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削藩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稱造反大帝 作者:四夕火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棣在前走著,忽地問了這一聲,先讓朱瞻壑啊了一下。
後他立馬反應了過來,迴答道“孫兒知道皇爺爺,也有難處,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皇爺爺也不好對代王動手,若是動手,恐怕宗室難平”
畢竟當初朱棣自己定下了一個不尊法度得藩王處置政策,初犯從容之,再犯赦之,三犯不改,則告太廟廢之,而代王這一迴沒證據,就沒法算。
“就這嗎?”朱棣忽問道。
朱瞻壑稍微思考了下,繼續道“還有如果沒證據情況下,廢了代王或殺了代王恐影響皇爺爺的削藩大計”
“皇爺爺登基後,先是恢複被建文削去的藩王,並且再多加賞賜宗室,一是為了拉攏宗室,二是為了麻痹宗室,因為靖難打了四年,對中原地區破壞較大,所以在國力沒徹底恢複前,得穩住藩王,以防造反”
“這個時間段皇爺爺削藩隻有盯著藩王犯錯,名正言順得削弱,如代王當初犯錯,皇爺爺借此削去護衛,軟禁在應天府,若現在再應天府沒證據情況下直接廢了弄死了代王,恐讓應天府藩王人心惶惶,影響皇爺爺大計”
“孫兒大膽猜測,皇爺爺接下來幾年甚至十幾年,慢慢瓦解諸王手中兵權,同時頒布各種限製藩王權力得政策,而來穩固朝廷”
朱瞻壑這話才說完,讓後麵走著的太監公公小鼻涕差點一個踉蹌,這是能聽的皇家秘聞?
朱棣稍微差異的看了朱瞻壑一眼,“你小子知道得太多了”
徐妙雲拍了他一下,“還說你得大計,沒人能看出來,這不就讓人看出來了”
朱棣臉上微微閃過一抹尷尬,強硬的說道“就算有人能看出來,也不敢說,這小兔崽子還是太年輕了”
不過這裏沒外人朱棣也並不忌諱,於是在問道“那對於削藩,你小子怎麽看,覺得要如何削弱”
“孫兒對削藩得看法是,根據曆史上來看,漢朝七國之亂,晉朝得八王之亂都證明了藩王不能擁有太多兵權,削藩是勢在必行,孫兒認為要削”
朱棣點點頭,再徐徐問道“那你覺得,這藩王要如何削呢?”
“孫兒大膽猜測皇爺爺是準備采用,高巍的計策采取懷柔手段來削藩,將擁有兵權的邊境藩王封地改封到內地來,從而在慢慢限製藩王的權力,弱化藩王”
“嗯”朱棣點點頭,沒錯他確實是這麽想得。
“不過孫兒也到有一個大膽得想法,當然這個想法至於利弊關係沒實踐也不清楚情況”
“哦,你說說”朱棣說道,這一走,慢慢就迴到了後宮,坐在院子中,徐妙雲去拿了一件袍子給朱棣披上。
然後再遞給了朱瞻壑一件錦袍“夜晚涼,披上別涼著了”
“謝謝皇奶奶”朱瞻壑接過錦袍,隨後又和朱棣談論起來。
“孫兒所說之法是,藩王封地對調,每四年對調藩王封地,同時對調得還有手中兵權護衛”
“每一個藩王在一個封地待久了,底蘊、人脈、威望、都在該封地,可若是每四年對調,能使藩王一時間建立不起來深厚的底蘊,若想作亂,更是難上加難”
朱瞻壑說了這個辦法,讓朱棣也稍微明白了他的想法,確實這麽做,好似不無不可啊,甚至這麽做,在藩王手中稍微留下一些兵權,繼續守邊也不無道理,似乎翻不起大浪。
畢竟手下都一下換了,親信的將軍士兵都沒了,什麽底蘊一下煙消雲散,想要起兵得困難可謂之多,甚至不敢起兵。
“這是一個好法子,雖然這麽做估計,其中也有問題,但是相比藩王長久在一地,擁兵自重得問題,這不算大問題”
朱棣喃喃,顯然是對他這個方法有著一定肯定,同時也是思考其中得弊端,最後他靈光一閃。
“若這個方法,用在各地將軍身上好似也不錯”朱棣一下想到,以此也能製衡將軍,侯爺,國公擁兵自重。
當然這個朱棣也明白其中有著弊端,這法子在和平時期采用沒問題,如果是戰時,一下對調了,不了解對手,不清楚手下,就是個大麻煩,所以要加上一些限製。
朱棣提出這個後,朱瞻壑是沒想到,朱棣一下想到了此處“將軍對調,其實對於軍隊,孫兒想法是各地駐防軍隊,孫兒覺得可采取,換防模式”
“換防?”
