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睡了多久?”他問。嗓音嘶啞。
“兩個多時辰。”柳楓將繈褓輕放在他的臂彎旁。
慕洵側身時稍費了些力。
早生的小嬰孩還是皺巴巴的,眼睛是兩條長縫,皮膚薄紅,一靠近慕洵便止住了細弱的啼哭,小嘴一努一努地找著東西。
慕洵看著孩子,指腹輕柔地觸在他嫩生生的小臉上,隻覺得他小得過分,也脆弱得過分,跟原先待在腹中拳打腳踢翻身打滾的時候完全不一樣。
“外頭那群人還跪著,”柳楓停頓一刻,接道:“讓他進來嗎?”
慕洵抬眸看他一眼,點了點頭。與此同時,他修長纖細的手指被寶寶努力的小嘴找到,源自生身者的氣味似乎帶給他沉醉的吸引力,讓他無比欣喜,本能的張口含|吮住。
屋門聲響,屋外伏跪的群臣各生心事。或暗自祈盼,或心懷鬼胎,也有高興於終於不用再跪著的,總之心思各異,卻在明麵上出奇一致的平靜。
能爬到他們這個位置上的人,普天之下幾乎皆在此列了。天賦異稟也好,學富五車也罷,這些站在朝堂暗流中仍能屹立不倒之輩,多少都清楚這喜怒不形於色的道理。
陸戟站在石階前,並無心思打量他們深藏不露的心秘,他心焦如火,隻想看看慕洵當下如何,為什麽過了兩個時辰也聽不見他的聲音。
柳楓拉開門,但見幾十雙眼睛瞬間匯聚在他血汙未淨的衣袍上。
慕洵剛醒時他固然在笑,可此前的情況並不如同看起來這般輕鬆。早產的嬰孩氣息短促,需得倍加小心的擦洗照料,而慕洵體力枯竭昏迷不醒,柳楓幾針大穴紮下去他都毫無反應,險些讓他柳神醫一身妙手迴春的本領斷送在這少有人煙的邊陲小驛裏。
他看到陸戟盯著他汙髒的衣袍滿眼驚駭,眼角更是可見的竄出紅暈,努力克製住翻白眼的衝動,冷聲道:
“讓你進來看兒子。”
陸戟的身影比外頭一片“恭賀陛下”的震耳恭拜聲來得更快。
他衝到床邊伏下,凝望著慕洵血色未歸的麵龐,幾番欲語,終是直勾勾落下一道清淚。
慕洵聲啞,不想再平添他的心痛,於是伸手順了順小皇帝寬闊的脊背以示安慰。
“讓他小心些,別著涼。”柳楓終於得了歇,歪坐在椅子上看陸戟大難重逢似的對著慕洵哭哭抱抱,忍不住出言提醒。
而他仍然虛弱的竹馬至交歉疚地朝他微笑,又垂首同小皇帝摸了摸他們稚嫩幼小的軟趴趴的兒子。
陸戟將他們攬進懷中,疼惜與歡欣溢於言表。
慕洵重迴朝堂的那日,耀日清雲,皎荷盛放,遍街草木蓬勃栩栩,世間勝景方興未艾。
第27章
================
月星鬥轉,暑往寒來,新君繼任不過短短半載,先帝崩逝的過往卻好似已然渺遠了。史家刀筆吏揮毫作鐵冰,將深湧朝局連同天家秘辛一道,入木三分的刻進曆史長卷中。
天家祭典又過,轉眼已是新入的盛暑。
今年的暑熱出奇灼人,朝堂上接連兩日有文武老官不耐炎暑,蒸著滿身悶熱中暑暈眩。早朝曆來的地方聽報也因此免去,改為全呈奏本。寬闊的大殿四角放置冰缸,國事隻撿最要緊的啟奏,即便如此,一眾臣子聚集殿上,不出半個時辰,各個仍要流汗若蒸,如浸火籠。
地方官員幾處上了折子,說是恐見大旱,其中災情最重的竟是地處南方的澄州。
降雨稀疏,稻苗枯槁,一旦未得通渠灌溉之令,民生凋敝的慘狀近在眼前。
