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昨夜,宋皎突然想起枕在他肩頭睡著的時候,當時她應該是太累了,跟他糾纏了大半宿,一波三折起起伏伏的,所以竟連宋申吉同京兆府的人來攪擾都不知道。
而太子……宋皎心裏想:「他昨晚上當然是沒睡好,子時過了還未休息,寅時的時候又迴宮,算來也不過是歇了一個多點的時辰,迴來後又要批摺子,如此操勞。」
想到這個,心又軟了好些,又想:「要是他派人告訴了嫂子,許她去見程大哥,別叫她哭的那樣傷心,那我倒也沒什麽別的牽掛的了,小缺跟老三那裏,侍衛長應該會跟他們說明的……罷了,就照他的意思且留在東宮吧……」
這麽不知不覺地想著,宋皎便睡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耳畔隻聽到低低的哭泣聲音,宋皎起初以為是做夢呢,卻聽到一個聲音叫道:「我不去!」
她嚇了一跳,急忙爬起身來,卻聽到門外有人低聲嗬斥:「你作死麽!宋侍禦在這兒休息!吵醒了他,有你好看的!」
先前那個尖銳的聲音叫道:「什麽宋時雨宋時風的!我不知道!我不喜歡呆在這地方,我想迴去!」
另一個女子的聲音嗬斥:「無法無天了,把她拉走!」
宋皎呆了會兒,起身下地,將門打開,遙遙地看到一個身形嬌小的女孩子,給兩個太監拽著手臂拉了出去。
而在旁邊站著的,赫然正是先前見過的東宮良娣雲若起。
雲良娣看見門開,便轉頭瞧過來,目光相對,宋皎忙行禮低頭:「見過娘娘。」
「不必多禮,」雲若起微微一笑:「倒是打擾到宋侍禦休息了,那是個不懂事的小舞姬,迴頭我自會教訓她。」
宋皎想起她先前也提過此事,自己身為外臣,便隻低頭道:「下臣不敢,多謝娘娘。」
雲若起看了她一眼,帶著人徐徐離去,宋皎看了一眼她的背影,真正玲瓏婀娜,絕代佳人。
突然想起趙儀瑄,有這般善解人意又懂曲意逢迎的美人在側,他居然那麽想不開,為什麽要總盯著她?
她睡了一覺稀裏糊塗的,也不知是什麽時辰了,看看天色,卻有點像是黃昏將至。
門口的小太監見她醒了,忙去打了水來,宋皎洗了臉,就見盛公公樂嗬嗬地又來了,身後兩個小太監,各自提著一個不大不小的方匣子。
宋皎詫異:「公公,這又是什麽?」
小太監們把匣子放在桌上,便退了出去。
盛公公將匣子打開,原來底下是抽屜形狀的,裏頭竟是很整齊的一疊書,他笑道:「太子殿下怕宋侍禦發悶,又知道你喜歡看書,所以挑了幾本過來讓你解悶兒的,你瞧瞧合不合心意?不喜歡的話我叫人再去找。或者你說個書名,東宮這邊的藏書室雖不大,但應該也不缺你想要的。」
宋皎倒確實喜歡看書,隻不過在東宮看書?想想就叫人覺著匪夷所思。
她隨便看了眼上麵的書名,竟是本略生僻的《竹書紀年》,她不由笑道:「讓殿下費心了。」拿起來翻了兩頁,又問:「殿下……還在忙嗎?」
盛公公唉聲嘆氣:「可不是麽?午膳都沒進,送了湯水去,一直等放的涼了都沒喝上一口。從早上到現在,隻忙忙地抓了兩塊糕就著茶水吃了,這眼見要緊晚膳了,隻怕也是白搭。」
宋皎聽的呆了,連翻書都忘記了:「這樣下去,身子如果扛得住?」
「誰說不是?可沒人說的聽啊,我還算是能說得上話的,其他人膽敢在殿下忙的時候插嘴,非得扔到宮門口打個半死不可……連我多說一句,還得遭他白眼呢。」
宋皎本正要看那本書,聽了這些話,心裏大為不安,她喃喃道:「再怎麽忙也要吃飯啊,身子若壞了,那就什麽都幹不成了。」
盛公公對此心有戚戚然:「道理誰都明白,殿下心裏隻怕也明白,但若真忙起來,就什麽也不顧了。宋侍禦你是沒見過殿下忙的樣子……若見過就知道了。」
他總算是找到了一個能說話的人,而且也敢跟他一起「嚼舌」趙儀瑄的,一時收不住話頭。
說了片刻,盛公公道:「宋侍禦你先看書,有什麽需要就吩咐他們,我還得過去小書房那邊。」
宋皎送別了盛公公,迴到桌邊翻看了幾頁《竹書紀年》,正看到「太甲殺伊尹」的典故。
正統史書記載,商朝國君太甲因為昏聵無德,被首相伊尹囚禁三年,後洗心革麵,伊尹便又放他出來交還政權,國乃興。
但《竹書紀年》上所記載的偏偏跟史書背道而馳,說的是伊尹圖謀不軌,篡權奪位才關押了太甲,而太甲在七年後潛迴,便殺了伊尹……
宋皎看著這段典故,不知不覺便想到了趙儀瑄身上去。
在詔獄事發之前,宋皎心目中的太子,就像是史書上所描述的太甲,暴虐成性,恣意妄為。
但是……從那之後到現在,她已經不能再像是以前那樣看待太子了,當然,「恣意妄為」確實有之,隻是「暴虐成性」,或者有待商榷。
到底太子,是史書裏作惡的太甲,還是《竹書紀年》裏的無辜的太甲?
