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針鋒
“三千裏路程,快馬也需六日,南疆一帶本是和平,邊疆無亂,養的也就不是什麽精兵,又是同時三州禍亂,怕是早就被破了城啊陛下!”
殿內大臣惶惶亂作一團,七言八語吵得像什麽馬蜂群。
“六日……假若三州叛軍是與外敵聯合,一並入京,要超十萬!路徑之上無處能抵,再算行軍緩慢,也難保半月有餘,攻來皇城!”
兵部侍郎楊廣仁伏地上諫,振振有詞。
老皇帝扶額擰眉,頭疼得厲害,吉桃立刻在一側遞上鼻煙壺。
“偏偏當下!”世帝震怒起身,鼻煙壺摔個粉碎。
“護國軍前腳剛去,不在朝中,尋得好一個機會啊,這消息一來一迴,時機準得好巧,朕以為這群邊境的孬種早都老實,……怎麽,是有人傳了信呐。”
“陛下,比起尋責問咎,不如先解決這迫在眉睫!”
宰輔立刻滾出列來,跪地高唿,殿下人亂成一灘。
兵部楊廣仁微微抬目,躋到宰輔背後,叩首道:“陛下,護國軍遠征,如今多半已經接近大漠羯胡,就算是現在潛人去傳命退兵,快馬加鞭是五日,大軍撤迴至少需大半月,眼下皇城,隻有禁衛軍守著,不成抵抗。”
世帝揉了額角,吉桃瞬間覺得不好,眼珠子沒主見地往四周瞥如此嚴肅的場合,沒了曹亭廊在這兒座鎮,心裏頭怎都沒底。
“南疆同和蠻結盟,聯通叛軍,並非一朝一夕促得成的。”世帝緊目,道:“怎就這麽蹊蹺的,讓他們在這護國軍出征之日湊得齊了?”
“陛下所言甚是。”宰輔朝背後以餘光掃了,除卻跪在他後頭的楊廣仁,其他大臣全都唯諾怕事,五體投地。
皇上嘴裏的話誰都聽得懂,這種通敵謀逆的大罪,粘上個邊角掉得都是全家的腦袋,眾人是連動一下都不敢。
“查是一定,斷要查他個水落石出。但說眼下,皇城無軍,三千近衛抵不住十萬大軍,還是要未雨綢繆,謀個出路。”宰輔道。
“遠水不解近渴。”世帝微歎一氣,將蒙霧的龍目眯開,側頭往宰輔後邊問去:
“京畿周州能動的兵,愛卿可知幾何。”
楊廣仁頭腦清晰,計算片刻,張口可道:“迴稟陛下,它州零散,自保不能。唯長陵有總鎮大將軍李肄,麾下精兵三萬。長陵地處嶺北要塞,背依群山,是個易守難攻的關卡,可當成皇城最後一道防線。”
“可那長陵若是破了,皇城便也要一道殉了去。”世帝抑了聲,眼神不善:
“當年朕將李肄那悍將遣去長陵,為的就是守這麽一道關,而今楊大人張口就要動這顆棋,難不成是知道那群南疆的畜生們真勢不可擋,準能衝破到皇城腳下了。”
楊廣仁一頓,跪著的手指縮了一下,磕頭高聲道:“微臣不敢!然邊境三州已破,叛軍入了中原,途徑所有大城小村,皆非常年精兵鎮守,唯有長陵……”
“征兵呢。”世帝咳嗽幾聲,一籌莫展:“一戶一男丁,戰亂之時,當行此令。”
“陛下,這……”
太仆寺卿項倫稍加猶豫,上柬道:“征兵雖未嚐不可,但民怨一說都為小,更是因年前賦役折銀的馬政新規,平安時不需供戰馬,良馬大多折了銀子,馬場隻留種馬,其餘租做良田,太仆寺當下……一時拿不出那麽多馬。”
“太仆寺這是告訴朕束手無策的意思嗎!”世帝勃然大怒,拍桌聲響了滿堂,滿朝文武驚慌跪地,高唿罪該萬死。
“朕是應該把你們一群吃裏扒外的全都拉出去斬了!若是要我查出來是誰通敵!”
底下立刻傳來陣陣“臣等不敢啊!”
