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皎一看此物便心生悚然,所以當初不願意拿著。
一路到此,早已經忘記了還有這迴事。
竟沒想到內衛們還惦記著,竟又給了小缺。
宋皎本是不想碰這東西的,但是剛才聽驛官說起花沂們擅長用蠱,而那恨無傷卻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行事且又極為詭異,卻不曉得恨無傷跟著花沂之間有沒有什麽關係。
她接了過來,一邊打量一邊思量:倘若有關係的話,如果是友,倒是可以用這個信物做點文章,但若是敵人……
宋皎盯著那小獸骨上妖異的紅色寶石眼睛,讓自己靜下心來從頭開始想。
起因自是朱厭的兩色石,朱厭說過那石頭會對自己有用。
而恨無傷換去石頭的時候……宋皎揉著額角迴想,恨無傷當時曾說——「越往西南部族越多,九夷之中有不少人知道兩色石的信物,但是我這個也是管用的。」
就憑著這句,倘若恨無傷跟花沂人有仇,就不可能明知道她將路過驛馬縣,還說那句「我這個也是管用的」。
推斷了這一節,宋皎反而後悔為什麽沒早問問小缺,好歹讓諸葛嵩把這東西帶上……至少可以見機行事。
她耐著性子等了一個時辰,將近中午了,去寧州調兵的縣丞尚未迴來,但跟隨諸葛嵩和易巡侍去迢沂山的那衙役卻返迴了。
馬兒才停在驛站門口,衙差就從馬背上滾落下來。
驛館的人衝上去,七手八腳扶著他進內,裏頭宋皎早驚動了,才出門口,那衙差便癱倒在台階前,搖搖欲墜。
四喜不由分說地上前將他拉起來:「怎麽了?我嵩哥呢?」
衙差抬頭,眼角,嘴角以及鼻端,都還有未幹的血漬,看著駭人之極!
他們一行人之前被放迴來的時候,已經是被神不知鬼不覺地種了蠱的,又因為他返迴迢沂山,犯了禁忌,那蠱即刻發作起來。
之所以沒有當場斃命,是因為在諸葛嵩體內的那隻蠱非同一般,所以生生地幫他壓製住了,他又急忙退出了林子,這才勉強保住了一命。
如今趕迴來,已經似強弩之末,隻勉強說了句:「我、中了蠱,侍衛長……不、不……恐怕……」
衙役本想說「不知道他們的情形到底如何,但恐怕兇多吉少」,畢竟他自己深受其害,所以才拚命迴來報信。
四喜隻聽到「中蠱」,頓時就想到諸葛嵩恐怕也是如此,頓時跳起來:「混帳!區區一個花沂,竟敢對東宮的人下手!」
她又是擔心,又是著急,竟恨不得即刻趕往迢沂山。
正在暴跳的時候,忽地看到宋皎站在台階上,一言不發。
四喜驀地想起諸葛嵩臨去時候叮囑的話,她知道自己若一走,沒有人保護宋皎了,諸葛嵩那裏好交代,太子那邊必然是過不了的。
她一下子泄了氣,喃喃道:「這、這可怎麽辦……早知道這條路如此難走,主子該多派幾個人……」
話未說完,就聽宋皎冷靜地說道:「收拾,即刻出發前往迢沂山。」
四喜猛地抬起頭來:「按台……」
她當然願意親去迢沂山,可是又怕宋皎這一去,自是冒險之舉:「可是、可是嵩哥說……」
「這裏聽我的,他說的沒用,」宋皎淡淡地說道,看著四喜泛紅的眼圈,她反而鎮定下來:「別擔心,侍衛長不會有事的。」
小缺也欲同往,被宋皎製止了,他的傷在背上,弄不好就糟糕了。
當下隻帶了四喜並幾個縣衙的差人,驅車前往迢沂山,正走到半路,卻趕上那迴來報信的縣丞,原來寧州府的三千人馬正往迢沂山開拔。
迢沂山上,那老婦人看了眼山下送上來的「信」,頓時臉色大變。
旁邊的威嚴老者走過來,一看之下,忙把紙拉過來,雙眼睜大他道:「這是、這是瀧兒帶走的飛龍骨!」
其他兩位也忙過來,那矮個子老者道:「是飛龍骨,這是誰畫的?」
送信來的花沂青年道:「是那個什麽宋大人。」
在場幾人彼此相看:「為什麽西南道巡按禦史會知道咱們的飛龍骨?」
「難道他……是從瀧兒那裏見過?」
那威嚴老者望著老婦人:「阿母,這該如何處置?」
花沂以女子為尊,這老婦人才是花沂的真正當家之人,就算幾位老者貴為花沂族的長老,但也都要聽從這老婦人的。
老婦人迴頭看向諸葛嵩。
剛才他們幾個說話都是用的花沂語,諸葛嵩跟易巡侍自然不明白,諸葛嵩想看看那信上的到底是什麽才叫這幾人都變了臉色,但身體仍然無法自主。
老婦人打量著諸葛嵩,沉聲吩咐:「把他們先關起來,等見過了這個宋按台再做處置。」
她說了這句後,才又用花沂語說道:「這個宋按台,竟然叫人送這麽一封信過來,可見她知道飛龍骨是我們必得之物,恐怕也有要挾之意,為今之計,便是先跟他見上一麵,不管如何,如果飛龍骨在他手中,一定要趁機拿迴來。」
她卻是想錯了,宋皎根本不知道這叫什麽「飛龍骨」,更加不曉得是他們必得之物。
宋皎擔心這些蠻人不由分說傷了諸葛嵩等人,所以情急之下隻能先試一試。
倘若此物真的有效,那麽自然可以震懾花沂之人,或許可以是個緩和的契機。
