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理學弊端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稱造反大帝 作者:四夕火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承認你說得很有道理,八股取士長期下去,恐怕是隻會選取一些,隻懂聖人之學,不懂處理實際事務得空殼子,這個是一個問題,但是我們主要問題是在理學上,你還有什麽看法就說吧”
朱棣也算是讚同了朱瞻壑所說得八股取士壞處,可是他要和朱瞻壑徹底談論得是理學。
“理學啊,第一它禁錮了大明得思想,將大明思維固定了下來這是一大危害,而且是最大得危害,”
“再就是,程朱理學得知行合一觀點,認為知行合一,知在前,行在後,若長此以往我怕有人隻知道知,而不知道行,那時就算知道得聖人學說多如牛毛,也依舊在知得道路上走遠了,從沒考慮實踐,隻會讓大明停滯不前”
沒錯在王陽明心學提出來前,已經有知行合一得觀點了,但是舊觀點是認為知在前,行在後,而陽明心學講究知行合一,是認為認知和行動是統一的,在知中行,行中知。
可惜得是,王陽明心學提出來得時候,被指責為異端偽學,因為陽明心學和程朱理學之爭,不是單純學術爭奪,而是利益之間爭奪,所以陽明心學在王陽明活著得時候一直被指著為異端偽學,真正發揚光大還是在他死後,慢慢在明後期才成為了主流之一。
“程朱理學,可能是有你說得僵化思想,可能是會造就一批人隻會捧著聖人學說事的人,可這沒什麽不可得,你要知道作為帝王,最主要得是自己地位權力不被動搖即可”
“它隻是用來統治天下得工具,而這個工具好用,能確保皇權的合法性,還能維護政權的穩定就行”
朱棣想的不多,理學在他眼中是用來統治天下思想工具,利於他統治即可。
“皇爺爺,這個我不反駁,確實是這樣,但是皇爺爺你想過沒,這就是一把雙刃劍,你和太爺爺這樣的雄主能握住這把劍,還是原來那句老話,你能確保後世君王一直能握住這劍嗎?”
“理學思想一直傳下去,耳濡目染下,隻要有一任君王昏庸,隻要有一任君王軟弱,偷懶懈怠,這時大臣就會自然的進行攬權,而一旦攬權成功,大權旁落,那這把劍就不是馭下了,而是下麵的人用來禁錮皇上的劍”
“那時,下麵的大臣能用理學來限製帝皇,來牽著皇權走,也不是沒可能”
“若是再出現一個皇帝,有些頭腦,想要對付這些大臣,但若沒有絕對的權力,大臣看見皇帝越來越不好控製,是不是,敢直接換皇帝呢?”
朱瞻壑說的也正是明朝後麵一些狀況,皇帝每天被翰林院教導天理,要做仁義之君,要符合程朱理學得思想,但是輪到自己卻又不執行。
典型的雙標行為。
甚至曆史後麵出現了宦官集團,而宦官集團就是皇帝推出來的代表,目的就是為了對付文官集團,以至於後麵有傳聞,朱厚照得死就是文官集團的陰謀。
因為朱厚照這人,雖然放蕩不羈,但是卻也機智聰明,同時也喜歡我行我素,直到想要親自掌握兵權,操練禁軍的時,讓文官覺得無法掌握這位皇帝,製造意外溺水導致朱厚照重病,甚至朱厚照想要換禦醫給自己治病都被駁迴了,直接換了皇帝。
甚至傳聞天啟皇帝,也是因為重用魏忠賢,對抗文官集團,從而導致,文官集團直接用陰謀換了皇帝。
朱棣聞聲後,麵色很不好看,他甚至不敢想象,因為真就像朱瞻壑所說,他控製不了後世得走向,也控製不了會不會出現昏君。
“再就是程朱理學重文輕武,認為文治是治國之本,武治則是末流,這點皇爺爺覺得妥嗎?”
“大明得江山,是靠武力打下來得,也是靠武力守著,看看宋朝軍事上逐漸衰落,最後麵對金元等外族入侵,無法有效抵抗,這就是輕武代價”
“天下雖然不能靠武治理,但是絕對不能輕武,反而要鼓勵武器和軍隊發展,要時時刻刻加強軍隊訓練,唯有如此外敵入侵時,才有抵抗之力”
現在明朝初期重武輕文,但是到了中期重文輕武,武將日漸衰落,喪失了軍隊得控製權,朝廷開始用文臣來代替武將接管軍隊。
朱棣對這也感到同意,畢竟他是馬上皇帝,知道軍隊是重中之重。
朱瞻壑則繼續說道自己的看法。
“皇爺爺,還有,其實前麵我說得禁錮思想為最嚴重得,僵化思維也嚴重,是因為大明要想傳承久遠,就得讓大明思想活躍起來,要接受新的事物,當然不能說什麽都接受,要接受對大明有利的事務”
“新事物?”朱棣喃喃道。
“嗯,皇爺爺不會以為,以理學禁錮住大明人的思想,僵化學子天下人,然後灌輸理學,有利於朱家王朝統治就好了?”
