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嘆了口氣:「你不要為了針對宋皎,就迷了眼了,連他的父親都不放過?不許再胡鬧了,迴去查明,無事立即放人。」
「是,」趙儀瑄原本也有這個意思,畢竟他不想再讓宋皎多記恨自己,順勢說道:「今日兒臣本來想聽奏報,若宋申吉清白,便會即刻放人的。」
「那宋皎……」皇帝卻又想起剛才他攔著不許殺宋皎的情態,似乎可疑。
本來皇帝想問的,可一旦問起來,恐怕又會觸及方才父子相峙的情形,好不容易緩和的氣氛又將毀於一旦。
而且經歷過剛才的事,太子應該不會再執著去針對宋皎了,這就好。
略一思忖,皇帝索性壓下不提,隻道:「這案子非同一般,你務必要加倍的謹慎處置,秉公行事,千萬別叫人抓了什麽把柄,到時候你跟朕的臉上都不好看。」
當著楚妃的麵,皇帝不便直接提起程殘陽,而且有些關於案子的事,也不便先問趙儀瑄,隻先讓他自己放手去做罷了,反正最初叫他去查,也是對他的一次考驗,不必再耳提麵命事事指導。
於是皇帝長嘆了聲,道:「行了,你去吧。給朕省點心最好。」
趙儀瑄領旨謝恩,也退了出來。
從皇帝的寢殿出來後,太子急忙往前眺望,可早不見了豫王一行人的影子。
他無法撒氣,就轉頭看向盛公公跟諸葛嵩:「怎麽不攔著?」
盛公公給他問的一愣,忙問:「殿下叫我們攔著什麽?」
諸葛嵩雖然知道太子指的是什麽,但侍衛長寧肯裝作糊塗。
留人過夜,留的驚天動地,差點出了人命,現在豫王帶走宋皎,他巴不得呢,還要去攔著做什麽,倒不如走了幹淨。
假如趙儀瑄知道諸葛嵩在想什麽,也必然會一腳將他踹出東宮。
他們一行自迴東宮,不多時,有禮部康尚書跟陶避寒前來,康尚書是為政事,陶少卿則是稟明詔獄的情形。
康尚書先行入內,陶少卿則在後麵悄悄地對諸葛嵩道:「宮裏發生什麽事了?剛才我進宮的時候,正看到豫王殿下帶了宋夜光出宮去,那宋皎竟半死不活的被人抱著!聽說昨兒他給留在了東宮,難不成殿下真的給他上了刑?怎麽也不等等我呀?」
諸葛嵩望著他,不做聲。
陶少卿覺著自己竟缺席了宋皎受刑的絕妙場景,甚是遺憾,便又道:「這次怎麽竟放他走了?是王爺給劫走的?那什麽時候再捉迴來?不如直接送詔獄吧?」
「勸你一句,最好別再惦記宋皎,」諸葛嵩忍無可忍:「趕緊進內迴事兒吧。」
陶避寒極為掃興,哼道:「你這人總是敗興,真無趣。」
諸葛嵩突然想起來:「那個宋申吉跟宋洤怎麽樣了?」
「他們啊,倒不愧是父子,都不是值得啃的硬骨頭,沒什麽意思,倒不知宋夜光啃起來是什麽滋……」還沒說完,他就得到了諸葛嵩怒視的目光,陶避寒捂住嘴:「行行行,走了。」他拐進了內殿。
豫王帶了宋皎出宮。
眼見豫王進了轎子,關河正在猶豫要不要抱了宋皎上馬,就聽轎子裏趙南瑭道:「送進來。」
曾公公重新打起簾子,關河躬身把人送到裏間。
豫王張開雙臂接了過去。
王駕前行。
轎子旁隨行的曾公公跟關河兩個各懷心事,而轎子中,趙南瑭像是抱了個燙手的山芋似的,沒了素日的端莊。
