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到宋皎跟她的坐騎,以及那個臉黑身粗如一頭矮熊的侍從,陶避寒哈哈大笑,覺著情形甚是可樂。
宋皎不曉得陶少卿為何一見自己就笑,她揉了揉臉,小心沒碰著額頭的傷,上前行禮。
陶避寒道:「宋大人,你來的挺快啊。」
宋皎道:「少卿傳信,不敢不快,還要多謝少卿通情達理,許我一見程兄呢。」
「別,」陶避寒舉了舉手道:「可不是我許你見的,我也沒這個資格,是太子殿下特許了你的。你可真吃香啊,殿下都那樣了還惦記著你。」
宋皎應付的一笑:「哪裏,不敢。」敷衍了兩句,覺著不妥,便問:「殿下怎麽了?」
陶避寒張張嘴,可又想幹嘛讓她聽了去呢,她們並不是跟東宮一派的,若知道太子受了重傷還是給皇上打的,豈不是要笑死過去。
於是他聳聳肩:「這個跟你無關,走吧,帶你進去。」
這次陶避寒並沒有再讓宋皎入獄,而是命人將程子勵帶了出來。
大理寺的後廳之中,宋皎見著了形銷骨立的程子勵。
原本的程子勵相貌端正,算得上是個俊逸的青年,但是現在他的髭鬚都生得老長,臉有些發青,因為瘦削,顴骨幾乎都顯了出來。
他身著的是一襲囚服。
宋皎看到程子勵從門口出現就已經站不住了,當看清楚他的情形的時候,又驚又痛,忙跑過去:「程大哥!」
程子勵沒想到自己迴京後見到的第一人竟是宋皎,他的眼睛亮了一下:「夜光,是你!」
陶避寒在兩人身後,看著這幅相見歡的情形便道:「宋侍禦,給你一刻鍾時間,抓緊些,時候到了他還得迴牢裏去受審。」
他背著手慢悠悠晃了出去。
剩下的宋皎跟程子勵兩人久別重逢,都有些情緒激動的,還是程子勵先問:「父親如何?可好嗎?」
宋皎不得不說了個謊:「老師還好,你放心吧。」
程子勵點了點頭,又喃喃:「我知道父親肯定在生我的氣。」
宋皎想起來,忙問:「程大哥,之前說你失蹤了,是怎麽迴事?還有……」她握著程子勵的手,帶他走到桌邊上請他落座,問道:「嫂夫人呢?怎麽沒聽說過她的消息?」
程子勵張了張口,卻見宋皎站在他的跟前,正好擋住了桌麵。
她抬手把桌上的茶盅拿起來,手指沾了點茶水,在桌上飛快地寫了四個字:鶴州情形。
程子勵咽了口唾沫,有些緊張。
他知道宋皎是會這一招的——「一心兩用」,她能夠雙手執筆,在兩張紙上寫下不同的字,她這麽做,顯然是擔心會有人偷聽。
程子勵停了停,道:「她原先還在鶴州,現在就不知道了,她有了身孕,大夫說情形不太好,或許有點兇險。」
宋皎聽著「兇險」兩個字,知道這就是他的答案。
深吸了口氣,宋皎又道:「我也聽說了嫂夫人有身孕了,若是長途跋涉而迴確實是不便,不過想必太子殿下的人會護送她迴來吧?」
她說話之時,卻把先前寫得擦去,又重新寫道:可有話給老師?
程子勵想了想:「太子殿下自然是有周到的安排,你且放心,也讓父親放心,不必牽掛。」
宋皎想問的是關於程子勵的案子具體,想他能說些有用的線索,而不是什麽安慰,便又道:「好,迴頭我會跟老師說的,不過,老師最近休假在家裏,說來他老人家為國這些年,也該歇息歇息了……」
她寫道:你為何那麽做。我能做什麽?
程子勵看著她催促的眼神,哪裏會不知道她想救自己的心意,他笑了笑:「是啊,父親也該歇歇,操勞了這麽多年,德高望重,可又得到些什麽呢,我出京上任,隻帶了不到五十兩銀子,說出去誰能信,堂堂的禦史大夫家裏,隻有五十兩銀子……」
宋皎屏息:難道,這就是程子勵下水的理由。
程子勵停了停,繼續道:「夜光,本來我以為見不著你了,還能見你一麵,我心甚慰,等你嫂夫人迴京後,盼你幫我照看著些,還有父親……」
宋皎更著急了:「這些我自然知道。我擔心的是你!」
她咬了咬唇,在桌上寫:是誰拉你下水。
她相信程子勵的為人,他不會隻因為窮困便去貪墨,且胃口那麽大,他更不可能不知道後果。
在程子勵離京的時候她曾去送別的,他是那樣正直坦蕩的青年官員,身上有種宋皎都羨慕的光,她不相信程子勵會墮落的這麽快。
一定有人,一定有人蠱惑了他。
程子勵看著那行字,抬手輕輕地擦了去,然後他抬頭看著宋皎道:「我一人做事,一人當。」
門外響起腳步聲,陶避寒探頭:「說完了嗎?」
眼見程子勵要走,宋皎抓住他,迫不得已:「程大哥,就算是為了老師……」
她知道他的罪一旦落實就是個死,但是假如背後有人指使,假如配合得當,更假如有什麽誤會在內……或許可以為他周轉,求得一線生機。
「別再為我費心了夜光,」程子勵的臉上卻流露出一種奇異的笑容:「不管如何,是我甘願的。」
宋皎的手一顫便鬆開,程子勵點點頭,邁步出門去了。
陶避寒望著獄卒將他帶走,冷笑了聲:「這看著倒是個硬骨頭,不過我不信,在我的手底會有挨得住的硬骨頭。」