宰輔道:“陛下,依楊大人意見,長陵死守一線生機,然長陵一朝破城,叛軍便是要長驅直入,屆時皇城將是生靈塗炭呐,無論如何
國脈要保。
“陛下!”楊廣仁搶了一步,硬是噎了宰輔話迴去,惹那白鬢老人眉頭一緊,躋身請柬道:“臣還有一法,若長陵兵敗,不妨一試!”
“什麽法子。”老皇帝憤然發問。
“如宰輔大人所言,皇城若破,城內十萬百姓便是要流離失所。然龍脈要保,屈居待護國軍歸來一雪前恥,可這樣一來,隻有陛下退了,民心不保。”
“楊廣仁!”宰輔遽然迴身,當頭大罵:“你這是要陛下棄下百姓,成千古罵名嗎!竟還厚顏無恥,說出民心不保四個大字!”
“國脈為重,難不成還要大昭在這兒與一城百姓同歸於盡了!”
世帝驀地睜眼,泄了滿腔的怒,重拍龍椅:“好啊,棄城而去,散失民心,這就是你說的法子,是朕的兵部侍郎,出得來的注意!”
眾官一陣,嗅出不詳。
“來人呐,將這個欲意折殺百姓,挑撥君心,大逆不道的罪人,拖出去杖斃!”
底下人一窒,皇上正式極怒之時,氣總該發泄到哪裏去,這楊廣仁非但不躲,怎還偏要像活膩了似的往上撞呢。
靳儀圖將手一抬,殿外三四禦前衛立刻動作,進殿要將人架出去。
楊廣仁當即爬跪在地,麵色不改,高聲道:“陛下且慢!臣的法子,是既可以保全龍脈,又能守這皇城民心!”
世帝一覷,靳儀圖在邊上看了,納迴手指,底下禦前衛便停了動作。
“楊大人三思,你若再說出什麽大逆不道的話,朕連德慧一並動了。”
楊廣仁臨危不懼,三兩下甩開被禁衛捆住的臂,沉聲叩道:
“陛下,是當策立國本,扶東宮。”
“侯著吧,我自己進去。”
下了朝,靳儀圖領了道密旨,帶人往內侍省行。
到了門外,隻揮手便把門口那些見了他就瑟瑟發抖的楞頭小宦官打發了,沉目時隱了光,下三白裏唯剩狠戾。
再徑直登上階,身後留下幾十名禦前衛鮮服如刀刻板立,佩刀以候,把路邊的小內侍們震懾得竊語都不敢。
“公公……禦前衛靳大人請見。”
下階的內侍偎在山水屏風外,低聲輕喚,過了陣子,才傳出來個啞噪的音道:“請人進來就是,外邊兒風寒,豈能讓貴客侯著。”
靳儀圖推門進去,望眼這間昏暗屋子,燭火燃旺,地龍燒得悶熱,混著熏香黏黏膩膩,閹人住的地方攏得他從頭到腳都不舒服。
“靳大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請寬恕。請問何事呀,親臨來我這糟爛地兒了。”
靳儀圖掃了眼這屋內玉石為飾,血珊瑚的隔斷,隨便一個擺件都是價值連城。
心裏冷嘲說何糟爛,怕是全國的寶物錢財,全被他私攏到這兒了。
思緒一斷,麵前轉出來錦衣華服,腰掛貂尾,滿臉難測淺笑的老太監。
他頭皮微地發麻,隨一陣簌簌後,移了目光,到燭影曲曲投映的屏風處。
隱約瞧得見有人往身上披著褂袍。
“陛下聽聞曹大人身體不適,叫下官來看望。”
靳儀圖說著話,目光不加掩飾著往後去:“如今親眼見了,似乎無礙,反是康健,那下官便依事實,迴去複命罷。”
曹亭廊嘶地一笑,伸一指刮下二人身邊佛龕上的灰:“靳大人話中有話。”
靳儀圖眉尾抬了一下,察覺不善,道:“下官對陛下一片丹心,事實報上,何來他話。”
“那老身豈不成了欺君之身。”曹亭廊不徐不疾,抿掉指上灰,隨靳儀圖的目光,向屏風處撩了眼皮,隱隱笑了:“我現在該是病重,起不得身。”
“起不得身。”靳儀圖一嗤:“怕是榻上有黏身的花泥,迷魂亂魄,困進蛛網裏去了。”
“靳大人當不該隻是為了探我這把老骨頭來的。”曹亭廊從佛龕上拔出支香,燃了二人身側紅燭。
