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頁
[清穿同人]團寵饕餮小皇子 作者:某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水稻豐收、麥子豐收,棉花也豐收,此外,即將收穫一些農作物,據說也是長勢大好。
去年是災年,今年卻是大豐收!
康熙如何能不喜?
很快,朝廷頒布聖旨,今年十月開秋闈恩科!明年三月開春闈恩科!
不但如此,多地減免賦稅的恩旨也接連頒下。各地司農署更是無償向農人發放各種農作物種子、借農具耕牛,鼓勵農耕。
好事成雙。
八月底,這兩年來,似乎一直被二阿哥的光芒所掩蓋的太子,獻上了他和侍讀們一起編撰的《康熙字典》手稿。
一鳴驚人!
康熙大為震驚,他早就令陳廷敬等人編撰字典多年,誰知所囊括之字數,竟不如太子的手稿廣博?
隻是雙方所編寫的字典,卻有很多大不同之處。太子所編字典,釋義簡潔明了,更根據西洋字母改編,統一了漢話讀音,於讀書識字之人大有裨益。
但大臣們所編字典,更注重每個字的追本溯源,更蘊含了歷史文化的積澱。
「太子高才!」
「天賦異稟啊!」
「如此儲君,我大清之幸!」
內大臣們一個個麵露崇敬之意,對著康熙大誇特誇太子的才華和心性,並表示有了這份手稿,對他們編撰字典會將大有助益。
不料康熙經過深思熟練,還是決定將太子那版手稿校正後率先廣為發行,低價賣予天下讀書人。
既能讓更多人較為容易識字,又能統一漢話發音,不能叫之埋沒!
「列位臣工所編字典仍當繼續,不可輸於太子之拙作啊!」
負責編撰字典的幾個大臣頓時壓力山大。
有了如此大功績在身,太子出閣講學的日程被迅速排上日程,太子手頭上辦官學的大事,也變得十分順暢起來。
這日,他特意拿一大筆錢,請五弟胤祁做一桌好菜,請額娘和胤礽吃飯。
桌上隻有他們母子四人,胤祜開門見山:「此次字典之事,多謝額娘和四弟的相助,胤祜感激不盡!」
其實他一直在忙辦官學的事情,哪有那麽多時間去做字典?是額娘找到了一些孤本,四弟胤礽幫忙整理出來的。
可是兩人卻一致決定,將字典給他獻上去,他覺得受之有愧。
「都是一家人,大哥說的哪裏話?」四阿哥胤礽笑道,「隻要你好,我們都好啊。」
太子胤祜看著他,心情有點複雜,「四弟大才,絲毫不輸我與祁兒,為何不……」
胤礽:「低調低調,嘿嘿~我還小,才不想被汗阿瑪盯住呢,這樣就不能隨心所欲想研究什麽課題就研究什麽了。」
胤祜一怔,隻覺得四弟在坤寧宮住了一年多,私下說話口氣真的越來越像額娘了啊。
秀敏笑著摸摸左右兩個兒子的頭,「都是額娘的乖孩子,我自願你們記住這兒時情義,以後多多互相幫扶就是了。」
胤祁接話道:「對對對,要記得祁兒給你們做的好吃的哦,以後多提攜提攜我。」
「就你機靈!」秀敏點他。
胤祁吐吐舌頭,「美食當前,你們不吃我可不客氣了哦。」
聽他這麽一說,眾人齊齊動筷。
——祁兒太能吃了,不抓緊點,一會兒好吃的都沒了!
獻了字典之後,太子走到哪裏,都是一身讚譽。他趁熱打鐵,將自己忙活了一年的大辦官學的方案給拿了出來。
為商議此事,康熙還第一次讓太子以臣子的身份上了朝,向文武百官闡述自己的籌劃。
他拿出的方案已經很成熟了,但百官還是很謹慎。最後大家商討出一個,在幾個府城試點,先試辦官方蒙學堂和小學堂。
此次試辦的官學,學堂由朝廷出資或富人捐資建造,免去學費,人人可上,但書本與文具等物,仍需自行購買。
三歲可上蒙學、六歲可上小學,小學五年讀完,方可參加童生考試。
童生試通過後,再讀兩、三年初等學堂,方可參加鄉試……不過,這初等學堂要等小學堂試辦之後看效果再商議是否繼續辦了。
太子這一年來可沒白忙活,他提出試點的幾個府城,早已經找好了願意捐資的富人善人,不但捐建學堂,還會針對優秀寒門學子,有一些獎學金補助。
文武百官知悉,又是一番感嘆『太子高才、太子高義』。
胤祜沉穩得很,一點都沒飄。他知道自己能做成這件事,額娘和胤礽也同樣給了他極大的助力的。
太子如此意氣風發,二阿哥卻被人暗諷了一通。
暗諷他的,是上次一起隨康熙征討噶爾丹的佟國綱,當初胤禔因為冒進貪功,陷入險境,害得整個清軍為了救他死傷無數。
因此他被汗阿瑪狠狠斥責了一通,丟盡了臉麵和汗阿瑪那裏的好印象,到現在還沒緩過來呢。
被這麽一激,就在自己宮裏撒起氣來了。
這日胤祁經過延禧宮,就聽見裏麵雞飛狗跳的聲音,他好奇溜進去圍觀。
隻見惠妃抱著小京巴,又驚又怒:「小乖,你怎麽能咬二阿哥呢?!」
小乖:「汪汪汪!」是他先踢我肚子的,疼死了!