可秋闈未至,可堪重任的臣子又年老體弱,前幾日剛才顫巍著身子在朝上跌過一迴,陸戟無論如何不忍讓他再行旱處。
日盛午後,燥熱的暑氣繞過禦書房內四設的冰爐仍往皇帝身上纏,他正心焦氣燥著,恰逢方公公盛冰粥時不小心濺出兩滴,“啪嗒”一聲,結實地滴落在地麵上。陸戟隨手抓了未閱的文書正要竄火,卻在隱怒的深吸下嗅見熟悉的徽墨雅香,他火氣一滯,翻手便見到慕洵風骨端達的字跡。
是籌備秋闈的請奏書,慕洵想親自監考,為他選人把關。
這本不是慕洵的職責,他卻鮮有的越過禮部直接呈書陸戟,某種意義上也是對陸戟帝王行事的肯定。
陸戟夾起那墨跡紙張靠近頰麵,淺淡墨香由鼻腔浸入,竟不出片刻潤的他全然心靜。
他展笑批了,又沉心靜思,再覽地方奏報時總算沒憋著火。
方公公幾次膝蓋發軟,終於在皇帝的一聲朗笑中如獲新生般抬了眼。
“好主意,真是好主意!”陸戟不由合掌自喜,對方公公笑道:“過幾日朕要微服同慕洵去一趟澄州,讓他們好生預備著。”
青枝環竹的慕府院內剛設了簡單的桌台,柳楓抱著白生生的當朝太子陸清正逗趣兒,餘光便見慕洵起身作揖禮,迎張繼入座。
小陸清似乎非常喜歡這位將軍,充滿童稚的黑瞳立刻被他一身軟甲引了去,小小藕節般的手臂張開要抱,嘴裏含混不清地喊著“叔”字。
“太子長得真好。”張繼伸手去迎,卻被拉著臉的柳楓瞪了迴去。
柳楓前日去給將軍府管事看診,誤打誤撞走錯了院子,結果被當成偷雞摸狗梁上客。將軍府一群五大三粗的仆役虎視眈眈圍著他,若不是張繼及時看到幫他化解危機,他險些就要被打成篩子篩藥去了。
他可不覺得這是什麽英雄救美的戲碼,而是實打實丟臉丟到家的悲慘事。
柳神醫將小太子放穩在膝上,轉臉問慕洵:“不是說來吃家鄉菜,怎麽還請他?”
慕洵同張繼對視一眼,笑迴說:“之前欠過將軍一頓飯。”
柳楓並不知曉慕府後廚那個擅做澄州菜品的雜役的秘密,更不知道這遍桌珍饈中暗藏的武學功力。
當然,他知道這精致熟悉擺滿盤的佳肴確是澄州名菜,確是正宗家鄉味道,也確是出奇好吃。
“爹爹抱……”小娃娃一歲有餘,正是對世間滿眼驚奇的時候,慕洵拘禮不常留宿宮闈,卻也不忍讓他總是待在一成不變的宮苑內,故而向陸戟請旨將他帶迴府中過幾日。
慕洵將他接下,托著兒子薄料下軟嫩的小屁股將人攬進懷中。小陸清乖巧的伏在他肩上,摸著慕洵柔順的鬢發咯咯直笑。
柳楓托著下巴,邊將美味塞了滿嘴邊含混不清道:“凡矜我真是搞不懂你,太子跟你這樣親,你又舍不得,何不幹脆遂了那姓陸的願,跟他住進宮裏算了。”
慕洵並未作答,反倒端起碎紋玉酒盅,展袖平送,向柳楓敬了一道酒禮,然後並指遮著杯沿一飲而盡。
隔在平日,慕洵表露如此拒意,柳楓定然不會再提入宮之事,可現下酒過三巡,菜嚐五味,他麵上早已釀出兩壇紅暈,眼前彎彎繞著醉香,一時隻覺眼前物什皆重了兩道暗影,嗔怪似的自語著:“不入後宮便也罷了,還迴迴來找我討涼藥避子,都說了多少次,那東西飲多了不好……”
說著便醉倒將要伏下了。
這酒後真言早不吐晚不吐,偏在張繼剛夾了塊滑肉進嘴的時候嘩啦啦抖了個全乎。
健康強壯還未婚的正直將軍張繼此時的尷尬不並亞於正拍著小陸清脊背哄他入夢的慕洵,那吐完話卸了心事的柳神醫倒是快活,閉上眼歡歡喜喜陪周公弈棋去了。
