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皎敷衍地嘿嘿一笑,歪頭又去看那太監,早不見了蹤影。
盛公公察覺她的動作也迴頭看了眼:「殿下這會兒有事,你若要見,且等半個時辰後吧。」
宋皎含含糊糊答應了聲, 忽見盛公公手裏握著那柄摔碎了扇墜的烏骨木泥金扇, 那個墜子隻剩下了半邊在上頭。
盛公公用扇子敲了敲掌心,惋惜道:「這個可是殿下這幾天最喜歡的,如今竟摔壞了, 殿下就是這個脾氣,火頭上來就不管不顧了……可惜了兒的,少不得叫禦造監的人拿去再修修,另換個墜子。」
宋皎聞言,絕口不敢提這不是趙儀瑄摔的,是之前她拚命掙紮的時候不慎推翻在地的。
不過,這倒是個合適的話題,宋皎趁機說道:「公公,太子殿下難道不僅僅是在書房裏批閱摺子?可見殿下時時刻刻心繫天下,才能這樣奮而不輟,真是叫人肅然起敬的有德儲君。」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就算盛公公對她有偏見,聽見她拍了太子的馬屁,就如同自己也被拍的舒暢一樣。
盛公公自得地一笑:「殿下當然是不拘一格的,有時候就在寢殿,有時候在書房,不管哪裏,反正都能辦成了事兒,你說對嗎?」
宋皎滿臉心悅誠服,而心裏暗罵這句真是廢話,等於什麽有用的也沒說,畢竟她隻是想打聽那些摺子給放在哪裏罷了。
大概是宋皎的表情偽裝的過於懇切,盛公公發了慈悲,忍不住多口道:「我說宋侍禦,你看著長了一張挺機靈的臉,怎麽那麽傻傻的總要跟殿下對著幹?現在殿下沒有要你小命兒,你就該知道點好歹,盡量的把殿下哄高興了才是,殿下喜歡了才是你的福氣,別總傻不愣登的給人家當刀,卻不知道給自己留條後路。」
宋皎怔了怔,低頭道:「公公說的是。」
她知道盛公公這幾句話確實是在提點自己的,心裏卻五味雜陳。
「走吧,給你弄個住處去,」盛公公用扇子拍拍掌心,且走且道:「晚膳有沒有忌口的?天兒熱,迴頭再叫人給你準備些洗澡水。」
「沒有什麽忌口,多勞公公操心了,」宋皎跟在他身後,謙遜地說道:「我是第一遭到東宮,完全的一頭霧水,簡直怕自己不小心走錯了地方,對了公公,剛才您說的太子殿下的書房又在哪兒呢?」
盛公公完全不疑有他,往身旁一指道:「書房有兩個呢,殿下多在寢宮前頭東邊的慎思閣那裏召見朝臣,批摺子之類,所謂一迴生二迴熟,以後常來常往了,自然就熟門熟路,當然你自個兒可要爭氣點,別再招殿下不痛快……畢竟殿下把你當心腹,你才有資格在這兒走動。」
宋皎苦笑:「那下官隻能盡力而為了。」
兩人才出寢殿的門口,就見諸葛嵩正在跟一個人說話。
那人一身青衣緞袍,不是別人,正是豫王身邊的關侍衛。
關河察覺有人出來,立即抬眸。
宋皎的腳步陡然停下,幾乎沒忍住立刻上前跟他招唿。
但是關河身邊的諸葛嵩卻也正盯著她,而盛公公已然跟諸葛嵩招唿道:「我已經迴稟過太子殿下了,你稍等片刻……」
說著又看關河:「喲,你不是跟著豫王殿下的關侍衛嗎?怎麽跑來東宮了?」
關河躬身道:「迴您的話,王爺先前給皇後娘娘請安,出宮的時候聽說宋侍禦被殿下傳了來,正好王爺有些事要交代宋大人,若是……」
宋皎的心噗通噗通亂跳,她明白豫王必然是知道自己在這兒,怕自己有危險,所以叫關河來帶她離開的。
關河正要說下去,盛公公已經驚訝而不耐煩地打斷了他:「原來豫王殿下是叫你來要人的?」
他迴頭又看了宋皎一眼道:「你這小人兒還成了香餑餑的,人人都追著要你。」
宋皎臉皮略熱:「公公……」
盛公公又不理她,隻看著關河道:「關侍衛是白走了一趟了,你且迴去轉告豫王殿下,這個人今兒是不能給他了,因為太子殿下吩咐,讓宋侍禦今晚上留寢東宮,我正要給他安排住處去呢,嗬嗬,王爺要實在想見,就等明兒他出去再說吧。畢竟,王爺的事兒再怎麽大,那也不能公然跟太子殿下搶人,是不是?」
笑話,太子已經叫留人了,豫王過來橫插一槓,這不等於從虎口裏奪食麽?
