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娘子雖然擔心,但也知道這些自己是完全伸不上手的,便隻殷切地叮囑道:「宮內不比別的地方,行一定要謹慎小心。」
正說著,外頭青青跑進來:「尚儀,周大人跟徐大人來了。」
宋皎便起身出外迎接。
徐廣陵跟周赤豹都是來送喪儀的,但這不過是應景藉口,最主要是來探望宋皎。
他們兩個才去過程府,這一路又拐了過來,路上周赤豹還感慨了一番,這程府跟宋府的喪竟然是同一天辦,宋申吉也就罷了,沒人替他可惜,倒是那程大人的兒媳婦……實在叫人不由得不心裏惋惜。
又說起宋皎。自打上次得了徐廣陵的提示後,周赤豹才知道宋皎跟太子之間的那點隱秘。後來聽說王易清晚上冒冒失失地前去,誰知正趕上東宮宣旨,自那夜,王易清在家裏足足病了三天才敢露麵。
周赤豹還有兩天就要啟程迴西北了,路上他問徐廣陵:「太子殿下對夜光,是真的?」
徐廣陵瞥了他一眼:「你指的是什麽意思?」
周赤豹是個單刀直入的性子,立刻道:「如果是當真,怎麽不直接封妃?」
徐廣陵嗤地一笑:「你仿佛比太子殿下更急。」
周赤豹道:「我急什麽,我隻是覺著要是不封妃,弄宮內做個尚儀是什麽意思,當過侍禦史,巡按禦史而且幹的比所有人都好的,竟叫她去管什麽宮女太監,殿下要是個有膽魄的明君,幹脆讓夜光還當朝臣,也算物盡其用,不是暴殄天物。」
徐廣陵皺了眉:「你夠了,又要胡說八道惹禍上身。」
周赤豹道:「我說的是實話嘛……你聽說沒有,西南道上最近來了許多摺奏。」
徐廣陵微微一笑:「這還用你說。」
周赤豹道:「你也看過了?」
徐廣陵微微頷首,卻也不由嘆道:「我知道夜光這趟西南之行做的好,隻沒想到這樣得民心……那些摺子現在應該在皇上的案頭了。」
周赤豹的眼睛瞪大了些:「真的?」卻又嘆氣:「那又如何,皇上指定不會放人。」
徐廣陵見他總鑽牛角,無奈地看了他一眼,沒再多言。
兩人見了宋皎,寒暄了幾句,宋皎有些過意不去。
周赤豹好不容易迴來一趟,本來想請他喝酒的,如今也喝不成了。
趁著周赤豹去跟青青等說話,徐廣陵對宋皎道:「王爺也知道了,隻是不便親來。王爺的意思是……去者自去,自有定分,叫你不必過於傷感。」
宋皎聽了這句,竟沒法形容心裏是什麽滋味,就隻點點頭。
徐廣陵又問:「昨兒大理寺、五城兵馬司跟京兆府的人都動了,後來又聽說東宮內衛也觸動了,可跟你有關?」
宋皎道:「是一點小,已經過去了。」
徐廣陵便不追問。
宋皎看向周赤豹道:「邊塞苦寒,這一去不知何時再迴來了。」
「其實他要調迴也不是難,但他說還是喜歡大漠孤煙,那股肆意奔騰的勁兒,」徐廣陵笑了笑:「叫他在那裏也好,他不習慣京城內的這些爾虞我詐,那脾氣摁不住就要闖禍。倒不如留在那裏快活。」
宋皎聽了,心裏竟隱隱地生出一點羨慕。
本來張嬤嬤的意見是中午迴去,宋皎見周赤豹跟徐廣陵都來了,便叫他們留下吃飯。
正在此刻,宋明跟魏子謙也迴來了,忙著去洗漱了,也竭力相留。