“嗯,軍隊防區對換,能提高軍隊麵對敵人的次數,從而提升軍隊戰鬥力,也能一定程度上打擊內部的腐敗等等問題”
朱瞻壑說的這個政策其實在朱棣遷都北京後,就讓內地軍隊輪流戍邊和換防差不多,可問題是路途遙遠,條件簡陋,隨軍官吏將領不滿勞累奔波而對士兵們任意責罰,所以時間一長逃兵越來越多。
導致兵員大減,時間一長加上每次輪流戍邊,都是軍費在燃燒,所以被叫停了。
在明朝中後期,在有人提出來過,這個時候明朝軍隊內部貪腐嚴重,戰鬥力下降。
有官員上書皇帝,讓軍隊換防來增加軍隊麵對敵人的次數,而提升戰鬥力,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失敗了。
“軍隊對調防區,將內地軍隊換至邊防,能避免內地軍隊長時間在內地,無戰事,導致軍隊鬆懈,沒有戰鬥力”
朱瞻壑說得這個問題也是大明中後期得問題,內無太多戰事,導致軍中貪腐嚴重得同時戰鬥力下降。
朱棣琢磨思考著,這也貌似可取,可也存在著大問題一是軍隊牽動,長途跋涉,大規模換防,那就是軍費在燃燒。
但是他並沒一下肯定,這不是兒戲。
“其實孫兒知道這個法子裏麵存在很多問題,最大問題是路途,之後再就是經費問題,但是這些都能解決”
“是不錯,但是不急,這些就等老頭子平了蒙元之後,再來參考,今晚我們這話題說遠了,其實不廢你十三叔公,還有就是因為,因罪廢了你十三叔公,你二姑奶奶也得跟著被廢,這又是你皇奶奶不願意看見得”
朱棣將話題扯了迴來,再談到代王事情。
“皇爺爺,如果讓二姑奶奶和代王和離,不知皇爺爺能辦到嗎?”
明朝雖然因為程朱理學原因,有著限製,但是限製不大,大明律依舊有著和離政策,隻不過和離後容易被人說道德閑話罷了。
朱棣聞聲後蹙眉道“代王和你二姑奶奶婚約是,你太爺爺一手操辦,若要和離恐怕有點難度,再說你二姑奶奶一但合離,其子得地位便會隨之動搖,估計你二姑奶奶也不願”
“唉,皇爺爺為何不找機會,直接將代王王位傳給代世子呢?代世子為人仁厚,明事理,而代王叔公,皇爺爺應該知曉他殘暴不仁,若有朝一日,因為種種原因,讓他迴去了大同,豈不在禍亂當地百姓,這有損我皇家顏麵,玷汙皇家聲望”
“而且,皇爺爺這般,又能變相削藩”
“強行傳位?削藩”朱棣思考了下,這主意好似可行。
朱瞻壑見到朱棣思考他就明白,朱棣同意了,其實這般傳位沒什麽不可,他記得曆史上後麵朱棣幹過,為了削藩。
在王爺犯罪後,以恩賜得形式,將王爺得王位,傳給世子,次子,等等,因為親王活著時傳位,就得降一個等級繼承。
而明朝王爺有著五個等級,分別是親王,郡王,輔王,國公,和郡公這五個等級。
而降一個等級,所用的待遇護衛什麽都會跟著降低,再加上其他兒子一分,所擁有的財富什麽全被化小了。
和漢朝推恩令差不多。
後他立馬反應了過來,迴答道“孫兒知道皇爺爺,也有難處,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皇爺爺也不好對代王動手,若是動手,恐怕宗室難平”
畢竟當初朱棣自己定下了一個不尊法度得藩王處置政策,初犯從容之,再犯赦之,三犯不改,則告太廟廢之,而代王這一迴沒證據,就沒法算。
“就這嗎?”朱棣忽問道。