忽起的火光躍躍,映得那冷目人眼中起了火,也映得背後屏風中影,更是個綽約標誌。
靳儀圖喉結一滾,不語,默默把扶著長劍的手向下移到短劍上。
“客氣什麽,”曹亭廊拍拍肩,對那人眉眼中不遮掩的嫌惡熟視無睹:“大人來查什麽,明說就是,但內屋還是罷了,內侍省都是些中人,誰不藏點趣兒。”
“……不為那個。”
靳儀圖胃中不適,不再向後看了,把腰間禦賜金牌拽下來,金光明晃晃道:
“聖上懷疑親側有人通敵,命下官徹查宮中內人,還請公公配合。”
“內侍的人,老身自己會查。”曹亭廊淡定從容:“老身侍三代聖上,忠心不二,日月可鑒,若是自己家門口出了叛徒,不勞靳大人操心,老身自會剖心獻上。”
“曹公公,這是要包庇到底。”靳儀圖不動。
曹亭廊勾唇一笑,兩人一言一語,全是禦前水火不容的兩大勢力,電光火石的碰撞:
“不抵靳大人莫須有的疑心卑鄙。”
“既然曹公公覺著不公平。”靳儀圖答:“禦前衛給您內侍省查,如何。”
“靳大人當老身糊塗。”曹亭廊訕笑,驀地從懷中掏出個銀晃晃的物兒,靳儀圖精神緊繃,見狀豁地拔出短劍紂絕陰,“當”一聲碰撞脆響,火光迸射。
屏風後綰著發的人手下一滯,但也很快重新動作起來。
老宦官略是一訝,嘴邊老練笑帶玩味,用手中小銀器推開短劍,拿到衣袖上仔細蹭了蹭,
才道:“我查禦前衛做什麽。不都是唿來喚去的犬,靳大人當自己是位正正堂堂的真武將了?談,也得拿出誠意,比方說,容老身查些您別的什麽手下。”
靳儀圖方瞧清楚,曹亭廊掏出來的不過是個彎銀角的藥壺。
曹亭廊知道那紂絕陰是拔劍斃命的毒刃,仔細擦了,倒出藥丸吞下,似是無問責之色。
好在靳儀圖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悶響性子,同一般無動於衷,毫不愧疚,隻收了劍,道:“那便沒了法子,在下隻當如實稟報陛下,內侍省,查不成。”
曹亭廊隱著深意:“大人或許可以換個身份查,老身定當奉陪到底。”
“上頭沒令,換不了,您也不是有資格碰得了影齋的。”
屏風後邊那影正套著靴,似乎腳下不穩,臉與櫃子咣當磕出個不小的聲響,估計挺疼,反正是捂著嘴坐迴去了。
靳儀圖向後飛地瞄了一眼,薄唇抿得更緊:
“不耽誤公公快活,禦前衛正好早些複命,收活兒了。”
曹亭廊未收語間軟刃,展臂送人,順帶寒暄道:“靳大人的紂絕陰,真是把好劍。噙毒五步,送命頃刻。”
“平平庸庸。”靳儀圖應承:“不及曹大人口舌之厲。”
曹亭廊聽得幾笑,隨他往外走了幾步,在側悠然做聲:“一把好劍,恰如三日前,城南難民露宿街,有無名氏夜持短劍斬幾十人,像極了姑獲出手時的風範,甚比姑獲更是兇狠,下刀卻明顯氣力不足,沒他那股子魄力。”
他眯了眼,靳儀圖真歸不動人,那雙眼裏量不出心思,隻得繼續道:“不過死的都是賤民,加之姑獲身死,無人追究罷了,想靳大人也行短劍
靳儀圖初聞此事,短暫愕然後,慍色道:“在下還沒閑到殺什麽難民的份兒上,且說姑獲早就死了,大抵是哪個瘋的想仿其手法,鬧些亂子出來。既然沒別的事兒了,先行告退。”
“老身抱恙,恕不遠送。”曹亭廊笑意不散,躬身相送。
靳儀圖朝外再邁了幾步,腳步越發的沉。
這屋裏直衝天靈蓋的熏香實在是頭暈,讓人腦漲,胸悶,心緒不寧,撞得五髒難捱。
他舔了舔舌,聽屋內鴉雀無聲。
半晌。
“三千裏路程,快馬也需六日,南疆一帶本是和平,邊疆無亂,養的也就不是什麽精兵,又是同時三州禍亂,怕是早就被破了城啊陛下!”
