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這時侯,隱隱地聽到裏頭傳來皇帝的笑聲。
盛公公聽見這笑聲,這才著實安心。
又過了兩三刻鍾,魏疾道:「咱們進去吧。」
原來宋皎正站起身來告退,盛公公急忙上前扶著她。
正要退出,皇帝道:「對了,既然來了,不如順道去看看皇後吧。」
先前豫王大殿,皇後娘娘強撐著熬了過去,這兩日太醫說皇後的身子越發差了。
本來在這之前,按規矩來說,宋皎是該去給皇後請安的。
盛公公一愣之下,忙接口:「奴婢正要說呢,本來也打算著在參見皇上之後,就去給皇後娘娘請安的。」
皇帝點頭:「嗯。去吧。」
出了養心殿,盛公公且走且小聲地問:「皇上都跟你說什麽了?」
宋皎道:「無非是些家常閑話。」
「沒為難吧?」盛公公關切地看著她:「可有什麽吩咐?」
宋皎溫和地笑笑:「沒有為難,公公先前告訴過我,若皇上有什麽別的吩咐,叫我隻答應著,我記得呢。公公放心。」
盛公公鬆了口氣,笑道:「聰明。皇上不管跟你說什麽,你隻管應承,說錯了也沒什麽,總歸先別惹惱了皇上,反正最後都有咱們殿下兜著呢。」
宋皎不由也笑了:「是,橫豎有殿下在。」
豫王府。
大冷的天,王府的書房門窗都還開著。
趙南瑭坐在書桌後的椅子上。
不知何時起,豫王喜歡靜靜地坐在這裏,看著窗外的兩棵樹,一看便是半天。
可是很快,他連這個機會都沒了。
風有些大,把窗戶吹掩上了半扇,豫王傾身要去將窗戶打開,手抬起,卻仿佛有個人先他一步將窗戶打開。
那扶著窗的人向著他眉眼彎彎地:「王爺。」
豫王的手僵在了原地。
他喜歡坐在這張椅子上,因為就是在這裏,他常常召見宋皎等人,這是屬於他的有關於宋皎的記憶最鮮明的地方。
關河進來的時候,卻見豫王有些怔然地看著窗外那無甚可看的風景。
王妃先前命人送了些湯水過來,怎麽送來的,就怎麽擱在那裏,都已經冷透了。
關河看著豫王有些蕭瑟的麵色,揮手叫了小太監進來,把這些東西端了下去。
「王爺。」他上前行了個禮:「風大,屬下還是把窗關了吧?」
豫王沒迴答,隻是擺了擺手。
不多會兒,一個小太監來到,在門口躬身問:「王爺,王妃問先前的湯喝了沒有,說天冷,讓王爺留心身子。」
豫王皺了皺眉。
關河見狀,便悄悄地揮退了那小太監。
豫王心頭煩亂,忽地問道:「幾時了。」
關河看了看天色:「差一刻未時,王爺還是小憩一會兒?」
豫王定了定神:「不了,更衣。」
關河詫異:「王爺要去哪裏?」
豫王道:「進宮。」
關河臉色微變,終於道:「王爺怎麽突然想進宮?天兒好像不太好,不如明兒吧。」
豫王其實也沒想過要進宮,但心神慌亂的,竟冒出這個念頭,他覺著這大概是因為離京在即,他有些放心不下皇後的緣故。
於是他淡淡道:「不必多說,本王要去見見母後。」
皇後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反而加重了,他若是這一走,這輩子能不能再見到皇後,隻怕希望渺茫。
或許是該盡盡孝心。
關河欲言又止,見兩個小太監進來幫豫王更衣,他遲疑著喚了聲:「王爺……」
豫王有些神不守舍,起初竟沒聽見。關河又喚了聲,他才抬頭:「何事?」
關河道:「王爺若要進宮,那……是否帶了王妃一起?」
「不用。」豫王的臉色淡淡冷冷的。
關河的臉色陰晴不定,眼睜睜地看著豫王穿戴整齊,戴了忠靖冠,關河隻得上前一步:「王爺,屬下有事稟告。」
豫王皺了皺眉,覺著他有些奇怪:「什麽?」
關河道:「聽說……程大人府裏的那個小公子近來也有些病弱,王爺先前不說過要去看一看的麽?」
這句卻是提醒了豫王:「你說的是,那就……去程府吧。」
總比在王府要好。
程府的那小嬰兒已經過了滿月。
雖然程殘陽並沒有就特意地辦滿月酒,但是無論是宮內還是王府,都送了相應的賀禮到府中。
有一些跟程殘陽交好的朝臣,也都紛紛有賀儀送上。
那小孩子因出生的時候不太順利,起初身體一直孱弱的,府內的四個奶嬤嬤日夜不離身的照看著,顏文語更是叫把這孩子放在她的房間中,就在外間,一有風吹草動便能聽見。
這麽日夜不離地看護了半個月,才見了好。滿月的時候,小東西已經褪去了之前的那黑中帶紫的樣子,皮膚白嫩了起來,那濃眉俊眼的像極了程子勵。
豫王進內看了那孩子一番,望著那嬰兒在繈褓中揮手舞腳的樣子,難得地流露出一點笑意。
顏文語整個人卻比先前清減了點兒,說道:「這小東西實在太折磨人了,別看現在乖乖的,昨兒晚上哭鬧了半宿。」
以至於她不得不叫程殘陽去書房裏睡了半夜。
豫王看了她一眼:「白樂天有詩說,『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如今夫人雖非這孩子的生母,卻也實在應了這首詩中所講。」