宋皎想的出神,便忙先把這本丟下,又翻了一會兒,竟都是些《禮記》《中庸》甚至《六韜》之類,她看的笑了,這麽多書,倒好象她要在東宮陪太子讀書一般……
而太子……宋皎心裏想:「他昨晚上當然是沒睡好,子時過了還未休息,寅時的時候又迴宮,算來也不過是歇了一個多點的時辰,迴來後又要批摺子,如此操勞。」
想到這個,心又軟了好些,又想:「要是他派人告訴了嫂子,許她去見程大哥,別叫她哭的那樣傷心,那我倒也沒什麽別的牽掛的了,小缺跟老三那裏,侍衛長應該會跟他們說明的……罷了,就照他的意思且留在東宮吧……」
這麽不知不覺地想著,宋皎便睡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耳畔隻聽到低低的哭泣聲音,宋皎起初以為是做夢呢,卻聽到一個聲音叫道:「我不去!」
她嚇了一跳,急忙爬起身來,卻聽到門外有人低聲嗬斥:「你作死麽!宋侍禦在這兒休息!吵醒了他,有你好看的!」
先前那個尖銳的聲音叫道:「什麽宋時雨宋時風的!我不知道!我不喜歡呆在這地方,我想迴去!」
另一個女子的聲音嗬斥:「無法無天了,把她拉走!」
宋皎呆了會兒,起身下地,將門打開,遙遙地看到一個身形嬌小的女孩子,給兩個太監拽著手臂拉了出去。
而在旁邊站著的,赫然正是先前見過的東宮良娣雲若起。
雲良娣看見門開,便轉頭瞧過來,目光相對,宋皎忙行禮低頭:「見過娘娘。」
「不必多禮,」雲若起微微一笑:「倒是打擾到宋侍禦休息了,那是個不懂事的小舞姬,迴頭我自會教訓她。」
宋皎想起她先前也提過此事,自己身為外臣,便隻低頭道:「下臣不敢,多謝娘娘。」
雲若起看了她一眼,帶著人徐徐離去,宋皎看了一眼她的背影,真正玲瓏婀娜,絕代佳人。
突然想起趙儀瑄,有這般善解人意又懂曲意逢迎的美人在側,他居然那麽想不開,為什麽要總盯著她?
她睡了一覺稀裏糊塗的,也不知是什麽時辰了,看看天色,卻有點像是黃昏將至。
門口的小太監見她醒了,忙去打了水來,宋皎洗了臉,就見盛公公樂嗬嗬地又來了,身後兩個小太監,各自提著一個不大不小的方匣子。
宋皎詫異:「公公,這又是什麽?」
小太監們把匣子放在桌上,便退了出去。
盛公公將匣子打開,原來底下是抽屜形狀的,裏頭竟是很整齊的一疊書,他笑道:「太子殿下怕宋侍禦發悶,又知道你喜歡看書,所以挑了幾本過來讓你解悶兒的,你瞧瞧合不合心意?不喜歡的話我叫人再去找。或者你說個書名,東宮這邊的藏書室雖不大,但應該也不缺你想要的。」
宋皎倒確實喜歡看書,隻不過在東宮看書?想想就叫人覺著匪夷所思。
她隨便看了眼上麵的書名,竟是本略生僻的《竹書紀年》,她不由笑道:「讓殿下費心了。」拿起來翻了兩頁,又問:「殿下……還在忙嗎?」
盛公公唉聲嘆氣:「可不是麽?午膳都沒進,送了湯水去,一直等放的涼了都沒喝上一口。從早上到現在,隻忙忙地抓了兩塊糕就著茶水吃了,這眼見要緊晚膳了,隻怕也是白搭。」
宋皎聽的呆了,連翻書都忘記了:「這樣下去,身子如果扛得住?」
「誰說不是?可沒人說的聽啊,我還算是能說得上話的,其他人膽敢在殿下忙的時候插嘴,非得扔到宮門口打個半死不可……連我多說一句,還得遭他白眼呢。」
宋皎本正要看那本書,聽了這些話,心裏大為不安,她喃喃道:「再怎麽忙也要吃飯啊,身子若壞了,那就什麽都幹不成了。」
盛公公對此心有戚戚然:「道理誰都明白,殿下心裏隻怕也明白,但若真忙起來,就什麽也不顧了。宋侍禦你是沒見過殿下忙的樣子……若見過就知道了。」
他總算是找到了一個能說話的人,而且也敢跟他一起「嚼舌」趙儀瑄的,一時收不住話頭。
說了片刻,盛公公道:「宋侍禦你先看書,有什麽需要就吩咐他們,我還得過去小書房那邊。」
宋皎送別了盛公公,迴到桌邊翻看了幾頁《竹書紀年》,正看到「太甲殺伊尹」的典故。
正統史書記載,商朝國君太甲因為昏聵無德,被首相伊尹囚禁三年,後洗心革麵,伊尹便又放他出來交還政權,國乃興。
但《竹書紀年》上所記載的偏偏跟史書背道而馳,說的是伊尹圖謀不軌,篡權奪位才關押了太甲,而太甲在七年後潛迴,便殺了伊尹……
宋皎看著這段典故,不知不覺便想到了趙儀瑄身上去。
在詔獄事發之前,宋皎心目中的太子,就像是史書上所描述的太甲,暴虐成性,恣意妄為。
但是……從那之後到現在,她已經不能再像是以前那樣看待太子了,當然,「恣意妄為」確實有之,隻是「暴虐成性」,或者有待商榷。
到底太子,是史書裏作惡的太甲,還是《竹書紀年》裏的無辜的太甲?
宋皎想的出神,便忙先把這本丟下,又翻了一會兒,竟都是些《禮記》《中庸》甚至《六韜》之類,她看的笑了,這麽多書,倒好象她要在東宮陪太子讀書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