大將軍一陣尋思:看樣子這君臣二人的關係似乎比朝下聽說的親近不少,不僅有“迴迴來找”,還被柳楓“說了多少次”……陸戟陸大天子還是沒變,果然那克己奉公的樣子都是在人前裝的。
他就說嘛,先前下朝後總見陛下溜得飛快,自己每每趕去禦書房複命又瞧不見人,還總被內侍攔著等過好一陣,之後要麽就見陸戟垂頭喪氣的過來,要麽就被內侍低頭哈腰請出宮去,敢情那尋不見的皇帝是跟慕大人“聊”去別處了。
張繼滿口香滑軟肉含在嘴裏,一時竟不知當不當嚼。
正在猶豫的檔口忽見一門仆小童急匆匆跑進內院傳報,說是宮裏來了聖旨。
慕洵將睡著的兒子交囑皎月,自己正了正衣冠,立身站定清了清緩緩升騰的微醺意,領著張繼同他扶肩挎著的爛醉柳楓一道入前院領旨。
月星隱耀,盛夏晚空仍墊著亮色,像灰藍綿綢外罩著一層日光。
慕府外院布設清簡,寥寥雅竹,幾許枝蔓,粗遮在青瓦烏木的迴廊窗欞前倒有低調隱才之意。
隨行的內侍宮宦背門而立,金錦聖旨合卷,被為首宣官敬捧掌中。
慕洵一身白底鴉青的墨雲長衫,緞帶係清腰,薄織罩玉骨,額冠簡束,麵含淺醺,領張、柳及一眾府人直身跪立院中。
“左相慕洵接旨:”宣官內侍聲調尖細,似一道驚弓劃破淺夜。
“近日天火,澄州大旱,朕心實痛,念及戶部官年邁,新科青稚未至,特命左相慕洵兼欽差位,實察澄州災情,交匯任上。予酌三日啟程,欽此。”
眾人伏拜,慕洵垂首接下黃綢。
六部官員眾多,戶部無人,吏、禮二部總有良臣可替,於官製不當遣派於他。縱使他祖籍於澄,朝中長於澄州的又豈止他慕洵一個?讓他迴澄州祭祖嗎?未免太過兒戲。
自從去年他身愈複朝,陸戟行事愈顯沉穩,朝上奏下遊刃有餘,已然漸有能君之勢。
可今日之委任,他竟不知陸戟此番到底是何打算。
--------------------
蒸包之旅即將開始。
第28章
================
不過眨眼光景,啟程在即。
值得一提的是,自日前柳楓爛醉,慕洵接連三日都未見到他入府例診。後派了人去探視,院人報說是柳神醫醉酒當風染上風寒,怕來府中過了病氣給太子,隻能在醫館歇著。
不過今日慕洵遠行,他還是白著臉趕來相送。柳楓平日素靜的一張書生臉泛著不尋常的淺粉,唇前幹巴巴貼著幾處幹皮,身上顯然還燒著熱。
“抱抱……”
陸清軟軟的小身子可憐巴巴的縮在慕洵懷裏,小手環過爹爹的脖子將他抱緊,將自己軟嫩的小臉埋起來。
幼子尚不會言表離悲,卻已能充分感知與慕洵分別的不舍。慕洵瞧不見他難過的模樣,隻感前襟濡濕漸泛。他撫摸著兒子輕輕抽顫的脊背,低聲哄道:“太子乖些,爹爹很快就迴來。”
待小陸清平了顫聲,慕洵將兒子交予皎月,囑咐她早些將太子送迴宮去,又偏頭微微頷首向柳楓示謝,而後轉身登車,瓊簾不起。
慕洵端於車內,隱約聽見陸清克製的抽噎聲,尚不通世的幼子竟也懂得掩忍悲喜,真是個懂事的孩子。他自登車起一直緊抿的嘴角微顫了顫,心中似有隱火正煉。
如何舍得下呢?這與他血肉相連八月有餘的骨肉,與他飽受苦難終致羸弱降世的寶貝,他虧欠過甚卻又不敢過分親近的孩子,說不全話的年紀就要經曆與他長達月餘的分別,要他如何舍得?
