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為何不能有假壞人?
小傳義笑了。
笑得前俯後仰。
他的笑聲使得劉堯莫名其妙,錯愕不已。
劉堯見他這副模樣,忍不住問:“究竟是怎麽迴事,你倒是說啊!”
小傳義掩唇:“哪裏如殿下想的那麽玄乎,傳義不過是比別人多幾分天資罷了。”
劉堯瞪了他一眼:“以後別這麽嚇人,你也知曉本王不經嚇。”
傳義又給劉堯滿上茶水,隨後撐著腦袋,認真地看向他:“殿下有什麽心事,不妨與傳義說說。”
“傳義雖不能解惑,但卻可以認真聆聽,殿下與傳義說的話,也不會有半句傳出這間屋子。”
劉堯趴在桌子上,有氣無力。
他說:“你知道麽?本王北疆走上一遭,見識到太多的流血犧牲,本王便不想再渾渾噩噩,想要有所改變。”
“但是本王遊戲人間一輩子,從沒有誰告訴過本王,應該怎麽做,才能算得上一個合格的皇子。”
“所以這個想法,也就止步於心裏,始終未能實現,直到那日\/你六姑姑用那種眼神看本王……”
“那種眼神,怎麽說呢?不是厭惡,也不是嫌棄,竟然是憐憫,對的,她覺得本王很可悲。”
說到這裏,劉堯又是一聲苦笑。
“從那日起,本王下定決心,要做一個可以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至少能有護住在意的一切的能力。”
“所以本王盡忠職守,決定先把這個巡城禦史做好,從小事做起,從本職做起。”
“但是剛剛開始,現實便給本王狠狠地上了一課。本王迷茫了,不知道這一切都有什麽意義。”
小傳義默默地聽著。
過了片刻,他才開口:“不知這個比喻對不對,殿下您且聽聽,倘若您覺得不對,那聽聽便罷。”
劉堯有氣無力地揚起眼眸:“你說來聽聽。”
小傳義道:“不論是武學,還是文學,這個世上,在這兩方麵有天資的人可謂是鳳毛麟角。”
“很多人明明沒有絲毫天賦,唯憑苦學方有所成。可他們依舊勤學苦練,十年磨一劍。”
“他們這麽做,無非是心中有信念,為了心中的信念,他們能接受自身的有限天資,從其他方麵彌補不足。”
“殿下如今麵臨的情況,其實和這學文學武一個道理。殿下之所以迷茫,或許是因為信念還不夠堅定,又或許是殿下尚未找到,堅持的意義。”
劉堯緩緩直起身,像是領悟到了些許真諦。
但隨之而來的,又是其他的迷惘。
他說:“母妃告誡本王,唯有把別人踩在腳下,才不至於被人欺淩迫\/害。”
“本王想堂堂正正做人,可這堂堂正正在權力傾軋麵前,一文不值。”
“縱使本王心中有信念,但若讓本王為此不擇手段,壞事做盡,那麽就算達到目的,意義又在哪裏?”
小傳義又默了片刻,隨即問他:“殿下,這世上有假好人,為何就不能有假壞人?”
劉堯不解:“你的意思是?”
小傳義慢慢解釋:“有的人壞,可他們卻用善舉來做偽裝,達到他們肮髒下作的目的。”
“但反過來,為何不能用一些荒誕的行為來做偽裝,以圖求一個好的結局?”
劉堯正襟危坐,神色變得尤為認真:“你是這麽認為的麽?”
小傳義點頭:“先生說了,這個世上的好壞,不是非黑即白,好與壞之間並非涇渭分明、有著明顯的界限。”
“殿下您說是非曲直在權力的傾軋麵前毫無意義,倘若這爭權奪利,不像惡狗爭食,圖自己吃飽,那麽它一定就錯了麽?”