一路到此,早已經忘記了還有這迴事。
竟沒想到內衛們還惦記著,竟又給了小缺。
宋皎本是不想碰這東西的,但是剛才聽驛官說起花沂們擅長用蠱,而那恨無傷卻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行事且又極為詭異,卻不曉得恨無傷跟著花沂之間有沒有什麽關係。
她接了過來,一邊打量一邊思量:倘若有關係的話,如果是友,倒是可以用這個信物做點文章,但若是敵人……
宋皎盯著那小獸骨上妖異的紅色寶石眼睛,讓自己靜下心來從頭開始想。
起因自是朱厭的兩色石,朱厭說過那石頭會對自己有用。
而恨無傷換去石頭的時候……宋皎揉著額角迴想,恨無傷當時曾說——「越往西南部族越多,九夷之中有不少人知道兩色石的信物,但是我這個也是管用的。」
就憑著這句,倘若恨無傷跟花沂人有仇,就不可能明知道她將路過驛馬縣,還說那句「我這個也是管用的」。
推斷了這一節,宋皎反而後悔為什麽沒早問問小缺,好歹讓諸葛嵩把這東西帶上……至少可以見機行事。
她耐著性子等了一個時辰,將近中午了,去寧州調兵的縣丞尚未迴來,但跟隨諸葛嵩和易巡侍去迢沂山的那衙役卻返迴了。
馬兒才停在驛站門口,衙差就從馬背上滾落下來。
驛館的人衝上去,七手八腳扶著他進內,裏頭宋皎早驚動了,才出門口,那衙差便癱倒在台階前,搖搖欲墜。
四喜不由分說地上前將他拉起來:「怎麽了?我嵩哥呢?」
衙差抬頭,眼角,嘴角以及鼻端,都還有未幹的血漬,看著駭人之極!
他們一行人之前被放迴來的時候,已經是被神不知鬼不覺地種了蠱的,又因為他返迴迢沂山,犯了禁忌,那蠱即刻發作起來。
之所以沒有當場斃命,是因為在諸葛嵩體內的那隻蠱非同一般,所以生生地幫他壓製住了,他又急忙退出了林子,這才勉強保住了一命。
如今趕迴來,已經似強弩之末,隻勉強說了句:「我、中了蠱,侍衛長……不、不……恐怕……」
衙役本想說「不知道他們的情形到底如何,但恐怕兇多吉少」,畢竟他自己深受其害,所以才拚命迴來報信。
四喜隻聽到「中蠱」,頓時就想到諸葛嵩恐怕也是如此,頓時跳起來:「混帳!區區一個花沂,竟敢對東宮的人下手!」
她又是擔心,又是著急,竟恨不得即刻趕往迢沂山。
正在暴跳的時候,忽地看到宋皎站在台階上,一言不發。
四喜驀地想起諸葛嵩臨去時候叮囑的話,她知道自己若一走,沒有人保護宋皎了,諸葛嵩那裏好交代,太子那邊必然是過不了的。
她一下子泄了氣,喃喃道:「這、這可怎麽辦……早知道這條路如此難走,主子該多派幾個人……」
話未說完,就聽宋皎冷靜地說道:「收拾,即刻出發前往迢沂山。」
四喜猛地抬起頭來:「按台……」
她當然願意親去迢沂山,可是又怕宋皎這一去,自是冒險之舉:「可是、可是嵩哥說……」
「這裏聽我的,他說的沒用,」宋皎淡淡地說道,看著四喜泛紅的眼圈,她反而鎮定下來:「別擔心,侍衛長不會有事的。」
小缺也欲同往,被宋皎製止了,他的傷在背上,弄不好就糟糕了。
當下隻帶了四喜並幾個縣衙的差人,驅車前往迢沂山,正走到半路,卻趕上那迴來報信的縣丞,原來寧州府的三千人馬正往迢沂山開拔。
迢沂山上,那老婦人看了眼山下送上來的「信」,頓時臉色大變。
旁邊的威嚴老者走過來,一看之下,忙把紙拉過來,雙眼睜大他道:「這是、這是瀧兒帶走的飛龍骨!」
其他兩位也忙過來,那矮個子老者道:「是飛龍骨,這是誰畫的?」
送信來的花沂青年道:「是那個什麽宋大人。」
在場幾人彼此相看:「為什麽西南道巡按禦史會知道咱們的飛龍骨?」
「難道他……是從瀧兒那裏見過?」
那威嚴老者望著老婦人:「阿母,這該如何處置?」
花沂以女子為尊,這老婦人才是花沂的真正當家之人,就算幾位老者貴為花沂族的長老,但也都要聽從這老婦人的。
老婦人迴頭看向諸葛嵩。
剛才他們幾個說話都是用的花沂語,諸葛嵩跟易巡侍自然不明白,諸葛嵩想看看那信上的到底是什麽才叫這幾人都變了臉色,但身體仍然無法自主。
老婦人打量著諸葛嵩,沉聲吩咐:「把他們先關起來,等見過了這個宋按台再做處置。」
她說了這句後,才又用花沂語說道:「這個宋按台,竟然叫人送這麽一封信過來,可見她知道飛龍骨是我們必得之物,恐怕也有要挾之意,為今之計,便是先跟他見上一麵,不管如何,如果飛龍骨在他手中,一定要趁機拿迴來。」
她卻是想錯了,宋皎根本不知道這叫什麽「飛龍骨」,更加不曉得是他們必得之物。
宋皎擔心這些蠻人不由分說傷了諸葛嵩等人,所以情急之下隻能先試一試。
倘若此物真的有效,那麽自然可以震懾花沂之人,或許可以是個緩和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