君要臣死臣尚且不能苟安,何況實察災情這等要差。
可幼子不堪勞頓,身份又何其貴重,慕洵攜他遠行,於親不忍,於臣不當。
直至馬夫一聲高喊,欽差輿起,他才堪堪按下心底一番攪擾心緒,勉強掀開側簾,向柳楓一眾道別。
慕洵不忍側目,小陸清的咿呀童聲混於塵風中聽不真切。欽差座輿的馬蹄聲紛踏遠去。
澄州不算近,汗血寶騎日行八百裏尚且需行十日,何況馬駕車輿。
日薄西山,周遭景物已從皇城繁華象變作蒼鬱郊野。
視察災情並非閑務,慕洵少見的開口,正坐隻說:“澄州災險,民生凋危,勞請諸位躍馬揚鞭,我等早日視災上稟,好讓受災百姓早日重獲初安。”
他如此一言,無論是隨行護衛還是馭車馬夫都不敢有所懈怠。一行車馬不出一日,竟已抵達遠距皇城五百餘裏外的偏驛。
饒是常行久途的良馬車夫也受不住這般急趕,栓定了馬匹便匆匆鑽入柴草棚內歇下。
弦月靜懸,夜如染墨,慕洵顛簸一日深感疲憊,當下昏昏沉沉已然入了夢。
青黛山巒層層疊疊拱立於天地之間,碧澈甘泉自山澗穀間奔流而下,細順如幕簾。他俯瞰於蒼穹之上,極目遠眺,卻猶不能見山川之邊際。
張臂當風仍獨立,輕足踏波不見舟。他感到身姿輕盈,卻也能憑虛禦風不受獵獵浩氣攪擾,風動林響,耳畔忽起一聲軟轉鶴鳴,他循著鶴聲望去,見一隻黃冠清鶴,長羽卓然,銜楊柳枝向他遞去。
慕洵抬手欲接,卻見長翅作臂,白羽鑲黛邊,驚愕間垂首自顧,竟同為鶴身!
那黃冠清鶴將柳枝渡於他口中,俯身交頸,朦朧間似有渾縈熱氣纏絞頰邊,他一瞬心焦,恍然間竟將那楊柳枝囫圇吞入腹中。
慕洵驚睜雙目,幾番深喘,不見五指的驛內眼前影綽一道實影。
他正欲驚唿,麵額上卻被那人影渾然落下一吻。
“你……”慕洵蹙眉急語,情急推擋的手臂卻收了力道。
“兩個多時辰。”柳楓將繈褓輕放在他的臂彎旁。
慕洵側身時稍費了些力。
早生的小嬰孩還是皺巴巴的,眼睛是兩條長縫,皮膚薄紅,一靠近慕洵便止住了細弱的啼哭,小嘴一努一努地找著東西。
慕洵看著孩子,指腹輕柔地觸在他嫩生生的小臉上,隻覺得他小得過分,也脆弱得過分,跟原先待在腹中拳打腳踢翻身打滾的時候完全不一樣。
“外頭那群人還跪著,”柳楓停頓一刻,接道:“讓他進來嗎?”
慕洵抬眸看他一眼,點了點頭。與此同時,他修長纖細的手指被寶寶努力的小嘴找到,源自生身者的氣味似乎帶給他沉醉的吸引力,讓他無比欣喜,本能的張口含|吮住。
屋門聲響,屋外伏跪的群臣各生心事。或暗自祈盼,或心懷鬼胎,也有高興於終於不用再跪著的,總之心思各異,卻在明麵上出奇一致的平靜。
能爬到他們這個位置上的人,普天之下幾乎皆在此列了。天賦異稟也好,學富五車也罷,這些站在朝堂暗流中仍能屹立不倒之輩,多少都清楚這喜怒不形於色的道理。
陸戟站在石階前,並無心思打量他們深藏不露的心秘,他心焦如火,隻想看看慕洵當下如何,為什麽過了兩個時辰也聽不見他的聲音。
柳楓拉開門,但見幾十雙眼睛瞬間匯聚在他血汙未淨的衣袍上。
慕洵剛醒時他固然在笑,可此前的情況並不如同看起來這般輕鬆。早產的嬰孩氣息短促,需得倍加小心的擦洗照料,而慕洵體力枯竭昏迷不醒,柳楓幾針大穴紮下去他都毫無反應,險些讓他柳神醫一身妙手迴春的本領斷送在這少有人煙的邊陲小驛裏。