盛公公聽見這笑聲,這才著實安心。
又過了兩三刻鍾,魏疾道:「咱們進去吧。」
原來宋皎正站起身來告退,盛公公急忙上前扶著她。
正要退出,皇帝道:「對了,既然來了,不如順道去看看皇後吧。」
先前豫王大殿,皇後娘娘強撐著熬了過去,這兩日太醫說皇後的身子越發差了。
本來在這之前,按規矩來說,宋皎是該去給皇後請安的。
盛公公一愣之下,忙接口:「奴婢正要說呢,本來也打算著在參見皇上之後,就去給皇後娘娘請安的。」
皇帝點頭:「嗯。去吧。」
出了養心殿,盛公公且走且小聲地問:「皇上都跟你說什麽了?」
宋皎道:「無非是些家常閑話。」
「沒為難吧?」盛公公關切地看著她:「可有什麽吩咐?」
宋皎溫和地笑笑:「沒有為難,公公先前告訴過我,若皇上有什麽別的吩咐,叫我隻答應著,我記得呢。公公放心。」
盛公公鬆了口氣,笑道:「聰明。皇上不管跟你說什麽,你隻管應承,說錯了也沒什麽,總歸先別惹惱了皇上,反正最後都有咱們殿下兜著呢。」
宋皎不由也笑了:「是,橫豎有殿下在。」
豫王府。
大冷的天,王府的書房門窗都還開著。
趙南瑭坐在書桌後的椅子上。
不知何時起,豫王喜歡靜靜地坐在這裏,看著窗外的兩棵樹,一看便是半天。
可是很快,他連這個機會都沒了。
風有些大,把窗戶吹掩上了半扇,豫王傾身要去將窗戶打開,手抬起,卻仿佛有個人先他一步將窗戶打開。
那扶著窗的人向著他眉眼彎彎地:「王爺。」
豫王的手僵在了原地。
他喜歡坐在這張椅子上,因為就是在這裏,他常常召見宋皎等人,這是屬於他的有關於宋皎的記憶最鮮明的地方。
關河進來的時候,卻見豫王有些怔然地看著窗外那無甚可看的風景。
王妃先前命人送了些湯水過來,怎麽送來的,就怎麽擱在那裏,都已經冷透了。
關河看著豫王有些蕭瑟的麵色,揮手叫了小太監進來,把這些東西端了下去。
「王爺。」他上前行了個禮:「風大,屬下還是把窗關了吧?」
豫王沒迴答,隻是擺了擺手。
不多會兒,一個小太監來到,在門口躬身問:「王爺,王妃問先前的湯喝了沒有,說天冷,讓王爺留心身子。」
豫王皺了皺眉。
關河見狀,便悄悄地揮退了那小太監。
豫王心頭煩亂,忽地問道:「幾時了。」
關河看了看天色:「差一刻未時,王爺還是小憩一會兒?」
豫王定了定神:「不了,更衣。」
關河詫異:「王爺要去哪裏?」
豫王道:「進宮。」
關河臉色微變,終於道:「王爺怎麽突然想進宮?天兒好像不太好,不如明兒吧。」
豫王其實也沒想過要進宮,但心神慌亂的,竟冒出這個念頭,他覺著這大概是因為離京在即,他有些放心不下皇後的緣故。
於是他淡淡道:「不必多說,本王要去見見母後。」
皇後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反而加重了,他若是這一走,這輩子能不能再見到皇後,隻怕希望渺茫。
或許是該盡盡孝心。
關河欲言又止,見兩個小太監進來幫豫王更衣,他遲疑著喚了聲:「王爺……」
豫王有些神不守舍,起初竟沒聽見。關河又喚了聲,他才抬頭:「何事?」
關河道:「王爺若要進宮,那……是否帶了王妃一起?」
「不用。」豫王的臉色淡淡冷冷的。
關河的臉色陰晴不定,眼睜睜地看著豫王穿戴整齊,戴了忠靖冠,關河隻得上前一步:「王爺,屬下有事稟告。」
豫王皺了皺眉,覺著他有些奇怪:「什麽?」
關河道:「聽說……程大人府裏的那個小公子近來也有些病弱,王爺先前不說過要去看一看的麽?」
這句卻是提醒了豫王:「你說的是,那就……去程府吧。」
總比在王府要好。
程府的那小嬰兒已經過了滿月。
雖然程殘陽並沒有就特意地辦滿月酒,但是無論是宮內還是王府,都送了相應的賀禮到府中。
有一些跟程殘陽交好的朝臣,也都紛紛有賀儀送上。
那小孩子因出生的時候不太順利,起初身體一直孱弱的,府內的四個奶嬤嬤日夜不離身的照看著,顏文語更是叫把這孩子放在她的房間中,就在外間,一有風吹草動便能聽見。
這麽日夜不離地看護了半個月,才見了好。滿月的時候,小東西已經褪去了之前的那黑中帶紫的樣子,皮膚白嫩了起來,那濃眉俊眼的像極了程子勵。
豫王進內看了那孩子一番,望著那嬰兒在繈褓中揮手舞腳的樣子,難得地流露出一點笑意。
顏文語整個人卻比先前清減了點兒,說道:「這小東西實在太折磨人了,別看現在乖乖的,昨兒晚上哭鬧了半宿。」
以至於她不得不叫程殘陽去書房裏睡了半夜。
豫王看了她一眼:「白樂天有詩說,『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如今夫人雖非這孩子的生母,卻也實在應了這首詩中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