劉堯陷入深思,半響這才開口:“願聞其詳。”
小傳義笑吟吟地開口:“我若是殿下,我不會把堂堂正正做人,具化到任何一件小事之上。”
“物極必反,如果正直過頭,那就不是好事,而是不懂變通,榆木疙瘩。”
“任何事情都有迂迴之策,世間萬物陰陽平衡,我們可以尋找一個平衡點,而不是非要選陰或者陽。”
劉堯揉了揉太陽穴:“如果你講得更為通俗易懂,本王會感激你。”
小傳義清了清嗓子:“抱歉,書讀多了,不自覺就想咬文嚼字,我也知道這討厭得很,會盡量改。”
說著,他給自己倒了杯茶。
“就拿殿下目前的處境來說,殿下想要得到護住所愛的權力,就得從兩方麵去考慮。”
“一是陛下的寵愛,倘若陛下的聖心在您這裏,自會有唿風喚雨的權力滾滾而來。”
“所以殿下需要去討陛下的喜歡。這討陛下喜歡,也是有訣竅的,不是做殿下自認為陛下會喜歡的事,而是投其所好。”
劉堯很快反駁:“但是,父皇他……”
剩下的話,劉堯說不出口。
作為兒子與臣子,他實在沒辦法說自己的爹昏庸無道。
小傳義領會他的意思,隨即開口:“這不就又繞迴來了麽?別人能裝好人,殿下為了討陛下的喜歡,裝一裝殿下所不喜歡的樣子,又如何?”
“隻要殿下能夠不忘初心,何必拘泥於行事方式?從今往後,若是陛下喜歡什麽,您就裝出陛下喜歡的樣子;陛下若是討厭什麽,您就要比他更討厭。”
“萬事投其所好,做到陛下的心坎裏去,陛下就會對您百依百賴,萬般寵信,就如同他寵信秦豐業一般。”
劉堯深思過後,輕笑一聲:“你這說法,倒是與母妃所言有幾分相像。”
小傳義笑道:“也不盡然,貴妃娘娘深諳後宮生存之道,在那種殘酷的環境中,她有自己的生存規則。”
“但是殿下的眼界與世界,不在那一角天,四方的牆,殿下的選擇,要比貴妃娘娘多。”
“簡而言之,就是殿下可以選擇,不成為貴妃娘娘口中的那類人。殿下的目的,依然是陛下的寵愛,殊途同歸罷了。”
劉堯點點頭:“有幾分道理,也不知道為何,這些話從你的嘴裏說出來,本王較能接受。這是其一,那麽其二呢?”
小傳義笑了。
笑得前俯後仰。
他的笑聲使得劉堯莫名其妙,錯愕不已。
劉堯見他這副模樣,忍不住問:“究竟是怎麽迴事,你倒是說啊!”
小傳義掩唇:“哪裏如殿下想的那麽玄乎,傳義不過是比別人多幾分天資罷了。”
劉堯瞪了他一眼:“以後別這麽嚇人,你也知曉本王不經嚇。”
傳義又給劉堯滿上茶水,隨後撐著腦袋,認真地看向他:“殿下有什麽心事,不妨與傳義說說。”
“傳義雖不能解惑,但卻可以認真聆聽,殿下與傳義說的話,也不會有半句傳出這間屋子。”
劉堯趴在桌子上,有氣無力。
他說:“你知道麽?本王北疆走上一遭,見識到太多的流血犧牲,本王便不想再渾渾噩噩,想要有所改變。”
“但是本王遊戲人間一輩子,從沒有誰告訴過本王,應該怎麽做,才能算得上一個合格的皇子。”
“所以這個想法,也就止步於心裏,始終未能實現,直到那日\/你六姑姑用那種眼神看本王……”
“那種眼神,怎麽說呢?不是厭惡,也不是嫌棄,竟然是憐憫,對的,她覺得本王很可悲。”
說到這裏,劉堯又是一聲苦笑。
“從那日起,本王下定決心,要做一個可以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至少能有護住在意的一切的能力。”
“所以本王盡忠職守,決定先把這個巡城禦史做好,從小事做起,從本職做起。”
“但是剛剛開始,現實便給本王狠狠地上了一課。本王迷茫了,不知道這一切都有什麽意義。”
小傳義默默地聽著。
過了片刻,他才開口:“不知這個比喻對不對,殿下您且聽聽,倘若您覺得不對,那聽聽便罷。”
劉堯有氣無力地揚起眼眸:“你說來聽聽。”
小傳義道:“不論是武學,還是文學,這個世上,在這兩方麵有天資的人可謂是鳳毛麟角。”
“很多人明明沒有絲毫天賦,唯憑苦學方有所成。可他們依舊勤學苦練,十年磨一劍。”
“他們這麽做,無非是心中有信念,為了心中的信念,他們能接受自身的有限天資,從其他方麵彌補不足。”
“殿下如今麵臨的情況,其實和這學文學武一個道理。殿下之所以迷茫,或許是因為信念還不夠堅定,又或許是殿下尚未找到,堅持的意義。”
劉堯緩緩直起身,像是領悟到了些許真諦。
但隨之而來的,又是其他的迷惘。
他說:“母妃告誡本王,唯有把別人踩在腳下,才不至於被人欺淩迫\/害。”
“本王想堂堂正正做人,可這堂堂正正在權力傾軋麵前,一文不值。”
“縱使本王心中有信念,但若讓本王為此不擇手段,壞事做盡,那麽就算達到目的,意義又在哪裏?”
