對話內容依舊零零散散的處於半遺忘狀態,不過夢見的情節已經大致完整了。吳歸整理了一下措辭和邏輯順序,語速低緩簡潔明了的向欒依依敘述了他的腦內世界。欒依依聽的挺認真,偶爾還會記下筆記,在她最開始記筆記的時候,吳歸會一時語塞的停頓下來,不過好在隨著迴憶的深入這種被審問式的錯覺就消散了。他描述到在地下室的鏡子中看到六芒星的時候——奇怪的是唯一清晰的圖案就是六芒星,他甚至還記得塗成它的紅色顏料在邊角上有流淌下來的痕跡,這顯得那個六芒星詭譎且不詳;但是同樣在鏡中,“他”的麵容卻完全模糊成一團,怎麽努力看都無法看清。欒依依拿著紅筆在紙上畫了一個中空的圖形,指給他:“是這樣?”
吳歸接過筆,沿著圖案凸出的棱角往內衍生,看上去就像兩個相交的三角形。
欒依依問:“你對宗教有了解?”
“一點點。”
“我就知道——你的表述是‘六芒星’而並非‘六角星’。一般來說這個圖案發揚於古印度的一個女陰崇拜的宗教派別,代表著男女交合。但是魔法陣的組成一般而言是由五芒星和圓圈組成,一般來說,你不應該在一個流行魔法的夢中對一個六芒星印象深刻。”欒依依攤攤手,笑起來,“我忍不住插話了,對不起,請你繼續說下去。”
吳歸繼續說了,隻是他下意識隱去了最後男孩子看向他的那個細節。他在夢境中的意識是模糊的,盡管他清楚在“弟弟”的身體裏時候,操控者是他自己。作為哥哥的那個男孩明顯發現了人格之間的區別,但是他卻不動聲色——直到最後。可偏偏吳歸在使用“弟弟”身份的時候,是下意識的貼合了那個世界的世界觀和身份,盡管他並沒有接受到“弟弟”的記憶。當然,對於本身就應該邏輯絮亂的夢境來說,這些分析本來就是架在虛空之上的樓閣。
可是吳歸不太想把他視為一個單純的夢境。他在夢裏擁有過的感情太真實了,無論是作為“弟弟”和主角對話時細微的踏實和溫暖,還是目睹到結局的不可置信和恐慌。夢是假的,但在虛幻中,這份感情卻是唯一的真實。
欒依依沒再打斷他,最後在吳歸表示說完後才笑著說道:“挺流暢的嘛,所以你並不是一直是‘弟弟’的身份哦?”
“嗯,中間和最後都像是在看電視,成了徹徹底底的局外人。”
現在迴想起來,吳歸還記得魔法陣的光芒淹沒上來掩蓋一切的時候,夢中自己於事無補的擔憂。
“白天呢?有發生什麽印象深刻的事嗎?”
吳歸遲疑了。欒依依睜著雙圓溜溜的眼睛看著他,他在心裏歎了一口氣,開口道:“我去給……我爸上墳了,順便把這個月的養老費給我奶奶。睡前在看那部網絡小說。”
欒依依“哦”了一聲:“難怪你不在校呢。”過了片刻又問,“小說內容是什麽?”
吳歸掂量了一下夢中男孩子和他弟弟的身份,想了想說:“我夢到的男孩子應該是主角。不過書中倒是也沒有提到他有雙生弟弟,不過如果是在劇情開始前被殺了也說的通。”
“什麽劇情開始前啊,你的腦迴路能跟作者一樣不成?”欒依依白了他一樣,繼續問,“主角的具體身份呢?網絡小說的話,身份方麵十有*會開個掛吧?”
吳歸道:“惡魔之子。”他笑了一笑,低垂下頭,漫不經心的扯了扯鬢角的碎發,“從人類倫理和道德規範的角度來說,身世倒跟我挺像。”
欒依依不說話了。在片刻的詭異安靜後,吳歸似乎聽到了對方歎了一聲氣。
“我一直想問。”欒依依開口,“你不喜歡你奶奶。阿姨更不可能喜歡她……你為什麽還要給她匯贍養費過去?”
吳歸臉上沒有表情。他靠在椅背上,嘴角抿成一條直線:“總要有人要給她養老。她有臉來找我,就有臉去找我媽。我媽憑什麽隔了那麽年還要被他們家人找上門來折騰?”