宋皎不曉得陶少卿為何一見自己就笑,她揉了揉臉,小心沒碰著額頭的傷,上前行禮。
陶避寒道:「宋大人,你來的挺快啊。」
宋皎道:「少卿傳信,不敢不快,還要多謝少卿通情達理,許我一見程兄呢。」
「別,」陶避寒舉了舉手道:「可不是我許你見的,我也沒這個資格,是太子殿下特許了你的。你可真吃香啊,殿下都那樣了還惦記著你。」
宋皎應付的一笑:「哪裏,不敢。」敷衍了兩句,覺著不妥,便問:「殿下怎麽了?」
陶避寒張張嘴,可又想幹嘛讓她聽了去呢,她們並不是跟東宮一派的,若知道太子受了重傷還是給皇上打的,豈不是要笑死過去。
於是他聳聳肩:「這個跟你無關,走吧,帶你進去。」
這次陶避寒並沒有再讓宋皎入獄,而是命人將程子勵帶了出來。
大理寺的後廳之中,宋皎見著了形銷骨立的程子勵。
原本的程子勵相貌端正,算得上是個俊逸的青年,但是現在他的髭鬚都生得老長,臉有些發青,因為瘦削,顴骨幾乎都顯了出來。
他身著的是一襲囚服。
宋皎看到程子勵從門口出現就已經站不住了,當看清楚他的情形的時候,又驚又痛,忙跑過去:「程大哥!」
程子勵沒想到自己迴京後見到的第一人竟是宋皎,他的眼睛亮了一下:「夜光,是你!」
陶避寒在兩人身後,看著這幅相見歡的情形便道:「宋侍禦,給你一刻鍾時間,抓緊些,時候到了他還得迴牢裏去受審。」
他背著手慢悠悠晃了出去。
剩下的宋皎跟程子勵兩人久別重逢,都有些情緒激動的,還是程子勵先問:「父親如何?可好嗎?」
宋皎不得不說了個謊:「老師還好,你放心吧。」
程子勵點了點頭,又喃喃:「我知道父親肯定在生我的氣。」
宋皎想起來,忙問:「程大哥,之前說你失蹤了,是怎麽迴事?還有……」她握著程子勵的手,帶他走到桌邊上請他落座,問道:「嫂夫人呢?怎麽沒聽說過她的消息?」
程子勵張了張口,卻見宋皎站在他的跟前,正好擋住了桌麵。
她抬手把桌上的茶盅拿起來,手指沾了點茶水,在桌上飛快地寫了四個字:鶴州情形。
程子勵咽了口唾沫,有些緊張。
他知道宋皎是會這一招的——「一心兩用」,她能夠雙手執筆,在兩張紙上寫下不同的字,她這麽做,顯然是擔心會有人偷聽。
程子勵停了停,道:「她原先還在鶴州,現在就不知道了,她有了身孕,大夫說情形不太好,或許有點兇險。」
宋皎聽著「兇險」兩個字,知道這就是他的答案。
深吸了口氣,宋皎又道:「我也聽說了嫂夫人有身孕了,若是長途跋涉而迴確實是不便,不過想必太子殿下的人會護送她迴來吧?」
她說話之時,卻把先前寫得擦去,又重新寫道:可有話給老師?
程子勵想了想:「太子殿下自然是有周到的安排,你且放心,也讓父親放心,不必牽掛。」
宋皎想問的是關於程子勵的案子具體,想他能說些有用的線索,而不是什麽安慰,便又道:「好,迴頭我會跟老師說的,不過,老師最近休假在家裏,說來他老人家為國這些年,也該歇息歇息了……」
她寫道:你為何那麽做。我能做什麽?
程子勵看著她催促的眼神,哪裏會不知道她想救自己的心意,他笑了笑:「是啊,父親也該歇歇,操勞了這麽多年,德高望重,可又得到些什麽呢,我出京上任,隻帶了不到五十兩銀子,說出去誰能信,堂堂的禦史大夫家裏,隻有五十兩銀子……」
宋皎屏息:難道,這就是程子勵下水的理由。
程子勵停了停,繼續道:「夜光,本來我以為見不著你了,還能見你一麵,我心甚慰,等你嫂夫人迴京後,盼你幫我照看著些,還有父親……」
宋皎更著急了:「這些我自然知道。我擔心的是你!」
她咬了咬唇,在桌上寫:是誰拉你下水。
她相信程子勵的為人,他不會隻因為窮困便去貪墨,且胃口那麽大,他更不可能不知道後果。
在程子勵離京的時候她曾去送別的,他是那樣正直坦蕩的青年官員,身上有種宋皎都羨慕的光,她不相信程子勵會墮落的這麽快。
一定有人,一定有人蠱惑了他。
程子勵看著那行字,抬手輕輕地擦了去,然後他抬頭看著宋皎道:「我一人做事,一人當。」
門外響起腳步聲,陶避寒探頭:「說完了嗎?」
眼見程子勵要走,宋皎抓住他,迫不得已:「程大哥,就算是為了老師……」
她知道他的罪一旦落實就是個死,但是假如背後有人指使,假如配合得當,更假如有什麽誤會在內……或許可以為他周轉,求得一線生機。
「別再為我費心了夜光,」程子勵的臉上卻流露出一種奇異的笑容:「不管如何,是我甘願的。」
宋皎的手一顫便鬆開,程子勵點點頭,邁步出門去了。
陶避寒望著獄卒將他帶走,冷笑了聲:「這看著倒是個硬骨頭,不過我不信,在我的手底會有挨得住的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