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小朝會
大明:我憨!但是我不坑爹啊! 作者:兔豆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66章 小朝會
“你說一句他們一百句等著你,句句引經據典,咱讀書少說不過了咱就瞪眼掄刀子,嘿,這法子一了百了,管用的很。”
朱元璋喋喋不休的說著。
朱標這次從河東道迴來,以前朱元璋的的很多做法,都理解了,很多的話也都理解了。
“父皇說的對,對百官,有時候掄刀子比講理管用。”朱標笑道。
“是這個理兒,咱們是君,他們是臣,咱們用不著和他們講理,隻要他們怕咱畏懼咱就行。”朱元璋笑道。
聽著朱元璋的話,朱標笑了下說道,“父皇,我看咱們家這招未必對所有人都管用。”
看著朱標的神情,朱元璋就知道他說的是李餘。
“你以為對李餘那憨子不管用啊?咱看對他是最管用的,要不是怕的要死,他也不會做出那麽多荒唐事。”朱元璋笑道。
聞言朱標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李餘現在身上的事情越來越多,兒臣擔心他承受不住那麽大壓力。”
“放心吧,那小子的能力遠比你想象的大,至於壓力,也就麵對咱的時候他有這個壓力,多幹點活累不到他。”朱元璋笑道。
朱標心道,白幹活還不給等價工錢,這才是父皇您打的主意吧。
父子兩人在這裏說著話,樸不成墊腳著就走了進來。
朱元璋看到他就知道人到齊了,衝樸不成擺擺手,“叫他們都進來吧。”
朱元璋、朱標看著一行人進殿。
左丞相胡維庸、國子監劉三吾、禮部右侍郎周彧、左都禦史淩漢等十人。
當胡維庸在殿外看到這十人的時候,大致就已經猜到了是為了科舉的事情,要開小朝會。
而這次來參加小朝會的人,確實讓胡維庸眉頭一皺。
不說官職大小,這選人似乎很有講究。
禮部右侍郎周彧。
這在朝堂上一直是個不怎麽起眼的存在,若說之前禮部侍郎王士嘉操持太子還朝入了陛下法眼,那是因為王士嘉看似在朝堂上不起眼,其實一直在等一個討好陛下的機會,是個巧臣。
可是這周彧,真的是個不起眼的,不爭名不奪利,每天完成皇帝和上官交代的事情後,就迴家,而且除了同窗好友邀請,基本上不參與任何聚會,平時就貓在家裏讀書寫字。
若僅是如此,胡維庸也不會多想。
據他所知,周彧祖籍山東,北地人。
“行了,都別拘著了,都坐吧。”
隨著朱元璋的話,太監搬著凳子走進了殿內。
群臣齊聲謝恩,分坐了下來。
見眾人都坐下後,朱元璋才開口。
“不為旁的事,還是科舉的事情,曆朝曆代科舉都是大事,國家選才大意不得。”
“偏生咱還是個眼睛容不得沙子的皇帝,見不得髒官貪官,殺的官還多,殺了官就出現了很多空缺,咱舉子人數少,很多時候咱都是用國子監生頂缺,可是啊,這能力還是不行啊,先不說能力,那些小家夥沒經過你們這些監考官的驗證,咱心裏多少有些不放心。”
“前一波咱又殺了不少人,又空出來不少位子,哎,咱大明能當官的人是越來越少了,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啊。”
“咱也知道咱殺的多了,可是不殺咱心裏不舒服啊,總不能留著他們禍禍老百姓吧。”
群臣聽著朱元璋的話,一個個表情恭敬,不發一言,不過心中卻忍不住吐槽,你這麽說讓我們怎麽接話?
說你聖明吧,你殺了那麽多,說你不聖明吧,那些官在你這裏還都有取死之道。
現在你把人都殺了, 你告訴我當官的人少?
“所以咱想著這次科舉,多錄取些人,以後咱殺人的時候,也能不至於太受掣肘。”朱元璋笑眯眯道。
朱元璋說的話,眾人隻覺得頭皮發麻,脊背發涼,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了,敢情多錄取幾個學子是為了你以後殺起來沒顧慮了。
“陛下,不知道這次科舉要錄用多少人?”
胡維庸倒是大致猜出了皇帝是什麽意思,隻不過他還不敢確定,而且又擔心皇帝把心裏的話說的太明白了。
“有能者皆可。”朱元璋笑道。
聞言,群臣麵麵相覷,有能者,這個審查範圍可就太大了。
若說能參加最後科舉的哪一個不是各府各郡的佼佼者,若說有能者,都可稱為有能者。
此時京城聚集的考生都以萬計,客棧都住不下了。
還能都錄用了?
