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宋皎詫異,又急忙否認:「不是,是我自己這麽覺著的……侍衛跟著我,不過是大材小用,我心裏也過意不去,何況殿下不是、不是還叫那位、四喜姑娘來了麽?有一位我已經當不起了。且我想,永州這邊最大的事兒已經給殿下解決了,往下走去,未必還有如今日這般艱難的,所以……」
趙儀瑄道:「什麽大材小用,正經大事的,你以為為何本宮要把他調迴來,不正是因為你是本宮眼前心裏頭一號的,所以才得叫東宮頭一號的人跟著你嗎?要不是知道他做的好,對你有利,又何必把他弄迴來?行了,不要再提此事,而且……」
他笑了笑,模稜兩可地說道:「又不是一別就經年不見了。」
宋皎瞧著太子那個叫人摸不透深淺的笑,疑惑地離開了內廳。
出了門,卻見侍衛立在門邊。
他的臉色平靜,見她出來,便看過來。
四目相對,宋皎知道自己方才在裏間的話,他已經聽見了。
宋皎覺著自己沒把他送迴太子身邊,還得叫他跟著自己「苦行」,心裏有些過意不去。
相伴出了府衙,宋皎忍不住道:「抱歉,看樣子還得勞煩侍衛了,不過,我會另找時機,再跟殿下說的。」
諸葛嵩把頭扭開,竟不理她。
隻又快到別院的時候,諸葛嵩才冷冰冰地說道:「要是宋按台厭了我,我當然也不敢再伺候,我自己會走。」
宋皎愕然,迴頭看向他,終於道:「這話從何說起,我隻是覺著,侍衛留在我身邊,是白白耽誤了前程。」
而且他還要避嫌,自己也要避什麽嫌,萬一在趙儀瑄身邊有什麽說不清楚,豈不是誤人誤己。
諸葛嵩的眼尾卻微微地有些泛紅:「我可說了怕耽誤前程嗎?」
「當然沒有。」
諸葛嵩有些生硬地:「那就請按台不要再提此事了!」
宋皎張了張口,諸葛嵩卻沒再聽她言語,緊走幾步遠離了她,宋皎無奈,喃喃道:「這可真是『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迴到了別院,四喜看見侍衛,先跳了出來:「嵩哥你可算迴來了,那個姓江的醒了,隻是他不規矩,不肯好好吃藥,總想往外跑,還一直打聽宋按台。」
正說著,果然見江稟懷扶著門正試圖走進來。
恰好身後宋皎也才進門,一眼看到他,急忙跑上前:「稟懷兄,你怎麽起來了?」
諸葛嵩見她要去扶江稟懷,便伸手一擋,自己上前扶了江知縣。
江稟懷臉色有些泛白:「夜光,聽說江府已經……」
宋皎忙請諸葛嵩把他扶到裏間,又將昨夜至今日的情形都說了一遍,為叫他安心便道:「你如今有傷在身,切勿多想別的,殿下那邊將如何處置,我也不能妄言,但據我所知,殿下是個明理寬仁的,橫豎隻一句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該如何便如何吧。」
她為撫慰江稟懷,便握住他的手,輕輕在他手背上拍了拍。
江稟懷閉上雙眼,輕輕地嘆了口氣:「早就知道會有這麽一天,我勸的,他隻是不聽。到底釀成大禍。」
宋皎想到江振為他求情一節,忖度了片刻,卻不知到底該說好,還是不說好。
倒是江稟懷看了出來,便問:「夜光,你是不是還有什麽話要跟我說?」
宋皎終於道:「江兄,令尊其實,並沒有想把你牽連在內。」
江稟懷皺了眉:「這是何意?」
宋皎把江振跟太子求情等話說了。江稟懷半晌無言,到最後才說道:「那天晚上,他還嘲笑我怕被他牽連,到如今竟又如此,我倒不知他心裏到底想什麽了!」
宋皎想到太子那句「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卻不便跟江稟懷說出來,隻道:「江兄,我跟你說這個並沒有別的意思,隻是想讓你心裏……」
她並未說完,江稟懷卻已經明白,他臉色頹然的,但卻仍是抬眸看向宋皎:「夜光,你不必安慰我,我自己心裏清楚,我們都沒法兒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自己該走的路,我從少年離家直到現在,所做所行,我並不後悔,從不後悔……」
他看著宋皎,心裏想起的卻是那一年在京城跟她初相遇時候的情形。
江稟懷微微一笑:「但我畢竟是姓江的,自然也要背負江家之責,就算如今被株連,我也是無怨的,你我都是奉公守紀之人,更不能知法犯法,你也不必在太子麵前替我求情,不然,我卻也要怪你多事了,一切按照律法處置就是。」
宋皎低下頭:「你……你啊。」
江稟懷的目光變得柔和了些,他看著宋皎道:「倘若我不幸就留在了永州,他日你去寧州,去成安,看到我曾治理過的縣郡,你覺著還不錯的話,那我也就能含笑九泉了。」
「江兄!」宋皎最聽不得這個:「我不許你這麽說。」
江稟懷也看出了她的眼圈發紅,便順勢笑道:「玩笑罷了,抱歉,我不說了。」
四喜送了湯藥進來,橫眉豎眼地告狀:「宋按台,他不肯喝藥。」
宋皎迴身。