殿內大臣惶惶亂作一團,七言八語吵得像什麽馬蜂群。
“六日……假若三州叛軍是與外敵聯合,一並入京,要超十萬!路徑之上無處能抵,再算行軍緩慢,也難保半月有餘,攻來皇城!”
兵部侍郎楊廣仁伏地上諫,振振有詞。
老皇帝扶額擰眉,頭疼得厲害,吉桃立刻在一側遞上鼻煙壺。
“偏偏當下!”世帝震怒起身,鼻煙壺摔個粉碎。
“護國軍前腳剛去,不在朝中,尋得好一個機會啊,這消息一來一迴,時機準得好巧,朕以為這群邊境的孬種早都老實,……怎麽,是有人傳了信呐。”
“陛下,比起尋責問咎,不如先解決這迫在眉睫!”
宰輔立刻滾出列來,跪地高唿,殿下人亂成一灘。
兵部楊廣仁微微抬目,躋到宰輔背後,叩首道:“陛下,護國軍遠征,如今多半已經接近大漠羯胡,就算是現在潛人去傳命退兵,快馬加鞭是五日,大軍撤迴至少需大半月,眼下皇城,隻有禁衛軍守著,不成抵抗。”
世帝揉了額角,吉桃瞬間覺得不好,眼珠子沒主見地往四周瞥如此嚴肅的場合,沒了曹亭廊在這兒座鎮,心裏頭怎都沒底。
“南疆同和蠻結盟,聯通叛軍,並非一朝一夕促得成的。”世帝緊目,道:“怎就這麽蹊蹺的,讓他們在這護國軍出征之日湊得齊了?”
“陛下所言甚是。”宰輔朝背後以餘光掃了,除卻跪在他後頭的楊廣仁,其他大臣全都唯諾怕事,五體投地。
皇上嘴裏的話誰都聽得懂,這種通敵謀逆的大罪,粘上個邊角掉得都是全家的腦袋,眾人是連動一下都不敢。
“查是一定,斷要查他個水落石出。但說眼下,皇城無軍,三千近衛抵不住十萬大軍,還是要未雨綢繆,謀個出路。”宰輔道。
“遠水不解近渴。”世帝微歎一氣,將蒙霧的龍目眯開,側頭往宰輔後邊問去:
“京畿周州能動的兵,愛卿可知幾何。”
楊廣仁頭腦清晰,計算片刻,張口可道:“迴稟陛下,它州零散,自保不能。唯長陵有總鎮大將軍李肄,麾下精兵三萬。長陵地處嶺北要塞,背依群山,是個易守難攻的關卡,可當成皇城最後一道防線。”
“可那長陵若是破了,皇城便也要一道殉了去。”世帝抑了聲,眼神不善:
“當年朕將李肄那悍將遣去長陵,為的就是守這麽一道關,而今楊大人張口就要動這顆棋,難不成是知道那群南疆的畜生們真勢不可擋,準能衝破到皇城腳下了。”
楊廣仁一頓,跪著的手指縮了一下,磕頭高聲道:“微臣不敢!然邊境三州已破,叛軍入了中原,途徑所有大城小村,皆非常年精兵鎮守,唯有長陵……”
“征兵呢。”世帝咳嗽幾聲,一籌莫展:“一戶一男丁,戰亂之時,當行此令。”
“陛下,這……”
太仆寺卿項倫稍加猶豫,上柬道:“征兵雖未嚐不可,但民怨一說都為小,更是因年前賦役折銀的馬政新規,平安時不需供戰馬,良馬大多折了銀子,馬場隻留種馬,其餘租做良田,太仆寺當下……一時拿不出那麽多馬。”
“太仆寺這是告訴朕束手無策的意思嗎!”世帝勃然大怒,拍桌聲響了滿堂,滿朝文武驚慌跪地,高唿罪該萬死。
“朕是應該把你們一群吃裏扒外的全都拉出去斬了!若是要我查出來是誰通敵!”
底下立刻傳來陣陣“臣等不敢啊!”