“凡錄用者都有標準,甲乙丙丁,策論、文章、算術、雜學,不知道這次取用標準……”
胡維庸麵露難色,他隱隱察覺,皇帝這次放寬標準,是為了能讓更多吊車尾的北地人上榜。
以往科舉錄用大約都是三百人左右。
而對比曆年科舉名落孫山之後的百餘人內,北地人居多。
也就是按照以往的錄用標準,北地人拔尖的少,但多集中在三百名到四百名之間。
而再看看這次小朝會的眾人,陛下似乎隱隱有這個意思,淩漢、周彧這都是北地人,更是位高權重的北地人。
“具體擇錄標準,你們和太子這個科舉總官商議,咱想著朝廷現在缺人才,自然是選用的越多越好。”朱元璋看向朱標。
朱標見朱元璋看過來,也是笑眯眯的看向了眾人。
“諸位臣工可有什麽提議?”
對上朱標的目光,眾人心頭都是一鬆,無論如何,哪怕朱元璋笑眯眯的和他們說話,他們也總覺眼睛裏帶著刀子。
“殿下,臣提議不若此次擬定錄用六百人可好?”淩漢沉思片刻道。
一下子比以往科舉多出了一倍。
朱標看向淩漢道,“淩禦史可有依據?”
“臣總領督察院,監管百官,既然陛下說殺的多了,得補,那臣就大致算了算這幾年啥掉的官員有多少,這樣……”淩漢認真道。
嘶……
聽著淩漢的話,群臣嘴角全都一抽,你這計算方法,還真是簡在帝心啊!
朱標也沒想到淩漢竟然如此耿直,順著父皇的話就定下了一個標準。
“哈哈,人家都說你淩漢是練過鐵頭功的,腦袋裏麵都是鐵漿,就是咱把話說明白了,你也也不知道恭維一句,沒想到你今日倒是說到咱心縫裏了。”朱元璋哈哈大笑。
“陛下,您誤會了,前些日子臣和刑部尚書喻汝勵負責遇襲的事情,統計了下,有牽扯的官員大約有一百多人,臣覺得你殺的人有點多,所以和喻汝勵結合刑部的典獄記錄,算了算您這四、五年殺的官,差不多有三百多人,是以臣得出這個數字,非是臣諂媚,說的確是事實。”
淩漢一本正經的說道,“喻汝勵和臣琢磨著,這樣殺下卻也不是個事,想著再細分一下典獄。”
“你說一句他們一百句等著你,句句引經據典,咱讀書少說不過了咱就瞪眼掄刀子,嘿,這法子一了百了,管用的很。”
朱元璋喋喋不休的說著。
朱標這次從河東道迴來,以前朱元璋的的很多做法,都理解了,很多的話也都理解了。
“父皇說的對,對百官,有時候掄刀子比講理管用。”朱標笑道。
“是這個理兒,咱們是君,他們是臣,咱們用不著和他們講理,隻要他們怕咱畏懼咱就行。”朱元璋笑道。
聽著朱元璋的話,朱標笑了下說道,“父皇,我看咱們家這招未必對所有人都管用。”
看著朱標的神情,朱元璋就知道他說的是李餘。
“你以為對李餘那憨子不管用啊?咱看對他是最管用的,要不是怕的要死,他也不會做出那麽多荒唐事。”朱元璋笑道。
聞言朱標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李餘現在身上的事情越來越多,兒臣擔心他承受不住那麽大壓力。”
“放心吧,那小子的能力遠比你想象的大,至於壓力,也就麵對咱的時候他有這個壓力,多幹點活累不到他。”朱元璋笑道。
朱標心道,白幹活還不給等價工錢,這才是父皇您打的主意吧。
父子兩人在這裏說著話,樸不成墊腳著就走了進來。
朱元璋看到他就知道人到齊了,衝樸不成擺擺手,“叫他們都進來吧。”
朱元璋、朱標看著一行人進殿。
左丞相胡維庸、國子監劉三吾、禮部右侍郎周彧、左都禦史淩漢等十人。
當胡維庸在殿外看到這十人的時候,大致就已經猜到了是為了科舉的事情,要開小朝會。
而這次來參加小朝會的人,確實讓胡維庸眉頭一皺。
不說官職大小,這選人似乎很有講究。
禮部右侍郎周彧。
這在朝堂上一直是個不怎麽起眼的存在,若說之前禮部侍郎王士嘉操持太子還朝入了陛下法眼,那是因為王士嘉看似在朝堂上不起眼,其實一直在等一個討好陛下的機會,是個巧臣。
可是這周彧,真的是個不起眼的,不爭名不奪利,每天完成皇帝和上官交代的事情後,就迴家,而且除了同窗好友邀請,基本上不參與任何聚會,平時就貓在家裏讀書寫字。
若僅是如此,胡維庸也不會多想。
據他所知,周彧祖籍山東,北地人。
“行了,都別拘著了,都坐吧。”
隨著朱元璋的話,太監搬著凳子走進了殿內。
群臣齊聲謝恩,分坐了下來。
見眾人都坐下後,朱元璋才開口。
“不為旁的事,還是科舉的事情,曆朝曆代科舉都是大事,國家選才大意不得。”
“偏生咱還是個眼睛容不得沙子的皇帝,見不得髒官貪官,殺的官還多,殺了官就出現了很多空缺,咱舉子人數少,很多時候咱都是用國子監生頂缺,可是啊,這能力還是不行啊,先不說能力,那些小家夥沒經過你們這些監考官的驗證,咱心裏多少有些不放心。”
“前一波咱又殺了不少人,又空出來不少位子,哎,咱大明能當官的人是越來越少了,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啊。”
“咱也知道咱殺的多了,可是不殺咱心裏不舒服啊,總不能留著他們禍禍老百姓吧。”
群臣聽著朱元璋的話,一個個表情恭敬,不發一言,不過心中卻忍不住吐槽,你這麽說讓我們怎麽接話?