小傳義又默了片刻,隨即問他:“殿下,這世上有假好人,為何就不能有假壞人?”
劉堯不解:“你的意思是?”
小傳義慢慢解釋:“有的人壞,可他們卻用善舉來做偽裝,達到他們肮髒下作的目的。”
“但反過來,為何不能用一些荒誕的行為來做偽裝,以圖求一個好的結局?”
劉堯正襟危坐,神色變得尤為認真:“你是這麽認為的麽?”
小傳義點頭:“先生說了,這個世上的好壞,不是非黑即白,好與壞之間並非涇渭分明、有著明顯的界限。”
“殿下您說是非曲直在權力的傾軋麵前毫無意義,倘若這爭權奪利,不像惡狗爭食,圖自己吃飽,那麽它一定就錯了麽?”
劉堯陷入深思,半響這才開口:“願聞其詳。”
小傳義笑吟吟地開口:“我若是殿下,我不會把堂堂正正做人,具化到任何一件小事之上。”
“物極必反,如果正直過頭,那就不是好事,而是不懂變通,榆木疙瘩。”
“任何事情都有迂迴之策,世間萬物陰陽平衡,我們可以尋找一個平衡點,而不是非要選陰或者陽。”
劉堯揉了揉太陽穴:“如果你講得更為通俗易懂,本王會感激你。”
小傳義清了清嗓子:“抱歉,書讀多了,不自覺就想咬文嚼字,我也知道這討厭得很,會盡量改。”
說著,他給自己倒了杯茶。
“就拿殿下目前的處境來說,殿下想要得到護住所愛的權力,就得從兩方麵去考慮。”
“一是陛下的寵愛,倘若陛下的聖心在您這裏,自會有唿風喚雨的權力滾滾而來。”
“所以殿下需要去討陛下的喜歡。這討陛下喜歡,也是有訣竅的,不是做殿下自認為陛下會喜歡的事,而是投其所好。”
劉堯很快反駁:“但是,父皇他……”
剩下的話,劉堯說不出口。
作為兒子與臣子,他實在沒辦法說自己的爹昏庸無道。
小傳義領會他的意思,隨即開口:“這不就又繞迴來了麽?別人能裝好人,殿下為了討陛下的喜歡,裝一裝殿下所不喜歡的樣子,又如何?”
“隻要殿下能夠不忘初心,何必拘泥於行事方式?從今往後,若是陛下喜歡什麽,您就裝出陛下喜歡的樣子;陛下若是討厭什麽,您就要比他更討厭。”
“萬事投其所好,做到陛下的心坎裏去,陛下就會對您百依百賴,萬般寵信,就如同他寵信秦豐業一般。”
劉堯深思過後,輕笑一聲:“你這說法,倒是與母妃所言有幾分相像。”
小傳義笑道:“也不盡然,貴妃娘娘深諳後宮生存之道,在那種殘酷的環境中,她有自己的生存規則。”
“但是殿下的眼界與世界,不在那一角天,四方的牆,殿下的選擇,要比貴妃娘娘多。”
“簡而言之,就是殿下可以選擇,不成為貴妃娘娘口中的那類人。殿下的目的,依然是陛下的寵愛,殊途同歸罷了。”
劉堯點點頭:“有幾分道理,也不知道為何,這些話從你的嘴裏說出來,本王較能接受。這是其一,那麽其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