徐廣陵知道宋皎的身份不同以往,而且他早看出跟在宋皎身旁的那些,可都是東宮內衛,個個身手非凡,他覺著不便留下,周赤豹卻並不理會那些:「徐大人想走就走,我是要留的。」
宋皎便吩咐小缺跟宋明快去置辦些吃食迴來,又留其他四鄰來幫襯的人吃飯,那些人見禦史台的大人在此,便都推辭去了。
東宮。
太子迴宮後便被傳到了養心殿。
趙儀瑄一早知道,昨日的鬧的不小,皇帝恐怕也知道了,指定要問,路上他已經把說辭都想好了。
畢竟老頭子的脾氣古怪,他不想在這個時候自找不痛快。
隻是太子沒料到,皇帝這次並不是「興師問罪」。
太子行了禮,皇帝問道:「情都辦妥了?」
趙儀瑄順口道:「讓父皇跟著擔心了,都已經都妥當無礙。」
皇帝道:「你還知道朕也跟著操心,倘若不是你把宋夜光寵壞了,她怎麽敢跟你吵鬧?她竟還當自己是朝臣不成?區區一個尚儀竟敢擾鬧主子,傳出去,倒不知你這個東宮太子的顏麵何在。」
太子聽到皇帝說什麽「擾鬧主子」,頓時想起先前宋皎跟自己爭執的時候那聲「是奴婢」。
皺了皺眉,趙儀瑄笑道:「父皇,難道兒臣連這點容人之量都沒有?何況她如今有了身孕,兒臣隻略把話說重了,您派去的嬤嬤跟阿盛都急忙進來阻止,難不成讓兒臣把她打一頓關起來。」
皇帝橫了他一眼:「朕沒說叫你打她關她,豈不聞孔夫子說過,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你得學會怎麽調/教人,別一味的寵慣縱容,叫她拿捏住了你,越發不把你放在眼裏了。」
趙儀瑄道:「這個父皇是多慮了。」突然想到昨夜的種種,太子舔了舔唇:「她懂起來,不知多可心呢。」
皇帝聽的耳朵刺撓:「什麽可心?」
正說著,外頭青青跑進來:「尚儀,周大人跟徐大人來了。」
宋皎便起身出外迎接。
徐廣陵跟周赤豹都是來送喪儀的,但這不過是應景藉口,最主要是來探望宋皎。
他們兩個才去過程府,這一路又拐了過來,路上周赤豹還感慨了一番,這程府跟宋府的喪竟然是同一天辦,宋申吉也就罷了,沒人替他可惜,倒是那程大人的兒媳婦……實在叫人不由得不心裏惋惜。
又說起宋皎。自打上次得了徐廣陵的提示後,周赤豹才知道宋皎跟太子之間的那點隱秘。後來聽說王易清晚上冒冒失失地前去,誰知正趕上東宮宣旨,自那夜,王易清在家裏足足病了三天才敢露麵。
周赤豹還有兩天就要啟程迴西北了,路上他問徐廣陵:「太子殿下對夜光,是真的?」
徐廣陵瞥了他一眼:「你指的是什麽意思?」
周赤豹是個單刀直入的性子,立刻道:「如果是當真,怎麽不直接封妃?」
徐廣陵嗤地一笑:「你仿佛比太子殿下更急。」
周赤豹道:「我急什麽,我隻是覺著要是不封妃,弄宮內做個尚儀是什麽意思,當過侍禦史,巡按禦史而且幹的比所有人都好的,竟叫她去管什麽宮女太監,殿下要是個有膽魄的明君,幹脆讓夜光還當朝臣,也算物盡其用,不是暴殄天物。」
徐廣陵皺了眉:「你夠了,又要胡說八道惹禍上身。」
周赤豹道:「我說的是實話嘛……你聽說沒有,西南道上最近來了許多摺奏。」
徐廣陵微微一笑:「這還用你說。」
周赤豹道:「你也看過了?」
徐廣陵微微頷首,卻也不由嘆道:「我知道夜光這趟西南之行做的好,隻沒想到這樣得民心……那些摺子現在應該在皇上的案頭了。」