他看到陸戟盯著他汙髒的衣袍滿眼驚駭,眼角更是可見的竄出紅暈,努力克製住翻白眼的衝動,冷聲道:
“讓你進來看兒子。”
陸戟的身影比外頭一片“恭賀陛下”的震耳恭拜聲來得更快。
他衝到床邊伏下,凝望著慕洵血色未歸的麵龐,幾番欲語,終是直勾勾落下一道清淚。
慕洵聲啞,不想再平添他的心痛,於是伸手順了順小皇帝寬闊的脊背以示安慰。
“讓他小心些,別著涼。”柳楓終於得了歇,歪坐在椅子上看陸戟大難重逢似的對著慕洵哭哭抱抱,忍不住出言提醒。
而他仍然虛弱的竹馬至交歉疚地朝他微笑,又垂首同小皇帝摸了摸他們稚嫩幼小的軟趴趴的兒子。
陸戟將他們攬進懷中,疼惜與歡欣溢於言表。
慕洵重迴朝堂的那日,耀日清雲,皎荷盛放,遍街草木蓬勃栩栩,世間勝景方興未艾。
第27章
================
月星鬥轉,暑往寒來,新君繼任不過短短半載,先帝崩逝的過往卻好似已然渺遠了。史家刀筆吏揮毫作鐵冰,將深湧朝局連同天家秘辛一道,入木三分的刻進曆史長卷中。
天家祭典又過,轉眼已是新入的盛暑。
今年的暑熱出奇灼人,朝堂上接連兩日有文武老官不耐炎暑,蒸著滿身悶熱中暑暈眩。早朝曆來的地方聽報也因此免去,改為全呈奏本。寬闊的大殿四角放置冰缸,國事隻撿最要緊的啟奏,即便如此,一眾臣子聚集殿上,不出半個時辰,各個仍要流汗若蒸,如浸火籠。
地方官員幾處上了折子,說是恐見大旱,其中災情最重的竟是地處南方的澄州。
降雨稀疏,稻苗枯槁,一旦未得通渠灌溉之令,民生凋敝的慘狀近在眼前。
可秋闈未至,可堪重任的臣子又年老體弱,前幾日剛才顫巍著身子在朝上跌過一迴,陸戟無論如何不忍讓他再行旱處。
日盛午後,燥熱的暑氣繞過禦書房內四設的冰爐仍往皇帝身上纏,他正心焦氣燥著,恰逢方公公盛冰粥時不小心濺出兩滴,“啪嗒”一聲,結實地滴落在地麵上。陸戟隨手抓了未閱的文書正要竄火,卻在隱怒的深吸下嗅見熟悉的徽墨雅香,他火氣一滯,翻手便見到慕洵風骨端達的字跡。
是籌備秋闈的請奏書,慕洵想親自監考,為他選人把關。
這本不是慕洵的職責,他卻鮮有的越過禮部直接呈書陸戟,某種意義上也是對陸戟帝王行事的肯定。
陸戟夾起那墨跡紙張靠近頰麵,淺淡墨香由鼻腔浸入,竟不出片刻潤的他全然心靜。
他展笑批了,又沉心靜思,再覽地方奏報時總算沒憋著火。
方公公幾次膝蓋發軟,終於在皇帝的一聲朗笑中如獲新生般抬了眼。
“好主意,真是好主意!”陸戟不由合掌自喜,對方公公笑道:“過幾日朕要微服同慕洵去一趟澄州,讓他們好生預備著。”
青枝環竹的慕府院內剛設了簡單的桌台,柳楓抱著白生生的當朝太子陸清正逗趣兒,餘光便見慕洵起身作揖禮,迎張繼入座。
小陸清似乎非常喜歡這位將軍,充滿童稚的黑瞳立刻被他一身軟甲引了去,小小藕節般的手臂張開要抱,嘴裏含混不清地喊著“叔”字。
“太子長得真好。”張繼伸手去迎,卻被拉著臉的柳楓瞪了迴去。
柳楓前日去給將軍府管事看診,誤打誤撞走錯了院子,結果被當成偷雞摸狗梁上客。將軍府一群五大三粗的仆役虎視眈眈圍著他,若不是張繼及時看到幫他化解危機,他險些就要被打成篩子篩藥去了。
他可不覺得這是什麽英雄救美的戲碼,而是實打實丟臉丟到家的悲慘事。
柳神醫將小太子放穩在膝上,轉臉問慕洵:“不是說來吃家鄉菜,怎麽還請他?”