他本來想把宋皎放在旁邊,可他人在轎內,行動不便,掂量片刻隻能暫且抱著,想想再說。
然而……他覺著懷中的人很輕,至少比他預料的要輕。豫王不禁想:如果以前無意中抱過她,也許就能猜到她是女孩兒吧,畢竟一個男人不至於輕的如此。
他一邊想著,目光不由落在她臉上。
她的傷口已經包紮妥當,豫王盯著看了片刻,猜不出這到底是怎麽落下的傷,明明先前自己去的時候,她還好端端的。
但很快地,他的目光就不由自主地自行向下,他看見如畫的柳眉,低垂的長睫,秀氣小巧的鼻子,還有向下……有些微鼓的嬌紅的櫻唇。
不知何時,豫王有些口幹舌燥。
他不想讓自己再肆意亂看,畢竟「非禮勿視」,但他的目光仿佛已經不受控製,他橫在宋皎腰間的手也不禁動了動,感覺到掌心那很窄的一抹纖腰,讓人忍不住想要去試探明白……那腰肢究竟有多細。
他的心跳在不知不覺間加快,甚至沒意識到自己把宋皎越抱越緊了。
直到豫王無意中看見宋皎頸間有塊紅色痕跡若隱若現,趙南瑭本以為是不留心擦上了什麽血跡,但當他好心地想替宋皎抹去的時候,卻發現那根本不是什麽血跡!
豫王起初沒意識到那是什麽,隻是狐疑而擔憂地將她的衣領稍微往下一拉,以為是什麽傷痕。
然後他看到了更多的好幾處微紅的痕跡,有一塊甚至能看出兩點細微而色澤微深的尖痕,形狀仿佛可疑。
他若有所思地用手指輕輕地蹭了蹭那紅痕,心裏打趣般想:「怎麽看著像是牙齒印似的……」
牙齒印?齒印?!
一念生,他的手指猛然彈開。
趙南瑭挪開了手,目光卻仍死死地盯著那些紅痕,不錯,這確實是牙印兒,而這些紅,明明是……
「是,」趙儀瑄原本也有這個意思,畢竟他不想再讓宋皎多記恨自己,順勢說道:「今日兒臣本來想聽奏報,若宋申吉清白,便會即刻放人的。」
「那宋皎……」皇帝卻又想起剛才他攔著不許殺宋皎的情態,似乎可疑。
本來皇帝想問的,可一旦問起來,恐怕又會觸及方才父子相峙的情形,好不容易緩和的氣氛又將毀於一旦。
而且經歷過剛才的事,太子應該不會再執著去針對宋皎了,這就好。
略一思忖,皇帝索性壓下不提,隻道:「這案子非同一般,你務必要加倍的謹慎處置,秉公行事,千萬別叫人抓了什麽把柄,到時候你跟朕的臉上都不好看。」
當著楚妃的麵,皇帝不便直接提起程殘陽,而且有些關於案子的事,也不便先問趙儀瑄,隻先讓他自己放手去做罷了,反正最初叫他去查,也是對他的一次考驗,不必再耳提麵命事事指導。
於是皇帝長嘆了聲,道:「行了,你去吧。給朕省點心最好。」
趙儀瑄領旨謝恩,也退了出來。
從皇帝的寢殿出來後,太子急忙往前眺望,可早不見了豫王一行人的影子。
他無法撒氣,就轉頭看向盛公公跟諸葛嵩:「怎麽不攔著?」
盛公公給他問的一愣,忙問:「殿下叫我們攔著什麽?」
諸葛嵩雖然知道太子指的是什麽,但侍衛長寧肯裝作糊塗。
留人過夜,留的驚天動地,差點出了人命,現在豫王帶走宋皎,他巴不得呢,還要去攔著做什麽,倒不如走了幹淨。
假如趙儀瑄知道諸葛嵩在想什麽,也必然會一腳將他踹出東宮。