朱瞻壑稍微思考了下,繼續道“還有如果沒證據情況下,廢了代王或殺了代王恐影響皇爺爺的削藩大計”
“皇爺爺登基後,先是恢複被建文削去的藩王,並且再多加賞賜宗室,一是為了拉攏宗室,二是為了麻痹宗室,因為靖難打了四年,對中原地區破壞較大,所以在國力沒徹底恢複前,得穩住藩王,以防造反”
“這個時間段皇爺爺削藩隻有盯著藩王犯錯,名正言順得削弱,如代王當初犯錯,皇爺爺借此削去護衛,軟禁在應天府,若現在再應天府沒證據情況下直接廢了弄死了代王,恐讓應天府藩王人心惶惶,影響皇爺爺大計”
“孫兒大膽猜測,皇爺爺接下來幾年甚至十幾年,慢慢瓦解諸王手中兵權,同時頒布各種限製藩王權力得政策,而來穩固朝廷”
朱瞻壑這話才說完,讓後麵走著的太監公公小鼻涕差點一個踉蹌,這是能聽的皇家秘聞?
朱棣稍微差異的看了朱瞻壑一眼,“你小子知道得太多了”
徐妙雲拍了他一下,“還說你得大計,沒人能看出來,這不就讓人看出來了”
朱棣臉上微微閃過一抹尷尬,強硬的說道“就算有人能看出來,也不敢說,這小兔崽子還是太年輕了”
不過這裏沒外人朱棣也並不忌諱,於是在問道“那對於削藩,你小子怎麽看,覺得要如何削弱”
“孫兒對削藩得看法是,根據曆史上來看,漢朝七國之亂,晉朝得八王之亂都證明了藩王不能擁有太多兵權,削藩是勢在必行,孫兒認為要削”
朱棣點點頭,再徐徐問道“那你覺得,這藩王要如何削呢?”
“孫兒大膽猜測皇爺爺是準備采用,高巍的計策采取懷柔手段來削藩,將擁有兵權的邊境藩王封地改封到內地來,從而在慢慢限製藩王的權力,弱化藩王”
“嗯”朱棣點點頭,沒錯他確實是這麽想得。
“不過孫兒也到有一個大膽得想法,當然這個想法至於利弊關係沒實踐也不清楚情況”
“哦,你說說”朱棣說道,這一走,慢慢就迴到了後宮,坐在院子中,徐妙雲去拿了一件袍子給朱棣披上。
然後再遞給了朱瞻壑一件錦袍“夜晚涼,披上別涼著了”
“謝謝皇奶奶”朱瞻壑接過錦袍,隨後又和朱棣談論起來。
“孫兒所說之法是,藩王封地對調,每四年對調藩王封地,同時對調得還有手中兵權護衛”
“每一個藩王在一個封地待久了,底蘊、人脈、威望、都在該封地,可若是每四年對調,能使藩王一時間建立不起來深厚的底蘊,若想作亂,更是難上加難”
朱瞻壑說了這個辦法,讓朱棣也稍微明白了他的想法,確實這麽做,好似不無不可啊,甚至這麽做,在藩王手中稍微留下一些兵權,繼續守邊也不無道理,似乎翻不起大浪。
畢竟手下都一下換了,親信的將軍士兵都沒了,什麽底蘊一下煙消雲散,想要起兵得困難可謂之多,甚至不敢起兵。
“這是一個好法子,雖然這麽做估計,其中也有問題,但是相比藩王長久在一地,擁兵自重得問題,這不算大問題”
朱棣喃喃,顯然是對他這個方法有著一定肯定,同時也是思考其中得弊端,最後他靈光一閃。
“若這個方法,用在各地將軍身上好似也不錯”朱棣一下想到,以此也能製衡將軍,侯爺,國公擁兵自重。
當然這個朱棣也明白其中有著弊端,這法子在和平時期采用沒問題,如果是戰時,一下對調了,不了解對手,不清楚手下,就是個大麻煩,所以要加上一些限製。
朱棣提出這個後,朱瞻壑是沒想到,朱棣一下想到了此處“將軍對調,其實對於軍隊,孫兒想法是各地駐防軍隊,孫兒覺得可采取,換防模式”
“換防?”
