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自己雙手,大滴的眼淚掉落在他的手心。


    厲景逸站不住腳直直跪在了他的麵前。


    清歌雙手顫抖著接住他的身軀,把他抱在懷裏,胸口還插著那柄劍,清歌不敢碰他,隻能大口大口地喘著氣。


    他看著懷裏的厲景逸,瘋狂地搖頭,喉嚨像被沙子磨礪,聲音沙啞得隻能吐出幾個字:“對不起……我……我沒有……我不想的,對不起!”


    清歌大腦空白,事情發生地太快了,他來不及細想就已經出劍了。


    他本能的不想讓任何人傷害謝大人,無關情愛。


    隻因謝大人不僅是他的救命恩人,是他全家,全族乃至整個清平縣的救命恩人。


    謝大人對於他而言,恩重如山。


    他沒辦法看著厲景逸殺了謝大人,而那時已經來不及了。


    他隻能在二選一之間,選擇殺了厲景逸,救下謝大人。


    清歌小心翼翼地抱著厲景逸,哭得喘不上氣。


    他的表情極其痛苦,甚至無法做到放聲大哭,像忽然失了聲。


    卻讓所有人感覺到了無聲似有聲。


    厲景逸此刻反倒像解脫了一般,從他看見謝景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他注定要敗。


    他這一生,沉沉浮浮,起起落落。


    他恨平西王,恨平西王府裏的所有人,他被關在平西王府深處宅院很多年。


    在那陰暗的角落,獨自一人,宛如苟且偷生。


    就像從未看見一縷陽光。


    鮮血從厲景逸的唇角溢出,他想要摸摸清歌的臉,想替他擦去眼淚,告訴他不要哭。


    他是死在心愛之人手裏,他沒有輸給其他人。


    換句話而言,他能死在清歌手裏,而不是謝景玄或者厲時琛手裏,他反而更願意接受這樣的結局。


    厲景逸嘴裏含著血水,看著清歌,勉強地笑了笑,艱難地問了一句:“清……歌,你恨……恨我嗎?”


    清歌瘋狂地搖頭,“你不要走,不要丟下我一人。”


    清歌挽著他的手放在自己臉頰上,他很害怕,害怕厲景逸會死。


    “那此生……也不枉來。”厲景逸吐出一口血,看著清歌緩緩閉上了眼。


    清歌十分悲痛地喊出聲:“你別死。”


    “不要!厲景逸!你睜開眼看看我!”


    “別丟下我一個人!”


    他沾滿了血的手慌亂地撫上厲景逸的臉頰,“你醒醒啊,厲景逸,你不是說要娶我嗎?”


    “你不是說愛我嗎?”


    悲痛欲絕的清歌吐出一口血,臉色慘白,渾身顫抖。


    他殺死了厲景逸。


    他親手將這個他曾經無比怨恨的人殺掉了。


    他曾經恨不得將他殺死,如今這人真的死在他手上了,為什麽他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他的心,仿佛在撕裂般,疼得他直不起腰。


    所有叛賊都已處決。


    厲時琛看向清歌,淡淡地說了句:“我會讓謝景玄護送你迴清平縣。”


    清歌搖了搖頭,臉色白得幾乎透明。


    忽然,他看著謝大人說:“此生再難報答謝大人救命之恩,清歌祝謝大人與陛下百年歡好,恩愛兩不疑。”


    隨後清歌拔出了插在厲景逸胸口那把劍。


    “別!”謝景玄想要阻止,來不及了。


    清歌揮劍自刎,他顫抖地抱著厲景逸,最後笑著說了一句:“世子,清歌來陪你了。”


    這一幕,讓在場的人都有些震撼。


    厲時琛眉頭緊鎖,他沒想到最後的結局會變成這樣。


    看著二人相擁的畫麵,厲時琛悶聲道:“清歌……不應該是恨厲景逸的嗎?為何會赴死?”


    謝景玄淡淡地迴道:“是,他恨厲景逸將他囚禁,恨厲景逸將他的希望一一抹去,恨厲景逸對他做過的所有事情。可我曾聽聞厲景逸府上的下人說,厲景逸很寵愛他,那並不是對玩物的寵愛,而是用心討清歌歡心。對於厲景逸來說,清歌也許是他深陷黑暗中的唯一一抹光亮,是大海中的一根浮木。”


    “清歌會喜歡上他,也許並不意外。”


    “又愛又恨,最後釋懷了。”


    作者有話說:


    這章的設定與一開始有些偏差,我想了很久我還是希望厲景逸這樣做盡惡事的壞人,最後是死在心愛之人的懷裏。


    其實謝大人對清歌而言,是愛慕,是欣賞,是高不可攀,那天上的一輪明月。


    但是厲景逸是強行橫在他心中的一根刺,是傷痛,是習慣,是融為一體之後的密不可分,是無法割離的痛。


    當愛比恨多,往事如煙,那些傷痛也就隨之消散。


    今天4月30號啦~番外篇陸續奉上。


    想看什麽評論告訴我吧~


    記得留下評論哦,明天給大家發紅包!