已經咬在嘴裏的東西,怎麽還能送給別人。
這個道理連盛公公都明白。
諸葛嵩跟關河聽見「留寢東宮」,臉色各異。
關河的眉頭斂了斂,像是所有一言難盡的言語都在這一皺眉之間了。
他的目光變了幾變,詢問似的看向宋皎。
在關河開口的時候,宋皎心裏第一個念頭其實就是趕緊跟他走得了。
畢竟之前她也不是甘心情願要留,一是太子威逼,二是她還想打探消息,但如果能夠全身而退,她還是寧肯一走了之的,畢竟留下來可是吉兇未卜。
然而盛公公說完後,宋皎這才浮起的念頭就又煙消雲散了:這會兒若執意要走,就算能成,也不過是給豫王又招了太子的仇恨罷了,何必。
對上關河的眼神,宋皎也故作輕鬆地溫聲說道:「太子殿下恩典,特留下官,不敢不蒙恩。關侍衛迴去上告王爺,夜光定會循規蹈矩,按例行事,不至於舉止失儀,衝撞太子殿下的,請王爺放心,明日出宮,即刻前去謁見。」
盛公公察覺她的動作也迴頭看了眼:「殿下這會兒有事,你若要見,且等半個時辰後吧。」
宋皎含含糊糊答應了聲, 忽見盛公公手裏握著那柄摔碎了扇墜的烏骨木泥金扇, 那個墜子隻剩下了半邊在上頭。
盛公公用扇子敲了敲掌心,惋惜道:「這個可是殿下這幾天最喜歡的,如今竟摔壞了, 殿下就是這個脾氣,火頭上來就不管不顧了……可惜了兒的,少不得叫禦造監的人拿去再修修,另換個墜子。」
宋皎聞言,絕口不敢提這不是趙儀瑄摔的,是之前她拚命掙紮的時候不慎推翻在地的。
不過,這倒是個合適的話題,宋皎趁機說道:「公公,太子殿下難道不僅僅是在書房裏批閱摺子?可見殿下時時刻刻心繫天下,才能這樣奮而不輟,真是叫人肅然起敬的有德儲君。」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就算盛公公對她有偏見,聽見她拍了太子的馬屁,就如同自己也被拍的舒暢一樣。
盛公公自得地一笑:「殿下當然是不拘一格的,有時候就在寢殿,有時候在書房,不管哪裏,反正都能辦成了事兒,你說對嗎?」
宋皎滿臉心悅誠服,而心裏暗罵這句真是廢話,等於什麽有用的也沒說,畢竟她隻是想打聽那些摺子給放在哪裏罷了。
大概是宋皎的表情偽裝的過於懇切,盛公公發了慈悲,忍不住多口道:「我說宋侍禦,你看著長了一張挺機靈的臉,怎麽那麽傻傻的總要跟殿下對著幹?現在殿下沒有要你小命兒,你就該知道點好歹,盡量的把殿下哄高興了才是,殿下喜歡了才是你的福氣,別總傻不愣登的給人家當刀,卻不知道給自己留條後路。」
宋皎怔了怔,低頭道:「公公說的是。」
她知道盛公公這幾句話確實是在提點自己的,心裏卻五味雜陳。
「走吧,給你弄個住處去,」盛公公用扇子拍拍掌心,且走且道:「晚膳有沒有忌口的?天兒熱,迴頭再叫人給你準備些洗澡水。」