“嗯,軍隊防區對換,能提高軍隊麵對敵人的次數,從而提升軍隊戰鬥力,也能一定程度上打擊內部的腐敗等等問題”
朱瞻壑說的這個政策其實在朱棣遷都北京後,就讓內地軍隊輪流戍邊和換防差不多,可問題是路途遙遠,條件簡陋,隨軍官吏將領不滿勞累奔波而對士兵們任意責罰,所以時間一長逃兵越來越多。
導致兵員大減,時間一長加上每次輪流戍邊,都是軍費在燃燒,所以被叫停了。
在明朝中後期,在有人提出來過,這個時候明朝軍隊內部貪腐嚴重,戰鬥力下降。
有官員上書皇帝,讓軍隊換防來增加軍隊麵對敵人的次數,而提升戰鬥力,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失敗了。
“軍隊對調防區,將內地軍隊換至邊防,能避免內地軍隊長時間在內地,無戰事,導致軍隊鬆懈,沒有戰鬥力”
朱瞻壑說得這個問題也是大明中後期得問題,內無太多戰事,導致軍中貪腐嚴重得同時戰鬥力下降。
朱棣琢磨思考著,這也貌似可取,可也存在著大問題一是軍隊牽動,長途跋涉,大規模換防,那就是軍費在燃燒。
但是他並沒一下肯定,這不是兒戲。
“其實孫兒知道這個法子裏麵存在很多問題,最大問題是路途,之後再就是經費問題,但是這些都能解決”
“是不錯,但是不急,這些就等老頭子平了蒙元之後,再來參考,今晚我們這話題說遠了,其實不廢你十三叔公,還有就是因為,因罪廢了你十三叔公,你二姑奶奶也得跟著被廢,這又是你皇奶奶不願意看見得”
朱棣將話題扯了迴來,再談到代王事情。
“皇爺爺,如果讓二姑奶奶和代王和離,不知皇爺爺能辦到嗎?”
明朝雖然因為程朱理學原因,有著限製,但是限製不大,大明律依舊有著和離政策,隻不過和離後容易被人說道德閑話罷了。
朱棣聞聲後蹙眉道“代王和你二姑奶奶婚約是,你太爺爺一手操辦,若要和離恐怕有點難度,再說你二姑奶奶一但合離,其子得地位便會隨之動搖,估計你二姑奶奶也不願”
“唉,皇爺爺為何不找機會,直接將代王王位傳給代世子呢?代世子為人仁厚,明事理,而代王叔公,皇爺爺應該知曉他殘暴不仁,若有朝一日,因為種種原因,讓他迴去了大同,豈不在禍亂當地百姓,這有損我皇家顏麵,玷汙皇家聲望”
“而且,皇爺爺這般,又能變相削藩”
“強行傳位?削藩”朱棣思考了下,這主意好似可行。
朱瞻壑見到朱棣思考他就明白,朱棣同意了,其實這般傳位沒什麽不可,他記得曆史上後麵朱棣幹過,為了削藩。
在王爺犯罪後,以恩賜得形式,將王爺得王位,傳給世子,次子,等等,因為親王活著時傳位,就得降一個等級繼承。
而明朝王爺有著五個等級,分別是親王,郡王,輔王,國公,和郡公這五個等級。
而降一個等級,所用的待遇護衛什麽都會跟著降低,再加上其他兒子一分,所擁有的財富什麽全被化小了。
和漢朝推恩令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