慕洵同張繼對視一眼,笑迴說:“之前欠過將軍一頓飯。”
柳楓並不知曉慕府後廚那個擅做澄州菜品的雜役的秘密,更不知道這遍桌珍饈中暗藏的武學功力。
當然,他知道這精致熟悉擺滿盤的佳肴確是澄州名菜,確是正宗家鄉味道,也確是出奇好吃。
“爹爹抱……”小娃娃一歲有餘,正是對世間滿眼驚奇的時候,慕洵拘禮不常留宿宮闈,卻也不忍讓他總是待在一成不變的宮苑內,故而向陸戟請旨將他帶迴府中過幾日。
慕洵將他接下,托著兒子薄料下軟嫩的小屁股將人攬進懷中。小陸清乖巧的伏在他肩上,摸著慕洵柔順的鬢發咯咯直笑。
柳楓托著下巴,邊將美味塞了滿嘴邊含混不清道:“凡矜我真是搞不懂你,太子跟你這樣親,你又舍不得,何不幹脆遂了那姓陸的願,跟他住進宮裏算了。”
慕洵並未作答,反倒端起碎紋玉酒盅,展袖平送,向柳楓敬了一道酒禮,然後並指遮著杯沿一飲而盡。
隔在平日,慕洵表露如此拒意,柳楓定然不會再提入宮之事,可現下酒過三巡,菜嚐五味,他麵上早已釀出兩壇紅暈,眼前彎彎繞著醉香,一時隻覺眼前物什皆重了兩道暗影,嗔怪似的自語著:“不入後宮便也罷了,還迴迴來找我討涼藥避子,都說了多少次,那東西飲多了不好……”
說著便醉倒將要伏下了。
這酒後真言早不吐晚不吐,偏在張繼剛夾了塊滑肉進嘴的時候嘩啦啦抖了個全乎。
健康強壯還未婚的正直將軍張繼此時的尷尬不並亞於正拍著小陸清脊背哄他入夢的慕洵,那吐完話卸了心事的柳神醫倒是快活,閉上眼歡歡喜喜陪周公弈棋去了。
大將軍一陣尋思:看樣子這君臣二人的關係似乎比朝下聽說的親近不少,不僅有“迴迴來找”,還被柳楓“說了多少次”……陸戟陸大天子還是沒變,果然那克己奉公的樣子都是在人前裝的。
他就說嘛,先前下朝後總見陛下溜得飛快,自己每每趕去禦書房複命又瞧不見人,還總被內侍攔著等過好一陣,之後要麽就見陸戟垂頭喪氣的過來,要麽就被內侍低頭哈腰請出宮去,敢情那尋不見的皇帝是跟慕大人“聊”去別處了。
張繼滿口香滑軟肉含在嘴裏,一時竟不知當不當嚼。
正在猶豫的檔口忽見一門仆小童急匆匆跑進內院傳報,說是宮裏來了聖旨。
慕洵將睡著的兒子交囑皎月,自己正了正衣冠,立身站定清了清緩緩升騰的微醺意,領著張繼同他扶肩挎著的爛醉柳楓一道入前院領旨。
月星隱耀,盛夏晚空仍墊著亮色,像灰藍綿綢外罩著一層日光。
慕府外院布設清簡,寥寥雅竹,幾許枝蔓,粗遮在青瓦烏木的迴廊窗欞前倒有低調隱才之意。
隨行的內侍宮宦背門而立,金錦聖旨合卷,被為首宣官敬捧掌中。
慕洵一身白底鴉青的墨雲長衫,緞帶係清腰,薄織罩玉骨,額冠簡束,麵含淺醺,領張、柳及一眾府人直身跪立院中。
“左相慕洵接旨:”宣官內侍聲調尖細,似一道驚弓劃破淺夜。
“近日天火,澄州大旱,朕心實痛,念及戶部官年邁,新科青稚未至,特命左相慕洵兼欽差位,實察澄州災情,交匯任上。予酌三日啟程,欽此。”
眾人伏拜,慕洵垂首接下黃綢。
六部官員眾多,戶部無人,吏、禮二部總有良臣可替,於官製不當遣派於他。縱使他祖籍於澄,朝中長於澄州的又豈止他慕洵一個?讓他迴澄州祭祖嗎?未免太過兒戲。
自從去年他身愈複朝,陸戟行事愈顯沉穩,朝上奏下遊刃有餘,已然漸有能君之勢。
可今日之委任,他竟不知陸戟此番到底是何打算。