可惜沒人聽得懂它的話。
「二哥沒事吧?」胤祁關心問道。
奴才們忙著查看,接著發現隻是咬到鞋底,未傷到二阿哥分毫。
去年是災年,今年卻是大豐收!
康熙如何能不喜?
很快,朝廷頒布聖旨,今年十月開秋闈恩科!明年三月開春闈恩科!
不但如此,多地減免賦稅的恩旨也接連頒下。各地司農署更是無償向農人發放各種農作物種子、借農具耕牛,鼓勵農耕。
好事成雙。
八月底,這兩年來,似乎一直被二阿哥的光芒所掩蓋的太子,獻上了他和侍讀們一起編撰的《康熙字典》手稿。
一鳴驚人!
康熙大為震驚,他早就令陳廷敬等人編撰字典多年,誰知所囊括之字數,竟不如太子的手稿廣博?
隻是雙方所編寫的字典,卻有很多大不同之處。太子所編字典,釋義簡潔明了,更根據西洋字母改編,統一了漢話讀音,於讀書識字之人大有裨益。
但大臣們所編字典,更注重每個字的追本溯源,更蘊含了歷史文化的積澱。
「太子高才!」
「天賦異稟啊!」
「如此儲君,我大清之幸!」
內大臣們一個個麵露崇敬之意,對著康熙大誇特誇太子的才華和心性,並表示有了這份手稿,對他們編撰字典會將大有助益。
不料康熙經過深思熟練,還是決定將太子那版手稿校正後率先廣為發行,低價賣予天下讀書人。
既能讓更多人較為容易識字,又能統一漢話發音,不能叫之埋沒!
「列位臣工所編字典仍當繼續,不可輸於太子之拙作啊!」
負責編撰字典的幾個大臣頓時壓力山大。
有了如此大功績在身,太子出閣講學的日程被迅速排上日程,太子手頭上辦官學的大事,也變得十分順暢起來。
這日,他特意拿一大筆錢,請五弟胤祁做一桌好菜,請額娘和胤礽吃飯。
桌上隻有他們母子四人,胤祜開門見山:「此次字典之事,多謝額娘和四弟的相助,胤祜感激不盡!」
其實他一直在忙辦官學的事情,哪有那麽多時間去做字典?是額娘找到了一些孤本,四弟胤礽幫忙整理出來的。
可是兩人卻一致決定,將字典給他獻上去,他覺得受之有愧。
「都是一家人,大哥說的哪裏話?」四阿哥胤礽笑道,「隻要你好,我們都好啊。」
太子胤祜看著他,心情有點複雜,「四弟大才,絲毫不輸我與祁兒,為何不……」
胤礽:「低調低調,嘿嘿~我還小,才不想被汗阿瑪盯住呢,這樣就不能隨心所欲想研究什麽課題就研究什麽了。」
胤祜一怔,隻覺得四弟在坤寧宮住了一年多,私下說話口氣真的越來越像額娘了啊。
秀敏笑著摸摸左右兩個兒子的頭,「都是額娘的乖孩子,我自願你們記住這兒時情義,以後多多互相幫扶就是了。」
胤祁接話道:「對對對,要記得祁兒給你們做的好吃的哦,以後多提攜提攜我。」
「就你機靈!」秀敏點他。
胤祁吐吐舌頭,「美食當前,你們不吃我可不客氣了哦。」
聽他這麽一說,眾人齊齊動筷。
——祁兒太能吃了,不抓緊點,一會兒好吃的都沒了!
獻了字典之後,太子走到哪裏,都是一身讚譽。他趁熱打鐵,將自己忙活了一年的大辦官學的方案給拿了出來。
為商議此事,康熙還第一次讓太子以臣子的身份上了朝,向文武百官闡述自己的籌劃。
他拿出的方案已經很成熟了,但百官還是很謹慎。最後大家商討出一個,在幾個府城試點,先試辦官方蒙學堂和小學堂。
此次試辦的官學,學堂由朝廷出資或富人捐資建造,免去學費,人人可上,但書本與文具等物,仍需自行購買。
三歲可上蒙學、六歲可上小學,小學五年讀完,方可參加童生考試。
童生試通過後,再讀兩、三年初等學堂,方可參加鄉試……不過,這初等學堂要等小學堂試辦之後看效果再商議是否繼續辦了。
太子這一年來可沒白忙活,他提出試點的幾個府城,早已經找好了願意捐資的富人善人,不但捐建學堂,還會針對優秀寒門學子,有一些獎學金補助。
文武百官知悉,又是一番感嘆『太子高才、太子高義』。
胤祜沉穩得很,一點都沒飄。他知道自己能做成這件事,額娘和胤礽也同樣給了他極大的助力的。
太子如此意氣風發,二阿哥卻被人暗諷了一通。
暗諷他的,是上次一起隨康熙征討噶爾丹的佟國綱,當初胤禔因為冒進貪功,陷入險境,害得整個清軍為了救他死傷無數。
因此他被汗阿瑪狠狠斥責了一通,丟盡了臉麵和汗阿瑪那裏的好印象,到現在還沒緩過來呢。
被這麽一激,就在自己宮裏撒起氣來了。
這日胤祁經過延禧宮,就聽見裏麵雞飛狗跳的聲音,他好奇溜進去圍觀。
隻見惠妃抱著小京巴,又驚又怒:「小乖,你怎麽能咬二阿哥呢?!」
小乖:「汪汪汪!」是他先踢我肚子的,疼死了!
可惜沒人聽得懂它的話。
「二哥沒事吧?」胤祁關心問道。
奴才們忙著查看,接著發現隻是咬到鞋底,未傷到二阿哥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