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1:知四諦而苦習盡道,何為苦諦,選自佛經《佛說四諦經》,是這位康孟詳翻譯成的漢語,他想要印的也是這一本。從更復更在百度上搜到的《佛說四諦經》中一共出現了39遍,非常……讓人無語


    2:選自《佛說阿那律八念經》,支曜譯,185年就已經寫出來了,阿珞能知道很正常。


    抽到了y,不過不管男孩女孩名字都決定是姚礫,小石頭同學=。=


    另外歷史上笮(ze,第三聲)融就是這麽幹的,興佛並且還截下去別的地方賑災的賦稅,下邳來了五千多個不知真假的和尚尼姑,遍地哀聲載道。然而一直被認為愛民的陶謙理會也不理會一下,真是諷刺。


    順帶再說一次,佛教無錯【希望也別給我扣這個帽子,我承擔不起】。錯的是用他教義妄圖去壓榨百姓、謀取不正當利益的人。


    感謝在2021-08-11 03:14:13~2021-08-12 02:04:5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磕四對cp的他泰海王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蓓蓓 66瓶;磕四對cp的他泰海王 50瓶;葉蒼痕 40瓶;澄澄子、w、esther、暮曉、雲繞 20瓶;愛吃紅燒肉 8瓶;瀲灩安寧、安安 5瓶;覃言墨、涼階月色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九十七章


    曹操親自率兵, 以康孟詳所寫《討徐州諸外道佛》檄文上書長安,痛斥笮融用佛教之言大肆斂財,進而讓東海、下邳、廣陵等郡民不聊生。長安此刻也才剛剛從大旱中緩和過來, 聽到這個消息不由得大驚失色, 甚至於連洛陽白馬寺的和尚們也緊急上書,想要與笮融斷清幹係。


    然而這又怎麽可能是能斷清的,中土佛教悉出白馬寺, 有了一個能夠以宗教為藉口斂財截賦稅、甚至於坑殺民眾的笮融,那就絕對會有第二個。白馬寺原本躲避戰火,然而隨著曹操上書,大量經書被「檢查」又被細數抬進長安,以此徹底被打壓下來。


    曹操才不管白馬寺怎麽樣, 上書之後也不管有沒有命令,親自點了夏侯惇樂進, 再叫上郭嘉一起去徐州「滅魔佛」,對此姚珞看著整個人軟倒在地的康孟詳,聲音裏反而更多了點笑:「康先生如此憤慨, 果真為真沙門。」


    「別駕。」


    眼前的這個女人麵若桃李,手指指甲上染著點點嫣紅,說起話來語氣溫柔,但做出來的事情卻無不如同雷霆。想著她曾經帶著濟南軍四萬對陣徐榮八萬不落下風, 又以二地加起來不到十萬軍隊破除百萬兗青二州的黃巾賊,康孟詳真的覺得自己當初覺得這個女人好糊弄是他瞎了眼。


    「所謂佛法, 當為心淨。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人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信所行所作所為皆為心生。心正則止,心善而終, 無需過於在意。」


    姚珞站在城牆上看著遠方,雖說曹操這一次去徐州肯定不會快點迴來,但她還是會天天來這裏轉一圈:「至於徐州笮融……天下諸事,無不以仁義為先。若君子不仁,自有義者奔走,信者傳言,智者行勸,使其改之。」1


    「若,若還是不成呢?」


    「若還是不成?義者為聚,浩浩湯湯。一擁而上,把他骨灰都給老子揚了。」


    「……」


    側頭看著康孟詳似乎要暈過去從城牆上一頭栽倒的模樣,姚珞突然看到旁邊伸出一隻手扶住了他。青年俊朗的臉上多了點無奈,看著姚珞更是有些表情扭曲:「英存,雖然旁邊都是自己人,也稍稍收斂下吧。」


    「東家終於捨得了?珞見過大公子。」


    姚珞也不在意,笑眯眯地拍了拍康孟詳的肩膀後對著曹昂抬手行禮:「從濟南來廩丘,路上可好?」


    「好是好,就是被長生和黃須兒折騰得……」


    想到死活鬧著又要過來的兩個熊孩子,曹昂就忍不住頭疼:「長生說他從幼學畢業無處可去,希悅先生與夫人商議了下是否要在幼學之上再開一級學館。但不少第一屆從幼學畢業的孩子都有想法,而且濟南這十年經營下來,真正家裏貧困的如今也不多,都有想幹的事情。」


    「那就讓他們去做,哦對,記得簽合同讓他們不許半途而廢,別的除了什麽鐵匠鋪之類對小孩來說太早的地方,都讓他們去。」


    姚珞倒是無所謂,現在亂世裏大起來的孩子一個個都賊精。別說郭璦和曾巧,夏侯諾才去幼學一年,就已經定下以後要接蔡琰班、專注搞文學經義的目標,個個誌向遠大著呢。


    這次曹操出征,考慮到她與陳宮都是新手父母就都沒帶上,荀彧也被他留下來幹活。但是讓姚珞有些出乎意料的是一直在濟南給戲誌才代當國相的曹昂,居然在這個時候來了廩丘。


    「東家怎麽說?」


    「他讓我跟你學。」


    「……」


    姚珞走下城牆的步伐微微頓了頓,扭頭看著曹昂時表情裏多了點古怪:「這個時候過來和我學?和我學怎麽奶孩子?」


    曹昂嘴角抽了抽,看著身邊臉上滿是狐疑的姚珞嘆氣:「這種時候也不需要喊我大公子,直接叫『子脩』就可。」


    「所以,大公子是來定人心的。」


    曹昂滿二十歲的時候舉了孝廉,在濟南跟著戲誌才當小吏。後續因為做的確實很不錯,曹操所在的廩丘又很忙碌,再加上讓曹榮戲誌才兩個分居太久也不太好,就把濟南暫時給了曹昂讓他來做事。因為是大公子,再加上濟南已經安穩下去,曹昂這一年不管是春耕秋收,還是紙坊幼學,都做得相當出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說評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離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離機並收藏我在三國說評書最新章節