朱棣聞聲想了很久,慢慢迴答道。
“若隻要不出現太過昏庸君主,這樣一直下去,沒有內憂,朕在平了蒙元,沒了外患,大明為何不能一直是我朱家得”
“皇爺爺可想過在遠得外敵,西洋諸國,我們現在外患是蒙元,但是未來了,幾百年以後呢?若大明一直禁錮思想,導致新事物出現不了,若西洋諸國,或者遠在海得另一片我們不知道得地方,出現了更厲害得火器,更厲害得戰船”
“你猜,他們會不會來攻打,比他們落後得國家”
“會”朱棣毫不猶豫的說道,他也不是傻子,畢竟人得貪欲是無限的,若一個國度比你厲害,為了資源,為了土地,絕對會發動戰爭。
朱瞻壑這所說便是清朝時候得狀況了,清承明製,可說理學發揮得頂峰在清朝。
清軍入關後,熊賜履提出了理學才是最好得學說,是皇帝統治百姓的工具,理學才能穩固好皇權。
當時康熙皇帝也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繼續使用理學學說來選拔人才,作為考試得內容。
將凡是利於自己長久統治得推崇下去,不利於得全部刪減,當然這是每一個帝王都會做得事。
而當時理學是已經徹底被扭曲成為了,抑製民眾思考得工具,讓皇權達到了頂峰。
然而帶來得後果就是,將民眾奴役太過嚴重,失去了血性,思想得禁錮,沒有任何創新,科學無法發展,在加上閉關鎖國,從而導致世界在發展,清朝依舊還保持原樣。
“所以皇爺爺程朱理學,長期是不可取得,大明要發展,大明要繁榮,就不能長期以程朱理學治國,得需要變化革新”
這一套套見解下來,不論是理學,還是八股文,朱瞻壑都說了關於這些得弊端,而這些弊端也無一例外,都證明了,靠理學是不可能讓朱家一直能穩坐江山。
朱棣也知道,或許說他也清醒,世上不可能有永久得朝代,不論如何布局,終究會滅亡。
“你小兔崽子,這一番話,也就老頭子脾氣好,加上你是我孫子,不然換作他人,我非砍了他不可”
畢竟這朱瞻壑一番理論,直接推了他爹得幻想,也推了他得幻想,他們一直想象著,自己江山能傳萬世,用著各種辦法努力。
結果有人直接告訴你,不可能,還將不可能得原因給你說出來了,若真是外人,他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急眼,可能會,也可能不會。
“既然你說這麽多弊端,那你又有何高見呢?”
朱棣選著了一個舒服得坐姿,然後來問道他。
朱棣仔細聽著,朱瞻壑就一直講著自己得想法。
朱棣也算是讚同了朱瞻壑所說得八股取士壞處,可是他要和朱瞻壑徹底談論得是理學。
“理學啊,第一它禁錮了大明得思想,將大明思維固定了下來這是一大危害,而且是最大得危害,”
“再就是,程朱理學得知行合一觀點,認為知行合一,知在前,行在後,若長此以往我怕有人隻知道知,而不知道行,那時就算知道得聖人學說多如牛毛,也依舊在知得道路上走遠了,從沒考慮實踐,隻會讓大明停滯不前”
沒錯在王陽明心學提出來前,已經有知行合一得觀點了,但是舊觀點是認為知在前,行在後,而陽明心學講究知行合一,是認為認知和行動是統一的,在知中行,行中知。
可惜得是,王陽明心學提出來得時候,被指責為異端偽學,因為陽明心學和程朱理學之爭,不是單純學術爭奪,而是利益之間爭奪,所以陽明心學在王陽明活著得時候一直被指著為異端偽學,真正發揚光大還是在他死後,慢慢在明後期才成為了主流之一。
“程朱理學,可能是有你說得僵化思想,可能是會造就一批人隻會捧著聖人學說事的人,可這沒什麽不可得,你要知道作為帝王,最主要得是自己地位權力不被動搖即可”
“它隻是用來統治天下得工具,而這個工具好用,能確保皇權的合法性,還能維護政權的穩定就行”
朱棣想的不多,理學在他眼中是用來統治天下思想工具,利於他統治即可。
“皇爺爺,這個我不反駁,確實是這樣,但是皇爺爺你想過沒,這就是一把雙刃劍,你和太爺爺這樣的雄主能握住這把劍,還是原來那句老話,你能確保後世君王一直能握住這劍嗎?”
“理學思想一直傳下去,耳濡目染下,隻要有一任君王昏庸,隻要有一任君王軟弱,偷懶懈怠,這時大臣就會自然的進行攬權,而一旦攬權成功,大權旁落,那這把劍就不是馭下了,而是下麵的人用來禁錮皇上的劍”
“那時,下麵的大臣能用理學來限製帝皇,來牽著皇權走,也不是沒可能”
“若是再出現一個皇帝,有些頭腦,想要對付這些大臣,但若沒有絕對的權力,大臣看見皇帝越來越不好控製,是不是,敢直接換皇帝呢?”