宰輔道:“陛下,依楊大人意見,長陵死守一線生機,然長陵一朝破城,叛軍便是要長驅直入,屆時皇城將是生靈塗炭呐,無論如何
國脈要保。
“陛下!”楊廣仁搶了一步,硬是噎了宰輔話迴去,惹那白鬢老人眉頭一緊,躋身請柬道:“臣還有一法,若長陵兵敗,不妨一試!”
“什麽法子。”老皇帝憤然發問。
“如宰輔大人所言,皇城若破,城內十萬百姓便是要流離失所。然龍脈要保,屈居待護國軍歸來一雪前恥,可這樣一來,隻有陛下退了,民心不保。”
“楊廣仁!”宰輔遽然迴身,當頭大罵:“你這是要陛下棄下百姓,成千古罵名嗎!竟還厚顏無恥,說出民心不保四個大字!”
“國脈為重,難不成還要大昭在這兒與一城百姓同歸於盡了!”
世帝驀地睜眼,泄了滿腔的怒,重拍龍椅:“好啊,棄城而去,散失民心,這就是你說的法子,是朕的兵部侍郎,出得來的注意!”
眾官一陣,嗅出不詳。
“來人呐,將這個欲意折殺百姓,挑撥君心,大逆不道的罪人,拖出去杖斃!”
底下人一窒,皇上正式極怒之時,氣總該發泄到哪裏去,這楊廣仁非但不躲,怎還偏要像活膩了似的往上撞呢。
靳儀圖將手一抬,殿外三四禦前衛立刻動作,進殿要將人架出去。
楊廣仁當即爬跪在地,麵色不改,高聲道:“陛下且慢!臣的法子,是既可以保全龍脈,又能守這皇城民心!”
世帝一覷,靳儀圖在邊上看了,納迴手指,底下禦前衛便停了動作。
“楊大人三思,你若再說出什麽大逆不道的話,朕連德慧一並動了。”
楊廣仁臨危不懼,三兩下甩開被禁衛捆住的臂,沉聲叩道:
“陛下,是當策立國本,扶東宮。”
“侯著吧,我自己進去。”
下了朝,靳儀圖領了道密旨,帶人往內侍省行。
到了門外,隻揮手便把門口那些見了他就瑟瑟發抖的楞頭小宦官打發了,沉目時隱了光,下三白裏唯剩狠戾。
再徑直登上階,身後留下幾十名禦前衛鮮服如刀刻板立,佩刀以候,把路邊的小內侍們震懾得竊語都不敢。
“公公……禦前衛靳大人請見。”
下階的內侍偎在山水屏風外,低聲輕喚,過了陣子,才傳出來個啞噪的音道:“請人進來就是,外邊兒風寒,豈能讓貴客侯著。”
靳儀圖推門進去,望眼這間昏暗屋子,燭火燃旺,地龍燒得悶熱,混著熏香黏黏膩膩,閹人住的地方攏得他從頭到腳都不舒服。
“靳大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請寬恕。請問何事呀,親臨來我這糟爛地兒了。”
靳儀圖掃了眼這屋內玉石為飾,血珊瑚的隔斷,隨便一個擺件都是價值連城。
心裏冷嘲說何糟爛,怕是全國的寶物錢財,全被他私攏到這兒了。
思緒一斷,麵前轉出來錦衣華服,腰掛貂尾,滿臉難測淺笑的老太監。
他頭皮微地發麻,隨一陣簌簌後,移了目光,到燭影曲曲投映的屏風處。
隱約瞧得見有人往身上披著褂袍。
“陛下聽聞曹大人身體不適,叫下官來看望。”
靳儀圖說著話,目光不加掩飾著往後去:“如今親眼見了,似乎無礙,反是康健,那下官便依事實,迴去複命罷。”
曹亭廊嘶地一笑,伸一指刮下二人身邊佛龕上的灰:“靳大人話中有話。”
靳儀圖眉尾抬了一下,察覺不善,道:“下官對陛下一片丹心,事實報上,何來他話。”
“那老身豈不成了欺君之身。”曹亭廊不徐不疾,抿掉指上灰,隨靳儀圖的目光,向屏風處撩了眼皮,隱隱笑了:“我現在該是病重,起不得身。”
“起不得身。”靳儀圖一嗤:“怕是榻上有黏身的花泥,迷魂亂魄,困進蛛網裏去了。”
“靳大人當不該隻是為了探我這把老骨頭來的。”曹亭廊從佛龕上拔出支香,燃了二人身側紅燭。
