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姬陽和朱能他們走了進來,姬陽本來在報社做完事,就準備找漢王一起來皇宮匯報,誰知道先被朱能找上了,然後就一起來了皇宮,同時讓人去找漢王,也得知漢王竟然提前讓朱棣找來了。


    “見過陛下,陛下聖躬安”


    “孫兒見過皇爺爺”


    “起來吧”朱棣坐迴了上位,語氣不是很好。


    同時姬陽和朱能稍微瞥眼看了看漢王。


    “你們又有何事”朱棣問道。


    兩人立馬收迴目光,朱能拱了拱手,迴道“陛下,這我不知道怎麽說,你還是自己看看吧”


    朱能把報紙遞給了朱棣,朱棣看著報紙還沒看內容,疑惑問道“這是什麽”


    “報紙,今天滿大街都在賣這個,陛下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你先看看吧”朱能說道時,看了看漢王和姬陽,他也不知這是好是壞,畢竟姬陽一路給他解釋了。


    朱棣將信將疑把報紙打開,還沒看內容,隻見那標題赫然寫著,“靖難真相,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這瞬間朱棣腦袋都嗡嗡得,立馬拍得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罵道“這是那個逆賊弄得,立馬去給我找出來,誅他九族”


    朱棣雖然靖難成功了,但是他卻不敢直麵靖難二字,有人把這標題弄在他眼前來了,不是在揩油老虎得屁股,暴怒是基本的。


    朱能一時間有些遲疑,這九族真能誅嗎?也不知道,他怎麽鬼使神差地說道“陛下,這九族恐怕誅不得”


    “哈哈,還有朕誅不了的九族,說!今日我必誅他九族,不~朕要誅他十族,讓他下去和方孝孺團聚,朕金口玉言,說到做到”


    朱棣氣笑了,然後就聽見,“陛下,你還是問漢王和漢世子吧,這是他們的報紙”


    “皇爺爺,這報紙的確是我做出來的”


    姬陽真害怕,朱能越描越黑,所以趕忙說道。


    這一聲後,頓時整個大廳安靜得可怕,朱棣也愣住了,一時間不知道該繼續如何說,這別說十族,三族都沒法誅。


    難道把自己也誅了。


    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於此同時,姬陽能感覺朱棣下一刻,有種要拔劍砍人衝動。


    “皇爺爺,你先看看內容再說,如果看完,皇爺爺還覺得有問題,我和我父王甘願認罰”姬陽趕忙說道。


    漢王:???什麽報紙,不知道啊。


    別聽他瞎說,我沒有,我不知道,罰他就好了,你個逆子。


    朱棣聞聲,有台階就下了,也沒說什麽,立馬拿報紙看起來,因為姬陽是以白話文小說形式寫出來的,所以朱棣本人代入感最強,他一下感覺迴到了,在北平當燕王的日子。


    自己的好侄子,要削自己,眼看自己前五個兄弟,貶得貶得,死得死,他被逼得把自己兒子送到京城當質子,同時還和豬吃豬食。


    等等他沒吃豬食,別亂說,他看去姬陽,口中蹦出了三個字“我沒有”


    姬陽笑了笑,大概知道了什麽,道“皇爺爺別氣,你繼續往下看”


    然而朱棣越看越是感觸頗深,想到當年靖難是真的不容易,從八百府兵,到拿下整個大明,起初他想都不敢想。


    隨著繼續往後看,幾乎講述了他起兵靖難的整個過程,同時姬陽列舉出來了,黃子澄,齊泰,以及方孝孺的各種過錯。


    因為是這三人推動削藩,同時打亂了,朱元璋留給大明的三條救命線,讓大明京城直接暴露在蒙元視線下,雖然有些是朱棣打掉的,但是最初起因,姬陽歸結去了這三人身上。


    同時姬陽分析出,這三人削藩,有著為自己爭功勞的嫌疑,因為在削藩初期大臣高巍上書削藩應該采取懷柔政策來削藩,如同當年推恩令那樣,畢竟這般暴力削藩必定引起國家動亂,朱允炆不懂,你兩個大臣熟讀古今文獻還不懂嗎?