朱瞻壑說的也正是明朝後麵一些狀況,皇帝每天被翰林院教導天理,要做仁義之君,要符合程朱理學得思想,但是輪到自己卻又不執行。
典型的雙標行為。
甚至曆史後麵出現了宦官集團,而宦官集團就是皇帝推出來的代表,目的就是為了對付文官集團,以至於後麵有傳聞,朱厚照得死就是文官集團的陰謀。
因為朱厚照這人,雖然放蕩不羈,但是卻也機智聰明,同時也喜歡我行我素,直到想要親自掌握兵權,操練禁軍的時,讓文官覺得無法掌握這位皇帝,製造意外溺水導致朱厚照重病,甚至朱厚照想要換禦醫給自己治病都被駁迴了,直接換了皇帝。
甚至傳聞天啟皇帝,也是因為重用魏忠賢,對抗文官集團,從而導致,文官集團直接用陰謀換了皇帝。
朱棣聞聲後,麵色很不好看,他甚至不敢想象,因為真就像朱瞻壑所說,他控製不了後世得走向,也控製不了會不會出現昏君。
“再就是程朱理學重文輕武,認為文治是治國之本,武治則是末流,這點皇爺爺覺得妥嗎?”
“大明得江山,是靠武力打下來得,也是靠武力守著,看看宋朝軍事上逐漸衰落,最後麵對金元等外族入侵,無法有效抵抗,這就是輕武代價”
“天下雖然不能靠武治理,但是絕對不能輕武,反而要鼓勵武器和軍隊發展,要時時刻刻加強軍隊訓練,唯有如此外敵入侵時,才有抵抗之力”
現在明朝初期重武輕文,但是到了中期重文輕武,武將日漸衰落,喪失了軍隊得控製權,朝廷開始用文臣來代替武將接管軍隊。
朱棣對這也感到同意,畢竟他是馬上皇帝,知道軍隊是重中之重。
朱瞻壑則繼續說道自己的看法。
“皇爺爺,還有,其實前麵我說得禁錮思想為最嚴重得,僵化思維也嚴重,是因為大明要想傳承久遠,就得讓大明思想活躍起來,要接受新的事物,當然不能說什麽都接受,要接受對大明有利的事務”
“新事物?”朱棣喃喃道。
“嗯,皇爺爺不會以為,以理學禁錮住大明人的思想,僵化學子天下人,然後灌輸理學,有利於朱家王朝統治就好了?”
朱棣聞聲想了很久,慢慢迴答道。
“若隻要不出現太過昏庸君主,這樣一直下去,沒有內憂,朕在平了蒙元,沒了外患,大明為何不能一直是我朱家得”
“皇爺爺可想過在遠得外敵,西洋諸國,我們現在外患是蒙元,但是未來了,幾百年以後呢?若大明一直禁錮思想,導致新事物出現不了,若西洋諸國,或者遠在海得另一片我們不知道得地方,出現了更厲害得火器,更厲害得戰船”
“你猜,他們會不會來攻打,比他們落後得國家”
“會”朱棣毫不猶豫的說道,他也不是傻子,畢竟人得貪欲是無限的,若一個國度比你厲害,為了資源,為了土地,絕對會發動戰爭。
朱瞻壑這所說便是清朝時候得狀況了,清承明製,可說理學發揮得頂峰在清朝。
清軍入關後,熊賜履提出了理學才是最好得學說,是皇帝統治百姓的工具,理學才能穩固好皇權。
當時康熙皇帝也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繼續使用理學學說來選拔人才,作為考試得內容。
將凡是利於自己長久統治得推崇下去,不利於得全部刪減,當然這是每一個帝王都會做得事。
而當時理學是已經徹底被扭曲成為了,抑製民眾思考得工具,讓皇權達到了頂峰。
然而帶來得後果就是,將民眾奴役太過嚴重,失去了血性,思想得禁錮,沒有任何創新,科學無法發展,在加上閉關鎖國,從而導致世界在發展,清朝依舊還保持原樣。
“所以皇爺爺程朱理學,長期是不可取得,大明要發展,大明要繁榮,就不能長期以程朱理學治國,得需要變化革新”
這一套套見解下來,不論是理學,還是八股文,朱瞻壑都說了關於這些得弊端,而這些弊端也無一例外,都證明了,靠理學是不可能讓朱家一直能穩坐江山。
朱棣也知道,或許說他也清醒,世上不可能有永久得朝代,不論如何布局,終究會滅亡。
“你小兔崽子,這一番話,也就老頭子脾氣好,加上你是我孫子,不然換作他人,我非砍了他不可”
畢竟這朱瞻壑一番理論,直接推了他爹得幻想,也推了他得幻想,他們一直想象著,自己江山能傳萬世,用著各種辦法努力。
結果有人直接告訴你,不可能,還將不可能得原因給你說出來了,若真是外人,他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急眼,可能會,也可能不會。
“既然你說這麽多弊端,那你又有何高見呢?”
朱棣選著了一個舒服得坐姿,然後來問道他。
朱棣仔細聽著,朱瞻壑就一直講著自己得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