他們一行自迴東宮,不多時,有禮部康尚書跟陶避寒前來,康尚書是為政事,陶少卿則是稟明詔獄的情形。
康尚書先行入內,陶少卿則在後麵悄悄地對諸葛嵩道:「宮裏發生什麽事了?剛才我進宮的時候,正看到豫王殿下帶了宋夜光出宮去,那宋皎竟半死不活的被人抱著!聽說昨兒他給留在了東宮,難不成殿下真的給他上了刑?怎麽也不等等我呀?」
諸葛嵩望著他,不做聲。
陶少卿覺著自己竟缺席了宋皎受刑的絕妙場景,甚是遺憾,便又道:「這次怎麽竟放他走了?是王爺給劫走的?那什麽時候再捉迴來?不如直接送詔獄吧?」
「勸你一句,最好別再惦記宋皎,」諸葛嵩忍無可忍:「趕緊進內迴事兒吧。」
陶避寒極為掃興,哼道:「你這人總是敗興,真無趣。」
諸葛嵩突然想起來:「那個宋申吉跟宋洤怎麽樣了?」
「他們啊,倒不愧是父子,都不是值得啃的硬骨頭,沒什麽意思,倒不知宋夜光啃起來是什麽滋……」還沒說完,他就得到了諸葛嵩怒視的目光,陶避寒捂住嘴:「行行行,走了。」他拐進了內殿。
豫王帶了宋皎出宮。
眼見豫王進了轎子,關河正在猶豫要不要抱了宋皎上馬,就聽轎子裏趙南瑭道:「送進來。」
曾公公重新打起簾子,關河躬身把人送到裏間。
豫王張開雙臂接了過去。
王駕前行。
轎子旁隨行的曾公公跟關河兩個各懷心事,而轎子中,趙南瑭像是抱了個燙手的山芋似的,沒了素日的端莊。
他本來想把宋皎放在旁邊,可他人在轎內,行動不便,掂量片刻隻能暫且抱著,想想再說。
然而……他覺著懷中的人很輕,至少比他預料的要輕。豫王不禁想:如果以前無意中抱過她,也許就能猜到她是女孩兒吧,畢竟一個男人不至於輕的如此。
他一邊想著,目光不由落在她臉上。
她的傷口已經包紮妥當,豫王盯著看了片刻,猜不出這到底是怎麽落下的傷,明明先前自己去的時候,她還好端端的。
但很快地,他的目光就不由自主地自行向下,他看見如畫的柳眉,低垂的長睫,秀氣小巧的鼻子,還有向下……有些微鼓的嬌紅的櫻唇。
不知何時,豫王有些口幹舌燥。
他不想讓自己再肆意亂看,畢竟「非禮勿視」,但他的目光仿佛已經不受控製,他橫在宋皎腰間的手也不禁動了動,感覺到掌心那很窄的一抹纖腰,讓人忍不住想要去試探明白……那腰肢究竟有多細。
他的心跳在不知不覺間加快,甚至沒意識到自己把宋皎越抱越緊了。
直到豫王無意中看見宋皎頸間有塊紅色痕跡若隱若現,趙南瑭本以為是不留心擦上了什麽血跡,但當他好心地想替宋皎抹去的時候,卻發現那根本不是什麽血跡!
豫王起初沒意識到那是什麽,隻是狐疑而擔憂地將她的衣領稍微往下一拉,以為是什麽傷痕。
然後他看到了更多的好幾處微紅的痕跡,有一塊甚至能看出兩點細微而色澤微深的尖痕,形狀仿佛可疑。
他若有所思地用手指輕輕地蹭了蹭那紅痕,心裏打趣般想:「怎麽看著像是牙齒印似的……」
牙齒印?齒印?!
一念生,他的手指猛然彈開。
趙南瑭挪開了手,目光卻仍死死地盯著那些紅痕,不錯,這確實是牙印兒,而這些紅,明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