忽起的火光躍躍,映得那冷目人眼中起了火,也映得背後屏風中影,更是個綽約標誌。
靳儀圖喉結一滾,不語,默默把扶著長劍的手向下移到短劍上。
“客氣什麽,”曹亭廊拍拍肩,對那人眉眼中不遮掩的嫌惡熟視無睹:“大人來查什麽,明說就是,但內屋還是罷了,內侍省都是些中人,誰不藏點趣兒。”
“……不為那個。”
靳儀圖胃中不適,不再向後看了,把腰間禦賜金牌拽下來,金光明晃晃道:
“聖上懷疑親側有人通敵,命下官徹查宮中內人,還請公公配合。”
“內侍的人,老身自己會查。”曹亭廊淡定從容:“老身侍三代聖上,忠心不二,日月可鑒,若是自己家門口出了叛徒,不勞靳大人操心,老身自會剖心獻上。”
“曹公公,這是要包庇到底。”靳儀圖不動。
曹亭廊勾唇一笑,兩人一言一語,全是禦前水火不容的兩大勢力,電光火石的碰撞:
“不抵靳大人莫須有的疑心卑鄙。”
“既然曹公公覺著不公平。”靳儀圖答:“禦前衛給您內侍省查,如何。”
“靳大人當老身糊塗。”曹亭廊訕笑,驀地從懷中掏出個銀晃晃的物兒,靳儀圖精神緊繃,見狀豁地拔出短劍紂絕陰,“當”一聲碰撞脆響,火光迸射。
屏風後綰著發的人手下一滯,但也很快重新動作起來。
老宦官略是一訝,嘴邊老練笑帶玩味,用手中小銀器推開短劍,拿到衣袖上仔細蹭了蹭,
才道:“我查禦前衛做什麽。不都是唿來喚去的犬,靳大人當自己是位正正堂堂的真武將了?談,也得拿出誠意,比方說,容老身查些您別的什麽手下。”
靳儀圖方瞧清楚,曹亭廊掏出來的不過是個彎銀角的藥壺。
曹亭廊知道那紂絕陰是拔劍斃命的毒刃,仔細擦了,倒出藥丸吞下,似是無問責之色。
好在靳儀圖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悶響性子,同一般無動於衷,毫不愧疚,隻收了劍,道:“那便沒了法子,在下隻當如實稟報陛下,內侍省,查不成。”
曹亭廊隱著深意:“大人或許可以換個身份查,老身定當奉陪到底。”
“上頭沒令,換不了,您也不是有資格碰得了影齋的。”
屏風後邊那影正套著靴,似乎腳下不穩,臉與櫃子咣當磕出個不小的聲響,估計挺疼,反正是捂著嘴坐迴去了。
靳儀圖向後飛地瞄了一眼,薄唇抿得更緊:
“不耽誤公公快活,禦前衛正好早些複命,收活兒了。”
曹亭廊未收語間軟刃,展臂送人,順帶寒暄道:“靳大人的紂絕陰,真是把好劍。噙毒五步,送命頃刻。”
“平平庸庸。”靳儀圖應承:“不及曹大人口舌之厲。”
曹亭廊聽得幾笑,隨他往外走了幾步,在側悠然做聲:“一把好劍,恰如三日前,城南難民露宿街,有無名氏夜持短劍斬幾十人,像極了姑獲出手時的風範,甚比姑獲更是兇狠,下刀卻明顯氣力不足,沒他那股子魄力。”
他眯了眼,靳儀圖真歸不動人,那雙眼裏量不出心思,隻得繼續道:“不過死的都是賤民,加之姑獲身死,無人追究罷了,想靳大人也行短劍
靳儀圖初聞此事,短暫愕然後,慍色道:“在下還沒閑到殺什麽難民的份兒上,且說姑獲早就死了,大抵是哪個瘋的想仿其手法,鬧些亂子出來。既然沒別的事兒了,先行告退。”
“老身抱恙,恕不遠送。”曹亭廊笑意不散,躬身相送。
靳儀圖朝外再邁了幾步,腳步越發的沉。
這屋裏直衝天靈蓋的熏香實在是頭暈,讓人腦漲,胸悶,心緒不寧,撞得五髒難捱。
他舔了舔舌,聽屋內鴉雀無聲。
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