周赤豹的眼睛瞪大了些:「真的?」卻又嘆氣:「那又如何,皇上指定不會放人。」
徐廣陵見他總鑽牛角,無奈地看了他一眼,沒再多言。
兩人見了宋皎,寒暄了幾句,宋皎有些過意不去。
周赤豹好不容易迴來一趟,本來想請他喝酒的,如今也喝不成了。
趁著周赤豹去跟青青等說話,徐廣陵對宋皎道:「王爺也知道了,隻是不便親來。王爺的意思是……去者自去,自有定分,叫你不必過於傷感。」
宋皎聽了這句,竟沒法形容心裏是什麽滋味,就隻點點頭。
徐廣陵又問:「昨兒大理寺、五城兵馬司跟京兆府的人都動了,後來又聽說東宮內衛也觸動了,可跟你有關?」
宋皎道:「是一點小,已經過去了。」
徐廣陵便不追問。
宋皎看向周赤豹道:「邊塞苦寒,這一去不知何時再迴來了。」
「其實他要調迴也不是難,但他說還是喜歡大漠孤煙,那股肆意奔騰的勁兒,」徐廣陵笑了笑:「叫他在那裏也好,他不習慣京城內的這些爾虞我詐,那脾氣摁不住就要闖禍。倒不如留在那裏快活。」
宋皎聽了,心裏竟隱隱地生出一點羨慕。
本來張嬤嬤的意見是中午迴去,宋皎見周赤豹跟徐廣陵都來了,便叫他們留下吃飯。
正在此刻,宋明跟魏子謙也迴來了,忙著去洗漱了,也竭力相留。
徐廣陵知道宋皎的身份不同以往,而且他早看出跟在宋皎身旁的那些,可都是東宮內衛,個個身手非凡,他覺著不便留下,周赤豹卻並不理會那些:「徐大人想走就走,我是要留的。」
宋皎便吩咐小缺跟宋明快去置辦些吃食迴來,又留其他四鄰來幫襯的人吃飯,那些人見禦史台的大人在此,便都推辭去了。
東宮。
太子迴宮後便被傳到了養心殿。
趙儀瑄一早知道,昨日的鬧的不小,皇帝恐怕也知道了,指定要問,路上他已經把說辭都想好了。
畢竟老頭子的脾氣古怪,他不想在這個時候自找不痛快。
隻是太子沒料到,皇帝這次並不是「興師問罪」。
太子行了禮,皇帝問道:「情都辦妥了?」
趙儀瑄順口道:「讓父皇跟著擔心了,都已經都妥當無礙。」
皇帝道:「你還知道朕也跟著操心,倘若不是你把宋夜光寵壞了,她怎麽敢跟你吵鬧?她竟還當自己是朝臣不成?區區一個尚儀竟敢擾鬧主子,傳出去,倒不知你這個東宮太子的顏麵何在。」
太子聽到皇帝說什麽「擾鬧主子」,頓時想起先前宋皎跟自己爭執的時候那聲「是奴婢」。
皺了皺眉,趙儀瑄笑道:「父皇,難道兒臣連這點容人之量都沒有?何況她如今有了身孕,兒臣隻略把話說重了,您派去的嬤嬤跟阿盛都急忙進來阻止,難不成讓兒臣把她打一頓關起來。」
皇帝橫了他一眼:「朕沒說叫你打她關她,豈不聞孔夫子說過,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你得學會怎麽調/教人,別一味的寵慣縱容,叫她拿捏住了你,越發不把你放在眼裏了。」
趙儀瑄道:「這個父皇是多慮了。」突然想到昨夜的種種,太子舔了舔唇:「她懂起來,不知多可心呢。」
皇帝聽的耳朵刺撓:「什麽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