江稟懷不等她開口,便道:「我喝,喝就是了。」果然從她手上接過,慢慢地都喝光了。
四喜撇著嘴,滿是鄙夷地說道:「一個大男人,還跟小孩子一樣,得叫人哄著不成?嘁!」
趙儀瑄道:「什麽大材小用,正經大事的,你以為為何本宮要把他調迴來,不正是因為你是本宮眼前心裏頭一號的,所以才得叫東宮頭一號的人跟著你嗎?要不是知道他做的好,對你有利,又何必把他弄迴來?行了,不要再提此事,而且……」
他笑了笑,模稜兩可地說道:「又不是一別就經年不見了。」
宋皎瞧著太子那個叫人摸不透深淺的笑,疑惑地離開了內廳。
出了門,卻見侍衛立在門邊。
他的臉色平靜,見她出來,便看過來。
四目相對,宋皎知道自己方才在裏間的話,他已經聽見了。
宋皎覺著自己沒把他送迴太子身邊,還得叫他跟著自己「苦行」,心裏有些過意不去。
相伴出了府衙,宋皎忍不住道:「抱歉,看樣子還得勞煩侍衛了,不過,我會另找時機,再跟殿下說的。」
諸葛嵩把頭扭開,竟不理她。
隻又快到別院的時候,諸葛嵩才冷冰冰地說道:「要是宋按台厭了我,我當然也不敢再伺候,我自己會走。」
宋皎愕然,迴頭看向他,終於道:「這話從何說起,我隻是覺著,侍衛留在我身邊,是白白耽誤了前程。」
而且他還要避嫌,自己也要避什麽嫌,萬一在趙儀瑄身邊有什麽說不清楚,豈不是誤人誤己。
諸葛嵩的眼尾卻微微地有些泛紅:「我可說了怕耽誤前程嗎?」
「當然沒有。」
諸葛嵩有些生硬地:「那就請按台不要再提此事了!」
宋皎張了張口,諸葛嵩卻沒再聽她言語,緊走幾步遠離了她,宋皎無奈,喃喃道:「這可真是『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迴到了別院,四喜看見侍衛,先跳了出來:「嵩哥你可算迴來了,那個姓江的醒了,隻是他不規矩,不肯好好吃藥,總想往外跑,還一直打聽宋按台。」
正說著,果然見江稟懷扶著門正試圖走進來。
恰好身後宋皎也才進門,一眼看到他,急忙跑上前:「稟懷兄,你怎麽起來了?」
諸葛嵩見她要去扶江稟懷,便伸手一擋,自己上前扶了江知縣。
江稟懷臉色有些泛白:「夜光,聽說江府已經……」
宋皎忙請諸葛嵩把他扶到裏間,又將昨夜至今日的情形都說了一遍,為叫他安心便道:「你如今有傷在身,切勿多想別的,殿下那邊將如何處置,我也不能妄言,但據我所知,殿下是個明理寬仁的,橫豎隻一句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該如何便如何吧。」
她為撫慰江稟懷,便握住他的手,輕輕在他手背上拍了拍。
江稟懷閉上雙眼,輕輕地嘆了口氣:「早就知道會有這麽一天,我勸的,他隻是不聽。到底釀成大禍。」
宋皎想到江振為他求情一節,忖度了片刻,卻不知到底該說好,還是不說好。
倒是江稟懷看了出來,便問:「夜光,你是不是還有什麽話要跟我說?」
宋皎終於道:「江兄,令尊其實,並沒有想把你牽連在內。」
江稟懷皺了眉:「這是何意?」
宋皎把江振跟太子求情等話說了。江稟懷半晌無言,到最後才說道:「那天晚上,他還嘲笑我怕被他牽連,到如今竟又如此,我倒不知他心裏到底想什麽了!」
宋皎想到太子那句「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卻不便跟江稟懷說出來,隻道:「江兄,我跟你說這個並沒有別的意思,隻是想讓你心裏……」
她並未說完,江稟懷卻已經明白,他臉色頹然的,但卻仍是抬眸看向宋皎:「夜光,你不必安慰我,我自己心裏清楚,我們都沒法兒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自己該走的路,我從少年離家直到現在,所做所行,我並不後悔,從不後悔……」
他看著宋皎,心裏想起的卻是那一年在京城跟她初相遇時候的情形。
江稟懷微微一笑:「但我畢竟是姓江的,自然也要背負江家之責,就算如今被株連,我也是無怨的,你我都是奉公守紀之人,更不能知法犯法,你也不必在太子麵前替我求情,不然,我卻也要怪你多事了,一切按照律法處置就是。」
宋皎低下頭:「你……你啊。」
江稟懷的目光變得柔和了些,他看著宋皎道:「倘若我不幸就留在了永州,他日你去寧州,去成安,看到我曾治理過的縣郡,你覺著還不錯的話,那我也就能含笑九泉了。」
「江兄!」宋皎最聽不得這個:「我不許你這麽說。」
江稟懷也看出了她的眼圈發紅,便順勢笑道:「玩笑罷了,抱歉,我不說了。」
四喜送了湯藥進來,橫眉豎眼地告狀:「宋按台,他不肯喝藥。」
宋皎迴身。
江稟懷不等她開口,便道:「我喝,喝就是了。」果然從她手上接過,慢慢地都喝光了。
四喜撇著嘴,滿是鄙夷地說道:「一個大男人,還跟小孩子一樣,得叫人哄著不成?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