說你聖明吧,你殺了那麽多,說你不聖明吧,那些官在你這裏還都有取死之道。
現在你把人都殺了, 你告訴我當官的人少?
“所以咱想著這次科舉,多錄取些人,以後咱殺人的時候,也能不至於太受掣肘。”朱元璋笑眯眯道。
朱元璋說的話,眾人隻覺得頭皮發麻,脊背發涼,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了,敢情多錄取幾個學子是為了你以後殺起來沒顧慮了。
“陛下,不知道這次科舉要錄用多少人?”
胡維庸倒是大致猜出了皇帝是什麽意思,隻不過他還不敢確定,而且又擔心皇帝把心裏的話說的太明白了。
“有能者皆可。”朱元璋笑道。
聞言,群臣麵麵相覷,有能者,這個審查範圍可就太大了。
若說能參加最後科舉的哪一個不是各府各郡的佼佼者,若說有能者,都可稱為有能者。
此時京城聚集的考生都以萬計,客棧都住不下了。
還能都錄用了?
“凡錄用者都有標準,甲乙丙丁,策論、文章、算術、雜學,不知道這次取用標準……”
胡維庸麵露難色,他隱隱察覺,皇帝這次放寬標準,是為了能讓更多吊車尾的北地人上榜。
以往科舉錄用大約都是三百人左右。
而對比曆年科舉名落孫山之後的百餘人內,北地人居多。
也就是按照以往的錄用標準,北地人拔尖的少,但多集中在三百名到四百名之間。
而再看看這次小朝會的眾人,陛下似乎隱隱有這個意思,淩漢、周彧這都是北地人,更是位高權重的北地人。
“具體擇錄標準,你們和太子這個科舉總官商議,咱想著朝廷現在缺人才,自然是選用的越多越好。”朱元璋看向朱標。
朱標見朱元璋看過來,也是笑眯眯的看向了眾人。
“諸位臣工可有什麽提議?”
對上朱標的目光,眾人心頭都是一鬆,無論如何,哪怕朱元璋笑眯眯的和他們說話,他們也總覺眼睛裏帶著刀子。
“殿下,臣提議不若此次擬定錄用六百人可好?”淩漢沉思片刻道。
一下子比以往科舉多出了一倍。
朱標看向淩漢道,“淩禦史可有依據?”
“臣總領督察院,監管百官,既然陛下說殺的多了,得補,那臣就大致算了算這幾年啥掉的官員有多少,這樣……”淩漢認真道。
嘶……
聽著淩漢的話,群臣嘴角全都一抽,你這計算方法,還真是簡在帝心啊!
朱標也沒想到淩漢竟然如此耿直,順著父皇的話就定下了一個標準。
“哈哈,人家都說你淩漢是練過鐵頭功的,腦袋裏麵都是鐵漿,就是咱把話說明白了,你也也不知道恭維一句,沒想到你今日倒是說到咱心縫裏了。”朱元璋哈哈大笑。
“陛下,您誤會了,前些日子臣和刑部尚書喻汝勵負責遇襲的事情,統計了下,有牽扯的官員大約有一百多人,臣覺得你殺的人有點多,所以和喻汝勵結合刑部的典獄記錄,算了算您這四、五年殺的官,差不多有三百多人,是以臣得出這個數字,非是臣諂媚,說的確是事實。”
淩漢一本正經的說道,“喻汝勵和臣琢磨著,這樣殺下卻也不是個事,想著再細分一下典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