「沒有什麽忌口,多勞公公操心了,」宋皎跟在他身後,謙遜地說道:「我是第一遭到東宮,完全的一頭霧水,簡直怕自己不小心走錯了地方,對了公公,剛才您說的太子殿下的書房又在哪兒呢?」
盛公公完全不疑有他,往身旁一指道:「書房有兩個呢,殿下多在寢宮前頭東邊的慎思閣那裏召見朝臣,批摺子之類,所謂一迴生二迴熟,以後常來常往了,自然就熟門熟路,當然你自個兒可要爭氣點,別再招殿下不痛快……畢竟殿下把你當心腹,你才有資格在這兒走動。」
宋皎苦笑:「那下官隻能盡力而為了。」
兩人才出寢殿的門口,就見諸葛嵩正在跟一個人說話。
那人一身青衣緞袍,不是別人,正是豫王身邊的關侍衛。
關河察覺有人出來,立即抬眸。
宋皎的腳步陡然停下,幾乎沒忍住立刻上前跟他招唿。
但是關河身邊的諸葛嵩卻也正盯著她,而盛公公已然跟諸葛嵩招唿道:「我已經迴稟過太子殿下了,你稍等片刻……」
說著又看關河:「喲,你不是跟著豫王殿下的關侍衛嗎?怎麽跑來東宮了?」
關河躬身道:「迴您的話,王爺先前給皇後娘娘請安,出宮的時候聽說宋侍禦被殿下傳了來,正好王爺有些事要交代宋大人,若是……」
宋皎的心噗通噗通亂跳,她明白豫王必然是知道自己在這兒,怕自己有危險,所以叫關河來帶她離開的。
關河正要說下去,盛公公已經驚訝而不耐煩地打斷了他:「原來豫王殿下是叫你來要人的?」
他迴頭又看了宋皎一眼道:「你這小人兒還成了香餑餑的,人人都追著要你。」
宋皎臉皮略熱:「公公……」
盛公公又不理她,隻看著關河道:「關侍衛是白走了一趟了,你且迴去轉告豫王殿下,這個人今兒是不能給他了,因為太子殿下吩咐,讓宋侍禦今晚上留寢東宮,我正要給他安排住處去呢,嗬嗬,王爺要實在想見,就等明兒他出去再說吧。畢竟,王爺的事兒再怎麽大,那也不能公然跟太子殿下搶人,是不是?」
笑話,太子已經叫留人了,豫王過來橫插一槓,這不等於從虎口裏奪食麽?
已經咬在嘴裏的東西,怎麽還能送給別人。
這個道理連盛公公都明白。
諸葛嵩跟關河聽見「留寢東宮」,臉色各異。
關河的眉頭斂了斂,像是所有一言難盡的言語都在這一皺眉之間了。
他的目光變了幾變,詢問似的看向宋皎。
在關河開口的時候,宋皎心裏第一個念頭其實就是趕緊跟他走得了。
畢竟之前她也不是甘心情願要留,一是太子威逼,二是她還想打探消息,但如果能夠全身而退,她還是寧肯一走了之的,畢竟留下來可是吉兇未卜。
然而盛公公說完後,宋皎這才浮起的念頭就又煙消雲散了:這會兒若執意要走,就算能成,也不過是給豫王又招了太子的仇恨罷了,何必。
對上關河的眼神,宋皎也故作輕鬆地溫聲說道:「太子殿下恩典,特留下官,不敢不蒙恩。關侍衛迴去上告王爺,夜光定會循規蹈矩,按例行事,不至於舉止失儀,衝撞太子殿下的,請王爺放心,明日出宮,即刻前去謁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