    第92章 大結局


    原本, 像厲景逸這樣壞事做盡的惡人,隻配將他的屍體丟到亂葬崗,或者丟到荒郊野外讓惡狗啃食。


    厲時琛看著清歌臨死前緊緊抱住了厲景逸, 念在清歌有功,他最後還是將兩人好好安置合葬了。


    看著金鑾殿狼藉一片, 厲時琛想起那天,他迴宮平反也是這樣,血流了一地。


    厲時琛不由地看向上方的龍椅,為了爭權奪勢, 為了坐上這皇位,多少**離子散,多少人被衝昏了頭腦,死傷無數。


    值得嗎?


    一輩子就這樣搭進去了。


    厲時琛覺得有些冷,眼底透露著薄薄的悲涼感。


    謝景玄忽然握住了他的手, 掌心傳來的溫熱觸感,暖和了厲時琛的手, 可能不隻是手。


    厲時琛迴握了一下謝景玄。


    三年後,再次發生這樣的事情, 但是這一次,他有兄弟, 有朋友, 有愛人陪伴在身側。


    謝景玄走到了厲時琛麵前, 把他緊緊摟在懷裏, “陛下在想什麽?臉色如此蒼白。”


    厲時琛閉上雙眼,想起那些前塵往事, 淡聲道:“想起三年前朕的三皇兄謀反的那一天, 他是被朕親手釘死在這金鑾殿上, 那天的大殿也像今日一樣,死了很多人,留了很多血。”


    每當厲時琛想起三皇兄,想起那日見父皇的最後一麵,他的心有些微微刺痛。


    謝景玄有些心疼地用下巴輕輕摩擦著陛下的額頭。


    手刃親兄,一定很痛苦吧。


    若是那時他能陪在陛下身邊就好了。


    -


    厲景逸雖然身死,但是他身上還有許多未解開的疑團,牽扯到數年來多樁案件,厲時琛全部交由大理寺卿高陽曦來辦。


    三年了,這條沉在水底的大魚終於浮出水麵,厲時琛也同樣謀劃了許久,才將這股藏在黑暗的勢力連根拔起,現在他有些心力交瘁,隻吩咐了高陽曦,該殺就殺不必手軟。


    至於燕王沒有失蹤,反而班師迴朝,平反有功這件事還是讓朝臣和百姓大吃一驚,那日燕王帶領眾多士兵殺進皇城,將叛賊一一緝拿歸案,鬧得很轟動。


    隨著大理寺將之前燕王殺害青樓女子的真相水落石出,燕王眼下正深得民心,有著隱隱直線上升的趨勢。


    而蒙古兵敗,燕王下落不明之事原來不過是障眼法,燕王殿下並沒有受傷,也沒有兵敗,那是他與陛下做的局,隻為了逼出背後通敵賣國之人。


    燕王帶領的這支燕王軍是當年先帝交給他的兵力,而真正在蒙古指揮作戰的另有其人。


    蒙古內戰,大厲的軍隊步步緊逼,蒙古的水更濁了。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掌握著絕對勢力的大皇子巴木泰竟輸給了一直默默無聞的二皇子阿劄勒。


    阿劄勒是誰?隻不過是王臨幸宮女,誕下的子嗣。


    不出眾也不拔尖。


    所有人都在想他能成功扳倒大皇子的真正原因是什麽。


    阿劄勒卻直接告訴世人,他是靠大厲來蒙古和親的八公主夕月,也就是上任王妃,借她背後的勢力,將叛賊餘孽一一鏟除。


    讓人稱奇的是,為何夕月公主會支持阿劄勒上位。


    而且阿劄勒的手裏竟還有先王的遺召,甚至兵權。


    這件事引起了軒然大波,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阿劄勒繼任為王的同時宣布了迎娶夕月公主為王妃。


    這件事在蒙古直接炸開了鍋,讓人不得不聯想二人的此前的關係。


    要知道夕月公主可是阿劄勒父王的正妃,雖與阿劄勒毫無血緣關係,雖然兩人年紀相仿,可那始終是先帝的嬪妃,阿劄勒甚至叫一聲母妃也不為過……


    關於夕月公主的流言,大部分人選擇三緘其口,一是畏懼夕月公主背後的大厲王朝,二是對於新王的雷霆手段,他們不敢以身犯險。


    在阿劄勒上任後,第一個勸諫他要將夕月公主遣返迴大厲的人,已人頭落地。


    正所謂殺雞儆猴。


    再加上阿劄勒對夕月公主鞍前馬後,即使是瑣事一樁也都親力親為,此番態度令人生疑,卻不敢多說一二。


    任憑誰都看得出來阿劄勒很喜歡夕月公主,甚至當著百官的麵起誓,永遠忠於夕月公主,此生不會納任何妃嬪,後宮佳麗唯獨隻有王妃一人。


    兩人的大婚極為隆重,而那日王妃婚服也無法遮擋住那微微凸起的小腹,讓不少人將疑惑咽在了嘴裏。眾人皆知,王妃與先王並無感情,為示兩族交好之意才會有夕月公主原來蒙古和親一事,所以夕月公主腹中孩子的身份不言而喻。


    阿劄勒冷冷掃過眾人,示意那些人閉上他們的嘴巴,最好不要讓他聽見任何一句有關夕月公主的負麵言論,他不介意大婚之日見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熬夜注定禿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熬夜注定禿頭並收藏帝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