--------------------
蒸包之旅即將開始。
第28章
================
不過眨眼光景,啟程在即。
值得一提的是,自日前柳楓爛醉,慕洵接連三日都未見到他入府例診。後派了人去探視,院人報說是柳神醫醉酒當風染上風寒,怕來府中過了病氣給太子,隻能在醫館歇著。
不過今日慕洵遠行,他還是白著臉趕來相送。柳楓平日素靜的一張書生臉泛著不尋常的淺粉,唇前幹巴巴貼著幾處幹皮,身上顯然還燒著熱。
“抱抱……”
陸清軟軟的小身子可憐巴巴的縮在慕洵懷裏,小手環過爹爹的脖子將他抱緊,將自己軟嫩的小臉埋起來。
幼子尚不會言表離悲,卻已能充分感知與慕洵分別的不舍。慕洵瞧不見他難過的模樣,隻感前襟濡濕漸泛。他撫摸著兒子輕輕抽顫的脊背,低聲哄道:“太子乖些,爹爹很快就迴來。”
待小陸清平了顫聲,慕洵將兒子交予皎月,囑咐她早些將太子送迴宮去,又偏頭微微頷首向柳楓示謝,而後轉身登車,瓊簾不起。
慕洵端於車內,隱約聽見陸清克製的抽噎聲,尚不通世的幼子竟也懂得掩忍悲喜,真是個懂事的孩子。他自登車起一直緊抿的嘴角微顫了顫,心中似有隱火正煉。
如何舍得下呢?這與他血肉相連八月有餘的骨肉,與他飽受苦難終致羸弱降世的寶貝,他虧欠過甚卻又不敢過分親近的孩子,說不全話的年紀就要經曆與他長達月餘的分別,要他如何舍得?
君要臣死臣尚且不能苟安,何況實察災情這等要差。
可幼子不堪勞頓,身份又何其貴重,慕洵攜他遠行,於親不忍,於臣不當。
直至馬夫一聲高喊,欽差輿起,他才堪堪按下心底一番攪擾心緒,勉強掀開側簾,向柳楓一眾道別。
慕洵不忍側目,小陸清的咿呀童聲混於塵風中聽不真切。欽差座輿的馬蹄聲紛踏遠去。
澄州不算近,汗血寶騎日行八百裏尚且需行十日,何況馬駕車輿。
日薄西山,周遭景物已從皇城繁華象變作蒼鬱郊野。
視察災情並非閑務,慕洵少見的開口,正坐隻說:“澄州災險,民生凋危,勞請諸位躍馬揚鞭,我等早日視災上稟,好讓受災百姓早日重獲初安。”
他如此一言,無論是隨行護衛還是馭車馬夫都不敢有所懈怠。一行車馬不出一日,竟已抵達遠距皇城五百餘裏外的偏驛。
饒是常行久途的良馬車夫也受不住這般急趕,栓定了馬匹便匆匆鑽入柴草棚內歇下。
弦月靜懸,夜如染墨,慕洵顛簸一日深感疲憊,當下昏昏沉沉已然入了夢。
青黛山巒層層疊疊拱立於天地之間,碧澈甘泉自山澗穀間奔流而下,細順如幕簾。他俯瞰於蒼穹之上,極目遠眺,卻猶不能見山川之邊際。
張臂當風仍獨立,輕足踏波不見舟。他感到身姿輕盈,卻也能憑虛禦風不受獵獵浩氣攪擾,風動林響,耳畔忽起一聲軟轉鶴鳴,他循著鶴聲望去,見一隻黃冠清鶴,長羽卓然,銜楊柳枝向他遞去。
慕洵抬手欲接,卻見長翅作臂,白羽鑲黛邊,驚愕間垂首自顧,竟同為鶴身!
那黃冠清鶴將柳枝渡於他口中,俯身交頸,朦朧間似有渾縈熱氣纏絞頰邊,他一瞬心焦,恍然間竟將那楊柳枝囫圇吞入腹中。
慕洵驚睜雙目,幾番深喘,不見五指的驛內眼前影綽一道實影。
他正欲驚唿,麵額上卻被那人影渾然落下一吻。
“你……”慕洵蹙眉急語,情急推擋的手臂卻收了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