    然而兩個大臣依舊讓建文帝武力削藩,一意孤行。


    朱棣看了微微頜首,這說得有道理啊,繼續往下看,然而姬陽更是舉例出了,朱允炆不配當一個皇帝的問題。


    沒有大局觀,優柔寡斷,過分相信大臣,打壓武將等等一切。


    姬陽更是把朱允炆幹得七件蠢事,一一列舉出來,把弊端寫得清清楚楚,撤了衛所,導致地方動亂,撤了衙門監察,導致各衙門文官獨大,完全能隻手遮天在當地。


    開保舉法,差點讓科舉淪落,這點姬陽更是指出,天下其他人能罵朱棣,唯獨那些寒門學子不能因為方孝孺原因罵朱棣,首先方孝孺並未參加科舉,是被保舉的,而朱允炆開了保舉,天下寒門學子就更沒出路了。


    更別說減低貪官量刑,接迴當初朱元璋流放得貪官等等,一切。


    朱棣越看越覺得當初自己何錯之有,這完全是朱允炆自作自受。


    與此同時,大明報在應天府及大明其餘幾個城市,掀起了驚天大浪,開始見人提到靖難那是如避蛇蠍,畢竟這東西搞不好就會惹火上身。


    可是人的好奇心,往往能戰勝理智。


    不少人,開始看起這篇靖難真相,然後因為代入感太強,一種爽文氣息撲麵而來,畢竟朱棣起家就八百府兵,然後硬生生從侄子手中奪下了大明江山。


    期間幾次朱棣陷於危難時,老天不是刮風就是下雨,然而這風一刮總是針對建文帝,兩軍對戰,風向總是刮向朱允炆這邊軍隊,飛沙走石,讓建文帝這邊的人連眼睛都睜不開。


    冥冥之中,好似在說,朱棣靖難乃是上天注定的一般。


    “這建文帝,還真是一件正事沒幹過,全都是缺德事啊,這江山被奪,我看也實屬正常”


    “大明江山在他手上,說不定真就隻有百年不到得國運”


    “當今陛下,雄才偉略,得天下實至名歸”


    一些酒樓茶館,姬陽派去的水軍,開始相互談論起來了,這一時間也爭相引起了不少人交談。


    當然時不時也有大膽的言論出來,指責這言論,當然這裏麵最多的是學子,主要原因還是朱棣殺了方孝孺惹得禍。


    雖然方孝孺沒參加科舉,可是方孝孺的學識和品性確實得到了很大認可,特別是方孝孺誓死不屈,哪怕被誅十族也不投降。


    “哼,若非當今陛下當權,你們這些腐儒,可能連晉升門路都給你們焊得死死的,雖有錯,但是功大於過”


    “就是,若保舉法成了主流,我等學子還有何出路”


    “陛下登基實至名歸”


    不知道是誰吼了一聲,頓時間引起了一片嘩然,紛紛支持。


    然而宮中朱棣在看了這篇報道後,也很滿意,非常中肯,雖然沒過多美化他,卻也好似解釋了一切,哪怕他看了也感覺自己沒錯,就是不知道天下人如何想了。


    同時這裏麵各種推論和評價也很到位,特別是破壞長城黃河長江幾條防線,他自然清楚,但是他沒想到的是,還有人能看出這點。


    朝中幾乎都反對他遷都北平,可誰又知道,他心中所思所慮。


    他在榮登大寶後,很快注意到了防線問題,同時也注意到了南北經濟的差異,南北兩地民眾的矛盾,畢竟在明朝前北方被遼、金、元、統治了四五百年,導致南方和北方矛盾眾多。


    所以如果重心放在南方很有可能明朝會成為下一個北宋,因為南方富裕,沒有憂患,容易造成皇帝官員享樂嚴重貪腐等問題,官員不願意遷都原因也就在於,江南地區富裕,各級官員都有著很深的利益糾葛,而去了北方一切都化為灰飛。


    所以他執意遷都,雖然也有自己一定私心,但是遷都北平迴順天,這樣一來可發展北方,更有利國家,不論是攻打蒙元殘部,還是防禦,都能快速調集軍隊,守衛大明,來維持國家穩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稱造反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夕火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夕火山並收藏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稱造反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