欒依依注視著他。吳歸的表情和語氣像是在一瞬間僵硬起來的;他半點都不願意對他人提及那些“親人”,欒依依是知道的。她輕聲的轉移了話題。
“想聽分析嗎?我現在能告訴你的分析也是基於前人的研究成果,夢境和心理,夢境和身體疾病;我想從中研究出屬於自己的東西,但這並不影響我用他們的理論給你做分析。”
吳歸沒說話。
他知道欒依依想說什麽。大多數夢境是為了滿足自我願望而開始的,本身就是逃避了自省和自我譴責以及社會規則的枷鎖而誕生的;就像他在現實中絕對不會殺人,但是在夢中卻樂衷於將他早就死去的父親分屍一樣;就像他在現實中心底對著教授無比的尊敬,在夢裏卻敢直接和教授叫板一樣。深夜中那是一個野性的,幹幹淨淨沒有負擔,也沒有被任何鎖鏈禁錮的,卻也從未被認真了解過的自己。
所以他不想講述那些和現實掛鉤的夢境。
再仔細想想,按照夢境心理學來看,這個夢的含義也挺清楚。
“你把自己割裂了。”欒依依說,“你把被無視,被責罵的自己遷移到那個男孩子身上去了,夢境中的那個母親就代表著伯母,你渴求母愛所以你在夢境裏是被偏愛的一方。但是你潛意識裏清楚這種訴求是不會得到迴應的,所以被偏愛的弟弟負擔了罪惡死了……這是你對你自己的安慰。”
安慰?他想起那個被毫不猶豫割下來的頭顱,倒是覺得荒唐的很。吳歸唿了一口氣,笑起來:“行了行了,分析解釋就寫在你自己的調查報告上好了。我不需要解釋。我寧願把它當成一個經曆……我寧願把它當成真的。”
欒依依點了點頭,如同吳歸猜想到的那樣,這個分享過他一段成長的鄰居家夥伴知道他的家庭。她站了起來,遲疑了一會兒才說;“贏家a的那個夢,‘無法被點燃的酒精燈’是他對失敗的遷移。他承認自己的失敗,並且還在滿心歡喜的期待我課題的失敗。所以我絕度不能輸——所以謝謝你,你所說的對我幫助很大。”
她準備離開的時候吳歸叫住了她。
“你知道怎麽在夢境中保持清醒嗎?”
“夢境和清醒本來就是矛盾的呀。不過,誰知道呢?”欒依依彎起眉眼粲然一笑,她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說,“你知道‘太一’嗎?也有個觀點,你夢見了三千世界,但最終醒來,可夢中的世界卻是真正的存在著的。這個時候,你就是那個世界的‘太一’。”
·
欒依依走後沒多久友人b就和老大迴來了。至於贏家a,是快到寢室門禁的時候醉醺醺的迴來的。他砰地一聲將門摔的轟然作響,連洗漱都未洗就爬上床躺著了,吳歸聽見他似乎還在神神叨叨的自言自語著什麽。老大和友人b麵麵相覷,也沒辦法看下書,拿著臉盆就去洗漱了。吳歸合上書,靠在椅子上發了會呆,洗漱過後熄燈上床,拿著手機追了會兒更新,但卻依然覺得恍惚。
他對夢境中那個削瘦的男孩子的印象,竟要比追了那麽久的小說中的殷絕要深的多。
如果那孩子是主角的話,大概就如他所言拿了弟弟的名字生活。所以“殷絕”才真正的成為了“殷絕”。他從一出生並未有名字,就連存在的證明,都需要通過奪取才能夠擁有,想到這一點,吳歸不由有些難過。
但想想的話這份經曆確確實實是自己通過夢腦補出來的。《煉金之途》中從未說明主角有兄弟,讀者也從未覺得主角需要同情。那個看似溫文爾雅實則心狠手辣的男人正隨著劇情的發展逐漸向世界之巔攀爬,他所經受的磨難和崛起之後的報複隻讓書評區的讀者覺得爽快,反正讓所有人感同身受的,從來都不是主角遭受的創傷。
在看完今天的更新之後,吳歸將手機隨手塞入枕頭底下,在一片漆黑中閉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